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第3课 华夏之祖 人教版 (3)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第3课 华夏之祖 人教版 (3)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a18555d4d8d15abf234e7d.png)
一、炎黄战蚩尤 (涿鹿之战) 二、黄帝----“人文初祖” 三、尧舜禹的“禅让” 四、
炎帝像
炎帝陵
轩辕黄帝像
黄帝陵
蚩尤像
蚩尤是传说 东方九黎族(属 东夷集团)的首 领。他八肱八趾 疏首,力大无穷、 勇猛、彪悍。传 说中蚩尤性情豪 爽、刚直不阿、 打仗勇往直前, 充满武将帝王阳 刚之美,不为一
代盖世豪杰。
炎黄战蚩尤:
黄帝所进行的战争 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 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 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 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 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涿鹿之战
在涿鹿之战中,蚩尤部落大败,炎帝和黄帝部 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 黄帝---”人文初祖”
人们清明祭拜图
仓颉造字 养蚕织布
尝百草,创医术 指南车 指南盘
造船
黄帝 建宫室
禅让图
禅让------ 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 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被推 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思考: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
“禅让”
大禹治水图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当时哪些社会情况?
大禹治水是历史上人们顺应自然 规律,成功改造自然的史例。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同洪水等自然灾害 长期斗争的历史
生产发展
剩余产 品出现
私有财 产出现
早期奴隶
战俘
犯罪的平民
约前2070 年禹建立夏
贫富分化 阶级产生 国家出现
氏族贵族 早期奴隶主
第一个奴 隶制王朝
原始社会终结,进入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3e3dc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7.png)
《送子天王图》
1、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
,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C )
A. 农业耕作工具 B. 便捷的交通工具 C. 农业灌溉工具 D. 实用的生活用具
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
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是( B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随堂训练
1.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B当时( )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
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
以看D到( )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A.杜甫
B.李白
C.杜牧
D.李商隐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经济繁荣
农业
垦田面积扩大; 兴修水利 生产技术和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纺织业、陶瓷器、其他行业
商业:繁华的都城长安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唐太宗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https://img.taocdn.com/s3/m/1ba4b663bcd126fff7050b69.png)
备注 诗仙 诗圣
《长恨歌》
中唐 《卖炭翁》
《琵琶行》
直面社会现实,提示了统治者的腐化 和人民的疾苦。诗歌平易近人,通俗 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书法艺术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概括两位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局部)
颜真卿: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碑》(局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手工业发展表现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扬州双博馆陈列的“唐代竞渡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商业繁荣表现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 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谷物种子、药材、茶叶、 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 术方面的书籍,手工工匠
倒流河
日月亭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 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 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唐蕃和亲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影响: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唐蕃和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农业发展表现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想一想,曲辕犁相比直辕犁好在哪里呢?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曲辕犁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 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 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d1db470740be1e640e9a13.png)
杜甫 “诗圣”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
等
怆,语言精炼凝重
白居易0
0
唐朝中期
《赋得古草原送 别》《秦中吟》 《新乐府》等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0
0
多彩的文学艺术——诗歌
为什么他们的诗歌风格如此不一样?
豪迈奔放, 天可生见我材,诗必有歌用是, 社
李
语言轻快。 千会金生散尽活还现复来实的
0
二 探究释疑(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
①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 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与唐 “和同为一家”。
②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 相约盟誓互不侵犯。专门刻 “唐蕃会盟碑”。
0
金城公主入藏
0 0
0
唐蕃合同为一家
唐吐蕃会盟碑
二 探究释疑(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代水利工程天宝陂
一 探究释疑(一)经济的繁荣
经济的繁荣——农
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 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 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0 0 0
0
材料: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 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 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不分昼夜 节省人力 提高效率
纺织业
唐画中身着丝绸服 装的妇女形象
蜀锦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 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 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0
花鸟纹锦
0 0
0
花鸟纹锦
一 探究释疑(一)经济的繁荣
经济的繁荣——工
制瓷业
越 窑来。” —0 —陆龟蒙《秘色越器》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00892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5.png)
6.良渚古城挖掘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
早期国家。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二)陶寺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山西襄汾。 2.时间:距今约4300—4000年。 3.宫城: (1)陶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 环绕的宫城。 (2)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
⑤早期国家形成: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 成了早期国家。 (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浙江余杭。 2.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3.组成: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课堂练习
3.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条件和方式是( D )
A.贤德高尚、世袭制
B.发明创造、禅让制
C.战争征服、分封制
D.贤德高尚、禅让制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传说中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
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D项正确。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而非世袭制,A项错误。尧、舜、
禹并非因发明创造、战争征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B、C两项错误。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4.内城、外城挖掘及其发现意义 (1)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 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2)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 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 发现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4)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名师课件新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名师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66cbaa700abb68a982fbbe.png)
首领的称呼( D )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10.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时期民族关系和睦,
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C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1.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
2 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自主预习
巩固训练 中考链接 拓展阅读
1.了解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与西藏 的往来历史和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
2.了解、认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和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 3.认识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艺术,学习他们关心民间疾苦、
市最高的管理机构。而“平准局”又称为“平准署”。“平准 局”的官员叫“平准令”,为从七品官员。其职责是“掌供官市 易之事”。
按照唐朝规定,为了便于政府管理,商业活动限于市场之内。 市门每天开启和关闭都有固定时间。早上,晨光微露,市场开始。 晚上,夕阳西下,敲响震耳的隆隆鼓声,市场关闭。
随着唐朝商业的发展,原本经营的规定时间逐渐被打破。时 间限制逐渐不能够约束商业的活动,于是出现了夜市。
A
B
C
D
繁荣的唐都长安 唐朝,在历史上是一个辉煌的朝代。它的影响力辐射周边, 军力强大,文化先进,经济繁荣。盛唐时期的长安更是当时世界 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其城区面积广达八十多平方公里。城内店铺 林立,市场繁荣,城市人口有一百多万。唐朝政府与周边国家文 化和贸易上交流密切,使得数万外国人也长住在长安城。
述不正确的是( A )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开元盛世》课件 新人教版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开元盛世》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2c4f22844769eae109ed2b.png)
1. 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B )
A. 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 重 D. 隋末农民起义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 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 的是: ) A ( A. 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唐太宗说“以铜 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兴衰;以人 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一面好镜子啊。” 那么这位大臣是:( C ) A. 长孙无忌 B. 杜如晦 C. 魏征 D.狄仁杰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谁的统治:( D ) A.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武则天 5.对“房谋杜断”中的“房”解释正确的是:( ) D A. 帐篷 B. 房间 C. 内室 D. 宰相房玄龄
课前检测: 1.隋朝的建立: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 权。 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隋朝,定都 长安 ,杨坚就是 隋文帝 。年号“开皇”。 2.隋朝的统一: 589 年,隋军南下,灭 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3、大运河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加强南北交通 ,巩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固 。 涿郡 4大运河有三“点”:以 为中心,北达 洛阳 (今北京),南抵 (今杭州);四 余杭 段: 永济渠 、 通济渠 、 邗沟 、 江南河 ;连通 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一、开元之治: 1、原因(采取的措施): ①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 等人,“励精图治”;(选贤任能) ②重视地方吏治, ③不用奢侈物品(崇尚节俭)。 2、结果: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 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 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区 成为 粮食重要的产地。 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 西域 传入 的。 ④、茶叶 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 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 ⑤、唐朝农民改进犁的结构,制成 曲辕犁 ,还 创制了新的 灌溉 工具 筒车 。 ⑥抗天灾能力增强。(抗旱、治理蝗灾)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03课 盛唐气象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03课 盛唐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3ab0a8357e21af45b207a850.png)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概况: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__开__放____,社会充满活力, 人们多显示出一种___昂__扬__进__取_____、___积__极__向__上_____的精神风貌。 2.表现: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___骑__马___等活 动;当时的社会风气__兼__容__并__蓄____,刚健豪迈的__尚__武____风气盛行 一时。
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 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 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 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1)被称为“诗仙”“诗圣”的唐朝诗人分别是谁? 李白、杜甫。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 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兼收并蓄;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 取。 (3)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对外 交往频繁,坚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等。
知识点3 诗歌的繁荣 【例3】(2016·重庆)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 族文化,2016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 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解析: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 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 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 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 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 誉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是晚唐现实主义 诗人。王维是盛唐山水诗人。
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知识体系
![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ebb63b0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a.png)
七年级历史下第3课知识体系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与农业文明在七年级的历史课程中,第三课的内容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文化和农业文明。
这一阶段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之一,其深远影响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也奠定了中国文明的基础。
一、青铜文化的璀璨篇章青铜,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金属冶炼技术之一,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经历了商、周两个辉煌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
青铜器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一种艺术载体,如鼎、簋、爵、戈等,它们的造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细腻,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
青铜器上的铭文,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记载着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社会信息,为后人研究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例如,司母戊大方鼎的发现,展示了商朝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度,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权力结构的象征。
二、农业文明的奠基基石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农业文明也在不断发展。
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到长江流域的大汶口文化,人们开始定居生活,种植五谷,驯养家畜,掌握了简单的农具和灌溉技术。
农业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向定居生产转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进步。
同时,这些早期农耕社区的社会组织形式,如氏族、部落,也为后来的国家形成打下了基础。
三、礼乐制度与早期社会秩序青铜器的使用与农业生产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早期社会的礼仪制度形成。
比如,青铜礼器的规格和数量反映了贵族的身份地位,而祭祀活动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强化宗法关系的重要手段。
《周礼》中的规定,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构建。
这些制度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科技与文化交融这一时期,除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科技和文化也有显著的进步。
例如,陶器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得日常生活用品更加实用且美观;天文历法的初步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时间指导。
同时,文字的出现,如甲骨文和金文,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记录了历史,传播了知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ppt(共45张PPT) 使用WPS打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ppt(共45张PPT) 使用WPS打开](https://img.taocdn.com/s3/m/862286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8.png)
3.商业
(1)表现: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 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 些繁华的大都市
(2)都城长安
开元通宝
特点
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 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
地位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 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长安城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 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唐三彩)是那样地巧夺天工和 生机勃勃,那造型,那光泽,那 釉彩,本身就是气象!
——易中天《中华史》
蜀锦
唐三彩
浆轮船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经济繁荣显底气
一座城·一个时代
天下诸津,舟航 所聚……弘舸巨 舰,千舳万艘, 交贸往返,昧旦 永日。
——《旧唐书》
民族交往呈和气 一座城·一个时代
民族政策? 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有哪些浓 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 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 大众欢迎。
4.唐朝时期的书画填写唐朝书法和绘画大家的基本 概况简表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
内容?
①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
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
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
李白
②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 政治腐 败给人民带 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③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 揭 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2)结果: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 东、西突厥
(3)影响: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民族交往与交融——唐蕃关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https://img.taocdn.com/s3/m/bad8a93daf45b307e87197c8.png)
1、你认为故事中有可信的成分吗?这些成分得到考 古证实了吗? 2、如何理解传说故事和考古学家发掘证实之 间的联系? 传说故事不全是虚构的,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 这些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 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 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阅读书本内容,农业聚落扩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平粮台古城与农业聚落有何不同之处?
平粮台古城遗址
宽阔的街道和隐蔽的排水沟
公共设施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垃圾箱 陶质排水管
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女神头塑
舞蹈纹彩陶盆
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1、读图,图中观察到的信息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 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崇拜(宗教) 2、原始宗教的形式有哪些?
工 商
神农氏
制作衣裳
仓颉造字
教人打井 3.黄帝的贡献 发明车船
养蚕织布
轩辕氏
建造宫殿
骨笛
蚕纹象牙盅
船形彩陶壶
出现 原始音乐
懂得养蚕、纺织 船已作为交通工具
汉字的起源,自古就众说纷纭, 最为流行的传说就是黄帝手下的 仓颉造字。相传,长着四只眼睛, 两只用来仰视天上群星运行之势, 两只用来俯察底墒龟文鸟迹之象。 他从自然造化中受到启示,创造 了文字 。 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 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 传,文字就多了起来……鲁迅《门外文谈》
自然崇拜:就是对自然神的崇拜,它包括了天体、自然力和自 然物三个方面,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鱼虫、风雨雷电 等,这是人类依赖于自然的一种表现,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祖先崇拜:是一种宗教形式,在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 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图腾崇拜过渡过来。即在亲缘意识中 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 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 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 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 一般以动物居多,即是该氏族的神圣标志。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https://img.taocdn.com/s3/m/04f948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f.png)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背景及目标 •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演变 •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与成就 •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隋唐时期文化艺术与科技成就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背景及目标
七年级历史下册概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是中国初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涵 盖了丰富的历史内容。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盛世皇帝,他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后期则因安史 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他的改革措施包括整顿吏治、改革税制、兴修水利等。
03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与成就
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行业发展状况
农业发展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 改进,水利设施大量兴建,耕 地面积扩大,农作物产量提高 。
新罗
唐朝与新罗之间的友好关系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唐朝曾多次出 兵帮助新罗平定内乱和外患,同时新罗也积极向唐朝学习文化和制度。
05
隋唐时期文化艺术与科技成就
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代表人物及作品欣赏
诗歌
书法
绘画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一 ,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其 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 作品广为流传,他们的诗歌风格各异 ,有的豪放洒脱,有的深沉含蓄,有 的平易近人。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在当 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南海
隋唐时期通过派遣使节、加强海上贸易等方式,与南海诸国建立 了友好关系。同时,唐朝还在南海地区设立了市舶使,管理海上 贸易事务。
唐朝与日本、新罗等东亚国家友好往来
日本
唐朝与日本之间的友好往来主要体现在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方面。唐朝的文化 和艺术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有许多日本留学生和僧侣来到唐朝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课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课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d14c245727a5e9856a61bd.png)
明朝的建立
1368年 朱元璋 南京
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 巩固皇室。
明 朝 的 统 治
废除丞相制度 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朱元璋 强化皇权
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权力 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 大权。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科举考试八股取士
引进 玉米、甘薯、马铃薯;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苏州是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制瓷中心。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1)北宋丝织业南方胜过北方。棉纺织业在南宋后期兴起, 海南岛棉纺织工具先进。 (2)定窑、汝窑瓷器别致;景德镇兴起于北宋,后来成为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水平很高,领先世界;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手工业 的兴盛
北宋建立 960年 赵匡胤
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削弱相权; 文臣任州县长官,三年一换制度, 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
北 宋 的 政 治
宋太祖 强化中央 集权
措施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注重文教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重文轻武 扭转尚武轻文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 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意义:空前壮举、开创亚非海上交通线
民族英雄 戚继光 抗倭
明朝中期,倭患猖獗
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台州九战九捷 平定东南沿海倭患;民族英雄
1644年 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的 巩 固 和 发 展 台湾回归 国家统一 对西藏 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PPT课件(5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PPT课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eb2d5b9e31433238689342.png)
v 3。李渊即( )祖,退位后,传位李 世民,李世民就是( ),年号( )。
❖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 国古代一位有作为 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他善于学习历史经验,
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 见,在中国封建帝王 中是罕见的。在位时 期促成了“贞观之治” 局面的形成。
第2课
❖“贞观之治”
复习提问
❖ 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 2.隋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 ❖3.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 三点?作
用?
导入新课
❖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 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 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 朝灭亡.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 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 唐高祖.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 贞观之治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一、唐高祖 (建唐,618年,长安) 二、唐太宗 (“贞观之治”)
读课文“贞观之治”一目,想一想:
何谓贞观之治? 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统治者 措施)?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 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 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据史书记载,唐 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 而出,大喜道:“天 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 中矣!”你认为这句 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 有哪些?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 3、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
无字碑 武则天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 有什么共同之处?
❖ 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 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单课件-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单课件-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https://img.taocdn.com/s3/m/cc89ab085022aaea988f0f08.png)
第 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课
知识点二 “闭关锁国”的政策
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
传统观念 统治者的妄自尊大 防范外来侵略
第 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课
知识点二 “闭关锁国”的政策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
禁海政策 四口通商 一口通商
第 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课
知识点二 “闭关锁国”的政策
明清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复习提问
自古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早在半坡和河姆渡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经 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 水稻 )( 小麦 )
商朝时有了五谷 ( 稻、黍[shu]、粟[su]、麦、豆 ) 汉朝时传入了( 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胡萝卜等 )
北宋时我们又引进了高产的水稻 ( 占城稻 )
(3)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
3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 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 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 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 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1.乾隆帝给英王的
赦谕说:“天朝物 产丰盈,无所不有,
农业的发展
“闭关锁国”的含义
手工业的发展
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活跃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
第 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课
知识点一 明清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二 “闭关锁国”的政策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活跃
“闭关锁国”的含义
“闭关”原指关闭城门, 后来引申为断绝往来;
“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 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往来。 “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蕃和亲 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都带去了什么?
谷物种子、药材、茶叶、 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 术方面的书籍,手工工匠
倒流河
日月亭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
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
. 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
18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唐朝, 历经二十一帝, 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
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
618年—907年
.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农业 表现①②③
经济的繁荣 手工业 表现①②
商业
唐与吐蕃关系
民族交往 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表现①②③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蕃和亲
影响: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
19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唐蕃和亲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世界屋脊的明珠-. -布达拉宫
2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
《弈棋仕女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唐画中的仕女,几乎都有共同的特点. :体态丰满,雍容华贵,穿着开放。24
盛 唐
与交融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气 象
开放的社会风气 表现①②
唐诗的繁荣 特点 代表人物
书法的发展
多彩的文学艺术 绘画的发展
音乐舞蹈的发展
石窟雕. 刻的发展
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农业发展表现
第3课 盛唐气象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唐朝从贞观到天宝用了 100多年的时间使垦田面积 的增加了二百多万顷。
.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
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农业发展表现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筒车
据记载,筒车“如 纺车,以细竹为之,车 骨之末,缚以竹筒,旋 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 水”。
不分昼夜
节省人力
提高效率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占地350公顷,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 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的战乱。
.
1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 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唐三彩,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 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古人多. 用于殉葬,今人热衷于文房陈设。 1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手工业发展表现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扬州双博馆陈列的“唐代竞渡船”
.
1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农业发展表现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想一想,曲辕犁相比直辕犁好在哪里呢?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曲辕犁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
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
.
2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 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
2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表现
①比较开放、充满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商业繁荣表现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 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
1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 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
“今京师之人,不啻(chì止)百万。” —— 《韩昌黎全集》
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 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14
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 冠于全国。
8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手工业发展表现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越 窑 的 青 瓷 如 冰 如 玉
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 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 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9。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农业发展表现
第3课 盛唐气象
③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代水利工程——天宝陂
唐朝的水利工程——它山堰
.
7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手工业发展表现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品工艺水平最高。
蜀锦(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
第3课 盛唐气象
手工业发展表现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邢 窑 的 白 瓷 类 雪 似 银
陆羽《茶经》中所赞“邢瓷类银”,“邢瓷类雪”,便是指其釉色而言
“天下无贵贱而. 通之”
1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手工业发展表现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 三 彩 造 型 精 美 色 彩 亮 丽
吐蕃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
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1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唐蕃和亲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讲一讲禄东赞替松赞干布求婚的小故事?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吐蕃使者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到唐求婚受到唐太宗接见。禄
东赞运用聪明才智,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
①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与唐“和同为一家”。 ②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专门刻“唐蕃会盟碑”。
唐 蕃 会 盟 碑
.
2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有哪些表现?
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 ②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朝保持着友好而 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