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尊敬老师的故事
精选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
![精选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63d9d8bff00bed5b8f31d7d.png)
精选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励志故事1: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立,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
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拥在他的周围。
典礼就在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的老妇人面前,深情的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他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妇人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都热烈的鼓掌,老人也留下了眼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当他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励志故事2: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
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
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
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9f746d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6.png)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1朱德给老师敬礼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2江同志在百忙中看望老师江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
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竣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
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
1995年,当江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的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的亲切慰问。
江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3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
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4“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古今名人尊师的小故事10则
![古今名人尊师的小故事10则](https://img.taocdn.com/s3/m/0891a766bcd126fff7050b67.png)
古今名人尊师的小故事10则导读:本文古今名人尊师的小故事10则,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子贡,孔子杰出弟子。
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
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
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有关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
![有关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b93f75f1ed9ad51f01df2da.png)
有关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子贡,孔子杰出弟子。
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
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能够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名人尊重老师的故事13个
![名人尊重老师的故事13个](https://img.taocdn.com/s3/m/e3fdb4ea80eb6294dc886c2c.png)
名人尊重老师的故事13个篇一: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子贡,孔子杰出弟子。
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
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
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9个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9个](https://img.taocdn.com/s3/m/03977c1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6.png)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9个范文1:题目:名人故事中尊师的案例分析介绍:尊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名人的故事中看到这一点。
以下介绍了9个名人故事中的尊师案例。
一、孔子尊师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待老师十分尊重。
据史书记载,孔子曾经在他的老师面前表演舞蹈,以及长时间守夜练习礼仪。
孔子的尊师精神也很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学生。
二、李白尊师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
他尊重老师,尤其是李阳冰,一位著名的古文家和诗人。
他在学习作诗的时候,深受李阳冰的影响,受益匪浅。
三、范仲淹尊师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
他在学习文学的时候,深受张问陶、王安石等老师的影响。
他十分尊重这些老师,甚至在他的葬礼上,他的棺材上刻着“张王之门徒”。
四、周恩来尊师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他在年轻时就深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们张志新的影响。
他认为张志新的爱国主义和进步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五、毛泽东尊师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
他深受陈独秀的影响,陈独秀的抗日主义和进步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六、鲁迅尊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尊重老师,受紫阳先生的传授,对他在文学方面的影响非常深刻,这种影响在他之后的文学创作方面也可以看到。
七、徐志摩尊师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深深地受到翁同龢和夏志清先生的影响。
八、冰心尊师冰心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散文家。
她曾经师从于梁启超先生和胡适先生,也是这些老师的精神启迪,让她成为后来的杰出作家、诗人。
九、韩愈尊师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尊重老师,他曾向颜公谦和陈什恭学习,成为后来的诗人、文学家。
分析:这篇作文主要讲述了9个名人故事中对尊师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在写作时,我主要注意故事的来源和故事的要点。
写作重点也是在这个方面,以便说明这些人如何尊重老师,以及老师对他们的价值。
尊敬老师的小故事
![尊敬老师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a3d5fe80975f46527d3e1a8.png)
名人尊师的故事一: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
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名人尊师的故事二: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
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三:朱德给老师敬礼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名人尊师的故事四: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
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
”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
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
”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五: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
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名人师生故事
![名人师生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098f2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0.png)
名人师生故事1、程门立雪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
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
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
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
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
这两位学生,后来也都成为很有名的人。
2、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
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3、毛泽东感恩老师建国之初,毛泽东尽管政务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与徐特立之间的师生情谊。
一次,毛泽东特地派人来到徐特立的住地,邀请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饭。
席上,还专备了几样家乡风味的菜肴招待老师———一碗湘笋,一盘青椒,这是两人都爱吃的。
毛泽东抱歉地说:“徐老,请你来,没有好菜吃。
”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要让老师坐上席,徐老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
”毛泽东马上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更应该上坐。
”硬是让徐老坐了上席。
4、朱德敬礼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匆忙起身上前,破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召唤:“叶老师!”,而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5、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
![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6572a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a.png)
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名人都以自己对师道的敬重和感恩之心成为后世所敬仰的楷模。
下面将通过几个经典故事,向大家介绍一些名人尊师重道的事例。
一、孔子尊重陶朱公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对师道的敬重可以从他与陶朱公的故事中得到体现。
孔子曾向陶朱公学习音乐,陶朱公是当时乐府的负责人,拥有丰富的音乐造诣。
在学习期间,孔子非常尊敬陶朱公,对他言听计从。
一次,孔子因敬仰之心,急忙追随陶朱公赴宴,结果孔子受伤,陶朱公深感愧疚。
孔子则表示:“我自己情愿如此,请勿内疚。
”这个故事展现了孔子对师道的尊重和坚持。
二、欧阳修师礼家风欧阳修是中国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以文学才华以及治理才能享誉一时。
他对待老师的态度令人钦佩。
在家庭教育方面,欧阳修非常尊重父亲,每天早上他起床后立即向父亲叩头行礼。
父亲因曾经帮助欧阳修写了一篇作文而病重,快要去世时他还问欧阳修:“到此为止,你能独立写作文了吗?”欧阳修坚决回答:“还没有。
”这放下了父亲的心事。
这个故事表现了欧阳修尊重父亲作为老师的品质。
三、爱因斯坦与老师的情谊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科学领域的成就令人佩服,但他对待老师的态度也是非常敬重和感激的。
在他读书期间,爱因斯坦遇到了一位非常重要的老师,他的名字叫卡尔·弗里德里希·冯·魏茨赖希。
爱因斯坦对他的敬意溢于言表,一度将他视为导师并尊称为“老大师”。
在写给老师的信中,爱因斯坦表示:“我非常感谢您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也能够保持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心。
四、杨振宁的“三尺讲台”杨振宁是中国杰出的物理学家,被誉为“最后的陀螺、发现宇宙左右手性的真相的人”。
他一直将敬师敬道作为自己的为人之道。
在杨振宁的演讲中,他说到:“我不可能忘记自己的老师,老师就是上帝派来的最好的礼物。
”他对于师道的敬重始终根深蒂固,他的言行也是对学术界的引领。
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通用11个)
![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通用11个)](https://img.taocdn.com/s3/m/29578e7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a.png)
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通用11个)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 1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立,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
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拥在他的周围。
典礼就在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的老妇人面前,深情的.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他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妇人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都热烈的鼓掌,老人也留下了眼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当他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 2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
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
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名人尊师重教励志故事 3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近现代尊师重教故事
![近现代尊师重教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9bfcd30bd64783e09122b33.png)
近现代尊师重教故事名人尊师的故事一: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
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名人尊师的故事二: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
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三:朱德给老师敬礼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名人尊师的故事四: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
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
”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
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
”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五: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
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
![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a1835f0b14e852458fb57eb.png)
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老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是因为老师,我们才能学到知识!同学们,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一起来阅读学习吧!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子贡,孔子杰出弟子。
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
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
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名人尊师的故事有哪些10篇
![名人尊师的故事有哪些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4b1ac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1.png)
名人尊师的故事有哪些10篇名人尊师的故事有哪些篇1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彭德怀身着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模范教师代表。
工作人员提醒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穿军服才好。
”彭德怀却说:“我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就应该穿便服。
”彭德怀便服见师的生动经典故事,一直传为美谈。
名人尊师的故事有哪些篇2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老师栽培。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
华罗庚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这些经典故事,就像一面面明亮的镜子、一个个醒目的航标,在我们行进的道路上熠熠闪光。
名人尊师的故事有哪些篇3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一个嬴字就难住了将来秦国要_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名人尊师的故事有哪些篇4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名人尊师的故事有哪些篇5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名人和老师的教育故事(10篇)
![名人和老师的教育故事(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8f71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e.png)
名人和老师的教育故事(10篇)名人和老师的教育故事【篇1】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名人和老师的教育故事【篇2】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
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尊敬老师的小故事
![尊敬老师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df8ddde0242a8956bece4f8.png)
年月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年地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地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名人尊师地故事二:周恩来向老师赠款年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地生活.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名人尊师地小故事三:朱德给老师敬礼年春地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地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地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地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名人尊师地故事四: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年月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地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名人尊师地小故事五: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年至年,在东渡日本留学地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地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地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名人尊师地故事六:江泽民在百忙中看望老师江泽民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地老师.年月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乘车到当年地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峻教授地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地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学校地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年,当江泽民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地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地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地亲切慰问.江泽民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地老师顾教授及师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足见,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名人尊师地故事七:居里夫人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地物质——镭.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地科学家.从而,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地敬仰.可她对她过去地老师仍然十分尊敬.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居里夫人地法语老师最大地愿望是重游她地出生地——法国北部地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地一大笔旅费,回乡地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地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地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地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地周围.典礼将要开始地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地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地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地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地老师.在场地人都被这动人地情景所感动,热情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地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地老师.。
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2020_名人故事素材
![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2020_名人故事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7e4df51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1.png)
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2020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一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子贡,孔子杰出弟子。
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
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精选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
![精选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aa2451d172ded630a1cb659.png)
精选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下面由与大家分享名人尊师重教的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励志故事1: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立,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
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拥在他的周围。
典礼就在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的老妇人面前,深情的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他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妇人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都热烈的鼓掌,老人也留下了眼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当他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励志故事2: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
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
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
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尊师小故事
![尊师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40f9514ccbff121dd3683dc.png)
篇一:名人尊师故事名人尊师故事1.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
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2.毛泽东,成为领袖后,将他一直对其有愧意的老师张干接到北京,一直在照顾他的生活,直至百年。
3.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4.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5.彭总穿便服见教师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
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着军服才好。
”彭总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教师应该穿便服。
”接见的时候,彭总穿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6.江泽民回母校看望老师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主席乘车来到母校。
在行政楼的走廊里,江主席快步走上前,握住严峻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会议室里,江主席询问了老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情况。
钟光林教授住院期间,江主席还多次到医院看望。
7.鲁迅探望老师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鲁迅出国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尊敬老师的故事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
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
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敬礼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
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
”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
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
”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
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江泽民在百忙中看望老师江泽民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
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竣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
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
1995年,当江泽民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的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的亲切慰问。
江泽民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
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李宗仁尊师若父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
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
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
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
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李每天还要亲去问安。
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
李对其照顾无微不至。
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程门立雪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
“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
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
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
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
4年后,程颢逝世了。
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
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
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
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
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
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张乐平不忘恩师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读高小时,受美术老师陆寅生的指导,走上了专攻政治漫画的道路。
以后,他因画《三毛流浪记》而出名,但始终不忘当年的启蒙老师。
五十多年后,张乐平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陆老师的家。
陆老先生十分激动地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呀!”张乐平恭敬地说:“我一直没有忘记,我的第一幅漫画就是您教我画的。
”名人尊师佳话⒈子贡以太阳、月亮喻孔子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
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
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
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
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6年。
⒉毛泽东敬酒、写贺信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邀请自己读私塾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
席间,毛泽东为老师敬酒,使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则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
”徐特立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1937年,当徐老60寿辰之际,毛泽东特意写贺信祝寿。
他在信的开头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他还号召全党向徐老学习。
⒊梅兰芳“雪中送炭”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他曾拜著名画家齐白石为师,执弟子之礼。
一次,梅兰芳应邀到朋友家作客,齐白石先生也来赴宴,他衣着寒酸,被冷落在一旁。
梅兰芳一到,客厅里的人蜂拥上前,把他团团围住,握手寒暄。
忽然,梅兰芳一眼见齐白石先生,便急忙挤出人群,快步走到齐先生面前,一躬到地,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然后,坐在老师下首,问寒问暖,敬菜敬酒,直至席终。
齐白石深为感动,不久,他馈赠梅兰芳一幅《雪中送炭图》,并题诗曰:“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名人求师故事⒈先师百人齐国名臣晏婴勤奋好学,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他都去拜之为师,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相传他有“先师百人”,因此他学识精深,能言善辩,成了齐国名臣。
他多次代表齐国出使,不辱使命,捍卫了国家尊严。
⒉程门立雪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游?去洛阳拜见老师程颐。
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
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进厅堂,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
⒊卖衣求师南北朝时贾思伯、贾思同俩求学于老师阴凤门下,由于家贫,只好把身上穿的衣服典卖出去,筹集学费。
人们为他们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便凑了不少丝绸之类的物品让他们去送给老师。
阴凤知道实情后,坚决不肯收礼。
这则卖衣求师的故事便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
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
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
从而,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
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
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
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
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
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
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情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名人师表名言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捷克]夸美纽斯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国]布鲁纳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国]歌德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德国]黑格尔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前苏联]捷尔任斯基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
……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
——[法国]卢梭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美国]海明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中国]孔子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汉明帝敬师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