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第1课时)教学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课题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掌握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理解亲代的遗传物质是伴随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2.掌握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及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及表示方法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件、学案、教材相结合。
教学过程课时一导入新课: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我们首先来了解人类染色体是如何传递的?新课讲授:探究一:人类染色体的传递1、观察染色体传递过程示意图,讨论并回答。
父亲(__对染色体)×母亲(__对染色体)↓↓精子(__条染色体)卵细胞(__条染色体)子女(__对染色体)2.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的______融合在一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____对。
3.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每一对都是一条来自____,一条来自_____,后代体细胞中具有_______的染色体.,也就是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4.亲代细胞核内遗传物质随着________传给了后代,人类的遗传就是通过_________在亲代和后代之间实现传递的。
探究二:人类染色体的种类及表示方法1、体细胞中染色体:①数目:。
②种类::和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有(数目):能决定个体性状的染色体,有(数目)。
a女性性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形态,用表示。
b男性性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形态,用表示。
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 ( )A. 体细胞B. 生殖细胞C. 受精卵D. 以上所有细胞2.人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组成是()A.22对常染色体+XX B.22对常染色体+XY C.22对常染色体+XX或22对常染色体+XY D.23对常染色体3.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常来源是()A.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 都来自父方C. 一半以上来自父方,一半以下来自母方D. 都来自母方教学反思:。
《第三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放在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
在学习人类的性别遗传之前,已经学习了遗传物质、性状的遗传,并能理解简单的遗传图解。
基于这些相关知识上,学生们能够利用基因决定性状,子代从父母那里获得基因的知识来参与男女性别决定的学习。
课本中设计到了三大板块的内容,分别是人类染色体的传递、人类性别决定、探究实验“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在教学中可依据学情,将三个部分排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情分析当下学生们能够接触很多的外界事物,包括神秘的“变性人”,且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后,部分初中学生的家长会选择生二胎,所以学生们对性别以及性别的决定都有极大的兴趣。
探究实验的过程比较简单,且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实验结果很明显。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和模拟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通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模拟实验,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每组)纸盒两个(分别标记母亲、父亲)、15个黄色乒乓球、5个白色乒乓球、PPT课件、Excel表格五、教学过程【活动一】视频引入,激发思考教师活动:1、播放金星变性前后的两段跳舞视频2、引导学生辨认是否是同一个人,引发思考“改变外观以后是否就和普通女性完全一样了呢?”。
3、展示变性人和普通女性的23对染色体图。
4、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发现两段视频是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在跳舞。
2、思考“改变外观以后是否就和普通女性完全一样了呢?”。
3、通过对比变性人的染色体,发现变性人和普通女性的染色体不一样。
设计意图:变性人是现在社会存在的现象,学生对变性人充满了好奇,从变性人的角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课题分析】《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济南版八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第三节的知识。
本节内容建立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第二节“性状的遗传”的基础上,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描述如下:①比较男女染色体图谱来分析人体的性别决定。
②介绍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23对染色体,而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③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46条。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具有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尤其对于生命本质的探究兴趣更浓。
①在第三章的学习中具备了对生殖细胞的认识;胚胎的形成和发育;了解细胞核的功能。
②在生活中,一知半解地知道了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③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思维和推理能力,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
2.会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能够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生物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
2、能够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辨别男女体细胞染色体异同,明确男、女染色体的差异;通过游戏,模拟生男生女几率相等;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及浓郁的趣味性;通过对男女比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通过用染色体制作性别决定示意图,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出生的秘密》视频、图图一家照片、人类男女染色体卡片、准备模拟实验的材料,太空泥,人口普查资料【教学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新版)济南版

- 染色体作为基因的载体,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 染色体变异对遗传特征的影响。
7. 人类性别决定的实例分析
- 分析具体的性别决定案例,理解遗传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探讨性别决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传问题。
8. 科学研究方法
- 学习遗传图解的绘制和分析方法,掌握性别决定的遗传推理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强调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区别,以及人类性染色体的类型和特点。
- 举例:讲解23对染色体中,22对常染色体与1对性染色体的区别,强调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重要性。
(2)性别决定的生物学原理:讲解性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以及性别决定的遗传规律。
- 举例:以XX和XY染色体为例,解释性别决定的遗传过程。
(2)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学生对性染色体遗传规律的理解较为困难,难以掌握性别决定的遗传过程。
- 突破方法:设计遗传图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性别决定的遗传规律。
(3)实例分析:学生在分析具体病例时,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8. 社会伦理与性别问题
① 讨论性别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学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应用
② 探讨性别平等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9. 生物学知识的应用
① 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
② 了解生物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八、典型例题讲解
- 题目:如果父亲是XXY,母亲是XX,请预测他们的子女的性别比例。
2. 使学生了解性别决定的生物学原理,掌握性染色体的特点。
《人的性别决定》课题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人的性别决定》课题教案一等奖设计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目标:1、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能力目标:1、通过对图片信息的观察分析,增强学生信息处理能力;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2、通过开展游戏,提高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1、概述人的性染色和正常染色体;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难点:理解人的性别决定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与前两节内容有一定关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出生男生女的奥妙。
1、教师准备围棋棋子、信封(12-14组,每组信封两只,黑色棋子10枚,白色棋子30枚)2、教师准备有关图片、视频资料3、学生课前预习有关内容板书设计人的性别决定一、染色体1、常染色体(1-22对)2、性染色体二、人的性别决定教学后记1、在游戏过后的讨论和小结中,要注意讲清游戏与生男生女之间的联系,如黑白子的意义,数量分别代表什么。
2、生男生女图解及统计数据时要注意强调男性的精子与女性卵细胞结合机率等。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染色体性别决定问:大家都知识小品《超生游击队》吗?述: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述:在小品中,黄宏埋怨宋丹丹不争气,连生了三个女儿,宋丹丹却说:“生男生女老爷们儿是关键”述:生男生女的奥妙究竟何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一下述:要了解人的性别决定就首先要了解染色体问:我们已经学过,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展示图片)述: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幅图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体内的性染色体。
请大家阅读课本36页的文字,思考一下这23对染色体可以分为哪两类?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22对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第23对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述: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展示图片)问:大家可以看到,女性的这一对性染色体在大小和形态结构上一样吗?问:我们将妇性的这一对染色体称为什么?问:再来看男性的这一对性染色体,这条比较大的性染色体和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一样吗?问:所以我们称它为什么?述:而这条较小的染色体我们将其称为y染色体问:因此,男性的性染色体我们应当如何表示?(思考练习)述:说到这儿,有同学要问了,老师你说了半天染色体,到底人类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呢?不急,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初中生物_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3、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人类的性别决定和生男生女的比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从实际生活、实践过程和理论上论证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著名国际运动员照片,让学生判断性别。
2、【过渡】在此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其实这是一名女性运动员。
为了维护竞赛的公平,在国际奥运会上,组委会通过观察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差异,来准确的判定运动员性别。
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一)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阅读。
学生读完后,【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学习目标,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吧。
(二)首先进入第一站:观察思考1、出示人体染色体图谱,通过观察,结合课本104页,思考两个问题:①、人类染色体由什么组成?②、男女染色体有什么异同?大部分学生说是男性,少数学生说是女性。
学生读学习目标。
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对事情的真相感觉不可思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明确学习目的通过染色体图谱的观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2、教师巡视。
3、【总结】老师总结人类染色体的书写方法。
4、看看谁最棒?接着进行小练习,让学生做三个小题。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而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父母是怎样把他们的染色体传给我们的呢?由此进入第二站,(三)第二站:我会自学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3--104页染色体的传递,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学生填完后,让学生同位互相核对答案。
《第三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生男生女的原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能够科学理解和正确对待性别遗传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遗传学知识,能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
【教学重点】(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学难点】探究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方法】激趣、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内容,调查不同范围男女性别比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展示金星图片《金星秀》是一档全新的大型时尚文化脱口秀节目。
由著名舞蹈家金星独挑大梁,细数文娱热点话题,进行麻辣犀利点评,风靡整个娱乐圈。
同时,金星的性别话题再次喧嚣尘上。
课件展示:奥运悬案1932年波兰运动员斯坦妮斯洛娃瓦拉谢维奇创造了世界纪录,获得了女子一百米冠军,后来在美国遭遇了一起汽车抢劫案,被无辜枪杀。
医生在尸检时发现这位被波兰人民称为女英雄的运动员,原来是一位男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起去解开其中的奥秘吧!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一)人类染色体的传递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课件展示:人类染色体图谱,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
思考:(1)人类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分哪几大类?(2)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如何用字母表示?尝试写出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的表示方法。
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归纳,小组内交流(1)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第23对与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其余22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叫做常染色体。
(2)女性性染色体:XX;女性体细胞22对+XX男性性染色体:XY ;男性体细胞22对+XY;2.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过渡)我们的父母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那么你的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呢?学生思考:(1)想一想:在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细胞中可能有多少对(条)染色体?课件展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观察一观察二思考:①细胞分裂后染色体数目是否发生变化?②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反馈:(2)原来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由于细胞进行了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染色体减少一半,这种减半有什么规律?。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染色体图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2.通过展示性别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性别决定的过程。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讨论性别染色体遗传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性别染色体异常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4.设计亲子遗传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遗传规律,加深对性别决定的理解。
1.学生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分享性别决定因素的探究过程和结论。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关系,强调性别染色体遗传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关于性别决定的实验,如观察果蝇的性别比例,或者调查家族中的性别遗传现象。
2.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利用调查问卷、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展示、染色体模型、调查问卷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婴儿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婴儿的性别特征。
1.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性别决定的过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主题I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一、教材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节内容建立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上,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描述如下:①比较男女染色体图谱来分析人体的性别决定。
②介绍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23对染色体,而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③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46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生分析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所以,在授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授课的一个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
但不能忽视的是八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①在第三章的学习中具备了对生殖细胞的认识;胚胎的握。
形成和发育;了解细胞核的功能。
②在生活中,一知半解地知道了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③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思维和推理能力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参与模拟探究生男生女几率的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更利用于学生理解掌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A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
2、能够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A通过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公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感悟人体和谐的美。
四、教学环境决定决定有什么关系?“系?“他们”是W男性还是女性。
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2、泰国人妖情境展示(1 )男性的染色体是:22对+XX ()(2 )女性的染色体是:22条+XX ()(3 )男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22条+Y()(4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22条+Y ()2 .选择题(1)正常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通常可表示为() A.22+X 或22+YB.44+XX 或44+XYC.44+XX 或44+XD.22+XY 和22+X(2)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确的是()A.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B.一半以上来自父亲,一半以下来自母亲C.一半以下来自父亲,一半以上来自母亲口.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亲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亲多(3)一位母亲生了一对龙凤胎,这两个小孩来自于( )A.一个受精卵B.一个卵细胞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C.两个受精卵D.两个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3.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1)a 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条(2 )生殖细胞c、d的染色体数均为__条,比a b减少。
【教学设计】_人类染色体与性别

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料:小品《超生游击队》的片段。借用其中的一句台词进行导入:科学上说了,生男生女老爷们是关键。
二.人类的性别决定
(一)自主学习2
教师展示本部分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自学时间(3分钟)并进行倒计时。
自学104-105页,找出下列问题:
1.什么叫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有多少对?
2008年在我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就很精准解决了运动员的性别鉴定,维护了比赛的公平性。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就能解决这一疑问。
学生依据幻灯片中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并回答。
学生回顾“第一性征”的知识,并结合性别识别和遗传的知识进行“准确性别识别”的猜想。
展示目标
明确任务
教师展示并板书课题:
(四)合作探究1
探究活动: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1、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2、作出假设:。
参考步骤:
(1)两个袋子,分别注明“母亲”和“父亲”。
(2)“母亲”袋装1个白球;“父亲”袋装黄球、白球各10个。
(3)分别从“母亲”袋和“父亲”袋中各取一个球放在一起,如果两个球都为白色,表示所生孩子为女孩;如果两个球为黄、白两色,表示所生孩子为男孩。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
1.描述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认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一.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一)自主学习1
教师展示本部分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自学时间(3分钟)并进行倒计时。
第4章《第三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2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
【设计依据与构思】
对于学生而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科学地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重、难点)
2.能够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重、难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
【方法阐释】
通过让学生辨别男女体细胞染色体异同,明确男、女染色体的差异;通过“棋子”游戏,模拟生男生女几率相等;通过性别决定填图,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及浓郁的趣味性;通过对男女比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染色体以及人类性别决定的有关资料,准备模拟实验的材料。
【教学流程】
【过渡】他们并不是同学们认为的河莉秀是女性,塞维亚是男性。
这种事情在世界运动史上并不罕见。
例如:1932年
2、【提问】(1)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八年级生物【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要求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2.学情分析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有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
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
通过学习本节,要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的对待生男生女为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这一观点。
性别决定过程比较抽象,若能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或其他类似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将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
3.教材分析《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济南版八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第三节的知识。
本节内容建立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上,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描述如下:①比较男女染色体图谱来分析人体的性别决定。
②介绍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23对染色体,而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③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46条。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进行“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的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性别决定的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四、训练环节(13分钟)三、当堂训练要求: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1.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A.体细胞B.生殖细胞C.受精卵D.以上所有细胞2.人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组成是()A.22对常染色体+XXB.22对常染色体+XYC.22对常染色体+XX或22对常染色体+XYD.23对常染色体3.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是在()A.新个体出生时B.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时C.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D.形成生殖细胞时4.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后代遍及世界各地,孔家又称“天下第一家”。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微课教学设计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微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内容属于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本课重点在于解释人的性别是怎样决定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增加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我们通过本节微课让学生体会人体配子形成过程和受精卵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从而达到合理解释生男生女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解释人的性别决定问题;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处理数据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三、教学重点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四、教学难点生男生女的原理。
五、教学准备白纸、小卡片。
六、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1.子代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呢?发育成子代个体的受精卵由亲代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而成。
体细胞里染色体成对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染色体分开,形成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
2.男性和女性各自能够形成几种生殖细胞?女性能够产生一种卵细胞,其中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
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22条常染色体,一条X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
在适宜条件下两者生活力大体一致。
3.什么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什么样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性别是由精子还是卵细胞决定?男女性别比例应该是多少?4.课堂小结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组成决定。
子代的性别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性染色体的类型。
八、教学反思本微课将课本的文字转变成有声资料,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微课用动画的形式,利用图示和文字说明一层层揭开生男生女的奥秘。
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传递科学的思维方式。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4.3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教案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三节的内容。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殖发育”和“人类的生殖发育”的基础上来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
”生物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遗传使得物种相对稳定、世代相传,变异使得生物界绚丽多姿、丰富多彩。
这就使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第二节“性状的遗传”基础上,运用前两节知识,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
从而解释了学生关注的人类性别遗传的问题,可以说是性状的遗传的拓展。
二、学情分析:对于学生而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
同时,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
通过学习,应使学生科学的理解和正确的对待生男、生女问题。
另外,性别决定过程比较抽象,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及其他类似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将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内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类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二)能力目标:通过模拟人类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和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感悟人体和谐之美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但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省赛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体染色体的特点,区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3掌握性染色体的表示方法。
4知道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1本节课在了解遗传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看图,观察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了解人体染色体的特点并区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区分男女染色体的异同。
2通过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性别决定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观察分析,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通过开展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学习,科学地认识生男生女的现象,知道生男生女的机率是均等的,且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男性,从而走出封建误区。
(1)概述人体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3)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2正确进行生男生女的几率的探究活动(游戏)。
三、教师准备1制作“人的性别决定”的网络课件。
2收集有关班级,学校,全区,中国人口的男女比例的资料。
四、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2准备黄、白纸箱或者布袋以及黄色和白色的乒乓器四个。
(用于探究活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这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父母,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来身高的差别很大。
我们上节课学过身高,单双眼皮,皮肤的颜色这些都属于生物体的什么呢(性状)性状是有什么控制的(基因)基因通过什么传递的(生殖细胞)。
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人体内是成对存在的,用大写字母代表显性基因,用小写字母代表隐性基因。
我们今天假设用字母A来表示身高的基因,请一位同学上来写一下子代可能会出现的性状。
同学们都掌握和分析的非常好,并且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对生殖细胞的传递也非常感兴趣,通过观看视屏,我们了解到科学家研究发现受精卵在进行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细胞核,而细胞核里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的深色的物质,我们把它称为染色体。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行际进行问题分析并且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男女生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利用染色体的传递规律,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因。
教学难点利用染色体的传递规律,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小组讨论、资料分析。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准备探究活动材料(红色纸袋10只、白色纸袋10只、黑色围棋子300枚、白色围棋子100枚);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对比图片:你们能够区分图片中人物的性别吗?2、我国权威的运动医学专家陈佩杰教授:判定一个人的性别,不能依靠肉眼下结论,目前最权威的科学手段是染色体检测。
问:人类的染色体具有怎样奥秘?它又是怎样决定一个人的性别的呢? 二、新课学习引导学生自读目标,了解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77页“人类染色体的传递”部分以及观察图4.4-5人的染色体图谱后,完成下列问题:1、数目:人的体细胞中有 对染色体。
2、种类:(1)常染色体:和性别无关的染色体,有 对。
(2)性染色体:决定个体性别的染色体,有 对。
女性的性染色体用 表示,男性的性染色体用 表示。
3、结合人的染色体图谱,想一想: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在形态、数目等方面有何异同点?男性:22对+XY 女性:22对+XX指导学生回忆人的生殖过程,推测下一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多少?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78页上半部分及观察图4.4-6染色体传递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经过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使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
2、人的体细胞含有 对染色体,所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含有 条染色体,通过 ,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受精卵中染色体是 对,其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教学设计1: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济南版八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第三节的知识。
本节内容建立“遗传的物质基础”上,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
本节主要包括人体染色体的传递和性别的决定两部分。
本节内容的安排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
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从知识层面、生活经验层面和思维发展层面具备以下有利因素:(1)在第三章和前两节的学习中具备了对生殖细胞的认识,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了解了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作用。
(2)在生活中,一知半解地知道了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3)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思维和推理能力,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另外,初二学生具有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尤其对于自身生命本质的探究兴趣更浓。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描述人类人色体的组成;(2) 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能力目标(1) 能解释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2) 能解释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1.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2.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教学难点】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有对老夫妻老想生个儿子,在生第一个女儿时,便把她取名“招弟”。
第二年又生下一个女儿,便取名“再招”。
第三年生的仍是个女儿,仍不死心,取名“又招”。
第四年还是生个女儿.丈夫彻底绝望了说:我妻子就会生女孩,看来是没有给我传宗接代的了,这个就叫“绝招”吧!同学们,这看似一个笑话,但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人,认为“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想方设法生儿子;没生出儿子就怨妻子。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与构思】济南版八年级“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上,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
对于学生而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科学地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重点)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因;(难点)3、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自己设计模拟实验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人类的性别决定和生男生女的比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的重要性。
三、【方法阐释】通过让学生辨别男女体细胞染色体异同,明确男、女染色体的差异;通过“棋子”游戏,模拟生男生女几率相等;通过性别决定填图,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及浓郁的趣味性;通过对男女比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染色体以及人类性别决定的有关资料,准备模拟实验的材料。
五、【教学流程】六、板书设计: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体细胞:(女)22对常染色体+XX × (男) 22对常染色体+XY (23对)生殖细胞:22条常染色体+X 22条常染色体+X 22条常染色体+Y (23条)受精卵:22对常染色体+XX 22对常染色体+XY (23对) (女孩) (男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所以,在授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授课的一个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
但不能忽视的是八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①在第三章的学习中具备了对生殖细胞
的认识;胚胎的形成和发育;了解细胞核的功能。
②在生活中,一知半解地知道了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③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思维和推理能力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参与模拟探究生男生女几率的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更利用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
2、能够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
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感悟人体和谐的美。
四、教学环境.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泰国人妖2
仅通过外表能不能准确判断一个人的性别?
资料:1993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东亚运动会上,组委会采用了只需1根带毛囊的头发即可鉴别运动员的性别的新技术,准确率达100%,你能说出这种鉴别方法的科学依据吗?
学习任务(一)【合作交流】
1、看教材进行自主
学习,重点知识在【展示】人体染色体教材上画下来。
5 图谱:分钟后小组交流。
2、写出自己体内体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自主学习PPT
人的体细胞中有1.23对染色体,即:【提问】(1)哪幅图22对常染色体+1对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性染色体。
体?哪幅图显示的是2.女性两条性染色男性的染色体?判断体相同,用XX表依据?(2)图中哪条示。
3.男性两条性染色染色体?Y染色体是用XY表示。
,不同体染色体在形态X它与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2.生物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体细胞染色体数量变化为2n→n→ 2n→2n。
3.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4.后代的体细胞中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观看视频,大胆猜2、观看视频
(1)人类的性别决定测:生男生女机会视频来源是否均等.sohu.
com/us/48255272/32757577.shtml
(2)小品超生游击队图片视频,PPT 情境展示男性会产生几种1.
生殖细胞,分别含什么性染色体?
2.女性会产生几种生殖细胞,含什么性染色体?
3.精子和卵结合形成的受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精卵类型有几种,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的机会均等吗?
观察、分析、交流男女比例偏高的原教师点拨:“生男”还PPT
因,举例说出说出案例分析
是“生女”是随机的,男女比例失调的危“生男”和“生女”的害。
男性比例基本相同染色体还X精子中是染色体决定了后是Y这就是生代的性别-- 男还是生女的奥秘。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课堂小结理PPT
归纳整合
判断下列说法是对还是错,错的请说明原因。
随堂练习.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1)a 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条(2)生殖细胞c、d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条,比a b 减少______。
(3)B过程为_____,形成的e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又
恢复到与_____细胞一样的数量。
(4)f细胞是女儿的____细胞,其染色体为____条。
(5)由上述可以看出,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的遗传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来自。
因此,后代个体具有七、教学特色.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