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
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初一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遗址中发现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B.《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C.《山海经》中有关天文地理知识的记载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2.北京猿人不管是在体形上还是在脑容量方面都更接近现代人。
其上肢骨和现代人的接近程度甚于下肢骨,这表明北京獠人的下肢在长期直立行走和辅助性劳动中日趋完善,上肢在长期的劳动中为适应日益复杂的动作而变得十分灵巧。
表明猿人到近现代人转变的关键是A.能够直立行走B.形态样貌变化C.长期劳动结果D.生存技能增强3.河姆渡考古发现大量木桩、地板、柱、梁、枋等干栏式建筑构件,部分带有榫头和卯口,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复杂。
这说明()A.建筑深受地理环境影响B.中国木建筑领先世界C.河姆渡文明程度最高D.半地穴式建筑适合定居4.半坡彩陶“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彩陶十分出色,红底黑彩,花纹简练朴素。
”这可印证半坡居民()A.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B.广泛使用青铜工具C.手工业水平较为先进D.初步出现物品交换5.运用以下如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拟定的主题是()A.早期人类代表B.原始农耕生活C.远古神话传说D.早期国家建立6.良渚遗址中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这表明当时()A.社会阶级的分化B.进入奴隶制社会C.出现了社会分工D.生产力水平落后7.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再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清晰展示了从择洞而居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共同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发明B.建筑工具的改进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技术的进步8.“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辽宁省新民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新民市初中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与诊断七年级历史(试卷满分7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到下面的表格内,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65年的五一劳动节下午,考古队来到一个山沟里寻找化石。
下午5时许,发现了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人类门齿,经专家鉴定,这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由此判断考古队寻找化石的地方是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陕西半坡村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2、《舌尖上的中国》反映了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假如你参与拍摄半坡原始居民的饮食时,他们的餐桌上可以出现的食物有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和蔬菜B.主食是米饭,副食有鱼和蔬菜C.主食是麦,副食有肉和蔬菜D.主食是玉米,副食有鱼、肉和蔬菜3、民以食为天。
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
在世界上我国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小麦B.水稻和粟C.小麦和粟D.水稻和玉米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神话传说C.采集、狩猎的游牧方式D.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5、民主选举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在《礼记》中就记载了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这主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半坡氏族时期D.尧舜禹时期6、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汇聚在“天下第一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规模宏大的公祭典礼。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尧、舜、禹B.汉武帝C.秦始皇D.黄帝、炎帝7、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8、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
江苏省常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一、选择题1.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被饲养后,体态和骨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分析下图信息可知(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B.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D.河姆渡人的食物以猪肉为主2.部落联盟首领选举采用尊贤使能的做法,这种做法是( )A.私有制B.禅让制C.世袭制D.分封制3.1965年考古学者发现的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如图所示),经地磁仪器科学手段测定,为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 )A.北京周口店B.陕西西安C.云南元谋D.浙江余姚4.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水患,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A.黄帝B.炎帝C.舜D.禹5.20世纪70年代,中国某遗址出土了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等文物。
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6.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下列现象属于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 )①农作物的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④磨制石器⑤早期国家的建立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7.研究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而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
比起北京人,但二者的生活习性也有相同之处,其表现在( )A.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B.建造房屋C.集体生活,用打制石器D.人工取火8.大禹在十三年间竭尽全力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这最能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A.自强不息精神B.改革创新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无私奉献精神9.“原始农业为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这叙述的是原始农业的( )A.发展原因B.具体表现C.典型代表D.影响作用10.山西运城夏县大量流传的口头传说文本中,嫘祖教导民众养蚕取丝编绢,福祉万民,夏县有关嫘祖的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从古人类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化石(石器),其中距今最久远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B.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C.蓝田人头骨化石D.北京人使用的石器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
由此可知北京人( )A.已经会人工取火B.以采集狩猎为生C.开始种植农作物D.会使用磨制石器3.如图骨针和装饰品所示文物可印证山顶洞人( )A.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B.与其他原始人群有交C.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往D.会埋葬死者4.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如果要了解中国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最可靠的史料应是( )A.神话传说B.甲骨卜辞C.遗迹遗存D.史书记载5.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遗存稻谷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千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6."中国的农业起源分为两条独立的源流:一是以黄河中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系统;二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系统。
"以下遗址能印证"旱作农业系统"的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良渚遗址7.考古发现良渚古城规模宏大、出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和象征王权的玉钺、墓地随葬品对比鲜明。
这说明距今约5000年,长江流域已经出现了( )A.王位世袭制B.部落联盟C.原始农业D.早期国家8.如图所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出土文物。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具有( )A.统一性B.多元性C.连续性D.复杂性9.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是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他们开创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中国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北京人使用的是()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青铜器D. 铁器3. 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4.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5.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A. 干栏式房屋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 洞穴D. 高楼大厦6.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尧7.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 黄帝B. 嫘祖C. 仓颉D. 伶伦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9.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A. 舜传位给禹B. 禹传位给伯益C. 禹传子,家天下D. 启打败有扈氏10. 商朝的建立者是()A. 汤B. 盘庚C. 纣D. 周文王11. 商朝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殷是现在的()A. 河南安阳B. 河南郑州C. 陕西西安D. 陕西咸阳12.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青铜立人像D. 青铜神树1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14.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5.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 城濮之战B. 桂陵之战C. 马陵之战D. 长平之战16.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东边的是()A. 齐B. 楚C. 燕D. 秦17.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A. 铁农具的使用B. 牛耕的使用C. 水利工程的兴修D. 封建制度的确立18. 商鞅变法中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一项措施是()A. 承认土地私有B. 奖励耕战C. 按军功授爵D. 建立县制19. 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商鞅C. 秦始皇D. 大禹20.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兼爱”“非攻”C. “无为而治”D. “法治”21. 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22. 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李时珍2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汉书》C. 《史记》D. 《资治通鉴》24. 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30 年B. 公元前221 年C. 公元前207 年D. 公元前202 年25. 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二、材料分析题(共3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了解人类起源,你认为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 .文献记载 B .考古发现C .神话传说D .调查问卷2.以下图片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其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 )①烧骨②石器③洞穴中的灰烬④骨针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③3.农耕发明之后,原始先民慢慢地向适宜耕作的山前、低地迁移。
他们告别了原先的洞穴,开始营建住所,集聚而居,形成了最初的聚落。
这说明聚落形成是由于( )A .磨制石器的出现 B .家畜饲养的出现 C .谋生方式的变化D .定居生活的出现4.2023年春晚舞台设计的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创意取材于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庙底沟遗址。
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纹饰,在当时的影响范围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
这说明( )A .中原文化对周边的影响B .原始农业得到发展C .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D .私有制和阶级出现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神话传说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 .农耕文明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6.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和文明的起源B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C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 .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7.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伯益被推荐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这段材料中我们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 伯益建立夏朝 B. 禅让制由此开始C 世袭制遭到破坏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8.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含答案)
2023年秋学期期中学业检测七年级综合Ⅱ试卷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部分。
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答题纸上密封线内的有关内容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清楚。
3.答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历史部分(时间:50分钟分值:50分考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本项共20题,每题1分,20分。
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右侧地图中北京人遗址对应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2.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5个灰烬层及大量动物烧骨”,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北京人使用和保存火C.北京人已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D.北京人审美意识增强3.假设有人想拍摄有关我国早期粟的种植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4.今天河南郑州有一处著名的景区“始祖山”,雕刻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是()A.女娲、盘古B.蚩尤、大禹C.炎帝、黄帝D.蚩尤、黄帝5.“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这描述了()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6.(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他”是()A.尧B.舜C.鲧D.禹7.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国家的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8.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最主要共同原因是()A.少数民族袭扰B.自然灾害严重C.国君统治残暴D.诸侯犯上作乱9.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巩固和扩大。
”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A.巩固了西周统治B.确立了等级制度C.实现了富国强兵D.促进了民族交融10.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1965年5月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我国某省的一个小山村的山坡上,挖掘到的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门齿化石。
这两颗人类门齿化石是下列哪个古人类的遗存()A.半坡人B.北京人C.云南元谋人D.山顶洞人2.截止目前,我国已有52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排名世界第二。
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史实是()A.使用天然火B.住干栏式房屋C.制作彩陶D.种植水稻3.元谋人和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若想获得研究他们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4.下列三幅图片(图2)内容共同反映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料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及石磨棒(谷物加工)A.原始农业的兴起B.家畜饲养的出现C.早期农具的革新D.水稻栽培的开始5.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佐证半坡居民掌握陶器烧制技术的是()A.干栏式建筑遗址B.半地穴式房屋遗址C.人面鱼纹彩陶盆D.碳化的粟粒和黍粒6.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图3)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姚江北岸。
由遗址陈列馆和遗址现场馆两部分组成,遗址现场馆中的复原了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建筑样式,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该房屋建筑被称为()A.半地穴式建筑B.干栏式建筑C.圆形洞穴建筑D.栽柱式建筑7.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3. 下列哪项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王莽篡汉D. 张骞出使西域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主要考察的是()。
A. 武艺B. 文学C. 数学D. 医学5.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下列哪项不是其原因?()A. 北方战乱频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农业技术进步D. 南方人口大量北迁6. 元朝时期,实行了哪项重要的民族政策?()A. 民族融合B. 民族隔离C. 民族同化D. 民族歧视7.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
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征服海外8. 清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项措施?()A. 废除科举B. 建立东厂C. 推行剃发易服D. 实行闭关锁国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10. 以下哪项不是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A. 活字印刷术B. 指南针C. 火药D. 造纸术(以下题目继续,直至20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中横线处。
)1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他建立了________朝。
1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被称为“________”。
13. 元朝时期,________被定为首都,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14.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修建了著名的________。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靖江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1.“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的山洞里发掘出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经研究发现,该人类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使用火。
该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居民2.历史学教授张锋在《石灰吟》中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舒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这表明()A.张教授对化石情有独钟B.化石像人一样是有生命力的C.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D.古代神话传说多来源于化石3.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已发现的1万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存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地区。
由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A.时间早B.多元一体C.独特性D.一元化4.这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
此遗址1953年春被发现,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发掘,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聚落的生活、风俗等。
在这里,可以看到粟的遗存,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模型。
由此推断,这处遗址博物馆位于()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该材料的大意是()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B.交通便利是华夏民族形成的主因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D.华夏民族是由各族杂居交融而成6.《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其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所指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科举制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小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14.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A.商鞅变法符合旧贵族者的利益B.一切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C.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会推行下去D.统治者的支持是成功的关键15.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等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科技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道德经A. 瓷器制造B. 长城建设C. 佛教传播D. 马可·波罗游记A. 但丁B. 达·芬奇C. 拉斐尔D. 米开朗基罗A. 机械化生产B. 人力驱动C. 电力应用D. 手工制作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
()2.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4. 工业革命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
()5.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2.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被称为______。
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以其______作品闻名。
4.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出生于______。
5.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 简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4. 简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简述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的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2.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4. 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100 分,本次考试8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近几十年来在亚,非、欧等洲一些地区发现的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我国湖北建始县、湖北巴东县、广西南宁市都曾发现可能属于南方古猿的牙齿化石。
”以上发现表明A.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 B.我国广袤大地孕育着最早的人类C.古人类起源的研究缺乏依据 D.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2.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5 个灰烬层及大量动物烧骨”,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B.北京人使用和保存火C.北京人已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 D.北京人审美意识增强3.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 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4.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现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都处在沿海地区。
而半坡和河姆渡遗址则都处在大河流域,这主要是因为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战略地位重要C.土质肥沃,适宜农耕生产 D.便于生活用水5.1973 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居民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6.三星堆考古使古代青铜器成为今年的网红。
对如图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四川三星堆出土铜目面具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铜鼎陕西岐山遗址出土西周毛公鼎湖北随县出土战国铜冰鉴第6 题A.体现中华文化领先世界 B.说明青铜铸造水平最高C.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反映王公贵族世袭特权7.每年清明节,全国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和炎帝陵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炎、黄两帝的景仰之情。
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名校调研系列卷·七年上期中测试历史(人教版)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2.人人都要吃饭穿衣,“民以食为天”。
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粟、黍的国家是( )A.埃及B.印度C.中国D.美国3.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黄帝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R.涿鹿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4.如果要了解夏朝历史,以下可以作为史料的是 ( )A.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B.阪泉之战的传说C.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D.武王伐纣的故事5.这一时期表现为大分裂、大动荡、大演变、大发展,时代特征是可以概括为“乱”和“变”。
这一时期指的是( )A.远古时期B.夏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6.下列战役中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有 ( )①长平之战②牧野之战③阪泉之战④桂陵之战⑤马陵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④⑤7.被誉为“兵家鼻祖”,著有《孙子兵法》的军事家是 ( )A.孙膑B.孙武C.孟子D.韩非子8.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局面被称为 ( )A.国人暴动B.百家争鸣C.楚汉之争D.诸侯争霸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周10.于公元前214年建成的某运河,分湘入漓,北水南调,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该运河是 (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大运河11.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历源于刘邦和项羽之争。
他们双方争夺帝位的争战,历史上称为( )A.武王伐纣B.吴越争霸C.张楚之争D.楚汉之争12.汉高祖为了稳固政权和社会局势,吸取了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是( )A.奖励耕战B.休养生息C.创立郡县制D.焚书坑儒13.太学的创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
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3.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两种不同文明,存在着互补性。
农耕文明起源于母系氏族繁荣期,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农耕居民是A.郧县人B.北京人C.半坡人D. 河姆渡4.历史课堂上,老师在讲解我国一处早期人类遗址时,展示了下面两幅文物图片。
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5.以疏导为主治水,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因为发明了这种方法,治水有功,受到民众爱戴的中国原始部落首领是A.炎帝B.尧C.舜D.禹6.在远古传说中,有一历史人物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
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
这说明A.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B.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C.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7.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 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东周、战国D.西周、东周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承载着历史。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歌曲中提到的“国家”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夏朝B.殷朝C.商朝D.周朝9.某同学在阅读课外书时看到一张地图(如图),他推断这张地图反映的史实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0.下图的两幅图片是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铜牌和铜鼎,其中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这两件文物的出土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尧舜时期B.夏朝C.商朝时期D.西周11.《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图)。
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检测历史试卷道德与法治、历史考试时间:共80分钟历史满分70分闭卷作答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中国古代有女娲制作笙簧,伏羲发明渔网,黄帝缝制衣裳,燧人钻木取火,伯益发明捕兽的陷阱,舜作箫,少昊之子发明弓和箭等神话性质的传说。
这些传说A.缺乏历史研究的价值B.证实三皇五帝真实存在C.奠定考古研究的基础D.蕴含了先民的劳动精神2.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下面是小李同学复习夏、商、周朝代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中“?”部分应填()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西周灭亡D.平王东迁3.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岙(he)”上铭文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厦(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厦地,接收土地。
平意动乱。
此记载印证了分封制的内容包括A. 诸候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D.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4. 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利簋B.司母戊鼎C.毛公鼎D.四羊方尊5.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展现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B.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简到繁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象形是汉字唯一的造字方法6. 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成语典故与春秋时期有关的是A.完璧归赵B.纸上谈兵C.揭竿而起D.问鼎中原7. “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阶段性检测题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4小题。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第Ⅱ卷共4小题,40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千万不要多选哦!)1.表格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阅读下表,可知()早期人类考古发现时间推断元谋人2颗门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1个完整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郧县人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A.元谋人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人类B.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的重要依据C.郧县人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D.古生物遗体埋藏在地层中经石化后形成了化石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以下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图1河姆渡遗迹出土的猪纹陶钵图2仰韶遗址鱼鸟纹彩陶壶图3马家窑遗址舞蹈纹彩陶盆A.已经学会饲养家畜B.生活中有稳定的水源C.已经学会农业种植D.具有朴素的审美意识3.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再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远古人类的足迹,清晰展示了从择洞而居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共同因素是()A.生产技术的进步B.建筑工具的改进C.饲养水平的提高D.人工取火的发明4.“这场战役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这场战役是()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巨鹿之战5.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统治状况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商纣对外连年征战,耗费国力;对内横征暴敛,严刑峻法,奢靡无度周幽王朝政腐败,聚敛民财,骄奢淫逸A.外族入侵B.贵族内部争权夺利C.人民起义D.统治阶级奢靡残暴6.下图为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利簋”。
2023-2024学年度春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度春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5分钟卷面总分:30分命题人:审核人:一、选择题(共15分,每题1分)1、唐代诗人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的作用是()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促进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2、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C.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D.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3、下面是历史兴趣小组探究“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材料,其中反映了唐朝文化辉煌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B.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C.唐三彩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效仿,出现了余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D.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皇又搬回了人间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
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很多皇帝都爱好马球。
大诗人杜甫曾是足球爱好者。
这反映了,唐朝()A.君主专制加强B.崇尚重武轻文C.社会经济繁荣D.社会风气开放6、“万国尽征婚,烽火被冈恋。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
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
请问这场动乱是()A.大泽乡起义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7、就历史发展阶段特征而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主要特征是()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国家分裂的时代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8、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门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 中,每题2分,共40分)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2.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是:( ) A.直立行走 B.制造和使用工具 C.学会使用天然火 D.学会人工取火 3.右图是哪一聚落房屋复原图:( ) A.山顶洞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4.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 A.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
B.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D.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 5.下列各项属于黄帝的贡献的是:( )
A.改进农具,教人农耕
B.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C.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
D.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6.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尧 B.舜 C.大禹 D.黄帝和炎帝 7.右图反映了谁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炎帝
8.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
A .21世纪70年代
B .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 .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9.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 .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 .巩固国家政权
C .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 .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 10.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1.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 ①分封制 ②军队 ③刑法 ④礼仪教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 .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 .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 .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 .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1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 .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 .频繁的争霸战争 D .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14.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15.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
① 以德教民 ② 以礼治国 ③ 有教无类 ④ 当仁不让于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6.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17.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18.关于右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B.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
C.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0多千克
D.象征着商朝灿烂辉煌的文明 19.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在:( )
A.《春秋》
B.《论语》
C.《诗经》
D.《尚书》 20.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姓名 考号 班级
得分
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B.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
C.内江之水通过“飞沙堰”引人支流,灌溉农田
D.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现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
例题:北京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错误:北京人
理由: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
错误:
理由:
22.战国初年,秦、晋、齐、燕、楚、吴、越七国并立,史称战国七雄。
错误:
理由:
23.甲骨文纪录和反映了西周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错误:
理由: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论语》一书;孙子是兵家创始人,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有三小题,共28分)
25.阅读下列材料(8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礼记》
(1)上述资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4分)(2)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2分)
(3)从第二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
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
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乃下令。
——《资治通鉴》(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2分)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1分)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2分)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2分)对我们做人有何启发(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
材料二“当仁不让于师。
”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1)材料一、二、三是谁所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4分)
(2)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6分)
四、简答题(13分)
28.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有哪些主要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