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典型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初中八年级的数学教师小王,在一次小测验中发现学生对于比例概念理解不深,且在运用比例解决问题时容易出错。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小王选择了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教学,以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1:激发兴趣小王首先以一个问题开始教学,将一张购物清单给学生,上面列举了几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让学生通过计算求出每件商品的总价,然后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教学设计2:引入比例在学生完成购物清单的表格后,小王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提问:“如果现在我们要买两个相同的购物清单,那么两个清单的总价会是多少?”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小王向学生解释两个清单的总价之间的关系就是比例关系,并引导学生找出比例的特征,培养学生对比例的敏感度。
教学设计3:比例的计算小王将比例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来进行教学。
首先向学生讲解两个数量比例相等的两个物体数量的比,即A:B=C:D,可以通过交叉乘积法来计算。
然后教学小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答一道练习题,以加深学生对比例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小王向学生演示如何通过比例解决一道实际的问题,并组织学生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设计4:实践应用小王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一份小组任务:从家庭菜谱中选择一道你们喜欢的菜品,然后编写菜谱,指定有几人吃,需要的食材和数量,并计算出每个食材需要购买的数量和总价。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互相协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比例计算的能力。
教学设计5:讲解总结通过小组活动后,小王会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就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澄清。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二位数加法与减法游戏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二位数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计算器。
2. 游戏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二位数加法或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1. 分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5人。
每组分配一个计算器和一叠游
戏卡片。
2.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从卡片堆中抽一张卡片,组员依次计算出结果并按照规定的顺
序报出。
所报结果正确的小组获得该卡片。
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获得的卡片数量最多的
为胜出组。
3. 游戏操作:每轮游戏中,组员依次按顺序报出计算结果。
然后判断结果是否正确,
如果正确,则小组获得该卡片并放入自己的卡片堆中,否则,丢弃该卡片。
时间结束后,小组统计自己获得的卡片数量。
4. 完成游戏后,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考察到的知识点,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扩展:
1. 改变游戏规则,增加游戏的难度,如使用较大的数或者增加四则混合运算。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游戏中的策略,如如何更快地计算出结果,如何更好地合作等。
教学评估:
1. 游戏过程中教师可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计算能力。
2.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初中数学教研典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学校开展了初中数学教研活动。
以下是一个典型案例,旨在展示教研活动的成果和经验。
二、案例介绍1.教研主题: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2.教研目标: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教研内容:以《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相似”一课为例,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4.教研过程:(1)教师备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设计探究式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2)课堂实践: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3)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案例实施1.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学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2.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2)探究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①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③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4)展示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巩固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
(2)同伴互评: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彼此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四、案例反思1.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3.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是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就来分析几个典型的小学数学案例,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案例一:小明与水果店老板小明去水果店买了4只苹果,老板给了他3张50元的纸币,小明交了一张纸币后,发现老板多找了他30元。
请问小明应该给老板多少钱才合适?分析: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以及找零的概念。
小明购买了4只苹果,苹果的总价为4元。
老板找零了30元,所以小明应该给老板30元的纸币。
因此,小明应该给老板30元才合适。
案例二:小华的花园小华有一个2米长、1.5米宽的花园,他想在花园的周围种上一个围墙。
请问,他需要多长的围墙才够用?分析:这个问题需要计算花园的周长,以确定所需的围墙长度。
花园的周长计算公式为2*(长+宽),所以小华需要2*(2+1.5)=9米的围墙才够用。
案例三:小明和小红的钱包小明和小红的钱包里各有10元,小明又从爸爸那里得到5元,小红又从妈妈那里得到8元。
请问小明和小红的钱加起来一共是多少?分析: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加法运算,计算小明和小红的钱的总和。
小明和小红钱包里各有10元,小明又得到5元,小红又得到8元,所以小明和小红的钱加起来一共是10+10+5+8=33元。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学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同时还需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上述案例中的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到的数学概念有加法、减法、周长等。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在更复杂的数学问题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除了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几何》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几何》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几何》【教学目标】1.认识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初步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3.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进行简单的几何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1.几何图形的分类及性质;2.找出几何图形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1.利用几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2.运用几何性质进行推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几种几何图形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图形。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所猜测图形的特点。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点、线、面:点是没有大小的,只有位置;线是由一组无限接续的点构成的物体;面是由一组连续的线构成的封闭物体。
-角:由两条射线共同的一个端点组成,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几何图形分类:点、线、面、曲线和几何体。
2.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点的特点是无法度量和描绘,只有位置;-线的特点是长度无限延长,宽度无限细小,只有方向不同;-面的特点是由无数的点和线组成,可以用面积来稍微度量;-角的特点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的一个端点组成。
三、概念学习(15分钟)老师出示实物、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分辨出其中的几何图形,并描述出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四、巩固练习(20分钟)1.老师出示几何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字,并描述出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分小组进行短暂的竞赛,要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从单词卡片中选择对应的几何图形的名称,并描述出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五、拓展应用(15分钟)1.老师出示几几何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度为3cm,求斜边的长度。
-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8cm,求边长。
-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cm²,求边长。
2.学生自由发挥,设计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然后和同桌交换问题,进行互相解答。
【典型案例】小明的房间是一个长方形,长是4米,宽是3米,请问他的房间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案例分析】这是一个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
典型教学案例积累
典型教学案例积累一、数学教学案例。
1. “勾股定理的趣味发现”在教勾股定理的时候,我没有一上来就讲公式。
我先拿了几个直角三角形的小卡片,每个边都标上不同的长度,像3、4、5,5、12、13这样。
我问学生们:“你们看这几个三角形的边,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关系呀?”大家都开始仔细观察,有的在那儿比划着,有的在小声讨论。
这时候有个机灵的小子说:“老师,我感觉这两条短边的平方和好像等于长边的平方呢!”我就赶紧顺着他的话,让大家一起验证。
然后我们就通过各种测量、计算,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大家对勾股定理就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还打趣说:“看,数学就像个神秘宝藏,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好多好玩的秘密。
”2. “函数图像的拟人化”讲到函数图像的时候,学生们老是觉得很抽象。
我就想了个招,把一次函数比作一个性格直爽的人。
我说:“你们看一次函数y = kx + b,k就像这个人走路的速度,b呢就像他的起始位置。
如果k是正数,这个人就朝着正方向大步流星地走;要是k是负数,那他就朝着反方向慢悠悠地晃悠。
”然后又说到二次函数y = ax²+ bx + c,我把它形容成一个调皮的小拱桥。
“这个a啊,要是正数,桥就开口朝上,像个开心的笑脸;要是a是负数,桥就开口朝下,变成个难过的哭脸喽。
”这么一讲,学生们都觉得函数图像也没那么难理解了,还会主动去分析各种函数像什么样的人或者东西呢。
二、语文教学案例。
1. “古诗词穿越之旅”2. “作文课的脑洞大开”作文课上,学生们老是写不出新意。
我就说:“今天咱们作文课来点刺激的,大家把自己的脑洞打开,越大越好。
”我给了个题目叫“未来的学校”。
然后我开始引导他们,我说:“你们别光想着学校就是多了几栋高科技大楼哦。
咱可以想得更离谱点,比如说学校在云彩上,学生们骑着会飞的扫把去上学;或者学校在海底,大家都戴着氧气罩上课,还能和小鱼一起做课间操呢。
”学生们一听,都兴奋起来了。
有个学生写了个学校在另一个星球上,还有外星老师来教星际语言的故事。
教学案例(精选12篇)
教学案例(精选12篇)篇1——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数学教材在一年级下册的编写中,也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了取之于生活的教材,和有丰富生活经验的学生,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就编织成一堂生动活泼的课堂。
如P31(7)选取了"妈妈买衣服"的生活实例,学生对买衣服不仅熟悉,而且很感兴趣。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导入:同学们喜欢新衣服吗?新年时妈妈有没有给你们买新衣服?学生都很兴奋,纷纷告诉我,妈妈给他买了几件衣服。
我及时引入正题:"这里有5件衣服,它们的价格分别为46元、52元、34元、53元、41元。
现在,假设妈妈有100元钱,要买一套衣服,可以怎么买?应付多少钱?"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告诉我,他们准备怎样买。
(1)有的说要买①和④两件,因为衣服46元+裤子53元=99元,还剩1元钱。
当我表扬他,并叫他坐下时,他又补充了一句话:"老师,我要买这件衣服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上衣是深蓝色的,裤子也是深蓝色的,这样看起来像套装,很漂亮。
"(2)有的说要买③和⑤,因为衣服34元+裤子41元=75元,这两件是这5件衣服中最便宜的,这样可以剩下最多钱,妈妈就可以省下很多钱,给我买书……看,学生想得多周到,不仅要看钱是否带够,还要注意颜色搭配,更要懂得给妈妈省钱。
这时,我班心怡突然站起来,问:"老师,你穿的这套衣服那么漂亮,能告诉我们要多少钱吗?"一开始,我被这位学生这一问给惊呆了,怎么会把这道题目联系到我身上来呢;可又想,这不是很典型地运用于生活吗!于是,我对学生说:"这套衣服上衣60元,裙子40元,你们说,妈妈的100元钱,够买吗?"学生兴致都很高,很快地回答出:刚刚好。
高一数学上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理解。
2.结合实际生活,找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实例,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撰写学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小组合作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合理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小组竞赛、小组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共同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调整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掌握其标准形式和一般形式。
2.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法、图像法、符号法等方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并掌握求解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3.能够将一元二次不等式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熟练运用数学符号、逻辑推理和证明方法,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证明和推导。
4.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首先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一次购物活动中,商家提出了满100减30的优惠活动。那么,小明购买商品时,如何计算他需要支付的最低金额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二次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自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首奖)
《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首奖)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首奖)案例背景在现代社会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
为了更好地将思政教育与数学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典型案例。
案例内容本案例以数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案例的具体内容如下:案例名称:数学与社会公平案例描述:在本案例中,我将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社会公平中的应用。
首先,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社会公平相关的数学概念,如平均数、标准差等。
然后,我会提出一些真实的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教育机会不平等等。
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案例流程:1. 学生小组分组,每组4-5人。
2. 介绍数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并讨论学生对社会公平的理解和看法。
3. 向学生提出几个与社会公平相关的真实问题,并让他们分组讨论和分析。
4. 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量化和分析,例如计算贫富差距的标准差、教育机会的平均分布等。
5.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6. 总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社会公平中的作用,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思考和问题。
案例目标:通过这个案例,我希望学生能够:- 理解数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认识数学在社会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
-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案例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案例的效果,我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案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 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通过案例前后的测验或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提升情况。
创新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
创新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又普遍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以死记硬背和机械计算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际应用。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加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让数学变得有趣又有意义,创新性的数学教学案例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些创新性数学教学案例,以及其带来的教学效果和启示。
一、案例一:“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教学中,斐波那契数列一直被视为典型的数列问题。
然而,传统的数列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斐波那契数列,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神奇故事:在古代,一位名叫斐波那契的数学家研究了一种奇特的兔子繁殖问题。
假设一对新生兔子在出生后一个月就可以繁殖,每对兔子每个月可以诞生一对新生兔子。
问: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第三个月开始,每月能繁殖多少对兔子?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会发现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并延伸讨论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对斐波那契数列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二、案例二:“数学游戏乐趣无穷”数学游戏是一种通过游戏形式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创新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数学游戏,例如数独、河内塔等,来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
以数独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独题目,让学生通过填充数字来解决。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独的规则和解题技巧,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独的解题方法。
通过这种创新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数学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案例三:“实践中的数学”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缺乏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
小学数学新课标典型案例
小学数学新课标典型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小学数学新课标案例,旨在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中学习数学。
案例背景:小明和小红是同班同学,他们计划在周末去公园游玩。
公园的门票价格是每人10元,如果买团体票(5人及以上),则每人可以享受8折优惠。
小明和小红决定邀请其他同学一起前往,以享受团体票的优惠。
教学目标:1. 理解折扣的概念。
2.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1. 引入情境: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小明和小红的计划,询问学生如果他们想要享受团体票的优惠,需要邀请多少名同学一起前往。
2.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尝试计算出需要邀请的人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团体票的优惠是多少?”“如果邀请了x名同学,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3. 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使用计算器或纸笔计算出需要邀请的人数。
他们需要计算出5人团体票的总价格,然后与5人分别购买单张票的总价格进行比较。
4. 分享与讨论:每组学生将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解释他们的思考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计算方法的优劣。
5. 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折扣的概念和乘法、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还体验了合作学习的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引导和支持的作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
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15篇)初中数学教案案例模板范文篇1教材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
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_2+b_+c=0(a≠0)的根_1、_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_1、_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
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
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_+b_+c=0(a≠0)的两根是_1,_2,那么_1+_2=,_1_2=。
问题6.在方程a_+b_+c=0(a≠0)中,a、b、c的作用吗?①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②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③当a≠0时,△=b-4ac可判定根的情况;④当a≠0,b-4a c≥0时,_1+_2=,_1_2=。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人教版学校数学教学设计案例1教学目标:1、通过同学操作,引导同学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
2、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让同学观测“曲”与“直”的转化,向同学渗透极限的思想。
3、通过小组会议沟通,培育同学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圆与转化后的图形的联系。
教具、学具:剪刀、图片,圆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图对比挂图教学过程:一、以新引旧、导入新课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回忆一下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
5、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吗?6、〔出示图形〕:这是什么图形?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7、那些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人教版学校数学教学设计案例2课题一: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P72的内容,练习十五的第1-4题,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使同学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教具、学具预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一、新课1.初步认识长方体。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外形,〔拿出一个纸盒〕。
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外形的?板书:长方形。
让同学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同学有顺次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同学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同学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外形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
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外形的?板书:正方体。
让同学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教学法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一:购物计算假设小明去超市购买水果,他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2个橙子,每个橙子3元,还有一个西瓜,价格是15元。
请问小明一共购买了多少钱的水果?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出小明购买水果的总价。
学生可以通过将每种水果的价格相加,得出答案。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加法运算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案例二:图形面积计算给定一个矩形,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
请问这个矩形的面积是多少?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矩形的形状,并了解面积的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将矩形的长和宽相乘,得出矩形的面积。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乘法运算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
案例三:时间计算小明从家里出发,步行到学校需要20分钟,学校下课后,他骑自行车回家只需要10分钟。
请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整个行程需要多少时间?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并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学生可以通过将步行时间和骑车时间相加,得出整个行程所需的时间。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时间的计算知识,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四:分数计算小红有一块巧克力,她吃了三分之一,还剩下多少?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进行分数的计算。
学生可以通过将巧克力的总量乘以三分之一的分数,得出剩下的巧克力量。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分数的运算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结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入典型案例,学生可以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典型案例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10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篇1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
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
在这种情景下,能够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
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用分数表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能够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具体个数易混淆。
所以,总有很多数学教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实践,期望从中找出能让学生理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生:2个。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没有听到教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教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
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
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
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
初中数学教研典型案例
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数学教研的重要课题。
本案例以某初中数学教研组为例,探讨如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案例描述1. 教研组现状该初中数学教研组共有6名教师,平均教龄10年。
教研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但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研活动开展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研组决定开展以“问题解决”为主题的教学策略探索。
以下是教研活动的主要步骤:(1)收集问题案例教研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了大量国内外优秀的问题解决案例,为教学策略探索提供参考。
(2)分析问题案例教研组成员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3)制定教学策略根据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教研组成员共同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①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④ 引导学生验证假设。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等方法验证假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⑤ 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问题解决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4)实践与反思教研组成员将制定的教学策略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在课后进行反思。
以下是教学实践的一个案例:案例: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① 创设问题情境:展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斜边的长度。
小学数学教学的三个典型案例
利用数量关系解应用题------案例王鹏涛教学目标: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教学设计一、铺垫孕伏.口算:30×40=6×40=200×20=80×50=12×8=32×20=150×4=240÷2=二、探究新知.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2.数学例1:认识:单价×数量=总价(1)例1.铅笔每枝5角,买3枝用:5×3=15(角)15角=1元5角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70×2=140(元)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9×4=36(元)(2)引导学生明确: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价是5角,数量是3枝,总价是1元5角.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第三个问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是4千克,总价是36元.从例1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3)反馈练习:①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买多少叫(),一共用多少钱叫(),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②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1)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25×3=75(千克)菜园每畦产菠菜150千克,4畦产菠菜:150×4=600(千克)(2)讨论思考:这两个问题都是说的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中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分别是什么?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3)学生汇报:这两个问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反馈练习:①回答: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②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两种数量关系?四、随堂练习.1.填空:()×()=总价()×数量=总产量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五、布置作业.1.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2.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王鹏涛(2010.4. 15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教学设计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二、导入新课.(一)教学例1.出示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1)从4 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图上阴影部分画上等号)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1)4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 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观察转化成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2倍.)(二)教学例2.出示例2:比较的大小.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教师板书:)(2)你们分析一下,、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了呢?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2.为什么要“零除外”?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字母公式:四、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3.教学例3.例3 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板书:教师提问:(1)?为什么?依据什么道理?(,因为分母2乘上6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也要乘上6.所以,)(2)这个“6”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12,2ד6”=12,也可以看12是2的几倍:12÷2=6,那么分子1也扩大6倍)(3)?为什么?依据的什么道理?(,因为分母24除以2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五、布置作业六、教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学习新知。
数学教案例(优秀4篇)
数学教案例(优秀4篇)数学教案例篇一教学课题: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教学目标:1、掌握合比性质的等比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2、会将合比性质、等比性质用于比例线段。
3、提高学生类比联想、推广命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地、灵活地运用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
课前准备:小黑板、幻灯机及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我们在前边学习了线段的比,比例的有关概念及性质,那么请同学们回忆1、什么叫线段的比?2、什么叫成比例线段?我们还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那么,除此之外,比例还有一些什么性质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研究的比例的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
(出示课题: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呢?(出示小黑板)看学习目标1、2,(全班同学齐读)下边请同学们再回忆,我们在上一章学习的平等线等分线段定理是如何叙述的?(抽同学回答)请看幻灯(投影显示)二、(用特殊化方法)探索合比性质。
1、复习,已知:一组平行线在直线l上截得的线段AB=BC=CD=DE=EF则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得一个结论:即AB=BC=CD=DE=EF。
2、将上述结论改写成比例式,由此猜想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设在l上截得的每一份为k,问AD=?DF=?又设在l1上截得的一等份为m,问AD=?DF=?观察以上分析,可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又观察与有什么关系?对于一般的比例式都有这一个关系吗?请猜一猜。
猜想:学生口述(同学间可相互讨论、研究)教师根据学生口述、写出:如果3、证明猜想,得出合比性质,我们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1)启发学生观察,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寻找证明思路,证法一:(设比法)设∵∵证法二、(利用等比性质2)∵ ∵ ∵(2)类比联想,得到分比性质。
如果学生自由讨论,可仿上边自己证明结论。
在今后,这两种情形都叫合比性质,即如果(3)理解合比性质的。
内容,师生一起用文字语言叙述。
4、类比联想,将合比性质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平面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能够从日常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中所说的“平面”
2.理解平面的无限延展性
3.理解公理1、2、3
(二) 能力目标:1.正确地用图形和符号表示点、直线、平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初步掌握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
3.初步应用公理1、2、3解决简单的点、线共线共面问题
(三)情感目标:1.提高空间想像能力
2.通过图形、符号、语言的转换体会数学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平面基本性质的三个公理
(二)难点:1.三种语言的转化
2.三个公理的简单应用
三、教 具:多媒体、黑板、整个教室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在初中,我们主要平面图形就是由同一平面内的点、线所构成的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等都是空间图形,空间图形就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的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够构成这些空间图形的基本元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简单性质.
(二)新知探研
1.平面的两个特征:①无限延展(在探究这个特征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到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情节,我感觉比较好,大致情节是:如来佛对孙悟空说:“你一个跟头虽有十万八千里,但不会跑出我的手掌心。
”结果孙悟空真没有跑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来佛的手掌可以看作是一个平面,可以无限延展,所以孙悟空逃不出去。
学生对这个故事情节比较熟悉。
这样学生容易理解,浅显易懂) ②平的(没有厚度,这跟如来佛手掌不太一样,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 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
2.平面的画法及其表示方法: ①在立体几何中,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锐角画成45
,横边画成邻边的两倍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
②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α,平面A C 等
③两个相交平面:
画两个相交平面时,若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应把被遮住部分的线段画成虚线或不画(如图2)
a βB
βB β
B α
4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空间图形的基本元素是点(孙悟空可以看成一个点)、直线(孙悟空的运动轨迹可以看成线,径直的运动轨迹可以看成直线)、平面从运动的观点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从而可以把直线、平面看成是点的集合,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除了用文字和图形表示外,还可借用集合中的符号语言来表示规定直线用两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点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而平面则用一个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
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
集合中“∈”的符号只能用于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的关系,“⊂”和“ ”的符号只能用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虽然借用于集合符号,但在读法上仍用几何语言α⊄(平面α外的直线a )a α=∅ 或a A α= 5 平面的基本性质 立体几何中有一些公理,构成一个公理体系.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把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归纳成三条公理.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这个平面内推理模式:A A B B ααα∈⎫⇒⊂⎬∈⎭. 如图示: 或者:∵,A B αα∈∈,∴A B α⊂
应用:这条公理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也可用于验证一个面是否是平面,如泥瓦
工用直的木条刮平地面上的水泥浆. ①判定直线在平面内;②判定点在平面内模式:a A A a α
α⊂⎧⇒∈⎨∈⎩.
公理1说明了平面与曲面的本质区别.通过直线的“直”来刻划平面的“平”,通过直线的“无限延伸”来描述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它既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又是检验平面的方法.
公理2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理模式:,, ,,,,A B C A B C A B C ααβ⎫⎪∈⇒⎬⎪∈⎭
不共线与β重合
或者:∵,,A B C 不共线,∴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得,,A B C α∈.
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分两部分理解,“有”说明图形存在,但不唯一,“只有一个”说明图形如果有顶多只有一个,但不保证符合条件的图形存在,“有且只有一个”既保证了图形的存在性,又保证了图形的唯一性.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确定一个”,“可以作且只能作一个”与“有且只有一个”是同义词,因此,在证明有关这类语句的命题时,要从“存在性”和“唯一性”两方面来论证.
实例:(1)门:两个合页,一把锁;(2)摄像机的三角支架;(3)自行车的撑脚公理2及其下一节要学习的三个推论是空间里确定一个平面位置的方法与途径,而确定平面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重要条件,这个转化使得立体几何的问题得以在确定的平面内充分使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决,是立体几何中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的主要的思想方法.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推理模式:A A l A ααββ∈⎫⇒∈=⎬∈⎭
如图示: 或者:∵,A A αβ∈∈,∴,l A l αβ=∈ 应用:①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位置;②判定点在直线上
公理3揭示了两个平面相交的主要特征,是判定两平面相交的依据,提供了确定两个平面交线的方法.
6 典例及练习
例题 课本P43例1
练习课本P43练习
(三)课堂总结
1、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2、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2、3)及作用
(四)课外练习及作业
课本P51习题2、1A 组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