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黑龙江省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2023年4月)
黑龙江省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2023年4月)一、监测情况2023年4月,依据《关于征求“十四五”国控断面和饮用水水源水质目标意见的函》(环办便函[2021]317号)中的意见,我省“十四五”期间地市级饮用水水源地调整为22个,其中地表水水源16个、地下水水源6个,本月20个地市级饮用水水源地完成监测,其中伊春市伊春河水源地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撤销新建哈尔滨等市4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黑政函〔2022〕35号)已被取消,相关部门已将该水源地取水设施拆除,现场不具备采样条件,未开展监测工作。
黑河市小金厂水源地因黑河市辖区内处于流冰期,现场不具备采样条件,未开展监测工作。
(一)监测点位设置原则1.地表水水源:河流型水源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附近处设置监测断面,水厂在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的,在取水口的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湖库型水源原则上按常规监测点位采样,在每个水源取水口周边100米处设置1个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河流及湖库采样深度为水面下0.5米处。
2.地下水水源:具备采样条件的,在抽水井采样。
不具备采样条件的,在自来水厂的汇水区(加氯前)采样。
(二)监测项目1.地表水水源: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共61项,湖泊、水库型水源地增测叶绿素a和透明度。
2.地下水水源:监测项目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表1常规指标的39项。
二、评价标准及方法(一)地表水水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
基本项目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进行评价,补充项目、特定项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二)地下水水源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地表水评价方法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办[2011]22号文的规定,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pH、DO、高锰酸盐指数COD Mn、BOD5、NH3-N、TP、TN、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
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断面水质定性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1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对断面(点位)、河流、湖泊不同时段的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以断面(点位)的水质类别或河流、湖泊水质类别比例的变化为依据,按下述方法评价。
按水质状况等级变化评价:①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②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③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两级以上(含两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按组合类别比例法评价:设△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Ⅰ~Ⅲ类水质百分点之差:△G=G2-G1,△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劣Ⅴ类水质百分点之差:△D=D2-D1;①当△G-△D>0时,水质变好;当△G-△D<0时,水质变差;②当│△G-△D│≤10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③当10<│△G-△D│≤20时,则评价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④当│△G-△D│>20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河流与湖(库)监测有何异同
河流与湖(库)监测有何异同1.采样点位的确定河流监测断面上的采样垂线数见表1,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见表2。
湖(库)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的布设见表3。
2.监测时间与频次河流与湖(库)均每月监测一次,监测时间为每月1-10日。
3.监测项目河流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总氮外的23项基本项目(即: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以及流量、电导率。
湖库增测透明度、总氮、叶绿素a和水位等指标。
4.水质评价指标及标准根据《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1]22号文)的要求,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即: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
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水温仅作为参考指标。
湖泊和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共5项。
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Ⅰ类~劣Ⅴ类六个类别进行评价。
5.水质评价方法1、河流水质评价(1)断面水质评价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
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4。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流域(水系)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4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植物园建设前期土壤和水质本底调查报告分析与研究
植物园建设前期土壤和水质本底调查报告分析与研究摘要:植物园区域项目地块(以下简称为“项目地块”)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唐西路(现香山路),项目地块未来长远期拟规划为北师大-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植物园。
由珠海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委托,北师大-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于2023年6月共同承担了该项目地块的土壤和水资源本底调查工作。
项目组根据国家土壤和水资源本底调查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在2023年6月至8月对项目地块开展土壤、水资源调查取样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编制完成《UIC植物园区域土壤和水资源本底调查报告》,旨在以学校一级的植物园规划建设为起点,延申开将周边山体赤花山打造为市一级的植物园选址推荐。
关键词:植物园;土壤和水质;本底查报告一、研究地概况(1)地理位置北师大-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规划植物园项目地块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会同北路西侧、金唐路南侧,地块中心坐标为N-22.36490416°,E-113.51923469°,周边主要为正在开发的UIC校园板块、科技园区以及未被开发利用的区域以及市政道路,项目地块地理位置示意图如图2-1-1。
图1、项目地块地理位置示意图(2)历史沿革据查阅相关资料显示,项目地块曾经是一个大型养猪场,于1986年建成并投入生产,是当时珠海市菜篮子基地之一,直到2011年9月,珠海市香洲区出台《珠海市香洲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方案》,金鼎猪场位于禁止饲养范围内而停止生产。
项目地块除了金鼎猪场外,还包括猪场周围的附属设施、农作物耕作区和果园。
(3)现状分析据实地调查,由于养猪场的拆除,遗留下来的建筑垃圾残留在项目地块内,有部分被表土覆盖,也有大部分裸露于表土层,被外来植物覆盖。
项目地块的植被主要包括弃耕撂荒后入侵植物如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马缨丹(Lantana camara)等,迅速占领区域内空间,形成了优势群落。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1 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1 2 (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1 2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1 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1 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湖泊水质?)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东江湖水质及营养状态的评价和预测
0 028
6 6
0 210
1 60
0 058
9 0
0 144
2 80
0 042
7 8
—
—
0 012
势ꎬ浓度 在 0 046 ~ 0 838 mg / Lꎬ 谷 底 出 现 在 2013
年ꎬ2016—2020 年库区浓度较稳定ꎻ小东江出水断
面浓度变化趋势与东江库区相同ꎮ 东江库区 TP 呈
和评价ꎮ
准» ( GB 3838—2002) ꎬ选取除水温、总氮和粪大肠
1 研究方法
用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
1 1 数据来源
菌群以外的其他 21 项指标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ꎬ采
确定水质类别ꎻ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郴州市环境监测站ꎮ 为了加强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8] ꎬ用 0 ~ 100 的一系列连
第 3 卷第 7 期
Environmental Ecology
环境生态学
2021 年 7 月
Vol 3 No 7
July 2021
东江湖水质及营养状态的评价和预测
欧盛江 ∗ ꎬ罗 坤ꎬ刘小桃
( 湖南省郴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ꎬ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通过分析 2012—2020 年东江湖的水质数据可知ꎬ东江湖水质保持在Ⅰ ~ Ⅱ类标准ꎬ水质为优ꎮ 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
表 1 湖泊( 水库) 营养状态分级情况
Table 1 Nutritional state classification of lakes ( reservoirs)
营养指数
TLI( ∑) <30
30≤TLI( ∑) ≤50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ia)、总磷(TP)、总氮(TN )、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 )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全国地表水不按水期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法(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1.断面水质评价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
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流域(水系)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 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1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即根据评价河流、流域(水系)中各水质类别的断面数占河流、流域(水系)所有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来评价其水质状况。
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入职考试模拟试卷
姓 名: 理论考试编号: 身份证号: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入职考试理论考试模拟试卷(A )本试题分为填空题20分,选择题30分,判断题15分,简答题15分,计算题10分,综合题30分,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合计20分)1、《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 。
答案:连带责任2、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归档留存,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期。
原始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少于 年。
答案:63、玻璃电极法测定水的pH 值时,在pH 大于10的碱性溶液中,因有大量钠离子存在而产生误差,使读数偏低 ,通常称为 。
答案:钠差4、经160℃干热灭菌2小时、用于盛装水中微生物的容器,必须在 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
答案:两周内5、测定锅炉烟尘时,测点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垂直管段,并不宜靠近管道弯头及断面形状急剧变化的部位。
测点位置应在距弯头、接头、阀门和其他变径管段的下游方向大于 倍直径处。
答案:66、污水自动采样用自动采样器进行,当污水排放量较稳定时可采用 采样,否则必须采用流量比例采样。
答案:时间比例7、根据《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 915-2017),位于河流断面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必测项目包括常规五参数、 、氨氮、总氮、总磷。
答案:高锰酸盐指数8、《环境 甲基汞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17132-1997)规定,用________和_______两次富集水样中的甲基汞。
答案:巯基纱布 巯基棉9、开展PM 2.5手工监测时,采样时间应保证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不少于称量天平检定分度值的____倍。
答案:10010、在噪声测量时所说的稳态噪声是指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______的噪声。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3.09•【文号】环办[2011]22号•【施行日期】2011.03.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1]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为客观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规范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我部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三月九日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2.季度评价3.年度评价二、评价方法(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1.断面水质评价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1.水质评价2.营养状态评价(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一)基本要求(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附录二:术语和定义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温州市环境质量月报
温州市环境质量月报温州市环境质量月报,2015年12月,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温州市环境质量月报,2015年12月,单位负责人:郭永东报告编写: 傅向晖审核: 包建军审定: 郭永东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目录第一章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二、各县,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三、环境空气污染物平均浓度状况第二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一、市区水源地水质二、各县(市) 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质三、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四、入海河流水质五、市区平原河网,含瑞安市,水质六、瑞平鳌塘河水质七、乐清塘河水质八、横阳支江及江南河网水质附表 11月各县,市、区,平原河网主要污染物浓度及同比汇总表第一章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5年12月温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40,119~级别为一,三级~其中一级,优,1天~二级,良,27天~三级,轻度污染,2天~超标污染物为PM。
2.5 本月温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3%~在全省各设区市中优良率排名并列第1位~位次由上年同期第4位上升到第1位。
PM2.533月平均浓度为43μg/m~比上年同期,59μg/m,下降了27.1%~平均浓度在全省各设区市中排名第1位~位次由上年同期第3位上升到第1位。
1,12月我省各设区市市区环境空气AQI级别天数比较见表1。
表1 1,12月浙江省设区市市区环境空气AQI级别天数比较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城市优良率,%, 名次 ,天, ,天, ,天, ,天, ,天, ,天,舟山市 128 199 28 3 2 0 90.8 1丽水市 128 199 32 4 0 0 90.1 2台州市 91 232 35 6 1 0 88.5 3温州市 67 245 45 7 0 0 85.7 4衢州市 99 210 51 2 2 0 84.9 5宁波市 71 231 49 10 4 0 82.7 6绍兴市 41 225 70 18 6 0 73.9 7金华市 60 204 82 7 7 0 73.3 8杭州市 47 195 101 16 6 0 66.3 9嘉兴市 42 191 105 20 4 0 64.4 10湖州市 52 160 110 24 9 0 59.7 111,12月我省各设区市市区环境空气PM2.5浓度比较见表2。
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
附件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a . .. . . ..2017年6月a . .. . . ..目录一、目的意义 (7)二、适用范围 (7)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7)四、排名方法 (8)(一)排名断面 (8)(二)城市水质指数 (8)1.河流水质指数 (8)2.湖库水质指数 (10)3.城市水质指数 (10)(三)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 (11)(四)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 (11)五、数据统计 (12)(一)断面(点位)城市归属 (12)(二)数据统计和计算 (12)1.缺少监测数据的处理方式 (12)2.上下游断面水质影响的处理方式 (13)(三)数据修约 (13)六、信息发布 (14)(一)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信息 (14)a . .. . . ..(二)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信息 (14)a . .. . . ..一、目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将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作为检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标准之一,对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主要提出了针对不同城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比较排名的方法。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对各省(区、市)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排名,各省(区、市)对本行政区内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可参考执行。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的通知》(环监测〔2016〕30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1〕22号)《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规定(试行)>a . .. .. ..的通知》(环水体〔2016〕179号)《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四、排名方法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包括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和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
重庆市市级考核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
重庆市市级考核城市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
(2019年3季度)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2019年10月10日
一、监测情况
2019年3季度,重庆市共监测48个市级考核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均为地表水型水源(其中河流型18个,水库型30个)。
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共61项。
其中,水库型水源增测透明度和叶绿素a。
二、评价标准及方法
地表水水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
基本项目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试行)》(环办〔2011〕22号)进行评价,补充项目、特定项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
三、评价结果
2019年3季度,监测的48个市级考核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均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水质达标状况详见附表。
附表
备注:1、监测单位为饮用水源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监测站。
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饮用水的区别:饮用水水源为原水,居民饮用水为原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进入居民供水系统的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三月精美文档目录一、基本规定 (6)(一)评价指标 (6)1.水质评价指标 (6)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二)数据统计 (6)1.周、旬、月评价 (6)2.季度评价 (6)3.年度评价 (6)二、评价方法 (7)(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1.断面水质评价 (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 (10)(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精美文档(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精美文档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湖泊水质?)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精美文档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解析ppt课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制存在的问题
1、氨氮和总氮的问题 2、总磷在河流和湖库中标准值不统一的问题(河流Ⅲ类标准0.2mg/L、湖库
Ⅲ类标准0.05mg/L)
3、粪大肠菌群的问题
背景介绍
美国的水质评价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水域功能区分类标准,在进 行全国范围的水质评价时, 依据《清洁水法》305b 条款 水质评价相关规定, 统一考虑8 类水域使用功能:
质指标及对应河段长度, 并追溯污染成因, 采取具体的水环境整治
措施。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常任秘書長(環境)/ 環境保護署署長王倩儀太平紳士
傳媒關係組
檢控組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1)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2)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3)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4)
環境評估科
環境基建科
環保法規管理科
部門事務科
廢物管理 政策科
河流
选测项目 硫化物、氟化物、硫化物、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总铬、铜、锌、大肠菌群、 总α、总β、铀、镭、钍等
背景介绍
90年代我国水环境监测数对地表水质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 技术规定》(1991)中的方法,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1988)
2003年《关于开展重点流域水质月报的通知》(环函【2003】2号),评价标
背景介绍
我国20世纪70年代水质污染状况以无机污染物
和重金属污染为主,1987年颁布了《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1994年开始修改地表水监测技术 规范。早期的地表水河流监测指标见下表:
必测项目 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 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汞、 六价铬、铅、镉、石油类
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
附件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页脚内容2017年6月页脚内容目录一、目的意义 (7)二、适用范围 (7)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7)四、排名方法 (8)(一)排名断面 (8)(二)城市水质指数 (8)1.河流水质指数 (8)2.湖库水质指数 (10)3.城市水质指数 (11)(三)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 (12)(四)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 (12)五、数据统计 (12)(一)断面(点位)城市归属 (12)(二)数据统计和计算 (13)1.缺少监测数据的处理方式 (13)2.上下游断面水质影响的处理方式 (14)(三)数据修约 (14)页脚内容六、信息发布 (15)(一)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信息 (15)(二)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信息 (15)页脚内容一、目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将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作为检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标准之一,对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排名,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主要提出了针对不同城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比较排名的方法。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对各省(区、市)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排名,各省(区、市)对本行政区内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可参考执行。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的通知》(环监测〔2016〕30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1〕22号)页脚内容《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环水体〔2016〕179号)《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四、排名方法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包括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和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排名。
藻类监测
藻类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及时掌握浮游植物状况及演变趋势,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突发水华事件预警与防治提供全面、快速、准确的水质信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2编制依据2.1 标准及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水库渔业调查规范》(SL167-2014)2.2 有关文件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1‟22号)3监测内容3.1 监测方式藻类监测采用日常监测、应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日常监测包括现场浮游生物网捕集观测。
3.2日常监测断面、指标与频次3.2.1 现场浮游生物网捕集观测监测断面:。
监测指标:藻类颜色及状态变化。
监测频次:每日2次,每日10时、15时。
监测人员:。
4监测方法4.1 采样方法4.1 现场浮游生物网捕集观测采样方法5评价方法根据每次的监测结果,参照“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1‟22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
6资料报送及整汇编6.1 资料报送。
6.2 资料整汇编。
质量保障监测样品采样、分析及质量控制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167-2014)等有关要求执行。
发现异常数据,应对样品采集、保存、测定分析过程、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测,并备注说明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1]22号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为客观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规范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我部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三月九日主题词:环保地表水评价办法通知抄送:机关各部门。
—3—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3—二○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基本规定 (6)(一)评价指标 (6)1.水质评价指标 (6)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二)数据统计 (6)1.周、旬、月评价 (6)2.季度评价 (6)3.年度评价 (6)二、评价方法 (7)(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1.断面水质评价 (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4—(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1.水质评价 (9)2.营养状态评价 (10)(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1 1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一)基本要求 (12)(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5—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一)评价指标1.水质评价指标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
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1.周、旬、月评价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6—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价,以每年1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对于少数因冰封期等原因无法监测的断面(点位),一般应保证每年至少有8次以上(含8次)的监测数据参与评价。
全国地表水不按水期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法(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1.断面水质评价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
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
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断面水质定性评价—7—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流域(水系)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1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即根据评价河流、流域(水系)中各水质类别的断面数占河流、流域(水系)所有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来评价其水质状况。
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不作平均水质类别的评价。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8—关系见表2。
表2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定性评价分级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1)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评价时段内,断面水质为“优”或“良好”时,不评价主要污染指标。
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标准时,先按照不同指标对应水质类别的优劣,选择水质类别最差的前三项指标作为主要污染指标。
当不同指标对应的水质类别相同时计算超标倍数,将超标指标按其超标倍数大小排列,取超标倍数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
当氰化物或铅、铬等重金属超标时,优先作为主要污染指标。
确定了主要污染指标的同时,应在指标后标注该指标浓度超过—9—— 10 —Ⅲ类水质标准的倍数,即超标倍数,如高锰酸盐指数(1.2)。
对于水温、pH 值和溶解氧等项目不计算超标倍数。
类水质标准该指标的类水质标准该指标的某指标的浓度值超标倍数ⅢⅢ-=(2)河流、流域(水系)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将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指标按其断面超标率大小排列,一般取断面超标率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
对于断面数少于5个的河流、流域(水系),按“(1)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确定每个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
%100Ⅲ⨯=断面(点位)总数个数类标准的断面(点位)某评价指标超过断面超标率(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1.水质评价(1)湖泊、水库单个点位的水质评价,按照“(一)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进行。
(2)当一个湖泊、水库有多个监测点位时,计算湖泊、水库多个点位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一)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
(3)湖泊、水库多次监测结果的水质评价,先按时间序列计算湖泊、水库各个点位各个评价指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再按空间序列计算湖泊、水库所有点位各个评价指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一)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
(4)对于大型湖泊、水库,亦可分不同的湖(库)区进行水质评价。
(5)河流型水库按照河流水质评价方法进行。
2.营养状态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
(2)湖泊营养状态分级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进行分级:TLI(∑)<30 贫营养30≤TLI(∑)≤50 中营养TLI(∑)>50 富营养—11—— 12 —50<TLI (∑)≤60 轻度富营养60<TLI (∑)≤70 中度富营养TLI (∑)>70 重度富营养(3)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m j j TLI Wj TLI 1)()(式中:)(∑TLI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Wj ——第j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TLI (j )——代表第j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
以chla 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 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m j ij ij j rr W 122式中:r ij ——第j 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 的相关系数;m ——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的chla 与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 ij 及r ij 2见表3。
表3 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 ij及r ij2值(4)各项目营养状态指数计算TLI(chla)=10(2.5+1.086lnchla)TLI(TP)=10(9.436+1.624lnTP)TLI(TN)=10(5.453+1.694lnTN)TLI(SD)=10(5.118-1.94lnSD)TLI(COD Mn)=10(0.109+2.661lnCOD Mn)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他指标单位均为mg/L。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以国控地表水环境监测网全部监测断面(点位)作为评价对象,包括河流监测断面和湖(库)监测点位。
行政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以行政区域内同级环境保护行—13—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所有监测断面(点位)作为评价对象,包括河流监测断面和湖(库)监测点位。
评价方法参照本办法执行。
全国及行政区域整体水质状况评价方法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2。
全国及行政区域内主要污染项目的确定方法按照“(一)3.(2)河流、流域(水系)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进行。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一)基本要求河流(湖库)、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进行多时段变化趋势分析时,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1)选择的监测指标必须相同;(2)选择的断面(点位)基本相同;(3)定性评价必须以定量评价为依据。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不同时段定量比较是指同一断面、河流(湖库)、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的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某两—14—个时段进行比较。
比较方法有:单因子浓度比较和水质类别比例比较。
(1)断面(点位)单因子浓度比较评价某一断面(点位)在不同时段的水质变化时,可直接比较评价指标的浓度值,并以折线图表征其比较结果。
(2)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对不同时段的某一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可直接进行各类水质类别比例变化的分析,并以图表表征。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对断面(点位)、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不同时段的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以断面(点位)的水质类别或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类别比例的变化为依据,对照表1或表2的规定,按下述方法评价。
按水质状况等级变化评价:—15—①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②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③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两级以上(含两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按组合类别比例法评价:设△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Ⅰ~Ⅲ类水质百分点之差:△G=G2-G1,△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劣Ⅴ类水质百分点之差:△D=D2-D1;①当△G-△D>0时,水质变好;当△G-△D<0时,水质变差;②当│△G-△D│≤10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③当10<│△G-△D│≤20时,则评价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④当│△G-△D│>20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16—分析断面(点位)、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多时段的水质变化趋势及变化程度,应对评价指标值(如指标浓度、水质类别比例等)与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可采用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法,(具体内容详见附录一),检验相关系数和斜率的显著性意义,确定其是否有变化和变化程度。
变化趋势可用折线图来表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