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园“还我读书处”建筑艺术赏析

“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

——钱咏所

还我读书斋为江苏留园内一处主要景点。从前是书斋,建筑为楼房,坐西向东,二重,硬山造,面阔两间,室内有楼上楼,楼前为天井。晋陶潜《读山海经》诗:“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刘氏时称“还读馆”,盛氏时称“还读我书斋”,解放后曾称“还我读书处”,现已恢复原名。

留园和北京颐和用、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用舍称为全国四大名园。留园属私家园林。明万历21年(1593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官归田,筑东西两园(西园现为苏州戒幢律寺寺庙花园)。当时徐泰时聘请著名画家造园家周秉虑设计,在东园植花栽竹.凿池修亭,叠石筑山,建堂造接。清乾隆59年(1794年)回归观察刘恕,经五年整修和扩建,气宇恢宏。至光绪2年(1876年)为湖北布政使盛宣怀购得,又开拓东西两面,增褥建筑,经营十余载。因前用主姓刘而世人称之刘园,遂取刘字谐音为留园],成为当时江南著名园林。解放后,苏州市人民政府拨款精心整修留园,基本保留了原有的艺术风格。

留园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节奏明快。垒园可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景色各异,各具特色,能开能合,有主有从。中部是明媚秀丽的湖光山色,东部为精美轩敞的庭园建筑,以冠云峰秀色突出主旋律,中部和东部是留园景色高潮部分。西部以大假山为主,丘壑小溪,山野风睐扑面,北部虽具乡村气息,但久已湮没毁圮,现辟为盆景园,花石路径,僻静清幽。四区景域以曲廊相连,廊长七百多米,随形而变,豌蜒曲折,使园景纵深奥妙变幻无穷。

留园中部景区是全园最精彩的区域,以水面假山为主,建筑沿四周布置,楼房轩阁之间以长廊联连,一派明媚秀丽的湖光山色。中部建筑以“涵碧山房为主体,面阔三间,硬山造。建筑空间处理为南北开敞,东西山墙作封闭处理。涵碧山房轩敞高爽,陈设雅致。南有小院,以粉墙为背衬,紫藤攀依,垒湖石牡丹花坛,地面用冰纹石拼砌,清寂之感油然面生。山房北平台宽广,依临荷花水池,水面开阔,池水清碧,坐在乎台上,北望假山耸峙,可亭翼然。山光水影相映争辉。涵碧山房东的“绿荫轩为临水敞轩。轩西有青枫古树婀娜多姿,轩南墙上嵌有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所书“华步小筑四字,下面立一花台,台中植天竺、竹技、立石笋、期石、墙上蔓有爬墙虎,构图意境深远,富有立体感。将诗画园艺术熔于一体】。涵碧山房向西往北直至东北角的“远翠阁是—条剐具特色的爬山曲廊,廊长面曲折,运用了占边的手法T”,除兰处紧贴云墙之外,其余皆脱空布置。廊视山势高低环境需要,曲曲折折,高高低低,明暗交叉、逶迤延伸。有时划出一个个露天小空间,置以树石花竹,有时空出水头,使廊跨越水上,别具妙趣。特别是北部几折与墙相间的几个露天小空间,种植了不同品种的花木,叠垒不同形态的湖石,在整片白墙的映衬下,犹如一幅幅水彩画,清新,艳丽。爬山廊间有“闻术樨香轩,轩在两部假山高处。凭轩四真,中部景色尽收眼底。站立阶前俯身池心,似身处高台下临深渊。园中假山,分主副两山,主山偏北,东西横向展开,用湖石迭置,山峦起伏豌蜒,山南池边驳岸用水平结构岩层迭置,具有山势不高的平远山水意境。副山紧贴西墙,用黄石迭置,

显示竣峰高拔,节理分明。主副二山的旁支余脉或凹或凸,并迭置配峰山脚。在主山两靖收头处,与副山成接近垂直交汇之势,以峡润飞梁作造景过渡,用竖向岩层构成悬崖深峡,潺潺流水,曲折而下。其间设高低不等的几座小石桥,贴水面过的平桥无栏无柱野趣横生,高架的石桀,人站在其上感到如濒危崖心惊胆颤。整蓬假山采用主山横着客山馏的手法,达到“横看成岭馏成蜂的意境,使人恍若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

东部景区主要是园主的住宅庭院。“五蜂仙馆是园内最大的厅堂,顶,粟柱皆为捕木,俗称捕木厅。馆名以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诗意题顿哪。五峰仙馆建筑高深宏敞,装修精美,富有苏州民俗特色。馆内二十二扇精美玲班的纱禚式屏风将室内空间分成前后两部分,南面宽敞明亮,北部较局促。正中红本银杏屏门上刻有马锡藩所书《兰亭序》全文。两旁纱槁上部窗心嵌有古铜器拓片,古朴太方,花鸟绢画,栩栩如生。中夹堂及裙板上刻暗八仙、花兰、博古图案。东西两边落地罩窗格上糖有花兰及帝王将相人物图案。西懊I置一圆形大理石插座,题有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仿佛一幅天然水墨画。馆前院内叠湖石假山,是清嘉庆年问刘恕所收集,题名“青芝印月一云仙掌等十二座大型峭壁山,是苏州园林厅山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精巧异常,石峰高峻,青藤紫蔓缠绕悬挂于石山,山东西各有一洞,入东洞可以盘曲上山,西洞边有石径,沿石径也可登山,山上小路可通过西横,馆前踏垛,用天然石迭如山之余脉,颇富特色。“

从五峰仙馆往东有一组建筑小院,有“还我读书处、揖峰轩,“石林小屋和鹤所。建筑面积不大,空间处理极佳,其问建筑空间逢逢相连,分不清是廊是亭是轩,处处通透幽深,步步曲折迂遇。“揖峰轩前有湖石名独秀峰,秀美多姿。轩后谩小天井,便于室内通风和采光,可更重要的是为室内提供精致的框景,即李渔所谓的“尺幅窗”,"心画"。天井中点缀芭蕉竹石,以粉墙为画底,以窗漏或廊问为奁框,构成一幅幅立体小品册页咖,实墙的封闭感亦随之消失。轩立面作不对称处理,轩托是“还我读书处”,环境幽雅淡静。石栋小屋”布局以主庭院为中心,周围配以小院,空间划分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每个小院处理手法各具特色,通过各式窗框和门洞,将自然空间和建筑空间形成一气。各小院以潮石作陪衬,布置树石花蕉等,坐在院内可达到窗窗见景面面入画的效应。

在其中漫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苏州名园以不同的形式、流派和风格,达到了统一和谐。

谈中国园林建筑的布局,离不开其规划布局,中国园林以山水为骨架,建筑为辅。园林建筑的布局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规划布局。传统的园林建筑承担了居、息、游、赏等多种功能,在用地上常常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园林中各种建筑形体如何与山水相结合,融为一体,是一个颇为讲究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自然风景园林特色的形成。苏州园林具备良好的完美居住条件,具有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它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作为私家宅园,建筑较玲珑轻巧,色彩较朴素淡雅。其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层示了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反映了那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圃,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