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原创完整版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30eed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2.png)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2. 能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
3. 通过专项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第一章:比喻1. 教学内容:介绍比喻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比喻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比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思。
b. 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c. 举例说明比喻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二章:拟人1. 教学内容: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拟人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拟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
b. 讲解拟人的构成要素,包括被拟物和拟人化的特征或行为。
c. 举例说明拟人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三章:排比1. 教学内容:掌握排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排比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排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排比是通过并列排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b. 讲解排比的构成要素,包括并列排列的句子或词语。
c. 举例说明排比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四章:反问1. 教学内容: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反问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反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反问是用来表达疑问或强调的句子。
b. 讲解反问的构成要素,包括疑问词和否定词。
c. 举例说明反问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五章:专项练习1. 教学内容:通过专项练习,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2. 教学方法:练习法、指导法。
3. 教学步骤:a. 针对每个学过的修辞手法,提供一些练习题目。
b.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提供帮助和解答疑问。
c.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和点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bcb78d2f60ddccdb38a099.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人教(部编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教学目标】1.了解修辞手法之比喻和拟人。
2.通过赏析及游戏让学生区分拟人句和比喻句,会造句。
复习巩固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而明白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辨析赏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及游戏让学生区分拟人句和比喻句,会造句。
复习巩固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而明白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句子,进而明白比喻和拟人在短文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2小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和练习文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40分钟)导入词: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同学们见面了,欢迎来到我们七彩快乐阅读的课堂!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国学诵读——大展宏图师:读经典,学做人!翻开你们的书本第四课“经典诵读”栏目,听老师先读一遍。
师:接下来跟老师一起朗读,看看谁的声音大,谁读得准!学生齐朗读。
师:读音准确!声音嘹亮!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读一遍,并思考这段《弟子规》是什么意思?生自读诵读内容,思考。
师:同学们,读完这段《弟子规》,你知道了什么?生:对父母要孝顺。
比如他们喜欢什么,你要知道。
他们不喜欢什么,你也要知道。
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等等。
师:是啊,这位同学明白了对父母要孝顺。
那其他同学们呢,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举举例说说。
生:我昨天还让妈妈生气了呢。
师:为什么让妈妈生气了呀?生:因为妈妈让我吃点肉,她说我只吃素菜,一点肉都不吃,营养是不均衡的。
我后来就夹了一些我喜欢吃的菜到旁边去了,不想听她催我吃肉。
然后,妈妈就不高兴了。
师:虽然不喜欢吃肉,但确实营养应该要全面,即使吃一点点肉,也不会怎样,为什么不让妈妈高兴高兴呢?毕竟,她辛辛苦苦地烧菜,就是想让你每样都吃些。
生:我知道了,老师。
师:孩子们,其实说到这,老师想送你们一句话“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可能你们不知其义,没关系,这个就留作家庭小作业,请你们回去后去查阅资料,下周来说说你的认知。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eec68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a.png)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属性。
5. 设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的修辞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2. 示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展示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比喻和拟人现象,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举例说明。
3. 示例:展示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他们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
2.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的表达效果。
3.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借代等。
(完整)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原创完整版
![(完整)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原创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4bed34102de2bd97058852.png)
(完整)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原创完整版修辞手法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常见修辞手法 1.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会判断、能运用理解相关修辞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明确修辞手法特点和判断方法(2)明晰思路,规范解题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三年级授课教师刘** 知识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相关修辞的作用教学难点细致审题,能运用修辞进行表达注:①所授课程内容和主题目录保持一致②知识点必须和x计划资源库中的知识点一致③课堂运用可从x计划资源库中选取,若没有相关题目也可自行录入④课后练习必须从x计划资源库中选取,若没有相关题目也可自行录入⑤课后评价包括:”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本次课学生学习态度”“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反馈题进行分析)”“需要注意问题”等几个方面,内容多少老师自定,但需要真实反映上课情况,语言以鼓励为主,语气温和,体现教师的专业性与爱心。
1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怎样判断题目为考查修辞手法的题(审题)(2)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3)作业检查弯弯的月亮像()大象的耳朵像()蝴蝶花多么像()二、知识点讲解准确判断修辞手法,理解相关修辞的作用1、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
这两种事物之间的性质是不同的。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比喻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博喻等。
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都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是好像、如同、仿佛、像、恰如等。
例如:月亮像个金黄的大圆盘。
(十五的月亮圆圆的,金黄色,用相似的大圆盘作比显得更加具体生动)露似珍珠月似弓。
(珍珠晶莹剔透,弓弯弯的,用珍珠比露珠,用弓比月亮,生动想象的表现出了珍珠的形状、剔透和月亮的形状)暗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都出现。
三年级修辞方法教案(自动保存的)
![三年级修辞方法教案(自动保存的)](https://img.taocdn.com/s3/m/268c547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7.png)
三年级修辞方法教案(自动保存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比喻句: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事物。
2. 拟人句: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
4. 反问句: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5. 夸张句: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突出某种表达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种修辞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2. 示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展示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修辞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修辞手法的应用心得。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展示各种修辞方法的定义、特点和例句。
2. 练习题:设计有关各种修辞方法的练习题。
3. 小组讨论卡片:分发给各小组,用于小组讨论时记录要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修辞方法:分别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四种修辞方法:夸张句、排比句、反问句、拟人句。
结合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方法,修改或创作一些句子,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运用的修辞手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小短文。
2. 选择几种修辞手法,为下一节课的分享做好准备。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修辞方法。
2. 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比喻修辞(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比喻修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40d87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0.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喻修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喻修辞的含义,学会运用比喻修辞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掌握比喻修辞的构成要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比喻句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的定义及作用2. 比喻句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3. 比喻修辞的运用:找本体、选喻体、确定比喻词4. 比喻句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喻句的构成要素,学会运用比喻修辞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区分比喻句的不同类型,提高比喻句的创意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比喻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结合实例,讲解比喻修辞的定义、作用及构成要素。
3. 比喻句的分类与特点: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4. 比喻修辞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找本体、选喻体、确定比喻词的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运用比喻修辞,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喻修辞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喻修辞2. 板书内容:(1)比喻修辞的定义及作用(2)比喻句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3)比喻修辞的运用:找本体、选喻体、确定比喻词(4)比喻句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修辞,仿写句子。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含有比喻修辞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对比喻修辞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和答疑。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c1b8a5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c.png)
一、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喻的概念,并进行比喻句的练习。
2. 拟人: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拟人的概念,并进行拟人句的练习。
3. 排比: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排比的概念,并进行排比句的练习。
4. 反问: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反问的概念,并进行反问句的练习。
5. 综合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或故事引出修辞手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3. 示例:给出每种修辞手法的例句,让学生理解并模仿。
4. 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
五、专项练习:1. 比喻句练习:让学生写出两句比喻句,要求形象生动。
2. 拟人句练习:让学生写出两句拟人句,要求富有感情。
3. 排比句练习:让学生写出两句排比句,要求有节奏感。
4. 反问句练习:让学生写出两句反问句,要求有说服力。
5. 综合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作业情况来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3. 对于学生的写作练习,要细致批改,指出使用修辞手法的正确与否,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语文教材或修辞手法指导书籍,供学生查阅和参考。
2.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优秀的在线文章或练习资源,供学生阅读和练习。
3. 写作工具:为学生提供写作所需的纸张、笔等工具,以及电脑或平板等电子设备,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八、教学扩展活动:1. 举办修辞手法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展示自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组织学生进行修辞手法作品展示,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三年级修辞方法教案(自动保存的)
![三年级修辞方法教案(自动保存的)](https://img.taocdn.com/s3/m/8accb03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c.png)
三年级修辞方法教案(自动保存的)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修辞方法的兴趣和意识。
1.2 教学内容:修辞方法的定义和分类。
修辞方法在日常写作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修辞方法的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修辞方法的应用。
第二章:比喻修辞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比喻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修辞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比喻修辞方法的种类和应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喻修辞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喻句子的编写和修改练习。
第三章:拟人修辞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拟人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拟人修辞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拟人修辞方法的种类和应用。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拟人修辞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拟人句子的编写和修改练习。
第四章:夸张修辞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夸张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夸张修辞方法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夸张修辞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夸张修辞方法的种类和应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夸张修辞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夸张句子的编写和修改练习。
第五章:反问修辞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反问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反问修辞方法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反问修辞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反问修辞方法的种类和应用。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问修辞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反问句子的编写和修改练习。
第六章:排比修辞方法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排比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排比修辞方法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排比修辞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排比修辞方法的种类和应用。
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排比修辞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免费】小学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教案2019年
![【免费】小学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教案2019年](https://img.taocdn.com/s3/m/43ea165b52ea551811a6874f.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教案2019年注:①所授课程内容和主题目录保持一致②知识点必须和x计划资源库中的知识点一致③课堂运用可从x计划资源库中选取,若没有相关题目也可自行录入④课后练习必须从x计划资源库中选取,若没有相关题目也可自行录入⑤课后评价包括:”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本次课学生学习态度”“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反馈题进行分析)”“需要注意问题”等几个方面,内容多少老师自定,但需要真实反映上课情况,语言以鼓励为主,语气温和,体现教师的专业性与爱心。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怎样判断题目为考查修辞手法的题(审题)(2)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3)作业检查弯弯的月亮像()大象的耳朵像()蝴蝶花多么像()二、知识点讲解准确判断修辞手法,理解相关修辞的作用1、比喻2、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
这两种事物之间的性质是不同的。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
3、4、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5、6、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7、8、比喻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博喻等。
9、10、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都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是好像、如同、仿佛、像、恰如等。
例如:月亮像个金黄的大圆盘。
(十五的月亮圆圆的,金黄色,用相似的大圆盘作比显得更加具体生动)露似珍珠月似弓。
(珍珠晶莹剔透,弓弯弯的,用珍珠比露珠,用弓比月亮,生动想象的表现出了珍珠的形状、剔透和月亮的形状)暗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都出现。
但是常用的比喻词变了,一般用的是是、成了、成为、变成等。
例如:雨溅在她的脚下立刻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地上溅起的水花的样子,只是比喻词不再是像、好像等)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大火球给人的感觉就是热,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太阳让人感觉到的热度,只是比喻词用的“是”)博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还是都出现,但是喻体的数量在两个以上。
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案
![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5f493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e.png)
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喻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比喻手法。
2. 拟人:讲解拟人的概念和效果,引导学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特征。
3. 排比:分析排比的特点和效果,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4. 对偶:讲解对偶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对偶的运用技巧。
5. 夸张:解释夸张的含义和效果,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夸张手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作用和运用方法。
2. 示例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运用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引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分别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定义、作用和运用方法。
3. 示例: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运用经验。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手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学生的修辞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修辞手法典型案例库。
3. 学生习作样本。
4.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修辞手法-夸张句-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修辞手法-夸张句-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bced0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8.png)
修辞手法--夸张句学习目标:1.认识夸张句的定义,作用,分类.2.通过学习具体例句明白夸张句的用法.敎学设计:課前导语:夸张句就像一面哈哈镜,有时让人变得高大威猛,有时变得貌美如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夸张句.一、夸张的定义: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二、夸张的分类: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三类, 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1、这座楼真高. 这座楼高耸入云.2、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1、这个面包太小了.这个面包小的连塞牙缝都不够.2、这辆车开得太慢了.这辆车开得和蜗牛一样慢.(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1、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2、他一点胃口也没有,饭没入口就饱了.3、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了.夸张句举例四、趣味语文:看图猜成语一步登天一毛不拔一手遮天五、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完整)三年级重点掌握的修辞手法
![(完整)三年级重点掌握的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e6444a4a7302768e99395c.png)
2、结合语句分析修辞手法我们三年级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一般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1)比喻:把……比作……(比喻要用在两种不同类的实物上)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比喻词:……像……、……似乎……、……似的…………仿佛……(2)拟人:把……当成人来写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关键词:聚拢)拟人手法的提示:人的动作、表情(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排成一串。
……、……、……。
或者有的……;有的……;还有的……。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4)夸张:把事物夸大,或缩小,来突出事物的特征。
夸大:他的眼睛瞪得比饭碗还要大。
缩小:他的眼睛看上去比芝麻还要小。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3.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5.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6.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
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7.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8.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
()9.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 )10.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11.在这条路应该伸延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颗高高的橡树,他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12.我看见深邃的宇宙,蔚蓝的地球;我看见神秘的希腊,浪漫的埃及;我看见雄伟的长城,我美丽的家。
()13.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修辞仿写与修辞造句(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修辞仿写与修辞造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a20e9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a.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修辞仿写与修辞造句(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识并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与分类:介绍比喻、拟人、夸张等基本修辞手法。
2. 修辞手法的应用:通过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
3. 仿写与造句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创作自己的修辞句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辨识并运用基本的修辞手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教学视频(可选)。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或实例引入修辞手法,激发学生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及作用。
3. 实例分析:分析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让学生感性理解。
4. 仿写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仿写,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仿写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堂所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修辞仿写与修辞造句- 提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关键词:修辞手法、仿写、造句、比喻、拟人、夸张作业设计1. 必做题:仿写至少三个修辞句子。
2. 选做题:用至少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课后反思-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 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调整教学策略。
- 学习效果: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练习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通过课后反思,教师能够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汇编教案学习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汇编教案学习正确运用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0297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d.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汇编教案学习正确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升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并正确运用修辞手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案将以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的汇编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一、教学目标1.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能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白板、笔、课件;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通过举例说明修辞手法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2.学习比喻的运用(10分钟)2.1 教师解读比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喻是通过“像”字来进行形象的表达。
2.2 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比喻,如“像花儿一样美丽”、“像小猫一样调皮”等,让学生能够理解比喻的意义和效果。
2.3 学生分小组进行比喻创作,要求每个小组至少完成两个比喻句子。
学生展示创作成果并相互欣赏。
3.学习拟人的运用(10分钟)3.1 教师解读拟人的概念,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特征,增强表达的效果。
3.2 教师给出几个拟人的例子,如“风儿轻轻地吹过,对花儿说:你真美!”等,让学生理解拟人的意义和效果。
3.3 学生以课本中的一幅插图为基础,进行拟人写作,要求写出角色的情感、动作等。
学生交换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4.学习夸张的运用(10分钟)4.1 教师解读夸张的概念,通过对事物或情感进行夸大,增强表达的效果。
4.2 教师给出几个夸张的例子,如“他跑得比闪电还快!”、“我吃了一整天的饭!”等,让学生理解夸张的意义和效果。
4.3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夸张描述比赛,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对其中的事物或情感进行夸张描述,评选最夸张的小组。
5.学习排比的运用(10分钟)5.1 教师解读排比的概念,通过对事物的并列或连续进行描述,增强表达的效果。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51d9a8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f.png)
一、教案主题: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比喻和拟人a. 讲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作用。
b. 举例讲解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c. 专项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写作。
2. 第二课时:排比和反问a. 讲解排比和反问的概念和作用。
b. 举例讲解排比和反问的用法。
c. 专项练习:让学生运用排比和反问手法进行写作。
3. 第三课时:夸张和对比a. 讲解夸张和对比的概念和作用。
b. 举例讲解夸张和对比的用法。
c. 专项练习:让学生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4. 第四课时:对仗和排比a. 讲解对仗和排比的概念和作用。
b. 举例讲解对仗和排比的用法。
c. 专项练习:让学生运用对仗和排比手法进行写作。
5.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a.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b. 互相交流并给予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采用举例法,讲解修辞手法的用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专项练习和综合练习。
五、教学评价:1. 通过专项练习和综合练习,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第六课时:设问和反问1. 讲解设问和反问的概念和作用。
2. 举例讲解设问和反问的用法。
3. 专项练习:让学生运用设问和反问手法进行写作。
七、第七课时:借代和象征1. 讲解借代和象征的概念和作用。
2. 举例讲解借代和象征的用法。
3. 专项练习:让学生运用借代和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八、第八课时:引用和典故1. 讲解引用和典故的概念和作用。
2. 举例讲解引用和典故的用法。
3. 专项练习:让学生运用引用和典故手法进行写作。
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词语的修辞和表达
![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词语的修辞和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22df08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0.png)
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词语的修辞和表达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习词语的修辞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学习词语的修辞和表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设计一堂关于词语修辞和表达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词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在阅读中识别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字的感悟和表达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介绍词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阅读和写作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文或文章,包含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图片、课件等。
3.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阅读相关课文,做好预习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朗读一段富有修辞手法的课文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并通过例句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3. 分组讨论: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找出相关例句,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些经典的课文段落,让学生分析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引导他们理解修辞手法对文章的美化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5. 创设情境:教师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修辞手法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内容,如写一篇富有修辞手法的短文或找出课外阅读中的修辞手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词语的修辞和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的修辞与比喻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的修辞与比喻语](https://img.taocdn.com/s3/m/c2fa07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f.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的修辞与比喻语一、引言在语文学习中,修辞和比喻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修辞与比喻语。
二、目标1. 理解修辞和比喻语的基本概念;2. 掌握修辞和比喻语的常见类型;3. 能够正确运用修辞和比喻语进行创作。
三、教学步骤1. 介绍修辞和比喻语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修辞和比喻语的含义。
修辞是一种通过运用特殊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力的方法。
比喻语则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描述其中一个事物。
2. 解析修辞和比喻语的常见类型在学习修辞和比喻语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类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比喻语的类型:(1)拟人拟人是一种将人的特征和行为赋予非人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例如:“花儿微笑着向我打招呼。
”中的“花儿微笑着”就是拟人的表达方式。
(2)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或行为来增强表达的修辞手法。
例如:“她穿着一件花园大小的衣服。
”中的“花园大小的衣服”就是夸张的表达方式。
(3)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的修辞手法。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欢乐的小溪,她的哭声却像是无边的大海。
”中的对比突出了笑声和哭声之间的差异。
(4)排比排比是通过将同类的事物或概念进行列举,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例如:“她勇敢地面对困难,她坚持不懈地努力,她永远不放弃。
”中的排比使得句子更有力量和感染力。
3. 运用修辞和比喻语进行创作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些创作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提示,构思一段小故事,并尝试使用修辞和比喻语进行描述:(1)选择一个主题,例如“友谊”或“爱情”;(2)用修辞和比喻语来描述主人公和故事情节;(3)注意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比喻语类型;(4)写完后互相分享并讨论。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修辞和比喻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①所授课程内容和主题目录保持一致②知识点必须和x计划资源库中的知识点一致③课堂运用可从x计划资源库中选取,若没有相关题目也可自行录入④课后练习必须从x计划资源库中选取,若没有相关题目也可自行录入⑤课后评价包括:”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本次课学生学习态度”“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反馈题进行分析)”“需要注意问题”等几个方面,内容多少老师自定,但需要真实反映上课情况,语言以鼓励为主,语气温和,体现教师的专业性与爱心。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怎样判断题目为考查修辞手法的题(审题)(2)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3)作业检查弯弯的月亮像()大象的耳朵像()蝴蝶花多么像()二、知识点讲解准确判断修辞手法,理解相关修辞的作用1、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
这两种事物之间的性质是不同的。
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比喻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博喻等。
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都出现。
常用的比喻词是好像、如同、仿佛、像、恰如等。
例如:月亮像个金黄的大圆盘。
(十五的月亮圆圆的,金黄色,用相似的大圆盘作比显得更加具体生动)露似珍珠月似弓。
(珍珠晶莹剔透,弓弯弯的,用珍珠比露珠,用弓比月亮,生动想象的表现出了珍珠的形状、剔透和月亮的形状)暗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都出现。
但是常用的比喻词变了,一般用的是是、成了、成为、变成等。
例如:雨溅在她的脚下立刻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地上溅起的水花的样子,只是比喻词不再是像、好像等)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大火球给人的感觉就是热,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太阳让人感觉到的热度,只是比喻词用的“是”)博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还是都出现,但是喻体的数量在两个以上。
例如: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连用了四个喻体把自己的漓江两岸悬崖峭壁的样子表达了出来)比喻作用:让表达更生动形象【注意不是比喻句的情况】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A、表示比较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c.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B、表示举例a.“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b.“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c.“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句中的“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师看成妈妈,而并非是比喻句。
C、表示猜测a.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只是猜测而已。
c.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2、拟人:就是把物当人写,使没有生命的物或者抽象的概念具有人的生命和思想。
给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具有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风背着手猫着腰一下钻到了秋的怀抱里。
(“背着手”“猫着腰”“钻”做出这样的动作,是不是让风具有了人的动作呢)雨听见人们的争论,下的更欢了。
(“听见”“欢”,雨能够听见人们说话,还具有了人的感情)拟人作用: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注意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
有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例如:“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再如“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就是比喻句。
3、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言过其实的描述。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诗句写的是庐山瀑布,瀑布怎么会有三千尺,还是从九天落下来的呢,这是夸大夸张,突出了瀑布的长和壮阔)我的房间只有巴掌大的地。
(人的手掌才有多大,说房间只有巴掌大,突出了房间很小,这是缩小夸张)夸张作用:突出事物……特征运用夸张要注意:1、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真情实感出发。
2、要明确,不要使人误以为是事实。
3、要注意文体的要求,不能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用夸张。
4、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
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和气势。
例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有红的,有粉的,有白的等等,用相同结构表达出来,不仅让人感觉到花多,更觉得语言表达的力度)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用短促的句子、相似的结构,表现出了水流的变化,语言具有力度)排比作用:增强语言力度和气势5、设问:自问自答。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你们的主要的对手是谁?是你们自己,首先要战胜自己。
(自问自答,先提问让人思考,接着给出答案)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设问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要注意区别设问句与反问句: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
6、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句可以改为陈述句,肯定的反问改陈述句就是否定的表达,否定的反问改为陈述句就是肯定的表达。
例如:这不是伟大奇观吗?(“这是伟大奇观。
”)你好好想想难道他那种行为是错的吗?(你好好想想他那种行为不是错的。
)你的父亲批评两句难道不可以吗?(你的父亲批评两句是可以的。
)反问作用:加强语言气势判别方法:有问不答,答在其中。
与疑问句的区别:(1)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回答。
与设问句的区别: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
三、例题精析【例题一】说一说下面句子的修辞。
<1>浩荡的大江如一条巨龙,在群山中穿过。
<2>整个的石块是块空灵的蓝水晶.<3>于是,那湖水也宁静下来,梦着似的睡着了。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坏蛋夹着尾巴逃跑了。
<6>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7>他家就巴掌大块的地方,不明白怎么能住下他们一家人的?<8>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解析】:<1>中“大江”与“巨龙”不是同一事物,但是都是有长大的共同点,比喻词是“如”,这里做像的意思,是明喻。
<2>中没有“仿佛”“像”“如”之类的比喻词,只是“石块”与“蓝水晶”有相似的地方,显然是把石块比作蓝水晶来写,是暗喻。
<3><4>句“睡觉”“做梦”“拥挤不让”这些动作只有人才能做得出来,“湖水”“树木”是不能做出人做的动作的,一看就是把它们当做人来写的,为了是表达效果更好。
<5>句看上去写人的,但怎么能有动物的尾巴呢?这里是拟物手法,把人当做动物来写的。
<6>句中温度再高还没能使铜牌化掉,这是扩大夸张。
<7>句中是缩小夸张,房间再小也不会就手掌那么小,这里是为了形象地告诉别人:他们家真的很小。
<8>句酒还没喝怎么就能醉呢?这是超前夸张。
就是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在前面或者同时发生,酒喝了肯定会醉,还没喝酒醉了说明这酒很香,想不醉都难。
【参考答案】<1><2>句是比喻句,<3><4>是拟人句,<5>句是拟物句,<6><7><8>是夸张句【例题二】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它是不是比喻句,对的打“∨”,错的打“×”。
1.在雷锋日里,我们班涌现出了许多雷锋人物:像张智源、叶晓涵等。
()2.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3.花儿在朝我点头微笑。
()4.钢琴声像开始时一样,悄然地消失了。
()【解析】比喻句有两个特点:一是两个事物有相似点,二是两个事物不同类。
拟人句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
第1句先找本体和喻体,题目中并没有,而只是举例我们班出现的雷锋人物第2句找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会发现句子中把白云比作绒毛,比喻词“似的”,所以这是一个比喻句。
第3句“花儿”是事物,“微笑”是人的表情,这是把花当作人来写,所以这是拟人句。
第4句先找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并没有,但它依然不是比喻句,因为只有把钢琴声和开始时作比较。
【参考答案】×∨××四、课堂运用一、判断下列句子采用哪种修辞手法,请你写在括号里。
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2.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
()3.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4.蝴蝶停在花朵上听同学们读课文。
()5.叶子上的虫还用治?()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1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11.高粱笑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12.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解析】根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判断。
第1句,看到像,先判断是否是比喻句,接着找本体昆明湖,喻体镜子、比喻,相似点静、绿,所以第1句是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