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举贤良文学_看汉代察举选官制及其启示_郭强
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_汉代察举制的启示 - 副本
44 领导科学 2009·7 月中
重压力,这些地区局势的稳定关系到国家安危,如果适 当加以调整,不仅有利于边地的安定,也有利于增强边 地对于国家的向心力。因此,永元十三年,汉和帝对少 数民族杂居地区的举才员额给予了优待,规定:“幽、并、 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 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 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和帝纪·永元十三年诏》)
一、汉代察举制解读 汉代初年,任官并无定制,入仕者不外乎“荫任”(子 孙获得世袭官爵)和“赀选”(汉代称凭财产资格为官的 途径,即捐官)两途,所以官职大多操纵在大官僚和富户 手中,其后才出现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中 央大臣或地方长官考察乡党舆论,将人才推荐到中央, 循一定的程序选任官员的方式,这也是两汉选举制度中 最主要的选官方式。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 等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汉 高祖刘邦下诏求才,开西汉察举制之先河,后来汉文帝 两下诏书,寻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文 帝纪》),但高祖、文帝的选士活动都属于偶尔为之,不仅 规模小,而且范围窄,仅限于官吏,没有发展成为完善的 仕进制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 元前 134 年)开始,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并成为 汉 代 察 举 制 中 最 为 重 要 的 岁 举 科 目 ,“ 名 公 巨 卿 多 出 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公元前 106 年,汉武 帝规定每州每年“各举秀才一人”,作为常规性的选官制 度,这是察举取士制度化的最重要标志。 汉代实行的察举制与魏晋实行的荐举制(九品中正 制)及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在选拔途径、选拔标准等 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见表一)。 汉代察举制度类似于现代的人才推荐制度,虽对当 时及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其主要是通过推荐与 聘任方式任官,尚未采取公开竞争的考试方式,因此,其 弊端也十分明显,最主要的是“察者不明而举非其人”。 察举制名义上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实际上成为达官贵人 奖励贤士、罗致天下名士的手段。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西汉察举制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其实质是通过考试来选拔有才能的人,以涵盖了官员招聘和选拔范畴。
在中国的历史上,察举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公正的公共选拔机制。
本文将以西汉察举制为例,分析其内容特点及对今天的选拔带来的启示。
首先,西汉察举制制度的内容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正公平。
在西汉统治时期,世家权贵的特权被缩减,加强了原始社会特技的纠偏,改变了封建社会的政治演变。
由于察举制度允许没有贵族背景的人通过考试获得公职,因此被认为是君主的利益代表,有利于消除官场上的某些私人关系的发生。
第二,选拔有才能的人。
西汉察举制的实质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重视培养人才。
因此,该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西汉时期,制定了《春秋繁露》、《史记》等一大批文学作品,并设立了官府的教育机构(如太学),提供了人才培训和才华展示的平台。
第三,角色多样性。
西汉察举制度不仅涉及到官员招聘,还包括了诸多社会方面的选拔范畴,如医生、教师和知识分子等。
此外,这项制度还赋予了市民权和财产权,允许有才能的人,跨越社会层面,成为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
此外,西汉察举制度对当今选拔的启示也不可忽视。
它广泛地吸收了当时行政管理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优势,可以为当今选拔人才提供以下启示:第一,注重考试和教育的连续性。
西汉察举制度注重考试和教育的连续性,这对当今选拔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
为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需要在厘定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的周期等方面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考试公正、积极和公正,真正做到才能推动绩效提高。
第二,角色的多样性。
可借鉴西汉时期察举制度之成功,不仅注重有才能的人,还应用多样化的选拔角色;不仅注重工作经验,也应考虑知识技能、学历和背景等其他因素。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选拔公正、公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总之,西汉察举制度的内容特点和政治意义是很明显的。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其启示(论文)
存档编号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其启示系别文法系届别 2016届专业历史学学号 **********姓名许俊亮指导老师李云彪完成日期2014年11月20日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化进程 (2)(一) 原始社会——选举贤能制度 (2)(二) 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 (2)(三) 春秋战国时期——客卿制 (2)(四) 两汉时期——察举与征辟制 (3)(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 (4)(六)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 (5)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启示 (6)(一)考选 (6)(二)多途选拔 (6)(三)回避 (7)(四)保密 (7)结语 (8)参考文献 (9)内容摘要: 自上古三代至明清,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选拔官吏的途径很多, 从原始社会的“选举贤能制”到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再到战国时代的“客卿制”、两汉的“察举”和“征辟”、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各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和时代特征。
通过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历史沿革的分析,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
这对于当今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启示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化进程选官制度也称仕进制度, 是一个国家选拔官吏程序个规则。
繁荣以人才为本, “得人者昌, 失贤者亡”, 因此历代对官吏的选拔考核极为重视。
选官自有国家始,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①概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 在后代不断得到发展。
可分为六个阶段,即“选举贤能制”、“世卿世禄制度”、“客卿制”、“察举”与“征辟”、“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汉代察举制对今天启示
汉代察举制对今天启示内容摘要汉代察举制是中国最早的选官制度,其中的“举贤良文学”因天子亲自策试被举荐者,而备受历代的关注。
察举制用人以德、用人以才、用人以能,确立了历代用人标准。
而古代帝王的偏信多疑,豪门贵族的相互倾轧,使俊杰之士仕途上步履维艰,最终让察举制走入穷途。
察举制的利弊得失,为今天的育人选才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察举制现代启示一察举制汉代初年,任官并无定制,入仕者不外乎“荫任”(子孙获得世袭官爵)“赀选”和(汉代称凭财产资格为官的途径,即捐官)两途,所以官职大多操纵在大官僚和富户手中,其后才出现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中央大臣或地方长官考察乡党舆论,将人才推荐到中央,循一定的程序选任官员的方式,这也是两汉选举制度中最主要的选官方式。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
汉高祖刘邦下诏求才,开西汉察举制之先河,后来汉文帝两下诏书,“贤良方正,寻求能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文•帝纪》,)但高祖、文帝的选士活动都属于偶尔为之,不仅规模小,而且范围窄,仅限于官吏,没有发展成为完善的仕进制度。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开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并成为下诏,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公元前106 年,,汉武帝规定每州每年“各举秀才一人”作为常规性的选官制度,这是察举取士制度化的最重要标志。
汉代察举制度类似于现代的人才推荐制度,虽对当时及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其主要是通过推荐与聘任方式任官,尚未采取公开竞争的考试方式,因此,其弊端也十分明显,最主要的是“察者不明而举非其人”。
察举制名义上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实际上成为达官贵人奖励贤士、罗致天下名士的手段。
二现代借鉴1. “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汉代实行察举制的目的是“进贤”即招纳贤能之士,为朝廷效力;举荐形式是“贡士”即由地方官员推荐贤,能给天子。
从“举孝廉”看官吏选举
从“举孝廉”看官吏选举作者:张俊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年第06期【摘要】“举孝廉”,乃以德举人、以能试用。
理论上讲,有利于选拔出德能兼备的官员,有利于反腐败,保持吏治清明和为政治民。
但是汉代的这一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甚至贿选等弊病。
这提示人们在重品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有效法规的监督和制约。
【关键词】举孝廉察举制度官员道德孝廉岁举是汉代官吏选举中的常制。
“举孝廉”实际上包括“孝廉”和“察廉”两个不同察举科目。
“举孝廉”既选吏,又选民,重品德。
在广泛选举人才、引导官员品德观和社会道德观、反腐败、培养德能合一的官吏等方面,都有现实意义,而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的弊病也可为今所鉴。
“举孝廉”有利于广泛选举人才和引导社会道德观《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自此,“举孝廉”之制虽然并不是一成不变,但孝廉岁举基本上是两汉官吏选举中的常制。
“举孝廉”通俗地讲,就是察举孝子、廉吏,实际上包括“孝廉”和“察廉”两个不同察举科目。
但因为都有对“廉”的要求,所以在实际运行中,二者通常都被纳入“举孝廉”范畴。
从被“举孝廉”者的身份看,有吏有民。
虽然权贵阶层不会与广大民众完全等同,比如汉时任子、訾选这类选举方式就有明确的身份和财力限制。
另外,官僚贵族子弟显然要比普通民众更能为人所知,因此较容易被“举孝廉”。
但这只是实际运作中的问题。
因此从制度上讲,吏、民都可以被“举孝廉”,是有利于选举出更多人才的一种良性的选官方式。
从被“举孝廉”者的资历看,多种多样。
大体有儒生、州郡属吏、儒吏(兼有儒生和州郡属吏双重身份)、故官(曾为官吏者)、处士(非儒生非吏员)。
其中儒生和处士两种人所占的比例接近六成。
这就是说,两汉孝廉多数是从未曾做过官吏的人中察举的。
从未做过官吏的人中荐举人才,是对从官吏中荐举人才的有益补充,使得政府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人才。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作者:欠虹云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摘要:察举制是西汉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对于后世的文官体系的选拔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王朝的兴衰与否和所实行的选官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其选才方式、标准等有利于从其中窥探现有选拔体系中的利弊得失,从而为后世官员的选拨与人才的任用提供必要的借鉴。
关键词:西汉察举制孝廉茂材贤良方正Abstract: The institution of Recommendation and selection is the system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or talents selection,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election of civil service system from then o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 dynasty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selection system. Studying on the details, properties, method and standard of the selection system will help us to compare with the selection system nowadays. At the same time , it can play a necessary part for reference of the selection of civil service and talents appointment for the future.Keywords: Western Han Dynasty; recommendation and selection system; filial and incorrupt; To extraordinary people ;virtuous founder一、關于察举制的几种解释关于“察举制”这一论题众数学者及前辈都做了较为细致的深入和探讨,就“察举制”研究方向及其意义中都得到了不同的认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正符合历史研究的基本观点。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西汉察举制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具有独特的内容特点,对当今选拔人才的启示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本文将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以及对当今选拔人才的启示。
我们来看看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
西汉时期实行的察举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包括官员举荐和举孝廉两种形式。
官员举荐是由各地官员在向上举荐人才时,送给官职所规定的人数;举孝廉则是通过考试选拔,选拔出理学、诗文、法律、军事等方面才干卓越的人才。
在这个制度下,选拔出的官员都是经过一定的选拔考核,具有一定的学识和能力,为政府的管理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西汉察举制对当今选拔人才有着重要的启示。
西汉察举制强调了选拔人才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它不仅注重官员举荐,还通过考试选拔,确保了被选拔出来的人才是具备一定能力和素质的。
这对当今选拔人才也提出了重要启示,要注重选拔制度的机制设计,做到公平、客观、科学地选拔人才。
西汉察举制重视了人才的学识和能力。
在察举制下,被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是经过一定的考核,具备一定的学识和能力。
这对当今选拔人才也提出了重要启示,要注重学识和能力的培养,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汉察举制强调了选拔人才应该注重人才的全面素质。
在选官的考察中,除了注重考核者的学识能力外,还要注重其品行和品德。
这对当今选拔人才也提出了重要启示,选拔人才要全面考量其素质和能力,不仅仅注重学历和能力,更要注重其品行和品德。
西汉察举制作为古代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具有独特的内容特点,对当今选拔人才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要注重选拔制度的机制设计,做到公平、客观、科学地选拔人才;要注重学识和能力的培养,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要注重人才的全面素质,全面考量其素质和能力,不仅仅注重学历和能力,更要注重其品行和品德。
希望今后的选拔人才工作能够借鉴古代的察举制,做到更加公平和科学,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2010/6/27【摘要】: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因时代不同,办法也各异。
原始社会实行的是“选贤授能”的民主制度。
夏、商、周时代,官吏是世袭的,实行的是所谓“世卿世禄”制,贵族世代做官,但有些统治者也采取“举贤才”的特殊措施。
战国时代的各国国君采取的是“招贤养士”的办法。
选举制度正式开始于汉代,主要通过“征辟”和“察举”两种方式选拔人才。
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
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即所谓“开科取士”。
自从科举制出现以后,历经宋、元、明、清,这一制度一直为各封建王朝所采用,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举成为学子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尽管已经被废止,但它在人才选拔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文试图就科举制的发展史及其利弊作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简单论述其对现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发展史现代人才选拔一.早期选才制度的由来及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选贤授能”在“天下为公”的古代原始社会,部落联盟中实行的是“选贤授能”的民主制度。
出于社会分工的需要,人们推选富有生产经验的劳动能手和具有指挥才能的战斗英雄充当本部落联盟的组织者、管理者和保卫者。
如果他们工作不称职,群众可以罢免他们。
(二)夏、商、周时代的“世卿世禄”制和“举贤才”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国家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在奴隶制的夏、商、周时代,各级官吏都由奴隶主贵族按自己亲属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加以分封,当时主要官吏都是世袭的,这种官制叫做“世卿世禄”制。
由于这种制度有很大的寄生性和腐朽性,而成为国家机器中的腐蚀剂,所以有些统治者为了要使国家机器有效地运转,便采取“举贤才”的特殊措施,从卑贱者中选拔人才,让他们补充到政权中来。
(三)战国时代的“招贤养士”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力量的“士”阶层已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汉代以察举和辟除为主体的选官制度阅读题及答案
汉代以察举和辟除为主体的选官制度阅读题及答案汉代以察举和辟除为主体的选官制度阅读题及答案试题内容:(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汉代以察举和辟除为主体的选官制度,比较成功地完成了由夺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选官制度从武帝以后以儒家思想作为基本准則,统一了官吏的价值标准,并由此产生了一批以文人为主的职业官吏,适应了当时的大一统王朝治理国家的需要。
但是,这种制度也有它的缺陷。
察举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举荐方式,会造成用人权的下移,辟除是直接下放用人权。
推行时间一长,使中央集权受到了严重冲击。
另外,察举和辟除都侧重于名声,越到后来沽名钓誉现象越严重。
同门阀政治的兴起相适应,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时期特有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由曹魏的吏部尚书陈群创立,经过两晋南北朝,一直实行到隋文帝时才彻底废除。
根据这一制度,朝廷在各州和各郡设立了中正一职,但不属于正式官府编制,不得干预政务,只是专门负责品评人才。
中正评价人才的标准,分为家世和行状两个方面,家世包括祖辈资历和门户名望;行状包括道德行为和才干能力。
中正综合家世与行状,把士人分为九等,以备选用。
但中正只有品评权,没有任命权,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交給政府,作为政府用人的依据。
而政府虽有任用权,却必须根据中正的评定来任免官员,不得揸自做主。
中正同掌握用人权的政府长官亙相牵制,谁也不能揎权,有效防止了私人势力集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汉末选官制度造成的尾大不掉弊端。
现任官员也要受中正制约,每三年按照籍贯由中正“清定” 一次,官员的`考核升迁往往要受这种“清定”的左右。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在政治上有利于克服汉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势,但是,却造成了官吏任免中的权^责分割。
中正管品评而没有用人权,对用人不当不承担责任;政府有用人权却受到中正品评的牵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用人。
正如马端临所批评的那样:“至中正之法行,則评论者自是一人,摧用者自是一人。
评论所不许,则司摧用者不敢违其言;權用或非其人’则司评论者不任其咎。
汉代选官制度选拔方式
汉代选官制度选拔方式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的政治制度中,选官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影响着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本文将从汉代选官制度的选拔方式入手,探讨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一、汉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汉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
秦朝时期,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举荐和举孝廉来实现的。
举荐是指官吏、学者和名士向皇帝推荐人才,而举孝廉则是指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官吏、学者和名士的推荐往往是基于个人喜好和私人关系,而科举考试则只能选拔一部分人才,不具备全面选拔的特点。
汉朝时期,选官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汉代,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的:举荐、举贤良和试练。
举荐和举贤良的方式与秦朝时期类似,但在汉代,这两种方式都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试练则是一种新的选拔方式,它通过让候选人参加一系列的考试和实践活动来选拔人才。
这种方式更加全面和公正,有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二、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的选拔方式汉代选官制度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选拔方式,包括举荐、举贤良和试练。
这些方式各有特点,能够从不同角度来考察候选人的能力和素质,确保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2. 充分发挥了人才的作用汉代选官制度充分发挥了人才的作用,让人才得以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种制度能够吸引和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严格的选拔标准汉代选官制度对候选人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要求候选人具备高度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能力。
这种严格的选拔标准能够确保官员的素质和能力,维护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4. 选拔制度的透明化和公正性汉代选官制度非常注重选拔制度的透明化和公正性。
候选人的选拔过程是公开的,官员的选拔标准和程序也是公开的。
这种透明化和公正性能够让人民对政治制度充满信心,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古代官员的选拔》察举制:德才兼备
《古代官员的选拔》察举制:德才兼备在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制度历经了诸多变革,其中察举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察举制强调选拔德才兼备之人,为国家治理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察举制始于汉代,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它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在秦末汉初,长期的战乱使得社会动荡,人才匮乏。
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急需选拔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
此时,军功爵制已不能适应和平时期的需要,察举制应运而生。
察举制的核心在于“察”和“举”。
所谓“察”,就是考察;“举”,则是举荐。
地方官员在辖区内观察、发现人才,并向上举荐。
被举荐者需要通过一定的考核和审查,才能获得官职。
察举制所看重的“德”,涵盖了诸多方面。
首先是孝悌,即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
在古代社会,家庭伦理被视为社会秩序的基础,一个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被认为更有可能忠于君主、关爱百姓。
其次是廉洁,为官者必须清正廉洁,不贪污受贿,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此外,还有仁义、忠信等品德要求。
一个具备良好品德的人,在察举制中更容易被发现和举荐。
而“才”的标准则较为多样。
在政治方面,具备出色的治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地方事务,解决民生问题,如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维护治安等。
在文化方面,精通儒家经典、擅长诗词文章也是一种才能。
军事才能在某些时期也备受重视,能够领兵打仗、保卫边疆的人才同样有机会通过察举制进入仕途。
察举制的科目繁多,常见的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
孝廉是察举制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被举荐为孝廉的人通常品德高尚,有孝顺父母、廉洁奉公的美誉。
茂才则侧重于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人,如在农业、水利、法律等方面有专长。
贤良方正则是针对那些有治国理政的良策和见解的人。
为了保证察举制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汉代统治者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方面,对举荐者进行严格的考核,如果举荐的人不称职,举荐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另一方面,加强中央对察举过程的监督,防止地方官员徇私舞弊。
试论汉代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其启示
试论汉代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其启示作者:李继红来源:《卷宗》2018年第33期摘要:察举制用人以德、用人以才、用人以能,确立了历代用人标准,而古代帝王的偏信多疑,豪门贵族的相互倾轧,使俊杰之士仕途上步履维艰,最终让察举制走入穷途。
但察举制毕竟是汉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为朝廷选拔和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对维护当时的封建统治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现代人才选拔也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察举制;内容特点;启示1 对汉代察举制的认识汉代初年,任官并无定制,入仕者不外乎“荫任”(子孙获得世袭官爵)和“赀选”(汉代称凭财产资格为官的途径,即捐官)两途,所以官职大多操纵在大官僚和富户手中,其后才出现察举制。
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中央大臣或地方长官考察乡党舆论,将人才推荐到中央,循一定的程序选任官员的方式,这也是两汉选举制度中最主要的选官方式。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
汉高祖刘邦下诏求才,开西汉察举制之先河,后来汉文帝两下诏书,寻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文帝纪》),但高祖、文帝的选士活动都属于偶尔为之,不仅规模小,而且范围窄,仅限于官吏,没有发展成为完善的仕进制度。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规定每州每年“各举秀才一人”,作为常规性的选官制度,这是察举取士制度化的最重要标志。
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汉代选官制度,即是鉴取前代得失,摈弃了较为单一的选官途径,以多元标准举德荐才,极大地拓宽了人才上升的通道,使得权力与其他资源的分享覆盖范围大为增广,持续强化了官僚制,保障了王朝的长治久安2 汉代察举制的内容特点2.1 “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汉代实行察举制的目的是“进贤”,即招纳贤能之士为朝廷效力;举荐形式是“贡士”,即由地方官员推荐贤能给天子。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两汉察举制度的利弊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两汉察举制度的利弊察举之利两汉的举用人才制度,粲然大备。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察举制度。
察举是汉代选用人才的特定名词,察举即考察举荐之意。
它是由丞相、列侯、二千石(包括中央九卿及地方郡国守相)等高级官员,或者由中央派遣的特使访察其下属的人才,向皇帝推荐举送的一种制度。
察举根据时间、方法、对象和范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诏举,另一类是岁举。
诏举系由皇帝下诏,根据国家所规定的对某些特殊人才的要求,具体指定一些官员进行举荐。
诏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悌力田、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
举孝悌力田,开始于汉惠帝四年(前191年)。
所谓孝悌,系指孝顺父兄,力田,系指勤劳田亩。
它要求被举荐的人“有行义闻于乡里”,“淳厚能直言通政事”,“可亲民者”。
汉前期,举孝悌、力田较盛行。
东汉时,则逐渐演变为帮助政府劝导乡里,教育人民、助成风化的乡官之名,与原来的意义就不甚相同了。
举茂才异等,茂才,西汉时称秀才,后来因避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而改称。
举茂才开始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
所举的范围比较广泛,凡超群逸伦、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均在被举之列。
举贤良方正或称举贤良文学,简称举贤良。
贤良方正意指博闻强识、方正有道。
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下诏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这是汉代举贤良的开端。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则是明列了察举官员的品秩、职务。
举贤良到汉武帝时才加以考试,旨在甄别被举者才能的高下。
那时考试未用纸张,字就写在简策上,故称为“对策”。
先由皇帝出题,诏问有关国家的治乱安危以及当前应处理的各种政策及社会问题,并鼓励直言无讳。
如董仲舒举贤良文学,汉武帝问以“大道之要,至极之论”,董仲舒具策以对。
武帝读后很赞赏,又提出一些问题,接连问了两次,董仲舒一一具对。
这就是震烁千古的“天人三策”。
察举的另一类是岁举。
它是一年一度由地方长官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汉代察举制对现代干部选拔任用的启示
汉代察举制对现代干部选拔任用的启示
张翔
【期刊名称】《广东经济》
【年(卷),期】2017(000)014
【摘要】汉代察举制度的创立为统治阶级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官吏,加强了汉王朝的统治,同时也为后世历朝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今天的干部选拔任用,为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页数】1页(P277)
【作者】张翔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汉代察举制与现今干部选拔制度 [J], 欧德良
2.汉代察举制对现今人事选拔制度的启示 [J], 栗宁远
3.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新变化与新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发展创新概述 [J], 郝玉明
4.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汉代察举制的启示 [J], 陈荣香;杨月坤
5.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研究——基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新变化的视角 [J], 刘宇晴;刘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
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政治制度也备受关注。
其中,察举制是汉代选官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从汉代察举制的起源、演变以及选官标准三个方面来探讨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
一、汉代察举制的起源察举制是汉代选官的一种方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举贤良、能、勇、信”制度。
西周时期的举贤良制度,是指在人才选拔方面,以“贤良”为标准,即选取有道德、知识、才能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担任官职。
而在汉代,察举制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汉代的察举制,主要是由朝廷对民间人才的发掘和选拔组成的。
其主要特点是以“品德、才能、行为”为标准,对各种人才进行考察和选拔。
这种制度的出现,为后来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官员选拔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汉代察举制的演变汉代察举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
汉代初期,察举制主要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也就是皇帝亲自挑选人才。
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容易出现偏袒和贪污等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武帝开始采用“乡举制”,即由各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人才进行考察和提名。
这种方式的实施,使得选拔的范围更广,选拔的人才更加优秀,也更能够反映地方政治和经济状况。
到了东汉时期,察举制进一步发展成为“举孝廉”,即选拔品德高尚、廉洁公正的人才担任官职。
这种方式的实施,使得选官更加公正、公平,也更能够反映社会风气和政治文化。
三、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主要是以“品德、才能、行为”为标准。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德方面:品德是选官的首要标准,要求官员品行端正、廉洁奉公、忠诚奉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公仆精神。
2. 才能方面:才能是选官的次要标准,要求官员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3. 行为方面:行为是选官的关键标准,要求官员行事公正、稳重、谨慎,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
综上所述,汉代察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种选官制度,其选官标准以“品德、才能、行为”为主要标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对后来的科举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汉代的察举制度
浅谈汉代的察举制度摘要:汉代是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化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察举制度的创立为朝廷选拔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对汉代国家的巩固和强盛,对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察举制作为汉代选拔人才和官吏最主要、入仕数量最多的一种选士制度,其主流无疑是进步的,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错误与弊端。
关键字:汉代察举制历史必然性孝廉贤良察举制的影响与科举制的区别思考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成熟系统而且影响较大的选士制度则是汉代的察举制度。
察举制度是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正式开始。
察举亦称荐举,是汉代选拔人才、补充官吏的重要制度之一;是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人才,向朝廷推荐,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低授予不同官职的选官制度。
其选举的主要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等。
每一个制度的产生都与当时统治者的思想分不开,更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分不开。
察举制的产生和完善是与汉代的社会与统治者思想的密切相关的;因此察举制既是统治者思想的直接反映,也是当时汉代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的产物。
就此,我首先分析察举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汉代的文教政策为其产生和实行提供了重要条件这也可以说是汉代儒学的发展为其实行提供了条件。
汉朝是在推翻秦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恢复国家建设、“与民休养”,因此推行了道家的黄老之术,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这种文教政策,使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汉文帝时期出现了察举制的雏形,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文帝下诏说:“……举贤良方正能直言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九月又下诏说:“诸侯、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谏者,上帝亲策之,傅纳以言。
”为汉武帝时察举制的实行提供了条件。
汉武帝时期,由于全国经济的到了恢复和发展,国家安定统一,武帝迫切需要选择一个最实用的意识形态来为封建政府服务,因此肯定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重选举,广取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三大文教政策。
从_举贤良文学_看汉代察举选官制及其启示_郭强
“情性”,怎么认识天人之际? 怎样了解和把握历史 以有益于当代? 这是武帝关心的核心问题。 董仲舒 首先按《春秋》大义回答了“天人相与之际”的问题, 显示了他扎实的学问功底和深邃的思想。 他的中心 思 想 在 “人 事 ”,认 为 当 今 有 明 君 在 世 , 而 天 不 降 福 瑞的原因,是“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他作比道: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 能止也。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 化费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 古之 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 务。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 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 化行而习俗美也。
在汉代的选官史上, 察举制与任子制长期并 行。 所谓任子制,是指高官权门子弟在选官上占据 更为优越的入仕晋升机会与途径。 这种情况往往在 历朝开国之初尤为甚,要经过若干年的过渡,一些 普通士人才能得到暂露头角的机会。 晋代诗人左思 在《咏史诗》中感慨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汉代亦是如此,从汉初 之军功官僚子弟,到后来之金、张、许、史一类豪门, 寒门英俊难以与之竞争而一展才智。 如此说来,晁 错和董仲舒都是幸运的,他们出身并非豪门,却以 德才兼备而跻身朝廷, 为国效力。 《汉书·晁错传》 说:“错为人陗直刻深。 ”向文帝上书言:“人主所以 尊显功名扬于万事之后者,以知术数也。 ”宣扬依法 治国思想。 当时匈奴很强大,屡屡侵扰汉朝边关,文 帝欲发兵对敌,“错上言兵事”,提出“安边境,立功 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 ”进而阐发“得地形,卒 服习,器用利。 ”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用兵之道,受 到文帝的赞赏。 随即晁错又上书“言守边备塞,劝农 力本,当世急务二事。 ”文帝又采纳了他的建议,募 民充边塞,务农以备军需。 这一系列行为,显示了晁 错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优良品质。 更能 显示晁错精忠报国品德的事情。 他能从国家长远利 益考虑,坚持“削藩”主张,面临吴楚七国高喊“诛晁 错,清君侧”的口号而叛乱,也毫不退缩,临危不惧。 甚至他的父亲预料到了灭门之灾,苦劝不听,服毒 自尽,仍没有改变他的思想和行为,最后惨死在汉
汉代察举制有什么意义
汉代察举制有什么意义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员的方试。
下面是有汉代察举制的意义,欢迎参阅。
汉代察举制的意义战国时,许多诸侯打破“世卿制”,召集和选拔贤能者担任官职。
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建立了军功爵制,按军功选拔官吏,直到统一六国。
西汉建立后,在继承前朝“尚贤”思想的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对官员选拔方法进行了变革。
于是,察举制度应运而生。
通过察举制度,两汉时期踊跃出众多治世之才,对巩固两汉统治、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察举制是以远古“尚贤”思想为基础.在对先秦诸子百家“尚贤”理论进行继承发展并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的。
在中国古代.尚贤思想历史悠久,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就是体现着“选贤与能”精神的一种远古选举制度,殷周时期仍有保留。
春秋战国时期也强调尚贤、贵贤、选贤,而秦朝尚贤思想曾受到冲击。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看到了秦朝法治绝对化的种种弊端.为了更好地巩固封建政权,尚贤思想再度受到重视。
这就为察举制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两汉时期,举贤思想很好地付诸实践,形成了系统化的察举选官制度。
汉朝察举制内涵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以“对策”为形式的考试和等第。
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
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
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
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之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其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即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 年第 7 期
落酋长于是推荐了舜。 《史记·五帝本纪》 记载:尧 “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 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说明当时的制度是要 获得首领的职位, 必须经过多年的考核和试用,所 以尧以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又派九位男子与舜 相处共事。 所谓“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 子孝”,以此观察舜能否以五种伦理道德教育大众。 “百官”是指众多官职,就是把舜放在不同的岗位上 加以考核,最后才得以任用。 舜到了晚年,同样让各 部落酋长推举接替人,禹由于治理水患的功绩被推 举出来。 《史记·夏本纪》说:“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 七年而帝舜崩。 ”禹作为接班人被考察了十七年。 随 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这种“禅让”作为传说而成为士 人的美谈,而其中的以德量人的用人标准被历代统 治集团保留下来,伴随士人入仕的脚步,走入艰难 change 观点交流
退,可谓明智。 他的人生经历给后代文人以警示。 按《汉官仪》所云“四科”察举的要求,“二曰学
通行修,”“三曰明达法令。 ”都是指的才学超群,就 这两点来说, 晁错和董仲舒也是合格的被举荐者。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 178 年)首开察举,文帝在策诏 中申明急需招募人才所应具备的才能是:“明于国 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及 永惟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者。 并要求被举荐者各抒己见,无所隐瞒,写成文章,文 帝亲自批阅。 晁错把这个要求分成五部分来回答: 第一,“明于国家大体”者的榜样是上古五帝。 他们 神圣无比,事必躬亲,国富民强,一派祥和;第二, “通于人事终始”者的榜样是古之三王。 他们做事都 本于人情,人都希望长寿、富有、平安、闲逸,三王都 尽力满足人们的欲望,“是以天下乐其政, 归其德, 望之若父母,从之若流水;百姓和亲,国家安宁,名 位不失,施及后世。 ”第三,“直言极谏者”的榜样是 春秋五霸的大臣们。 这些大臣具备七种美好品德: “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 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 能居尊显之位。 ”对待君主,他们能“救主之失,补主 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 亡骞污之名。 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第 四,“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作为一种局面 而论,反面教材是秦王朝。 秦的暴政使“亲疏皆危, 处内咸怨,离散逋逃,人有走心。 ”所以陈胜首举义 旗,天下响应,秦朝迅速灭亡。 第五,“永惟朕之不 德”,我晁错是不敢称当的。 当今天下尚有诸多弊端 未除,而天子未能亲躬的原因是有望与群臣。 晁错 的“对策”非常巧妙。 第一、二条本是文帝欲求有此 才能的大臣,而晁错有意把它转换成帝王自身的修 为,讽喻意图十分明显。 第三条他选了春秋五霸的 大臣做榜样, 夸大其词地论述了他们的七种美德、 六种才能,充分补充了察举选官的基本条件。 第四、 五条又不失时机的对文帝进行了一番歌功颂德,极 尽文章之曲妙。 晁错与贾谊相比,文章质朴无华,但 更具可操作性,因此,在贾谊去世后受到文帝的赏 识是合情合理的。 晁错的才学正适应了文帝朝励精 图治的思想和社会现实,从一个侧面显现了察举选 官的合理价值。
景帝的刀下,令后代文人唏嘘不已。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为汉武
帝所接受,成为千百年来被封建统治阶层所利用的 思想基础。 他由太学博士转入官道,屡有建树,正是 他的为人正直而备受重视。 《汉书·董仲舒传》曰:董 仲舒,广川人也。 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帏 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 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 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 贤良对策焉。
公孙弘从不违逆皇帝,甚至不惜背叛朋友的约 定,因此受到汲黯等人的抨击。 当武帝问他原因,他 回答说:“夫知臣者以臣为忠, 不知臣者以臣为不 忠。 ”汉武帝非常愿意这样的阿谀,因此在未封侯的 条件下,破格提拔他为丞相,在西汉史无前例。 班固 为此特殊提示后世读者:“其后以为故事, 至丞相 封,自弘始也。 ”所以,公孙弘在大权在握之际,进谗 言杀了主父偃,贬谪董仲舒也就不奇怪了。 董仲舒 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可谓德高;未雨绸缪,功成身
董仲舒专心治学,虽有家产,从不料理和经营。 举止有度,非礼不行,是难得的为师之才。 因此弟子 众多,甚至很多学生从未与他谋面,而是一传再传, 相次授业。 教学之况,何等隆盛。 正因为此,在汉武 帝的“举贤良方正”的察举中,董仲舒才得以被举 荐,才有了他与武帝间的三问三对。 汉代经过察举 而被选用的官员,其仕途经历在董仲舒身上表现的 特别充分。 《汉书》本传记载,董仲舒在三对武帝之 后,被任命为江都相,侍奉易王。 易王是武帝的哥 哥,一向骄横好勇,董仲舒就用礼仪加以教育匡正, 使易王越来越敬重他。 后来欲撰文论证灾异之变, 主父偃嫉贤妒能,窃取其草稿上奏进谗,武帝将他 下狱治罪,险些丧命。 出狱后又遭到公孙弘的报复, 去侍奉汉武帝另一个更加骄奢淫逸的哥哥胶西王, 胶西王素闻董仲舒的贤德,对他非常敬重。 这时的 董仲舒比晁错聪明了很多, 已深知仕途的险恶,告 病还乡,以著书立说为业。 董仲舒与公孙弘的矛盾, 源于他对公孙弘为人的评价,他认为公孙弘一味谄 媚顺从,为人狡诈,显示了董仲舒为人耿介方正的 品德。 《汉书·公孙弘传》记载:弘奏事,有所不可,不 肯庭辩。 常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 后,上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 常与公卿约 议。 至上前,皆背其约以顺上指。
晁错、 董仲舒即为文帝朝、 武帝朝得举者,称 “举贤良文学”。 晁错上书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 当世急务二事”,文帝举贤良文学,晁错为高第。 汉 武 帝 对 董 仲 舒 进 行 了 “ 三 策 ”, 董 仲 舒 有 “ 对 策 ” 三 篇。 他们都因德行和才学受到帝王赏识而得以重 用,但结局悲惨,晁错死于非命,董仲舒惧祸归乡。 从他们的一生行处及“对策”文,我们得以一窥汉代 察举选官制之一斑。
在汉代的选官史上, 察举制与任子制长期并 行。 所谓任子制,是指高官权门子弟在选官上占据 更为优越的入仕晋升机会与途径。 这种情况往往在 历朝开国之初尤为甚,要经过若干年的过渡,一些 普通士人才能得到暂露头角的机会。 晋代诗人左思 在《咏史诗》中感慨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汉代亦是如此,从汉初 之军功官僚子弟,到后来之金、张、许、史一类豪门, 寒门英俊难以与之竞争而一展才智。 如此说来,晁 错和董仲舒都是幸运的,他们出身并非豪门,却以 德才兼备而跻身朝廷, 为国效力。 《汉书·晁错传》 说:“错为人陗直刻深。 ”向文帝上书言:“人主所以 尊显功名扬于万事之后者,以知术数也。 ”宣扬依法 治国思想。 当时匈奴很强大,屡屡侵扰汉朝边关,文 帝欲发兵对敌,“错上言兵事”,提出“安边境,立功 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 ”进而阐发“得地形,卒 服习,器用利。 ”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用兵之道,受 到文帝的赞赏。 随即晁错又上书“言守边备塞,劝农 力本,当世急务二事。 ”文帝又采纳了他的建议,募 民充边塞,务农以备军需。 这一系列行为,显示了晁 错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优良品质。 更能 显示晁错精忠报国品德的事情。 他能从国家长远利 益考虑,坚持“削藩”主张,面临吴楚七国高喊“诛晁 错,清君侧”的口号而叛乱,也毫不退缩,临危不惧。 甚至他的父亲预料到了灭门之灾,苦劝不听,服毒 自尽,仍没有改变他的思想和行为,最后惨死在汉
董仲舒的“贤良对策”文有三篇,回答了汉武帝 的三次提问。 武帝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关于“天命”与
“情性”,怎么认识天人之际? 怎样了解和把握历史 以有益于当代? 这是武帝关心的核心问题。 董仲舒 首先按《春秋》大义回答了“天人相与之际”的问题, 显示了他扎实的学问功底和深邃的思想。 他的中心 思 想 在 “人 事 ”,认 为 当 今 有 明 君 在 世 , 而 天 不 降 福 瑞的原因,是“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他作比道: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 能止也。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 化费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 古之 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 务。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 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 化行而习俗美也。
董仲舒的教育观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崭新的思 维,所以“天子览其对而异焉”。 汉武帝对他的对答 感到很惊异,一时难以接受,于是有了第二问。 汉代 太学的建立正是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 如此看来, 他的大教育观对其后的中国社会历史乃至今日都 可谓有万世之功。 汉武帝第二问的中心思想是,为 什么古代圣王可以无为而治,而天下承平,我如此 鞠躬尽瘁,而不见天下大治呢? 董仲舒回答的核心 思想有二:其一,征引孔子的若干言论以壮其词,说 明聚拢人才、“名尊卑, 异贵贱”、 施行仁政的重要 性。 其二,明确提出设立“太学”及其重要意义。 他认 为天子“宿寤晨兴,忧劳万民,”但却无所收获,原因 是 “士 素 不 厉 也 ”,士 人 平 素 没 有 受 到 劝 勉 和 砥 砺 。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 如何才能“养士”,只有建立太学,“太学者,贤士之 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至此,董仲舒的办学思想 得以充分展示。 汉武帝的第三问的意图是,董仲舒 的理论是可以接受的,但大而泛,缺少实践性,他引 用俗语“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 今。 ”让董仲舒具体而细微地谈谈治国之道。 于是有 了如下对答:《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 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 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矣。 这就是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阐 发。 董仲舒为汉武帝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出了一条御 民之道,从此被千百年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