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计专篇-(全专业)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 消防专篇

建筑设计 消防专篇

xxxx9#消防专篇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日期:2010.06.23.建筑篇一、设计依据1、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方案及审查意见;。

2、规划用地红线图。

3、甲方提供的项目建筑方案设计图。

4、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提供的修改设计资料、要求和意见。

5、现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5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6-2005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国家颁布的其他相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二、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9#位于小区内侧,左邻10#,右邻11#。

建筑之间满足防火间距要求,建筑三面设有消防车道。

三、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1、本工程一层设置小区配套幼儿园,二至十二层设置住宅,其疏散分别独立设置。

9#楼设有3个单元住宅3座疏散楼梯,为封闭楼梯,疏散宽度共3.6米,6台电梯(其中3台消防电梯)。

2.防火墙、隔墙和楼板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

如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建筑内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且不宜留有缝隙。

3.电梯井和管道井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分别独立设置;井壁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检查门为丙级防火门。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标题:消防设计专篇引言概述:消防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从消防设计的基本原则、消防设施的选址、消防通道的设置、消防水源的配置以及消防设备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消防设计的基本原则1.1 遵守法律法规:消防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

1.2 系统完整性:消防设计应该考虑整个建筑系统,确保消防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1.3 预防为主:消防设计应该注重预防措施的设置,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消防设施的选址2.1 灭火器的设置:灭火器应该布置在易燃易爆区域,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使用。

2.2 喷淋系统的选址:喷淋系统应该覆盖建筑物内所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区域,确保火灾能够迅速得到扑灭。

2.3 烟雾探测器的布置:烟雾探测器应该布置在建筑物的每个房间和走廊,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三、消防通道的设置3.1 通道宽度:消防通道应该保持足够的宽度,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疏散。

3.2 通道疏散标识:消防通道应该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指示人员正确的疏散方向。

3.3 通道通风:消防通道应该保持通风畅通,避免烟雾积聚影响人员疏散。

四、消防水源的配置4.1 消防水池设置:建筑物内应该设置消防水池,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供水。

4.2 消防水带设置:消防水带应该布置在易燃易爆区域,方便消防人员迅速接驳。

4.3 消防水泵配置:建筑物内应该配置消防水泵,确保消防水源的供应稳定可靠。

五、消防设备的选择5.1 火灾报警器的选择:选择灵敏可靠的火灾报警器,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5.2 灭火器的选择:选择适用于不同类型火灾的灭火器,确保能够有效扑灭火灾。

5.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选择:选择可靠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自动启动。

结论:消防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和设置,才能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1、兴建单位对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2、《民用建造设计通则》 GB50352-20053、《建造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 2022 版)》4、《住宅建造规范》 GB50168-20055、《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226、《商店建造设计规范》 JGJ48-2022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228、《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229、《民用建造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10、《建造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202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造部份)》( 2022 年版)12、《公共建造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221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造节能设计标准》 JGJ 134-202214、《建造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202215、《建造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95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202217、《建造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2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221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222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2221、《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2222、《建造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222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51/T1418-20222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22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 (2005 版)26、《建造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2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0-200528、《民用建造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2229、《建造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223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31、《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 394-202232、《四川省绿色建造设计标准》 DBJ51/T037-202233、《民用建造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2234、《关于执行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公消(2022)98号3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22 《四川省民用建造消防水池设计的补充技术措施》 ( 公厅消发〔2022〕319 号)二、工程概况:1. 本项目位于: xxxxxxx。

建筑消防设计专篇

建筑消防设计专篇

建筑消防设计专篇项⽬消防设计⽂件⼀、⼯程设计依据:1.甲⽅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和规划要求2.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案及建设单位对设计⽅案的意见和建议。

3.设计规(1)、《民⽤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规》(GB50016-2014)(3)、《建筑部装修防⽕设计规》(GB50222-95 2001年版)(4)、《民⽤建筑热⼯设计规》(GB50176-93)(5)、《民⽤建筑⼯程室环境污染物控制规》(GB50325-2010)(6)、《外墙外保温⼯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7)、《建筑外门窗⽓密、⽔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法》(GB/T 7106-2008)(8)、《屋⾯⼯程技术规》(GB50345-2012)(9)、《办公建筑设计规》(JGJ 67-2006)(10)、《⽆障碍设计规》(GB50763-2012)(11)、《图书馆建筑设计规》(JGJ 38-99)(12)、《民⽤建筑供热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GB20736-2012)(13)、《消防给⽔及消⽕栓系统技术规》(GB50974—2014)(14)、《⾃动喷⽔灭⽕系统设计规》(GB50084—2001)(15)、《⼤空间智能型主动灭⽕系统技术规程》(CECS263:200)(16)、《建筑灭⽕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2005)(1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2009)(18)、《民⽤建筑电⽓设计规》(JGJ16-2008)(19)、《⽕灾⾃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50116-2013)(20)、国家及省颁布的其他有关规、标准、规定。

⼆、⼯程概况1、是由开发的的⼀个⼦项,它位于。

2、本⼯程主体建筑地上层,建筑⾼度为⽶(室外地⾯⾄屋⾯结构层)。

3、建筑物室地坪设计标⾼±0、000相当于绝对标⾼。

4、本⼯程耐⽕等级为⼆级,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框架结构,设计年限为50年。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标题:消防设计专篇引言概述:消防设计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建筑物的防火安全1.1. 火灾风险评估:对建筑物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1.2. 防火隔离措施:采取合适的防火隔离措施,如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以阻止火势蔓延。

1.3. 防火材料选择: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如防火涂料、防火板等,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2. 疏散通道设计2.1. 疏散通道宽度:根据建筑物的人员容量,合理设计疏散通道的宽度,确保人员疏散的顺畅性。

2.2. 疏散通道标识:设置明显的疏散通道标识,包括疏散指示灯、疏散标识牌等,方便人员快速找到疏散通道。

2.3. 疏散通道布局:合理布置疏散通道,避免通道过长或存在死角,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

3. 消防设备配置3.1. 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面积,合理配置灭火器,确保灭火设备的覆盖范围。

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于大型建筑物,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控制火势。

3.3. 烟雾探测器和报警系统:设置烟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通知相关人员。

4. 消防通信系统4.1. 消防电话:建立消防电话系统,方便人员报警和与消防部门进行沟通。

4.2. 对讲系统:配置消防对讲系统,方便消防人员与建筑物内部人员进行沟通和指导疏散。

4.3. 紧急广播系统:设置紧急广播系统,及时向人员发出疏散指令和安全提示。

5. 消防演练和培训5.1. 消防演练: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和疏散技能。

5.2. 消防培训:对建筑物内部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增强火灾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5.3. 应急预案制定: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步骤。

总结:综上所述,消防设计是建筑物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建筑物的防火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消防设备配置、消防通信系统和消防演练与培训的全面考虑和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江门市翠林苑居住小区D区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专篇建设单位:江门市江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江门市新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证号书:国家乙级A244014884号项目负责人:建筑专业设计人:给排水专业设计人:电气专业设计人:编制日期:二O一一年十一月建筑专业消防设计篇一.工程概况篇拟建的江门市翠林苑居住小区D区共包含地下部分停车库和地上部分高层住宅35#、36#、37#、38#、39#共5栋,总建筑面积为36049.0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面积为7767.1平方米,地上部分高层住宅35#、36#、37#、38#、39#为17.5层,建筑高度为58米,均为住宅,地上住宅部分建筑面积28281.9平方米。

二.建筑专业消防设计编(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二)、设计内容:1、概述。

a)本小区住宅部分高层建筑物属二类高层建筑,其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b)消防车道沿建筑两个长边布置呈环形消防车道,所有高层建筑都有足够的扑救面。

c)地下车库均设有足够的走火疏散门、疏散楼梯,(楼梯与上部楼梯间分开设置)满足防火规范要求,详见下面楼梯、电梯设置及消防门设置内容。

d)住宅楼均设置消防电梯及防烟楼梯间详见下面楼梯、电梯设置内容。

2、楼梯、电梯设置a)每栋高层住宅楼设二部电梯和一座疏散楼梯。

其中电梯一部为乘客电梯、一部为消防电梯,两部电梯的载重量均为1050kg,其行驶速度要求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

消防电梯井底按要求设置2m3的排水井。

b)地下车库疏散楼梯与上部住宅楼梯在首层分隔,住宅上部17.5层人员疏散距离为53.8米,楼梯间与电梯前室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乙级防火门朝疏散方向开启。

c)高层建筑疏散楼梯均为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进行排烟。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一、概述消防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规模,结合消防法规和标准,进行的关于消防设施布置、消防通道设置、灭火器材配置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其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报警、疏散人员、控制火势,并提供必要的灭火条件,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消防设计要求1. 建筑物分类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消防等级,从而确定相应的消防设计要求。

例如,高层住宅楼应满足防火分区、防烟楼梯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要求;工业厂房应配置防爆电气设备、防火卷帘门等。

2. 灭火器材配置: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面积,合理配置灭火器材。

常见的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自动报警系统等。

例如,公共场所应设置灭火器材箱,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疏散通道设置:根据建筑物的人员容量和布局,合理设置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应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通道宽度、门的数量和位置、疏散标识等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4. 火灾报警系统: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用途,配置适当的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应能及时发现火灾,并通过声光报警设备将信息传达给人员,以便及时疏散。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建筑物的消防等级和防火要求,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能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迅速灭火或控制火势的蔓延。

6. 防烟排烟系统:根据建筑物的防烟要求,配置防烟排烟系统。

防烟排烟系统应能及时排除烟雾,保障人员疏散通道的通畅。

7. 防火分区和防火门窗:根据建筑物的消防等级和防火要求,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并配置防火门窗。

防火分区和防火门窗应能有效隔离火势的蔓延,保护人员的疏散通道。

8. 消防设施布置: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消防要求,合理布置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带等,应能满足消防灭火的需要。

三、消防设计流程1. 调研和分析:了解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规模,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

2.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消防设计方案,包括消防设施的布置、疏散通道的设置、灭火器材的配置等。

消防设计专篇范本

消防设计专篇范本

消防设计专篇范本1. 引言消防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旨在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安全疏散通道和有效的灭火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设计的相关要素和流程,以及常见的消防设施和措施。

2. 消防设计要素2.1 火灾风险评估在进行消防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

这包括考虑建筑物的用途、人员密度、火源潜在性、燃烧特性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消防设施和措施。

2.2 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疏散通道是指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可以迅速、安全地从建筑物内部撤离到安全区域的通道系统。

消防设计应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的位置、宽度和数量符合相关标准,以便尽快疏散人员。

2.3 灭火系统灭火系统是保护建筑物免受火灾侵害的关键设施。

常见的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消防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灭火系统,并确保其布置和操作符合相关标准。

2.4 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向人员发出警报,以便他们能够迅速采取适当的行动。

消防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确定合适的火灾报警设备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并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2.5 防烟措施烟雾是火灾中最常见且最致命的威胁之一。

消防设计应包括防烟措施,如设置烟雾探测器、排烟设备等,以减少烟雾对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的影响。

3. 消防设计流程3.1 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消防设计师需要了解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预期人员密度,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确定合适的消防设施和措施,并进行初步布局。

3.2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消防设计师将具体确定消防设施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并进行系统布置。

需要与建筑结构、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等其他工程师进行协调,确保消防设施与建筑物其他部分的一致性。

3.3 安装阶段在安装阶段,消防设施将被安装并接入建筑物的电力、供水等系统。

安装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专篇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建设项目三期建设地点:武汉市建设单位:湖北省xx地产有限公司本工程为湖北省xx地产有限公司,xx建设项目三期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19507.10平方米。

本设计包含地下车库、商业、商品房。

设计总建筑面积19507.10平方米。

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 年。

本设计包含建筑概况见下表:2、本工程消防设计采用规范:《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18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二、建筑消防设计(一)总平面布局:位于xx南路。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1980.00m2,道路路幅为6.0m。

(二)建筑与防火间距商业街的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城楼的耐火等级:地上一级。

各栋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三)防火分区及疏散1)防火分区:a、地下车库设为3个防火分区。

设备用房面积225.51㎡,小于2000㎡;地下车库面积5135.95㎡,防火分区一为地下车库(设置13个充电停车位),防火分区面积<1000㎡,防火分区二为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面积<4000㎡。

防火分区三为设备用房,防火分区面积<2000㎡。

b、地下二层设为4个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一、二、三为商业,每个防火分区面积<2000㎡,防火分区四为设备用房,防火分区面积<2000m㎡。

c、地上1轴到22轴为多层商住楼:一层为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5000㎡;二层20轴到22轴,D轴到K轴为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5000㎡;三~五层商品房,1#商品房和2#商品房为一个防火分区,3#商品房、4#商品房为一个防火分区。

建筑设计消防专篇

建筑设计消防专篇

建筑设计消防专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设计消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建筑设计消防不仅仅关乎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更关乎其中的居住者、办公者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优秀的建筑设计消防必须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安全保障。

一、消防设计原则1. 火灾防范在建筑设计消防中,火灾防范是首要原则。

通过合理的建筑材料选用、火灾预警系统布置和灭火设施设置,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并尽早控制火灾发展,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2. 设备合理布局建筑消防设计需要合理布局灭火设备、疏散通道以及消防设备,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疏散,并提供充足的灭火设备供使用。

应合理规划建筑结构,避免在火灾发生时出现严重安全隐患。

3. 通道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设计是建筑设计消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道宽度、出口设置、疏散指示标识等都需要符合相关消防法规和标准,以保证火灾时人员快速疏散,减少伤亡。

4. 自动化装备在建筑设计消防中,自动化灭火设备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火灾扑救的速度和效率。

自动化灭火设备可以对火灾做出及时响应,减少人为操作实施的时间,有效控制火灾蔓延。

5. 保障消防力量建筑设计消防还需要充分考虑扑救火灾的消防力量保障。

消防车辆通道、消防水源等硬件设施的规划和设置都需要符合消防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消防力量能够顺利到达火灾现场并进行扑救。

二、建筑材料选择1. 抗火性能建筑设计消防中,建筑材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筑材料的抗火性能直接影响到火灾发生后建筑物的安全性。

在设计中应选择具有良好抗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并尽量避免使用易燃材料。

2. 烟气释放性能烟气是火灾中的另一个危险因素,对人员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在建筑设计消防中,要选择具有良好烟气释放性能的建筑材料,以减少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有害烟气,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3. 热膨胀性能建筑材料的热膨胀性能也需要考虑在消防设计中,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建筑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对于建筑结构的保持和人员的疏散都至关重要。

消防送审_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送审_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送审_消防设计专篇在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防火性能。

消防设计专篇是指对消防设计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设计工作。

本文将从消防送审的角度出发,介绍消防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消防设计的基本要求1.1 消防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1.2 消防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材料等因素,确保消防安全性。

1.3 消防设计应合理布局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疏散通道、消防水源等,以应对火灾风险。

二、消防设计的关键要点2.1 建筑物应设置合适的消防分区,确保火灾不会蔓延到整栋建筑。

2.2 消防设施应具备自动报警和灭火功能,以及保证疏散通道畅通的设计。

2.3 消防设计应考虑人员疏散和逃生的安全性,包括疏散指示标识、疏散通道宽度等。

三、消防设计的审查流程3.1 提交消防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至消防部门进行审查。

3.2 消防部门将对消防设计进行审核,确保符合法规和标准。

3.3 审查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建筑施工,否则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

四、消防设计的改进建议4.1 根据消防部门的审查意见,对消防设计进行修改和调整。

4.2 针对建筑物的特殊要求,可增加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的设置。

4.3 在设计过程中,应与消防部门保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消防设计的合理性。

五、消防设计的重要性5.1 消防设计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5.2 合理的消防设计可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建筑物的持续使用。

5.3 消防设计的完善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建筑师的职责和使命,应引起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消防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消防设计的系统性总结和整理,可以更好地指导设计工作,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和防火性能。

消防设计专篇的学习和应用,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专篇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专篇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专篇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日期: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建筑设计负责人:消防给水系统负责人:防排烟系统负责人:自动报警系统负责人:目录一.工程概况二、设计依据三、建筑消防设计四、消防给水五、防排烟系统六、消防电气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工程地点:3.建设单位:4.工程规模建筑占地面积:4406.38m2总建筑面积:47561.11㎡地上总计容建筑面积40818.84㎡,(其中1.住宅建筑面积:34941.19㎡;2.车库建筑面积:382.93㎡;3.商业建筑面积:5494.72㎡;地下室建筑面积:6742.27㎡建筑层数,高度: H-09#(Q4)楼为11层,建筑高度32.95m;H-09a#(Q4)楼为2层,建筑高度7.65m;H-10#(Q3)楼为25层,建筑高度76.05m;H-11#(Q5)楼为18层,建筑高度53.75m;5、建筑功能特征: H-09#(Q4)楼为二类高层住宅建筑,一、二层设商业服务网点;H-09a#(Q4)楼为多层公共建筑;H-10#(Q3)楼为一类高层住宅建筑,一、二层设商业服务网点;H-11#(Q5)楼为二类高层住宅建筑,一层设停车库。

地下室,功能为停车库、设备用房及储藏间。

6.耐火等级:H-09#(Q4)、H-09a#(Q4)楼耐火等级为二级;H-10#(Q3)、H-11#(Q5)楼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7.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8.主要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

二、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版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3、《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和佳木斯市的有关规范。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引言概述:消防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问题,对于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要点。

一、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设计1.1 灭火器的设置: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合理设置灭火器的数量和种类,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初期灭火。

1.2 灭火器的摆放位置:灭火器应摆放在易燃物附近,且高度应适中,方便人员操作。

同时,要避免灭火器被堵塞或者被遮挡,保证灭火器的可见性和可操作性。

1.3 灭火器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和完好程度,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二、建筑物外部消防设施设计2.1 灭火栓系统: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合理设置灭火栓的数量和位置。

灭火栓应保持畅通,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

2.2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在建筑物的出入口、通道和防火分区等位置设置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以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

2.3 疏散通道和标识: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标识,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三、建筑物结构和材料的消防设计3.1 防火墙和防火分区: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合理设置防火墙和防火分区,以阻止火势蔓延。

3.2 防火材料的选择:选择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如防火涂料、防火板等,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等级。

3.3 防火电缆和电气设备:使用防火电缆和符合防火要求的电气设备,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四、消防通道和消防车道设计4.1 消防通道的宽度和高度: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密度,合理确定消防通道的宽度和高度,以确保消防车辆和人员的通行。

4.2 消防车道的设置: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消防车道,保证消防车辆能够迅速到达火灾现场。

4.3 消防通道和消防车道的标识:设置明显的标识,确保消防通道和消防车道不被占用或堵塞。

五、消防报警和监控系统设计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合理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器的数量和位置,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专篇标题:消防设计专篇引言概述:消防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疏散和灭火,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从消防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了解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建筑结构设计1.1 火灾分隔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火灾分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建筑物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和火灾危险性对建筑结构进行分隔,以防止火灾蔓延至整个建筑物。

1.2 防火墙防火墙是用来隔离建筑内部不同功能区域的墙壁,其材料和结构应符合防火要求,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1.3 防火门防火门是建筑内部设置的防火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阻隔火灾蔓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防火门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消防设备配置2.1 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是建筑消防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散和灭火。

消防报警系统的设计和配置应符合建筑规模和使用性质的要求。

2.2 灭火器材建筑内部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等,以便在火灾初期进行灭火。

灭火器材的选择和布置应考虑建筑物结构和火灾风险。

2.3 疏散通道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疏散通道的设计应考虑人员疏散的流线和疏散距离。

三、消防水系统3.1 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是建筑消防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足够的消防水源供灭火使用。

消火栓系统的设计和布置应符合建筑消防水系统的要求。

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建筑消防水系统中的一种自动灭火设备,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并进行灭火。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和配置应符合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3.3 消防水池消防水池是建筑消防水系统的储水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提供足够的灭火水源。

消防水池的设计和容量应符合建筑的消防水需求。

四、疏散通道设计4.1 疏散楼梯建筑内部应设置合适的疏散楼梯,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XXXXX建设项目消防设计专篇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XX编制时间:XXXX.XX一、建筑专业消防设计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单位为XXXXXX,基地位于XXXXXXXX。

本工程包含XXX、XXX。

总建筑面积XXXXX㎡。

XXX:框架结构,地上5层,建筑高度20.00m,建筑面积12228.34㎡。

建筑使用功能:XXXXXXX,首层设置消防控制室。

XXX:框架结构,地上1层,建筑高度4.05m,建筑面积13.50㎡建筑使用工程:XX。

2、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XXX:多层公共建筑工程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XXX:单层公共建筑工程等级:三级耐火等级:二级3、总平面设计1)疏散点:本工程场地条件比较有利,主要疏散节点位于建筑南侧,临南环路。

2)建筑间距:本工程与周边多层民用建筑之间均能满足不小于6米的防火间距。

3)消防控制室及高位消防水箱: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置于一层;消防水池埋地式,设置于建筑西南角外;高位消防水箱位于屋顶层。

4、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及单体设计1)防火分区:XXX防火分区遵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的表5.3.1。

地上部分每层均为一个防火分区,具体划分详施工图防火分区示意图。

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500平方米,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及疏散距离均能满足要求。

窗间墙、窗槛墙均满足防火要求。

管道及洞口穿越防火墙时,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洞口之间空隙紧密填实。

2)外保温:外墙外保温材料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燃烧性能A 级;屋面保温材料为挤塑聚苯板,燃烧性能B1级。

3)室内装修材料:教室、公共教学用房、门厅、走道、楼梯间、配电间、电井、消防控制室的顶棚和吊顶均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 A 级的内装修材料;其它部位的顶棚和吊顶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1级的内装修材料。

4)安全疏散:地上建筑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大于22m。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敞开楼梯间):位于走道尽端的疏散距离为20m,位于走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距离为30m。

均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5)疏散宽度设计:详施工图平面图每层疏散宽度统计表。

7)本建筑所选用的防火门均为在当地消防部门注册的厂家产品。

防火门应遵照国家GB 12955-2008≤防火门≥中的相关规定。

8)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双扇的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的功能。

9)建筑物出入口外墙上方设宽度≥1.0m的不燃烧体雨篷.外露的金属结构构件应涂防火涂料作保护层,耐火极限为1.0h。

10)除风道外,水、电管井在每层楼板处,先绑扎钢筋,待管线安装完毕后,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1)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必须加防火保护层。

12)二次装修的材料及做法均应按国家现行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选用和施工。

13)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不小于1.2m的实体墙。

14)屋面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的挤塑聚苯板,设置不小于25mm厚砂浆做防护层。

15)建筑外墙每层的适当位置设置可供消费救援人员进入建筑的窗口,洞口净宽和净高均不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低于1.2m,两个救援洞口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米且每层设置不小于两个。

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16)穿过防火墙的管道安装完毕后,用相当于隔墙耐火极限的防火封堵材料填堵密实。

楼板、墙体预留洞、安装管道缝隙,在暂不启用或安装完毕时,均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所有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且不应留有缝隙,设备管井在管线安装后在每层楼板处封堵。

二、给排水专业消防设计1.消防水源1.1本建筑周边均规划有完善的市政管网,由XXX引入一路DN150的给水管供给本建筑生活用水。

本建筑周边150m内有不小于两个市政消火栓,供给本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

供给本建筑室内消防用水的消防加压泵房和消防水池设在本建筑地下一层内,有效容积216 m³,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

1.2消防用水量设计流量(1/s) 火灾延续时间(h)室外消火栓系统25 2室内消火栓系统15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0 12.消火栓给水系统:2.1地下一层内设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供应本建筑室内消火栓和喷淋系统消防用水。

室外消防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与低区生活给水系统合用,室外消火栓布置见总图;室内消防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系统设置两台消火栓泵,一用一备。

在屋顶消防水箱间内设消防水箱及增压稳压设备,消防水箱有效容积为18 m³,供给本建筑初期火灾消防用水量和维持一定压力。

火灾时,消火栓泵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的压力开关自动启动或消防控制室手动直接启动。

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和各消火栓箱内的报警按钮只作为报警信号,不直接启动消火栓泵。

2.2管材和接口:消火栓系统管道均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管径≤DN50mm螺纹连接,管径>DN50mm沟槽式连接。

2.3消火栓箱的配备及要求:室内消火栓口径DN65,铝合金直流水枪d19,DN65麻织衬胶消防水带长25m,消火栓箱箱体为钢-铝合金材料。

室内消火栓按国标15S202安装,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10m。

2.4本建筑消火栓系统不分区,室内消火栓系统入口压力为0.43MPa。

屋顶层设有试验消火栓一处。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1 本建筑地下非机动车库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最不利喷头工作压力为0.07MPa ,系统设计秒流量30L/S。

本建筑地下一层消防泵房内设置两台喷淋泵,一用一备,供应本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

喷淋系统湿式报警阀设于消防泵房内。

3.2管材和接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均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管径≤DN50mm螺纹连接,管径>DN50mm沟槽式连接。

4.室内灭火器配置:4.1本建筑物属中危险级,火灾种类为A类,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4.2.本工程灭火器配置如下:每个设置点处设2具手提式MF/ABC4磷酸铵盐灭火器;灭火器均设置在灭火器箱内,底部离地面高度为0.2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靠墙或柱设置,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三、通风空调专业消防设计按照各层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置了排烟系统,并与排风系统合理结合。

1、地上楼梯间每5层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平方,且顶层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1平方,采用自然排烟。

2、地上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的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走道面积的2%,采用自然排烟。

3、地上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房间面积的2%,采用自然排烟。

4、公共卫生间与配电间设机械排风系统,公共卫生间换气次数不小于10次/h,配电间换气次数不小于4次/h。

5、消防水泵房设通风兼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风(烟),机械补风。

火灾排烟量按地下室有效面积60m3/h·m2计算,且取值不小于7200m3/h·m2。

补风量不小于排风(烟)量的50%。

6 地下设机械通风兼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风(烟),机械补风。

平时排风换气次数不小于4次/h,火灾排烟量按地下室有效面积60m3/h·m2计算。

补风量不小于排风(烟)量的50%。

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0m,排烟口设在储烟仓内,且满足每个排烟口最大排烟量的要求。

对于净高不大于3.0m的区域,排烟口设置在净空高度1/2以上。

四、电气专业消防设计一. 消防电源及配电1. 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消防用电设备电源按二级负荷供电,其他为三级负荷。

2. 电源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引自变压器低压母线。

3. 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要求带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4. 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材料制作的保护罩,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灯具应符合现行国标<<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和《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的有关规定。

5. 建筑内的电缆井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电缆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建筑内的电气导管、桥架等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电气线路不应穿越或敷设在燃烧性能为B1或B2级的保温材料中,否则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二.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在首层消防控制室。

2. 探测器:在各层走道、电井、屋顶电梯机房设置感烟探测器。

探测器与送风口边的水平净距应大于1.5m;与墙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m。

本设计探测器布置均按有吊顶布置。

3. 在各层适当位置设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电话插孔。

4. 在公共走道设置消防广播,当确认火灾后,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并与火灾声警报器分时交替工作,循环播放。

5. 在各层适当位置设置声光报警器。

6. 消防联动控制:6.1 排烟阀、送风口应由其所在排烟分区内的感烟探测器的联动信号控制开启,并启动相关的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阀、风机的动作信号要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设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防火阀在280°C 关断后,应联动停止排烟风机。

6.2 在消防控制室,可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且对消火栓泵、自动喷洒泵、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即可通过现场模块进行自动控制也可在联动控制台上通过硬线手动控制,并接收其返馈信号。

7. 非消防电源控制:本工程部分低压出线回路设有分励脱扣器,由消防控制室在火灾确认后断开相关电源。

8. 公共照明平时声光控制或就地开关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系统自动产生控制信号强制点亮。

疏散照明最低照度0.5lx。

9. 在消防电梯机房、防排烟机房、配电间等处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

10. 消防电梯轿箱内设专用电话,并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使用的专用操作按钮。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返回信号,切断客梯电源。

11. 火灾确认后,疏散通道上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应能自动打开。

12. 消防报警控制线路规格型号见系统图标注,均穿焊接钢管暗敷在楼板或墙内,其中消防电话线路应分别单独穿管敷设。

消防线路2根时穿SC15,4~6根穿SC20,6根以上分管敷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