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合集下载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一、明朝的建立。

1. 背景。

-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 建立过程。

-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

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 随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 目的。

-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

2. 措施。

- 在中央:-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样就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皇权高度集中。

- 在地方:-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三司分别为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

三司的设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

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东厂等特务机构,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 内容变化。

2. 文体变化。

- 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3. 影响。

-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

1. 农业。

-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

-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这些农作物的引进,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提高了粮食产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手工业。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宰—相《明专实权录》卷五十九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地方:(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改革地方官制
掌民政和财政
掌军务 掌司法
一家独大
行中书省:中书省派出机构;钱粮、 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 领之,中央分权于地方。
一分为三,权力分散
互相牵制,互不统属,直接由朝廷指 挥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地方:(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科举考试竞争越激烈,限制越严,知 识分子也就越易于驯服,对皇帝和上级 官僚越卑躬屈节。这一切软骨症,他们 作为政治权力的依附者始终缺乏独立的 社会地位和自我意识,始终只善于考试 而不善于自由的创造性思维。
——金诤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不许阐述个人见解,成为加强皇权,钳制思 想的有力武器,大多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浅析明代封藩制度》
改革地方官制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改革中央官制
中央:(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 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 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 当。
——朱元璋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
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 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 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 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 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1)内容: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合称“厂卫”。 (2)目的:监视官民,加强君主专制。 (3)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4)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 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 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 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 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17张PPT)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电影《锦衣卫》海报
锦衣卫印
锦衣卫特务机构
职能: 对臣民监视、侦查。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的约束。
“时京官安每旦然入朝朝,中必与坐妻,子诀别, 却知天下事。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 交给宦官递给皇帝)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 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 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 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瓜。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 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 不入啊。
“厂卫”---锦衣卫、东厂、西厂
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代在刑部、 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 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 机构。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 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加强 专制统治,特令其兼管刑狱,并给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但其本职仍 是“侍卫”。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担任。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在 北京设立了东厂,用亲信宦官任东厂提督,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 言、大奸大恶”的事,并可以直接报告皇帝,有监视 锦衣卫之权。厂、卫彼此制约,便于皇帝全面控制。 西厂设立于1477年,也是由宦官掌领,但其规模、权 力超过东厂,自京师内外到各地王府、大小城镇,甚 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1510年被撤销。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品课件
卫明官)皇(成侍祖帝卫)设安; 东然厂朝(中宦 坐, 却知
二、朱元璋强化皇
设厂卫特权务机 宦官专

魏 魏忠权贤自称九
忠 贤
千岁,阉党遍
布全国,权势
达到顶峰。
明朝时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但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 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种文章完全 套用古人思想,毫无新意,束缚了 读书人的思想。顾炎武讥之曰:
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考试文体 不限制 八股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考取 后
第。
功人
名讽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的 刺
文章,
人明 说朝
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 : 以

帝?……

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八
就叫他骗得高官,
八股取士的影响: 禁锢思想、摧残文化; 所选人才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不利于科技创新、文教事业的发
人教版七年级
下温册故知新:科举制度发展史
隋朝创立 以隋炀帝开设进士科为标志
唐朝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 面试考生
宋朝发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 展 额,提高进士地位
明朝
第三篇章 簇锦团花观经济
下面是某电视剧一个场景,这个场 景在当时能出现吗?
• 唐太宗宴请群臣时,为了展示他的节俭一 面,给每位大臣的盛放食物的盘子里放二 个煮熟的玉米和一些花生
板书设计
布政使司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
按察使司
群臣人民
厂卫特务机构
皇帝
中 央
废丞相和中书省
都指挥使 司
明朝经济的 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

1368年,朱元 璋称帝,建立明 朝定都应天府, 他就是明太祖。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换 位 思 考 : 我 当 皇 帝 怎 么 做 ?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国家初建,政 局不稳,人心 浮动,我当如 何巩固统治、 加强君权呢?
自主学习二
1、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2、强化皇权的目的是什么?
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强化皇权的影响?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增强。
分组(中 央、地方、 军事、特 务)讨论 朱元璋强 化皇权的 措施。
明朝机构设置
(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 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相权的职责
答案: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呈现的中央官制与哪一位皇帝有关,与之对
应的是他采取的什么措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
成此目的,他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代青花风头壶
苏绣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 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皇都积胜图
首都 过程 全面改革官制 中央
明 朝 的 统 治
地方
治国
改革科举制度 设立厂卫制度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
朱元璋像
知识串联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像
明 朝 疆 域 图
元末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明朝建立之初, “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政局不稳,人心浮动,面对严峻 形势,朱元璋充分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 要性,并着手进行 改革 。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2、措施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王。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 军都督府。
问题思考(P67)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 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 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 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 加强了皇权。)
• 5.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6.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 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2、辩证认识加强君权的影响。 3、正确理解“八股取士”的 影响。 4、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
创景设情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 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有一幅 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 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 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 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dù)害政治”等罪 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 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 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
举 子 看 榜 图
夹带 明清时期,考生作弊手段以夹 带居多,这是为什么?
“八股文”: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 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起股至 束股才是科考正式议论的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 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 一浅一深,共合八股,故名曰八股文。文章的每个段落 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字数也有限制,人们只能按照题 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写空洞无物的文章。
八股取士 厂卫特务机构
知识分子 群臣 人民
地方
皇帝
中 央
废丞相 权归六部
取消行省 设三司
知识小结
时间
明朝的建立 人物
都城
中央
全面改


朝 的
朱元璋强 化皇权
革官制 地方
设锦衣卫
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设五军都督府 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

表现: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
改革科举
制度
影响: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
农业
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商业
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措施
影响
政 治 上
在中央 在地方
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 设五军都督府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24张)(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24张)(共24张PPT)

4、八股取士(思想)
(1)内容: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五经” 。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2)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
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文体段落:
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 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 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 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 分组成。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 格式里,字数也有限制。
想一想: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 西周 秦朝 元朝 明朝 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设三司
思考:你能发现我国古代地方行政
制度演变总的趋势是怎样的?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三、发展经济
1、农业:引进了南美洲的玉米、甘薯、
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 (1)棉织业在明代已
从南方推向北方 (2)苏州是明代的丝织 业中心 (3)景德镇是全国的制 瓷中心。
为监视臣民,朱元璋、明成祖分别设 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
冤错案。
廷杖
明太祖时,为了提高皇帝的权威,采用“廷
杖”惩处大臣。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
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
(4)影响:
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影响:脱离了实际,禁锢了思 ——顾炎武 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3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 (3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67页,找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目的?
(1)原因: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
(2)目的:巩固统治
针对元灭的两个原因思考 朱元璋会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皇权?
政治(中央、地方)、军事、监督、思想
政治方面: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 化皇权。 1 . 在 地 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
特点: 权力三分, 互不统属, 互相牵制。
作用: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朱元璋分封诸子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统治作出重要贡 献,……后期藩府成为只享禄米寄生集团, 并成为明中晚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胡惟庸案”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百官之首而位高权重,处于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常与朱元璋发生了“口角”, 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制 度。
1328-1344年 ,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 要工作是撞钟
1352-1368年,造反
1368-1398年,主要 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强化皇权
堂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亲自处理政务),故大臣 得以专权自恣(大权独揽)…… ——《明实录》
朱元璋队伍逐渐壮大,消灭 东南各地群雄,向北进军。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时 间: 1368年 都 城: 应天(南京)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 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 (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朝开国皇帝 (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45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45张PPT)

都司 (军政)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 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 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 “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 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 出了一身冷汗。
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28
32 38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 烂似泥----三句承题,两句 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 圣门高第,可知道“三 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清)徐大椿
472(件)
19
4﹪
朝代


隋朝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创立,科举制正式确立
禁锢了思想,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的“人才”成为皇帝
的顺从者,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 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年代 汉代 时期
隋唐 时期 宋元 时期 明清 时期
世界主要 中国 科技发明 45(件)
45(件) 67(件)
占百 分比 62﹪
71 ﹪ 57 ﹪
制瓷中心——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器 畅销海内外 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 晋商、徽商等商帮
课堂小结
除行省,设三司,中央直属。 废丞相,撤中书,权分六部。 设厂卫,察官民,特务密布。 八股文,禁锢人,培养奴仆。 强君权,固统治,经济发展。
明朝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材料二: 清初学者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 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5张PPT)

明嘉靖青花花
鸟纹梅瓶
明缂丝宜春
明缂丝仇英水
阁鸣琴图局部
帖子嵗朝图
上面两图晋商故里,下面两图微商故里
经济的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棉纺织业(苏州)和制瓷业(景德镇)发展, 产品远销内外 出现了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以及商 帮(晋商、徽商)
• 1.“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 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 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造成洪武皇帝工作负 担沉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 ) •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军机处的设立 • C.文字狱的兴起 D.东厂的设置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中国科技创 新的奠基人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强则国家强 。
科教兴国及 可持续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时间: 1368年
建立者: 都城:
朱元璋 (明太祖)
应天(南京)
中央行政管理体 制 秦朝
唐朝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皇帝 丞相
锦衣卫
捕、刑狱诸事, 保护皇帝,镇 压官民
由皇帝直接指 特点: 挥,不受法律 的约束。
知识拓展
廷杖
明太祖时,为提高皇帝的权威,采用“廷杖”惩处 大臣。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是大臣有过 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被锦 衣卫用木棒打屁股。遭廷杖的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 受到羞辱,有的甚至被当场打死。如明世宗时,有 一次被廷杖的大臣达134人,其中有16人被打死。
•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 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③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④明太祖废除丞相 •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2张PPT)

D.四书五经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 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 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 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 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明太祖时,为监视官民,设立锦衣卫,授予侦察、 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 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 和监狱,俗称“诏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肠、 刺心等种种酷刑。明成祖时还设了东厂,明宪宗 又加设了西厂,三大机构统称为厂卫特务机构。
材料一:东厂设立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由宦官控制,“缉访谋逆、 妖言、大奸恶”,甚至连锦衣卫的活动也在东厂侦查范围内。东厂只对皇 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 之端。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酷刑,制造了大量冤案。
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 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谋臣之一,在 明朝建立初期,被任命为丞相,独揽中 书省大权。他在任期内,结党营私,权 倾朝野,几乎一个人垄断了朝政,对皇 权造成极大的威胁,引起朱元璋忌惮, 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 胡惟庸,并株连九族,牵连致死的人有 三万多,史称“胡惟庸案”。
状元
榜眼
探花
进士

童生
殿试
贡士 秀才
会试
举人
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6张PPT)

丝 织 品 山 茶 禽 鸟 图
景 德 镇 青 花 瓷
3.商品经济的活跃(图为北京城《皇都积胜图》)
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 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 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 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 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八股取士”的影响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 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 意的顺从者。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朱 元 璋 锦 强 衣 化 卫 皇 权
目的: 为监视官民
职能:掌管侍卫、缉捕、
刑狱诸事,保护 皇帝,镇压官民 由皇帝直接指挥, 特点: 不受法律的约束。
结合材料,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 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材料一: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 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 的奏章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 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 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材料三: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 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 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 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 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专权, 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 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危机。它是 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 上的表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2022年最新课标版)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2022年最新课标版)

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
历史解释
皇帝
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等。同时
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史上最后 一个宰相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
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
吏户




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
目的何在?

建 王

一、明朝的建立
阅读图文,说说明朝建立的简单概况。
1.建立背景: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 搜刮民财,社会动荡,民不 聊生,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1368年,明军攻占 大都,元朝灭亡。
2.建立时间: 1368年 时空
3.建立者: 朱元璋
观念
4.都城: 应天府(今南京)
“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 元氏之手” ——《明太祖宝训》·卷四
复习: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哪一 朝代?它的结局如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内容结构 一 明朝的建立
皇帝

朱元璋强化皇权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
四 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2022版)
1.通过宋元时期的文献史料、图像史料与实物史料,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 者、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的具体措施和经济发展的表现。(史料实证) 2.通过明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了解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唯物史观) 3.通过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当下的考试制度对比,理解时空的变迁与延续。(时 空观念) 4.结合史料分析,解释皇权加强的特点、影响和八股取士的影响。(历史解释) 5.通过明朝手工业品的畅销海内外,认识中国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培养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 凝聚力。(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品课件

你如何看待丞相制度的废除 积(极方评面价:)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
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消极方面:
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 维系在皇帝身上,而且皇帝一人精力、 能力有限,影响政府效能,影响了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3)改革官制之军事方面: 为分散兵权(目的),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 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 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 掌握了军事大权(作用)。
• 思考: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自秦始置丞相,无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 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 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 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 旋踵:调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
颉颃( xiéháng):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
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
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
牺牲粢盛,足以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足以资朝聘之费。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
给之也,其孰与不足乎?
饔飨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
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②葡萄牙人传到越南,东莞人陈益或
者吴川人林怀兰再传入广东;③西班
牙人从美洲传到吕宋,长乐人陈振龙
再传入中国福建。
清代陈世元《金薯传习录》载,明万
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商
人陈振龙在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购
得薯藤数尺,编入藤篮,混过关卡后,
经七昼夜航行返回福州。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棉纺织业 苏 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 绣 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乾隆南巡图(局部)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腐朽与危机
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的原因
1.土地兼并严重;
2.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败坏;
3.军队腐朽;
4.阶级矛盾日益加剧;
5.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与探究
粉彩九桃纹过枝盘 (清雍正年间)
粉彩雀梅紋天球瓶 (清乾隆年间)
粉彩瓷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色调柔和,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景德镇窑珐琅彩墨竹纹碗 (清雍正年间)

( 清 康 熙 年 间 )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乾隆南巡图》(清宫廷画家徐扬绘)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被焚毁前的圆明园(北京市海淀区)
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 组成,通称“圆明三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其根据是乾隆年 间编纂出版的《钦定日下旧闻考》。另一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此地原为明代 故园,经康熙帝四十八年修葺后,赐予皇四子胤禛(yìn zhēn 雍正)。
地 珐 琅 彩 折 枝 莲 纹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雍正年间)
珐琅[fà láng]彩瓷器融会中西,异 常精美,是皇宫的专用品。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手工业——纺织业
棉苏织业州中的心丝棉,织杭业州中心的绸,南京织布苏杭愁
首 导
页 入
松江质地好,无锡花色新丝,织棉业布中生心产成中心
间 )
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康纹花 熙棒松
(康熙年间)
年槌鼠
间瓶葡
)萄
青花瓷画面清晰干净,色彩翠蓝光艳,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五彩加金凸雕博古棒槌瓶
五彩侍女婴戏图罐
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较之明代又有新的发展。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商业
农业、手工业进步
推动商业繁荣
清代节日集市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
1.国家的统一; 2.社会安定;
3.统治者的个人才能;
4.人民的辛勤劳动。
清仁宗颙琰[yóng yǎn]嘉庆帝
和珅
1760.11.13~1820.9.2
1746~1799.2.22
1795~1820在位
纽祜禄氏 字致斋 原名善保
嘉庆年间,全国耕地约8亿亩,而皇室庄田、八旗庄田及政府控制的屯田
就占了1/10,和珅更是占有土地80万亩,他的两个管家也占有土地6万亩。道
光时大臣琦善一家占有土地达256万亩,远超和珅。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清金线地玉堂富贵地毯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纺织图
上海松江区(原松江镇)历史上曾享有“苏松税赋半天下”和“衣被天 下”之称。孕育了陆机、陆云、赵孟頫、陶宗仪、徐阶、董其昌、陈继儒、 陈子龙、夏完淳、张祥和、张照等一批文人雅士。据史载,明至清松江进士 达521人。历经数代遗留,区内文物胜迹璀璨,方塔、李塔、西林塔、护珠 塔、修道者塔五塔耸立。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存。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避暑山庄(河北承德)
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564万平方米。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 开始建造,至1708年已初具规模,后又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费 时87年,才算基本完工,并在宫外修建了“外八庙”。清朝前期许多重要的 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避暑山庄就成 了北京以外第二个政治中心。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课堂小结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导入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康盛熙世南滋巡生图图》》((清清宫宫廷廷画画家家王徐翚扬[hu绘ī]绘))
清朝从康熙到乾隆时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但是,正是在 这个“盛世”之中,却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康乾盛世”是一种什么情景? 它又潜伏着哪些危机?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盛世与危机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康乾盛世
“康 乾 盛 世”
继汉、唐盛世后的第三个盛世
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
清圣祖玄烨康熙帝
1654.5.4~1722.12.20 1662~1722在位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 扩大,瓷器的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突 破。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制瓷的中心 地位。
景德镇的制瓷业→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青
导入 花
盛世与危机 缨
闭关锁国 络
学习与探究
纹 贲
[bì]






(青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
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1678.12.13~1735.9.28 1722~1735在位 康熙帝第四子
清高宗弘历乾隆帝
1711.9.25~1799.2.7 1735~1795在位 雍正帝第四子
17世纪60年代至18世纪90年代,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位期 间,共100多年,历史上称作“康乾盛世”。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农业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耘田(清康熙《耕织图》) 水田“耖”作业(《耕织图》)
水稻
棉花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甘薯
玉米
马铃薯
烟草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手工业——制瓷业
第八学习主题 第5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首页 导入 盛世与危机 闭关锁国 学习与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