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乐雅学校曹守明本年度我们使用了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参加了“义务教育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网络培训”。

我认真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的视频讲话,听了教育专家的讲座,学习了人教版初中政治课标修订教材总体介绍(七年级),受益不浅、感受颇深。

现就学习主要内容与广大师生分享,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人教版课标教材特点1、突出背景,强调本质,注重应用,使学生感到学习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使教材具有“亲和力”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3、强调基础性,坚持“四基”不动摇,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4、重视思想方法,立足学生发展,提高教科书的“思想性”5、加强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教科书的联系性6、体现政治学科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反映政治学科在其它科学和文化进步中的作用7、积极探索政治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适当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8、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将配套教材作为教材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课程性质变化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1、以学生生活为基础;2、以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三、对新课标的重要修改有:1、彰显生命教育主体;2、突出法制教育;3、强化公民意识教育;4、加强媒体素质教育;5、增加“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文化;6、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7、增加“增加知道人生而平等”;8、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工匠精神”;9、增加“体会承担社会责任”;10、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四、教材修订的实际做法1、调整结构、增减内容,构建符合教学逻辑和学生心理的教科书体系合理的结构体系是教科书育人的载体,通过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学生可以看到政治思想是如何构成的,浩如烟海的政治知识是如何被选择和组织起来的。

因此,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构建,体现了教科书的育人价值。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 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 也。”接着,正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 仅要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 内容。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 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 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 2.如果说学生収展素养是学校育人的价值表达,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课程育人的
(四) 《道德与法治》总体设计
• 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
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 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 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 年级教育。
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 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 《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
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 和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爱的活动,在讨论 与分享中达成共识。
(三)《道德与法治》教材根本意义和价值
• 1. 必须明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立德”功能: •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
➢ 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 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我们要规划未来,积极做好职业准
备。 ➢ 未来,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爱岗敬
业。
2021/1/16
第七课 从这里出发
➢ 回望初中阶段,我们通过努力,在知识、能力、品格等多方面 获得许多收获,并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2021/1/16
圆梦 大舞 共台 圆 中 国 梦 自信 中国 人
中国梦实现机遇 怎样实现中国梦
自信的理由 如何自信
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对国家的认同 新理对论文化的底气
对发展人信心 道路、理念、 制度、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各民族共同 发展
民族大 家庭
港澳繁 荣稳定
2021/1/16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 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智慧,同时,在承担国际责任中积 累经验、增长智慧;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中国在经济、文化、全球治理观等多方面 均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 果,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的进步;



厉行法治的内涵

识 厉行
厉行法治内容
法治
厉行法治的要求
民主思想
民主制度
本质特征 基本特点 具体形式 政治制度
2021/1/16
民主追求
新型 民主
行使民 主权利
增强民 主意识
民主
参与民主 生活
认识法治
法治 国家
法治
法治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
课程中的特殊 价值。 • 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 教学过程。 • 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 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 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
新教材编写启动
• 2012年3月18日,受教育部委托,编写工作 正式启动。 • 自始至终由教育部相关部门直接领导。 • 中央领导直接关怀指导。 • 中央有关部委办及相关专家多次严格审查。 • 教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 哲学等领域重要学者鼎力相助和支持。 • 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大力配合。
变化一 变化二
强调“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明确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 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一些重要修改:
• 彰显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 去的一条增至三条)。 • 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进而 采取专册的安排)。 •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 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 •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新课标解读 与 新教材介绍
提纲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二、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三、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2006年 • 思想品德 课标修订 组成立 2011年4月 • 课标修订 稿基本定 稿
2007年底 • 形成课标 初步修订 稿
2011年11月 • 新课标由国 务院批准正 式颁布

自己
国家和 社会

他人和 集体
世界
(三)教材框架
七年级上册
成长的节拍
友谊的天空
友谊与 成长同行 交友的智慧
师长情谊
生命的思考
中学时代
师生之间
探问生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共89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共89张PPT)

课程标准的依据
• 第二课: • 依据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
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是: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 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 就动机”“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炼 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生活态度”。
课程标准的依据
• 第三课:
《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三、新教材内容的分析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 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
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伴。 我和伙伴的友谊真的能地久天长吗?我能和 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的 生命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生命可 以永恒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思考点
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三)教材内容分析
P17探究与分享 每个人都要学习吗?长大还需要学习吗?
where
困惑点
What
学习
who
n
时间上 空间上 内容上 形式上 。。。
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三)教材内容分析
生命馈赠的礼物 努力,就有改变
学习即生活 学习,给生命添加养料
理性面对他人评价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三)教材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单元导语
第一课 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学习伴成长
第三课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少年有梦
享受学习
做更好的自己
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三)教材内容分析
关注学情,从学 生的问题出发
• 问题点 • 兴趣点 • 引领点 • 思考点 • 价值点 • 困惑点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和编写意图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和编写意图
2.规则部分的内容中关于“在无人的道口,是不是 还要遵守交通规则”的讨论、关于坚持爱国和如何 “理性爱国”的思考,都在各自不同的层面为学生 形成完整、准确和深刻的认识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就成为学生展现思维、深 化思维和拓展思维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形式。
二、教材亮点
(三)以法治意识为指向,突出法治教育,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2.注重学生“在社会中成长”与不断深化的 社会认识的统一。
一、特点说明
(一)注重逻辑,关照教学内容的完整呈现
3.注重作为获益者的社会成员和作为奉献者和担当者 的社会成员的统一。
一、特点说明
(二)与时俱进,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1.将维护国家利益列为 一个单元,专门设置国 家利益和总体国家安全 观的教学内容。
➢ 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 度,学会互助关爱、合作共享,承担起我们作为社 会成员的责任。(行为)
三、内容结构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 我与社会 ➢ 在社会中成长
三、内容结构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 我与社会 • 感受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错综复杂) •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社会关系中确定身份)
三、内容结构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 精神境界。(认识)
➢ 增强责任感和责任心,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 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健 康成长,谱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行为)
三、内容结构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 做负责任的人
三、内容结构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 预防犯罪 • 了解罪与罚(刑法、犯罪、刑罚) •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 为、依法自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共89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共89张PPT)
17
2、突出实践性
一是通过设置“方法与技能”栏目,提供可 操作性的行为策略,指引学生“怎么做”
二是设置“拓展空间”栏目通过让学生亲身 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18
实践性特点 如,在“家的意味”中,从“家 规”“家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 面,特别探讨了“中国人的‘家’”,体味 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又 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 律有机融合。 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 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 开放的对话,通过实践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和知识目标。
通过“对话”“指引”等方面功能让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上会产生共鸣
这样的教学,容易触动学生情感,老 师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完成“教”与“学”的 统一。
21
《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三、新教材内容的分析 (七年级上册)
22
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 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
4
7
(一)课标修订工作遵循两个原则
完善标准 原则
• 保持大结构不变,注重局部 调整,精益求精。
与时俱进 原则
•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强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
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
学生成长服务。
8
学科逻辑
(二)基于课标的修改
生活逻辑
社会变迁 科技发展 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更生活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

社会: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个人: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 2、突出实践性
• 3、凸显生命教育
• 4、教材体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教材解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教材解读

第七课亲情之爱(教材解读)一、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第七课《亲情之爱》是部编教材中与父母交往内容。

是青少年学会与他人积极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拓展与延伸。

二、本课内容及内容之间关系本课内容共三框内容,其中包括第一框“家的意味”、第二框“爱在家人间”、第三框“让家更美好”,这三框内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第一框引导学生“知”家。

通过对家庭功能和中国人的“家”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于家深刻的热爱之情。

这一框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家深刻的热爱之情?需要教师考虑采用何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认同中国的家庭文化及让学生体验感悟到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

只有学生对家家有热爱之情才会去爱家。

会为第二框作铺垫。

第二框引导学生“爱”(即情、意)家。

这一框关键引导学生寻找家庭之爱、辨证全面认识家庭之爱、学会如何表达爱。

通过这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爱是一种能力,在家庭中学会爱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爱。

本人认为这一框学生有话讲,可以说说出了学生的心声,但教师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以何种方式展示他们的碰撞故事?不能让课堂变成学生的投诉大会。

这里很多学生只是看到表象,甚至个别学生家庭的特殊情况出现否认家庭没有亲情之说。

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表象背后的原因,在明理的基础上才能导行。

在学生通过第二框的学习知道了如何去爱“家”的基础上进入第三框的学习。

第三框引导学生“建”美好家(即行)。

通过课前调查课堂展示得出现代家庭的特点,探讨如何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家庭。

最终达到知情意行合一。

三、本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一课中的体现本课中显示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政治认同,例如第一框中需要学生认同中华文化中中国的家庭文化。

同时也蕴含着法治意识,例如第一框中让学生明白孝亲敬长不仅是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还蕴含了科学精神,例如第二框中需要学生辩证地看待亲情的存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要点:本文介绍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学目标。

初中法治教育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意识,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教材编写建议从知晓、理解、认同三个角度展开,以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为主旨。

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法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把握了初中法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

在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内容中,宪法教育被视为核心,旨在让学生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意识,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同等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规范和基本原则,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

教育部《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提出,法治教育应从知晓、理解、认同三个角度展开。

在知晓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权利的内涵、特别权利的边界;在理解方面,学生需要理解权利的价值,包括对个人的价值和对社会的意义;在认同方面,学生需要认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对自身权利的维护。

这些内容都被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所涵盖,旨在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

因此,从各学段法治教育重点把握初中法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以及从宪法教育内容把握专册教学目标,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编写的思路。

通过这样的编写思路,教材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观念,以及初步具备辨别是非、依法维权、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包括公民主体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参与意识等几个方面的相互关联。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加强宪法教育培育宪法精神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思路(一)从各学段法治教育重点把握初中法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内容:1.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意识,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2.了解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了解合同和违约责任,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初步了解物权的概念,加深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

了解有关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原则,认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民事侵权行为(校园伤害事故等)。

了解劳动权利及其保障原则,以及教育、社会保险等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3.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4.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同,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

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5.初步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初中法治教育阶段目标:1.初步了解基本法律常识;2.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观念;4.初步具备辨别是非、依法维权、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宪法教育在初中学段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从而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教育部《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从知晓、理解、认同三个角度展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教材解读】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世界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的设计同时兼顾了城市与乡村、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感受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也都有必要关注世界,与世界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与方法,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本单元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了《同住地球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课。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引领学生认识和感受当今世界。

教材从认识“开放互动的世界”开始,说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世界与我们息息相关。

然后,从经济和文化两个角度展开当今世界的画面。

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看,是放眼全球经济,认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是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落脚点是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正确认识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应对困难和挑战。

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看,是共享多样文化,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辩证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交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在认识了“开放互动的世界”后,教材进而研究这个世界“复杂多变的关系”,展示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和调整中的国际关系,这部分内容突出一个“变”字。

世界格局处于变化中,世界多极化,多种国家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调整中的国家关系,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世界局势复杂多变。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认识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了解了这个风云变化的时代之后,探寻人类如何携手共进,共同守望未来。

本课分为“推动和平与发展”谋求互利共赢”两部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介绍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介绍
教材设计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教 育,重视和培养人的责任担当,同时重视集体中 的民主与自治,发掘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强 调集体对个性的丰富与完善,引导学生学会过共 同生活、公共生活,使集体主义教育向体现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的方向拓展。
单元 设计
由于当前教育对学生的情感生活缺乏关照和引导, 另一方面,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生情感生活的内容点, 尚未被较好发掘。教材将“情感”作为学习主题,内 容设计关切初中学生在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教材认为情感伴随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持 续且具有稳定倾向地影响着学习和生活,着力引导初 中学生的情感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更加丰富、深 刻,倡导初中学生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 传递情感正能量。这些内容恰恰是青少年时期将核心 价值观植入心灵,形成健全人格和性格、涵养宽广博 大情怀的重要基础。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教 材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主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题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教材编写原则与特点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教材如何引导“教”与“学”?
教材坚持什么?倡导什么?
一、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专题内容——“共奏和谐乐章”
以“和谐”价值观为引领,以“集体主义”为依据, 帮助学生学会处理集体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不同情形的个人 与集体、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材如何引导“教”与“学”?
四、依托知识、超越知识, 力图处理好“知识” “生活”“价值”之间的关系
• “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正文等)、有助于道德 的知识(相关链接等)、道德知识(实践知识)
• “生活”:个体化的生活经验(起点、资源、实践) • “价值”: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古诗文及相关课外古文解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古诗文及相关课外古文解读
喻义:人人遵守规则,才能有良好的秩序。。
启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规则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人们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启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13.教材第66页“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处:南宋陆游的《病起书怀》。
全诗: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释义:鸡狗的叫声互相能听到,但是直到老死彼此都不再往来。现在形容人们或各单位间地理位置靠近,但长期互不联系,互不交流情况。或者是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教材用意:让学生明白传统人际交往的局限性,明确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规和矩,就画不成方形和圆形。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原文:“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释义: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