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作品赏析
古代文学名篇屈原《九歌国殇》经典作品赏析
品读古代文学名篇屈原《九歌·国殇》感受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欣赏品读文学名篇,汲取人类智慧,丰富自己的词汇,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增加才气和灵性,还可以增加自己的骨气和人格。
——题记在漫长岁月里,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极其丰厚、极富滋味,极有光彩的文学艺术资源,并且以名篇的方式凝聚精华,脍炙人口,世代流布,成为与这个民族的生命历程中梦魂萦绕、筋肉难分的不绝的血脉。
历代文学名篇是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
历代文学名篇都载之典籍,流为名言、名篇,以其言简意赅的方式,成为中国人千古传诵的处世、论学、为人的精神支柱。
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九歌·国殇》。
品读屈原《九歌·国殇》感受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一作嬭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后人多称其字,或尊称为屈子。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南阳西峡屈原庙屈原为楚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还有一种说法,屈氏的来源是西周前期的楚国人屈紃,可能是楚君熊绎的弟弟),出身贵族,娴于辞令,博闻强记。
清黄应谌《屈原卜居图》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二十余岁即为任左徒、三闾大夫,入则与楚王图议政事,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出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
楚怀王曾使“造为宪令”,主持政令的起草事宜,以图变法。
提倡“亲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怀王听信谗言,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南阳西峡屈原岗(扣马谏王发生地)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与齐、韩、魏共攻楚,屈原被召回使齐求和。
次年,秦怀王欲会盟于武关,怀王入秦被羁,客死他乡。
时楚太子已立,是为顷襄王。
其弟子兰为令尹,使上官大夫诬陷屈原,致使屈原再次流放到江南。
第二讲屈原《山鬼》
第二讲屈原《山鬼》一、作品介绍《山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楚辞》中的一篇,作者是屈原,楚国的政治家、文化名人。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屈原是楚国的忠臣,在国家积弱的时候,用他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出谋划策。
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抒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人民的关怀。
《山鬼》是《楚辞》中的一篇山水田园诗,写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本文通过对山鬼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二、作品分析1.诗歌结构:《山鬼》是一首由九节组成的诗歌,每一节都有四句。
整首诗的构想十分巧妙,通过描绘不同景象和场景,展示了作者对山鬼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2.意境绘画:诗中的山鬼充满了神秘和诗意,作者通过对山鬼的描绘,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山鬼是自然界的灵魂,它们在天地之间生息盎然,具有超凡的力量和灵性。
3.表达技巧:屈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中的意境更加丰富深远。
他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了山鬼的形象,展现了山鬼作为一种神奇生物的特质和能力。
三、作品赏析1.山鬼形象:诗中描绘的山鬼形象极其神秘,山鬼具有无边无际的狡黠和自由,它们在山间穿梭,在云雾中游荡。
作者通过对山鬼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力量。
2.山鬼的声音:诗中还描述了山鬼的声音,它们发出的呼啸声穿过山谷,在大地上回荡。
这种声音充满了力量和张力,象征着自然界的活力和生命的喧嚣。
3.自然与人:屈原通过描绘山鬼,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深情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思考。
他赞美了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并呼吁人们要与自然和睦相处,保护环境,与自然界共同进步。
四、作品意义1.独特的审美观:《山鬼》展示了屈原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的热爱,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的诗歌给人以启示,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重新审视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对自由的追求:山鬼象征着自由和力量,它们不受拘束,在山水之间自由穿行。
屈原《离骚》赏析及讲解
屈原《离骚》赏析及讲解高考必考屈原《离骚》赏析及讲解《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离骚》赏析及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屈原《离骚》赏析《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
全诗缠绵悱恻,感情十分强烈,他的苦闷、哀伤不可扼止地反复迸发,从而形成了诗歌形式上回旋复沓的特点。
这种回旋复沓,乍看起来好像无章次文理可寻,其实是他思想感情发展规律的反映。
《离骚》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首先自叙家世生平,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又出生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因此具有“内美”。
他勤勉不懈地坚持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宗国,实现“美政”理想。
但由于“党人”的谗害和君王的动摇多变,使自己蒙冤受屈。
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屈原表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坚贞的情操。
后一部分极其幻漫诡奇,在向重华(舜)陈述心中愤懑之后,屈原开始“周流上下”,“浮游求女”,但这些行动都以不遂其愿而告终。
在最后一次的飞翔中,由于眷念宗国而再次流连不行。
这些象征性的行为,显示了屈原在苦闷彷徨中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突出了屈原对宗国的挚爱之情。
屈原《离骚》讲解“离骚”二字,古来有数种解释。
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曹忧作辞也。
”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
”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这两种。
因司马迁毕竟距屈原的年代未久,且楚辞中多有“离尤”或“离忧”之语,“离”皆不能解释为“别”,所以司马迁的说法最为可信。
屈原的诗鉴赏3首
屈原的诗鉴赏3首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屈原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典诗词鉴赏之屈原篇——《湘君》1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2],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3],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4]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佤兮蕙绸,荪桡[5]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6]侧。
桂櫂[7]兮兰枻[8],斫[9]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10],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鼂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11]。
捐余玦[12]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释】:[1]:音“邀”。
[2]:音“琵”。
[3]:音“厘”。
[4]:音“瞻”,转。
[5]:音“挠”,旗杆上的曲柄,用来悬挂作为装饰旗帜的布条。
[6]:音“匪”。
[7]:音“照”,意通“棹”。
[8]:音“易”。
[9]:音“酌”,意为“敲击”。
[10]:音“间”。
[11]:音“护”。
[12]:音“决”,玉佩。
湘君:湘工水神。
君:湘君夷犹:即犹豫蹇:楚方言中的虚词。
中洲:水中的小块陆地称洲。
要眇:美妙的样子。
宜修:修饰得美好。
沛:船行疾速的样子。
桂舟:以桂木做的船。
参差:指排箫。
这种吹奏乐器用高低不等腰的竹管排列组合而成,因此高低参差不齐。
谁思:思谁的倒装。
飞龙:即前面所说用“桂舟”。
征:行。
邅:转。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
薜荔:香草。
柏:即“箔”,装饰船舱内四壁。
绸:船舱的帷帐。
荪:一种草。
桡:船尾后划水并兼舵的船浆。
涔阳:地名,约在当时郢都(今湖北江陵)附近。
横:往来的意思。
灵:精诚。
未极:未尽。
女:作者为灵巫所设想安排的侍女。
屈原作品赏析
《山鬼》描写山中女神赴约不遇,失恋悲 哀的情景,创造了美丽、忠贞、痴情的女 神形象。 它既洋溢着古老神话的色彩,又表现出诗 人的人生理想和感受。
38
主题——这是一首爱情之歌 也是人生理想之歌
《山鬼》 苦恋与思念,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这是一篇热恋中少女的内心独白,也是大胆 而泼辣的爱情宣言。
39
17
具有神话色彩和爱国内容的组诗 ——《九歌》
(一)《九歌》的名称来源
《九歌》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并利用民 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抒情诗,其特点是意象清新、 语言优美并富含爱国主义精神。
《九歌》的名称最早来源于神话传说,有“九天”之 意。共包括十一篇作品,依次为: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Βιβλιοθήκη 、《国殇》、《礼 魂》。14
楚辞的影响
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 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 构上,都较《诗经》 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 艺术形象和 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
就句式而言,楚辞以杂言为主,词语繁富,很 重视外在 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 创造了条件。
15
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
2、善于把周围的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 感情融合起来写,具有情景交融的意境。
3、语言情味悠深。
20
屈原《九歌·山鬼》
21
这是一首人神相恋而终至失恋的哀歌。 这是一首爱情之歌,也是人生理想之歌 山鬼是屈原心中的美神
22
屈原《九歌之九·山鬼》赏析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列传》原文赏析(优秀8篇)
《屈原列传》原文赏析(优秀8篇)篇一:注释篇一①之徒:这类人,这班人。
②祖:学习,效法。
③削:削弱。
④吊:悼念。
篇二:注释篇二①被:通“披”。
②渔父:捕鱼者,渔翁。
③三闾大夫:职官名,本文中代指屈原,因他曾任此职。
④见放:被放逐。
⑤凝滞:拘泥。
推移:变迁,转易。
⑥:吃,食。
糟:未清带滓的酒。
啜:尝,饮。
醨:薄酒。
⑦瑜、瑾:都是美玉名。
此处以喻高尚的品德。
⑧察察:清白,高洁。
⑨汶(mén,门)汶:污垢,污辱。
⑩晧晧:通“皓皓”,洁白,光明。
温蠼:尘滓重积的样子。
篇三:屈原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篇三注释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芈(mǐ米),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封于屈,他的后代遂以屈为姓,瑕是屈原的祖先。
楚国王族的同姓。
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的王族同姓。
楚怀王:楚威王的儿子,名熊槐,公元前328年至前299年在位。
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博闻强志:见识广博,记忆力强。
志,同“记”明于治乱:通晓国家治乱的道理娴于辞令:擅长讲话。
娴,熟悉。
辞令,指外交方面应酬交际的语言。
上官大夫:楚大夫。
上官,复姓。
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
属(zhǔ):写作。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
关于诗题,后人有二说。
一释“离”为“罹”的通假字,离骚就是遭受忧患。
二是释“离”为离别,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愁。
反本:追思根本。
反,通“返”。
惨怛(dá):忧伤。
盖: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帝喾(kù):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名。
相传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
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
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武:指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
条贯:条理,道理。
“见”同“现”。
指:同“旨”。
迩(ěr):近。
“见”同“现”。
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
疏:离开。
濯淖(zhuó nào):污浊。
蝉蜕(tuì):这里是摆脱的意思。
傅抱石《屈原》赏析
傅抱石《屈原》赏析
傅抱石的《屈原》是一幅非常出色的中国画,以屈原的形象为主题,展现出深沉而悲壮的美感。
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
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之尘埃”。
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
这幅画作的创作灵感源自于屈原的生平事迹,通过画作的形式将屈原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画作也展现了傅抱石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傅抱石在创作中运用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技巧,通过精细的线条勾勒出屈原的形象,使得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此外,他还巧妙地运用了水墨渲染的技法,表现出江水的浩渺和空灵,与屈原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画作的视觉冲击力。
总体来说,傅抱石的《屈原》是一幅充满情感和艺术感染力的画作,它不仅展示了屈原的形象和故事,更通过画家的巧妙创作和艺术处理,传递出一种
深沉而悲壮的美感。
这幅画作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中国画艺术以及领略傅抱石的艺术风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屈原列传》原文赏析
《屈原列传》原文赏析《屈原列传》原文赏析《屈原列传》是《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生平的部分,选编时删去原文中收录的《怀沙》赋,加上了司马迁为该传写的赞语,作为本文的最末一段。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屈原列传》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原文】屈原列传出处:《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③。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④,争宠而心害其能⑤。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⑥。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⑦,(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⑧。
【注释】①博闻强志: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②娴:熟习。
③任:信任。
④同列:同在朝班,即同事。
⑤害:妒忌。
⑥属:写作。
⑦伐:自我夸耀。
⑧疏:疏远。
•【原文】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①,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
离骚者,犹离忧也③。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④,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⑤,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⑥,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⑦,《小雅》怨诽而不乱⑧,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⑨。
其文约⑩,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3)。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14)。
濯淖污泥之中(15),蝉蜕于浊秽(16),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1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8)。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注释】①聪:听觉灵敏,此处指明辨是非。
②幽思:苦闷深思。
③离忧:遭受忧愁。
离,通“罹”(lí,离),遭受。
七绝·屈原原文及赏析
七绝·屈原原文及赏析七绝·屈原原文及赏析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绝·屈原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译文屈原当时写下名篇离骚,手中没有刀却发挥了战斗作用。
当时楚国奸佞小人多贤德之士太少,只能在悲愤和绝望投入汩罗江。
注释屈子:指屈原。
屈原(前234——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爱国主义诗人。
曾辅佐楚怀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
楚顷襄王时被放逐。
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晚年投汨罗江而死。
楚骚:指的是《楚辞·离骚》,开了我国浪漫主义诗词的先河。
赋: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
手中握有杀人刀: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
艾萧太盛椒兰少:艾萧,即艾蒿,臭草,出自《离骚》。
这里比喻奸佞小人。
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出自《离骚》。
这里比喻贤德之士。
一跃冲向万里涛: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
赏析这首诗毛泽东写于1962年。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鼻祖。
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
毛泽东在此诗中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
全诗语言精练简洁,笔锋犀利,比喻浅显明白,诗意深邃。
诗人生前特别爱读《离骚》,曾多次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收集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著作。
诗人运用诗句的艺术魅力,同情屈原的遭遇,诉说屈原能赋骚是因为手中有一支战斗之笔,用来捍卫自己和国家,同时歌颂了屈原强国抱负,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不屈服于恶势力而以身殉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
屈原在《离骚》一诗中不仅讥刺群小,还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涉江》赏析
屈原《涉江》赏析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出身贵族世家,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有政治抱负,后来楚怀王听信上官大夫的谗言,不仅不重用他,反而疏远了他。
这就激起了他对楚国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失望之余,就“驾一叶之扁舟,举世皆浊我独清”,自沉汨罗江。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篇离骚体的政治散文。
诗歌开头即叙事,交代了写作的原因、意图及过程。
从题目中可知,它是有感于国事而发的。
它紧扣题目中的“涉江”二字。
“江”即长江,在当时中国南方流经今湖北和四川两省之间,其地名如襄阳、江陵等均属楚国管辖,诗人正是以此比喻在现实社会里遭到打击迫害,被排挤在朝廷外的爱国志士。
屈原诗所以写得好,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贯穿着一条鲜明的政治线索,那就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精神。
诗歌表面上看去,是写诗人在清澈的河水边,身穿大夫的礼服,迎着和煦的春风,登上船只,正待渡江。
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人们却看到了诗人宁死不屈、抗争到底的坚定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因此,读者可以把它视为一曲追求光明的战歌。
其二、三、四句:说明了屈原不与秦朝合作的决心,从“乘舲船余上沅兮”至“吾令羲和弭节兮”是对屈原不畏强暴,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随着时光的推移,不断增加斗争力量的描写;“奋长袂而拥之兮”至“哀民生之多艰”是对群小误国,奸佞当道,屈原奋起抗争的形象刻画;“哀吾生之无乐”至“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是对不能施展抱负,遭到谗害的悲愤和对群小害己误国的讽刺,这种反复咏叹,是《离骚》全诗的结穴所在。
第五、六句:屈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的斗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衣裳已在设计、制作之中,“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胸怀抱负,出淤泥而不染。
第七、八句:屈原爱国情怀的表达。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路途多么遥远艰难,我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渔父》赏析
屈原《渔父》赏析摘要:一、引言二、屈原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三、渔父诗的内容解析四、渔父诗的艺术特色五、渔父诗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渔父》是屈原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本文将对《渔父》的背景、内容、艺术特色、历史价值和影响进行详细解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二、屈原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忠诚的大臣,他热爱国家,关心民生,主张政治改革。
然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主张并未得到采纳,反而遭受排挤。
在这样的背景下,屈原创作了《离骚》、《九歌》等诗篇,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渔父》也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诗中以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形式,表达了屈原的忧患意识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三、渔父诗的内容解析《渔父》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屈原的独白,第二部分是屈原与渔父的对话。
诗中,屈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政治黑暗的抗议。
在与渔父的对话中,屈原坚定地表示,即使被误解、被排挤,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四、渔父诗的艺术特色《渔父》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独特的构思:以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形式展开,使诗篇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2.丰富的意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寓意深刻。
3.优美的语言:诗篇语言优美,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4.寓言性质:诗中渔父的形象寓意着屈原所处的时代环境,象征性地表达了屈原的忧患意识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五、渔父诗的历史价值和影响《渔父》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影响。
诗篇不仅表达了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还传递了一种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精神。
这种精神力量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六、结论《渔父》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篇,它反映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屈原《离骚》全文赏析
屈原《离骚》全文赏析屈原《离骚》全文赏析《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
”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
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
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
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
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
《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
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
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
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
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
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
屈原怀沙赏析
屈原怀沙赏析1. 屈原的《怀沙》就像是那条在波涛中载着心事的孤舟呀,他把自己的哀愁、理想和决绝都装进诗里,任由它们随风浪漂流。
屈原写这首诗时,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在滂沱大雨中独自前行,心里装满了对理想的执着与痛苦。
2. 怀沙的意思就是怀抱石头投江,听起来有点像一个人被逼到绝境的时候选择与命运对抗的方式。
屈原在这里,像是一只迷途的鹤,无处栖息,只能抱着沉重的石头,选择把自己交给那滔滔江水。
3. 诗中的屈原呀,就像一位英勇的将军,虽然明知道对手不可战胜,但仍然不肯放弃自己的盔甲。
他的那种对理想的执着,像是一朵在暴风雨中摇曳的小花,不愿向暴风低头,宁愿被连根拔起。
4. 《怀沙》里的屈原不就像一个忠诚的骑士嘛?即使国破家亡、前路渺茫,还是紧紧守护着心中的誓言。
就像小李在团队中,明知自己被误解,也不愿放弃原则,硬是坚守到最后。
5. 怀沙的感觉呀,不就是把所有的无奈、痛苦和坚持都一股脑地沉入江底嘛?屈原抱着那沉重的石头,就好像一个人把所有的重担都背在肩上,最后决定把它们放下,让自己随着江水飘向远方。
6. 哎呀,屈原这怀沙啊,不就是一场绝望中的决绝嘛。
就像小张在职场上经历挫折后,仍然不愿妥协,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最终只能选择离开。
7. 你看那《怀沙》中的屈原,多像一只翱翔过高空的孤鸟,最终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像是我们村的小王,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离开了家乡,但最终却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8. 《怀沙》里的文字就是屈原的心声呀,就像一首悲伤的歌,一遍遍唱着对理想的执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就像小周在朋友中总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便别人不理解,他也不愿意改变。
9. 怀沙,是屈原对自己理想的一种诀别,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也会与某个曾经非常重要的目标告别,虽然心里仍旧不舍,但知道再坚持下去也无济于事,只能怀着泪水放手。
10. 《怀沙》其实就是一种与命运的对话呀,你看屈原在诗中,把自己的委屈、理想、失望全都托付给江水,那份无奈和执着,真让人心疼。
屈原《哀郢》诗歌赏析
屈原《哀郢》诗歌赏析屈原《哀郢》诗歌赏析《哀郢》结构上最为独特者,是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到后面才抒写作诗当时的心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屈原《哀郢》诗歌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哀郢朝代:春秋战国|作者:屈原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之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翻译/译文译文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正当仲春二月迁往东方。
离别家乡到远处去啊,沿着长江、夏水到处流亡。
走出都门我悲痛难舍啊,我们在甲日的早上开始上道。
离开旧居,从郢都出发,前途渺茫,我罔然不知何往。
桨儿齐摇船儿却徘徊不前啊,可怜我再也不能见到君王。
望见故国高大的楸树,我不禁长叹啊,泪落纷纷象雪粒一样。
经过夏水的发源处又向西浮行啊,回头看郢都东门却不能见其模样。
《离骚》全文赏析
《离骚》全文赏析《离骚》全文赏析《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骚》全文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离骚》全文赏析第一段。
通过自叙的笔法,提出了积极用世的人生观:首先追溯世系,表明自己是楚国宗室之臣;详纪生年和名、字的由来,强调禀赋的纯美。
这和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就成为屈原生命中进步的动力。
奠定了他那种坚强不屈的战斗性格的基础。
接着叙述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由于热爱生活,所以特别感到时间的易逝,生命的短暂;因而孜孜不倦地培养品德,锻炼才能,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而这一切。
都是为了一个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在楚国政治改革中,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第二段。
承接上文,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以及事君不合的经过。
首先述三后以戒今王,接着陈尧舜以示典范。
在古代社会里,凡是具有政治抱负的士大夫,他们的理想都必然寄托在最高统治者的身上,因而屈原就必须争取楚怀王的合作,首先是取得他的信任。
可是怀王的态度是不坚定的。
这一矛盾的存在,就展开了屈原和“偷乐”的“党人”之间的剧烈斗争;同时,怀王的听信谗言,也就决定了屈原政治上的客观遭遇,为下文提出张本。
第三段。
叙述自己在政治中的客观遭遇,并分析其原因。
综合起来,有下面几层:第一,政治上的改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除了争取君王的合作,必须培植人才,广结同志,共赴其成。
屈原在这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
可是想不到“众芳芜秽”,致使他的计划落空,陷于孤立。
第二,指出了他和“党人”之间的矛盾的根本原因。
他们之所以勾心斗角,排除异己,只不过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屈原的坚持理想,则是为了“恐修名之不立”,“哀民生之多艰”。
这里,他强调法度绳墨,进一步提出他的法治思想;这和腐化没落的贵族势力绝不相容,因而这一斗争是不可调和的。
第三,在这样不可调和的斗争中,怀王的昏庸糊涂,“不察民(人)心”,不辨黑白,助长了邪气的高涨,造成了群小进谗的有利条件。
屈原的所有作品
屈原的所有作品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等。
本文将以这些作品为标题,对屈原的不同作品进行介绍和赏析。
《离骚》是屈原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之作。
这首诗以屈原个人的遭遇和感受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我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诗中的离骚一词,既指离别之痛,也象征着对自由的追求。
屈原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将个人的心灵体验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诗歌充满了深情和思考。
《九歌》是屈原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以九首歌曲的形式表达了对神仙、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崇拜。
这些歌曲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世界,展现了屈原对神话人物和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通过对神话与现实的交融,屈原创造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世界,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美好的憧憬。
《天问》是屈原的一篇哲学诗作,通过对宇宙和人生的深思熟虑,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屈原在诗中提出了诸多问题,如人生的起源、命运的安排、生死的边界等等,以此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这部作品充满了哲学的思索和对宇宙的探索,展现了屈原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才华。
《招魂》是屈原的一首抒怀之作,通过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死者的哀悼,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屈原通过巫术召唤亲人魂魄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无限思考。
这首诗凭借其深情和感人之处,使人们对生死和亲情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屈原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他通过对自然、人生、宇宙的思考和表达,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精神的寄托。
屈原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和研究,对后世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屈原的文化遗产,继续推崇他的艺术成就和思想精华。
离骚(屈原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离骚先秦: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通: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屈原《九歌·山鬼》赏析
屈原《九歌·山鬼》赏析【原文】朝云漠漠兮,玉簪中夕没。
彩彻区明,溢目流视。
见娥无迹,闻弦音而知雅意。
【注释】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山鬼》【译文】早晨的薄雾浓淡朦胧,像一支长长的白色羽毛的马尾绣拂尘。
当我在暮色的感觉里仰望天空时,只见你青色的马尾袍在晚霞里轻轻消失了踪影。
晶莹剔透的水光浮动着清澈明亮的视野,好看极了。
啊,我的琴声呀,是多么富有情趣呀!当我久别重逢之时,你知道我的心已飞到你那里去了。
【赏析】首先,作者通过对比和联想来塑造山鬼的形象:用整个自然界的美景来反衬人物的外貌、气质和神态,显得既自然又清新;用远处山头和空中飞鸟的活动来烘托出山鬼的动态之美,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画面栩栩如生。
其次,从修辞上讲,作者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而且语言含蓄委婉,不但写出了对山鬼的喜爱之情,还赞扬了山鬼高尚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表达了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
第三,作者把对人物的思念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不露痕迹地传递出来。
最后,从写作手法上看,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
因为有前面“朝云”“玉簪”“夕没”这些美好的景物描写做铺垫,所以,当“我”听到“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种带有强烈暗示性的歌声后,反倒对山鬼的形象和内心世界产生了兴趣,希望能和她聊一聊。
然而,当山鬼没有回答后,又突然醒悟过来,因此更加喜欢山鬼,但却不知道该怎样才能与她交往。
全诗的情感变化在一唱一叹中体现出来,令人回味无穷。
【写作背景】屈原《九歌·山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山鬼美丽的容颜,但作者却从另一角度描绘出了山鬼姣好的容貌和动人的神态,正是由于他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描写方式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山鬼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特殊的修辞手法,就很难让读者有立体感受,从而也就很难让读者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理解。
屈原《九歌·山鬼》赏析
屈原《九歌·山鬼》赏析屈原《九歌·山鬼》赏析山鬼,传说中的女神。
此篇叙述了一个热爱祖国,忠于自己心上人的美丽山鬼,为追求幸福,不惜以身殉情的动人故事。
《九歌》是祭神的乐歌,此篇为楚国贵族祭祀山鬼时所唱。
《山鬼》抒发了作者对山鬼的赞美和羡慕之情,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苦。
文章通过山鬼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的爱情追求。
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和高洁的志向。
全诗风格幽怨哀婉,清丽飘逸,体现出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篇课文:山鬼,传说中的女神。
此篇叙述了一个热爱祖国,忠于自己心上人的美丽山鬼,为追求幸福,不惜以身殉情的动人故事。
《九歌》是祭神的乐歌,此篇为楚国贵族祭祀山鬼时所唱。
《山鬼》抒发了作者对山鬼的赞美和羡慕之情,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苦。
文章通过山鬼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的爱情追求。
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和高洁的志向。
全诗风格幽怨哀婉,清丽飘逸,体现出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篇课文:她走过山林,穿过幽暗的山洞,她踏着山涧之水,越过险峻的山涧。
这里,已没有光明与温暖,只有那充满罪恶的人间。
她将继续走下去。
为了能再次见到他,她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山林深处,他终于找到了她,两人深情相拥,他们彼此约定要相守一生,他们用尽了毕生的情感,却终究难逃分离。
但是他知道她在这里是因为他的呼唤,而他不能回应她,也无法接受她的爱,他必须坚持守护着自己心中的信念。
在深深的眷恋与不舍中,他怀抱着她慢慢消失。
作者描写山鬼的仪态和服饰的华丽,以及她的轻盈柔美的姿态,都反映出贵族生活的豪华和诗人内心对山鬼美丽的神往。
首先,开头四句铺陈了女主人公从早到晚、由远至近的生活场景,为塑造这一形象作了准备。
最后,诗人又写她的音容笑貌,烘托出她的不同凡俗的气质。
诗人写她与江河结伴同游的悠闲自在,看似随意写来,实则用心经营。
这样,既点染出青春少女充满生机的形象,也突出了她生活环境的优美清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
离骚 九歌: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九章: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 往日 橘颂 悲回风 远游 卜居 渔父 大招 九辨 招魂
楚辞与屈原的地位
屈原对后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砥励不懈、特立独行——节操 忧 愤深广的爱国情怀 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 深沉而刚 烈之气 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从屈原个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看,山鬼 这个在凄风苦雨中痴情等待的形象,无疑是 流放中的诗人忠君忧国、期盼回到楚王身边 的个人思想身影。
艺术手法
一、人神杂糅 既真实生动,又浪漫动人。
二、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归纳总结
•《山鬼》与屈原伟大的人格,对理想 的执着追求,对国家民族的深沉爱恋 是息息相通的。
采三秀兮于山间, 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
屈原《九歌之九·山鬼》赏析
山鬼寻找神灵时的思虑,表达的则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 惆怅。
山中人兮芳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屈原《九歌之九·山鬼》赏析 “山中人兮芳杜若”____自怜和自惜。
靁填填兮雨冥冥, 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思考
请联系曾学过的屈原其他作品,谈谈你 对屈原的人格魅力的理解。
对内——变法图强
对外——联齐抗秦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 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 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 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 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 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 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 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 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 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 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 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 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 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 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 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 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 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 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 己的政治理想。
30万人汨罗江畔朗诵诗歌祭屈原
屈原
名平,字原。出身贵族。怀王初年, 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怀王信谗, 流放汉北。顷襄王继位,再度放逐沅湘 一带。秦兵攻破楚都,屈原怨愤绝望, 自投汨罗江。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 襄王三个时期。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 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喝的是一杯苦酒,也是为真 理服务的甜酒。”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及其楚辞是中华传 统文化和中华文 Nhomakorabea的重要代表。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以美政为理想的儒家色彩 以改革为追求的法治主张 道家思想及其他
凡二十三篇: 《离骚》、 《天问》、《招魂》、 《九歌》十一 篇、《九章》九篇
(二)《九歌》的思想内容
《九歌》作品中,《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 《少司命》、《东君》五首写的是天神;
《河伯》、《山鬼》、《湘君》、《湘夫人》四首写的是地 神;
《国殇》、《礼魂》两首写的则是人魂。
从整体而言,是一组具有楚地民间巫文化色彩的诗篇。
(三)《九歌》的艺术特色 1、把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愿望凝聚在浪漫 主义的幻想之中,艺术境界高超。
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
感情的 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 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
楚辞中 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
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 丽的图景。
再次---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 影响。
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 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 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 涵更加丰 富,也更有艺术魅力。
她满怀喜悦而来;却带着哀怨和愁思,凄凄离去.
结构剖析
全诗分三个部分,非常细致地刻画了女神赴约过程中 细腻的心态。 先写女神精心打扮准备与心爱的人约会。 接着写女神等待心爱的人来约会的过程,着重表现其 焦虑、希望和矛盾。 最后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神失恋后烦乱痛苦、怨愤交 织的复杂心情。 全篇展示了女神喜悦——惆怅——怨愤的心灵波动
“烈士的终点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你 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屈依然是汨 罗……”这就是端午节出现在汨罗江畔的壮观一幕。 “2005中国岳阳(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开幕式上,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带领30万民众集体朗诵他专为此 次活动创作的诗作《汨罗江神》。30万人的声音回荡 在汨罗江两岸,共祭中华文化之魂 ———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九歌之九·山鬼》赏析
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 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清新鲜翠 脉脉深情 活泼、爽朗
屈原《九歌之九·山鬼》赏析
乘赤豹兮从文狸, 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 折芳馨兮遗所思。
徐悲鸿《山鬼》
屈原《九歌之九·山鬼》赏析 车驾随从 欢快和热烈。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路险难兮独后来。
我在幽深竹林不见天日, 道路艰险难行独自来迟。
情节出现了曲折,诗情跌落。 她懊恼、哀愁,希冀,
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 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澹忘归, 岁既晏兮孰华予?
年华渐渐逝去,谁能让我的生命放出光彩?
屈原《九歌之九·山鬼》赏析
山鬼的爱情强烈、 固执、不顾一切, 更追求生命的美好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 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 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 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 传统的源头。
楚辞的影响
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 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 构上,都较《诗经》 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 艺术形象和 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
就句式而言,楚辞以杂言为主,词语繁富,很 重视外在 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 创造了条件。
具有神话色彩和爱国内容的组诗 ——《九歌》
(一)《九歌》的名称来源
《九歌》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并利用民 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抒情诗,其特点是意象清新、 语言优美并富含爱国主义精神。
《九歌》的名称最早来源于神话传说,有“九天”之 意。共包括十一篇作品,依次为: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 魂》。
《山鬼》描写山中女神赴约不遇,失恋悲 哀的情景,创造了美丽、忠贞、痴情的女 神形象。
它既洋溢着古老神话的色彩,又表现出诗 人的人生理想和感受。
主题——这是一首爱情之歌 也是人生理想之歌
《山鬼》 苦恋与思念,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这是一篇热恋中少女的内心独白,也是大胆 而泼辣的爱情宣言。
屈原在这首诗中以楚国民间传说为题材, 创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非常细腻地刻画了 山鬼赴约、在凄风苦雨中痴情等待的复杂心 态,表现了人类对爱情的忠贞追求。
毛泽东高度评价屈原:是一个不朽的形象
“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 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 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
“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 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 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 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 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 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2、善于把周围的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 感情融合起来写,具有情景交融的意境。
3、语言情味悠深。
屈原《九歌·山鬼》
这是一首人神相恋而终至失恋的哀歌。 这是一首爱情之歌,也是人生理想之歌 山鬼是屈原心中的美神
屈原《九歌之九·山鬼》赏析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