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一)

合集下载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有意义的人生教学难点:明白探究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我们看到过花开花落,思考过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板书题目:感受生命的意义(二)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三)自学提示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四)讲解新知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五)习题1.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 D )A.知足常乐,不必追求自我超越B.好高骛远,只从事重要工作C.异想天开,在梦想中度过人生D.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2.从年初到年末,“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发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地。

从最美人物身上我们深深感到( A )①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具有多样性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要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生命价值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美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材料一:外祖母常说活着的理由有一万零一条,所以她才留恋生命、留恋那活满房同的阳光。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生命是由无数瞬间构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为宝贵的阶段。

因此,要教会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使学生懂得人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生命的意义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人生的价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学习和将来的积极工作来创造。

一言以蔽之,要使学生意识到生命意义与内涵的创造要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从今天做起。

生命的宝贵,在于生与死给生命规定的界限是那样的短暂。

每个人降临到世上,都有生的基本权利。

作为有意识的特别是有独特自我意识的生命体,人要时时做出如何生的重大抉择。

正是通过这种抉择和行动,人的有限生命释放出了它应有的光和热,树立起了生命的丰碑。

在等级社会中,通常以出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体的社会地位来划分生命的贵贱,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把维护每一个生命体的天赋平等作为基本原则。

因此,要教会学生善待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把不自杀和滥杀,作为一种关于对待生命的限制性的“善”的基本要求。

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善待生命还包括在人生的实践中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

因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过程和不断提升的完善过程,这正是人的生命的高贵所在。

但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崇高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而是要求每一个人在认识“今日之我”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较“今日之我”更为完善的“明日之我”;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如同古人一样闭门思过、静心养性,而是在积极的人生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重构、再实践;追求自我完善,也并不是洁身自好、远离社会,而是用发展性的生命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实现幸福的人生。

尤其在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无论生产、工作和生活,对人的体力付出、生活艰苦等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使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保持人生精神上的奋发向上的追求就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照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如下基本要求:正确理解生命的含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但中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活动内容。

3.准备纸和笔,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短片中可以包含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如“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案例可以是一些关于人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价值的故事,如志愿者、医生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他人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让学生知道人活着为了什么,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重点: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难点: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一、自主学习1.生命的追问(1)能够活出自己的,实现,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发现我的生命(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的,生命意义是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地,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

二、合作学习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如何认识我的生命?三、复习巩固1.司马迁遭遇宫刑仍完成《史记》巨著,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创作出世界名曲,霍金被禁锢在轮椅上仍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这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A.对社会的贡献B.树立正确的成长观C.各种生命相互关爱D.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意义来自( )A.追求物质享受B.追求生命长度C.对生活的付出,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D.对个人的关心3.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生命何时终结,谁也无法预料。

但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邃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摄人心魄的情感……这给我们的启不是( )A.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B.有杰出贡献的人,生命才有意义C.要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D.每个人都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4.“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顾晨葵老师,在身患骨巨细胞瘤,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后,提前重返讲台,用爱心滋润村娃心田,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一)

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一)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知识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重点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一、新课导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

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一)生命的追问教师提问:(1)人为什么活着?(2)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2页“阅读感悟”材料。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2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二)发现我的生命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情境和案例的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情境,以便进行教学呈现。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一个感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生命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感受生命的意义 导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   导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感受生命的是有意义的生命?)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集体备课初教案
主备人:xxx
授课人:xxx

年级
班 学科:
道德与法治
课题
第1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授课时间
2021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人生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采访你生命中三个重要的人,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2.阅读教材第112页探究与分享
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3.阅读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
(1)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
(2)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已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
懂博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导学案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1.播放视频:《梦骑士》。

2.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1)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

(2)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2.怎样才是有价值的人生(1)利用《雷锋日记》进行过渡,并提问: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伟人事例:(1)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2)毛泽东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3)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教师小结:(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为全社会或全人类而活更是值得的!)目标导学二:发现我的生命1.我的生命线(教材P113)(1)回忆历程:可让学生准备好A4纸,把纸横过来,中间画一条河,说明这是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河。

精心整理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一)

精心整理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一)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框《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设计:饶君君审核:李杰七年级备课组执教:使用时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重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一.情景导入1.多媒体播放《轮椅上的霍金》的故事。

2.学生谈感受。

3.师: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霍金这样感人的故事,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二.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并在课本中勾画出答案。

1.人为什么活着?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4.参加志愿者活动对你有着怎样的意义?(二)合作探究要求: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主问题一:人为什么活着?结合教材P111案例运用你的经验(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主问题二: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结合教材P112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让学生通过阅读《雷锋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主问题三: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阅读教材P113探究与分享(流水代表你的生命线,在开始的地方贴上你出生时的照片,在最后贴上你最近的照片。

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请在生命线上找到一个点,标明发生的时间,在浪花里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发生的事情。

)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三)讨论解疑交流展示案例链接:教材P114探究与分享(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2)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四)随堂演练1.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 )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2.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导学案

精心整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导学案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2、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1、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努力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和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1、了解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原动力之一,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2、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享《轮椅上的霍金》的故事。

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

然而,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他就是人称“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

1963年,21岁的霍金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又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

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

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

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

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正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政治目标: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发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能力目标:不断增强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与认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生命的意义,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学梳理基础知识并记忆,同时把预习设计中的基础知识在书中标示出来。

再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分组讨论、探究、质疑、归纳总结。

25分钟时间学生展示、点评,教师释疑解惑。

4、用5分钟完成课后巩固设计【课前预习设计】*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觉承担,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③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为什么要探索生命意义?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生命是独特的,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的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

【课堂教学设计】探究一:1.生命的追问【关键词】朱彦夫时代楷模朱彦夫,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

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

他少年从军保家卫国,血洒疆场,身体残疾;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让村庄“山顶松树带帽,山下林果缠腰”,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2014年,朱彦夫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2015年10月,朱彦夫获得第五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他的精神鼓舞着千万身经磨难但永不放弃的人前进。

(1)朱彦夫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2)他的事迹启示我们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探究二 2.发现我的生命【关键词】困境跳朱德庸的漫画《跳》,描绘了这样一段场景:有个女孩从11楼跳下,看到10楼的恩爱夫妻正在互殴,9楼平常坚强的Peter正在偷偷哭泣……7楼的丹丹在吃她的抗忧郁症药,6楼失业的阿喜还是每天买7份报纸找工作……3楼的阿伯每天都盼望有人拜访他……在她跳下之前,她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现在她才知道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深深觉得其实自己过得还不错……她想他们看了她以后,也会觉得自己其实过得还不错,只是这牺牲——太大了。

《感受生命的意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感受生命的意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人生的意义所在。

2.培养学生感恩生命、珍惜生命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3.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导学内容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感受生命的意义?
3.如何珍惜生命,正确对待生命?
三、导学步骤
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生命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2.讲解生命的意义:讲解生命的定义、生命的本质、生命的价值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

3.探讨生命的意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就生命的意义展开深入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4.感受生命的意义: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感人故事、诗歌或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5.珍惜生命,正确对待生命: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性,提醒学生要珍惜生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6.情感表达:让学生写下对生命的感悟和体会,鼓励他们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四、导学反馈
1.教室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生命的意义和珍贵性。

2.作业安置:安置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或制作一幅生命主题的画作,展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交流对生命的看法,培养珍惜生命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从而珍惜生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让生命更加有意义、更加美好。

愿每个学生都能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优质课导学案_1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优质课导学案_1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驾驭自己的生活。

(二)能力目标: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歌词: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独自一人是否你会彷徨,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就让我们彼此关爱。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没有人愿做离群之雁,谁又愿靠向无人港湾,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就让我们相互关怀。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在这个世界彼此温暖,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爱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一:生命的追问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活着是为了什么【形式】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P111中的材料,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活着是为了什么?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全班交流分享。

【问题】(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有爸爸、妈妈和爷爷。

爸爸说,活着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妈妈说,活着是为了让我身心健康成长;爷爷说,活着这一辈子,经历过很多事情,现在活着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写成一本书,把那一代人在大山深处的机械制造工厂里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的精神写出来,把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

(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回答)(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我希望自己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每天都能有新的收获,能向着我的奋斗目标前进,厚积薄发,将来成为出色的英语翻译。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2022课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本节课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的意义”,内容涉及到生命的价值、人生的目标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2.人生的目标3.如何珍惜生命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材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作业。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包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残疾人坚强的生活等。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坚强。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张海迪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她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如何勇敢地面对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的价值?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讨论如何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言。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如何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和付出,鼓励学生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生命有所疑惑。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对生命的意义会有所困惑。

因此,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他们需要理解生命的价值,找到生命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面对挫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

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价值,找到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视频材料。

2.准备教学PPT。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婴儿出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诞生,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不同人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教材中的案例,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经历,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感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热爱生命。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意义的感悟日记,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第十课《感受生命的意义》是其中的一个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可能面临各种困惑和压力。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的态度。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2.个人使命和责任3.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图片、视频等。

3.课堂活动准备:提前安排好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道具,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生命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生命的价值,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5.拓展(10分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典型人物,分享他们的生命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一、学习目标1.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自主预习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为自己)(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为他人)(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为社会和人类)2.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三、合作探究材料一:王平准备参加社会实践小组,周日到大街当文明监督员,协助交警维持秩序。

对此,妈妈说:“在大街上干再好,也没有人知道是你,劳而无功,不值得。

”材料二:“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1)妈妈的观点对吗?为什么?(2)从生命的角度谈谈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

四、随堂演练1.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2.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A.生活条件的优越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3.下列的人生值得过的是()①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③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生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④4.小明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0课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0课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现场目击同事李金茹回忆:“我当时离得比较远,根本没反应过来。这时候,只见正要过马路的张老师迅速冲上前去用屁股顶出一个学生,一只手将另一个学生扯到路边,她却被大客车撞翻在地,双腿被车轮碾过,人昏死过去。”
李金茹还说:“事发前,张老师正面对着大客车,只要她向后退一步,就能躲过大客车,可她却义无反顾地冲出去救了学生。”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能力目标
(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第二目“发现我的生命”。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追问生命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生命进行探讨。本目具体进入到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教材通过要求学生画自己的生命线,回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探讨这些经历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求生活意义的努力是人的最原始的推动力量。明确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指导人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探问生命”和“守护生命”两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虽对生命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 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依然是十分陌生的问题。因此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有意义的生命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 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美德传颂柔弱的女性,用阳刚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师表的深层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生命是有意义的,理解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

2.能力目标: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能主动承担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是郭明义,鞍钢齐大山铁矿工人。

1989年,我第一次开始献血,以后每年都会献。

1994年,我捐出了300元钱,给一个失学的孩子。

我虽然捐助了300多个孩子,但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

后来,我的工友还有很多人同我一起来帮助这些失学的孩子。

我们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大家一起献爱心做好事。

有人说我是‘郭傻子’,问我做那么多事情图个啥。

我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对于郭明义来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的、有意义的?二、探究新知1.追问生命活动一:阅读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著名作家巴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地死去。

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PPT上呈现上述内容,学生思考问题: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学生在组内交流探究达成共识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我们每个人都要追问自己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才是值得的。

实现自我价值,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2.发现我的生命活动二:探究与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2)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3)在这些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自己的人生。

活动三:拓展空间——绘制自己的生命蓝图教师指导学生绘制自己的生命蓝图。

请学生选择将来的某个年龄段,尽可能具体地描述那个阶段自己的情况,如家庭学业(事业)、财富、人际关系、健康、情感、休闲、社会服务等。

然后根据这个蓝图思考:要实现这个目标你还欠缺什么?你需要做出哪些努力?教师总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你应该如何创造你想要的生活?认真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三、本课小结学习本课后,同学们开始了对生命的追问。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通过探索这些问题,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会更加明晰自己的人生意义,过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四、巩固新课练习1.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生命何时终结,谁也无法预料。

但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邃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摄人心魄的情感……这给我们的启不是(A)A.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B.有杰出贡献的人,生命才有意义C.要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D.每个人都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人,还是楚河汉界边的象棋运动员,除奸铲恶的人民卫士,明净教室里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C)①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②要尊重他人的生命③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④必须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3.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这主要说明(B)A.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珍爱生命,寻找生命的意义B.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C.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D.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非常强4.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节选自《雷锋曰记》请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学生分享《轮椅上的霍金》的故事。

2.学生谈感受。

3.师: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霍金这样感人的故事,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人为什么活着?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__让生命有意义__,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__自我价值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__责任__,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__人类共同需要__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生命是__独特__的,生命意义是__具体__的。

4.我们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__我的人生__”。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发现__和__创造__。

(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命的追问探究一:教材P111运用你的经验(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答案提示:略。

探究二:教材P112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雷锋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2)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答案提示:(1)感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2)人活着,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知识模块二发现我的生命探究三:教材P113探究与分享(1)下图中的流水代表你的生命线,在开始的地方贴上你出生时的照片,在最后贴上你最近的照片。

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请在生命线上找到一个点,标明发生的时间,在浪花里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发生的事情。

(2)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3)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四:教材P114探究与分享(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2)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答案提示:(1)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意义。

有的志愿者是为了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有的是为自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有的是为了社会的赞许、荣誉等等。

(2)对我来说,这样的志愿活动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奉献中提升了自我价值。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 D )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2.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 C )A.生活条件的优越 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3.下列的人生值得过的是( A )①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③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生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1)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呢?(2)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你是自己生命的导演。

将来的你,会有怎样的生活呢?请你选择将来某个年龄阶段,尽可能地具体描述那个阶段自己的情况。

答案提示:(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可以从家庭、学业、事业财富、人际关系、健康、社会服务……不同角度作描述。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我学会了: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2、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1、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努力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和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1、了解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原动力之一,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2、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享《轮椅上的霍金》的故事。

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

然而,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他就是人称“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

1963年,21岁的霍金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又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

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

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

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

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