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初步复苏及复苏后处理诊疗常规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引言新生儿复苏是指在出生后出现呼吸暂停、心跳停止或其他紧急情况时采取措施恢复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急救过程。
正确和及时的新生儿复苏对于拯救新生儿生命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提供新生儿复苏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及一些建议和技巧。
一、复苏前准备1.保证安全:将新生儿放置在平坦、坚实的表面上,确保周围没有任何威胁其安全的物体或环境。
2.喷嚏刺激:如果新生儿没有明显反应,可以轻轻搔动其鼻腔,以刺激喷嚏,有助于开放呼吸道。
二、初步评估1.评估呼吸:观察新生儿的呼吸状况,喜欢听到什么声音,是否有呼吸困难等。
2.评估心跳:触摸胸骨下缘两指宽度的位置,检查心跳是否存在。
3.评估颜色:观察新生儿的面色是否正常,是否有发绀等现象。
三、非呼吸急救措施1.呼吸和气道管理:如果新生儿没有进行有效的呼吸,可先进行呼吸道清理,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和异物。
当然,在清除时应避免损伤婴儿的气道开放。
2.通气辅助:对于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可立即进行气道开放,并使用面罩和草率袋进行通气。
通气时应注意每分钟20-30次的频率,并保持合适的握压,每次通气时肺胀起可见胸廓上升。
3.胸外按压:若新生儿没有心跳,可进行心脏按压。
一般建议对于一般患儿,在进行胸外按压之前,儿科医生或其他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应先进行2分钟其他复苏措施,如气道支持和胸肺复苏等。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掌握适当的力量和速度,推荐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四、药物治疗1. 肾上腺素:对于心跳停止的新生儿进行胸外按压治疗后,如无法恢复血液循环,可考虑给予肾上腺素。
推荐剂量为0.01-0.03mg/公斤,静脉注射,可以间隔3-5分钟重复给药。
2. 氨茶碱:对于新生儿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不复苏的病例,考虑使用氨茶碱。
推荐剂量为5-6mg/公斤,静脉注射,以抢救窒息引起的逆转阻塞性肺疾病。
结束复苏和监测1.全部标志性周期:若经上述措施进行有效复苏后,应进行全身状态评估,包括心率、呼吸、心律和颜色等。
新生儿心肺复苏抢救规程
新生儿心肺复苏抢救规程
新生儿心肺复苏抢救规程
有些新生儿因为各种原因,如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会带来新生儿窒息的可能,及时正确的新生儿心肺复苏非常关键,可以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的发生。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心肺复苏抢救规程吧!
1、初步复苏处理:
置复温床、擦干羊水、摆好体位、暂缓断脐,清理呼吸道(口、鼻、咽部羊水、粘液)进行触觉刺激。
2、评价呼吸:
①无自主呼吸:正压纯氧15-30秒;无药物抑制,评价心率;有药物抑制,给予纳洛酮后评价心率。
②有自主呼吸,评价心率,心率大于100次/分,评价肤色;心率小于100次/分,同无自主呼吸处理。
3、评价心率:
①心率小于60次/分,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心外按摩30秒。
②心率60-100次/分,面罩加压给氧。
以上处理后,再次评价心率。
心率小于80次/分,开始用药,大
于100次/分,继续给氧,评价肤色。
③心率大于100次/分,观察自主呼吸。
4、评价肤色:
①红润或周围性青紫,继续观察。
②紫绀,继续给氧。
5、药物治疗:
心率小于80次/分,开始用药,肾上腺素(1:10000)0.1-0.3ml/kg静脉滴注或气管内给药,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给药;再次评价心率,大于100次/分,停止给药;小于100次/分,根据情况给予碳酸氢钠、扩容剂。
新生儿复苏诊疗规范
新生儿复苏【复苏准备】1. 每次分娩时有1 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2. 复苏1 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 人。
3. 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4. 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都需有明确的分工,每个成员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 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复苏的基本程序】此程序贯穿复苏的整个过程。
评估主要基于以下3 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3060秒有活力的定义为:规制呼吸或哭声响亮、肌张力好及心率>100次/分,以上三项中有1项不好者为无活力。
生后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1min 60%--65%2min 65%--70%3min 70%--75%4min 75%--80%5min 80%--85%6min 85%--90%正压通气1. 指征:(1)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2)心率< 100 次/ min ;2.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1)通气压力需要20 ~ 25cm H 2O (1 cm H 2O = 0. 098 kPa ),少数病情严重的初生儿起初可用2-3次30 ~ 40 cm H 2O ,以后维持在20 cm H 2O ;(2)频率40 ~ 60 次/ min (胸外按压时为30 次/ min );(3)有效的正压通气应显示心率迅速增快,由心率、胸廓起伏、呼吸音、心率及氧饱和度来评价;(4)如正压通气达不到有效通气,需检查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闭性,是否有气道阻塞(可调整头位,清除分泌物,使新生儿的口张开)或气囊是否漏气,面罩型号应正好封住口鼻,但不能盖住眼睛或超过下颌;(5)经30s 充分正压通气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 次/ min,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通气。
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 100 次/ min,须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导管施行正压通气,如心率< 60 次/ min,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开始胸外按压;(6)持续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 2 min)可产生胃充盈,应常规插入8F 胃管,用注射器抽气并保持胃管远端处于开放状态。
新生儿复苏指南
新生儿复苏指南1.复苏前准备:首先,复苏者需要进行自我防护,并确保自己和患儿的安全。
其次,复苏者应该确定患儿是否需要复苏,检查是否存在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等情况。
如果需要复苏,应立即呼叫专业急救人员。
2.呼吸道管理:清除婴儿呼吸道的积液、分泌物等,确保畅通。
若婴儿无自主呼吸,可采取正压通气等手段进行辅助呼吸。
3.心肺复苏:若婴儿出现心脏骤停,复苏者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措施。
推荐采用30:2的CPR比例,即进行30次心脏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按压部位是在乳头线和正中脐线之间的胸骨下段。
按压的深度应适中,使胸骨下陷至少1/3至1/2胸径。
掌握合适的频率,约100-120次/分钟。
每进行30次按压后,给予两次吹气。
4.使用AED:如果有条件,复苏者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给婴儿进行电击。
AED能自动识别心脏骤停并给予电击。
使用AED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5.药物治疗:对于心脏骤停的新生儿,应该在按压和通气的基础上,尽早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
药物给予方式可以通过中心静脉或气管。
6. 预防复苏后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Syndrome):复苏成功后,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复苏后综合征,即缺氧再灌注损伤。
为了预防该病情的发生,应注意控制血压、维持适当的血糖水平、纠正酸中毒等。
7.其他措施:此外,还需要注意新生儿复苏过程中的体温调节、整体的监测和评估、家属支持等。
总之,2024年北京修订的新生儿复苏指南是针对突发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制定的,对于挽救新生儿生命至关重要。
这些指南内容包括复苏前准备、呼吸道管理、心肺复苏、使用AED、药物治疗、预防复苏后综合征以及其他措施。
复苏者应在掌握这些基本措施的同时,贯彻专业急救人员的指导,以确保复苏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简述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
(3)营养支持:根据新生儿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四、复苏团队及培训
1.复苏团队:由新生儿科医生、护士、助产士等组成。
2.培训:定期对复苏团队成员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培训,确保熟练掌握复苏技巧。
五、复苏记录及评估
1.复苏记录:详细记录复苏过程、药物使用、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
b.呼吸机支持:使用新生儿呼吸机提供正压通气,调整呼吸参数以适应患儿需求。
c.心脏按压:若心率低于60次/分钟,同时进行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90次/分钟。
4.药物治疗:
-根据新生儿对复苏的反应,考虑使用肾上腺素和其他药物。
-所有药物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正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5.监测与评估:
-在复苏过程中,持续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酸碱平衡。
2.紧急响应:一旦发现窒息迹象,立即启动复苏流程,确保在黄金抢救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
3.分级处理:根据窒息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包括初级和高级生命支持。
4.团队协作:复苏过程中,各专业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复苏措施无缝衔接。
三、复苏流程
1.初步评估:
-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快速评估,包括观察呼吸、心率、肤色和反应性。
2.复苏评估:对复苏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复苏方案。
六、合规性保障
1.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复苏方案合法合规。
2.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复苏成功率。
3.定期对复苏方案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复苏方案旨在为新生儿窒息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窒息导致的伤残和死亡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复苏效果。各部门应密切协作,共同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新生儿疾病诊疗常规
新生儿疾病诊疗常规安新县医院新生儿科疾病常规诊疗目录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新生儿溶血症3、新生儿核黄疸4、新生儿窒息5、肺透明膜病6、胎粪吸入综合征7、湿肺8、呼吸暂停9、新生儿败血症10、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1、新生儿惊厥12、新生儿缺血缺血性脑病13、新生儿低血糖14、新生儿低钙血症15、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16、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7、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8、新生儿脓疱疮19、新生儿鹅口疮20、新生儿宫内感染21、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要点]一、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感染性疾病:败血症、肺炎、脐炎、腹泻、尿路感染,宫内感染如巨细胞包涵体病,单纯疱疹,肝炎,先天性风疹等感染。
溶血性疾病:母婴ABO血型或Rh血型不合溶血病,G-6-PD缺陷,丙酮酸激酶缺陷,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球星红细胞增多症。
闭合性出血: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等。
药物引起:磺胺类,四环素类,呋喃类,Vit K3等。
其他:胎便排出延迟,缺氧,酸中毒,低血糖,母乳性黄疸,遗传代谢疾病等。
二、病理性黄疸诊断根据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过重,血胆红素量足月儿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
3.黄疸持久不退,持续时间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
4. 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5. 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2mg/dl)。
三、诊断步骤1.临床疑诊为病理性黄疸患儿均应抽血测胆红素浓度,包括总胆红素和直、间接胆红素。
2.生后48小时内发病以间胆升高为主者,应鉴定母婴血性(ABO、Rh系统),确有ABO不和者,做改良法Coombs’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Rh不做Coombs’直、间接试验,抗体效价测定,若患儿一般状态不好,有感染中毒症状,病史中有胎膜早破,急产或母有感染性疾病,应同时做血培养。
新生儿复苏流程
新生儿复苏流程新生儿复苏是指对出生后出现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异常的新生儿进行急救抢救的过程。
正确的复苏流程对于新生儿的生存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复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评估。
1. 确认新生儿是否需要复苏。
出生后的新生儿应该在30秒内开始呼吸或出现其他生命体征,如果出生1分钟后仍未开始呼吸或心跳,则需要进行复苏。
2. 评估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果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立即进行复苏。
二、通气。
1. 将新生儿放置在平坦的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
2. 用面罩或呼吸管进行通气。
对于新生儿,应该使用面罩进行通气,每次通气应持续1-2秒,每分钟进行40-60次。
三、心脏按压。
1. 如果新生儿没有心跳,需要进行心脏按压。
按压位置位于胸骨下1/3处,按压深度为1.5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2. 心脏按压和通气应该交替进行,保持通气和按压的比例为3:1。
四、药物应用。
1. 对于新生儿复苏,药物应用应该谨慎。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经过通气和心脏按压后仍未见效果时才考虑使用药物。
2.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
五、监测。
1. 在进行复苏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新生儿的心率、呼吸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2.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复苏措施,确保新生儿得到有效的急救抢救。
六、转运。
1. 如果在家庭或非医疗机构进行复苏,当新生儿呼吸和心跳得到恢复后,应立即将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2. 在转运过程中,应继续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在转运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护理。
以上就是新生儿复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正确的复苏流程可以帮助新生儿尽快恢复呼吸和心跳,提高生存率。
希望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为新生命的到来提供最好的护理和救助。
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
新生儿复苏指南---复苏步骤
(2)频率和吸气时间: 正压通气的频率为40~60次/min(建议等级2a级,证据级别C-EO级), 用“吸-2-3”的节律大声计数以保持正确的速率。 无论足月儿还是早产儿,正压通气的吸气时间≤1 s(建议等级2a级,证据级别C-LD级)。 不推荐对早产儿正压通气时增加吸气时间,因采用持续性肺膨胀策略有潜在危害(建议等级3级,
具备呼气末正压的复苏囊并配备压力表。
新生儿复苏指南---复苏步骤
临床常用的新生儿复苏囊为自动充气式气囊 (250ml),使用前要检查减压阀,有条件时最 好使用具备呼气末正压的复苏囊并配备压力表。
新生儿复苏指南---复苏步骤
T-组合复苏器使用前需连接压缩气源, 采用空氧混合仪调节氧浓度。 压力: 需预先设定吸气峰压20~25
新生儿复苏指南---复苏步骤
通常情况下吸气峰压为20~25 cmH2O(1 cmH2O=0.098kPa) 少数病情严重的新生儿可用2~3次30 cmH2O压力通气(建议等级2a级,证据级别C-LD级)。 对需要正压通气的新生儿,最好同时提供呼气末正压(建议等级2b级,证据级别C-LD级)。 临床常用的新生儿复苏囊为自动充气式气囊(250ml),使用前要检查减压阀,有条件时最好使用
行脉搏血氧饱和度和3-导联心电监测,考虑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复苏指南---复苏步骤
(六)胸外按压 3. 胸外按压与正压通气的配合:由于通气障碍是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胸外按压务必与正压通气同时进行。胸 外按压与正压通气的比例应为3∶1(建议等级2b级,证据级别C-EO级),即每2秒有3次胸外按压和1次正压通 气,达到每分钟约120个动作。胸外按压者大声喊出“1-2-3-吸”,其中“1-2-3-”为胸外按压,“吸”为助手 做正压通气配合。
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流程。
(一)快速评估。
1. 出生后立即评估。
- 新生儿出生后,需在10 - 15秒内快速评估4项指标:是否足月、羊水是否清亮、是否有哭声或呼吸、肌张力是否良好。
- 原因:这四项指标是初步判断新生儿状态的关键因素。
足月与否关系到新生儿的生理成熟度;羊水清亮提示胎儿在宫内未发生窘迫等不良情况;哭声或呼吸是生命体征的重要表现;肌张力良好说明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如果这四项中有一项为否,则需要进行复苏。
(二)初步复苏。
1. 保暖。
- 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暖台上,温度设置为32 - 34℃。
用温热的毛巾擦干全身,拿掉湿毛巾,以减少热量散失。
- 原因: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低体温。
低体温会影响新生儿的代谢、呼吸、循环等功能,增加复苏的难度。
2. 体位。
- 置新生儿于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可在肩下垫一薄垫,使颈部轻微伸展。
- 原因:这种体位有助于保持气道通畅,便于呼吸。
如果颈部过度屈曲或伸展,都会导致气道梗阻。
3. 吸引。
- 如果羊水有胎粪污染且新生儿无活力(无呼吸或哭声弱、肌张力低),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如果羊水清亮或新生儿有活力,仅需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吸引时使用吸引球或低压吸引装置(压力<100 mmHg)。
- 原因:胎粪污染的羊水如果被吸入肺部,可导致严重的肺部疾病。
而对于有活力的新生儿,口鼻腔分泌物可能会阻塞气道,清理后可保证呼吸顺畅。
使用低压吸引是为了避免损伤新生儿的气道黏膜。
4. 刺激。
- 用手拍打或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以诱发自主呼吸。
- 原因:适当的刺激可以激活新生儿的呼吸反射中枢,促使其开始自主呼吸。
(三)正压通气。
1. 指征。
- 如果初步复苏后新生儿仍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心率<100次/分,应立即进行正压通气。
- 原因: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以及心率缓慢都表明新生儿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未建立良好,正压通气可以提供有效的气体交换,改善氧合。
中国新生儿复苏流程与指南要点
实验室检查持续观察根据需要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等 实验室检查,以了解新生儿的内环境情况 并指导后续治疗。
在复苏后的数小时内,需对新生儿进行持 续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或异常情况。
07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01
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窒息可导
预防措施建议
1 2
加强围产期保健
及时处理高危妊娠,积极预防早产,合理掌握剖 宫产指征,预防感染等。
提高产科技术
熟练掌握复苏技术,争取复苏时间,尽量避免生 后并发症。
3
加强护理
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 。
处理方法介绍
窒息复苏
按照ABCDE复苏方案进行复苏,包括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维持 正常循环、药物治疗和评估。
强化团队协作
指南强调了团队协作在新生儿复苏中的重要性,要求医护人员之间密切配合,共同为患儿 提供最佳的复苏治疗。
引入新的复苏技术
本次指南引入了新的复苏技术,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高频通气等,提高了复 苏成功率和患儿生存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进一步完善复苏指
南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 指南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包括更 新复苏技术、优化复苏流程等, 以提高新生儿复苏效果。
加强培训和教育
为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 复苏技能,未来可能会加强相关 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专 业水平和应急能力。
推动科研和技术创
新
未来可能会积极推动新生儿复苏 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探索更 有效的复苏方法和手段,为新生 儿健康保驾护航。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4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4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4一、指南简介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4是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针对新生儿危重病情制定的一份指导手册。
指南分为前期准备、复苏准备、复苏流程、复苏后评估等几个部分。
该指南的更新是为了提高新生儿复苏质量和效果,降低死亡率,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二、新生儿危重病情的识别在新生儿复苏中,准确识别新生儿危重病情是至关重要的。
指南给出了一系列新生儿危重病情的具体判定标准,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
三、前期准备在新生儿发生危重病情时,医务人员应该迅速做好前期准备。
包括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新生儿复苏的流程和步骤、确保复苏设备完好以及保证人员配备的充足性等。
四、复苏准备复苏准备是保证整个复苏流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指南详细介绍了新生儿复苏所需的设备和药物,并提供了相应的使用方法和推荐剂量。
五、复苏流程复苏流程包括了初步评估、通气、心脏按压、药物治疗等几个关键步骤。
指南对这些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强调了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六、复苏后评估在复苏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复苏效果和下一步的处理方案。
指南给出了复苏后评估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提供了参考标准。
七、其他注意事项指南还针对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如早产儿、何时中断复苏、围产医疗和转运等。
总之,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4是一份为医务人员提供新生儿复苏最新指导的重要文件。
通过按照指南中详细的步骤和流程进行复苏,可以提高复苏质量和效果,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不仅如此,医务人员还应不断更新和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复苏技能和应变能力。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新生儿复苏预案
新生儿复苏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初步复苏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
2、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
4、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肩胛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5、必要时给氧。
6、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
(1)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肤色青紫,立即给予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
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
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
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次,观察胸廓扩张情况)。
5. 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评价:(1)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并给予触觉刺激,使其大声啼哭后,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肤色青紫,需要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胸外心脏按压1、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支撑.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 /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频率为120次/分. 30秒胸外按压后,评价: (1)心率>8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呼吸,如有自主呼吸,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改为常压给氧,送入新生儿病房继续护理,与当班护士交接、记录. (2)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肤色青紫,重新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药物。
2020新生儿复苏指南:从复苏准备、步骤到复苏后监护(全文)
2020新生儿复苏指南:从复苏准备、步骤到复苏后监护(全文)1987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学会(AHA)开发了新生儿复苏项目(NRP)并推广至世界,我国亦紧跟国际步伐并结合国情推出了中国的新生儿复苏指南,大大降低了中国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2016年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结合国际新指南和共识,对2011年的旧指南作了修订,本文将对新指南的更新点作简要阐述并附上图表供收藏。
01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 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及参与下将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制度化4.在ABCD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快速评估(或有无活力评估)和初步复苏。
●正压通气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
●药物和/ 或扩容。
02复苏准备1.人员: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 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2.物品: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复苏基本程序评估主要基于以下3个体征: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
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复苏步骤1.快速评估生后立即快速评估4项指标:●足月吗?●羊水清吗?●有哭声或呼吸吗?●肌张力好吗?如4 项为均为“是”,应快速彻底擦干,和母亲皮肤接触,进行常规护理。
如4 项中有1项为“否,则需复苏,进行初步复苏。
2.初步复苏●保暖:产房温度设置为25~28 ℃。
●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吸引●羊水胎粪污染时的处理:2015 年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不再推荐羊水胎粪污染时常规气管内吸引胎粪(无论有无活力)。
根据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本指南做如下推荐●擦干和刺激:快速彻底擦干头部、躯干和四肢,拿掉湿毛巾。
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
3.正压通气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充分的通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初步复苏及复苏后处理诊疗常规新生儿出生时首先应揩干羊水、保暖、防止失热,并摆好体位,吸净口、咽、鼻中粘液,触觉刺激使其开始呼吸和观察心跳、呼吸、皮色,这对窒息新生儿来说这已是初步复苏了。
(一)保暖、防止失热新生儿从子宫内37.5℃左右的羊水中一朝娩出,温湿度差异甚大。
在目前医院中,产房、手术室能维持室温27-31℃,相对湿度50-60%的并不多。
因此为了防止新生儿受寒增加耗氧和加重代谢性酸中毒必须创造一个保暖的小环境,在几秒钟内立即使用湿热纱布或小毛巾揩干新生儿全身羊水和血迹,以减少由蒸发、对流、辐射、传导所引起的散热,使新生儿出生后体温下降最少,恢复最快。
对于窒息的新生儿,由于本身已处于缺氧和酸中毒的情况下,体温调节不稳定,保暖和防止失热显得更为重要,稍有疏忽受寒,体温下降就可导致代谢率增高,需氧量上升,并加重代谢性酸中毒,使复苏难度增加而影响复苏成功。
(二)摆好体位,吸清粘液,使呼吸道通畅必须争取新生儿在第一口呼吸前吸清粘液。
有经验的接生者对所有的活产儿头娩出时,随手在头颈和鼻梁间适当用力一把向口挤勒,口鼻内的粘液就大部分被挤出,有人主张此时用吸管或手泵式吸球捏瘪后伸入口鼻孔吸引,但效果不一定优于手法挤勒。
当胎儿全身娩出仰卧于轻度头低足高位的保暖台上,揩干羊水后,随手将儿颈适当仰伸,使呼吸道减少弯度,若在枕部或肩下用布类垫高2-3厘米,则更有助于保持最佳复苏体位。
对于有大量粘液溢出者,则应把儿头转向一侧并尽快吸引,以免回流到咽部吸入气道。
如遇呼吸暂停、口鼻内还有羊水粘液,喉有痰鸣音或呼吸音粗糙者,再次用吸管或吸球吸净口鼻粘液是必要的。
其操作程序是先清除口内粘液,后吸鼻孔粘液,以免喘息或哭叫时把粘液吸入肺部。
吸引的负压和插入深度都要适度。
用吸管时,边吸边前后左右转动,以避免吸管持续吸在一点而损伤粘膜。
用吸球者,应先捏瘪排除空气后再吸,这样可避免气流把粘液推入深部。
吸管应备几种粗细规格,在可能情况下,用粗吸管容易吸净。
每次吸引时问不宜超过10秒钟。
因时间过长或插入过深至咽后壁会引起呕吐反射,刺激迷走神经可致心率减慢及呼吸暂停。
鼻腔吸引时间过长也将妨碍呼吸。
一旦出现因吸引导致的干扰体征,应即拔出吸管暂停吸引,待情况好转后再吸,直至吸净为止。
操作结束,记录吸出量、色和质。
对于羊水有胎粪污染者,假使量极少仅使羊水略带胎粪色,质稀而没有胎粪颗粒,则不需特殊处理。
反之见到或疑有胎粪颗粒和浆状粘稠的胎粪羊水,则必须当儿头一娩出产道即用手法挤出口鼻粘液,待全身娩出置保暖台上,再用双手紧箍新生儿胸膛,以防止气道未通畅前出现喘息样呼吸把胎粪吸入。
另一名负责复苏者,应立即用新生儿喉镜暴露气管,若在气管口见有粘稠胎粪阻塞,可先用消毒长棉签卷出或一次性吸管吸清口咽部羊水胎粪待吸净气道羊水胎粪后,解除胸膛紧箍行触觉刺激使哭。
(三)触觉刺激诱发呼吸揩干羊水和吸粘液的本身就是一种触觉刺激,多数能就此引出自主呼吸。
若新生儿对这两种操作并无反应,则可采用弹拍足底或摩擦儿背来促使呼吸。
原发性呼吸暂停,轻度窒息儿通过弹足跟、拍足底摩擦儿背常能诱发自主呼吸。
已有呼吸企图的新生儿给予轻轻的摩擦头部、躯干和四肢也能起到强化呼吸的作用。
对于触觉刺激二次无效者,应即改用气囊面罩复苏器人工呼吸。
(四)给氧正常循环最简单的评价就是心率。
通常新生儿开始自主呼吸后心率、皮色相应改善。
但临床上确实存在新生儿在呼吸心率已改善的情况下而仍有所谓中枢性青紫(包括粘膜在内的全身青紫)其原因有二:(1)由肺进入血液的氧气仅够供应正常心率而不够全身组织需要。
(2)先天性畸形,如心脏大血管畸形所致的动静脉血相混或膈疝所致的肺功能不足。
凡有正压给氧指征不足的中枢性青紫均应常压给氧。
而手足四肢发绀身体其余部分及粘膜红润的外周性青紫系受冷和肢体血流量减少、循环不太通畅所致。
它与缺氧无关,故不必给氧。
常压给氧在开始时宜且>80%的高浓度氧,待皮肤转红后,再逐渐降低氧浓度,直至呼吸空气(含氧21%),皮色仍红润后停氧。
若停氧后又发绀,则宜再给予能保持皮色红润的最低浓度氧,以免引起氧中毒。
氧流量5升/分时距离和氧浓度的关系距离口鼻(厘米) 氧浓度(%)1 80±2 60±4 40±复苏时短期给氧可用氧气简湿化瓶出来的皮管直接接在口鼻上方喷氧,氧流量以每分钟5升为宜。
氧气皮管离口鼻距离所得氧浓度见上表。
距离越远,氧浓度越低。
皮管出口端左右上下移动可影响浓度。
若用面罩给氧,在每分钟氧流量为5升,面罩紧贴儿面时,给氧浓度为60-80%。
不紧贴者,氧浓度约40%。
持续给氧要予热并湿化以防失热和气道粘膜干燥,有条件者应测血氧浓度。
复苏后处理窒息的缺氧缺血并非只限心肺。
它是全身多脏器受损,因此监护观察也要有整体观念,发现某个体征就应联想到各种可能原因和并发症,然后给予早期处理,防病于未然,例如:窒息缺氧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最常见的表现有抽搐、兴奋、昏睡、活动度下降,但这些症状并非只是重度窒息后的主要并发症缺氧缺血性脑病才有,其它诸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等也可发生类似症状。
当原因不明时,可先给苯巴比妥钠,负荷量15-20mg/kgIV维持量5mg/kg,分两次静脉注射。
该药除止痉作用外还能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有利于预防和减轻脑水肿及颅内出血。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常见的表现有紫绀、心率快、心率慢、心音弱、心律不齐、心衰。
这除了与缺氧缺血和酸中毒程度有关外,其它疾病也可发生。
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先给氧,再作对症处理。
如果是酸中毒引起抑制心肌收缩力而减少搏出量者,就需纠正酸中毒。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常见的表现有呼吸困难、增快、减慢、暂停不规则、突发或阵发青紫。
除窒息、吸入、缺氧、酸中毒及中枢神经抑制可引起上述症状外,气胸、肺炎、颅内出血、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也可引起。
在给氧同时力争及早治本。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最常见的表现有无粪、少粪、排空延迟、粪中带血、肠鸣音消失、腹胀。
这常与胎儿窘迫窒息缺氧程度有关或因继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所致。
然而也应想到先天畸形、肠梗阻等其它疾病,及早分析原因予以必要处理可改善预后。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最常见的表现无尿、少尿、尿中带血,这也是与窒息缺氧程度有关。
肾脏受损时可出现体重过度增加和低钠。
由于脑对生命的重要性比肾更重要。
缺氧后血液重新分布时优先保证脑部,因此肾脏缺氧缺血在先,症状体征也就表现较早。
临床上可利用其差异来估计病情的发展趋势,处理上在排除其它原因后,应适当限制液体量,积极治本。
对代谢系统的影响最常见的表现有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这些表现的发生,可以延续数小时甚至数天才解除,所以通过监护就可早发现早处理。
监护的主要内容监护的主要内容为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和由窒息复苏带来的抽搐、酸中毒、大小便异常、感染及喂养问题等。
对于重度窒息儿在设备条件较完善的医疗设备有现代化的监护仪、血气分析仪作动态观察。
但是应该看到最重要的监护是人、设备上反应出的数据还需通过人来加以处理。
广大基层医护人员认识到复苏后处理的重要性,在尚未有先进设备前,还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1.保暖是保持体温的基本措施,它对窒息儿的重要性前面已有阐述,具体做法可按各自实际情况而定,要求皮肤温度昼保持在36.5℃左右的中性温度,对减少耗氧是有利的。
2.呼吸是监护的重点,呼吸次数和评分对复苏后的观察有一定帮助。
评分的体征和标准见表新生儿呼吸评分在初生几小时内应每4小时评分一次,以后24小时内每8小时评分一次,最后在出生48小时后再评分一次。
轻度窒息儿也可在连续两次评到8分以上停止再评,而重度窒息儿两天后应该每几小时评一次。
在复苏好转后的开始阶段,往往通过呼吸次数增加来弥补以前的窒息缺氧,呼吸动作因未恢复正常而表现为胸腹部呈反方向起伏,肋间和剑突下有呼吸凹陷,因肌张力松弛而呈张口呼吸,甚至还会有呻吟声。
随着情况好转这些症状逐渐消失。
假若呼吸次数无增无减并又出现呼吸困难,则要考虑有无气胸的可能。
早产低体重儿出生6~12小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和呼吸暂停,要考虑呼吸窘迫综合症,若窒息儿呼吸已接近正常而2天后又加快者,常见继发肺炎的征兆。
近年来,对重度窒息的呼吸衰竭儿及早使用人工呼吸机进行CPAP、IPPV等治疗。
可及早纠正缺氧和血气异常,解除缺氧导致的心、脑缺氧缺血恶性循环,减轻缺氧导致的多脏器损害,降低重度窒息的病死率和后遗症。
3.心率和血压常随呼吸情况而改变。
监护中主要测心率,注意心音强弱、心律齐否。
有心动电流图、心脏超声等设备者则可早期发现异常。
目前国内多数单位对血压还缺少检测能力。
4.肤色外观红润,苍白、全身性的或是末梢性的青紫、黄疸、唇色都要靠肉眼观察,同时要注意神态、姿势活动、囟门、抽搐等异常动作。
5.大小便,由于窒息缺氧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可在生前已部分排出,而生后无粪便或因肠蠕动减少而少粪,也可因窒息缺氧血液重新分布而导致肠道缺血,于生后几天出现腹胀和带血性大便。
小便也因缺氧缺血导致肾脏受损害,引起排尿减少,小便微红,体重过度增加和低钠。
故大小便次数、量、色上的观察记录都有临床意义。
6.预防感染通过复苏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抢救新生儿疑有感染可能者,应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7.保证营养重度窒息儿复苏恢复欠佳者,适当延迟开奶时间,防止呕吐物吸入再次引起窒息。
若无呕吐上半身可稍抬高,使腹部内脏下降,增加胸腔扩张机会,同时也减轻心脏负担和颅内压。
胃管喂养不能容受者静脉计液50~60ml/kg.d,必要时可加细胞能量合剂加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