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
《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dcf1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1.png)
《音乐作品鉴赏》第一章重点知识点梳理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音乐构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和声、旋律和主题。
这些基本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能够表情达意的音乐。
一、音乐鉴赏的能力:对音乐音响的辨(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别能力(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二、音乐的起源鸟鸣说、语言学说、劳动学说三、音乐的要素1、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乐音,即音的高度。
由发音体震动的频率(震动的次数)所决定,频率次数多则“音高”,频率次数少则“音低”。
音乐中的音高一般以钢琴音域的5个八度为限2、不同音高对人们情绪的影响高音使人情绪高涨(具有明亮、清脆、尖锐的特性,使人有单薄、紧张之感)中音使人有相对平静的感觉(使人感到松弛、舒畅)低音使人情绪压抑(使人感到沉重阴暗)1、音色:音的色彩,也称音质或音品,决定于泛音的数量和强度。
大体可分为乐器音色与人声音色两大类。
2、乐器音色西洋管弦乐器、民族管弦乐器、现代电声乐器(不同乐器和它们的不同音色特征的鉴别能力;更好地鉴赏作曲家在使用乐器和乐器组合时的表现目的)3、人声音色童声、男声、女声(高音、中音、低音)1、节奏:音与音在进行中连续或间断时间长短的现象。
在节拍的基础上,由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多样化的形态2、节拍: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周期地反复单拍子——每一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复拍子——每一个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一个以上的次强拍3、节奏与节拍的区别:节奏具有多样性,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的音组织形成灵活的、千变万化的形式;节拍具有均匀性,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1、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所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称曲调。
2、旋律线的类型(1)波浪式(大波浪、小波浪)(2)直线上升式(3)直线下降式(4)水平式3、影响旋律的因素(1)受到时值、音高、和声、节奏节拍的影响(2)演奏方式的影响圆滑的、连续的演奏/演唱给人抒情、连贯的感觉;短促、分离的演奏/演唱给人欢快的、跳跃的感觉1、和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e7937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3.png)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当今社会中,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与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音乐领域和繁荣的音乐产业相比,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能力是指通过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对音乐作品进行美学评判和艺术体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他们的审美观和创造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对多样化音乐作品的接触。
音乐是多种风格和流派的结合,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
学校可以组织音乐会、音乐剧和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
教师还可以选用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倾听、分析和评价。
通过接触和了解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并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其次,发展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理解。
学习音乐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语言。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音乐课程,教授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理论和音乐历史。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音乐的本质、结构和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音乐欣赏材料,如音乐录音、音乐视频和音乐文献,以便学生通过实际听觉体验和阅读文字材料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第三,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
音乐欣赏并不仅仅是被动地聆听音乐作品,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提高。
学校可以提供各种音乐表演的机会,如合唱团、乐队和交响乐团,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的演奏和表达。
此外,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通过写歌词、谱曲或者演奏自己创作的乐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音乐表演和创作,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音乐的技巧和艺术表达,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音乐欣赏并非仅仅停留在感性和主观的层面,还需要学生具备批判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学习音乐分析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分辨不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和表现力等。
浅谈音乐欣赏及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浅谈音乐欣赏及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15040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2.png)
浅谈音乐欣赏及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体验,它要求我们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来获得艺术上的满足。
对于大学生来说,音乐欣赏不仅是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更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音乐欣赏及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就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音乐理论、乐器演奏、音乐作曲等。
只有对音乐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欣赏到音乐中的美,并能够在欣赏过程中领悟到作曲家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大学生需要培养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
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多种类型,每种音乐都有其特有的魅力和表现形式。
大学生应该尝试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开阔思维。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大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色,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理论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理论包括音乐的构成要素、音乐的形式和结构等。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原理,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且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大学生可以参加音乐欣赏课程或者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课堂上,大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演绎方法。
参加音乐活动,如音乐会、音乐节等,可以亲身感受到专业音乐表演带来的震撼和情感传递,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要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大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主动去发现音乐中的美。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传递情感和思想。
大学生应该学会用心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细微变化和情感表达。
大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对音乐作品进行个人的解读和评价。
培养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同时要开阔视野,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
学习音乐理论和参与音乐活动也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方式。
浅谈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浅谈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28bb30a03d8ce2f0066230e.png)
浅谈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与学生心灵的接触来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全国各高校领导与教师的高度重视,经过了20多年的蓬勃发展,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前进,增强了大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更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评价标准。
音乐是通过音响的流动来表达情感的,通过某种音调暗示或影射某种思想情感,以此来反映作曲者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音乐寄托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人材的培养来看,音乐有着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乐来锻炼人们的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反应以及创造性思维。
中外许多著名的学者,在平时大多都是音乐爱好者,或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他们在科学上、学术上的成就,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作用。
音乐教育对人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使音乐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普通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在全国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影响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因素音乐鉴赏一般来讲,是由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四种心理状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
从概念上理解,感知即音响感知,是对音乐音响的总体知觉,具体包括对音响的辨别力、感受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是一种通过听觉进行的感性活动,是音乐鉴赏的前提和基础;情感,则是一种表达,用于体验作品的情感内涵,也是对音乐体验的基本要求;想象,是人类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
音乐欣赏必备的素质有哪些
![音乐欣赏必备的素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c6454d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6.png)
音乐欣赏必备的素质有哪些音乐欣赏就是欣赏者通过听觉感官去聆听音乐,并从中获得精神的愉悦。
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欢迎欣赏与借鉴。
1、必备的人文素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它用它特有的音乐语言,反映了现实生活,它孕育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中,而又在不同的地理历史、自然环境中生长,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多姿多*的音乐艺术,所以说音乐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
欣赏音乐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在欣赏*音乐时,必须了解:第一、音乐与历史。
*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且一直延续发展,几千年的传统与发展,使*的民族音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积累了大量的艺术品种。
第二、音乐与地理。
*地大物博,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形成各民族的民间民俗的多样*,同时也为各具特*的地域音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第三、音乐与社会。
*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宗教、语言、习俗等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其音乐也就各具特*。
第四、音乐与文化。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有丰厚的遗产,各类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的美学追求和内有的统一*形成了艺术形态的协调、中和、简约与适应;艺术表现的蕴蓄、婉曲;艺术表述的情感,伦理的结合与渗透,艺术作品的“气韵”、“意境”创作的“风骨”、“神貌”构成了*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在欣赏西方音乐,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了解西方文化特征。
西方音乐文化的特征体现在:第一、音乐与基督教文明的渊源关系,教会的体制、礼仪、思想既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同时也始终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这就使中世纪音乐用了上千年时间才完成。
第二、基督教的文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相结合,赋予了西方音乐以新的文化意义,即:人文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作曲家个人的创造形成了西方音乐文化的又一特征,在西方音乐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三、西方音乐也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科学传统。
音乐技术、技法在西方音乐观念中占了重要的地位。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听觉能力(一)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听觉能力(一)](https://img.taocdn.com/s3/m/76891f4ef5335a8102d220cb.png)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听觉能力(一)内容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
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内心听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
所以说,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核心。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听觉能力音响感知情感体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音乐欣赏更是必须借助听觉而实现的艺术活动。
许多人在聆听音乐时,会感觉到它的奇妙无比,同时似乎又觉得难以捉摸,这就和音乐听觉能力高低有关。
如果我们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就能在听觉中较为准确地感知、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可见,要领会音乐作品的真谛,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音乐的听觉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听力,就是听到一个人演奏出的声音;另一种是内在的听力,就是想象着音乐应有的样子”。
二者都是音乐欣赏心理活动的体现,也是音乐经验积累的结果。
只要具备正常的听觉器官,人人都能具有一般的听觉能力。
然而,一般声音听觉能力和音乐的听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先天具备的,而后者则要经过有目的的训练才能具备。
所谓音乐听觉能力就是“音乐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在多听、多想的基础上提高的,它会产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以及欣赏者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评判态度。
由于音乐给予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某种态度的反映,如喜、怒、哀、乐等。
所以,音乐欣赏的重要通道是借助于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
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来看,欣赏是接受环节,它不是以表演或为获得某种具体成果为目的,而是聆听者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内心听觉引起回忆、想象及联想等,丰富自己从欣赏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通过音乐听觉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行为。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208eb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3.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艺术,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感。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个人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呢?一、多样性的音乐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学校可以引入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的音乐魅力。
学校可以组织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热爱。
二、培养音乐知识和技能学生要欣赏音乐,首先要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学校可以开设音乐课程,系统地教授音乐基础知识,如音符、音阶、节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合唱团、乐团等音乐团体,让学生通过参与集体演奏的方式,培养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音乐欣赏活动。
比如,可以安排专门的音乐鉴赏课程,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构思意图和艺术魅力,引导学生通过深入了解音乐作品,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音乐比赛、音乐评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音乐的平台,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
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创作除了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需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创作。
学校可以组织创作比赛、写歌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同时,学校还可以提供音乐工作坊、音乐创作班等机会,为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的机会,激发他们的音乐创作潜力和热情。
五、注重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教育应该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学校可以开设跨学科教育班级,将音乐与语言、美术、舞蹈、戏剧等学科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和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音乐四大表现要素与大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四大表现要素与大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99b7414c5da50e2524d7fd2.png)
近年来,音乐欣赏作为一门以全面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重要的艺术教育课程,已经在各类高校普遍开设。
那么针对这些没有什么音乐基础的普通大学生来讲,究竟从哪方面入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给他们上好音乐欣赏课,真正达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是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问题。
本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认为可以从音色、速度力度、节奏节拍和旋律四个方面入手,了解和掌握音乐最基本的音乐表现要素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并建立起基本表现要素和它们所表现的美感、情感及内容的联系,学生才回听懂、理解并享受音乐,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
一、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内涵“和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相似,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也会以特定的技术手段来塑造音响化的音乐形象和思想内容。
音乐家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可以看作特殊的‘音乐语言’,这些音乐语言也叫做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速度、力度、音量、音色、和声、复调等等。
它们成为音乐描述心理活动、感情变化和自然风光的表现手段,使音乐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及鲜明的艺术特色。
”[1]其中音色、速度力度、节奏节拍和旋律是最基本的、最直接的表现要素,通过它们可以最直观最通俗的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美感、情感和内容。
二、从音乐四大表现要素入手,培养大学生欣赏音乐能力的原因分析(一)音乐艺术“语言”的特殊性音乐是以声音为素材构成的艺术,按照高低、长短、快慢和强弱等规律程序产生出的有组织的音响组合。
音乐就是用这些音响作为表达媒介,而且是通过它们有机的组织和运动,形成了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各种表现要素,这些要素的运动和变化,使音乐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和审美形象。
因此,正如张放先生所讲:“音乐欣赏的第一步是要理解音乐的特性,用音乐作为自己的表现手段的艺术,而且,欣赏任何音乐作品均是如此,都要能够理解音乐是通过乐音的运动———旋律、节奏、和声、配器等较为复杂的手段来表现人类最为细致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波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和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这是音乐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特殊性。
浅谈音乐欣赏及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浅谈音乐欣赏及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54ab7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a.png)
浅谈音乐欣赏及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节奏传递情感和思想。
对于每个人来说,音乐的欣赏程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
在大学生阶段,审美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眼光和品味。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之余,需要有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来减压。
音乐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能够让人们从繁忙的生活中抽身出来,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和宁静。
通过欣赏音乐,大学生能够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提高身心健康。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世界。
音乐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它能够通过声音和旋律传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大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音乐作品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感受。
通过欣赏音乐,大学生能够培养对于美的追求,提高他们的审美眼光和品味。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欣赏音乐,大学生可以对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他艺术形式。
艺术素养是一种重要的人文素质,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也是一种社交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共同的语言,通过音乐,人们能够建立起情感的纽带,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培养音乐欣赏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与他人分享音乐作品和交流音乐心得,大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加社交经验。
音乐的欣赏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大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拓展思维和情感世界,提高艺术素养,培养社交能力。
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欣赏体验,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精神生活。
试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试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ad1d85de45c3b3567ec8bd0.png)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存压力逐渐增大,音乐欣赏是一种重要的缓解压力的方式。
对于大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时代的发展需要。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学生学习音乐、认识音乐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271-02音乐欣赏是一项以音乐艺术作为媒介,以满足审美为目的的音乐活动。
在高校,如何开展审美活动、开展什么样的审美活动、倡导什么样的审美情调都将会对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音乐欣赏中,只有充分发挥出音乐自身的特质,感染大学生的审美视角,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理念,才能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才能实现音乐欣赏的终极目标――促进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音乐欣赏概述音乐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发展现象,是人类重要的精神产物,也是一种最富情感的伟大艺术。
音乐欣赏是音乐实现其价值的必经环节,是传递文化的重要部分。
音乐欣赏是指欣赏者在接受音乐、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从音乐中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和理性的思考体验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了对音乐作品中的曲调、乐谱、感情抒发及音乐创作者等多方面的分析,从而产生的与作者的音乐欣赏的共鸣,开阔欣赏者的视野,从精神上体验音乐美。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音乐会通过人类的感官系统与欣赏者自身的情感与经历相融合,进而激发出欣赏者对于音乐的独有的理解、感知,进而实现对欣赏者的情操的陶冶和情商智商的启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正因音乐欣赏给人们带来的众多美的体验和享受,近年来各大高校也陆续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并以音乐欣赏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音乐欣赏的意义音乐欣赏是一项高级的人类文明,是启发人类感知与情感的重要活动。
作为高校大学生来说,音乐欣赏是启发智商、培养情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和提高
![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和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a0c4f563a45177232f60a2ff.png)
浅谈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摘要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是音乐教育的动力和真正目的。
音乐欣赏以其特有的形式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提出了音乐欣赏与塑造大学生个性与人格的关系,阐述了音乐欣赏较强的审美育人的功能及如何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欣赏大学生音乐音乐欣赏,顾名思义就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从中获得精神和理性上的满足和享受的一种艺术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过程。
音乐欣赏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讲,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教育作用。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通过听觉器官获取的音响效果与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相结合, 经过对歌曲的理解、分析、加工便可以产生与作者共同的情感体验。
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不仅为大学生的情智商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增强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也为当代高校素质教育所提倡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音乐知识贫乏,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能力和水平低的实际情况广泛存在。
在知识经济时代,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使大学生肩负的是民族国家的振兴,更是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拓展大学生思维应用能力,综合开拓教学培养模式是素质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重要命题。
而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展现出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食粮,音乐审美水平,已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应予以重视的重要课题。
一、音乐欣赏是什么传统上人们认为的音乐欣赏,是人类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专门研究专业作曲家的作品和民间创作的学科,它是音乐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美国音乐学家默赛尔则认为,音乐欣赏是有选择的反应,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dc123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2.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它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和思维。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还能扩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提供丰富的音乐选择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通过接触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来培养。
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选择,包括古典音乐、摇滚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可以在音乐课上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独特之处,并引导他们表达对音乐的好恶和感受。
二、学习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不仅仅是欣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还需要了解音乐的构成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教师可以在音乐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如音符、音阶、节拍等。
同时,还可以介绍作曲家和音乐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欣赏需要学生发展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方面的敏感度。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这些感知能力。
例如,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变化。
还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个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达。
四、提供互动的音乐体验音乐欣赏不仅是被动地聆听,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来体验音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制作和表演的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合作进行音乐创作,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合唱团、乐团或舞台剧等表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音乐欣赏的培养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
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如学习乐器、加入音乐俱乐部或参加音乐比赛。
通过积极参与,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音乐,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
六、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批评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需要引导他们进行音乐批评和分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评论的讨论,要求学生表达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观点。
还可以让学生写音乐评论文章,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大一音乐鉴赏考试知识点
![大一音乐鉴赏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bba3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f.png)
大一音乐鉴赏考试知识点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而音乐鉴赏则是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的重要内容。
大一音乐鉴赏考试是对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大一音乐鉴赏考试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音乐元素的理解音乐作品由各种元素组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音乐元素的定义和特点,并能够通过听音辨析出他们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此外,还需要学会使用正确的音乐术语来描述和解析音乐元素,如高低音、音程、拍子等。
二、音乐史知识学生需要掌握音乐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作曲家的主要作品。
他们需要了解音乐史上的不同时期和流派,如巴洛克、古典、浪漫等,并能够辨认出不同时期和流派的音乐特点。
此外,还需要熟悉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
三、乐器常识乐器是音乐作品中重要的演奏工具,学生需要了解各类乐器的简要历史和演奏技巧。
他们应该知道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方法,并能够通过听音辨认出不同乐器的声音。
此外,还需要了解乐器的分类和常见乐器的演奏方式,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四、音乐形式的分析音乐作品通常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形式,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音乐作品的形式和结构。
他们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音乐形式,如奏鸣曲、交响曲、奏鸣曲等,并能够通过听音辨认出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部分和变化。
五、名曲赏析学生需要熟悉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并能够对其进行赏析和评价。
他们应该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并能够对其音乐特点和表达内容进行分析。
此外,还需要学会用适当的词语和术语来描述和解释这些音乐作品。
综上所述,大一音乐鉴赏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音乐元素、音乐史、乐器常识、音乐形式和名曲赏析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考试中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他们将逐渐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习音乐鉴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需要什么能力
![学习音乐鉴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需要什么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fc4ff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e.png)
学习音乐鉴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需要什么能力学习音乐鉴赏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需要什么能力对于现在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音乐,很多人都想学会去鉴赏和欣赏这些音乐,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学会音乐鉴赏的条件,所以针对于这一点,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音乐鉴赏的学习条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1、想要学会对音乐的鉴赏,你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想要学会音乐鉴赏,你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这是对于音乐鉴赏来说是最基础的条件。
毕竟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
2、当你具备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后,你还有具备什么条件?除了具备音乐听觉能力外,你还要具备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而这个辨别能力是指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因为只要具备了这个能力,你才具备了音响感知的基础。
3、当你学会对音乐的辨别力后,你还要具备什么?除了辨别能力外,你还要具备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而这个感受力是指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
这四个方面能让你在音乐感知能力上提升一大截。
4、当你将辨别力以及感知力都学会后,你还要具备什么条件?当你将辨别力和感知力学会后,你接下来就学会的就是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因为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保持注意力是对音乐保持新鲜感的唯一要素,而记忆力则是能让音乐在你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能让音乐的进行得以延伸。
5、想要具备音乐鉴赏能力,你最后一步要学会什么?最后一步,你要学会通过听觉体验音乐情感的能力,每一首音乐都有着不同的情感意境,而你要做到就是要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之后更是要紧密结合欣赏者的生活体验及情感欲求。
只有将自己融合进音乐里面才能获得对音乐最真实的感受。
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d1870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6.png)
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要真正欣赏音乐,需要培养和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本文将从感知音乐、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情感共鸣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一、感知音乐感知音乐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感知音乐:1. 细听音乐:在欣赏音乐时,我们要专心致志地细听,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不要只是将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随意播放,而是要真正去倾听。
2. 多样化的音乐体验:要有意识地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体验,我们可以增加对音乐的了解和感知,培养自己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3. 学乐器或学唱歌:学习乐器或唱歌不仅可以提高音乐技巧,还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通过亲身体验音乐的创作和演奏过程,我们能更好地鉴赏音乐作品。
二、掌握基础知识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建议:1.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音符、节拍、调性等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的构成和演奏方式。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
2. 音乐史知识: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代表性作曲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可以通过阅读音乐史书籍或参加音乐讲座来学习音乐史知识。
3. 歌词理解:在欣赏歌曲时,要仔细理解歌词的含义。
歌词往往是歌曲表达情感的核心,了解歌词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培养情感共鸣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工具,培养情感共鸣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培养情感共鸣的方法:1. 与音乐情感共鸣:在欣赏音乐时,试着与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相联系,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进行共鸣。
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增强音乐的艺术魅力。
2. 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许多音乐作品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故事和情感,了解这些故事可以让我们对音乐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音乐初步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初步音乐欣赏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4afa90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c.png)
音乐初步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力。
发展音乐欣赏能力对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内心世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初步提升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
一、培养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是提升音乐欣赏能力的第一步。
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流派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
可以通过阅读音乐相关的书籍、参加音乐讲座、观看音乐纪录片等方式来增加对音乐的知识储备。
二、多元化的音乐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聆听不同流派、风格和文化背景的音乐来扩展自己的音乐视野。
比如,可以尝试聆听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民族音乐等,感受不同音乐形式所带来的艺术感受和情感冲击。
三、注重音乐表演的观赏除了聆听音乐录音外,观赏音乐表演也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场音乐演出能够给人带来更加直接和真实的音乐体验。
可以选择去音乐会、音乐节或者学校的音乐演出等场所,亲身感受音乐家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的魅力。
四、主动参与音乐创作通过亲身参与音乐创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元素和表达方式。
可以尝试学习乐器、写歌曲、进行合唱或者参加音乐工作坊等活动,提升自己在音乐创作方面的能力和理解。
五、细致品味音乐细节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细节和情感,我们需要通过仔细品味来发现和理解这些细节。
可以关注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韵律等要素,分析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表达,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
六、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有助于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可以定期进行音乐欣赏的活动,每周或每月选取一段经典音乐,仔细聆听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也可以与朋友或者音乐爱好者一起分享音乐体验,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而言,音乐欣赏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和体验。
通过培养音乐基础知识、多元化的音乐体验、注重音乐表演的观赏、主动参与音乐创作、细致品味音乐细节和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等方式,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与愉悦。
论述音乐欣赏需要的素养
![论述音乐欣赏需要的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9b467b7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e.png)
论述音乐欣赏需要的素养论述音乐欣赏需要的素养欣赏音乐有三个阶段:1.欣赏。
我们的耳朵听到了有组织的音乐在进行,大脑便做出“好听”“不好听”“紧张的”“愉快的”等判断,这是初级的欣赏,是每一个有正常听觉的人都能办到的。
2.感情欣赏。
这种欣赏比官能欣赏进了一步,即根据音乐的进行,大体上听懂了音乐的内容和情趣,并能随着乐曲的进行发生感情上的变化在脑海里浮现。
3.理智欣赏。
这是欣赏的深入和高级阶段,这种欣赏可以给人带来完美的艺术享受,但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
比如,对作者生平、创作个性的了解,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对创作方法、结构、民族特色以及音乐语言在作品中运用的理解等。
当然,欣赏水平的高低,与个人的文化水平、修养、爱好志趣等有密切的关系。
一首乐曲是由个别零散的音乐材料组成的,但材料一旦形成一首整体乐曲以后,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这是由于:一首乐曲的整体性,是一个有深刻意蕴的生命有机体,它蕴含着艺术家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切体验,是艺术家生命力的扩展与直观。
我们在聆听音乐时,感知的对象正是这一独特的充满着个性的乐曲整体,而不是什么和声、节奏、旋律等材料,重要的是声响的材料在这里升华了,变成了一种新质。
如果我们感知的是材料,从孤立的意义上看,无数音乐中的节奏、和声、音程、音色都是近似或相等的,它们的表现应具有同一性。
甚至旋律,在许多乐曲中都有相似的运行轨迹,然而旋律尽管在不同乐曲中相似,一旦构成乐曲独特的整体,欣赏体验就完全不同了。
例如,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改编为轻音乐,命运的主导动机由钢琴或电子琴奏出,虽然旋律的音程关系没有改变,但乐曲的整体性体验遭到彻底的破坏,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
由此可见,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听到的不是孤立的乐音材料,而是某一乐曲特定的整体,每一首乐曲具有的风格、个性、意蕴。
在音乐欣赏的实际中,欣赏音乐的人大多能够从音乐中汲取营养,在作品中,去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表现的内容,去品尝乐曲的真正妙处所在,从而进一步得到美感。
培养音乐艺术欣赏能力
![培养音乐艺术欣赏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fd7f1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3.png)
培养音乐艺术欣赏能力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传达情感并带给人们快乐和愉悦。
然而,要真正欣赏音乐,需要培养良好的音乐艺术欣赏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音乐艺术欣赏能力。
一、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了解这些基本元素是培养音乐艺术欣赏能力的第一步。
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可以留意旋律的起伏变化、节奏的快慢、和声的丰富与否以及音色的多样性等。
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增加欣赏的深度。
二、拓宽音乐品味音乐的类型繁多,涵盖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各种风格。
要培养良好的音乐艺术欣赏能力,我们应该开放心态,尝试接触各种类型的音乐。
不同类型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韵律、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通过多元化的音乐体验,我们能够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欣赏能力。
三、学习音乐知识深入学习音乐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与表达。
可以通过读音乐书籍、参加音乐课程或者请教专业音乐人士来学习音乐知识。
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及音乐理论等内容,对于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四、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参与音乐活动是培养音乐艺术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可以去音乐会现场聆听音乐,参观音乐展览,与音乐人士进行交流等。
这样能够增添与音乐互动的乐趣,拓宽音乐欣赏的广度和深度。
五、主动思考与表达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应该尽量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可以试着提出问题,思考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或主题,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同时,可以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样能够更好地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
六、反复聆听音乐是一门深厚的艺术,需要反复聆听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美妙之处。
每次聆听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情感,因此,我们应该反复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音乐艺术欣赏能力会逐渐提升。
总结起来,培养音乐艺术欣赏能力需要全面的努力和不断的积累。
只有通过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拓宽音乐品味、学习音乐知识、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主动思考与表达、以及反复聆听,才能真正提升音乐艺术欣赏能力。
大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大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02521ba3b3567ec112d8a53.png)
大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内容摘要: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是高校公共艺术课讲授的重要内容,文章着重论述了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关键词:音乐欣赏基本能力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类课程,《音乐欣赏》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在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同学们普遍感到理解音乐比较困难,音乐仿佛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无章可循,无据可查。
马克思曾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也可以看到:一曲优美的音乐,一部分听众为之倾倒,如痴如醉;但在有些人身上却不能唤起任何反响,这足以说明,不同的人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确实存在着差距。
决定这种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因素,更有后天的培养。
而且,大量的事实证明,后天的培养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通过后天的培养使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提高,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应具备一些音乐基本理论知识、音乐演奏或演唱的技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有关哲学、美学、宗教方面的知识以外,还应当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一、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响的感受能力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流动的,没有时间就没有音乐,音乐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转瞬即逝。
因此,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在音乐欣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例如,同一音乐素材的重复、变化或多种形式的对比、并置等方法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来展现音乐主题的主要形式,如果欣赏者对音乐缺乏一定的记忆能力,那么就不能从音乐的前后对比中获得整体印象或找出差异,难以领会作者的意图。
如中国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如果我们对音乐音响缺乏一定的记忆力,将无法获得熏风拂面的春江由平静到遥闻渔歌,由点点白帆由远及近至逐歌四起、渔舟破水又复归舟远去这“静――动――高潮――静”完美的“春江月夜”音画感受。
音乐欣赏所具有的素质
![音乐欣赏所具有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2d72573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45.png)
1、音乐欣赏需要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是人们音乐欣赏必备的前提条件。
如何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容,音乐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个缺乏音乐知识的人,不仅无法欣赏到音乐的内在本质,而且会导致迷茫的欣赏情绪。
因此,音乐欣赏要求人们:要在能够认识乐谱和准确地视唱乐谱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例如音程、调式、转调和旋律等;要能熟悉各种音乐语言,知道主题的发展,并在主题的发展过程中感觉到它们在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2、音乐欣赏需要文学知识
文学知识是人们欣赏音乐不可忽视的一大要素。
应该知道: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文学知识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它有助于人们对各种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严格地说,提高人们音乐欣赏素质,贵在提高人们的`文学水平,而要提高文学水平,首先要
加强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坚持做到阅、听、写运用四个方面。
还有善于鉴赏各种文学作品,诸如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等,并将它们认真地加以领会。
3、音乐欣赏需要揣摩
仔细揣摩是人们欣赏音乐的正确方法。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只有经过仔细揣摩,才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收益。
人们不是常说:“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交
响乐需要不断地多听,到四十岁以后才能真正地领悟到其中的含义吗?”这就足以
说明音乐欣赏的深度和广度。
是的,欣赏一首乐曲,特别是欣赏新创作的曲子,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乐曲的一切本质东西,而是要有一个过程。
尤其重要的是,人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一要集中思想,专心欣赏;二要一曲多听,反复理解;三要认真感觉,捕捉要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
内容摘要: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是高校公共艺术课讲授的重要内容,文章着重论述了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关键词:音乐欣赏基本能力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类课程,《音乐欣赏》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在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同学们普遍感到理解音乐比较困难,音乐仿佛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无章可循,无据可查。
马克思曾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也可以看到:一曲优美的音乐,一部分听众为之倾倒,如痴如醉;但在有些人身上却不能唤起任何反响,这足以说明,不同的人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确实存在着差距。
决定这种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因素,更有后天的培养。
而且,大量的事实证明,后天的培养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通过后天的培养使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提高,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应具备一些音乐基本理论知识、音乐演奏或演唱的技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有关哲学、美学、宗教方面的知识以外,还应当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一、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响的感受能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流动的,没有时间就没有音乐,音乐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转瞬即逝。
因此,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在音乐欣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例如,同一音乐素材的重复、变化或多种形式的对比、并置等方法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来展现音乐主题的主要形式,如果欣赏者对音乐缺乏一定的记忆能力,那么就不能从音乐的前后对比中获得整体印象或找出差异,难以领会作者的意图。
如中国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如果我们对音乐音响缺乏一定的记忆力,将无法获得熏风拂面的春江由平静到遥闻渔歌,由点点白帆由远及近至逐歌四起、渔舟破水又复归舟远去这“静——动——高潮——静”完美的“春江月夜”音画感受。
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我们能记忆相当数量不同风格、不同体载、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主题、作品片段,则能够使我们对他们作一细致比较以便更好地感受、理解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
为了培养这种能力,我们不妨先从一些短小的、结构简单的乐曲开始,由小到大,由浅至深,反复地聆听一些作品,掌握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熟悉旋律的行进规律,渐渐地对这些作品的特征有了较深的感性体验,无形之中就培养了自己的记忆能力。
对音响的感受能力也相当重要,它首先体现在对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听辨能力上。
假如同学们缺乏辨别各种乐器不同音色的能力,是无法体味到各具音质特色的乐器本身所带来的音响美感的,自然更难以领略丰富多彩的交响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如果同学们对音高、节奏、力度缺乏足够的听辨力,则难以把握作品的情
绪变化,更无从谈起与音乐作品本身精神的交流。
譬如,我国的民间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通过琵琶、古筝、木鱼等民族乐器巧妙的编配,以流畅多变的节奏和质朴的旋律,细腻地勾勒出了一幅清丽淡雅、色调柔和的春江月夜景色。
我们如果对琵琶、古筝、木鱼等乐器的音色特点,对音高、节奏、力度、音量等音乐要素缺乏足够的听辨能力,怎能体会出一幅幅江南水乡的动人山水画卷呢?
二、音乐作品情感内容的体会能力和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论作曲家、演奏者、歌唱者都是通过音乐来表现或表达某种情感。
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作品本身所表现情感的直接体会,比如,李焕之的《春节序曲》,它就是表现一种欢快、祥和的大联欢节日气氛,如果我们在欣赏过程中把这种情感体会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种体验相结合,就会把这种欢快、祥和变成切身的感受,“温暖”“喜庆”萦绕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这就是第二个层次,即对作品感情的体会与自身生活经验的结合。
当我们听到《国歌》时心潮澎湃,当我们唱起《当兵的人》时豪迈激昂,这就是情感体验的结果。
再如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其中第二乐章那段著名的“念故乡”主题,描绘的是远离他乡的人们的乡愁之情。
每当听到这个主题,淡淡的忧伤就会涌上心头。
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段音乐可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但差异不会太大,如《百鸟朝凤》肯定不会使人产生悲伤的情感。
中外音乐史上,无数杰出的作曲家写出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重
大社会意义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出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当时的社会状况,表达作者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注,而且还包括着一定的哲理思想。
因此,要想在更深层次上去理解一部作品,就要努力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久唱不衰,除了作品本身带给我们震撼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黄河大合唱》是在民族危亡的特殊时刻涌现出的一部伟大作品,特别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那样的一个历史时刻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保卫家园的英勇精神。
同时,也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是一个不会被征服的、一个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英勇奋战的民族,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
正是这种思想内涵,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斗争意志。
因而,时至今日,这首音乐作品仍然被广泛传唱,仍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就是艺术的价值与魅力。
如果同学们想非常完整、正确地去理解音乐作品,就要努力去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样才能体会到作品的巨大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