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b7c33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9.png)
2017—2018学年第二单元测试题九年级化学第I卷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40分)1.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 潜水B. 急救C. 灭火D. 气焊2.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 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B、标准状况下,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A、C.氧气易溶于水 D.通常状况下,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3.许多人初到西藏会发生高原反应, 身体不适, 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的什么原因造成的()C、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D、氧气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增加E、氧气与氮气比例不变, 但一定体积空气中气体质量减少F、二氧化碳含量增大4.今有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 其中A为纯氯酸钾, 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 均完全反应, 得到的气体量与时AA B C D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灯, 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连接好装置;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②③①④⑦⑥B、③④⑤⑥⑦①②C.②③⑤①④⑦⑥D.②④③⑤①⑥⑦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医用生理盐水A、C.雪碧饮料 D.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B、7、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 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
下列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C、生成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D、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E、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结构不同,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8、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 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 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热铜片, 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10、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11.下图所示装置是某同学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0fa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4.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2、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 B.积极植树造林C.公共交通出行 D.焚烧作物秸秆3、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液氧可用作燃料C.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如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装入高锰酸钾C.收集氧气 D.氧气验满5、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低温下氧气可能变成淡蓝色液体D.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6、如图是一种简易便携式制氧器,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请你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制氧器中的反应仓相当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该装置不能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C.排出的氧气可用于给病人输氧,这利用了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D.加湿过滤仓能使氧气湿润,说明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要立即收集,避免收集到的气体不纯C.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D.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9、下列为某同学整理的化学笔记,其中有错误的是()A.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锥形瓶、烧杯B.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C.属于混合物的“水”:湖水、海水、矿泉水、澄清石灰水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B.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的更快,证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D.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11、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38b71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3.png)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______________(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在空气中加热汞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汞为________色粉末)。
2、空气(一种重要的_______资源)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N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_______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__________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__________,可支持燃烧;N2约占____________,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_______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1/5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能用铁、铝代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否用碳、硫代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_______,_________破坏和_______等保护:加强_______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________能源,工厂的废气经________过后才能排放,积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________、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_______、CH4等)酸雨(_______、_______等)白色污染(________垃圾等)3.氧气(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溶于水,液氧和固氧都是________色的。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be152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0.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所以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答案为B。
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B. 铁丝C. 红磷D. 硫粉解析: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所以答案为C。
3.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 氧气极易溶于水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解析:A.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一描述正确;B. 氧气有三态变化,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正确;C.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极易溶于水,所以该选项错误;D.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正确。
答案为C。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大试管、集气瓶B. 烧杯、玻璃棒C. 酒精灯、铁架台D. 导管、单孔塞解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到大试管(反应容器)、集气瓶(收集氧气)、酒精灯(加热)、铁架台(固定仪器)、导管和单孔塞(导气)。
而烧杯和玻璃棒在该实验中不需要,答案为B。
5.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硫 +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B. 石蜡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 水C.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D.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6.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解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它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6d320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c.png)
第二单元练习
2.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某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
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
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A )
①保护青山绿水 ②就地焚烧落叶 ③减少燃煤使
用 ④近距离出行选择步行代替私家车 ⑤燃放烟
花爆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3-
第二单元练习
验证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B )
-8-
第二单元练习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A.区分氮气和空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
象
C.除去密闭容器内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利用木
炭燃烧
D.除去氯酸钾中的氯化钾:加热固体混合物
-9-
第二单元练习
9.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D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
B.如果红磷过量,则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
的体积超过原有空气体积的
C.若装置漏气,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该实验可说明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0-
第二单元练习
10.某同学误将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
①蜡烛燃烧:包含物理变化与化
接用手拿
学变化
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
②百炼成钢:物理变化
对着有人的方向
C.对先后顺序的认识
D.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①先预热,然后对准试管里固体 ①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
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燃料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 ②氮气的沸点低,可用作保
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护气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fcc9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c.png)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物质的性质是否改变。
选项A中,水的物质性质没有改变,因此是物理变化;而鸡蛋变臭是由于化学反应导致的物质性质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因此,答案为B。
2、纯净物是指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选项A中,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因此是纯净物;选项B中,生理盐水只由水和氯化钠组成,因此也是纯净物;选项C中,除去氧气后剩余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选项D中,雪碧饮料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也不是纯净物。
因此,答案为A和B。
3、造成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因此,答案为B。
4、甲乙两瓶均装有空气,经过反应后,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因为红磷和碳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量相同,所以两个瓶子中的气体总体积不变,但是水的体积增加了,因此水会流入瓶子中。
因此,答案为B。
5、能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氢气。
因此,答案为D。
6、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会产生白雾,铁丝伸入氧气中不会火星四射,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而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的过程。
因此,答案为A、C和D。
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正确顺序是:④①③②⑥⑤。
因此,答案为A。
8、点燃酒精灯时应该先打开风口,点燃后再调节火焰大小;熄灭酒精灯时应该先将火焰调小,再用灭火器材将火焰熄灭。
因此,正确操作顺序为①③②④。
因此,答案为C。
9、最合适量取8ml液体的仪器是10ml量筒或胶头滴管。
因此,答案为B或D。
10、XXX采取措施强制各单位使用脱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因此,答案为B。
答案:11、C、二氧化碳12、A、氧气、B、氮气、C、空气13、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14、B、8.2g15、(1)F、氧气;(2)B、二氧化硫;(3)C、红磷;(4)A、空气;(5)E、水16、预先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防止铁丝燃烧时氧气与空气混合爆炸。
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32a0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e.png)
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碳(C)B. 钠(Na)C. 氧(O)D. 氢(H)答案:B2. 化学中的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是什么?A. 摩尔质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100倍B. 摩尔质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1/100C. 摩尔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D. 摩尔质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1000倍答案:C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如果消耗了6摩尔的氢气,那么消耗的氧气的摩尔数是多少?A. 1摩尔B. 2摩尔C. 3摩尔D. 6摩尔答案:C4.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H2OC. CaOD. MgO答案:B5. 什么是化学平衡?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B. 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的状态C. 反应速率为零的状态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的状态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NaOHB. HClC. CaCO3D. H2O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是碱?A. H2SO4B. KOHC. NH4ClD. NaCl答案:B8. 什么是离子键?A. 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B. 由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化学键C. 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化学键D. 由氢键形成的化学键答案:A9.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A. 电子转移的反应B. 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化合物的反应C. 化合物分解成元素的反应D. 元素化合形成化合物的反应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氧化剂?A. 氧气(O2)B. 氢气(H2)C. 铁(Fe)D. 氯气(Cl2)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数量最多。
答案:六12. 一个水分子(H2O)中含有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个氧原子。
答案:2,113. 摩尔浓度(Molarity)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摩尔/升(M/L)14.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都包含约______个粒子。
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A卷)
![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A卷)](https://img.taocdn.com/s3/m/6fb2ecf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2.png)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施工过程中涉及下列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研制高强度的新型钢材B.安装大数据识别和处理系统C.施工机械所用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D.寻找开凿海底隧道使用的坚硬钻头2.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B.燃料加注C.点火发射D.自动对接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氧、蒸馏水B.稀有气体、海水C.氮气、空气D.高锰酸钾、冰水混合物4.(2022河南长葛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铜可以用于制作导线B.氮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酒精用于消毒D.汽油作燃料5.(2021湖北武汉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C.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8.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错误的是( ) 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B.广口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10.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和c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D.此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后的部分产物11.为办成绿色冬奥会,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清洁的太阳能来为奥运会场馆供热B.氢燃料车、纯电动车用于赛时C.实时监测,引导建筑节能减排D.加大燃煤发电,亮化冬奥会夜景12.下图表示氧气的几种用途,其中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的是( )13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d0a27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f.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各成分都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不属于氮气的用途的是()A.人工增雨B.冷冻治疗C.食品防腐D.制造氮肥3.化学反应常伴随着明显的现象。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A.硫黄B.木炭C.铁丝D.镁条4.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
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N2B.PM10C.He D.H2O5.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符合此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B.燃放烟花爆竹C.提倡毁林造田D.随意焚烧秸秆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C.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7.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B.果汁C.氧气D.肥皂水8.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图,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试管口应该倾斜B.用酒精灯火焰加热C.气泡连续放出时开始收集D.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9.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铜丝具有导热性,白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白磷与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且不与N2反应的性质B.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C.氮气难溶于水D.实验过程中右侧玻璃管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10.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A.集气瓶中没留有少量的水B.集气瓶集满氧气后盖好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D.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的氧气11.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567a5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c.png)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铁粉C. 空气D. 纯净水2.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味变化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数目C. 物质总质量D. 物质的化学性质4.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铁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不相等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种类不相等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式,反应物是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
7.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_相等。
8.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该化学反应的产率是_________。
9.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式,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10.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2. 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已知条件,计算生成物X的质量。
14.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物Y的摩尔浓度。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15.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步骤,描述如何验证氧气的助燃性。
答案:1. C2. A3. C4. C5. D6.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式填写]7. 摩尔数8.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计算]9.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式计算]10.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判断]1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2.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举例说明]1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已知条件计算]14.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实验数据计算]15. [描述如何验证氧气的助燃性]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具体题目和答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来制定。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0569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15.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A. 氧气B. 铜C. 硫酸D. 氢气2. 下列哪个不是元素的符号?A. HB. OC. H2OD. Cl3. 下列哪种气体在空气中含量最多?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4. 下列哪个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呈碱性?A. 硫酸B. 盐酸C. 氢氧化钠D. 硝酸5.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盐?A. 氧气B. 铜C. 硫酸D. 碳酸钠6.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A. 铁B. 氧气C. 氢气D. 硫酸7.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酸?A. 氢氧化钠B. 盐酸C. 氢氧化铜D. 碳酸钠8.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会燃烧?A. 氢气B. 氧气C. 硫D. 红磷9.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碱?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盐酸D. 硝酸10.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A. 氧气B. 铜C. 硫酸D. 氯化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水的化学式为_______。
3. 氢气是由_______原子构成的。
4. 硫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
5. 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6.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7. 空气中的氮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
8.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9.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0. 氯化钠是由_______离子构成的。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酸、碱、盐的概念。
2. 描述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实验目的:测定某溶液的pH值。
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于试管中。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61a75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1.png)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1、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烧杯④燃烧匙⑤试剂瓶,能直接加热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⑤D、②③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液态氧气是淡蓝色液体B、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充入氖气的灯管充电时可发出红光D、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硫黄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C、氧化汞受热分解D、铁在氧气中燃烧4、据报道,江西南昌被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为2006年“全球十大最有活力的城市”,这将掀起又一轮南昌投资热。
为避免投资办厂引起的环境污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对工厂的烟筒加高处理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C、对工厂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D、化工厂建在居民区5、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甲烷和一氧化碳6、下列科学家中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组成的是()A、道尔顿B、门捷列夫C、拉瓦锡D、阿伏加德罗7、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下列哪一种()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8、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有()A、2种B、3种C、4种D、5种9、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A、硫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气体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C、水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气体D、氯酸钾在空气中加热放出气体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B C D11、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C、空气是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12、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9d7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8.png)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化学方程式1.将以下化学方程式平衡:(1)Fe + O₂ → Fe₂O₃(2)NaOH + H₂SO₄ → Na₂SO₄ + H₂O(3)Al + CuCl₂ → AlCl₃ + Cu答案:(1)4Fe + 3O₂ → 2Fe₂O₃(2)2NaOH + H₂SO₄ → Na₂SO₄ + 2H₂O(3)2Al + 3CuCl₂ → 2AlCl₃ + 3Cu练习题二:元素周期表1.根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以下问题:(1)氧气的化学式是什么?(2)氯气的原子序数是多少?(3)镁的原子质量是多少?答案:(1)氧气的化学式是O₂。
(2)氯气的原子序数是17。
(3)镁的原子质量是24.31。
练习题三:化学反应1.将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1)H₂ + Cl₂ → ?(2)Ca + H₂O → ?(3)C + O₂ → ?答案:(1)H₂ + Cl₂ → 2HCl(2)Ca + H₂O → Ca(OH)₂ + H₂(3)C + O₂ → CO₂练习题四:离子反应1.将以下离子反应方程式写出并平衡:(1)氯离子与银离子的反应(2)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的反应(3)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答案:(1)Ag⁺ + Cl⁻ → AgCl(2)Ca²⁺ + CO₃²⁻ → CaCO₃(3)Cu²⁺ + 2OH⁻ → Cu(OH)₂练习题五:酸碱中和反应1.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来中和盐酸(HCl)?(1)NaOH(2)H₂O(3)NH₄OH(4)Na₂CO₃答案:(1)NaOH和(3)NH₄OH可以用来中和盐酸(HCl)。
练习题六:化学计算1.计算以下化学反应中所需的氧气体积:CH₄ + 2O₂ → CO₂ + 2H₂O已知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20L,计算所需的氧气体积。
答案: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需要的氧气体积为40L。
练习题七:质量计算1.已知反应方程式为2Mg + O₂ → 2MgO,若反应时有8g的氧气,计算生成的MgO的质量。
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
![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https://img.taocdn.com/s3/m/0f3f805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e.png)
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一、单选题1.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装满水 B.用排水法收集,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C.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2.2020年重庆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较去年全面下降,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PM2.5 D.一氧化碳3.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B.C.D.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被压缩时体积变小是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空气会受到污染D.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7.化学变化一定存在()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②发光,放热③生成新物质④气体的放出⑤能量的变化A.③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8.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 B.垃圾分类回收 C.实验废水倒入下水道 D.露天燃烧秸秆9.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 )A.用于食品防腐的氮气B.用于医疗急救的氧气C.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D.参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10.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物质,因为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只有一种 C.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12.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铜丝具有导热性,白的着火点是40°C)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白磷与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且不与N2反应的性质B.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C.氮气难溶于水D.实验过程中右侧玻璃管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1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70d6d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5.png)
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来判断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 (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镁条变短 D.生成白色固体2.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
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3.下面所述的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纯净的空气 B.“农夫山泉”矿泉水C.用KMnO4制取O2后剩余的固体 D.冰水混合物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不属于分解反应,因为反应物有两种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C.若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7.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可以使用的燃烧物是( )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蜡烛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9.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C.氯酸钾加热氯化钾+氧气 D.硫酸铜+10.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克/升,氢气的密度是0.089克/升,氢气难溶于水。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二(含答案)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b6d7a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b.png)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二(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空气B.橙味汽水C.红磷D.牛奶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理性质关系密切的是()A.氮气作灯泡的填充气B.氧气供给呼吸C.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5.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6.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B.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C.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D.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质量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8.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停重污染企业B.限制燃放烟花爆竹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D.露天焚烧作物秸秆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0.下列实验中的做法错误的是()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足量的红磷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内铺一层细沙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11.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C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 .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1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A .乙炔+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B .氢气+氧气――→点燃水C .碳酸钙――→高温氧化钙+二氧化碳D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13.如图所示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水平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a50b2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5.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水平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年3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
下列做法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B.使用清洁能源C.直接排放废气D.公共交通出行2.“嫦娥”揽月,胜利归来。
采回的月壤,将由科学家真空解压后保存于氮气中。
氮气能用于保存月壤,主要是因为()A.无色无味B.化学性质不活泼C.空气中含量最多D.沸点较低3.分辨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陈醋B.冰水混合物C.牛奶D.果汁4.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C.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5.大象牙膏是将浓缩的过氧化氢溶液与洗洁精混合,加入色素和一些碘化钾(作催化剂)后产生的“喷涌泡沫”神奇现象。
有关大象牙膏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化钾能加快过氧化氢反应速率B.碘化钾反应前后质量不变C.加入碘化钾后,产生的气体变多D.泡沫中的成分是氧气6.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红磷燃烧前要提前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水B .加热试剂时要先预热再对准有试剂的部位加热C .木炭燃烧时要从上往下缓慢伸入D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7.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B .二氧化碳+水―→碳酸C .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D .乙炔+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8.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
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a 处试剂是可燃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A .二氧化锰可以增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B .若a 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有白光产生C .若a 处粉末是硫粉,b 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D .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可以节约试剂、减少污染9.下列为实验室区分或鉴别物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区分或鉴别的物质 方法 A食盐和蔗糖粉末 用药匙取少量,尝味道 B木炭和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C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各取少量液体,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D 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10.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第二单元综合评估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正确
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
1、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伽德罗
3、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为了安全,艇
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图示所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5、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生产的液氯含氯99.9%,含水分少于
0.05%,在化工生产中这种液氯可看作()
A、纯净物
B、氧化物
C、混合物
D、化合物
6、下列物质组合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澄清石灰水、氧化汞
B、金属铜、二氧化硫
C、红磷、空气
D、除尽氧气后的空气、制氧气的双氧水
7、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臭氧
9、下列情况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
①燃烧烟煤;②燃放鞭炮;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飞机、汽车排放尾气;⑥人和动物的呼吸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0、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
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11、下列物质利用物理性质不能区分的是()
A、水和酒精
B、澄清石灰水和水
C、醋和酱油
D、铜和铁
12、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增加氧气的质量
B、节省双氧水的质量
C、提高氧气的质量
D、使双氧水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1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 ( )
A、利用不漏气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有空气从导管口逸出
B、手握试管,试验容器温度
C、塞紧带导管的胶塞,即可保证气密性
D、把导管一端浸在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14、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
气的含量低于1/5。
针对这一事实,
你认为下列猜想合理的是()
A、实验开始时可能忘了关闭止水夹
B、可能氮气也参与了反应
C、实验误差引起的
D、实验结束时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Fe2O3)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6、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B、氧气能支持燃烧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易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17、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
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气 + 氧气点燃水 B锌 + 盐酸氢气 + 氯化锌
C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D铝 + 氧气点燃氧化铝19小强在实验室中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能正确反映出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n%)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是()
2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 + 氧气点燃氧化铝
B.甲烷+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氢气 + 氧气点燃水
D.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
21、工业上是采用的方法制氧气,此方法属于。
22、现有A.木炭 B.硫磺 C.红磷 D.镁条 E.蜡烛 F.铁丝六种物
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2) 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3) 火星四射的是;
(3) 放出大量热量,产生耀眼白光的是;
(4) 产生的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5) 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6) 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7) 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23、有一种紫黑色固体A加热可生成一种黑色粉末B、一种无色气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
将B与一种白色固体E混合加热也可得到气体C和另一种白色固体F。
再取一种黑色固体G,加热后放入C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
(1)推断上述物质的名称:A ; B ;
C ;
D ;
E ;
F ;
G ;
H ;
(2)G在C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40分)
2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用高锰酸钾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仪器名称
a、;
b、;
c、;
d、;
e、。
(3)该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说明氧气具有
的性质。
(4)除上述装置中收集氧气的方法外,还可用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具有的性质。
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检验的方法是。
(5)在此实验装置中,有几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错误改正
a、;
b、;
c、;
d、;
e、;
f、;
g、。
2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③、④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
集满的方法。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常温
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制取并收集NH3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