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排泄(148P)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排泄(148P)

(一)、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
食物 液体 心理
年龄
治疗与检查 疾病 药物 活 动
1.年龄
婴幼儿、老年人会 出现排便功能的异 常
2.食物与液体摄入
每日摄入足量液体,可以液 化肠内容物使食物能顺利通 过肠道。
富含纤维的食物可提供必要 的粪便容积且使其快速通过 肠道,使大便容易排出。
抑郁----便秘
3.心理因素
便秘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头痛、腹痛、腹胀、食欲不佳、 消化不良、舌苔变厚,粪便干硬。 体征:触诊腹部较硬、紧张,可触及 包块,肛诊可触及粪块。
2.粪便嵌塞
粪便嵌塞
粪便持久滞留 堆积在直肠内, 坚硬不能排出, 常见于慢性便 秘的病人。
原因:便秘未能 及时解除
粪便嵌塞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腹部胀痛,直肠肛门 疼痛; 有排便冲动,但不能 排便。 体征:肛门处有少量液化粪 便渗出。
6.气味
恶臭味:严重腹泻 腐败臭味:下消化道溃疡恶 性肿瘤 腥臭味:上消化道出血 酸臭味:消化不良
(三)、常见的异常排便
便秘
腹泻
粪便嵌塞
排便失禁
肠胀气
1.便秘
梗阻性便秘
驰缓型便秘
痉挛性便秘
便秘
排便形态改变、 次数减少,粪便 干硬且排出不畅、 困难。
原因 1)器质性病变 2)排便习惯不良 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4)排便时间或活动受限 5)情绪反应 6)直肠肛门手术 7)饮食结构不合理 8)滥用药物或灌肠 9)长期卧床或活动 减少
压力
插管 深度 保留 卧位
液面距肛门 40~60cm 7~10cm
5~10min,降温30min 左侧卧位 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
同“大”
同“大” 5~10min 左侧卧位

排泄护理知识点总结

排泄护理知识点总结

排泄护理知识点总结一、排泄护理的基本知识1. 大小便的生理过程大便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进食、消化吸收、粪便形成、排泄等过程。

大便由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等多个器官组成。

消化过程中,食物在胃酸的作用下被分解,然后进入十二指肠,经胰液和胆汁的分泌后,进入小肠进行吸收,最后到达结肠形成粪便。

小便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经过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后,形成尿液,然后通过尿管和膀胱排出体外。

2. 大小便的频率和规律正常成人每日排尿次数为4-6次,排便次数为1-3次。

排泄的频率和规律受到饮食、饮水、身体状态、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排泄护理的重要性排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排泄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大小便异常情况,预防尿潴留、便秘等排泄问题,帮助患者维持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二、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1. 尿潴留尿潴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无法正常排出的情况。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不尽等。

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规律排尿、提供充足的饮水等。

2. 便秘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时间间隔较长的情况。

护理措施包括加强饮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作息、进行盆底肌锻炼等。

3. 尿失禁尿失禁是指患者无法自控尿液排泄的情况,常见于老年患者和产后妇女。

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盆底肌锻炼、规律排尿、使用吸湿性垫片等。

4. 窥视排尿异常患者窥视排尿异常常见于妇科手术后的妇女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等。

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盆底肌锻炼、提供适当的生理生活指导等。

5. 造口和肛瘘护理造口和肛瘘是指肠道与体表之间直接相通的通道,常见于肠胃手术后的患者。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更换造口袋、加强防感染措施、规律排便等。

6.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痛、尿频、尿急等。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充足的饮水、保持私密卫生、加强盆底肌锻炼等。

三、特殊情况及护理技巧1. 残疾人排泄护理残疾人排泄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残疾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坐便椅、便桶等,保持患者的私密性和尊严。

基础护理第11章排尿护理详解

基础护理第11章排尿护理详解
•无尿
•尿频
异常尿量与次数变化
多尿(polyuria)
少尿(oliguria)
242小4小尿时时无频尿尿(尿(m量量iac持超ntuur过续riitai2o)<5n40)000mml l
或尿排每或量尿每小1<次次2时1h数量0尿内0增少m量无加,l</尿21,47mh l
总量正常
正常尿液 正常尿液澄清、透
第十一章 排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解释:膀胱刺激征、 多尿、少尿、无尿或尿潴留 2、掌握排尿活动异常的 观察和护理
能力目标:正确判断排尿异常 素质目标:关爱病人,保护病人的
隐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排泄的途径
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道
❖ 排尿反射
排尿的生理
当膀胱贮尿400-500mL 时,产生尿意,达
异常尿液
乳•含脓糜血尿尿红—(蛋白c白h色yl絮,ou状溶s u沉血rin淀反e)。 应深见肝乳虫黄于白病。)色阻色引, 塞 含 起黄 性 淋 腹褐 黄 巴 腔色 疸 液 淋, ( , 巴甲 丝 管
阻塞,尿中出现淋巴
液。
颜色 :正 常新鲜尿液 呈淡黄色或 深黄色
异常颜色
血尿
血红蛋白尿
胆红素尿
乳糜尿
4 .滴速一般为 80~100 滴/ min ,不易过快,量 每次500-1000ml
5 .如系滴入治疗用药,需在膀胱内保留 30min 后 再引流出体外。
700mL时,产生排尿欲, 条件允许,则排尿进行。 排尿反射始于脊椎骶段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受 大脑皮质调节
二 排尿的评估
(一)排尿的评估内容
次尿 颜 气




护士排泄知识点归纳总结

护士排泄知识点归纳总结

护士排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排泄系统概述排泄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它包括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尿道、膀胱等组成,其功能是滤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主要包括胃、肠、肝胆系统等,其功能是分解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将未消化的废物排出体外。

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1. 肾脏的结构:肾脏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呈豆形,约重150g。

肾脏由肾皮质和肾髓质组成,主要有肾小球和肾小管。

2. 肾脏的功能:肾脏是排泄系统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包括滤清血液、排泄废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酸碱平衡、调节血压等。

三、尿液的形成和成分1. 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

首先,肾小球滤过血液,将小分子物质和水分滤出形成初尿;然后,初尿经过肾小管,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排出终尿。

2. 尿液的成分:尿液主要由水、尿素、尿酸、尿酒精、无机盐等组成,其中水约占总尿量的95%,其余的5%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盐。

四、尿液的检查和常见疾病1.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可用于初步判断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尿检结果包括尿常规、尿沉渣、尿酮体、尿蛋白、尿糖等。

2. 常见疾病: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等。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癌、胆囊炎、胰腺炎等。

五、护士在排泄护理中的重要性和常见护理措施1. 护士在排泄护理中的重要性:护士在排泄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对患者进行尿液管理、尿潴留护理、尿失禁护理、导尿护理、尿管护理等。

2. 常见护理措施:护士在排泄护理中需要进行尿量记录、查体、观察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协助患者排尿、预防并发症等。

六、护士排泄护理的注意事项1. 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时,要保持内衣干燥,禁止使用湿透的纸尿裤,经常清洁性器官。

2. 对使用尿管的患者,定时检查尿管是否堵塞,固定是否松动,并每日进行尿管护理。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排泄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排泄

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
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危重病、年 老体弱者、小儿及孕妇等 常用灌肠液:“1、2、3”溶液;甘油 50ml加等量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ml。 温度为38℃ 如用小灌肠筒,液面距肛门低于30cm 灌肠后尽量保留10-20min
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
定义: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 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
尿培养标本
中段尿留取法 导尿术留取法
12h或24h尿标本
12h:
24h:
7pm→
7am→
7am
7am
常用防腐剂的用法
甲醛:防腐和固定尿中有机成分,常用 作尿爱迪计数(12h尿细胞计数)
浓盐酸:保持尿液在酸性环境中,防止 尿中激素被氧化。常用于内分泌系统检 验
甲苯:保持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不变。常 用作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检查
五、粪便标本采集
目的
常规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的性状、颜 色、细胞等 培养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隐血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 察见的微量血液 寄生虫或虫卵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中 的寄生虫、幼虫及虫卵技术检查
采集方法
一般取粪便中央部分或粘液脓血部 分 •使用消毒便器 培养标本 •如无便意,使用生理盐水长棉签取粪 隐血标本 蛲虫 注意饮食禁忌
大肠的运动
袋状往返运动 空腹最常见的运动形式 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进食后多见 蠕动 对肠道排泄起重要作用
集团蠕动 进行很快,推进距离很长的强烈 蠕动
排便
二、排便的评估
(一)排便的评估内容
排便次数 量 形状和软硬度 便秘 肠炎 直肠狭窄 颜色 内容物 气味
(二)异常排便的评估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 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 且排便不畅、困难。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三部分:第11-13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三部分:第11-13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第三部分:第十一章~第十三章(5号宋体,22磅行距)第十一章排泄第一节排尿护理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1.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2.排尿的生理1)尿量400500ml→膀胱内压超过0.98kpa →患者出现尿意2)尿量700ml→膀胱内压 3.43kpa →膀胱节律性收缩,患者可控制排尿3)膀胱内压超过 6.86pka以上→患者出现疼痛二、排尿的评估(一)排尿的评估内容1.排尿次数:成人白天3~5次,夜间0~1次2.尿量:正常情况下每次尿量约200ml~400ml,24h的尿量约1000ml~2000ml,平均在1500ml左右。

尿量和排尿次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尿液的性状:(1)颜色血尿—洗肉水色血红蛋白尿—浓红茶色或酱油色胆红素尿—深黄色或黄褐色乳糜尿—乳白色(2)透明度:当泌尿系统感染时,新鲜尿液即呈白色絮状混浊,加热、加酸或加碱后,其混浊度不变。

蛋白尿不影响尿液的透明度,但振荡时可产生较多且不易消失的泡沫(3)酸碱反应:酸中毒患者的尿液可呈强酸性,严重呕吐患者的尿液可呈强碱性。

(4)比重:正常成人的尿比重波动于 1.015~1.025之间,一般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

若尿比重经常固定于1.010左右,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

(5)气味:当泌尿道有感染时新鲜尿有氨臭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中含有丙酮,故有烂苹果气味。

(二)异常排尿的评估1.多尿:指24h尿量超过2500ml正常情况:大量饮用液体、妊娠病理情况:多由内分泌代谢障碍或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引起,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衰竭等患者2.少尿:指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发热、液体摄入过少、休克等导致患者体内血液循环不足;心脏、肾脏、肝脏功能衰竭患者。

3.无尿或尿闭:严重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等患者。

4.膀胱刺激征: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1)尿濒: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尿道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尿道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尿道试题及答案以下是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尿道相关的试题及答案:
1. 尿道是什么?
答案:尿道是连接膀胱和体外的管道,负责将尿液排出体外。

2. 尿道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男性尿道长度为20-25厘米,女性尿道长度约为4厘米。

3. 什么是尿道感染?
答案:尿道感染是指尿道内黏膜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
起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4. 男性尿道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答案:男性尿道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道口红肿、尿道口分泌物
增多、尿痛、排尿困难等。

5. 女性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案:女性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性活动、尿道解剖结构异常、使用某些避孕方法等。

6. 尿道结石是什么?
答案:尿道结石是指形成在尿道内的固体结构,通常由尿液中的矿物质沉积而成。

7. 你应该如何预防尿道感染?
答案:预防尿道感染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过度清洗、避免尿憋涨等。

以上是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尿道相关的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护理学基础》专科课件第十一章排泄护理

《护理学基础》专科课件第十一章排泄护理

《护理学基础》专科课件第十一章排泄护理汇报人:目录•排泄护理概述•尿液排泄护理•粪便排泄护理•汗液及其他排泄物的护理•排泄护理中的伦理与心理关怀•排泄护理实践与发展趋势01排泄护理概述排泄是指生物体通过特定途径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定义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排除有毒物质,防止中毒。

生理意义排泄的定义及生理意义目标•保持排泄系统正常功能。

•预防及处理排泄系统并发症。

•促进患者舒适及自我护理能力。

原则•尊重患者隐私,提供适当的排泄环境。

•密切观察排泄物的性状、颜色、量及伴随症状。

0102•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作为基础护理措施,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

排泄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舒适度、生活质量及疾病转归。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护士需要熟练掌握排泄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对于排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排泄护理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02尿液排泄护理详细阐述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共同作用下生成尿液。

描述尿液从肾脏通过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的路径,以及这一过程中相关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正常尿液生成与排尿液排出路径尿液生成过程包括多尿、少尿、无尿等情况,分析可能的病因,并介绍相应的护理措施。

尿量异常尿色与尿味异常排尿异常如血尿、脓尿、蛋白尿等,解释各种异常色泽和气味可能反映的疾病情况,以及对应的护理方法。

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讨论可能的疾病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030201尿液排泄异常及其护理03尿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分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尿路感染、尿管堵塞等,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01尿管种类与选择介绍常见的尿管种类,如导尿管、耻骨上膀胱造瘘管等,并解释各种尿管的选择依据。

排泄护理知识点列表总结

排泄护理知识点列表总结

排泄护理知识点列表总结一、尿液排泄护理知识点1. 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是经过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最终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尿液中含有水分、尿素、尿酸、尿酮体、无机盐、尿激酶、尿酸、尿色素等成分。

2. 尿液的特点健康人的尿液呈酸性,呈黄色至琥珀色,具有一定的透明度。

尿液的颜色、气味、透明度和比重等特点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3. 尿液检测尿液检测是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之一,可以通过尿液常规、尿沉渣、尿液生化、尿液细菌培养等检查项目来检测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

4. 尿液排泄异常尿液排泄异常主要包括多尿、少尿、无尿、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和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等有关。

5. 尿失禁的护理尿失禁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无法控制排尿的情况,对于这种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个人卫生护理、营养护理、环境护理等方面的护理。

6. 导尿管的护理导尿管是用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特殊医疗器械,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和观察,以避免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7. 尿袋的护理尿袋是由导管连接而成的储尿器具,需要进行定期更换和清洁,避免因细菌感染而导致褥疮、排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粪便排泄护理知识点1. 粪便的形成粪便的形成是经过肠道的吸收、分泌和蠕动等生理过程,将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水分、细菌代谢产物等排泄体外。

2. 粪便的特点健康人的粪便呈黄褐色至棕色,形状软硬适中,不过硬也不过软,具有一定的臭味和形状。

粪便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点可以反映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和健康状况。

3. 粪便检测粪便检测是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之一,可以通过粪便隐血、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项目来检测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

4. 排便异常排便异常主要包括便秘、腹泻、便血、便频、便急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和消化系统疾病、食物中毒、感染等有关。

5. 便秘的护理便秘是指排便不畅、大便干硬、排便困难的情况,对于这种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护理。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11章[排泄]习题和答案解析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11章[排泄]习题和答案解析

[习题]一、选择题<一A1型题1.导尿前需要彻底清洁外阴的目的是A.防止污染导尿管B.使患者舒适C.便于固定导尿管D.清除并减少会阴部病原微生物 E.防止污染导尿的无菌物品2.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错误的一项是A.指导患者行盆底肌锻炼B.女患者可采用橡胶接尿器C.对长期尿失禁患者可采用一次性导尿术D.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E.多用温水清洗会阴部3.下列疾病的患者中排出的尿液含有烂苹果味的是A.前列腺炎B.尿道炎C.膀胱炎 D糖尿病酸中毒 E急性肾炎4.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A. 500mlB. 800mlC.1000mlD.1500mlE.2000ml5.胆红素尿呈A.酱油色B.红色或棕色 C金黄色 D黄褐色 E乳白色6.多尿是指24h尿量超过A. 1000mlB. 1600mlC.1800mlD.2000mlE.2500ml7.当患膀胱炎时,患者排出新鲜尿液有A.硫化氢味B.烂苹果味C.氨臭味D.粪臭味E.芳香味8.成年女性导尿时,导尿管插入长度是A. 2 ~ 3cmB. 4 ~6cmC. 7 ~8cmD. 7 -9cmE. 9 ~ 10cm9.男性患者导尿,导管插入的深度应为A. 12-14cmB. 14 ~ 16cmC. 16-18cmD. 18 ~ 20cmE. 20 ~22cm10.正常尿液的pH是 A.中性B.酸性C.碱性D.弱碱性E.弱酸性11.为尿潴留患者导尿的目的是A.测量膀胱容量B.鉴别有无尿闭C.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D.减轻患者痛苦E.记录尿量、观察肾功能12.当患者胆道完全阻塞时,因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呈A.鲜红色B.暗红色C.柏油样便D.陶土色E.果酱样便13.当患者患有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其粪便为A.暗红色B.鲜红色C.柏油样便D.陶土色E.果酱样便14.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用液量为A .200-500ml B. 250 ~ 600mlC. 300 ~ 800ml D.500-1000ml E. 1000 ~ 1500ml15.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其灌肠液的温度常为A. 30 – 40℃B. 35 〜40℃C. 38~43℃D. 39 〜41℃E. 40~45℃16.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距肛门约A. 40 〜50cm B. 40 ~ 60cmC. 45 〜60cmD. 50 ~ 60cmE. 60 - 70cm17.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人直肠内约A. 5 ~ 10cm B. 7 ~ 10cmC. 15 ~ 20cmD. 10 ~ 15cmE. 20 ~25cm18.肝性脑病的患者禁用的灌肠液是A.等渗盐水B.肥皂水C.等渗冰盐水D.碳酸氢钠水E.温开水19.小量不保留灌肠时,溶液液面与肛门距离在A. 20cm以下B.30cm以下C. 40cm以下D. 50cm以下E.60cm以下20.保留灌肠时,灌入的液体应A.不超过100mlB.不超过200mlC.不超过250mlD.不超过300ml21.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肛门约A. 5 ~ 10cmD. 10 〜20cmE.15〜20cm22.肛管排气时,其肛管插人肛门约A. 7 - 10cmB. 10 ~15cmC. 10 ~ 20cmD. 12-15cmE. 15 ~18cm23.对排便异常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柏油样便B.痔疮患者排便后有鲜血滴出C.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呈暗黑色D.肠套叠患者可有果酱样便E.痢疾患者常为脓血便24.排便失禁患者的护理重点是A.保护臀部,防止发生皮肤破溃B.给予患者高蛋白软食C.认真观察排便时的心理反应D.鼓励患者多饮水E.观察记录粪便性质,颜色和量25.对便秘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下列做法不妥的是A.生活要有规律,按时排便.B.多食富有粗纤维的食物C.卧床患者应定时给予便器D.病情许可时,协助下床排便E.定时采用简易通便法26. 为阿米巴痢疾患者做保留灌肠时,采取右侧卧位的目的是A.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B.有利于药液保留C.可提髙治疗的效果D.减少对患者的刺激E.使患者达到舒适、安全27.当患者下消化道出血时,其粪便呈A.鲜红色B.暗红色C.柏油样便D.陶土色E.果酱样便〔二A2型题28.王某,68岁,休克,医嘱留置导尿管,其目的是A.记录尿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B.保持会阴部的淸洁干燥c.引流潴留的尿液D.进行膀胱功能训练29. 张先生,35岁,车祸手术,术中遵医嘱给予静脉输血,数分钟后发生输血反应,其尿液颜色呈B.酱油色C.乳白色D.洗肉水样E.深黄色30.王女士,40岁,患泌尿系感染,医嘱做尿培养,患者神志淸楚.一般情况尚好,护士在取尿标本的方法时可采用A.留晨第一次尿100mlB.随机留尿100mlC.留取中段尿D.收集24h尿E.行导尿术留尿31.王先生,58岁,因外伤瘫痪致尿失禁医嘱留置导尿管,尿液引流通畅,但尿色黄、混浊,医嘱行抗感染治疗,护士在为其护理时应注意A.鼓励患者多饮水,并进行膀胱冲洗B.观察尿量并记录C.及时更换导尿管D.每天淸洗尿道口 1次E.指导患者锻炼膀胱充盈和排空32.袭女士,46岁,患尿毒症,精神萎靡,下腹部胀满,患者24h尿量为60ml,请你评估患者的排尿状况是B.尿闭C.少尿D.尿量偏少33.患者李某,患失眠症,医嘱给予10%水合氯醛20ml,9pm做保留灌肠,下列操作不妥的是A.操作前嘱患者先排便B.嘱患者左侧卧位C.将臀部抬高10cmD.液面距肛门40~60cmE.肛管插入直肠10 ~ 15cm34.患者林某,因直肠癌住院,遵医嘱做肠道手术前的肠道淸洁准备,护士正确的做法A.行大量不保留灌肠一次,排除粪便和气体B.行小量不保留灌肠一次,排除粪便和气体C.行保留灌肠-次,刺激肠蠕动,加强排便D.反复多次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至排出液澄淸为止E.采用开塞露通便法,排除粪便和气体<三A3/A4型题<35–39题共用题干患者,叶某,男性,因外伤导致尿失禁,现遵医嘱为该患者进行留置导尿。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

第十一章排泄1、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排除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尿潴留患者的护理(1)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2)护理:A心理护理B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C调整体位和姿势D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E热敷、按摩F健康教育G必要时药物治疗:卡巴胆碱H导尿术3、尿失禁患者的护理(1)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2)护理:A皮肤护理B外部引流C重建正常排尿功能a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水b定时给予便器协助排便c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D留置导尿E心理护理4、导尿术(catheterization):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操作步骤】(1)核对、解释(2)准备环境(3)协助患者准备好体位(4)垫巾,保护床单不被污染(5)根据男、女患者尿道的解剖特点进行消毒、导尿A女: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消毒阴阜、大阴唇,另一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消毒顺序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b打开导尿包,倒消毒液于药杯内,浸湿棉球c戴无菌手套,铺洞巾d摆放用物,润滑尿管e再次消毒:分别消毒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消毒顺序是内→外→内,自上而下。

一个棉球限用一次f导尿: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cm左右,松开固定小阴唇的手下移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弯盘内A男: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进行初步消毒,依次为阴阜、阴茎、阴囊,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c~e同女性患者导尿f再次消毒:用纱布包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

用消毒液棉球再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g导尿:固定阴茎并提起,使之与腹壁成60º角,将弯盘置于洞巾口旁,嘱患者张口呼吸,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20 22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2cm,将尿液引入弯盘内(6)夹管、倒尿(7)取标本若需作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接取中段尿5ml,盖好瓶盖,放置合适处(8)操作后处理A协助患者睡卧舒适,收拾清理用物B测量尿量,尿标本贴标签后送检C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患者着凉.(3)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4)避免误入阴道。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排泄知识脉络图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严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

排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排便和排尿。

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但许多健康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排便、排尿功能,粪便和尿液的质与量也相应发生异常变化。

因此,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排便、排尿情况,为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资料。

护士还应理解正常排泄及其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导致排泄改变的原因等,以便更好地处理患者的排泄问题,并指导和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必要时能熟练运用有关护理技术,满足患者排泄的需要。

第一节排尿的护理一、概述(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1.肾脏肾脏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脊柱两侧,贴于腹后壁,右肾略低于左。

肾。

血液通过。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生成终尿,经肾盂排向输尿管。

2.输尿管输尿管为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

成人全长约25~30cm,有三个狭窄,即起始部、跨入骨盆入口缘和穿膀胱壁处,输尿管结石常嵌顿在这些部位。

输尿管通过平滑肌的蠕动和尿液的重力作用,使尿液不断流入膀胱内,此时尿液是无菌的。

3.膀胱膀胱为储存尿液的囊状肌性器官,其形状、大小、位置均随尿液充盈的程度而变化。

一般膀胱内储存的尿液在300~500ml时,才会产生尿意。

4.尿道尿道由膀胱的尿道内口开始,末端直接开口于体表。

尿道内口周围有膀胱括约肌(内括约肌)环绕;尿道穿过尿生殖膈处有横纹肌环绕,形成尿道括约肌(外括约肌)。

临床上将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部分称为前尿道,未穿过的部分称为后尿道。

男性尿道长约18~20cm,有三个狭窄,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女性尿道长约4~5cm,较男性尿道短而直,富于扩张性,与阴道口、肛门相邻,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二)排尿的生理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膀胱的排尿则是间歇进行的。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11章(排泄)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11章(排泄)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11章(排泄)习题及答案1.导尿前需要彻底清洁外阴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导尿管污染和清除会阴部的病原微生物,不便于固定导尿管和使患者舒适。

2.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正确的方法包括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女性患者可以使用橡胶接尿器、多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错误的方法是对长期尿失禁患者使用一次性导尿术和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

3.烂苹果味的尿液通常是由前列腺炎引起的,而不是尿道炎、膀胱炎、糖尿病酸中毒或急性肾炎。

4.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500ml,而不是800ml、1000ml、1500ml或2000ml。

5.胆红素尿呈现为黄褐色,而不是酱油色、红色或棕色、金黄色或乳白色。

6.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而不是1000ml、1600ml、1800ml或2000ml。

7.当患膀胱炎时,患者排出的新鲜尿液通常带有氨臭味,而不是硫化氢味、烂苹果味、粪臭味或芳香味。

8.成年女性导尿时,导尿管插入长度通常是7-9cm,而不是2-3cm、4-6cm、7-8cm或9-10cm。

9.男性患者导尿,导管插入的深度应为14-16cm,而不是12-14cm、16-18cm、18-20cm或20-22cm。

10.正常尿液的pH值为弱酸性,而不是中性、酸性、碱性或弱碱性。

11.为尿潴留患者进行导尿的目的包括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测量膀胱容量、记录尿量和观察肾功能,而不是鉴别有无尿闭、减轻患者痛苦。

12.当患者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通常呈陶土色,而不是鲜红色、暗红色、柏油样便或果酱样便。

13.当患者患有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其粪便为果酱样便,而不是暗红色、鲜红色、柏油样便或陶土色。

14.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使用的液量通常为300-800ml,而不是200-500ml、250-600ml、500-1000ml或1000-1500ml。

15.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其灌肠液的温度通常为38-43℃,而不是30-40℃、35-40℃、39-41℃或40-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排泄知识脉络图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严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

排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排便和排尿。

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但许多健康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排便、排尿功能,粪便和尿液的质与量也相应发生异常变化。

因此,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排便、排尿情况,为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资料。

护士还应理解正常排泄及其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导致排泄改变的原因等,以便更好地处理患者的排泄问题,并指导和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必要时能熟练运用有关护理技术,满足患者排泄的需要。

第一节排尿的护理一、概述(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1.肾脏肾脏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脊柱两侧,贴于腹后壁,右肾略低于左。

肾。

血液通过。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生成终尿,经肾盂排向输尿管。

2.输尿管输尿管为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

成人全长约25~30cm,有三个狭窄,即起始部、跨入骨盆入口缘和穿膀胱壁处,输尿管结石常嵌顿在这些部位。

输尿管通过平滑肌的蠕动和尿液的重力作用,使尿液不断流入膀胱内,此时尿液是无菌的。

3.膀胱膀胱为储存尿液的囊状肌性器官,其形状、大小、位置均随尿液充盈的程度而变化。

一般膀胱内储存的尿液在300~500ml时,才会产生尿意。

4.尿道尿道由膀胱的尿道内口开始,末端直接开口于体表。

尿道内口周围有膀胱括约肌(内括约肌)环绕;尿道穿过尿生殖膈处有横纹肌环绕,形成尿道括约肌(外括约肌)。

临床上将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部分称为前尿道,未穿过的部分称为后尿道。

男性尿道长约18~20cm,有三个狭窄,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女性尿道长约4~5cm,较男性尿道短而直,富于扩张性,与阴道口、肛门相邻,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二)排尿的生理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膀胱的排尿则是间歇进行的。

只有当尿液在膀胱内储存并达到一定量时,才能引起反射性的排尿动作,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膀胱处于轻度收缩状态,其内压经常保持在0.98kPa。

由于膀胱平滑肌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故在尿量开始增加时,膀胱内压并无明显升高。

当膀胱充盈时(成人尿量增加至400~500ml,儿童50~200ml时),膀胱内压才明显升高,并出现尿意。

如果尿量增加至700ml,膀胱内压随之升高至3.43kPa时,膀胱逼尿肌便出现节律性收缩,但此时还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当膀胱内压达到6.86kPa 以上时,便出现明显的痛感,以致不得不排尿。

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

但排尿又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如果环境不适宜,排尿反射将受到抑制。

但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对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所以小儿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二、排尿活动的评估及一般护理(一)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排尿的影响很大,例如,当处于焦虑或紧张的应激情境中,可能出现尿频、尿急,也可能出现尿潴留。

另外,排尿也会受到暗示的影响,任何听、视或躯体感觉的刺激,均能引起排尿反射的增强或抑制。

如有的人听见流水声就想排尿。

2.个人习惯因素个人的排尿习惯姿势,有助于排尿反射活动的完成。

当姿势改变后,排尿有可能受阻;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会建立一些排尿时间习惯。

儿童时期的排尿训练对成年后的排尿型态也有影响。

3.文化因素在隐蔽场所排尿是多种文化共同的规范,因此,排尿最基本的行为规则是需要隐蔽的环境,当缺乏隐蔽场所时,就会产生许多压力,影响正常排尿。

4.饮食与液体的摄入液体的摄入量直接影响到尿量,摄入得多,尿量就多,而尿量又直接影响排尿的频率。

摄入液体的种类也影响排尿,如咖啡、茶、酒类饮料,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加,排尿次数也增加。

有些食物的摄入也会影响排尿,如含水量多的水果、蔬菜等可增加液体摄入量,使尿量增多。

饮用含盐饮料或食物则会造成水钠潴留在体内,使尿量减少。

5.气候因素夏季炎热,身体出汗量大,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脏的重吸收功能,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冬季寒冷,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循环血量增加,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而使尿量增加。

6.手术及外伤外科手术、外伤均可导致失血、失液,若补液不足,机体处于缺水状态,尿量减少。

术中使用麻醉剂可干扰排尿反射的进行,有些患者会出现尿潴留。

某些诊断性检查前要求患者禁食禁水,因而体液减少影响尿量。

泌尿系本身的手术或外伤则会直接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出。

有些检查可能造成尿道损伤、水肿与不适,导致排尿型态改变。

某些药物直接影响排尿,如利尿剂增加尿量,止痛剂、镇静剂影响神经传导而干扰排尿。

7.疾病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病变,使排尿反射的神经传导和排尿的意识控制障碍,出现尿失禁;肾脏的病变使尿液生成障碍,出现少尿或无尿;泌尿系统的肿瘤、结石或狭窄等都可导致排尿障碍,出现尿潴留。

8.其他因素妇女在妊娠时,可因胎儿压迫膀胱导致排尿次数增多;男性前列腺肥大压迫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老年人因膀胱肌肉张力减弱,出现尿频;婴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其排尿不受意识的控制,2~3岁后才能自我控制。

(二)排尿活动的综合评估1.排尿的评估尿量是反应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肾脏的病变使尿液的生成障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泌尿系统的结石或肿瘤可导致排尿障碍,出现尿潴留;而膀胱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可引起尿频。

正常情况下,排尿受意识控制,无痛苦,无障碍,可自主随意进行。

成人排尿每日3~5次,夜间无或一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

通常异常的排尿方式见如下几类:(1)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1。

多由内分泌代谢障碍,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引起。

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患者,正常情况下大量饮水也会引起多尿。

(2)少尿或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者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 或12小时内无尿者为无尿或尿闭。

少尿多见于心脏、肾脏、肝脏功能衰竭和休克患者;无尿多见于严重休克和急性肾衰竭患者。

(3)尿潴留:尿潴留是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膀胱高度膨胀,容积达3000~4000ml时膀胱可至脐部。

检查可见耻骨上膨隆,能扪及囊性包块,叩诊呈实音,有压痛等尿潴留体征。

(4)尿失禁: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称为尿失禁。

(5)膀胱刺激症状:此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多即尿频,是由膀胱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引起;患者突然有强烈的尿意,不能控制需立即排尿称尿急,是由于膀胱三角或后尿道的刺激造成排尿反射活动特别强烈;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疼痛为尿痛,为病损区域受刺激所致,此症常伴有血尿。

2.尿液的评估(1)尿量与次数尿量是反应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量和排尿次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颜色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是由于尿胆原和尿色素所致。

尿色会受某些食物或者药物的影响,如进食大量的胡萝卜或服用核黄素,尿液的颜色会呈现深黄色。

在病理情况下,尿色还会出现以下变化:①血尿:呈红色或棕色(似洗肉水),呈色深浅受尿中所含红细胞的数量多少的影响。

通常见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膀胱肿瘤、输尿管结石等。

②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或浓茶色常由于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所致。

急性溶血、恶性疟疾、血型不合的输血常见血红蛋白尿。

③胆红素尿:呈深黄色或黄褐色,常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

④乳糜尿:呈乳白色,因尿中含有淋巴液,常见于丝虫病、泌尿系统化脓性炎症。

(3)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微量絮状沉淀物,是黏蛋白、核蛋白、盐类与上皮细胞凝结而成。

尿中有脓细胞、红细胞以及大量的上皮细胞、黏液、管型等,可见尿液呈混浊状。

通常见于以下情况:①尿盐析出:尿盐含量高时,尿液冷却后,可发生尿液混浊,但加热、加酸或加碱后,尿盐溶解,尿液又变得澄清。

②脓尿:尿中含有大量脓细胞、细菌或炎性渗出物时,排出的新鲜尿液即呈现白色絮状混浊,此种尿液在加热、加酸或加碱后,混浊度不变。

(4)比重与酸碱性正常人尿液呈现弱酸性,一般尿液pH在5.0~7.0之间。

尿液pH也会因为不同的饮食而受影响,进食大量蔬菜时呈现碱性,进食大量肉类时,呈现酸性。

尿比重正常情况下固定于1.015~1.025之间,若尿比重经常固定于1.010左右的低水平,则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

尿液呈酸性,常见于酸中毒及低钾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尿液呈碱性,常见于碱中毒或服用碱性药物。

(5)气味正常尿液气味来自尿液中的挥发性酸,尿液久置后会产生氨,故有氨臭味。

①新鲜尿液有氨臭味,常见于泌尿道感染。

②烂苹果味,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尿内有丙酮所致。

③尿液带粪臭味,常见于膀胱直肠瘘。

(三)一般护理维持正常排尿功能是护理的根本目的,主要措施包括摄入适量的液体、运动、健康教育、维持正常排尿习惯、自我放松、适当姿势和利用暗示等。

1.维持适当液体摄入尿液生成量会随着液体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刺激排尿反射。

若患者发热、大汗等,则需要增加液体摄入量;若患者活动受限,应鼓励进食含水量高的食物,维持每日摄入量,以稀释尿液,预防泌尿系统结百的形成和感染。

2.运动运动能增强腹部和会阴部肌力而有助于排尿活动。

预防尿失禁的发生,则应指导患者进行会阴部肌肉的锻炼。

3.维持正常的排尿习惯患者住院后改变了以往的生活环境,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情况,应尊重和保持患者的排尿习惯,如排尿的姿势、充裕的时间和适合的环境等。

4.自我放松和隐蔽性自我放松对排尿非常重要,而提供一个隐蔽的环境有助于自我放松。

切勿强迫患者排尿。

对于手术后或产后的患者,护士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放松自己,或采取一些适当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排尿。

三、排尿异常患者的护理(一)尿潴留患者的护理1.尿潴留的原因(1)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或尿道有梗阻性病变,如前列腺增生或肿瘤压迫尿道使排尿受阻。

(2)动力性梗阻:外伤、疾病或使用麻醉剂等致使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活动障碍或抑制,不能形成排尿反射。

(3)其他:各种原因导致不能用力排尿或不习惯床上排尿,包括某些心理因素,如焦虑、窘迫使尿液存留过多,膀胱收缩无力,导致尿潴留。

2.尿潴留的临床表现膀胱高度充盈,患者主观感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

体检可见耻骨联合上膨隆,可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实音。

3.尿潴留患者的护理(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采取各种方法诱导患者放松情绪,随时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2)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关门窗或用屏风遮挡,请无关人员回避。

适当调整治疗与护理时间,使患者安心排尿。

(3)取适宜的体位和姿势: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

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患者,应事先训练床上排尿,以免因不适应排尿姿势的改变而发生尿潴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