最新2018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浙江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最新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三册美术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对于新的学生,对于他们的了解都是全新的,经过一周下来的了解,我发现他们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美术是很有兴趣的,少数对美术比较冷淡的,但是由于一年级的美术启蒙老师是兼职教师,所以他们的美术意思不够强,上课的常规还是比较欠缺的,存在很大差异,作业质量差距也很大。
平时上课纪律比较松散,随意讲话,作业拖拉的情况很严重,有的甚至养成了不交作业的习惯,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尽可能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材简析:二年级第一学期采用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
该教材注意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
而且该教材课程量仅为14课针,极大的减少了课时量,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
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师还可根据学情、教学进度自编教材。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欣赏]重点: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难点:1、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
[绘画]重点:1、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熟练彩笔、油画棒的表现技巧。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能够造型一些简单的人物、事物。
3、会用特殊的工具来表现像刮、刻等特殊的画面效果。
难点: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细致、充分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最新浙美版二年级上美术教案(1)
始业教育一、教学目标1、(保持安静、举手发言、爱护卫生),并密切监测学生,引导他们了解什么是负责任的和得体的行为。
2、指导行为规范训练,确保第一节课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向学生介绍课程、工具和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4、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初步的认识。
了解有代表性的学生。
5、组织适当的活动,建立有助于集体形成的心理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难点: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工具袋(蜡笔、橡皮泥、剪刀、胶水、色纸、图画本、色纸)、美术课本。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讲解小学生课堂常规。
2、作课程介绍:(1)表扬上学期的美术积极分子,请他们介绍自己的经验。
(2)讲解本学期美术课的活动形式:绘画、手工制作,并结合事物帮助学生了解需要什么工具。
3、讲解纪律要求,并进行行为训练:(1、2点)(1)安静坐好举手不要干扰别人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纪律符号,并请学生猜一猜不同的符号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
接着教师再具体讲解纪律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白课堂上必须遵守什么纪律。
最好将纪律训练融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中去。
(2)课前准备在上课音乐之前做好。
4、介绍教材、课程内容(要激发起学生兴趣,第3点)和工具(要求学生猜猜各课分别是用什么工具):从整体上简单介绍教材,然后带领学生一页一页地浏览教材,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有哪些。
在介绍的过程中,强调用生动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马上就想学的感觉。
并且让学生结合刚才对工具的介绍,猜猜每节课分别需要些什么工具。
5、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并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批评。
6、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7、出示教师画的名字,或者教师当场示范画一画自己的名字,启发学生画自己名字的激情。
8、学生画自己的名字,画好后贴到黑板上,并做自我介绍。
六、教学反思1、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初步感知、了解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
(新版)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时:印象派风景画
教学目标
研究了解印象派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技法,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画面中表现出静止的风景特色。
教学重点
研究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风景画的构图。
教学难点
把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让画面更有生动感。
教学准备
1. 开启计算机
2. 展示印象派风景画资料
3. 画架、画板、颜料、画笔、水杯、纸巾等。
教学过程
1. 展示印象派的典型代表作品,并让同学们看一看,了解印象派画的基本特征。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自然风景,并向学生们介绍印象派风景画画的基本构图。
3. 指导学生举起从书中选择的图片,感受图片中的元素,并将自己的感受逐渐导入自己的画板上。
4. 老师针对学生所画风景画进行点评,指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处理建议。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家画一幅风景画作业,要求画面有特点和特征。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印象派画派的基本特征,领略到了课内所讲授的印象派的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此外,让学生们在行动上感性认识和体验印象派。
让学生们对印象派画派和风景画的构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将来在美术学习上奠定了基础。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美术教案年级二(1)班姓名一、教材分析:浙美版第三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例行)>>为指标,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22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术除艺术珍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教学目标:【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刚从一年级升上来课堂常规有一定的养成,但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
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如颜色、画笔、画纸等。
2.学习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3.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辅资料。
2.不同颜色的画笔和颜料。
3.白纸和彩色纸。
4.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5.模版和样例作品。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认识颜色1.导入:用一些物品展示不同颜色,让学生说出物品的颜色。
2.引入:介绍颜色的基本知识,如红、黄、蓝等基本颜色。
让学生用手指指出教室中的不同颜色的物品。
3.实践:让学生用指定颜色的画笔在白纸上画出指定的形状,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操作能力。
4.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颜色,用彩色纸剪出不同颜色的块,用胶水粘贴到白纸上,制作一个颜色卡片。
第二课:绘画的基本知识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的颜色,让学生说出几种颜色,并展示上节课制作的颜色卡片。
2.引入:介绍绘画的基本知识,如画笔的种类、画纸的类型等。
让学生观察画笔的不同,讨论每种画笔的用途。
3.实践:让学生使用指定的画笔,在指定的画纸上绘制简单的图案,如直线、曲线、圆形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4.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绘画基本知识,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第三课:用颜色画生活1.导入:回顾上节课学的绘画基本知识,让学生说出所学的画笔和画纸的种类。
2.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场景,并让他们想象用颜色画出这些场景。
3.实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用彩色纸和画笔绘制并进行涂色,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4.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逐个讲解自己作品的构图和用色。
第四课: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1.导入:回顾前几节课学的内容,让学生说出绘画的基本知识和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2.引入:介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水彩颜料、彩色铅笔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和工具,并讲解使用方法。
3.实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自由创作。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1.通过欣赏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初步感知、了解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
2.能用自身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并能说说自身的感受。
3.感受美术作品中表现童年多种多样的快乐生活,加强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激发珍惜幸福童年,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图片欣赏。
2.提问:(逐一简述画作)好朋友们这些画画的都是什么人?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呀?3.生汇报,师小结谈话。
师:说得真好,童年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呀!老师现在长大了都特别渴望童年生活呢,真羡慕童年时代的你们呀!引入课题,板题,读题。
师: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画家是怎样把快乐的童年留住的,(板题: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来,我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读题)二.欣赏1.欣赏《悄悄话》,谈谈自身的发现。
2.猜一猜:小女孩可能在说什么?为什么?(课件出示《悄悄话》局部图1,《悄悄话》局部图2)3.师小结师小结:《悄悄话》是中国画家王友政1979年的一幅绘画作品,这是一幅中国画,画家在作画之前,对自身要描绘的事物进行了很细致的观察,抓住人物高兴的神态表情,带我们走进画的意境中,让我们感受到快乐。
4.谈谈生活中自身快乐的事5.(出示《洗澡》)欣赏《洗澡》,讨论这幅画是从什么方面来表现快乐幸福的?6.小结,情感升华。
7.了解留白(1)出示《耍孩儿》,欣赏。
(2)比较《耍孩儿》和《小八路》的不同,了解什么是“留白”。
比较画面,感受衬托8.了解颜色的深浅出示《康乃馨、百合、玫瑰》、《提着水罐的小女孩》,生分组讨论,感受深浅颜色的衬托。
9.尝试赏析五.小结延伸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师: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啊?(引导学生说收获,如:重视细节,“留白”是我们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深浅颜色的对比衬托)2.欣赏其他画家的作品。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作品,快去欣赏吧,看看能不能找到你了解的场景。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浙教版第 3 册美术教案 1、天上的白云一、教材分析:天空中最美的景物就是那一朵朵白云,它们像一只只白鸟在不停地飞翔、飘荡,让人望去心旷神怡。
蓝天白云是孩子用来描述天空美景时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在绘画中经常表现的情景。
殊不知,受天气及风速的影响,云儿的颜色和形状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再次去观察、欣赏云朵,这时的云朵就变得形态神奇、色彩丰富。
这样变化多端的云朵造型,不得不使孩子产生美丽而丰富的联想,为孩子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天空中的云朵,观察、感受随着天气及风速变化,云朵所发生的自然变化现象,体会一天中或不同天气中云朵的各种变化。
教材选了西湖边的《雷峰夕照》摄影作品和 3 幅不同形态的云的图片,目的在于让教师引导学生对云进行分析、再认识,感受云的自然变化和艺术魅力。
教材还展示了 2 幅不同的卡通作品,作品中云的外形轮廓,通过想象、添画等表现方法,具象成不同的事物,使学生一看就非常感兴趣,知道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外形特点,将云想象成各种各样1 / 20的事物进行创作。
教材中有 3 幅学生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作业的分析,阐述对作业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运用不同的画法、不同的材质,以多种形式来表现、创作天空中美丽的云儿朵朵。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景观中云的不同变化,了解有关云的知识。
2、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创作画面,表达内心所感所想的云朵变化。
通过引导学生对云朵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云朵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新版浙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内容游乐园教学时间 9.16—9.22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游乐园的图片,唤起游乐场的美好记忆,感受游乐场的欢乐气氛。
2.了解各类游乐设施的造型与功能,尝试用手绘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
尝试用多角度表现游乐园,如游乐项目的多样性、新奇有趣的游艺机外观、齐全的配套设施等,还可以通过游客的表情、动作来表现游乐场的好玩,提高造型表现力及构图能力。
3.观察、回忆、表现中体验游乐园带来的生活乐趣,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敢于挑战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游乐园。
教学难点:突出游乐园的好玩。
教学准备(学生)蜡笔、勾线笔、美术本等(教师)课件等。
教学过程:(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课件展示:观看游乐园项目视频,说说自己的感受。
2、探究交流:(1)讨论:你去游乐园玩过吗?游乐园里哪些游艺项目让你觉得特别好玩?师生共同回忆游乐园里有趣的游乐项目,说出逛游乐园的感受。
(2)游乐园探秘:游乐园好玩在哪里?观察:课件展示游乐园图片。
思考:游乐园的好玩可以通过哪些方面体现?①游乐园项目的多样性②游乐设施的有趣外观:比较小朋友不同的表现,体会的他们的感受。
③齐全的配套设施④人们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比较小朋友不同的表现,体会他们的感受。
(3)小结:游乐场项目的多样性、新奇有趣的造型、齐全的设施、人们夸张的动作和表情,都可以体现出游乐场的好玩。
4.创作体验。
作业要求: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游乐园。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探究启发。
(1)观看演示短片,思考:可以怎样表现游乐园?小结:复杂的游乐设施可以用先概括、再细化的方法表现。
(2)作品欣赏、探讨。
A 表现内容①表现单一游乐项目或综合表现游乐场景。
②写实或大胆想象 B 表现方法:线描、刮画、剪贴画等多形式表现。
2.创作体验。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标题: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导语:美术是培养孩子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
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艺术的世界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教材结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一、教材结构浙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萌宠来了》、《与海洋共舞》、《动物奇遇记》、《愿想小人儿》、《绘出春色》和《我和乐队一起行动》。
每个单元的教案包含教材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评价等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表现欲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感受教案中的画作、艺术品或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美的能力。
2. 示范与指导: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绘画技法和艺术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提高绘画技能。
3. 合作与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绘画作品,倡导学生相互合作、分享创意和经验。
4. 自主与创新: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个性化表达和创新探索。
五、教学示范(以单元1《萌宠来了》为例)1. 教师先展示一幅关于宠物的画作,并向学生介绍宠物的特点和魅力,引发学生对宠物的兴趣。
2.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作中的宠物形象,询问学生对宠物的感受和想象。
然后,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教学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宠物形象。
3.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宠物,自由发挥创造力绘制宠物形象,并通过呈现、解释、分享等方式,展示各自的作品。
4.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评价,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表达对他人作品的观点和建议。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线条的世界》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线条,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2. 引导学生用线条描绘身边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2课《形状的奥秘》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引导学生用形状组成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第3课《色彩的魔法》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本的色彩,如红、黄、蓝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描绘出美丽的画面,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和表现力。
第4课《身边的景物》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引导学生用线条、形状、色彩描绘出身边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5课《想象的空间》1.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出独特的画面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法,教师为学生展示绘画技巧和步骤。
2. 采用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完成绘画作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材。
2. 教具: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范画作品、图片等。
3.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展示台等。
六、第6课《动物乐园》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2. 引导学生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描绘出动物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7课《人物肖像》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表情。
2. 引导学生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描绘出人物肖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18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完整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了一定的了解,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材简析本学期二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浙版美术实验教材。
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三、教学目标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1.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2.认真备课、上课.3.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4.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教学进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初步感知、了解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并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3、感受美术作品中表现童年多种多样的快乐生活,增强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激发珍惜幸福童年、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中外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绘画作品,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及欣赏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阅读教材。
(教师)相关图片、课件及多媒体等六、教学过程:1、欣赏导入(1)提问:(课件展示)这几幅画画的都是什么人?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2)教师小结谈话,出示课题《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2、初步欣赏(1)提问:刚才有同学说画中的小朋友很快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快乐的事是多种多样的,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让你很快乐呢?画家在表现快乐的童年时,他们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你能发现吗?(2)教师归纳并小结:《小八路》是油画作品,表现了两个小八路爱护小鸟的画面。
《三毛迎解放》是一幅中国画,表现三毛欢快打鼓的形象。
《三月三》是年画,表现了几个小朋友在春天里放风筝的快乐情景。
3、深入探究(1)教师出示《悄悄话》提问:这幅画属于什么画种?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猜一猜小孙女可能在说什么悄悄话?为什么?教师小结:这是一幅中国画,画了一个陕北老爷爷盘腿坐着编柳条筐,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可能是小孙女)背着书包,算盘,手里拿着一张纸(通知书),笑眯眯的,把小嘴凑到老爷爷的耳边,正在说“悄悄话”。
他在说什么?我们可以想象他在报告得了好成绩,他受到老师的表扬,他要参加什么喜欢的活动……(2)出示《洗澡》同桌交流:《洗澡》画了什么?主要从什么方面表现画中人的快乐幸福?指名发言,教师反馈并小结。
(3)出示《闲庭春画》学生观察《闲庭春画》后介绍画面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玩耍经验,说说画中的小朋友心情怎样。
(4)同时出现以上三幅画,请学生说一说:这三幅作品都表达了快乐和幸福的主题,你觉得它们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5)教师出示《耍孩儿》,这是一幅中国画,在这幅画中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表现了小朋友们玩耍时欢快的情景。
在这幅画中画家给背景留了空白,为什么?教师介绍中国画的留白特点,并进行中国画留白欣赏。
(6)教师出示《康乃馨、百合、玫瑰》《提着水罐的小女孩》请学生说一说:上面两幅作品都表现了小女孩在花园中的情景,但是画面的意境带给我们的感受很不同,你能说说这两幅画的背景和人物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讨论后归纳。
4、尝试赏析(1)作业要求请自主选择还没欣赏过的一幅画,说说你选择的是谁的作品?属于什么画种?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你感觉到画中的小朋友的心情怎么样?画家在处理人物和背景时用了什么表现方法?(2)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5、小结拓展(1)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2)欣赏其他艺术家表现快乐童年的作品。
(3)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收集更多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或者用画笔表现自己的童年趣事。
第2课我的假日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用各种方法表现假日的图片和资料,提高在画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对假日生活的感性认识。
2、学习运用适当的夸张表现人物的动态和丰富热烈的色彩来大胆地表现假日的愉悦心情,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3、通过对假日的回忆、想象与表现,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假日生活。
难点:对人物动作与表情等主要特征的把握、夸张与想象。
三、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自己喜欢的假日照片老师:课件、各种有关假日的图片资料、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稳定教学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2、展示交流(1)了解学生的假日生活,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
(2)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假日图片。
提问:假日总是美好的,你会怎样渡过假日?你在假日里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师生共同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从而确定值得表现的内容。
3、欣赏感悟。
(1)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这幅画。
①内容描述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画片的前后分别画了些什么?他们看上去是一样大小的吗?②色彩分析画家在画这幅画用了哪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让学生谈谈对此幅画的色彩感受:阳光灿烂、休闲、快乐……(2)同龄人作品欣赏①欣赏理解a:感知环境的衬托在人物心情表现中的作用。
b:明细适当夸张、想象在塑造人物神情等方面的作用。
c:体会如何使用画面人物安的安排和场景的表现更趋合理。
②欣赏感知以浏览的方式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材质所带来的画面美。
4、交流讨论学生结合自己准备的材料,谈谈自己创作的真实感受。
5、创作要求(1)作业要求:表现自己假日的真是感受(2)提示:把心中所构思的图形进行大胆的自由的造型表现,可适当夸张表现人物的动态。
画多个人物时要注意前后的安排和场景表现,环境的衬托也会有助于人物心情的表现。
6、展示评价(1)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2)教师整体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后请学生再次收集并选择各种表现假日的图片资料等。
第3课游乐园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游乐园的图片,唤起对游乐场的美好记忆,感受游乐场的欢乐气氛。
2、了解各类游乐设施的造型与功能,尝试用手绘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
尝试用多角度表现游乐园,如游乐项目的多样性、新奇有趣的游艺机外观、齐全的配套设施等,还可以通过游客的表情、动作来体现游乐场的好玩,提高造型表现力及构图能力。
3、在观察、回忆、表现中体验游乐园带来的生活乐趣,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敢于挑战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游乐园。
三、教学难点:突出游乐园的好玩。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可收集部分游乐设施与游玩时的图片、照片,水彩笔、油画棒等常用绘画工具。
(老师)课件、范作等。
六、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观看游乐园项目视频,说说自己的感受。
2、探究交流。
(1)讨论:你去游乐园玩过吗?游乐园里哪些游艺项目让你觉得特别好玩?师生共同回忆游乐园里有趣的游乐项目,说出逛游乐园的感受。
(2)游乐园探秘:游乐园好玩在哪里?观察:课件展示游乐园图片。
思考:游乐园的好玩可以通过哪些方面体现?①游乐项目的多样性。
②游乐设施的有趣外观:比较游乐场设施和生活中设施在造型上的不同。
③齐全的配套设施。
④人们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比较小朋友不同的表现,体会他们的感受。
(3)小结:游乐场项目的多样性、新奇有趣的造型、齐全的设施、人们夸张的动作和表情,都可以体现出游乐场的好玩。
3、探究启发。
(1)观看演示短片,思考:可以怎样表现游乐园?小结:复杂的游乐设施可以用先概括、再细化的方法表现。
(2)作品欣赏、探讨。
●表现内容。
①表现单一游乐项目或综合表现游乐场景。
②写实或大胆想象。
●表现方法:线描、刮画、剪画结合等多形式表现。
4、创作体验。
作业要求: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游乐园。
5、展示评价。
(1)学生展示介绍作品。
(2)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6、小结拓展。
(1)在生活中勇于迎接挑战,牵手快乐!(2)拓展:小小设计师——设计新型游乐项目。
第4课船儿出航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船儿出航》为题,目的是使学生对未来怀有美好愿望,树立起朦胧的个人理想。
教材通过提问船的类型、用途、造船特点,使学生了解有关船的知识,为进一步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船准备素材。
教材提供了用蜡笔、油画棒和水彩创作并结合拼贴的示范作品,展示富有特点的行驶中的船,为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打下基矗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学生作业,有绘画的,有手工的,还有许多学生一起放船出航的场面,进一步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不同船只的造型特点和用途。
2.能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或其他综合材料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船,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力和想象力。
3.培养对船只及航海事业的兴趣、认真细致的做事态度。
三、教学重点:船的基本造型及船儿航行的特点的表现。
四、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意,创作出有特色的船。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准备(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船的特点;收集有关船的资料,体会航行中船的魅力;准备油画棒(或蜡笔)、水彩笔、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画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视频导入:欣赏航母或其他船只在蔚蓝的大海上航行的视频,导入课题:《船儿出航》2.说说自己与船的故事,引导学生开拓眼界、敢于梦想。
你曾经坐过、看到过或想到过什么样的船?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