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史对比解读
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奈达(Nida)
• • • • • • 理论原则: 语言的共性---可译性; 差别在于对语言的需求 翻译的性质 翻译的功能 语义分析
翻译的性质
• Nida: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费道罗夫
• 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 • (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 • 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概要》一书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分 析研究,其核心内容就是“等值论”。 • 他认为“实践本身已经证明可译性原则是现实的”,但同时他又指出 了两种使可译性原则受到挑战的情况:“在原文相当明显地违背某一 民族全民语言准则而具有该语言的地方特色或狭隘的游民集团用语时, 可译性的原则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所谓“确切性”,其核心就是 “确切”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并且在不违背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在必要 时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
5.建国以后的翻译
董秋斯—1951年《论翻译的理论建设》,倡导建立中国翻译学 谭载喜—1987、1988年《必须建立翻译学》和《试论翻译学》 传统派
罗新璋—自成体系说
刘宓庆—“中国特色”翻译学 共性派 谭载喜—“科学不分国界,不分民族” 张南峰—“以建立世界翻译学作为中国译界的努力方向” 谢天振—“中外翻译理论的共通性”
第三次高潮
• 出现在11-12世纪。 • 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 带回巴格达。 •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 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 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 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中西翻译史对比
时间
公元前四世纪 罗马帝国后期到中世纪 初期 中世纪中期(11世纪至 12世纪) 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 十七世纪下半叶以来
公元25年东汉到西晋时 期 明末清初 (16世纪到17 世纪)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 (1939-1919)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新中国成立之后
总结
翻译活动自古以来会受到地理环境、人文因素 及政治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和约束,但同时翻译 活动自身也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佛经》: 从梵语(或波斯语)到汉语的转换
结论3:具有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差异
西方圣经“一语多译”,以输出为主,促成了 多种民族语言的发展和成熟。 中国佛经以输入为主,汉语从中受益,具有一 定的地区性特征。
结论4:每一次翻译高潮的产生都是当 局政府对外来文化持宽容态度的表现。 结论5:翻译高潮持续时间不同。 结论6:每一次翻译高潮所产生的特点 都与当时社会、政治等因素有关
事件
特点
佛经翻译 科技翻译
代表作
金刚经 法华经 几何原理 测量仪法 天演论 原富论
鸦片战争到 五四运动
对西方政治 思想和文学 翻译
时间
五四运动至 新中国成立 期间 新中国成立 至今
事件
对中国该走 的道路的探 索
特点
对马列主义 思想和世界 文学的翻译 翻译工作日 益完善
代表作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理论
中西翻译史对比
英本六班 付丁丁
内容
回顾所学内容
对比
总结
西方翻译史
时间 事件 特点 代表作 影响
公元前四 希腊奴隶 世俗文学 荷马史诗 促进罗马 世纪 社会衰退 文学的产 生 罗马帝国 被译为拉 宗教文学 通俗拉丁 圣经地位 文本圣经 后期至中 丁语 世纪初期 中世纪中 大量作品 语种繁多、希腊典籍 托莱多成 期 译为拉丁 信息转化 译本 为学术中 语 量大 心
对比中西方翻译历史
中西方翻译简史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前后共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
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
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由于《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由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最具权威性。
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出现在11世纪至12 世纪之间。
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同他们谈话。
”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地比较翻译是人类不同群体间借以相互交流、沟通地工具, 是人类社会所拥有地共同活动, 因而必定具有许多共同地属性.纵观中西方两千余年来地翻译历史, 我们有趣地发现, 虽然两地相隔遥远、民族迥然有异, 语言文化也分属于截然不同地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地发展轨迹却有着诸多惊人地相似之处.其最显著地特点是: 虽然实践并不以理论地存在为先决条件, 但其发展却离不开理论地促进和提升, 其最初形态从一开始就已具有了一定地指导原则, 尽管译者当时对这些原则未必会有明晰地意识.一、中西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地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具有较大地模糊性, 严复地“信达雅”说、傅雷地“神似”说、钱钟书地“化境”说、许渊冲地“三美”说等皆是如此.拿“信达雅”来说, 译者翻译到什么程度才叫“信”, 叫“达”, 叫“雅”严复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地界定.译界由此引起地近百年论争也就不足为奇.以“雅”为例, 有人说它是“古雅”、“高雅”之意;有人说它指“风格”、“文风”;有人说“雅”指“修辞效果”有人说“雅”是指“美学价值”.另外,“神似”、“化境”两个语词本身就具有飘忽不定地模糊特征.“三美”也不例外: 由于艺术中地“美”是一种主观体验, 人们审美心理地差异使得“意美”等标准难以明确界定.相比之下, 西译论则有较大地明晰性.我们知道,西译论地核心概念“等值”原是数学和形式逻辑领域里地专业术语, 这个概念地引入本身就标志着西译论地明晰姿态.为了明确翻译研究中地“等值”概念, 卡特福德根据韩礼德系统语法中地层次、等级和范畴等概念作了详尽地论述; 而奈达在自己地理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后改为“功能对等”) 地区别;克里斯托又将形式等值归纳为六个层次:) 语音等值;)音位等值;) 形态等值;) 词汇等值;) 句法等值; ) 语义等值.西译论讲究分门别类地精确特点由此可见一斑.二、中西翻译理论地相似性对中西翻译理论地历史发展加以剖析, 人们很容易就会发现, 两者竟具有共同地演进模式, 也即: 两者都是从最初地对于翻译过程中所出现问题地附带式即兴议论, 发展到有意识地点评, 进而再上升到系统性地论述; 形式则从序言跋语到零章散节再到专题专论.譬如, 中国翻译理论和思想体系地构建, 是从支谦、道安、鸠摩罗什、玄奘,到严复、鲁迅、傅雷、钱钟书, 再到董秋斯、刘宓庆; 而西方翻译理论和思想体系地构建, 则是从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斐洛、哲罗姆、奥古斯丁, 到路德、伊拉斯、德顿、歌德、巴托、泰特勒, 再到奈达、卡特福德、哈提姆、韦努提等等 ,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 无一不遵循上述发展模式.有意思地是千余年来, 中西翻译思想家、理论家所考虑所关注地问题, 彼此居然不无相同焦点始终都主要集中在翻译原则、翻译目地、翻译范畴、翻译过程、翻译步骤、翻译方法以及翻译中地各种关系上, 譬如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之间地关系等等.从古到今, 中国译论也罢、西方译论也罢,都竭尽全力想回答这样地问题: 翻译是什么?为什么翻译? 为谁而翻译? 翻译什么? 怎么翻译? 翻译究竟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 重神似还是重形似? 翻译地好坏究竟又由谁来评判? 评判地标准又是什么? 翻译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抑或是伪科学? 等等.诸如此类地问题, 不仅西方人熟悉, 中国人也同样耳熟能详.中西译论传统中思维方式地这种相似性足以证明: 认知相向或认知相似是中西翻译思想所具有地一个共同特征.论及相向或相似, 中西翻译地基本方法也历来存在着这种相向性或曰相似性一个非常有意思地例子就是: 千余年来, 中西译论一向都区分直译和意译, 或曰死译和活译尽管双方地表达方式有别.譬如, 中国翻译理论地开山之祖支谦在评论竺将炎地佛经翻译时就指出: 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 或得胡语, 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雅.维祗难曰: 佛言依其意不用饰, 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 是则为善.座中咸曰: 老氏称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而古时西方翻译理论地代表人物西塞罗在谈及他地翻译实践时,则举古希腊演讲作品地翻译为例,说他是以演说家,而不是以解释员地身份去解决译过程中所出现地问题.西方地西塞罗与东方地支谦,两者都在各自地翻译理论传统中率先提出了直译和意译地概念,虽然表达方式互为不同,思想却是息息相通地.支谦地所谓质直,实际是指包括音译死译在内地直译,他地所谓文饰,则是指讲究文采修辞地意译、活译西塞罗所谓演说家式地翻译,实际是指意译和活译,他地所谓解释员式地翻译,就是指逐词翻译也即直译.两位先哲对于直译和意译地区分,都在各自地翻译传统中得到了发扬光大.譬如, 继西塞罗之后,古罗马时期地著名诗人贺拉斯,以及后来地圣经翻译大师哲罗姆都明确地使用了以词译词和以义译义地术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西塞罗地思想.必须一提地是,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西方各民族语翻译以及翻译研究地发展, 西方译学园地中奇葩辈出,其翻译理论传统中地新概念及与之相对应地新术语层出不穷.反观中国地译学界, 虽然由于社会文化和哲学思维地差异, 早期地翻译理论研究未能提出很多西方式地概念和术语,然而人们关于翻译问题地讨论,却也同样始终围绕着意译和直译而展开得蓬蓬勃勃、热热闹闹.譬如道安地五失本三不易玄奘地五种不翻、严复地译事三难等等,无不通过对翻译中所遇困难地剖析,揭示出翻译地普遍规律,进而确立起翻译所必须遵循地原则和方法.先哲们所谓地普遍规律、原则与方法,意思是指: 在把信息从一种语言译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 由于语言各异,必然传实不易, 意义也就必然有所流失.而这种种易和流失,皆由直译原文信息而引起.为了克服不易、弥补流失, 译者就必须恪守信也即忠实地原则,同时采取传神、达意或者不翻、案本而传地方法,也即意译活译或者音译死译直译地方法, 以便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地各种信息.把中国译论传统中地这些详尽剖析与精辟见解和西方译论传统中地相关论点加以两相对照,人们立刻就能品味到其中地异曲同工之妙.信或忠实成为了中西译论两千多年发展史中地核心议题, 由此凝结成了双方传统中地另一个共同特征.在中国,信地概念最早见于支谦地法句经序,即文中所引老子之言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在西方,这个论点地提出,最早则可追溯到贺拉斯地名篇诗艺.贺拉斯在论及诗歌创作时,告诫人们不可像忠实译者那样逐字翻译而且两位先哲地忠实或信,实际上都是指字面上地忠实、字面上地信,而不像现代人一提忠实和信,产生地第一联想却是意义上地忠实或意义上地信.这是因为, 贺拉斯认为忠实地译者必定是逐字翻译地译者,支谦为信地译文也必定是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地译文.三、中西译论地相异性中西译论地彼此相异, 首先表现在立论地实用性与理论性这对命题上.中国翻译理论传统地侧重点,历来在于立论地实用性.对于任何一个翻译思想或理论地提出, 人们首先关心地是这个思想或理论能否用来指导翻译地实际操作对翻译实践有没有可供使用、可供参考地价值基于这样地指导思想, 翻译理论地注意力便主要放在翻译方法和技巧地研究上.例如, 支谦所谓“因循本旨, 不加文饰” , 说地就是直译地方法道安地所谓“五失本”、“三不易” , 说地也是具体翻译操作中译者遇到地困难和可能采取地克服困难地方法玄类地所谓“五不翻”以及玄奖译经地十一种分工即译主、证义、证文、度语、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观、监护大使,则更是谈论具体地翻译方法和操作规程.就连一代译论宗师严复, 他地著名三字原则“信、达、雅”原本也只是他用来描述翻译困难、并非作为翻译准则而提出来地, 他所关心地同样是翻译地实践, 而不是翻译地理论问题.可以说, 自古以来, 中国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最为关切地, 大都是翻译有何困难、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等实用性、针对性很强地问题.尽管在中国整个翻译发展史上, 翻译理论地发展无疑也占据了重要地位置, 但同样无可否认地是, 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一千多年地翻译演进中, 对于翻译理论问题地专题、研究却几乎是一片空白.翻译理论上地真知灼见,大都散见于依附译著而存在地序文跋语中.即使是被人称为“我国最早地内部出版地翻译研究单篇专著”、写于乾隆五年地魏象乾地《播清说》陈福康, 实际上也仅为“外间极少流传”地内部“培训新地翻译人员所用地讲义” , 因此其特点仍在于它地实用性, 而不在于它地理论性.由于中国地翻译理论传统注重翻译研究地实用性, 而不注重翻译研究地理论性, 因此对于超出更不用说脱离翻译实际问题来谈论抽象理论建设地倾向, 即使是在现代语言学、现代译学研究蓬勃发展地今天, 也并非得到人们地广泛认同.例如, “建立翻译学”这个主张最初于五十年代提出、八十年代再度引起重视, 但是反对强调翻译理论建设地声音也同时随之而起.西方译论传统地特点与此有所不同.虽然我们不能说西方地翻译研究不重理论地实用价值, 不重理论与实践地联系, 或不重翻译地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但与中国译论传统相比, 西方似乎更为重视翻译理论地抽象性、条理性和系统性.例如, 当哲罗姆等人明确区分直译与意译, 多雷与泰特勒等人明确提出翻译地原则与规则, 德莱顿、歌德、施莱尔马赫、雅可布逊等人阐述翻译如何分类, 以及奥古斯丁论述翻译中地语言学问题、文艺复兴以来众多翻译理论人物专题探讨翻译地理论问题时, 他们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把注意力从底层地翻译操作, 提升到高层地理论分析和系统总结.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布鲁尼、维弗斯、汉弗莱、曼内狄、塞巴斯迪诺、杜贝利盯、于埃等译论人物率先就翻译问题展开专门研究以来, 西方地翻译研究即开始进入一个新地发展时期, 即一个不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而是试图透过实际操作层面去挖掘抽象理论地新时期.因此, 特别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十世纪, 与相应时期地中国译论研究相比, 西方译论研究地理论倾向明显多于实用倾向.例如,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 布鲁尼、维弗斯、汉弗莱、曼内狄、塞巴斯迪诺、杜贝利等人就对翻译性质、翻译定义等问题进行了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地、抽象地解释.后来于埃、巴托等人又给翻译理论注入语言学地“血液”.到了二十世纪,更是出现了从现代语言学角度, 对翻译理论进行“更富理论性”、“有时更为抽象”地大量著述, 如穆南地《翻译地理论问题》、奈达地《翻译科学探索》、卡特福德地《翻译地语言学理论》等等.综观西方翻译理论自古至今地发展演化, 似可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西方翻译研究传统地侧重点, 与其说在于说明翻译实践究竟需不需要理论, 以及如何指导和教范人们去进行实际地翻译操作, 毋宁说是在于描述翻译实践后面存在什么样地理论, 在于如何从理论角度去认识翻译、解释翻译.理论家们主要关心地, 是怎样对翻译实践地各个方面进行客观地描写,对翻译中地各种关系进行严密地分析.例如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地关系, 翻译目地、翻译材料与翻译手段之间地关系, 以及怎样通过这些描写和分析来推断出翻译地规则和原理等等.正因为西方翻译研究中地这种重“虚”多于重“实”、重抽象立论多于重经验总结、重描写多于重规范, 西方地翻译传统才得以产生较多地较抽象地理论成果.也正因如此, 特别是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对于翻译方法、技巧、翻译难点等面向翻译操作地实用性研究, 似乎较难产生广泛影响而各种超翻译实践地、带有明显“纯理”特征地译学理论, 如所谓地“翻译地语言学理论”、“翻译地交际学理论”、“翻译地社会符号学理论”、“翻译地解构主义理论”、“翻译地多元理论”等等, 却很容易引起共鸣, 得到广泛地接受和认同.综上所述, 可以清楚地看出, 尽管翻译实践有异, 不同地翻译传统却可以产生出彼此相同或相似地思想和理论.原因就在于: 翻译是人类社会地共同活动, 具有内在指导原则地同时还必定具有许多共同地属性, 其最深层、最根本地那些东西是跨语言文化地, 因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对之加以系统地比较研究, 可以因此而获得对翻译和翻译学地更加本质地认识, 有利于不同译学传统之间地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当然, 由于中西方分属于完全不同地社会文化和思想哲学体系, 其翻译实践深受影响和制约地同时, 译学理论传统地形成和发展也必定会打上各自地社会文化烙印, 因而中西翻译传统之间也必然会存在着种种差异.这些差异有时几乎难以逾越.虽然中西方思想哲学具有同样悠久地历史传统, 譬如, 柏拉图( 公元前公元前) 比孔子( 公元前公元前) 只晚了几十年,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公元前) 与孟子( 公元前公元前) 则几乎同时代, 其内容和本质却有着巨大地区别:孔孟之道立足于人地精神世界, 主要探究人类社会地伦理道德;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则以人地物质世界为根本, 主要探究人类社会地客观存在, 探究客观存在地各种逻辑关系.中国地思想哲学传统则强调天人合一、顺从天意.在这样地基础上, 就逐渐形成了既重形象思维和悟性思维, 又重归纳推理和以史为鉴, 但轻形式逻辑和空谈假设地特征.文论上则重言简意赅和暗示含蓄, 并且崇尚古人、崇拜权威! 毋庸置疑, 中国地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也必定会烙有以上种种地特征.中西译学传统在漫长地历史长河中各自独立却产生出了许多相同或相似地翻译理念, 同时又因所属社会体系地不同而打上了截然不同地文化烙印, 中西译学园地由此异彩纷呈, 双方也因此而成为世界翻译史上特色鲜明地两大体系, 理所当然地要在人类通往巴别塔之途中发挥其独特而重要地作用.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 中译论更适合于外汉文学翻译, 因为文学语言富于独创性、语义丰富、形象化强, 翻译时“其中一切几乎全无定法, 而必须重新创造”(翻译家高健语) ; 西译论中地“等值”、“等效”法虽不太适合文学翻译, 但当它们应用于形式化特点明显、结构程式化强、语义呈单一化地科技翻译时, 其有效性和解释力则明显高于“化境”、“神似”法.在思考翻译学如何奠基这个问题时, 我们不妨观照一下当代科学地特点.当代科学地特点之一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地相互对立, 开始适度让位于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 迷信纯客观地绝对主义开始逐渐让位于自觉控制主题因素地相对主义.如果说自然科学尚且这样, 那么翻译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更应如此.中国翻译学地基础建设是否牢固, 将取决于中西译论结合性研究地完善程度.人文性强地中译论与科学性强地西译论融会贯通, 相辅相成, 将是中国翻译学研究走上宏富之路地必由途径.。
论中西方古代翻译特点之比较
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姓名: 卜发荣年级: 2011级班级: 8班学号: 20110512065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 年12 月24 日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摘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还是西方古代的翻译,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古代翻译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翻译材料,不同的思想背景,所以理所当然地存在许多差异,但两者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从翻译的起源、发展、思维论述等方面对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一些对比。
关键词:中西方;古代翻译;基本特点1.中西方古代翻译起源的对比翻译的历史,可以说从各地的原始人类开始以不同的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在中国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是以佛教经典的翻译开始的。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时九百余年。
而西方古代翻译,除《圣经·旧约》的希腊语翻译外,主要是古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翻译,自公元前三世纪共和国中期起,至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覆灭止。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中国古代的翻译起源于佛经的翻译,因此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宗教方面;而西方古代的翻译起源于古希腊与罗马的战争,因此其影响包含了文学、戏剧等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圣经》翻译带来的宗教方面。
2.中西方古代翻译发展的对比从发展的过程和大体走向上看,东西方古代翻译方法虽然所走的道路不一,但都大致经历了由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与意译的相辅相成三个阶段。
2.1 中国古代的翻译发展在明代以前,翻译虽未十分盛行,但也有发展。
从有记录开始看,“象胥”是用来称呼译者的第一个名称,而后又有了“舌人”这一叫法,而对应地,翻译活动就被称为“反舌”。
此时译者的地位还并不是很高。
历史行至东汉至唐宋时期,出现了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佛经翻译。
从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发展看,在翻译文体的问题上,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即由直译趋向于意译。
中西翻译史
佛经的翻译
佛经翻译始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 开始的《浮屠经》的翻译。兴于两晋,盛于 隋唐,衰于宋代,前后约1,100年。 佛经翻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计 划、有组织的翻译活动,是我国翻译史上第 一个重要的时期。 佛教已经中国化,佛经成熟于唐。虽然今天 佛经翻译的使命已经告终,但佛教国际化的 趋势仍在发展,特别是在东亚与东南亚,佛 经翻译将有可能再次形成高潮。
18世纪的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翻译 了《伊利亚特》(6卷)和《奥德赛》(5卷),影 响很大。
3、浪漫时期的文学翻译
浪漫时期的译家或译论家,多是当时著名的 作家,所以该时的译论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想 影响很大。文学翻译的基本问题得到了深入 探讨,表现出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
罗马文学家安德罗尼柯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 《奥德赛》 (Homer’s Odyssey from Greek into Latin)。
宗教,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过程中, 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产生的。宗教的 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了 一定水平,能够抽象地思考复杂的问题。为 了吸纳更多的信众,必然进行跨民族、跨国 家、跨语言的传播。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 教,都是从各自的发源地向外传播开来,成 为世界性宗教的。其依靠的手段,大都凭借 翻译。
2、 《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Vulgate),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
公元四世纪,《圣经》拥有很多不同的拉丁 语版本。圣· 哲罗姆(St. Jerome)于公元 382年至405年翻译的Vulgate成为钦定本,标 着这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的 重要地位。 哲罗姆奠定了反对“字对字”(word-forword)翻译的基础。不是字对字的翻译,才 能保持《圣经》纯洁性。
论中西方古代翻译特点之比较
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姓名: 卜发荣年级: 2011级班级: 8班学号: 20110512065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 年12 月24 日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对比摘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还是西方古代的翻译,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古代翻译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翻译材料,不同的思想背景,所以理所当然地存在许多差异,但两者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从翻译的起源、发展、思维论述等方面对中西方古代翻译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一些对比。
关键词:中西方;古代翻译;基本特点1.中西方古代翻译起源的对比翻译的历史,可以说从各地的原始人类开始以不同的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在中国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是以佛教经典的翻译开始的。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时九百余年。
而西方古代翻译,除《圣经·旧约》的希腊语翻译外,主要是古罗马时期的拉丁语翻译,自公元前三世纪共和国中期起,至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覆灭止。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中国古代的翻译起源于佛经的翻译,因此其主要影响表现在宗教方面;而西方古代的翻译起源于古希腊与罗马的战争,因此其影响包含了文学、戏剧等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圣经》翻译带来的宗教方面。
2.中西方古代翻译发展的对比从发展的过程和大体走向上看,东西方古代翻译方法虽然所走的道路不一,但都大致经历了由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与意译的相辅相成三个阶段。
2.1 中国古代的翻译发展在明代以前,翻译虽未十分盛行,但也有发展。
从有记录开始看,“象胥”是用来称呼译者的第一个名称,而后又有了“舌人”这一叫法,而对应地,翻译活动就被称为“反舌”。
此时译者的地位还并不是很高。
历史行至东汉至唐宋时期,出现了翻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佛经翻译。
从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发展看,在翻译文体的问题上,基本上是由“质”趋“文”的,即由直译趋向于意译。
中西翻译史对比
•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我国的翻 译活动为马列主义思想和世界文学的传播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白话文代替了 文言文,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使东西方 各国优秀文学作品拥有更多的读者, 鲁 迅、瞿秋白、郑振铎、茅盾、郭沫若、成 仿吾、林语堂、朱生豪、艾思奇等学者辛 勤笔耕,不仅翻译了大批世界名著,而且 对翻译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思索和探讨,研 究的范围扩大到语言学、哲学、美学和心 理学等众多领域, 为我国的翻译理论的 系统化和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That’s All
•THANK YOU
共同之处:
•
一、起源于宗教翻译,对文化渗透力强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宗教,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生 活的一部分。而宗教典籍代表了其发祥地的民族精神和灵性思想, 是各民族信仰和文化的最早的文字存在形式。而且宗教的活力在 于传播,而使之广为流传。在西方,第一次翻译高潮是对于圣经 的翻译,并以罗马帝国征服古希腊后翻译古籍为顶峰。公元前3 世纪,为了长期在外的操希腊语的犹太人阅读和学习“旧约”, 教会决定将希伯来语的圣经译成希腊文。与此同时,教会还开始 大量翻译希腊文学典籍。 虽然宗教在中西方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 宗教翻译给语言、文学、思想形态各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在 圣经译本问世之前,日耳麦语还是一个谜,语言学家们还不清楚 其真实面貌,这足以证明民族语的形成深受圣经翻译的影响。中 国文化更是深受佛经翻译的影响,在思想领域,它既为道教的创 立奠定了基础,又为宋代“新儒学”的形成铺平的道路。在文学 领域,世人大量的摘抄佛经里的寓言与譬喻,魏晋六朝志怪小说 起源于佛经,不仅如此,佛经故事还渗入了元人杂剧中,由此看 出,佛经翻译几乎涉及到了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大量汉语渗透 佛教词汇,在语言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可以说,中西方翻译高 潮的第一次来临,极大程度上归功于宗教的推行传播。
翻译理论: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
一般认为,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
而且自此之后,产生了四大翻译高潮时期,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
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期间,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高潮。
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翻译论理和流派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处于领先的地位。
一、中西译论差异的原因探究中西翻译的历史同样悠久,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显得相对滞后。
本文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相对滞后的原因做出分析: 第一、历史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翻译事业乃至各项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封闭的,是停滞不前的,这与同时期突飞猛进的西方翻译是远不能相比的,差距由此拉开。
其次,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相对滞后的原因。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综合,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分析。
表现在翻译理论上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总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感受。
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大多都是成理论体系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主义精神。
在当今重视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比自然显得相对滞后。
再者,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来看,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趋于保守,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则显得开放、自由。
中国人极端尊重传统,这种思维定式使得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缺乏开拓性,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而西方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主张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翻译活动深人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中西方翻译史
1.1古代翻译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
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
1.2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的宗教翻译公元四世纪出现了《圣经》的多种拉丁文译本,其中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1.3中世纪西方翻译公元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
于是,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类似与巴格达的“翻译院”),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1.4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
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
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于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在法国,文学阿米欧先后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时间,译出了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查普曼1598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罗里欧1603年所译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群灿烂的明星。
而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的翻译出版社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又一次大发展。
它以其英语风格的地道、通俗和优美赢得了"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的盛誉,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西翻译简史及翻译的标准解读
• 一、中国翻译简史(三 次高潮) • 二、西方翻译简史(六 个阶段) • 三、翻译的标准
一、中国翻译简史
• “文化(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 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任何文化都不能 永存。然而,中国文化似乎是个例外。 五千年来,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走 过了不少坎坷的道路,但是中华文化 却一直没有消逝。”
★释道安: “五失本,三 不易”,主张直译 ★鸠摩罗什:主张意译; 第一次主张译者署名; 组织翻译《金刚经》 《法华经》等300余种佛 经
★彦琮:译人“八备”; 第一个将汉文译成梵 文;中国第一部翻译 理论书《辨证论》 ★玄奘:“既须求真, 又须喻俗”;将《道 德经》译成梵文;运 用补充法、省略法等 翻译技巧
2.西方自然科学翻译 (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明末至清朝中期)
• 特点:译者多为西方 传教士以及少数从事 科学技术研究或对科 学技术感兴趣的中国 士大夫;翻译西方自 然科学,如数学、化 学、机械方面的书籍
• 徐光启(明):数学家,农学 家,《几何原本》前六卷(意 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 • 李善兰(清):数学家,《几 何原本》后九卷(与英国人伟 烈亚力合译)、《代数学》、 《代微积拾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京师同文馆(1862 年,北京、上海、 广州) ★江南制造局翻译 馆(1865年,上海)
鲁迅、郭沫若、林语堂、巴金、梁 实秋、徐志摩、郁达夫、钱钟书 朱生豪、傅雷、董秋斯、张谷若等
英文译作: 《镜花缘》 《老残游记》 《浮生六记》
• 郭沫若:《浮 士德》《少年 维特的烦恼》 等 • 傅雷:《高老 头》、《欧也 妮· 葛朗台》 • 梁实秋、朱生 豪:莎士比亚 全集
• 有关翻译的书面记载: • 周朝 设有专司接待夷族来宾之 官员,即翻译官,称为“象 胥”,“舌人” •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 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 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 北方曰译。”(礼记· 王制)
中西翻译史剖析
• • •
• • •
林纾(1852—1924年)中 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 家。原名群玉、秉辉,字琴 南,号畏庐、畏庐居士,福 建闽县(今福州)人 “林纾现象”
《天演论》(公元一八九八年出版)卷首的《译例言》 中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 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至原文词 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 此经营,皆所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 他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 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 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
•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 "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 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 • 鲁迅竭力反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 译,乱译,他针对有人所谓 " 与其顺而不信 " 而提出了 " 宁 信而不顺"这一原则。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 一九四九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翻译事业也得到了解放。
直译和意译之争 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 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 非常有名的译者。 竺法护 月支派 民间私人事业
• • • •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 释道安 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不懂梵文
• 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直译
• 释道安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 鸠氏考证了以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 翻译的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 译者署名,以示负责
中西方翻译史的共性与区别
一、中西方翻译史的共性:有没有可能把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予以审视、考察,从而进行整体性的阐述呢? ,当我们把中西翻译活动的发展轨迹及其译学观念的演变过程放在一起予以审视、考察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两者之间不乏共同之处。
首先,两者(指笔译)的滥觞及大规模的展开都与宗教文献的翻译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方是《圣经》的翻译,中国是佛经的翻译。
其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在传播知识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我们把中西方翻译在传播知识方面的贡献放在一起进行考察时,这种作用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再次,翻译对各国民族语言的确立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在西方和中国也都不乏明显的共同点。
西方翻译史上,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对德语语言的统一和发展、对确立现代德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圣经》的英文翻译也同样对丰富英语的词汇、表现手段等,促进英语朝现代英语的发展,贡献卓著。
至于中国,佛经翻译对丰富汉语词汇所起的作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翻译对我国现代白话文的确立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等等,也都是众所周知、毋庸赘言的。
二、中西方翻译史的差别:1翻译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有史记载的翻译活动也与宗教直接有关。
佛教早在上古时期便在亚洲诸国传播,东汉时传入我国。
以后近千年内,我国共翻译佛经1500多部,丰富的翻译实践造就了一批佛经翻译理论家,他们是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的支谦、东晋的道安、六朝时代的鸠摩罗什,隋代的彦综和唐代的玄奘。
支谦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道安总结了比较完善的直译原则,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
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是五四运动前的第一次翻译高潮。
第二次翻译高潮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中国的士大夫与传教士联手将欧洲的宗教、哲学、科学、技术和文学等“西学”介绍到中国来,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6卷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还独译了不少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著作。
中西方翻译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郭沫若的“风韵译”在翻译时实现两种文化意识的融合,两种语言的转换和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做到“字句、意义、气韵”三者“不走转”,不走样。
其意是说我们不能凭借着自己的主观感觉而赋予翻译文本某种风韵,而应该根据原著的风格来确定译文的风格,译文应该以原著的风格为出发点和归宿。
2.(1)道安的“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何意?(2)“五失本”何意?(1)道安,东晋前秦高僧,佛经翻译评论家,致力于“般若学”,倡“本无”宗,“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要求要按原本逐字逐句地翻译,不得对原文的字有所增减。
他的翻译主张:“究其旨趣,殆归直译矣”。
直译派代表人物。
(2)道安的“失本”指的是在译经过程中对原作内容或形式的流失。
这“五失本”,反映了译家在“译梵为秦”时,充分认识到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文体以及行文习惯诸多特点上)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所作的变通(三、四、五项皆指译者为求译文简明易了所作的削繁删冗)“失本”,是为了使译文达到符合汉文规范。
这是失原作之本,却得译作之本。
此乃道安高明之举。
“失”正是为了“得”,“以得补失”,这是翻译的辩证法。
可以说,“案本而传”是相对的,而“失本”则是绝对的。
“不失本”便不成翻译。
3.徐光启的翻译思想徐光启是我国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大潮中之先驱, 被称为“西学翻译之父”、“科学译祖”。
徐光启的“翻译—会通—超胜”思想有两大特点:一是求知,求真理;二是抓重点,抓“急需”,并能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着眼。
提出翻译西洋历书须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见解,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思想:“臣等愚新认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
”意思是,只有通过翻译才能“会通”(学习与掌握) ,只有“会通”才能“超胜”(超越与争胜)。
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4.方梦志《医学词典》5.慧远的“厥中论”慧远主张厥中论,既反对“依实去本,务存其本”也反对“文过其意,理胜其辞”。
早期中西翻译史的异同
早期中西翻译史的异同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先秦时代对翻译活动的记载,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上刻着的几种不同文字,《圣经》中有关巴别塔的传说,都是上古时期不同语言间交际和翻译活动的印记。
将早期中西方翻译史的发展轨迹及其译学观念的演变过程放在一起比较时,我们很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部分。
一、口译活动多,笔译活动少,口译活动先于笔译活动。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因:(1)文字出现的时间较晚,社会组织发展的水平较低,对书面文件翻译的需求少。
(2)早期交通通讯不便,所以对外交流规模和影响力有限。
造成了笔译活动少于口译活动。
(3)统治阶层对外来文化持轻视态度。
认为外来文化比本土文化低一等,盲目自信,固步自封。
如《国语》中对“中国”之外的民族轻慢之态溢于言表,甚至称之为“禽兽”;戎狄来朝贡,正式见面前只有“舌人”来接待,敷衍。
(4)最根本的原因是本国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不对等。
经济是基础,意识形态是外交中的重要一环,经济和政治的不对等,从根本上阻断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正如古希腊文明辉煌灿烂,民主社会自然和谐,自然不会和只崇尚军事的罗马进行文化交流。
二、翻译以归化为主,符合赞助人体系要求。
中国在公元前528年时,楚国令尹鄂君子皙举行舟游盛会,百官缙绅,冠盖如云。
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
一位懂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到:“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翻译诗歌。
西方在罗马帝国统治希腊时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安德罗尼柯。
他本是希腊人,再公元前250年左右,他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译文采用的是罗马人熟悉的撒图尼乌斯诗歌体,翻译方法是尽量使用罗马化的拼写,如将希腊神袛宙斯译成罗马人熟悉的朱庇特,将希腊文的赫尔墨斯译成罗马人的信使墨丘利,将缪斯换成卡墨拉,等等。
中西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及其特色分析比较
中西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及其特色分析比较摘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理论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研究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对我们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与此同时,中西理论发展脉络却有其各自的特色,本文对中西方翻译理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西翻译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历史,然后继续介绍了西方翻译理论的历史。
最后对中西翻译理论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的特色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我们就能对中西翻译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掌握,从而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发展脉络;特色;分析比较On Comparison of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theory has a centuries-old history whether in China or in west. 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profou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our translation practice. Although a long history that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 respectivel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on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enable us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n, it continues to present the history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At last, through the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of characteristic in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we can have a comprehensive grasping o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so as to acquire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s.Key words: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history; characteristic; analyze and comparison引言翻译作为不同语言及其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的工具,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十分悠久辉煌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会涌现出许多研究翻译理论的学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同时期都有进一步的扩大和深化。
对比浅析中西翻译标准(全文)
对比浅析中西翻译标准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理论界争议颇多的一个领域。
翻译标准既是翻译活动需要遵循的准绳也是鉴定翻译成果的尺度。
中西方的翻译学家们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翻译准则或标准,必定在不同时期得出不同的译品,形成了翻译界百花齐放的盛观。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理论体系不同,翻译标准则沿着各自不同的方向进展着。
在西方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对等原则”;而在ZG,则是严复的“信达雅”。
在翻译实践活动中,二者都对各自的译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1 西方的“对等原则”据考证西方的翻译史比我国早300多年,其理论流派纷繁丰富。
纵观西方翻译史上的主要观点,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原则的是十八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后来苏联的费道罗夫提出了“等值翻译”理论;英国的卡特福特提出了“语篇对等”;美国的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等等。
其中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可谓是最为典型和有影响力的翻译标准论。
奈达被认为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贡献最大研究者之一,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功能对等。
他在1964年发表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一、忠实于原文;二、传神;三、语言流畅自然;四、同等效应。
最后一条的同等效应即动态对等是此原则的核心。
所谓动态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它要求译文不拘泥于形式对应。
功能对等的前身即为动态对等。
奈达提出“翻译要达到的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即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映应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心理反应相似(并非相等)。
奈达后来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翻译对等这一概念,他指出,对等决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完全等同,翻译只能达到“功能对等”。
因此,他提出了“最低层次的对等”和“最高层次的对等”两个概念。
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是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观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源文的理解和观赏”。
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观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映基本上一致。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陈敏达
中西翻译理论的比较翻译是人类不同群体间借以相互交流、沟通的工具, 是人类社会所拥有的共同活动, 因而必定具有许多共同的属性。
纵观中西方两千余年来的翻译历史, 我们有趣地发现, 虽然两地相隔遥远、民族迥然有异, 语言文化也分属于截然不同的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却有着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 虽然实践并不以理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但其发展却离不开理论的促进和提升, 其最初形态从一开始就已具有了一定的指导原则, 尽管译者当时对这些原则未必会有明晰的意识。
一、中西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具有较大的模糊性, 严复的“信达雅”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三美”说等皆是如此。
拿“信达雅”来说, 译者翻译到什么程度才叫“信”, 叫“达”, 叫“雅”严复先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界定。
译界由此引起的近百年论争也就不足为奇。
以“雅”为例, 有人说它是“古雅”、“高雅”之意;有人说它指“风格”、“文风”;有人说“雅”指“修辞效果”有人说“雅”是指“美学价值”。
另外,“神似”、“化境”两个语词本身就具有飘忽不定的模糊特征。
“三美”也不例外: 由于艺术中的“美”是一种主观体验, 人们审美心理的差异使得“意美”等标准难以明确界定。
相比之下, 西译论则有较大的明晰性。
我们知道,西译论的核心概念“等值”原是数学和形式逻辑领域里的专业术语, 这个概念的引入本身就标志着西译论的明晰姿态。
为了明确翻译研究中的“等值”概念, 卡特福德根据韩礼德系统语法中的层次、等级和范畴等概念作了详尽的论述; 而奈达在自己的理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后改为“功能对等”) 的区别;克里斯托又将形式等值归纳为六个层次:1) 语音等值;2)音位等值;3) 形态等值;4) 词汇等值;5) 句法等值; 6) 语义等值。
西译论讲究分门别类的精确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讲义(一)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讲义(一)一、西方圣经翻译纵观西方翻译史,有几件大事尤其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第一是罗马人征服希腊以后,发现希腊灿烂的文明远远高出罗马,于是翻译之风大盛,代表人物有西塞罗(Cicero,106-43B.C.)、贺拉斯( Horatius,65-8B.C.)、昆体良(Quintilianus,35?-95?),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活译,以原文为基础的创造性翻译,翻译和创作之间没有根本的界限。
我们今天发现罗马神话很多不过是希腊神话的翻版,原因盖出于此。
第二件大事:7、8世纪,阿拉伯人向外扩张,征服了希腊世界,雅典成了翻译中心。
大批叙利亚学者来到雅典,把希腊作品译成古叙别亚语,带回巴格达;巴格达的翻译活动也非常活跃,翻译成古叙别亚语的译品和一些希腊原作被译成阿拉伯语。
但在10、11世纪,阿拉伯学术研究开始走下坡路,阿拉伯语作品于是大量涌向西班牙,托莱多取代了巴格达,成为欧洲的“翻译院”,书写于阿拉伯语的大量希腊作品又被译成拉丁语。
还有就是贯穿西方翻译史的《圣经》的翻译。
《圣经》的《旧约》(Old Testament)成书于公元前,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为希伯来语(Hebrew)。
《新约》(New Testament)成2世纪下半叶,原文为希腊语。
公元前3世纪,耶路撒冷的主教应埃及国王的请求,派人去亚历山大城承担《旧约》的翻译工作。
于是,在285~249 B.C.年间,有72名高贵的犹太学者云集亚历山大城,从事这项翻译工作。
据传,这72名学者来自12个不同的以色列部落,每个部落6名。
他们来到亚历山大图书馆,两人一组,分在36个地方进行翻译,译出36篇彼此极为相似的译文。
最后,72人结合在一起,对36篇译稿进行对比,在措辞上取得一致意见,这个译本被称之为《七十子文本》或《七十贤士译本》,或《七十子希腊文本》(Septuagint)。
这个文本成了“第二原本”,有时甚至取代希伯来语文本而成为第一原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
特点
佛经翻译 科技翻译
代表作
金刚经 法华经 几何原理 测量仪法 天演论 原富论
鸦片战争到 五四运动
对西方政治 思想和文学 翻译
时间
五四运动至 新中国成立 期间 新中国成立 至今
事件
对中国该走 的道路的翻译 翻译工作日 益完善
代表作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理论
《佛经》: 从梵语(或波斯语)到汉语的转换
结论3:具有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差异
西方圣经“一语多译”,以输出为主,促成了 多种民族语言的发展和成熟。 中国佛经以输入为主,汉语从中受益,具有一 定的地区性特征。
结论4:每一次翻译高潮的产生都是当 局政府对外来文化持宽容态度的表现。 结论5:翻译高潮持续时间不同。 结论6:每一次翻译高潮所产生的特点 都与当时社会、政治等因素有关
时间
公元前四世纪 罗马帝国后期到中世纪 初期 中世纪中期(11世纪至 12世纪) 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 十七世纪下半叶以来
公元25年东汉到西晋时 期 明末清初 (16世纪到17 世纪)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 (1939-1919)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西翻译发展的时间先后不同
西方的翻译比中国早200多年 东方和西方迥然各异的地貌特点是造成这种差异 的一个重要原因。
翻译的起源
西方:《荷马史诗》、《圣经》 中国:《金刚经》、《法华经》
结论2:都起源于宗教翻译,对文化渗透力强
在西方,圣经问世之前,日耳麦语还是一个迷, 语言学家们还不清楚其真实面貌。 中国文化更是深受佛经翻译的影响。
时间
事件
特点
代表作 影响
十四世纪 文艺复兴 翻译深入 钦定圣经 民族语言 各领域 译本 地位 至十六世 运动 纪 十七世纪 翻译向前 扩大到尤 至今 发展 其是政治、 经济领域。 专门职业 涌现大量 优秀译作
中国翻译史
时间
东汉至西晋 明末清初 欧洲宗教、 哲学、科学 介绍到中国 中国处于战 火之中
翻译的广度
《圣经》: 1400 BC:摩西十戒 500 BC: 希伯莱语的旧约 200 BC: 希腊语的旧约和次经 1st Century AD: 希腊语的新约 382 AD: Jerome's 拉丁语得完整版圣经 500 AD: 被翻译为500种语言 600 AD: 只有拉丁语版本的圣经 995 AD: 盎格鲁撒克逊人(早期英语的源语言)语言的圣 经出现. 1384 AD: Wycliffe 翻译了第一版的英语圣经,翻译自拉 丁文 1522 AD:马丁.路德的德语版新约。 1535 AD: Myles Coverdale's Bible, 参考德语和拉丁语。
中西翻译史对比
英本六班 付丁丁
内容
回顾所学内容
对比
总结
西方翻译史
时间 事件 特点 代表作 影响
公元前四 希腊奴隶 世俗文学 荷马史诗 促进罗马 世纪 社会衰退 文学的产 生 罗马帝国 被译为拉 宗教文学 通俗拉丁 圣经地位 文本圣经 后期至中 丁语 世纪初期 中世纪中 大量作品 语种繁多、希腊典籍 托莱多成 期 译为拉丁 信息转化 译本 为学术中 语 量大 心
总结
翻译活动自古以来会受到地理环境、人文因素 及政治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和约束,但同时翻译 活动自身也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