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自主识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课前交流】师生对话、交流。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使彼此之间充满信任,让这种暖暖的相互关照,让人久久不忘。
此处设计让学生介绍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纸船和风筝,板书“纸船”“风筝”两词。
教师分别找学生读词,并请学生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字,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
(教师写“和”字。
)[设计意图:建立实物和要学的词之间的联系,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把识字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让学生看老师板书,又一次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而在两个生词之间加一个“和”字,就使得原本毫无联系的两个词语构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想象空间,未读其文,先有其景。
既学习了生词又在上课伊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拿起铅笔,边读边画出本课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三、检查学生识字情况1.强调通过汉语拼音识字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此时老师进行强化,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段目标,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识字的能力。
]2.游戏识字。
(玩“识字魔方”。
)教师把识字小魔方发到学生手里,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把手中的魔方向上抛,落在桌子上,正面朝上的字是哪一个字,我们就一起读出那个字,如果有同学读错,我们就一起来帮帮他。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来到学习小组和学生一起玩。
)3.猜字谜。
每字头上长颗草:莓!很少张口见面闹:吵!4.检查识词情况:幸福、愿意、扎风筝、漂流、飘荡。
[设计意图:读后交流识字方法,并且通过玩识字魔方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巩固识字的作用。
23 纸船和风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3 纸船和风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筝、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八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七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小熊和小松鼠的友谊。
4、在朗读和想象中体会“漂哇漂、飘哇飘”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回顾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2、通过观察字形,做动作,对照插图等方法辨析“漂"与“飘”,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玩具。
一个是,一个是,(出示纸船和风筝的贴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个玩具有关系。
纸船和风筝一个在水面,一个在空中,它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纸船和风筝。
(PPT 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生书空)2,点名读课题。
师: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课题,谁再来为我们读一读?(注意点评)刚刚在听同学读课题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风筝这个词读几声?(注意“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组词时读轻声。
师带读)齐读。
3、读完了课题之后,现在就让我们乘着纸船,牵着风筝,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引导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全文没有标注拼音)师:没有了拼音帮忙,待会儿我们阅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之前有没有积累一些识字的好方法,谁来给我们你分享一下?(生自由回答,联系上下文,猜读,查识字表,查字典,问老师,问同学……)2,生自由朗读课文:师:有了这么多识字的好方法,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读好这个故事。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动动脑筋想想能用什么好办法读好它?3,指导猜读:师:没有了拼音帮助,相信刚刚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可能遇到了不少困难。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样几个词语,你能不能猜出加点字的读音,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猜出来的?(PPT出示课后第二个阅读任务)预设:根据字的特点,猜字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三种(1)插图猜字:筝(结合上下文)(2)生活经验:幸(幸运,侥幸,荣幸)(3)字形猜字:愿(4)象形字:鼠(结合上下文:松--),哭过渡:刚刚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认识了很多生字,还积累了很多的识字方法,今后我们就可以自己阅读更多的故事了。
(最新)24年秋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3 纸船和风筝【教案及反思】

23 纸船和风筝教学目标1.认识“筝、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重难点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2.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纸船和风筝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筝、鼠”等12个生字,会写“折、扎、抓、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不出声地默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班上来了两位可爱的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吧!(课件出示松鼠和小熊的图片)2.瞧,他们是活泼可爱的松鼠和憨态可掬的小熊,让我们亲切地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叫松鼠的名字的时候,特别提醒大家“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
3.松鼠和小熊都爱做手工,看:松鼠会——折纸船,小熊会——扎风筝。
(1)读词语:折纸船、扎风筝。
(2)说说读这2个词语时,需要特别提醒大家什么。
“折、纸、船、筝”都是翘舌音,“风筝”的“筝”读轻声,“扎”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到底读什么,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看写字表上的注音。
4.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话故事的主角就是松鼠和小熊,故事跟纸船、风筝有关,故事就叫《纸船和风筝》。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引人入胜的图画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这篇课文跟前面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现本文全篇没有注音)2.挑战阅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时,该怎么办?(大家共同探讨办法:猜读、查工具书、请教同学或老师……)(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同桌之间互相教读。
23 纸船和风筝(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23 纸船和风筝(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23 纸船和风筝(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筝、鼠”等12 个生字,会写“折、张”等8 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 个词语。
2.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3. 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小熊和松鼠的友谊。
4. 在朗读和想象中体会“漂哇漂、飘哇飘”的作用。
教学重点在朗读和想象中体会“漂哇漂、飘哇飘”的作用。
教学难点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小熊和松鼠的友谊。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筝、鼠”等12 个生字,会写“折、张、祝”3 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 个词语。
2.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3. 辨析“漂”与“飘”并能准确运用。
4. 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小熊和松鼠的友谊。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出示图片,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
导入:同学们,你们从课本的插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呢?(小熊、松鼠、小溪、风筝、纸船)大家说得真棒,图中的小熊和松鼠本来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可是,这对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一些小矛盾,后来他们又是如何和好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板书:纸船和风筝)【设计意图】先图片导入,再过渡到课文的教学中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初读课文,尝试猜读1. 学生初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
2. 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筝、鼠”,前鼻音“愿”,后鼻音“幸”等。
(2)识记生字:形声字结构识记:“筝、漂”形旁分别是“、氵”,声旁分别是“争、票”。
观察汉字演变过程图识记:“鼠、取”。
形近字辨析识记:“漂—飘”“原—愿”“辛—幸”。
3. 尝试猜读。
松鼠抓住祝你幸福愿意哭猜猜加点字的读音并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根据字的特点,猜字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字。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学习任务单]第23课 纸船和风筝(第1课时)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学习任务单]第23课 纸船和风筝(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84ca14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0.png)
第23课纸船和风筝(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筝、鼠”等12个字,正确书写“折、张”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了解故事内容。
课前学习任务
1.读课文,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字。
2.尝试了解故事内容。
课堂学习任务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自主识字,把课文读正确。
1.交流自主识字的方法。
任务:看一看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问题:阅读的时候要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2.识生字,读课文。
任务1: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多种方法认一认,读的时候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任务2: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风筝松鼠折纸船扎风筝抓住
漂哇漂幸福他们俩但是愿意哭了取下
探究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默读的要求是什么?
任务1:默读课文,找找小熊和松鼠心情变化的词语,了解他们心情变化的原因。
任务2:同桌之间讲讲这个故事。
二、生字新词
1.观察生字的结构,说说这些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2.跟着教师的范写和书写指导,学习生字。
3.描红并练习写字。
4.根据反馈,进行写字修正。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默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课文描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为好朋友,经历了__________又__________的故事。
课后任务
1.熟读课文,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父母听一听。
2.练习书写生字和词语表中的词语。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23 纸船和风筝 精华版教案

23 纸船和风筝【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看图和学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珍惜两人之间的友谊的情感。
语言运用:会写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筝”等8个字。
思维能力:能根据图意,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审美创造:抓住小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心理变化,感受他们珍惜友谊的情感。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
课文按照故事发展顺序讲述,全文不注音,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关注插图:本文的插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熊在山脚放风筝,松鼠在山顶放小船,展现了两个小伙伴传递友情和祝福的美好画面。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共有8个,“哭”为上下结构,“折、张、祝、扎、抓、吵、但”为左右结构。
关注词语:本课共有7个需要掌握书写的词语,“松果”一词可以利用图面帮助识记,其余词语理解起来较容易,课后可通过抄写,进行巩固。
关注主题:本文特别贴切“相处”这一主题,通过小熊和松鼠之间由吵架到和好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白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当出现矛盾时,要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教学目标】1.认识“筝、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重点)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的方法。
(重点)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小熊和小松鼠的友谊。
(重难点)4.在朗读和想象中体会“漂哇漂、飘哇飘”的作用。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2.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交流猜字方法。
3.认识“筝、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4个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3)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就和风筝有关。
聪明可爱的小熊做了一个风筝,风筝飞啊飞,飞到了山上。
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去读读这个故事吧!2.板书课题。
(板书:纸船和风筝)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
纸船和风筝

2、读中体验。
(1)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小松鼠再也受不了”等语句,体会小松鼠的心情。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假如生活中与好朋友吵架了,心情会如何呢?体验小松鼠的孤独与难受。
学情
分析
第一课时主要训练目标: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自主识字。指导书写8个生字。
3、第二课时主要训练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朋友之间应真诚、友好相处。
教学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纸船和风筝
教学共案
备注
教材
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重点
难点
识字学词,正确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松鼠和小熊之间真挚的情谊
教学
准备
带卡纸折纸船
课时
总课时数
2课时
执教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读生字新词
《纸船和风筝》教案9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9篇《纸船和风筝》教案9篇《纸船和风筝》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之间的友情。
2.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前半段故事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3.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感受道歉所需要的勇气。
活动准备:1.小棕熊和红松鼠的手偶(或图片)。
2.教学挂图:《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
3.故事磁带、录音机。
4.幼儿已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教师:今天,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谁呢?2.教师出示小棕熊和红松鼠手偶,讲述《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故事的前半段。
3.教师:故事里有谁?小棕熊和红松鼠住在哪里?他们会做什么事让朋友高兴?(二)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仿编故事。
1.教师:可是有一天,两个好朋友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结果,谁也不让谁。
山坡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也不再有漂流的纸船。
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俩和好呢?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想出各种让小棕熊和红松鼠和好的办法,尝试仿编故事结尾。
(三)集体欣赏故事结尾。
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结尾,鼓励幼儿说说:小棕熊和红松鼠后来是怎样和好的?2.教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3.教师小结:两个小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要互相关心、互相体谅,那样大家才能快乐。
(四)出示教学挂图,带领幼儿完整地欣赏和阅读故事。
引导幼儿看图阅读故事,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和教师的'身体语言参与讲述故事内容。
(五)集体完整的欣赏故事录音。
(六)表演音乐活动“好朋友”。
随着音乐的节奏,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唱歌边两两结伴表演《好朋友》”,让幼儿感知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乐情感。
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提供正方形纸、长方形纸等让幼儿进行折纸船做风筝等活动。
2.家园共育: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节假日去放风筝。
《纸船和风筝》教案2一、教学要求:1、认识“坏、扎”等生字,会写“坏、松”等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 认识“等、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 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说教学重点1. 回顾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2. 通过观察字形、做动作、对照插图等方法辨析“漂”与“飘”,并能准确运用。
说教学准备田字格磁贴、纸船与风筝实物、松鼠和小熊、彩色粉笔。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会写“折、扎、抓”3个字。
2.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 继续学习默读,提取信息,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说教学过程一、实物激趣,尝试猜读1. 出示实物,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小礼物,看看它们是什么?(出示纸船和风筝实物,展示后贴在黑板上)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与纸船和风筝有关的故事。
2. 引导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全文没有标注拼音)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在每个自然段前做上记号。
3. 回忆、汇报:没有拼音帮忙,遇到不认识的字可怎么办呢?你之前积累了哪些识字的好办法?预设:联系上下文、猜读、查字典、查识字表、问老师、问同学……4. 谈话:有这么多识字的好方法,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自己读故事了。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动脑筋想办法。
5. 交流方法,指导猜读。
出示:松鼠抓住祝你幸福愿意哭(1)要求:猜猜加点字的读音,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预设:根据字的特点,猜字方法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字,比如“抓”;第二种,利用插图猜字,比如“筝、鼠”;第三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字,比如“幸、愿”:第四种,根据字形猜字,比如“哭”。
统编版语文2年级上册(生字课件)纸船和风筝

zā
音序:Z
结构:左右
偏旁:扌 笔画数:4
组词:扎彩 包扎
笔顺:
造句:爸爸有一张穿军装扎腰带的照片。
zhuā
音序:Z 偏旁:扌
结构:左右 笔画数:7
组词:往前走。
dàn
音序:D 偏旁:亻
结构:左右 笔画数: 7
组词:但是 但愿 不但
笔顺:
造句:他看起来很严肃,但是喜欢开玩笑。
会写字
zhé
音序:Z 偏旁:扌
结构:左右 笔画数:7
组词:折纸 折旧 打折
笔顺:
造句:这件衣服打折了。
zhāng 音序:Z
偏旁:弓
结构:左右 笔画数:7
组词:纸张 张大 夸张
笔顺:
造句:这张报纸的内容很丰富。
zhù
音序:Z 偏旁:礻 组词:祝福 笔顺:
结构:左右 笔画数:9 庆祝 祝愿
造句:我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kū
音序:K
结构:上下
偏旁:犬 笔画数:10
组词:哭声 哭叫 哭泣
笔顺:
造句:楼上传来小孩子的哭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1——6自然段的学习认识“坏、扎、抓、莓、幸、福”6个会认字,会写“坏、松、扎、抓、祝、福、幸”7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1——6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重点认识“坏、扎、抓、莓、幸、福”等6个字,会写“坏、松、扎、抓、祝、福、幸”7个字。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课前交流5分钟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两个玩具。
你们看是什么?(课件出示纸船、风筝图片)。
指导学生读好“风筝”这个词语。
这两个玩具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成了一座友谊的桥,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走入课文去看看吧。
(板题,书生书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一:(1)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课文写了谁和谁的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2、读后交流。
三、自读课文1——6自然段,自主合作识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1——6自然段,看看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二,点名读。
(1)自由朗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一认。
(2)同桌用生字卡片互相检(jiǎn)测(cè)。
2、全班交流:小朋友,你碰到不认识的字,都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的呀?(借助拼音,查字典,问一问,结合上下文猜,结合生活回想)四、结合学习课文1——6自然段,随文识字。
师:有这么多好的识字方法,老师相信1——6自然段里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
那松鼠和小熊到底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1、师:为了交到好朋友,松鼠为小熊做了什么呢?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
(板书:折纸船、放松果、祝你快乐)相机学习:(1)比较并区分“漂”和“飘”。
(2)学习“松”字,进行扩词训练。
2、师:收到松鼠的礼物,小熊的心情怎么样?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相机学习“坏”字,并理解“乐坏了”。
(板书:乐坏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个别读、齐读)4、师:小熊为松鼠又做了什么呢?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
纸船和风筝识字方法妙谈

纸船和风筝识字方法妙谈
识字方法对于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而纸船和风筝是两种常见
的识字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纸船识字方法。
纸船识字法是一种
通过观察和模仿纸船的形状来帮助孩子学习认识汉字的方法。
通过
观察纸船的形状,孩子可以记住汉字的笔画结构和顺序,从而更容
易记忆和书写汉字。
这种方法通过视觉化和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孩
子在学习汉字时更加有趣和生动。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风筝识字方法。
风筝识字法是一种通过风
筝的形状来帮助孩子学习认识汉字的方法。
风筝的形状多变,可以
通过不同形状的风筝来帮助孩子记忆汉字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顺序。
通过观察和模仿风筝的形状,孩子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汉字的结构,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纸船和风筝识字方法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特定形状
来帮助孩子学习认识汉字的方法。
这些方法都注重视觉化和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当然,除了这两种
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识字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实
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字。
希望这些信息
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纸船和风筝》 学历案

《纸船和风筝》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筝、鼠”等 11 个生字,会写“折、纸”等 8 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 7 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自主识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学会交友和维护友谊。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默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出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纸船、风筝)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纸船和风筝的故事,板书课题《纸船和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词:风筝、松鼠、折纸、漂流、幸福、愿意、取下、扎风筝指名读,正音。
开火车读。
去掉拼音读。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 1-6 自然段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松鼠和小熊住在哪里?出示图片,理解“山顶”和“山脚”。
默读第 2-6 自然段,思考: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漂”和“飘”的区别。
分角色朗读松鼠和小熊的对话。
2、学习第 7-9 自然段自由读第 7 自然段,思考:他们俩吵架之后,心情怎么样?指名回答,出示词语:难过。
指导朗读,读出难过的心情。
默读第 8、9 自然段,思考:他们是怎样和好的?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3、学习第 10、11 自然段齐读第10、11 自然段,思考:松鼠和小熊和好之后,心情怎么样?指名回答,出示词语:高兴、快乐。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快乐的心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松鼠和小熊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又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最后又和好如初。
6.纸船和风筝整体识字课

纸船和风筝整体识字课型【文本教学解读】“一主”教材:《纸船和风筝》:《纸船和风筝》是刘保法写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语言浅显易懂而又富有童趣,文中的松鼠和小熊通过纸船和风筝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历吵架后又和好,这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故事中学生科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学习到如何与朋友更好地相处。
“两翼”教材:《你读我诵》:《小星星》是袁鹰写的一首小诗,语言精炼朗朗上口,利用美读为抓手,以此小诗作为课前的导入,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新主题阅读》:《月季和玫瑰》作为一篇童话,与“一主”教材《纸船和风筝》有异曲同工之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季和玫瑰的心理描写的真实贴切,使学生有代入感。
【教学目标】1.通过美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2.通过小组对战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通过部首识字和三点图示法指导书写的方式,增加学生积累,体会汉字的结构美。
4.通过识字攀登晋级表的课前测和课后测,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
【教学内容】1.“一主”教材:《纸船和风筝》;2.《新主题阅读》:《流动的画》。
【教学过程】一、课前测-识字晋级攀登我能行第一次我会认()个字第二次我会认()字2.统计测试情况:师:获得一颗星星的同学请举手获得二颗星星的同学请举手获得三颗星星的同学请举手二、随文识字1.你读我诵-减词对比读读:大海,浮起一艘海轮。
诵:蓝蓝的大海,浮起一艘彩色的海轮。
读:海轮像贴着绸缎,前进。
诵:海轮像贴着滑溜的绸缎,轻轻地前进。
读:海轮开过,升起一股气流,托起一只海鸥。
诵:美丽的海轮开过,升起一股气流,托起一只银白的海鸥。
2.师生承接读读:海轮像贴着滑溜的绸缎,轻轻地前进。
诵:绸缎,绸缎,滑溜的绸缎。
读:美丽的海轮开过,升起一股气流,托起一只银白的海鸥。
诵:托起,托起,托起一只银白的海鸥。
读:海鸥像一只风筝,被海轮牵着。
诵:牵着,牵着,被海轮牵着。
读:海轮后面的螺旋桨,在大海里转呀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船和风筝(自主识字)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尹琳琳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认识“筝、鼠、折、漂、扎、抓、幸”7个生字,正确书写“纸、折、抓、扎”4个字。
2.正确区分“飘”和“漂”。
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2.继续学习默读。
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一)认识“筝” (PPT)出示:一只风筝飘在蓝天上,出现词语“风筝”,“筝”字变大变红。
1.孩子们,看,蓝蓝的天上飘来了什么?指着“筝”字,问:这个字读什么?(生读)指导认识“筝”
2.小结:看图片识字是一种识字的好方法。
(看了这幅图片,我们也可以猜出“筝”字。
)
3.(PPT):“风”隐去,单独出现“筝”字,出示“筝”拼音。
(PPT):“风”字出现,“筝”字的拼音由第一声变成轻声。
师带读 4.这是什么?(PPT)出示:一只纸船慢悠悠地漂来,出现词语“纸船”。
(生答:纸船) 5.过渡:纸船漂在小溪里,风筝飘在蓝天上,多么美丽的画面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美丽的故事——《纸船和风
筝》。
(二)指导写“纸”字 1.板书课题,指导写“纸”。
2.齐读课题,“风筝”的“筝”读成轻声。
3.过渡:纸船和风筝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人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二、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3页,你们发现这篇课文和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吗?(这篇课文没有标出拼音。
) 2.你们的观察能力真强,这是一篇不注音的课文。
在读课文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刚才我们借助图片猜出了“筝”字,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吗?(生自由回答) 3.小结:根据语境识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看课文后面的拼音,实在猜不出来的字还可以。
(一)朗读课文过渡: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好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借助这些方法,按要求读课文。
(PPT)出示: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猜读。
(二)自主识字(PPT出示1-6自然段,“鼠、折、扎、抓、幸”五个字变红。
)老师发现,1-6自然段中同学们圈出了这些生字,现在我们全班来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预设: 1.(PPT)出示松鼠图片(老鼠、仓鼠、鼹鼠) (PPT)返回1-6自然段。
2.认识“抓”。
引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 3.(PPT)返回1-6自然段。
认识“折”和“扎” 交流是如何认识“折”和“扎”。
情况1:我在商店的门口看见过“打折”这个词语。
小结:这是在生活中识字。
情况2:我在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中找到了他们。
小结:我们都要向这位同学学习,预习生字时先看看课文后面有没有拼音。
情况3:我不认识这个字——“扎”。
引导:有些生字我们不能借助图片,也不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出它的读音,又没在生活当中见过,怎么办呢?()小结:是呀,可以问问字典老师哦!老师课前查了一下,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本课读“za”,看看老师在干什么?(“扎风筝”、“扎小辫”、“扎马尾”)都是这个“扎”。
跟我读一读吧!这三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字,我们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3.认识“幸” 引导根据语境识字
4.玩“摘苹果”读词语的游戏。
5.过渡:你还用这些方法猜出了哪些字?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读课文就容易多了。
三、训练默读同学们,我们在学习《雪孩子》一文时讲过默读的方法,还记得吗?谁来说说,什么是默读?(用眼睛看,不出声。
)小结:默读的速度比朗读要快,读长故事就适合用默读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这种方法。
(一)第一次默读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里?用横线画出来。
划好的同学用最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PPT)出示: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松鼠和小熊的家分别在哪里? 2.画简笔画(山、房子、小溪) 3.你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请一位同学上台把它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4.请你告诉大家:松鼠住在哪里?小熊住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 5.小结:这位同学边读边思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了答案,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掌声送给他。
(二)第二次默读 1.过渡: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什么让他们成了好朋友?纸船和风筝是怎样来到他们身边的?默读2-6段,找到相关句子。
2.指名答
3.交流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啊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4.请大家齐读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中都有一个“飘啊飘”,仔细观察,两个飘有什么不同?(一个是三点水,一个是风部)
5.练习落叶在水面()落叶在风中()
6.小结:咱们的汉字多奇妙呀,读音相同的字,偏旁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即使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稍有变化,表达效果也会很不一样,不信我们来看一组句子。
(PPT)出示第一组句子: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老师范读,(放慢速度,做动作)你觉得哪一句好?(指导朗读)出示第二组句子: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读一读,觉得哪一句好?(指导朗读)(三)第三次默读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有一只快乐的纸船慢悠悠地从山上漂来,一只幸福的风筝乘着风慢悠悠地飞到了松鼠家门口。
1.PPT出示:默读第2—6自然段,想一想:松鼠和小熊看见风筝和纸船心情怎么样?课文里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的心情,找出来。
2.交流 (PPT)出示第三自然段。
小熊收到礼物和祝福,心情怎么样?你从课文中哪个词语体会到的?(相机将“乐坏了”变成红色。
)想象说话:为什么“乐坏了”?想象一下:小熊乐成了什么样子?指导朗读小结: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多快乐呀!四、学写“折、扎、抓”三个生字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有三个生字宝宝也是好朋友,瞧,它们手拉手站在我们面前,你们还认识它们吗?(PPT)出示生字过渡:会认还不行,还要会写。
我们先观察下这三个字,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得美美的? 2.师生交流 3.师范写。
师:大家都看得很仔细,现在把小手举起来,跟着老师写这三个字。
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4.学生写,师巡视。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卡,先端正写字姿势,在学习卡上将四个生字先描红,再写一个字。
写完了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
5.评价五、课堂小结看到同学们写的“折”字,我好像看到小松鼠正满脸幸福地折纸船,看到“扎”字,我又好像看到小熊在乐呵呵地扎风筝,可是友谊的天空并不总是那么晴朗,也有阴雨绵绵的时候。
有一天,松鼠和小熊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他们还会继续为对方折纸船和扎风筝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板书设计23.纸船和风筝折抓扎
简笔画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一(1)班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始了今天的学习。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谁来读一读课题。
2.生读课题,师问:“筝”你是怎么认识的?二、师范读,生思考。
1.师范读课文
2.师问: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3.发现课文跟以前看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没有拼音)师出示《小蜗牛》,生交流以前是怎么读这篇课文的。
师:没有拼音的课文就可以看看上下文和看插图的方法识字。
三、多种形式朗读,借语境猜读。
1.合作读(生生合作)
2.生自读三、品读1-6自然段 1.小熊和松鼠不认识是通过什么认识的?生:纸船和风筝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折、扎”字。
3.指导“漂、飘”,点明形声字识字法。
编歌谣“三点水水上漂,风字边天上飘”。
4.指导读句子。
师:老师仿佛听到风筝真的飘起来了!谁再来读一读。
5.师:“福”字你怎么认识的?生:、贴福字师点明生活识字法。
6.生读“祝你幸福!祝你快乐!” 四、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读文兴趣。
1.生合作读。
2.生合作展示。
孩子们读完后,刘保法先生出现在现场,孩子们欢呼雀跃。
五、再次复习生字。
六、生字指导 1.生观察认识这些字有什么好方法。
2.师引导学生看宽窄、比高低、找穿插。
3.师范写,生练写。
4.师提示书写姿势。
5.生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