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动植物解读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729ad5796edb6f1afe001f16.png)
百合
东方含义
在中国百合是好运的代表,百合的名字中就蕴涵 了万事顺心的美好祝愿,因此逢年过节互赠百合 是中国人所喜爱的传统。
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上 ,新人们需要吃百合,枣, 花生,桂圆,莲子等,寓意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因此百合也成为美好婚姻的象征。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篇 Cultural Diffreneces in Plants
— 英语系 2011 嘉阳.
前言.
在英汉语言中,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是 常见的语言现象。今天,我们就英汉植物词语中 所蕴含的相同.不同喻义进行探讨,分析中西方植 物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大同。
Reason 原因:
一 红豆 Ormosia or Rea-bean
东方含义
红豆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很讨喜的植物,又被人 们称作相思子,是爱情的象征。上到王公贵族, 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收集红豆送给爱 人,朋友和亲戚的习惯。从唐代始,人们就以红 豆喻相思,更是留下"红豆生篇。
荷花在英语中还有忘忧果的意思,此意源于荷马 的《奥德塞》中的"吃忘忧树的人"。 传说岛上的居民只以忘忧树的果实和花为食物。 这种神奇的植物拥有魔力,谁只要吃了它,就会 忘记往事,而陷入恍恍惚惚的昏睡状态,失去回 家的动力。
目录.
一. 联想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汇 二. 联想意义部分不同的词汇 三. 仅在一种文化中有内涵的词汇
西方含义
在西方文化中红豆是贬义的,象征着为了眼前的 微小利益牺牲重大利益。西方人对红豆的厌恶源 自圣经中一碗红豆汤的故事。在《圣经·旧约》 《创世纪》中,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把他的长子 权卖给了他的兄弟雅各。现在人们多用一碗红豆 汤来指为了一些微小的利益而放弃更重要的东西 的人。
解析动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和内涵
![解析动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和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c82896ac551810a6f5248668.png)
解析动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内涵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从传统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龙(dragon)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诸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
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
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 tigers”,而不是“Four dragons”,以免引起误解。
蝙蝠(bat)1. bat邪恶的bat与吉利的蝙蝠。
西方人一提起bat就害怕。
蝙蝠令人厌恶,使人联想到丑陋与罪恶,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的习语都含有贬义,1如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 bat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因其中“蝠”字与“福”字同音,摇身一变成了吉祥物。
2. bat在英语国家里,民间认为bat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它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
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的习语都含有贬义,如as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bat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
另外,英语中的bat还有“怪诞”、“失常”等含意,如,to have bats in the belfry“精神失常”,crazy as a bat“神经错乱”。
中西文化中的蛇意象的比较
![中西文化中的蛇意象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559631416fc700abb68fc7f.png)
论中西文化中的蛇文化意象摘要:蛇,从古至今就是一个颇为神秘的动物,古代先民将其敬为神灵图腾,它给人的感觉亦正亦邪,本文将从中外文化方面叙述蛇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蛇,中西文化,探究1.引言蛇在中国和西方等各种文化类型中有着神秘的魅影,几乎在世界各个民族的宗教、神话、传说、建筑、绘画中都有蛇元素,但由于民族、宗教、地域等因素的的差异,中西文化中关于蛇的意象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丰富着全世界人类的文化内涵,显示人类的智慧和人蛇之间的特殊关系。
2中国文化中蛇的象征意义。
2.1中国古代关于蛇的图腾崇拜蛇是一种带有非常复杂认识的现象,在古代人类文明历史中关于蛇的传说异常精彩丰富,不管是中外文化如何差异,但是都有关于蛇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大概都传递出人们对于蛇的或畏惧或敬畏或崇拜的心理。
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有图腾崇拜的现象,关于对于蛇的图腾崇拜更是贯穿于各种文明,每种文明中都有蛇的影子。
中国人对于蛇的崇拜远在上古创世纪时期,在先秦具有百科全书之喻的经典古籍《山海经》中,通篇都有关于蛇的描述,从其中可以看出先人对于蛇都是抱着一种敬仰的带有敬畏的恐惧心理,在远古异常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的生存艰辛,对于拥有强大的生存力的蛇自然而然的怀有崇拜的心理,希望能够拥有蛇的力量来改善、创造生存环境,关于蛇的图腾崇拜便产生。
在《山海经》中就描述了好多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在传说中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后来出土的汉代石砖画也证明了这一点。
该书中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夏启,就描述其耳朵上挂着两条蛇,这些看似滑稽荒唐的背后,更是说明先民对于蛇的推崇,认为蛇具有和祖先进行灵活交流的能力。
也许是蛇的形象有些让人恐怖、害怕,不被老百姓所接纳,所以在告别氏族社会进入生产力更加发展的封建社会时,产生了一个和蛇极其相似的代表着皇权象征的龙,当然大家仅从两者的形象上就可以看出直观看出,龙是以蛇为原型想象出来的一个神异动物。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e0f4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png)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英汉动植物词汇在两种语言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联想,这不仅反映了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传统,还展现了人们对动植物的不同观念和理解。
本文将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语言文化对动植物的不同认知和对待方式。
1. 川杜鹃 Rhododendron在中文文化中,川杜鹃是一种高山植物,常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因此人们常用川杜鹃来比喻顽强不屈的品格。
而在英文文化中,Rhododendron常被用来形容华丽的花园景观,寓意美好和浪漫。
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对同一种植物的认知和联想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
2. 夜莺 Nightingale二、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分析1. 文化传统的差异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差异主要源于两种文化传统的不同。
英国是一个以花园景观和自然风光著称的国家,因此动植物在英文中通常与美好的自然景观和艺术意境联系在一起。
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传统的国家,因此动植物在中文中通常与农耕文化和勤劳力作联系在一起。
2. 对动植物的态度差异中英两种文化对动植物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在英国,人们注重对动植物的保护和赏识,因此对动植物的词汇联想往往与自然保护和环保意识联系在一起。
而在中国,人们对动植物的态度则更多地与农耕生产和传统意义联系在一起,因此对动植物的词汇联想往往与丰收和劳作意识联系在一起。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的对比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跨文化比较的视角,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对动植物的认知和诠释,还提醒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交流时,要重视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1. 加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我们应该加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接纳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避免基于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评判对方的行为和言论。
2. 增强文化自信和包容在加强跨文化交流的我们也应该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解析动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和内涵
![解析动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和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e85e1781711cc7931b71690.png)
解析动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内涵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 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从传统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龙(dragon)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中国文化中, 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在封建社会, 龙是帝王的象征, 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 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 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 诸如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 是一种狰狞的怪兽, 是恶魔的化身。
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 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 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
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 tigers”, 而不是“Four dragons”, 以免引起误解。
蝙蝠(bat)1. bat邪恶的bat 与吉利的蝙蝠。
西方人一提起bat就害怕。
蝙蝠令人厌恶, 使人联想到丑陋与罪恶, 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 bat 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蝙蝠因其中“蝠”字与“福”字同音, 摇身一变成了吉祥物。
2. bat在英语国家里,民间认为bat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它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
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的习语都含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bat 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
另外,英语中的bat还有“怪诞”、“失常”等含意,如,to have bats in the belfry “精神失常”,crazy as a bat“神经错乱”。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c43ff11e53a580216fcfeea.png)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自然界中绚丽多彩的植物历来就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自《诗经》与《楚辞》开拓了花卉入诗的先河,引花入诗、以花喻人、借花言志在我国便成为一种极普遍的文化现象,汉语中的许多植物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与历史文化的影响,对植物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
本文拟就汉英两种语言中植物的象征意义,尤其花木进行比较,探讨汉英植物文化的某些特征,从中窥知汉英文化的差异。
一、植物的象征意义东西方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赋予花木的象征意义异大于同,对花木习性的观察与所产生的联想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趣与民族特性。
1.象征意义相同由于人脑的生理机制与思维能力就是相同的,再加上共同的认识规律的影响,汉英民族赋予一些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基本相同。
,如:在汉英文化中,月桂都象征着胜利与荣耀。
福建地区古越人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古希腊人也用月桂树枝编成冠冕,授予竞赛的优胜者,称为桂冠(1aureate)。
英文中win(gain)laurels指得到荣誉;rest on one’S laurels指满足已有的成绩;look to one’s laurels指小心翼翼地保持已得到的荣誉。
此外,在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英语中一些花木的喻义为汉语所接受。
如:玫瑰象征爱与美、幸福与美好,橄榄枝象征与平,均已被中国文化认同。
英文中,a bed of roses比喻愉快舒适的生活;rose-colored(玫瑰色的)象征乐观、愉快。
汉语也有“玫瑰色的梦”(美梦)、“玫瑰色的前程”(美好的前程)、“玫瑰色的眼镜”(过于乐观的眼光)等表达法。
2. 象征意义不同由于观察的角度与侧重点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东西方国家对同样的花木联想到的特性与所引起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可分为三类: 第一,在一种文化中某种花木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ppt课件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96fe74bb4cf7ec4bfed053.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百合是纯洁神圣的代表。关于百合的来历众说纷 纭,最著名的就是百合是由夏娃的眼泪所化成, 在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时,夏娃流下了 悔恨的眼泪,从这些眼泪中开出了百合。
百合的名字还有着更古老的源泉,希腊人相信百 合花是天后赫拉的乳汁浇灌下生长出的,罗马人 则将百合与婚姻和家庭的守护神朱诺联系在一起 。因此百合在西方传统中又被赋予母性的光彩。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 英语系 2011 嘉阳.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在英汉语言中,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是 常见的语言现象。今天,我们就英汉植物词语中 所蕴含的相同.不同喻义进行探讨,分析中西方植 物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大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在中国,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一直是文人墨客歌 咏的对象,因此许多花木具有了丰富的联想意义 和文化内涵。 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花 木情结悠久而强烈。由于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等 的不同,两个民族对同一植物所引起的联想意义 也往往不一致,也就形成了汉英植物文化的差异 。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荷花在英语中还有忘忧果的意思,此意源于荷马 的《奥德塞》中的"吃忘忧树的人"。 传说岛上的居民只以忘忧树的果实和花为食物。 这种神奇的植物拥有魔力,谁只要吃了它,就会 忘记往事,而陷入恍恍惚惚的昏睡状态,失去回 家的动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一. 联想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汇 二. 联想意义部分不同的词汇 三. 仅在一种文化中有内涵的词汇
中西方文化差异植物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一向以君子的形象出现,并反 复运用于建筑,雕塑,文学和绘画中。宋代词人 周敦颐曾盛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荷花又被看作佛教和道教的圣物。释迦牟尼和观 音都以高居莲座的形象示人。观音手持白莲花, 指引着信徒远离尘世的纷扰,进入那开满纯洁莲 花的净土。
从中西方对动物词汇喻意的不同理解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中西方对动物词汇喻意的不同理解看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0e2611a050876323012122c.png)
从中西方对动物词汇喻意的不同理解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发表时间:2013-07-12T08:31:37.153Z 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杨义花[导读] 然而,由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的不同,在英汉语文化中许多动物词汇的喻义又是截然不同的。
杨义花河北省沧州教育局石油分局井下学校061000 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以他们对同一动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并赋予动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英这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如果在交际中缺乏有关词语在目的语中的文化意义的了解,就会引起误解或导致交流的失败。
因此无论学习何种语言都必须注意这些带有民族文化背景色彩的词汇,逐步掌握它们的喻意,进一步熟悉其文化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晓语言,实现无障碍的交际。
下面是我对中英文当中出现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动物名进行归类,便于大家的学习和应用。
一、中英文中相同内涵的动物名称驴(donkey):驴在中英文中都被认为是不讨人喜爱的动物。
在英文中如果要说某人愚蠢或固执就会说“he is an absolute donkey”。
中文相同的表达方法是“他倔得像头驴,蠢驴”。
狐狸(fox):在中英文的寓言故事中狐狸的形象总是奸诈狡猾的。
在中文中经常提到“一只狡猾的狐狸”,在英文中会说“a cunning fox”。
鹦鹉(parrot):中西方国家的人都认为鹦鹉能够代表那些只会模仿别人而没有自己见解的人,因此英文中的短语“talk like a parrot”对应于中文的“鹦鹉学舌”。
在纷繁复杂的语言中还有很多动物在中英文中具有相同的内涵。
如,百灵(lark)可以指代高兴的人,绵羊(sheep)指代胆小怯懦的人。
以上所述的动物在中英文中具有相同的含义,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第一,中西方人们的生活环境存在着相似之处,人们通过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观察,总结了相似的动物天性,从而自然而然地对这些动物赋予了对应的含义,如在上文中提到的狐狸(fox)、蛇(snake)、驴(donkey)等等;第二,随着中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加、文化方面的相互渗透,就逐渐接纳了对方的观点。
中西方龙文化差异
![中西方龙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6698999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f.png)
3. Dragons and festivals
• Chinese dragons often appear in Chinese festivals, celebration and weddings.
• For example:Dragon Boat Festival
Western dragons
• As we know, western dragons seldom appear in festivals.
谢谢观赏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Western dragons
• Western dragons look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western dragons. Some look like snakes, when others look like dinosaurs, and even lions.
ears of an ox.
Western dragons look different form Chinese dragon. The typical Western dragon is a large, scaly creature like a dinosaur or a huge lizard.It has wings and four legs.
2.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with other dragons which are the same species.
• Chinese dragons
• Most Chinese dragons look similar 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colors and small parts of body features.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07f6346866fb84ae45c8d59.png)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自然界中绚丽多彩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自《诗经》与《楚辞》开拓了花卉入诗的先河,引花入诗、以花喻人、借花言志在我国便成为一种极普遍的文化现象,汉语中的许多植物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对植物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
本文拟就汉英两种语言中植物的象征意义,尤其花木进行比较,探讨汉英植物文化的某些特征,从中窥知汉英文化的差异。
一、植物的象征意义东西方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赋予花木的象征意义异大于同,对花木习性的观察和所产生的联想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趣和民族特性。
1.象征意义相同由于人脑的生理机制和思维能力是相同的,再加上共同的认识规律的影响,汉英民族赋予一些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基本相同。
,如:在汉英文化中,月桂都象征着胜利和荣耀。
福建地区古越人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古希腊人也用月桂树枝编成冠冕,授予竞赛的优胜者,称为桂冠(1aureate)。
英文中win(gain)laurels指得到荣誉;rest on one’S laurels指满足已有的成绩;look to one’s laurels指小心翼翼地保持已得到的荣誉。
此外,在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英语中一些花木的喻义为汉语所接受。
如:玫瑰象征爱与美、幸福与美好,橄榄枝象征和平,均已被中国文化认同。
英文中,a bed of roses比喻愉快舒适的生活;rose-colored(玫瑰色的)象征乐观、愉快。
汉语也有“玫瑰色的梦”(美梦)、“玫瑰色的前程”(美好的前程)、“玫瑰色的眼镜”(过于乐观的眼光)等表达法。
2.象征意义不同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侧重点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东西方国家对同样的花木联想到的特性和所引起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在一种文化中某种花木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动植物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动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a3f40b2d192e45361066f5e6.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动植物
Cultural Diffreneces in Plants and Animals
• 英国是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人们喜欢用羊毛制物,与 此有关的成语也很多,pull the wool over someone’s eyes(掩人耳目) 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 to go for wool and come home shorn(偷鸡不成蚀把米)。
宗教神话的差异
风俗习惯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
经济生活的差异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
dragon龙
•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凶残”、“邪恶”、“罪孽” 的化身。《圣经》中就多次把“龙”比作引起天下大乱的 恶魔撒旦(Satan)。另外“dragon”还含有“警觉、凶 猛的看护人”之义,此义源于希腊神话,英语中还称凶暴 的女人为dragon。 • 而在汉语文化里却有着完全相反的意义。中国古代有四 种神灵动物信仰,其中之一便有龙。“龙”也象征着“华 夏儿女”,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古人称君 主为“真龙天子”,认为他们是“龙”的化身。同时, “龙”亦含有“祥和福瑞”“吉祥如意”之意。另外, “龙”还喻指“才能优异、杰出非凡的人”,如“藏龙卧 虎”。总之,“龙”在东方文化中皆是褒义。
百合的名字还有着更古老的源泉,希腊人相信百 合花是天后赫拉的乳汁浇灌下生长出的,罗马人 则将百合与婚姻和家庭的守护神朱诺联系在一起。 因此百合在西方传统中又被赋予母性的光彩。
中西方文化中对龙的解读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对龙的解读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a202a8d23169a4517623a352.png)
中西方文化中对龙的解读的差异对现代中国人来说,龙的形象更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人们激动、奋发、自豪。
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龙是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创造、观念创造、符号创造. “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中国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
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它曾作为先民们与神沟通的工具而存在,担负着村落的兴衰。
它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器皿,承担起天神代言人的角色。
人们还用泥沙土石在田里制成龙的形象,以此求雨。
姑且把巫术与宗教因素撇开,龙的起源与原始图腾信仰也能找出不少联系.图腾,源于印地安语,原意是“他的亲属”或“标记”.原始氏族,对周遭的自然物象知之甚微,这样,他们就凭借着猜测,认定有那么一种具有超凡主宰能力的物种,它与降雨息息相关,控制着世界的秩序,而他们,又与这种特定的物种有着亲缘关系,因此,他们将这种动物作为本氏族的象征和保护神,并将其取名为龙,遂自称为“龙的传人"。
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是有不少氏族曾以龙为图腾的,从远古时期黄帝、炎帝的子孙到尧、舜、禹的族人,以至再后来的吴国、越国的子民。
这些关于龙的神话虽已经过后人的修改和加工,但仍然涵载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约26世纪,黄帝和蚩尤在涿鹿掀起大战,传说中,黄帝派出了“应龙"参与对战,应龙是一种可以掌管风雨,长有翅膀的巨龙。
在中国神话里,龙到底长一个什么样子,似乎没人能说得清。
在宋代,古人明确提出了一个龙的形象:“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到了当代,龙的形象可塑性更强,在卡通、电影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中西方文化下的词汇差异《动物篇》
![中西方文化下的词汇差异《动物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22ae67783e0912a2162a0b.png)
语言与文化差异---动物篇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有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就学会了用马拉车、有驴驮运、用蜂酿蜜等。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成语和习语。
但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对某些动物的熟悉程度也不尽相同。
这便导致了英汉习语中一部分动物名称的差异。
另外,受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影响,中西方在动物名称的使用及互译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本文拟从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动物词汇着手,探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1、宗教神话的差异2、风俗习惯的差异3、地理环境的差异4、经济生活的差异一、宗教神话的差异英国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许多英语谚语、俗语等都和基督教有着密切关系。
而中国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尤以佛教为主。
在基督教的《圣经》中,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广泛存在,而在佛教中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则相对较少。
中西方对动物词汇应用的不同也体现了宗教文化的差异。
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源自《新约·马太福音》,含有轻蔑嘲笑色彩。
而“猪”在佛教中并无特殊喻意。
类似的差异还有以下几种:1.dragon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凶残”、“邪恶”、“罪孽”的化身。
《圣经》中就多次把“龙”比作引起天下大乱的恶魔撒旦(satan)。
另外“dragon”还含有“警觉、凶猛的看护人”之义,此义源于希腊神话,英语中还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
而在汉语文化里却有着完全相反的意义。
中国古代有四种神灵动物信仰,其中之一便有龙。
“龙”也象征着“华夏儿女”,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古人称君主为“真龙天子”,认为他们是“龙”的化身。
同时,“龙”亦含有“祥和福瑞”“吉祥如意”之意。
另外,“龙”还喻指“才能优异、杰出非凡的人”,如“藏龙卧虎”。
总之,“龙”在东方文化中皆是褒义。
2.sheep、goat由于《圣经》的影响,sheep和goat在英语中的形象截然不同,前者比喻好人,后者比喻坏人。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知识讲解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b45d24cbb4cf7ec4afed0fa.png)
百 合 lily
meaning in Chinese
In China, lily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good luck. Lily`s Chinese name is Baihe witch means good wishes of every things. Chinese like to give friends and relatives a bunch of lily as a present in every festival. Lily also will be send to a new couple in their wedding to e wished the newlyweds a lifetime of connubial bliss. So it also represent the good marriage.
meaning in westerm
Water lily means lotus in English. This meaning is from <Odyssey> of Homer. In the <Odyssey> ,there is a story that people in the island eat lotus only. Ti has the magic power that it can make persons forget the past things, and make people lethargy.
THE END
花 us
meaning in Chinese
Water lily has always been a gentleman In Chinese culture. And it was repeatedly used in architecture, sculpture,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It also is the holy things of buddhist and Taoist. The Buddha and the goddess of mercy sit on the water lily.
中西方对动物文化差异
![中西方对动物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618db21453610661ed9f44f.png)
范冰冰穿仙鹤装
• 范冰冰这身衣服的 选择肯定是站在展 示中国文化的立场 上,是带有美好而 深刻的寓意的,相 信对中国文化稍有 了解的法国朋友也 不会有所误解。 但是仍被一些法国 记者说范冰冰like a bitch。
5.狮子(lion)
中:人们对狮子一般没 有那么多的联想 。 他们认为老虎才是 百兽之王。
3.龙(dragon)
• 中:龙象征着吉祥(lucky)、权威
(authoritative)、高贵(noble)和繁荣 (prosperous) 。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 成语, 如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都展现了龙在 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 We are the descendents of dragon. 我们是龙的传人。 Chinese people have the spirit of dragon. 中国人民拥有龙的精神。 ……
10.羊(sheep或goat)
• 中:中国人心中的羊, 是温顺、听话的动物, 所以有“五羊”牌自 行车。但将该商标翻 译成英语要避免使用 goat,因为goat隐含 着“色鬼”、“牺牲 品”的意思。
• 西:人们更喜欢绵羊(sheep),而不喜欢山羊(goat),因 为绵羊比较温顺,山羊好斗,雄性山羊的尾部发出臭味, 令人厌恶。因此,英国人用sheep比作好人,用goat比 作坏人。 • sheep and goats 善人与恶人(来自《圣经》) •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口蜜腹剑 的人 • a sheep among wolves落在一群恶汉手中的善良人 • 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拒绝参加罢工的工人 • a lost sheep迷途羔羊, 迷失正道的人 • return to one‘s sheep回到本题 • follow like a sheep盲从 • as well be hanged for a sheep as for a lamb [谚]偷 大羊或偷小羊反正都得挨绞刑; 一不做二不休
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af218c94028915f804dc2d1.png)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摘要:中西方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各自的文化差异,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却有着不同的内涵,从而使得人们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误解而有碍于彼此的交流沟通。
笔者以几个典型的动物为例,阐释中西方对同一种动物的不同理解,进一步探究动物词汇在中英语言中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动物名称中西方文化内涵差异一、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文化的差异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朝夕相处,密不可分。
人类通过与动物的长期接触,逐渐了解了各种动物的天性和生活习性,并把与动物的感情反映在自己的语言中。
然而,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同一种动物的理解和情感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下面以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几种动物的不同理解为例。
1、龙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动物之一。
它象征着君王,体现着权利,在人们心中是最神圣的。
因此自古以来皇帝穿的是龙袍,祝福自己的孩子成功就叫“望子成龙”,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等等,这些词都是褒义词。
相反,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dragon是一种凶残的动物,是邪恶的象征,因此大多数都做贬义词来使用,比如“凶悍的女人”就是a dragon of woman。
而在英语文学作品中,龙又象征着邪恶凶险,在圣经中,把satan比作是“the great dragon”。
2、“老虎”一词在汉语语言文化中一直是英勇威武的象征,因此我们常说“卧虎藏龙”“虎将”等,然而在英美文化中,常常用狮子lion一词来表示勇猛,成为百兽之王,英国甚至将狮子当作国家的象征,“british lion”是英国的别称。
3、猫头鹰在汉语文化中被看作是不祥的征兆,尤其是害怕看到或者听到猫头鹰的叫声。
然而,在西方社会中,owl(猫头鹰)却象征着智慧。
在婴幼儿的故事中,owl的形象是个裁判,非常严肃,并且有头脑。
二、动物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1、历史条件不同的原因以“狗”为例,西方尤其是美国最早以渔猎、畜牧为主,主要食用牛羊,狗在当时是人类的帮手,所以西方将“狗”看成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从中西动物形象窥探文化差异讲述
![从中西动物形象窥探文化差异讲述](https://img.taocdn.com/s3/m/79e5800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5.png)
从中西动物形象窥探文化差异【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动物常常被我们富裕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带着我们的主观感受。
动物词语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名词,它们的内涵在语言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扩展,增加。
同一个动物在中西文化中可能承载着同样的文化内涵,也可能蕴含不同的含义。
而不同的动物也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代表相同的内涵。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动物文化。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了解动物在中西方也就是汉语和英语中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
关键词:动物形象动物词汇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一、引言动物在人类生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 人类的语言都会涉及到动物名称, 中文和英文当然也不例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名开始慢慢地被赋予了从未有过的文化内涵。
但是由于中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环境上的差异,部分动物名称被赋予的内在含义也不尽相同。
例如,有些动物在中文被赋予了褒义,但在英文中却是贬义的,反之亦然。
而这种差异性可以很好地体现在语言中,动物经常会出现在不同语言的谚语和习语中出现。
动物的象征意义在每个民族的日常用语中有丰富的体现。
在语言的翻译过程中,有的可以直译,有的却需要用不同的动物代替,其实将常见的动物翻译分为三类来:一类是可以直译且意义相同,一类是可以直译但意义不同,还有一类是翻译的同屋就不同。
而我要讲的重点侧重于后两者也就是中西方动物形象的差异。
二、中西方动物形象对比例证想要了解具体的动物形象与其代表的含义在中西方的差异,我会从大量的俗语或语言习惯入手,因为这种差异性可以很好地体现在语言中,例如谚语和习语。
(一)狗和dog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 同一动物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汉语文化中对马情有独钟,马在农业和战争中起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汉语中许多与马有关的成语都是褒义色彩很浓 的词,如“万马奔腾”“老马识途”等。而因为英国是一 个岛国,马在英国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像在中国这 样大,因此在英语中“马”更多是被当作一种中性动物看 待,如eat like a horse, work like a horse,that is a horse of another colour。
• 英国是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人们喜欢用羊毛制物,与 此有关的成语也很多,pull the wool over someone’s eyes(掩人耳目) 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 to go for wool and come home shorn(偷鸡不成蚀把米)。
sheep绵羊、goat山羊
• 由于《圣经》的影响,sheep和goat在英语中的形象截然 不同,前者比喻好人,后者比喻坏人。英语中有关goat的 成语,大多贬义。如:to play the goat=play the fool(瞎 胡闹);to get sb's goat(触动肝火) 等等。《圣经》说 牧羊人要分辨绵羊和山羊,“把绵羊安置右边,山羊左 边”。据说野山羊常混进羊群里,引诱绵羊,故牧养人必 须把它们区分开来,以免混淆。有一成语便来源于此: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区别好坏,分清良 莠”。 • 由此,人们用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这个 成语,来比喻to divide good or useful people from bad or useless。在中国文化中,“绵羊”和“山羊”都是羊, 并没有特殊喻意。
bat蝙蝠
• 在英语国家里,民间认为bat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它总是 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的 习语都含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bat 成 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另外,英语中的bat还有“怪诞”、 “失常”等含意,如,to have bats in the belfry“精神失 常”,crazy as a bat“神经错乱”。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因其中“蝠”字与“福”字同音,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幸福”、“福运”的象征, 如旧式家具上的蝙蝠木刻、绣品上的蝙蝠图案等,表现的 都是人们企盼吉祥、洪福的美好心愿。
• 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贬 义, 而在汉语中却含有褒义色 彩的也比比皆是, 如, 蝙蝠 (bat)孔雀 (peacock)、等等。
• 邪恶的bat 与吉利的蝙蝠。西方人一提起bat就害怕。蝙蝠 令人厌恶, 使人联想到丑陋与罪恶, 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 如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 bat 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蝙蝠因其 中“蝠 ”字与“福”字同音, 摇身一变成了吉祥物。 • 骄傲狂妄的peacock 与吉祥美丽的孔雀。由于英汉民族的 审美角度不同, 所以同一动物常常在他们的心目中产生不 同的联想。英国人强调peacock与人媲美的高傲的一面, 如as proud as a peacock (孔雀般骄傲) , play the peacock (沾沾自喜)。而汉族人注重她开屏时的美丽, 孔雀 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丽的象征。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动植物
Cultural Diffreneces in Plants and Animals
宗教神话的差异
风俗习惯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
经济生活的差异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
dragon龙
•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凶残”、“邪恶”、“罪孽” 的化身。《圣经》中就多次把“龙”比作引起天下大乱的 恶魔撒旦(Satan)。另外“dragon”还含有“警觉、凶 猛的看护人”之义,此义源于希腊神话,英语中还称凶暴 的女人为dragon。 • 而在汉语文化里却有着完全相反的意义。中国古代有四 种神灵动物信仰,其中之一便有龙。“龙”也象征着“华 夏儿女”,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古人称君 主为“真龙天子”,认为他们是“龙”的化身。同时, “龙”亦含有“祥和福瑞”“吉祥如意”之意。另外, “龙”还喻指“才能优异、杰出非凡的人”,如“藏龙卧 虎”。总之,“龙”在东方文化中皆是褒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unicorn麒麟
• 英语中所谓的“麒麟”叫“独角兽”(unicorn), 富有很强的宗教喻义。在基督教中,“独角兽” 象征耶稣基督的圣洁和神圣,也象征基督教的福 音书(Gospel)。威严的“独角兽”也是苏格兰 的象征,所以英国王室纹章的动物图像由雄狮 (象征英格兰)和独角兽组成,称作Lion and Unicorn。 • 在汉语文化里,“麒麟”历来是“祥瑞”、“高 贵”的象征。另外,麒麟还有杰出人物的喻义, 如:“人中麒麟”。汉语中还用“凤毛麟角”来 喻指“稀罕可贵的事物或人才”。
• 英语中有许多与fish有关的成语、习语。如fish in troubled waters,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drink like a fish。这是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人们 多以航海打鱼为生。因此在动物词汇方面英语中 多是与水里的生物有关。 •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属农耕文化,生 活中多以牛羊等牲畜为主。如“鹤立鸡群、鸡犬 不留,路遥知马力”等成语俯首皆是。
• 同一动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 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同一 动物词在英语中表示褒义, 在 汉语中却表示贬义, 如狗 (dog)、猫头鹰 (owl)、熊 (bear)。
• 与人友善的dog 和令人厌恶的狗。在英汉语言中 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 都表示家养的, 有四条腿, 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但其文化内涵意义 却差异甚大。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 可 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 如help a dog over a still (助人度过难关) , a lucky dog (幸运儿) , an old dog (老手)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很显然, 这些说法反映了英国人的文化心理, 他们 视狗为可爱的同伴, 人类最好的朋友, 如as faithful as a dog 就是用来形容人的忠诚。可在汉文化中, 狗是屡遭谩骂的东西, 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带有 狗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色彩, 如走狗、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丧家狗、狗仗人势、狗咬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