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教案(温病54)

教案(温病54)

教案(温病学54学时)教研室温病学教研室教师杨进08年9月10日教案(温病学54学时)教研室温病学教研室教师杨进08年9月10日教案(温病学54学时)教研室温病学教研室教师杨进08年9月10日教案(温病学54学时)教案(温病学54学时)1.熟悉辨舌验齿在温病诊断中的独特意义,掌握温病过程中各种舌象的具体变化,以区分病邪类型,辨别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病机以及判断津液存亡等。

2.熟悉斑疹、白的形态区别和形成原因,掌握其形态、色泽、分布等方面的常见变化及其诊断意义。

3.了解温病过程中常见脉象和神色变化的诊断意义。

4.掌握温病过程中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特别要明确发热、汗出异常、神志异常、痉厥、出血等症的形成机理、主要类型及其鉴别要点等。

1.讲述辨舌验齿在温病诊断上的意义。

2.从舌苔颜色、厚薄、润燥的观察,阐明温邪的性质、病机、津液存亡2学时及临床意义。

3.讲解舌质的色泽、润燥及舌形态的临床意义。

4.讲述斑疹、白的成因、形态、分布、诊断意义、治疗原则。

2学时5.讲授温病过程中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重点讲解发热、神志异常、痉厥、汗出异常、出血等症的形成机理,临床分类,鉴别要点,临床意义。

2学时6.简介温病过程中常见脉象和神色变化的诊断意义。

1.常见舌苔异常的形态,诊察要点,所主病证。

2.常见舌质异常的形态,诊察要点,所主病证。

3.斑疹、白的成因、形态、分布、诊断意义、治疗原则。

4.发热、神志异常、痉厥、汗出异常、出血等症的形成机理,临床分类,鉴别要点,临床意义。

1.如何辨白苔主表、主湿之不同?2.温病夹有痰湿在舌象上有何反映?3.苔黄厚焦燥与黄厚浊腻,所主病证有何不同?4.热伤肾阴的黑苔与阳明腑实的黑苔其表现有何不同?5.温病常见紫绛舌是否均是热入营、血分的征象?6.舌焦紫起刺和舌紫晦而干所主病证有何不同?7.温病肾阴耗伤,其舌、齿、疹、是否都有变化?请分别叙述其表现。

8.试述斑疹的形成机理,常见形态,临床意义。

温病学湿温病PPT大纲

温病学湿温病PPT大纲
增强体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
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湿温病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与患者的接触。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
02
湿温病的辨证论治
辨证分型
湿重于热证
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重痛、胸 闷脘痞、苔白腻等,脉象濡缓。 多因中焦脾胃为湿热所困,湿邪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跨学科合作,共同 推动湿温病的研究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THANKS
感谢观看
心呕吐、大便稀溏等表现。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
查体发现
03
体温38.5℃,面色萎黄,舌淡红苔黄腻,脉濡数。心肺听诊无
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
诊断思路与方法
01
02
03
辨病辨证
根据患者发热、身重、疲 乏无力等症状,结合舌象 脉象,初步辨证为湿温病 。
鉴别诊断
与暑湿感冒、脾胃湿热等 病证进行鉴别,排除其他 可能性。
蒙蔽清窍
湿热之邪上蒙清窍,可出现神识昏蒙 、表情淡漠、嗜睡等症状。若湿热之 邪化火,上攻头目,则可出现头痛剧 烈、目赤肿痛等症状。
阻滞经络
湿热之邪阻滞经络,可导致肢体关节 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若湿 热之邪流注下焦,则可出现小便不利 、尿黄赤等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湿温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初期可见恶寒发热、身重疼痛、胸闷脘痞等症状;中 期可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身重痛等症状;后期可见低热缠绵、食欲减退 、神疲乏力等症状。
如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可健脾和胃、改善脾胃功能 。
食疗单方
如冬瓜皮、西瓜翠衣等,可单 独食用或煮水代茶饮,具有清 热利湿、解暑等功效。

温病学第九版教学设计

温病学第九版教学设计

温病学第九版教学设计引言温病学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学科之一,是中医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温病学这一领域。

本教学设计以温病学第九版为基础,旨在提高学生对温病学的理解和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温病学理论。

教学目标1.掌握温病学基本概念和理论;2.熟悉温病学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3.能够运用温病学理论对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4.深入理解温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章温病学概述1.温病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2.温病学的发展历程3.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4.温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温病的诊断方法1.温病的辩证方法2.温病的舌诊和脉诊3.温病的实验室检查第三章温病的治疗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2.温病的药物治疗3.温病的针灸治疗4.温病的中药汤剂和方剂治疗第四章温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1.温病与感冒、咳嗽的关系2.温病与心脏病、脑血管病的关系3.温病与肝病、肾病的关系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研讨等方式介绍温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温病学的实践应用;3.观摩教学法:通过学习温病学名家的临床经验,来增强学生对温病学的理解;4.实践教学法:通过现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将温病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应包括考试和非考试两种形式。

考试形式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等形式,以便考察学生的温病学理论知识。

非考试形式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以便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成果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深入掌握温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够熟练运用温病学理论对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学生还能够深入理解温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温病学教学设计

温病学教学设计

温病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温病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病证辨析及治疗方案,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诊治。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温病学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等;2.熟悉温病学常见的病因、病机、病证及病理变化等基础知识;3.熟悉温病学诊断的基本方法、辨证思路、望闻问切等技能;4.掌握常用的温病学治疗方法、药物及方剂等,能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5.能运用所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诊治,并对温病学的发展做出科学的理解和预测。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温病学的基本概念•温病的定义、历史沿革和学科与临床应用;•温病学的基本特点、理论构成及其与中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温病病因和病机•温病外感之因、发病机理和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温病内伤之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五输之温、七情之温、饮食之温等其他温病因素及其病机。

第三章温病病证辨析•外感温病的病证辨析与治疗;•内伤温病的病证辨析与治疗;•温邪伤及五脏之温的病证辨析与治疗;•特殊温病:温疫、温疮、热淋等的病证辨析。

第四章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思路、方法和技能;•温病诊断中的望闻问切与辨证论治的应用;•温病诊断新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温病的治疗•温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药物和方剂选用;•温病的辨证论治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温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温病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向学生传达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介绍其病证辨析和治疗方法。

•通过讲授,使学生初步掌握温病学的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了解温病中临床具体表现,为后续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2. 病案探讨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讨论病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病案中理解温病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对学生的问题予以答疑解惑。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探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等课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学大纲总学时63学时开课对象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专业前言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

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具有指导临床工作的实际意义。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是中医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治温病的基本技能,为诊治温病和其他有关疾病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二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发展史、温病的概念、病因发病、辨证、诊法、治疗和预防等;其二是讨论主要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规律、辨证论治。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学习温病学的意义。

(二)了解温病学的发展概况,明确温病学是在对外感热病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为适应医疗实践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了解对温病学形成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论》、《千金要方》等和医家如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人对温病学发展的主要贡献,熟悉主要温病学家如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学术成就及其代表著作。

【教学内容】一、温病学的定义。

二、温病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晋唐时期(介绍该阶段对温病的认识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要方》等著作对温病的主要论述)(二)宋~金元时期(介绍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主要学术思想及代表著作)(三)明清时期(介绍张凤逵、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四)近现代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四、温病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研究方法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目的要求】(一)明确温病的概念。

(二)掌握温病的特点。

(三)了解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依据。

(四)熟悉温病的分类。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温病学》学习大纲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温病学》学习大纲
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气机
湿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湿热交蒸,充斥气分,酿成热毒 气分湿热久郁,酿成痰浊,蒙蔽心包 暑湿郁蒸少阳气分,气机郁阻 气分暑湿郁蒸,弥漫于上中下三焦 湿温病气分证后期,余湿未尽,脾气不 舒,胃气未醒 肺胃热毒充斥,攻冲头面
烂喉痧邪毒化火,燔灼气营(血) 温热类(冬春)、湿热类(夏秋雨湿较盛、气候炎热季节)、温毒(冬春)
选方 银翘散、桑菊饮
宣白承气汤 清燥救肺汤
清营汤 清宫汤送服凉开三宝
羚角钩藤汤 犀角地黄汤 加减复脉汤 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黄连阿胶汤
青蒿鳖甲汤
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雷氏芳香化浊法、三仁汤
雷氏宣透膜原法
王氏连朴饮
甘露消毒丹 菖蒲郁金汤 蒿芩清胆汤
三石汤 薛氏五叶芦根汤
普济消毒饮
凉营清气汤 炎热季节)、温毒(冬春)
湿困中焦 邪阻膜原 湿浊偏盛 湿热并重 困阻中焦
《温病学》学习大纲
湿


湿热蕴毒证治
湿热酝痰蒙蔽心包
湿热蕴毒 湿热酝痰
证治
蒙蔽心包
暑湿郁阻少阳证治 暑湿郁阻少阳
暑湿弥漫三焦证治 暑湿弥漫三焦
余湿留恋证治
后期余湿留恋

大头瘟毒盛肺胃
证治 .
毒盛肺胃

烂喉痧毒燔气营

(血)证治
毒燔气营(血)
好发季节
温热类(冬春)、湿热类(夏
《温病学》学习大纲总表 病机
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 肺经痰热壅阻,肠腑热结不通 燥热之邪壅肺,气阴两伤 热灼营阴,扰神窜络 热入心包,炼液成痰,痰热闭窍 邪热亢盛,深入厥阴,引动肝风 血分热毒炽盛,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温病日久,真阴耗伤,邪少虚多 温病后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温病后期,肾阴耗伤,心火仍炽,心肾 不能互济 温病后期,阴液亏损,余邪留伏阴分 湿温病初起,卫气同病,外内合邪,湿 重热轻 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温病学》讲义电子教案

《温病学》讲义电子教案

第十五章 疫疹
【诊断依据】 1、本病所涉及病种较多,不同季节有不同
性质的疫疹发生。P225,有较强的传染性, 能引起流行。 2、起病急骤,迅速传变,症状复杂,病情 凶险。
第十五章 疫疹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初发证治: (1)风热伤络: P227 (2)卫气同病: P227 (3)邪遏膜原: P227 2、阳明热炽,迫及营血: P228 3、邪入营血: (1)邪毒炽盛,气营(血)两燔: P228 (2)血分实热,血热妄行: P229
二、三焦辨证
2、中焦证候: P44 (1)阳明热炽:病机及主要症状 (2)阳明热结:病机及主要症状 (3)湿热中阻:病机及主要症状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病机及主要症状 3、下焦证候: (1)肾精耗损:病机及主要症状 (2)虚风内动:病机及主要症状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
一、辨舌 (一)辨舌苔 1、白苔:观察其厚、薄、润、燥。主要有
第九章 暑温
【诊断依据】
1、本病多发于夏末秋初,有明显的季节性。 2、本病起病多急骤,初起较少卫分过程,
发病即见高热、汗多、烦渴、脉洪等暑入气 分、里热炽盛的症状。即叶天士说的“夏暑 发自阳明”。
3、病程传变迅速,变化较多,可有化火、 生痰、生风等病理变化,极易产生津气欲脱、 暑热闭窍、化火动风、伤络动血等严重变化。
第七章 风温
【诊断依据】 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冬多见 2、发病急骤,初起表现为发热、恶风、咳
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继而出现壮热、咳 嗽气喘,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等气分 证,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3、部分病例可出现神志异常等热陷心包证。
第七章 风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邪袭肺卫:P109 2、邪入气分:P110 (1)邪热壅肺: P110 (2)肺热腑实: P111 (3)肺热移肠: P111 (4)肺热发疹: P111

温病教学大纲

温病教学大纲

温病教学大纲温病教学大纲:传承中医经典,探索温病治疗之道温病教学大纲是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地总结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为中医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和理解温病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温病的历史渊源、学科地位、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展示温病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温病的历史渊源温病作为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素问·热论》一篇中,详细论述了温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为后世中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病逐渐发展成为中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二、温病的学科地位温病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研究的是人体在外邪侵袭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调理内外关系来恢复健康。

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广泛,涉及到感冒、流感、肺炎等常见疾病,也包括了一些罕见病和疑难杂症。

通过深入学习温病,中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治疗理念,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温病教学大纲的内容温病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温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多个方面。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温病的基本概念,包括温病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等。

其次,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温病的病因病机,包括外邪入侵、正气失调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学生需要学习温病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的应用。

最后,学生需要学习温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辨证施治、药物治疗、针灸疗法等方面的内容。

四、温病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价值温病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中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温病教学大纲可以帮助中医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温病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其次,温病教学大纲可以促进中医学教育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此外,温病教学大纲还可以促进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医学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温病学》doc-中医药经典著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温病学》doc-中医药经典著
《素咨询·刺法论》
张仲景《伤寒论》
王安道
吴鞠通《温病条辨》
吴又可《温疫论》
1.5


※※※
二、温病的特点
10、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11、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
12、湿温一证,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则为湿温,一方受之则为疫疠。
吴又可《温疫论》
庞安常《伤寒总病论》
1

第七章温病的预防与护理
38、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素咨询·刺法论》
0.5
※※

第八章风温
39、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40、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此风温证之提纲也。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1
21、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府也。
22、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23、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24、三焦者,原气之不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25、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灵枢·本脏》
《灵枢·决气》
《素咨询·痹论》
58、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素咨询·阴阳应象大论》
《素咨询·至真要大论》
刘完素《河间六书》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1
教学要求
学习内容
参考书
自学时数



59、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简,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寒苦者,燥证则唯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

温病学经典选读大纲

温病学经典选读大纲

温病学经典选读教学大纲36学时(供中医传承班选修课使用)《温病条辨》是四大经典之一,被誉为“治温之津梁”为了满足初学《温病条辨》者的学习需求,便于熟读背诵,并对原文进行初步理解,解决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温病教研室编写的《温病条辨》百条导读为教材。

节选《温病条辨》重要条文100条,将条文及自辨内容合并作原文,以体现吴氏论述的完整性。

按上、中、下三焦的顺序进行编释,并选择了自序以及《杂说》中的“治病法论”,余则从略。

教材体例包括原文、提要、白话解、词解、讨论五部分内容,并于书后附录了《温病条辨》参考书简介。

课程要求了解吴鞠通《温病条辨》主要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熟悉《温病条辨》关于温病的病因、病理、证候、辨证规律及其有关方药的论述。

领悟吴鞠通研究温病的逻辑思维方法。

掌握名词术语的解释,文意理解、医理的初步理解。

背诵重点原文。

第一部分:概说【教学目的】了解吴鞠通《温病条辨》主要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教学内容】1概说介绍《温病条辨》主要内容、体例、思维方法、学术贡献,后世评价;教学目的、学习方法、。

2 学习《温病条辨》自序讨论(1)吴鞠通的学习中医的动力是什么?(2)吴鞠通是如何学习前人经验的?(3 )如何理解“瑭进与病谋,退与心谋”?(4 )如何理解“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电化教学熟读基础上提炼中心思想,展开讨论【教学时数】2第二部分:上焦篇【教学目的】了解温病的范围及病因、温病发病的部位及感邪途径。

初步理解原文主要精神。

熟悉上焦温病的发病规律、证治规律,并初步掌握学习原著方法。

【教学内容】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原文 1 温病的范围及病因 2 温病发病的部位及感邪途径。

3、温病初发证候的特征。

4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以及兼感新寒的证治6、温病表解后,温邪外发的治法7、手太阴气分证治。

8手太阴气热不解气阴大伤证治。

9、白虎汤四禁10、气血两燔证治11、手太阴肺经血分证辨治及预后。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温病学》doc-中医药经典著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温病学》doc-中医药经典著

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考试大纲温病学12、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14、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 d end cn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16、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17、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 不得用青蒿鳖甲汤。

20、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

21、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甚则抵当汤。

35、温病愈后,或一月至一年,面微赤,脉数,暮热,常思饮不欲食,五汁饮主之,牛乳饮亦主之。

病后肌肤枯燥,小便溺管痛,或微燥咳,或不思食,皆胃阴虚也,与益胃、五汁辈。

36、暑邪深入少阴,消渴者,连梅汤主之。

入厥阴麻痹者连梅汤主之。

心热,烦躁,神迷甚者,先与紫雪丹,再与连梅汤。

78、燥久伤及肝肾之阴,上盛下虚,昼凉夜热,或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者,三甲复脉汤主之,定风珠亦主之,专翕大生膏亦主之。

杂说治病法论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

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害。

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见,而人登寿域。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制作人签名陈凤芝审核人签名注:1、教学要求一项有“※”字样者,为一级基本掌握的原文;共计104条。

2、教学要求一项有“※※”字样者,为二级深化了解的原文;共计16条3、教学要求一项有“※探※”字样者,为三级研究拓展的原文。

共计15条。

参考书:1、《二^一世纪课程教材•温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杨进主编2003年1月2、《温病学全书》学苑出版社李顺保编2002年5月教学要求学习内容自学时数探※※探※※。

温病的治疗《温病学课》

温病的治疗《温病学课》

ppt课件
14
(3)清热泻火
作用:以苦寒之品清里热,.泄邪火 适应证:热在气分,郁而化火。身热不退,口 苦而渴,烦燥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代表方:黄芩汤加减、黄连解毒汤
运用要点:(1)药用苦寒;(2)热盛津伤宜甘1)邪未入气分者不宜早用;
(2)湿邪未化者不宜单纯用清气法; (3)素体阳虚者,用本法勿过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发汗
开腠透邪 疏表
透疹
ppt课件
5
主治:温病初起,温邪在表
风热袭于肺卫 暑湿兼寒郁于肌表 湿邪困遏肌表 燥热犯于卫表
ppt课件
6
分类 (1)疏风泄热
作用:疏散卫表风热(辛凉解表) 适应证:风热在表(卫分证)。发热微恶风 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咳嗽,苔薄白, 舌边尖红,脉浮数。
朴宣中、茯苓导下;(2)热势盛者加清 19 ppt课件 热之品。
(3)开达膜原
• 作用:疏利透达募原的湿热秽浊之邪。 • 适应证:邪伏膜原。寒甚,热象较微, 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苔腻白如积粉 而舌质红绛甚或紫绛。 • 代表方剂:雷氏宣透膜原法。 • 运用要点: ( 1 )用药偏温燥;( 2 )辨证
寒轻,兼有暑湿痰热;小柴胡汤用于无湿而胃气不足 者;(2)视热与湿之偏重而加减。
ppt课件
18
(2)分消走泄 • .作用: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以分消 三焦邪热及痰湿。 • 适应证:热邪夹痰湿阻遏三焦,气 化失司。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 短,苔腻等。 • 代表方:温胆汤,或以叶天士所说 的杏、朴、苓之类为本法的基本药 物 • 运用要点: (1)分消:杏仁开上、厚
ppt课件 22
分类: (1)宣气化湿
• .作用:宣通气机,透化湿邪。 • . 适应证:湿遏卫气,气机不畅,湿重 热轻者。身热不扬,午后为甚,汗出 不解,或微恶寒,胸闷脘痞,小便短 少,苔白腻,脉濡缓。 • .代表方:三仁汤。 • .运用要点: (1)注重宣开肺气(流气化

温病学课程设计

温病学课程设计

温病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伤寒论》及其扩展为基础,介绍温病学的概念、理论、临床应用及
研究方法。

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医温病学的特点和特色,掌握温病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病机病理;理解温病临床诊疗规律、治则治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温病学的基本概念及历史渊源;
2.掌握温病学的分类、病机病理等基本理论;
3.了解温病的临床表现、诊疗规律、治则治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4.能够熟练运用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临床实践。

三、课程内容
1.温病学的基本概念及历史渊源
(1)温病学的概念和定义;
(2)温病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2.温病学的分类、病机病理等基本理论
(1)四温和里、中、外、闭的病机;
(2)温病的病理变化过程;
(3)温病的病因病机。

3.温病的临床表现、诊疗规律、治则治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1)四温病的临床表现和病机;
(2)温病的诊疗规律;
(3)温病的治则治法;
(4)中西医结合治疗温病的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学科交叉等综合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二)参考书目
《温病方论》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中医病证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和实践操作合并的方式,其中闭卷考试占60%;实践操作占40%。

实践操作考核内容包括病历分析、临床症状辨析、方案设计及现场诊断等环节。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温病学(中文)课程编码:学时与学分:4学分/72学时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适用专业(方向):中医学五年制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它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和预防方法,对指导温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同时,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临床各科发热性病证的诊治也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理论体系和常见温病的诊治技能,培养学生治疗温病注重病证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辩能力;了解明清时代主要温病医家的学思想及近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

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对临床各种发热性病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各论和附篇三大部分:从绪论至第六章的总论部分为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和温病的概念、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与发病的认识以及现代研究概况、温病辨证纲要和防治方法;从第七章至第十章的各论部分为常见温病的辨证论治,主要介绍各种温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过程、诊断要点、辨治原则、病证归类和辨证治疗以及临床运用;从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的附篇部分选讲《温热论》、《湿热病篇》和《温病条辨》,主要介绍温病名家的主要学术思想,加深对温病理论精华的理解。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3.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结合临床见习。

4.适当运用投影、视频图片、幻灯等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目的要求【掌握】明清时代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对温病学的主要学术贡献。

【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尤其是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的概况。

【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教学内容1.温病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明确温病学的性质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

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

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二00五年九月一、前言温病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阐述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方法的学科。

它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既具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讨论众多具体疾病的辨证施治,兼有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双重性质。

其理论不仅直接适用于众多的外感热病的治疗,同时也对内外妇儿科及五官等各科中的发热性病证的诊治有其指导作用,因而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临床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

为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级人才,为了适应我院进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该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本科使用。

<本学科教学内容分二大部分:一为总论,介绍温病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有关温病的概念,病因发病,辨证纲领,诊断方法及治疗和预防方法等,是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础;二为各论,阐述常见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发病,病理传变,诊断要点,辨治原则,病证归类,辨证治疗及临床运用,为总论内容的具体应用。

两者互相交织,构成温病学的完整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要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中强调“三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既要保持中医传统特色,又要体现当前时代特点,正确对待和处理继承与发扬、古与今,中与西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概念明确,阐述准确,体系完备,内容稳定,简明实用。

按我院教学计划,本课程定为54学时。

故本大纲内容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为蓝本。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临床病案讨论所要讲授的内容为11个单元,即总论7章(含绪论),各论4章。

附篇3章内容自学。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总论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2、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尤其是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的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教学大纲前言《温病学》课程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医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学科,自明清形成自己的体系,已成为研究外感热性病的专门学科。

温病学除了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之外,还有丰富的防治温病的辨证体系和治法、方药,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从医学发展的状况和临床的实际需要来看,温病学的理论和实践不但能够指导急性传染性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而且已广泛地用于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临床学科中与温病相关的热证的辨证治疗中,并在现代中医急诊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目前中医学中发展得最快的学科之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来自历代医家对于温病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总结,特别是明清以来温热派医家对于温病理论和经验的高度概括。

在中医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中,温病学的卫气营血学说和三焦学说是对《伤寒论》六经学说的继承和发扬,其课程内容既有很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并有较广泛的临床开拓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发展变化规律,明确温病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诊断的基本方法解决温病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问题。

在具体的学习中,要求重点掌握温病的性质和特点,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相互联系,以及温病中具有代表性的病种的全面掌握。

按温州医学院五年制中医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4学时,讲授54学时。

━━━━━━━━━━━━━━━━━━━━━━━━━━━━教学内容课时────────────────────────────上篇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2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3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3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 3第六章.温病的治疗 2第七章.温病的预防与护理 1中篇第八章.风温 3第九章.春温 6第十章暑温 3第十一章湿温 3第十二章伏暑 3第十三章秋燥 3第十四章大头瘟 1.5第十五章烂喉痧 1.5第十六章温疫 3第十七章疟疾 3第十八章霍乱 3下篇第一章《温热论》 3第二章《湿热病篇》 3合计54上篇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掌握明清时代温病学家吴有性、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对温病学的贡献。

㈡熟悉熟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㈢了解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温病学在战国至晋唐、宋金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温病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㈡重点讲解温病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温病学研究的范围和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㈢一般介绍《温病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温病的特点。

㈡熟悉温病的概念、范围和分类。

㈢了解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温病的概念。

温病的特点。

包括温病共同的特点,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各自具有的临床表现特点。

㈡重点讲解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外感热病中除风寒性质的急性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温病常用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三种。

㈢一般介绍温病与伤寒两种学说在学术上的继承、发扬关系;温病与温疫、温毒的关系。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各种温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㈡熟悉温病的发病因素。

㈢了解温病病因的共性。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伏寒化温病邪、疫疠病邪、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

㈡重点讲解温病的发病因素、感邪途径。

㈢一般介绍温邪致病的共性和在温病发病中的作用。

两种不同发病类型的温病——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证候和病理。

㈡熟悉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病位浅深和相互传变。

㈢了解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卫气营血的病理、证候表现、病位浅深、相互传变。

㈡重点讲解三焦的病理、证候表现、病位浅深、相互传变。

㈢一般介绍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形成、意义及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和它们在临床上的相辅使用。

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辨舌、验齿、辨斑疹白涪、辨发热和其他常见症状的方法。

㈡熟悉各项诊法的使用。

㈢了解温病的常用诊法及其意义。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温病辨舌的方法和常见舌苔、舌质、舌态的辨识。

温病验齿的方法。

斑疹外发的意义和对斑疹的诊察方法。

白涪外发的意义和对白涪的诊察方法。

发热的类型。

㈡重点讲解口渴、汗出异常、呕恶、胸腹不适、神志异常、痊、厥脱的诊察方法及辨证意义。

㈢一般介绍温病的常用诊法及其意义。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温病主要治法和方药的应用。

㈡熟悉温病常用治法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注意点。

㈢了解温病治法的依据和原则。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温病主要治法的应用:泄卫解表法、清解气热法、通下逐邪法、和解祛邪法、祛湿解热法、清营凉血法、开窍醒神法、熄风止痉法、固脱救逆法、滋阴生津法、外治法。

㈡重点讲解温病兼挟痰饮、食滞、气郁、瘀血的治疗。

㈢一般介绍温病治法的依据和运用。

第七章温病的预防与护理一、目的与要求:㈠熟悉温病预防的方法和对疫情上报的要求。

㈡了解温病预防的意义和我国古代预防温病的成就。

㈠重点讲解温病预防的方法和对疫情上报的要求。

㈡一般介绍温病预防的意义和我国古代预防温病的成就。

(温病预防主要是针对有较强传染性和流行性而言)。

.中篇第八章风温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风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

㈡熟悉风温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后期转归。

㈢了解风温的发病特点和风温以肺胃热证为主的病变规律。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风温的辨证论治:1.邪袭肺卫证治(银翘散、桑菊饮);2.肺热炽盛证治:(1)邪热壅肺(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2)肺热腑实(宣白承气汤)、(3)肺热移肠(葛根苓连汤加减)、(4)肺热发疹(银翘散去豆鼓,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3.痰热结胸(小陷胸加枳实汤)、4.邪入阳明①热炽阳明(白虎汤)、②热结肠腑(调胃承气汤)③胃热阴伤(竹叶石膏汤);5.热入心包证治:(1)热陷心包(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2)热陷心包兼腑实(牛黄承气汤)、(3)正气外脱(生脉散、参附汤、安宫牛黄丸);4.余邪未尽,肺胃阴液未复证治(沙参麦冬汤)。

㈡重点讲解风温的病因病机(包括风温的内外致病因素,风温各病变阶段的病理和发展,风温后期的转归);风温的诊断要点;急症处理(对于本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急症,采取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治疗措施。

㈢一般介绍风温概述(包括风温的定义,风温病名的确立,风温初起的证候,风温相当于西医疾病的范围);预防与调护(对于本病范围内的西医典型疾病,采取的饮食、起居、精神、心理、药物等综合预防和调摄护理措施);现代临床医案选。

第九章春温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春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

㈡熟悉春温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发生发展规律。

㈢了解春温的发病特点和初起主要表现。

㈠详细讲解春温的辨证论治:1.初发证治:(l)气分郁热(黄苓汤加豆陵、玄参方)、(2)卫气同病(葱豉桔梗汤加黄芩、增损双解散)、(3)热灼营分(清营汤)、(4)卫营同病(银翘散去豆鼓,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2.邪盛气分证治:(1)热灼胸膈(凉膈散)、(2阳明热炽(白虎汤)、(3)热结肠腑(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导赤承气汤)。

3热炽营血分证治:(1) 气营(血)两婚(玉女煎加减、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热灼营阴(清营汤)、(2)热盛动血(犀角地黄汤)、(3)热与血结(桃仁承气汤)。

4.热入心包证治(附:内闭外脱)(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生脉散、参附汤);5.阳气暴脱(回阳救逆汤);6.热盛动风证治:(羚角钩藤汤)、7.热灼真阴证治:(1)真阴亏损(加减复脉汤)、(2)阴虚风动(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3)阴虚火炽(黄连阿胶汤);8.邪留阴分证治(青篱鳖甲汤)。

㈡重点讲解春温的病因病机(包括春温的内外致病因素,春温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后期转归);春温的诊断要点。

㈢一般介绍春温概述(包括春温的定义,春温初起的病证表现,春温相当于西医疾病的范围);急症处理;预防与调护;现代临床医案选。

第十章暑温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暑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

㈡熟悉暑温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传变规律和后期转归。

㈢了解暑温的发病特点和初起证候。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暑温的辨证论治:气分证治1.暑温本病:(1)暑入阳明(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2)暑伤津气(王氏清暑益气汤)、(3)津气欲脱(生脉散)、(4)热结肠腑(调胃承气汤、解毒承气汤);2.暑温夹湿:(1)暑湿在卫(卫分宣湿饮、新加香蕾饮);(2)暑湿困阻中焦(白虎加苍术汤)、(3)暑湿弥漫三焦(三石汤);营血分证治:1.暑入心营(清营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2.气营两燔(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3.暑热动风证治(羚角钩藤汤)、4.暑入血分(神犀丹合安宫牛黄丸)、5.暑伤肺络(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后期证治:1.暑伤心肾(连梅汤)、2.暑湿伤气(东垣清暑益气汤)、3余邪未净①暑湿未净,蒙扰清阳(清络饮)、②暑热未净,痰瘀滞络(三甲散加减)。

㈡重点讲解暑温的病因病机(包括暑温发病的内外因素,暑热挟湿与不挟湿的病证特点,暑温由气分人于营血,至后期正虚邪恋的病变规律);暑温的诊断要点。

㈢一般介绍暑温概述(包括暑温的定义,暑温的发病和初起证候表现,暑温相当于西医疾病的范围);急症处理;预防与调护及现代临床医案选。

附冒暑、暑秽1冒暑(新加香薷饮,雷氏清凉涤暑法等)..2.暑秽(霍香正气散、通关散、玉枢丹)。

第十一章湿温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湿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

.㈡熟悉湿温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传变规律及后期转归。

㈢了解湿温的好发季节、发病特点、初起病证表现。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湿温的辨证论治:1.湿重于热证治:(1)湿遏卫气(三仁汤、霍朴夏苓汤)、(2)邪阻膜原(达原饮、雷氏宣透膜原法)、(3)邪困中焦(雷氏芳香化浊法)、(4) 湿阻肠道,传导失司(宣清导浊汤));2.湿热并重证治:(1)湿热困阻中焦(王氏连朴饮)、(2)湿热蕴毒(甘露消毒丹)、(3)湿热酿痰,蒙蔽心窍(菖蒲郁金汤、苏合香丸、至宝丹);3.热重于湿(白虎加苍术汤);4.化燥入血(犀角地黄汤);5.湿从寒化(四加减正气散、五加减正气散);6.后期证治:(1)湿胜阳微(扶阳逐湿汤、真武汤);(2)余邪未净(薛氏五叶芦根汤)。

㈡重点讲解湿温的病因病机(包括湿温的内外致病因素,湿温的病型特点,湿热病邪的转化和湿温后期的转归);湿温的诊断要点。

㈢一般介绍湿温概述(包括湿温的定义,湿温的发病和初起病证表现,湿温相当于西医疾病的范围);急症处理;预防与调护及现代临床医案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