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莫比乌斯圈(2)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默比乌斯带反思(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默比乌斯带反思(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97ab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0.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默比乌斯带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默比乌斯带反思第【1】篇〗《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是人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新增的一节数学游戏课。
莫比乌斯带是被作为“了解并欣赏有趣的图形”之一写进了新的数学课程。
由于是第一次准备这样的数学游戏课,显得有点迷茫。
因此我通过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观看了很多相关教学视频,在备课过程中留下了以下几点思考:1、“数学游戏课”该如何定位,重点在于发展思维,激发学生情趣?而且这个度应该掌握在哪里呢?2、是否要让学生弄明白这个纸圈为什么就变成1条边1个面了?还是让他们只是感受到这个莫比乌斯圈很神奇就行了?3、是否要在课中设计一个让学生自主创作的环节?例如给个5、6分钟他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翻转去剪,去创造。
但后来考虑到时间的问题,我没有设计这个环节。
4、如何做好数学游戏课的课堂调控?也是我作为新老师的思考重点之一,也是我的弱点之一。
接下来我说说我设计这节课的一些想法。
1、用纸条变魔术作为一个课前游戏,有意的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张普普通通纸条,也有它的神奇之处。
接着是让学生经历纸条从4条边2个面变化到1条边1个面的过程,有目的的制作出莫比乌斯圈。
2、制作出纸圈,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一个这样的纸圈,你脑海里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表达他们脑海里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整节课需要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
一是这个纸圈真的是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吗?二是:纸圈为什么变成了一条边一个面?三是:这个纸圈有什么用?3、中间教学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大胆猜想-细心求证-得出结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这个基础上,我增加了一点,就是留心观察,让学生知道其实数学就是来自生活。
4、最后的教学环节定位于先让学生去想象去创造莫比乌斯圈的用处,再去欣赏莫比乌斯圈带给我们人类独特的美,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与美,从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5、这节课我没有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而是个人自主学习自主操作,我想这样让他们对莫比乌斯圈的神奇,感受得更震撼更深刻一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神奇的纸圈(莫比乌斯圈)
![1 神奇的纸圈(莫比乌斯圈)](https://img.taocdn.com/s3/m/4e298f365901020207409cfa.png)
制作方法
莫比乌斯圈的特点
• 一般将一张纸条的首尾相粘做成的纸圈有 两个正反面. • 而莫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 一条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奇 沿着纸带的中间画一条线,把纸 带圈剪开,你会惊奇地发现什么 ? 画二条线 画三条线
神奇一
• 纸带不仅没有一分为二,反而剪出一个两 倍长的纸圈
神奇二
如果把原来的纸带圈三等分,把中间一层涂 上颜色,沿着三等分线剪开,就会得到两个 套在一起的纸带圈,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 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叫莫比乌斯,在1858年 发现了这样一个奇妙的纸圈。所以,人们 就把这样的纸圈叫莫比乌斯圈。
语文作业:完成三张卷纸。 2、看书上的背诵课文, 两会字、四会字。 3、第6、7词语盘点、日积月累。
数学作业:1、完成两张卷纸。 2、书上的定义,例题。
第一步 • 语文作业:完成三张卷纸。 • 2、看书上的背诵课文,两会字、四会字。 一张纸条 ,先捏着一端不动,将另一端扭转180度, 再粘贴起来 • 3、第6、7词语盘点、日积月累。
莫比乌斯爬梯
三叶扭结:中国科技馆的标志性的物体,是由莫比乌斯带 演变而成的。
过山车的跑道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
哈萨克斯坦新国家图书馆夜景效果图
神奇三
• 在长方形纸上画三条线,沿着线剪开,又 得到两个完全封闭的有两个纸带圈
莫比乌斯圈应用
• 莫比乌斯圈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被应用 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谁想到了能给大家说 一说?
克莱因瓶-莫比乌斯带
克莱因(1849—1925)是一位德 国数学家.他设计了一种拓扑模型.这种模型 是一种只有单面的特别的瓶子.克莱因瓶只有 外部而无内部.它穿过自己.如果往里头注水 ,那么水恰从同一个洞里溢出.在莫比乌斯带 和克莱因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把克莱 因瓶沿着它纵长的方向切成两半,那么,它将 形成两条莫比乌斯带!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https://img.taocdn.com/s3/m/bba83245ba0d4a7302763afc.png)
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叫莫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了 这样一个奇的纸圈。人们把这个纸圈命名为莫 比乌斯圈。
2
莫比乌斯圈的特点
◆一般将一张纸条的首尾相粘做成的纸圈有
两个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
◆而莫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一条边。
普通 纸圈
莫比 乌斯 圈
3
在纸圈的中间画一条线, 沿着这条线剪开,你会 发现什么?
4
5
6
如果在纸圈的中间画两条线, 沿着这两条线剪开,你会发 现什么?
7
剪开以后你会发现,你得到了一大一小两 个莫比乌斯圈。
8
9
10
11
12
三叶扭结:中国科技馆的标志物, 是由莫比乌斯圈演变而成的。
13
过山车的跑道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
14
莫比乌斯爬梯
15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PPT)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29cb31bd64783e09122ba6.png)
瓯海实验小学 金海跃
4条边2个面 2条边2个面
4条边2个面
1条边1个面
一端不变,另一端拧180度,两端对接粘贴。
莫比莫比乌斯于1858 年发现的,所以就以它 的名字命名。因为它有 许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 运用,所以很多人也通 俗地称它为“怪圈”。
应用
中国科技馆内 的三叶扭结
应用
“莫比乌斯圈”国家图书馆
应用
克莱因瓶
应用
机器上的传 动带
应用
应用
过山车
应用
▪ 日本人的专利――不用翻动音乐磁带
变化
变化
我的纸圈
创造提示:
▪ 将纸条拧360度、 540度会如何呢? ▪ 将纸条平均分成四等分,五等分,沿等分
线剪会如何呢?
课堂梳理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对于数学,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中国科技馆内的三叶扭结应用莫比乌斯圈国家图书馆应用克莱因瓶应用机器上的传应用应用应用过山车日本人的专利不用翻动音乐磁带应用变化变化pomlkihgedcbzyxvutrqpnmljihfedca98654210zywvutrqpnmljihfedbazxwvusrqonmkjigfecba8765321
(POMLKIHGEDCBzyxvutrqpnmljihfedca98654210-)( &%$#Z YWVU TRQPNMLJIHFEDBAz xwvusrqonmkjigfecba8765321+- )*&%!#ZXWVTSRQONMKJ IGFEC BAyxwutsrponl kjhgfdcb98754320+- (*&$!#YXWU TSQPONLKJH GFDC Bz yxvutrqpoml kihgedca98654210+)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https://img.taocdn.com/s3/m/c802ef1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3.png)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1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2.在莫比乌斯圈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学情分析《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是小学数学范畴的一节活动课,但它又有别于我们平常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它不像其他数学课那样“有本可据,有源可寻”,也就是说平常的数学课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上的实践综合运用。
而《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其内容属《拓扑学》范畴(几何学),对小学生来说不太好理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好组织的内容。
但是这个内容又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数学视野的好题材。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3重点难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神奇的魔术一、故事引入1.教师讲: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捕获,农民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
于是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释放,而在纸的反面写了:农民应当关押。
县官将纸条交给执事官由他去办理。
聪明的执事官对纸条作了手脚,然后根据他做手脚后的纸条向大家宣布:根据县太爷的命令释放农民,关押小偷。
2.师:你来猜猜,这位执事官在纸条上做了什么手脚,才得以伸张正义?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板书:大胆猜想)3.师:想知道那张纸条的秘密吗?其实,这个故事和我们今天要玩的怪圈有关系,出示:(神奇的怪圈)二、认识并制作莫比乌斯圈1.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提问2.师:看来同学们心里都充满好奇,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这个神奇的怪圈吧3.师:想要认识这个怪圈,我们还得从纸条说起。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47e6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c.png)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神奇的几何现象——莫比乌斯圈。
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学习内容,希望通过今天的教学,同学们能够对莫比乌斯圈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今天我们将学习第92页至第94页的内容,主要包括莫比乌斯圈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制作莫比乌斯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莫比乌斯圈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够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圈。
3. 培养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莫比乌斯圈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圈。
难点:深入理解莫比乌斯圈的性质,提高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纸、剪刀、直尺、铅笔。
学具:彩纸、剪刀、直尺、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莫比乌斯圈,引发同学们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莫比乌斯圈的历史和定义。
2. 讲解:详细讲解莫比乌斯圈的性质,通过实际操作,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
3. 实践: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莫比乌斯圈,我在旁边进行指导。
4.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莫比乌斯圈的图片为主,旁边辅以相关的性质文字。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莫比乌斯圈的定义和性质。
2. 制作一个莫比乌斯圈,并观察其性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同学们对莫比乌斯圈的理解程度比我预想的要好,大家在实践环节都非常积极,做出来的莫比乌斯圈也很有创意。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对于莫比乌斯圈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的。
拓展延伸:同学们可以回家后,向家人和朋友介绍莫比乌斯圈,看看他们能否理解,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莫比乌斯圈。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
一、莫比乌斯圈的定义和性质莫比乌斯圈是一个神奇的几何现象,它的定义和性质是同学们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第1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教学设计2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第1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514674d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3.png)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第1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探索莫比乌斯圈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同时也设计了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
但是,对于莫比乌斯圈的性质和特点,他们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莫比乌斯圈的神奇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莫比乌斯圈的定义,探索并说明莫比乌斯圈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莫比乌斯圈的定义,探索并说明莫比乌斯圈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发现莫比乌斯圈的神奇性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发现莫比乌斯圈的性质。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莫比乌斯圈的教具,如纸带、圆环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把剪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莫比乌斯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莫比乌斯圈吗?你们觉得莫比乌斯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莫比乌斯圈的定义,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莫比乌斯圈的性质。
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观察莫比乌斯圈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莫比乌斯圈的性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验证他们的发现。
_神奇的莫比乌斯圈_教学实录与评析
![_神奇的莫比乌斯圈_教学实录与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cd4401964bcf84b9d57b9f.png)
还能经常看到它的身影呢。(课件演示)
领会“观察、猜测、想象、验证”是数学学习
2.延伸。
中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完成教学目
师:原来莫比乌斯圈并不陌生,它就 标,教师设计了 3 个活动环节:一是做莫比
在我们身边,因为它的神奇魅力,后来很 乌斯圈,并验证它只有 1 条边、1 个面;二是
多人迷上了“莫比乌斯圈”,数学家们、科 沿 线剪,先猜猜可以剪成什么形状,再
仅画过蓝色的面,还画过白色的面,这说 边、1 个面”了。神奇吧!
明我们画的这个纸圈只有几个面?
生:神奇!
生:只有 1 个面。
师:莫比乌斯圈只有“1 条边、1 个面”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发现这个纸 又有什么好处呢?
圈真的只有 1 个面。
师:(课件展示)如果把传动带做成 2
(6)验证“只有一条边”。
个面的圈,它就只磨损其中的 1 个面,总是
法)
师:看着许老师验证,你们的手不痒
吗?想不想自己见证奇迹的时刻?那就
赶快动手见证吧。
学生笑,欢快地进行验证、交流。
学生举着纸圈,面面相觑,发出更加
惊奇的声音。
师:变成什么样子啊?是 3 个圈吗?变
成 1 个 3 倍长的大圈吗?变成什么样子啊?
生:变成 1 个大圈套着 1 个小圈。
师:和你的猜想相同吗?
特别报道
TE BIE BAO DAO
许 洋 执教 (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 彭晓玫 评析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77 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对比探究中认识“莫比 乌斯圈”,并会制作“莫比乌斯圈”。 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交流,体验 “猜想——验证——探究”的数学思想方 法。 3.让学生经历猜想与现实的冲突,感 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感受数学的 神奇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 养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长方形纸条。 学生:每人准备剪刀,水彩笔和若干 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莫比乌斯圈” 1.魔术导入。 师:其实,一条普通的纸条也有它神 奇的地方呢。今天这节课,许老师就和同 学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学游戏,我们一边玩 一 边 研 究 ,看 看 这 样 一 根 普 普 通 通 的 纸 条,究竟有多神奇!(板书:神奇) 2.制作普通纸圈。 (1)观察。 师:观察许老师手中的这张普通的长 方形纸条,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生:4 条边,2 个面。(板书:4 条边,2 个 面) 师生边摸边数。 (2)思考。 师:你们能把它的边变少一些,变成 2 条边、2 个面吗?取 1 号长方形纸条,试试 看。(板书:2 条边,2 个面) (3)操作。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第1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说课稿2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第1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4889c7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9.png)
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第1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是辽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第1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猜测、验证等探究活动,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体会数学的对称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
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莫比乌斯圈这一概念,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能够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圈。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能够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圈。
难点:理解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之处,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操作,发现莫比乌斯圈的特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莫比乌斯圈的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莫比乌斯圈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动,发现莫比乌斯圈的特性。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莫比乌斯圈的特性,讲解莫比乌斯圈的相关知识。
4.制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莫比乌斯圈,加深对莫比乌斯圈的理解。
5.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学案例《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方敏)文档.doc
![教学案例《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方敏)文档.doc](https://img.taocdn.com/s3/m/a5b44ea0336c1eb91b375daf.png)
数学案例《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薪春县第四实验小学方敏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7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圈”,并会制作“莫比乌斯圈”。
2、引导学生通过“猜想一一验证一一探究”的活动感受“莫比乌斯圈” 的神奇变化,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3、让学生在猜想与现实的差距中培养探究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PPT,若干长方形纸条,剪刀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里有一张纸条,出示纸条。
师:它有几条边几个面?板书:四条边,两个面。
2、师: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学生尝试,得到方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然后指名演示并说说如何想和做的。
3、师:你能想办法把它再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学生自由尝试。
(有学生发现或知道可以展示)师:一端不变,另一端拧180度,两端对接粘贴。
二、探究新知:1、师:大家面对着这样一个形状,你有什么问题吗?(1)是一条边吗?(2)是一个面吗?(3)为什么是这样的呢?2、研究证明这个纸圈只有一条边和一个面。
师生共同研究,教师引导:用手指、用笔在中线位置画线。
研究发现:这个圈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
3、板书:莫比乌斯圈。
师:面对这样的名称,你有什么问题吗?(1)为什么叫莫比乌斯圈?(2)它有什么作用?4、教师讲解由来,(课件显示)探究此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发言,教师展示。
5、师:我们还可以研究什么?(课前备了剪刀)师:该如何去剪才有研究的价值呢?引导:沿刚才的中线剪!6、猜想:剪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分小组验证:用剪刀剪一剪。
学生报告验证结果:剪开后变成一个大的莫比乌斯圈。
7、引导:如果把莫比乌斯圈按三份平均分开,又会有什么发现?小组验证:用纸圈来验证。
学生报告验证结果:一个小莫比乌斯圈套着一个大莫比乌斯圈。
三、小结:莫比乌斯圈真奇妙,生活中人们有会怎样利用它呢?四、欣赏:莫比乌斯圈运用在建筑中的图片,体会莫比乌斯圈的美妙。
(课件显示)五、拓展:师:如果继续研究下去,你会研究什么呢?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动手探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究数学的能力。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实验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f4031e9360cba1aa811da6b.png)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实验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圈”,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圈。
2、初步领会“观察、猜测、想象、验证”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圈”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求索精神。
3、在莫比乌斯圈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学生课前准备:剪刀、胶带、彩笔、三张长方形纸条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二、认识、制作莫比乌斯圈。
1、观察:这张纸条有几条边?几个面?(指名说:4条边2个面。
)(板书:4条边2个面。
)2、将2个面4条边变成2个面2条边你们能把它的边变少点吗?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板书:2条边2个面)拿出1号纸条赶紧动手试一试?变好了的同学请举手。
请你上来。
你把它变成了什么呀?噢,是一个圈啊,(接过问全班)它是两条边两个面吗?3、做“莫比乌斯圈”接下来的要求就有点难度喽,同学们敢挑战吗?把这张纸条变成一条边一个面。
(板书:一条边一个面)给学生3分钟时间研究,如果有同学研究出来,请学生上台演示,如果没人做出来,老师示范。
请拿出纸条,展开----弯曲----翻转-----对接,(回头)在来一次…你们觉得哪个步骤最关键?对,翻转可是把两个面变成一个面的关键。
学生动手做纸圈。
做好的同学把你的纸圈举高给涂老师看一下。
都做出来了吗?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圈。
(板书:圈)4、验证“莫比乌斯圈”这个纸圈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吗?好吧,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怎么验证呢?学生画线验证。
师拿出两个面的圈:我这是几个面的圈,我也给它画线。
老师画完整整一圈,和同学们一起检查,发现了什么?老师刚刚画了整整一圈,我只画了红色的面,白色的面我画上了线吗?那老师这个圈有几个面,(两个面)同学们你们检查一下你们刚刚画的线,画过了红色的面没,画过了白色的面没?你们从起点出发,绕一圈既经过了红色的面,又经过了白色的面,那是几个面?(一个面)真的是一个面哦。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_小学三四年级记事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_小学三四年级记事](https://img.taocdn.com/s3/m/5fc0061fb84ae45c3a358c4d.png)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神奇的圈圈应孜轩你知道莫比乌斯圈吗?让我带你们去见识一下它的原理吧!上作文课时,洪老师坐在椅子上,神神秘秘地从电脑下拿出一张普通的纸条,再拿出圆得像月亮的双面胶和燕子尾巴似得剪刀。
先把双面胶撕下一段,粘在纸条的一端,把双面胶撕下来,粘成一个圈,洪老师把圈圈对半剪开,咔嚓一下剪断了,眼看就要变成两个圈了,但没有,是奇迹发生了,竟然变了一个圈!?同学们目瞪口呆,心想:老师即不是魔法师,也不是魔术师,怎么把一个圈剪成一个圈?我们迫不及待地让洪老师说出原理,最终揭露谜底。
原来是在把一张纸条变成了圆圈的时候,老师对圆圈做了手脚,把另一端纸条来了180°大翻转,才形成这样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今天的莫比乌斯圈的原理。
你们现在知道莫比乌斯圈怎么形成了吧!指导老师:周老师教师评语:文章段落分明、字迹清秀、语言基本流畅,一些精妙的词语和恰当的修辞,无形之中给文章增添了不少乐趣。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郭柯盈你知道莫比乌斯圈吗?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听听我的讲解吧!上课时,老师神神秘秘地从电脑下拿出一张普通的纸,再拿出像月亮的双面胶和像燕子尾巴的剪刀。
准备好材料后,老师先用双面胶把白如雪的白纸粘起来,然后用剪刀剪圈,在剪的过程中,老师问我们:“你们猜,会变成几个圈?”我们有的说两个,有的说一个,还有的说三个,带着我们的好奇心,剪刀咔嚓地减下去了,眼看变成两个圈了,但是老师的手一动,竟然变成一个圈了,我们目瞪口呆,带着各种疑问,老师揭露谜底,原来是老师做了手脚,在剪的时候,老师把白纸180°大翻转,才变成了一个圈。
这下你知道莫比乌斯圈的原理了吧!指导老师:周老师教师评语: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承接自然,虽叙述一件平常之事,但让读者读来非常舒心自然。
幼儿园大班《神奇的纸圈》科学教案莫比乌斯圈
![幼儿园大班《神奇的纸圈》科学教案莫比乌斯圈](https://img.taocdn.com/s3/m/ef8f3bd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f.png)
幼儿园大班《神奇的纸圈》科学教案莫比乌斯圈通过探究操作,发觉莫比乌斯圈与一般的圈在沿一样的线剪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了解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验活动中探究和求证过程带来的乐趣。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于科学现象富有探究兴趣,有初步的观看、理解和运用力量,有使用剪刀沿着纸条中线剪的技能根底。
《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肯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进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阅历和视野”因此整个活动中我留意引导幼儿运用“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再试试”的讨论策略,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因自己的胜利发觉而增加自信念,也激发了幼儿参加下一个活动环节的积极性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1.通过探究操作,发觉莫比乌斯圈与一般的圈在沿一样的线剪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2.了解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3.体验活动中探究和求证过程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难点:通过探究操作,发觉莫比乌斯圈与一般的圈在沿一样的线剪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重点:了解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预备纸圈、剪刀、ppt课件、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仅限中文教案,由于照片涉及个人隐私及肖像权等问题,请不要添加含幼儿肖像的照片!)1.出示纸圈,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小朋友手上都有两个纸圈,请小朋友认真看一看,这两个纸圈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小结:一个拧过一个没拧过。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举起一般的的纸圈,伸出食指,从绿色的方块动身,沿着红色的线走,始终走回绿色的方块,你们发觉了什么?师:试试另一个纸圈,沿着红线走,手指还是始终在外圈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小结:其实这个奇妙的纸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莫比乌斯圈,是很久以前一个叫莫比乌斯的人发觉的,所以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
2.幼儿第一次操作,发觉莫比乌斯现象一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帮我一个忙,教师很想知道这个一般的纸圈沿着红色或蓝色的线剪会变成什么,你们觉得会变成什么呢?师:那假如把莫比乌斯圈也沿着红线或蓝线剪开,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测后操作并记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师:幼儿操作后叙述,你剪好的结果和刚刚猜的一样吗?小结:一般的纸圈沿着红线剪变成两个大小不变的圈,沿着蓝线剪变成了三个大小不一样的圈,而莫比乌斯圈沿红线剪开后,变成了一个更大的莫比乌斯圈,沿着蓝线剪开后变成了两个一大一小套在一起的圈。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https://img.taocdn.com/s3/m/63d39ef681c758f5f61f6726.png)
!"#$年第%期综合园地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徐行(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中心小学,大连##$!!!)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它课程相比,最独特的特征就是具有实践性,它以开展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入了多种信息,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设备,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活动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莫比乌斯圈+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莫比乌斯圈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莫比乌斯首先发现的,距今#%"多年的历史($莫比乌斯圈%这一主题活动富有吸引力,非常适合孩子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项实践活动(本活动旨在让学生亲历活动全过程,在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制作’探索’合作的快乐(二’教学目标#!发散学生思维,通过观察’比较,自己找出莫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自己认识’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点()#培养自主观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观察比较中产生探究兴趣(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验证莫比乌斯圈的特点(难点:通过探究,自己找出制作莫比乌斯圈的方法(四’教具准备#$相关XXY!%莫比乌斯圈模型)&每位学生$张长方形纸条,每组若干个莫比乌斯圈(’固体胶(胶带纸)’水彩笔五’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的纸条,我把纸条的两端粘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圈儿,老师给他起名为徐行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老师的名字叫徐行;因为老师做的这个圈)那你们能做出跟老师不一样的圈儿吗?(能)谁能做出来,就以谁的名字命名,好,开始吧!(老师找几名同学上前面)你叫什么名字?这个圈就叫qq 圈##,你们的想象力真的是很丰富,做出来的圈造型也很奇特(这位同学手里的这个圈同学们认识吗?(认识,这是莫比乌斯圈)那你们对莫比乌斯圈都有哪些了解呢?(假设生:老师,我知道这个圈是一个叫做莫比乌斯的人发现的##)同学知道了这么些,那你们知道莫比乌斯圈是怎么被发现的吗?(如果有知道的,让学生讲,教师给与补充,如果没有知道的就由老师来讲)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原来这个圈是这样被发现的,那莫比乌斯圈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学生回答)究竟是不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年第%期综合园地出示课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圈(二)动手制作莫比乌斯圈那你们想不想尝试着做一个莫比乌斯圈呢?(想)孩子们,你们先观察一下看看这个圈你们觉得自己会做吗?(会)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几个莫比乌斯圈及制作莫比乌斯圈的材料(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认真观察’探索,寻找出制作莫比乌斯圈的方法,老师要看哪组想的方法又多又好(开始吧!#!每组分发一个莫比乌斯圈,让学生观察(!"观察后,通过自己小组的研究,制作出莫比乌斯圈()#小组交流莫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小组展示’汇报(%%再次体验莫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再做一个莫比乌斯圈,本组内会的同学可以教不会的)(三)小组探索同学们在自己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出莫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老师也看出了咱们班的孩子个个心灵手巧,而且创新能力很强(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普通圈和一个莫比乌斯圈,孩子们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呢?(两个圈造型不一样##)这样,老师把验证的机会给你们,你们小组商量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分钟,#"分钟,#!分钟##)老师给你们#%分钟,小组长组织好组员并填好这份表格,‘p?开始(哪组先来说说(请小组汇报)对他们组的验证其他小组还有什么疑义吗?(有,请你说说你的想法)对于这个小组的汇报你们赞同吗?(说说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你们说莫比乌斯圈神奇吗?(神奇)它的神奇之处是什么呢?(一个面’一条边)(四)说说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孩子们,就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小纸圈竟是如此的神奇,人们就是利用它的神奇之处把它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们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莫比乌斯圈?(学生回答)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来,莫比乌斯圈的应用真的是无处不在啊(这是我们知道的,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应用,需要你们去思考去探索,以便将来有更好的发明为我们所用(可见,科学发现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一个小小的留心’用心的思考,就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意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老师知道有个叫张贻婷的小女孩,年纪跟你们差不多大,她看见奶奶开门时总找不到门孔,还经常开锁后忘记取钥匙(一次,张贻婷在清理她的玩具的时候,在一个玩具上发现了伸缩扣,她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要是能发明一个既能照亮又能让奶奶记得取钥匙的东西该多好啊(后来她就发明了这个多功能方便钥匙扣,从那以后,奶奶再也没有把钥匙落在门上(这个小女孩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儿,有了自己的奇思妙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说到这儿,老师想问问咱班同学你们有过小发明创造吗?(请同学说说)(五)总结孩子们,老师记得爱默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让更多更好的创意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六)布置作业老师留个回家小探究,在莫比乌斯圈中间画两条或者三条线,沿线剪开会是什么样呢?你发现了什么?(下转#)$页)!!!!!!!!!!!!!!!!!!!!!!!!!!!!!!!!!!!!!!!!!!!!(上接#*(页)+教学反思,本课特点#!选题源于生活设计本节课我关注了学生感兴趣的莫比乌斯圈,经过探讨后,学生自己探究制作莫比乌斯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如果学生专门学做各种各样的奇异的纸圈,而不是渗透这种神奇的道理来源,未免有上成手工操作课的嫌疑,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注重实践本节课以活动为主开展不同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活动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效果彰显个性教师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究的空间和舞台,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从想到做,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不足之处#$我选的教材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但今天上课的是刚上四年级的学生,这个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上起来有些困难,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由于本课的容量较大,在探究环节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加之又是第一次接触南方的学生,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做的不够,这是我作为年轻教师以后要注意的(+课堂实录,观看实录视频请登录!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网络版(,--./001234567-83927:3-)(。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https://img.taocdn.com/s3/m/10533fd483d049649b665891.png)
2、三等分剪开
(1)拿出2号纸条,做一个莫比乌斯圈。
(2)猜想。沿着三分之一得宽度一直剪下去,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3)老师示范,并作提醒。
(4)学生操作验证。(继续剪,一直往下剪,奇迹出现了吗)
(5)其实这还是和莫比乌斯圈的特点有关,什么特点能剪断吗
小结:刚才大家从莫比乌斯圈三分之一处剪开,变成一个两倍长的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三)联系生活、感受魅力
其实,它不仅好玩有趣,在生活中,你也经常能够看到他的身影。莫比乌斯圈蕴含着永恒、无限的意义。
课件出示可回收标志、中国科技馆的三叶扭结等。
多么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所以,后来好多人为此着了迷,数学家们对莫比乌斯圈不断的研究,后来就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的学说,叫做拓扑几何学,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了解一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敢于大胆猜想,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猜测到验证这种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
制作莫比乌斯圈,并沿着莫比乌斯圈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地方剪开,看看会有怎样的现象,并将你的发现写成数学小日记。
※板书设计※
莫比乌斯圈
猜想 验证
1条边,一个面 1/2 两个圈 一个2倍大的圈
一个大圈
1/3 一个3倍大的圈 一个2倍大的圈套一个小圈
三个小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纸条,剪刀。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https://img.taocdn.com/s3/m/2d13fe34580216fc700afda4.png)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课前交流:非常高兴今天能给四()的同学们上一节课。
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轻松一下。
一、师生谈话,激发兴趣。
师:(课件出示刘谦)他是谁?生:刘谦师:看来你们都喜欢他,杨老师也很喜欢。
今天这节数学课咱们也学学刘谦来变变魔术。
二、认识、制作莫比乌斯带。
师:瞧,这就是我们变魔术的道具,一张再普通不过的长方形的纸条。
它有几条边?几个面?(指名说)生:4条边2个面。
师:对,它有上、下、左、右四条边,前后两个面(板书:4条边2个面。
并贴上一张长方形纸条。
)师:现在来变第一个魔术,你们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师:赶紧动手试一试?(板书:2条边2个面)变好了的同学请举手。
请你上来。
师:你把它变成了什么呀?噢,是一个圈啊,(接过问全班)它是两条边两个面吗?师:(又问台前)你来指指看。
师:看来他的魔术真的变成了!掌声送给他。
师:像这种有里外两个面的曲面,数学上叫双侧曲面。
(板书:双侧曲面,并贴上普通的纸圈。
)师:做得和他一样的举起来挥一挥。
师:刚刚有位同学笑得很特别,我猜,他肯定在想,你这算什么魔术,就这点小把戏,地球人都会变。
师:接下来的第二个魔术,就有点难度喽,同学们敢挑战吗?师:底气不足,真的敢挑战吗?师:胆大心要细,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我是小刘谦,图形我来变:1、同桌讨论:怎样把一张长方形纸条变成一个面:2、选择方法进行验证。
)师:谁来把老师的要求读给大家听………请你读—--其他同学仔细听。
师:变魔术前,我们来一个约定,当老师播放的音乐停止,你们就停,记住了吗?那就开始吧。
师:音乐停,生:我就听。
(3分钟)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一下子就做好了,可有的同学却满脸疑惑,你们有什么疑惑能跟大家说说吗?---你来说说,你有什么疑惑?…就是怎么做也做不成对吧,没关系,请坐。
你的疑惑是什么?……还没想好,请坐。
师:谁愿意帮帮他们。
你来,你也来,你也来一个吧。
(掌声有请小刘谦们上场) 生上台后,师:谁先说?你来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一、引入课题:两个剪纸游戏
1、游戏一:你能把一张纸剪成两张吗
找一张旧报纸,用剪刀把报纸剪出一张5厘米宽的纸条,把纸条的一头翻个面,然后和另一头粘在一起,形成一个扭曲的纸圈。
沿着5厘米宽的纸圈的中心线把纸圈剪开,你能剪出两个纸圈吗
剪完一圈,你会发现纸圈还是一个,不过比原纸圈长了一倍。
这种扭曲的纸圈有一个奇妙的特点,它只有一个面,也就是没有正反面,这种纸圈在拓扑学上叫莫比乌斯圈。
如果我们再剪一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现在这个纸环已经是不是单侧曲面了,所以剪开以后应该至少出现两个环。
问题是,那会是怎么样的两个环呢结果是两个和刚才一样的纸环,不过这两个纸环是套在一起的。
2、游戏二:换个地方剪,你能剪出和上面一样的纸圈吗
还是按上面说过的方法做一个摩比乌斯圈,用剪刀从靠纸边上三分之一的地方剪开。
从头剪到尾,一直保持离纸边相同的距离。
这样剪的结果会是一个比原纸圈长一倍的纸圈和一个与原纸圈同样大的纸圈套在一起,真是有意思极了,这一点你恐怕没有想到吧。
二、莫比乌斯圈
1、简介
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和约翰·李斯丁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
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圈”。
2、发现
数学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曾提出,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条,首尾相粘,做成一个纸圈,然后只允许用一种颜色,在纸圈上的一面涂抹,最后把整个纸圈全部抹成一种颜色,不留下任何空白。
这个纸圈应该怎样粘如果是纸条的首尾相粘做成的纸圈有两个面,势必要涂完一个面再重新涂另一个面,不符合涂抹的要求,能不能做成只有一个面、一条封闭曲线做边界的纸圈儿呢对于这样一个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数百年间,曾有许多科学家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都没有成功。
后来,德国的数学家莫比乌斯对此发生了浓厚兴趣,他长时间专心思索、试验,也毫无结果。
有一天,他被这个问题弄得头昏脑涨了,便到野外去散步。
新鲜的空气,清凉的风,使他顿时感到轻松舒适,但他头脑里仍然只有那个尚未找到的圈儿。
一片片肥大的玉米叶子,在他眼里变成了“绿色的纸条儿”,他不由自主地蹲下去,摆弄着、观察着。
叶子弯曲着耸拉下来,有许多扭成半圆形的,他随便撕下一片,顺着叶子自然扭的方向对接成一个圆圈儿,他惊喜地发现,这“绿色的圆圈儿”就是他梦寐以求的那种圆圈。
莫比乌斯回到办公室,裁出纸条,把纸的一端扭转180°,再将一端的正面和背面粘在一起,这样就做成了只有一个面的纸圈儿。
圆圈做成后,麦比乌斯捉了一只小甲虫,放在上面让它爬。
结果,小甲虫不翻越任何边界就爬遍了圆圈儿的所有部分。
麦比乌斯激动地说:“公正的小甲虫,你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个圈儿只有一个面。
”莫比乌斯圈就这样被发现了。
3、相关结论
做几个简单的实验,就会发现“莫比乌斯圈”有许多让我们感到惊奇而有趣的结果。
实验一:
如果在裁好的一张纸条正中间画一条线,粘成“莫比乌斯圈”,再沿线剪开,把这个圈一分为二,照理应得到两个圈儿,奇怪的是,剪开后竟是一个大圈儿。
实验二:
如果在纸条上划两条线,把纸条三等分,再粘成“莫比乌斯圈”,用剪刀沿画线剪开,剪刀绕两个圈竟然又回到原出发点,猜一猜,剪开后的结果是什么,是一个大圈还是三个圈儿都不是。
它究竟是什么呢你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就知道了。
你就会惊奇地发现,纸带一分为二,一大一小的相扣环。
奇妙之处有三:
①莫比乌斯环只存在一个面。
②如果沿着莫比乌斯环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一个比原来的麦比乌斯环空间大一倍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在本文中将之编号为:环0),而不是形成两个麦比乌斯环或两个其它形式的环。
③如果再沿着环0的中间剪开,将会形成两个与环0空间一样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且这两个环是相互套在一起的(在本文中将之编号为:环1和环2),从此以后再沿着环1和环2以及因沿着环1和环2中间剪开所生成的所有环的中间剪开,都将会形成两个与环0空间一样的、具有正反两个面的环,永无止境……且所生成的所有的环都将套在一起,永远无法分开、永远也不可能与其它的环不发生联系而独立存在。
4、应用
数学中有一个重要分支叫拓扑学,主要是研究几何图形连续改变形状时的一些特征和规律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了拓扑学中最有趣的单侧面问题之一。
麦比乌斯圈的概念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建筑,艺术,工业生产中。
用麦比乌斯圈原理我们可以建造立交桥和道路,避免车辆行人的拥堵。
一、1979年,美国著名轮胎公司百路驰创造性地把传送带制成麦比乌斯圈形状,这样一来,整条传送带环面各处均匀地承受磨损,避免了普通传送带单面受损的情况,使得其寿命延长了整整一倍。
二、针式打印机靠打印针击打色带在纸上留下一个一个的墨点,为充分利用色带的全部表面,色带也常被设计成麦比乌斯圈。
三、在美国匹兹堡著名肯尼森林游乐园里,就有一部“加强版”的云霄飞车——它的轨道是一个麦比乌斯圈。
乘客在轨道的两面上飞驰。
四、莫比乌斯圈循环往复的几何特征,蕴含着永恒、无限的意义,因此常被用于各类标志设计。
微处理器厂商Power Architecture的商标就是一条麦比乌斯圈,甚至垃圾回收标志也是由莫比乌斯圈设计的。
5、小故事:
莫比乌斯带”有点神秘,一时又派不上用场,但是人们还是根据它的特性编出了一些故事,据说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捕获,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
于是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而在纸的反面写了:农民应当关押。
县官将纸条交给执事官由他去办理。
聪明的执事官将纸条扭了个弯,用手指将两端捏在一起。
然后向大家宣布:根据县太爷的命令放掉农民,关押小偷。
县官听了大怒,责问执事官。
执事官将纸条捏在手上给县官看,从“应当”二字读起,确实没错。
仔细观看字迹,也没有涂改,县官不知其中奥秘,只好自认倒霉。
县官知道执事官在纸条上做了手脚,怀恨在心,就想伺机报复。
一日,又拿了一张纸条,要执事官一笔将正反两面涂成黑色,否则就要将其拘役。
只见执事官不慌不忙地把纸条扭了一下,然后粘住两端,提笔在纸环上一划,又拆开两端。
只见纸条额正反面均涂上了黑色。
于是,县官的毒计又落空了。
现实可能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却很好地反映出“莫比乌斯圈”的特点。
三、课后思考:
我们发现在折纸带时翻转180°得到莫比乌斯带,从中逢剪开得到一个大环。
1、若是翻转360°,得到的是什么呢
(不是莫比乌斯带,从中逢剪开得到两个相扣的小环,即双重摩比乌斯环。
)如果再把这两个纸环从当中剪开呢
(会得到与原纸环同样大的,而都套在一起的四个纸环。
)
2、若是翻转540°,得到的是什么呢
(也不是莫比乌斯带,从中逢剪开得到一个三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