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仁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

学生:苟奉山指导老师:谭贵全

内容提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中国的政治、教育以及文化传

统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当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为此,本文试图对孔子仁学思想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多角度剖析,以期探究其所蕴含的超越时空的恒常价值,揭示其由于受时代诸多因素影响而存在的固有局限。从“亲情之爱”到“泛爱众”,从“纳仁入礼”到“为仁由己”,从“杀身成仁”到“天下归仁”,孔子的仁学思想实现了“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而又主张“爱有等差”、“克己复礼”和“以义制利”,孔子的仁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发现和尊重“人”的人文关怀价值。另外,它又因夸大道德的作用具有了“泛道德化”倾向。

关键词:孔子仁学价值局限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长达二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长河,它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对中国的政治、教育以及文化传统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评价:“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①而“仁”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它不仅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而且也是使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主要依据。

对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历来有不同的评价。笔者认为,与对待整个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应当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性继承,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应否定一切。为此,本文试图对其丰富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多角度剖析,以期探究其所蕴含的超越时空的恒常价值,揭示其由于受时代诸多因素影响而存在的固有局限。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有人认为,孔子的仁学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换言之,《论语》较全面地记载了孔子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景所论述的仁学思想。的确,仅“仁”字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见,它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然而,孔子仁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笔者以为:

(一)仁者爱人

就仁学思想的最基本内涵而言,可概括在孔子与樊迟的问答中:

①柳诒微,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页。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所谓“爱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合。为此,孔子在构建仁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爱人”为其核心,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并推己及人,施之于人类乃至万物,从而保持了一种既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可概括为:其一,爱亲。即血缘亲情之爱。根据已有的“为仁之谓仁”(《国语·晋语一》)的说法,孔子的弟子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的“为”字应解释为动词,即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其二,爱人。孔子之“仁”,以爱人的同情心为基础,把血缘亲情之爱向外扩展到朋友、他人,以至于“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惠及整个人类。为此孔子曾大力提倡和宣扬“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其三,爱物。即爱自然,体现为人类应该树立一种爱物、爱自然的爱心和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且看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由川流东逝感悟天地之化,融生命情感于山水之间,这是“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而关于“仁”的这三层内涵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事实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之为:“仁,亲也,从人,从二。”即“仁”着重讲的是二人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不难看出,“爱人”——“仁”的最基本内涵——体现着把人当人看待,肯定人的价值,并且认为人是能爱与被爱的。在那个动荡的变革年代,孔子笔下的“人”,不仅仅指具体的某一个人,而且是一种泛称,也就是说,“人”成了一个类概念了!我们不免追问:这一个类概念何以可能?孔子创造性地将其所倡导的“仁爱之心”建立在了他对人性的理解上。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正因为人性是相近的,才能为人人生而平等提供了人性基础。基于此,孔子时时关心人,处处爱护人。例如,“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此番重人之举,正是其最好的诠释!

爱人是仁学实践的基本内容。如何爱人?或者说,如何检验自己是否做到了爱人?孔子提出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己欲立人而立人,己欲达人而达人”(《论语·雍也》),即“忠”,是“爱人”的积极方面的意义。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恕”,是“爱人”的消极方面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忠恕之道”,一种推己之心以爱人的精神。

(二)克己复礼

孔子所说的“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②西周末年,随着经济政治关系的深刻变化,不断出现僭越之事,可概括为:“礼坏乐崩”。但一个国家和社会不能没有礼乐典章制度,为此,孔子担当起重新解释和改革周礼的时代任务。“克己复礼,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克己复礼”既是为人之道,又是成仁之方。也就是说,个体以一种内在的自觉,不用依赖别人,主动地按礼行事,就能由个体修养而实现其价值目标。“克己”即是注重约束自己,突出个人自我道德修养和实践,此其一。其二,“复礼”是以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语行动,是修养的主要内容。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仁’而非‘礼’。后者是因循,前者是创造。”③但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中,“仁”

②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0页。

③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与“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具体为,“仁”是内在根据,是心里基础;“礼”是外在表现,是行为尺度。其中又特别强调:仁爱之人,必须做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按礼的规定去实行“爱人”的原则,实现客体之“礼”的主体化,真正做到“为仁由己”。这里所说的仁,具有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定的特点,同时,也使得“仁”不仅仅赢得到了比“仪”(按程序进行的礼节)更高的价值,而且也使“礼”实际从属于“仁”。

(三)理想境界

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将“复礼”的历史重任交给了重要的一个群体,即“君子”。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理想境界不是“仁”,而是“圣”。“圣”的根本要求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在孔子眼中,唯有道德纯厚、大公无私的尧舜才能称得上“圣人”。但“仁”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犹如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形象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践“仁”的榜样——君子④。

这种具有现实性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需要保持一种“坦荡荡”的博达胸怀与“群而不争,矜而不党”的独立人格,也要做到“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除此之外,关键是在陷入求生和行仁的两难境地之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众所周知,每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都有它关于社会理想的设计和描绘,孔子的仁学也不例外。孔子试图通过道德精英——君子的培养,从而实现其“天下归仁”的理想社会。这样一个在道义的指引下,人人皆得安适和乐的社会,其显著特征有二:其一,人人安生。即“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世》)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孙长》)的平均、安定的大同社会。其二,人人和乐。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天人和美的和谐社会。

从君子的仁德到社会的仁政,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仁”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也为仁学体系构筑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

(四)道德品质的总汇

在历史的每一次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结构不断解构的时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出现了违背道德原则的“贱妨贵,少陵长,远间近,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行为,孔子将“礼崩乐坏”归因于每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失落。为了让人们重识道德和重拾道德,孔子将“仁”概括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因而此时之“仁”是包含众德的最高观念,也就有了“仁”即“全德”的说法。具体而言,孔子将“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之六个德目概括为两个根本的德目:“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创造性地重建以仁为价值原点的道德体系,其要旨是使暴力消融在道德之中,是把社会秩序的重建置于个人道德自律和自觉地基础上。

④君子、小人本为阶级的对称。君子本武士,即氏族贵族,亦即士阶层。到孔子这里,则成为道德人格范畴了,“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4.5》),即不成其为君子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