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检测记录表
地质雷达探测地下管线报告格式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编写: 检测:审核:批准:****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七月十八日地下管线探测报告一、任务概况1.1作业目的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有限公司于****有限公司年7月07日对该项目地下综合管线进行物探工作。
1.2测区概况项目位于****市****有限公司区,物探位置参如图1.1所示。
图1.1工程场地地理位置图二、管线探测探测范围为以委托方指定的范围为界。
2.1管线的调查管线的调查主要针对架空管线及明显管线点(包括接线箱、变压箱、变压器、消防栓、人孔井、阀门、窨井、仪表井等附属设施)进行。
①明显管线点的各种数据均应直接打开井,用检验合格的钢尺量测,精确到厘米。
实际作业时按规程及甲方提供表格所列各类管线调查内容,参考各专业部门提供的资料,到实地调查核实,查清各类被调查管线的类型、管径、材质、埋深、起止、走向以及同类管线的连接关系,以便进行仪器探测。
在调查量取时首先认真仔细量读,确保调查成果的准确性。
其次,管线调查时应注意量取各类管线的偏距,即管道中心线至井盖中心的水平偏移距。
②在实地调查中应邀请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线管理人员、管线的规划、设计、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等熟悉管线情况的人员协助。
2.2地下管线探测原理金属管线探测采用电磁感应原理。
地下金属管线在发射机发出的电磁场的激励下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又在管线的周围产生二次感应磁场,通过接收机接收该二次磁场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与深度。
发射机现场工作有三种方式:第一种采用偶极电磁感应法,探测时将发射机的发射线圈垂直地放在地表,或水平放置于管线的正上方;第二种是采用直接感应法,探测时用夹钳夹住管线,发射机通过夹钳直接激发管线;第三种是采用充电法,直接将发射机的一极接在管线的一端,另一极接在待测管线的另一端或较远处的大地上,使发射电流直接流过被测管线。
直接感应法和充电法应具备管线露头的条件,其中充电法只能用于给水、热力等管线外露且不带电的管线,多用于管线的追踪;偶极电磁感应法适用范围较广,既可应用于已知管线的追踪,也可以进行未知管线的普查。
5地质雷达法测二次衬砌厚度及空洞比对试验指导书
五、资料处理与成果解释 1、资料处理 将野外采集的数据在室内采用地质雷达对应软件进行处理,处理流程为:将
原始数据切除首尾废段;编辑补齐标记;按 5m 标记对记录进行水平均衡,添加 洞身标,对文件进行分割,零点校正,调节增益,背景除噪、反褶积运算,识别 界面及有效信号,计算确定合适的介电常数,拾取衬砌厚度界面,拾取施工超挖 界面,分析衬砌结构及回填情况,形成数据表格,编写检测报告。
① 眼睛紧盯屏幕,时刻关注雷达图像的变化,对雷达图像异常段做好记录, 重点记录下里程,以便必要时可以进行复检;
② 控制好天线的耦合情况,保证天线紧贴检测面,以减小天线的晃动;
③ 现场探测时尽量保证雷达天线平稳匀速前进,探测过程中尽量减少停顿, 如果中途有停顿应及时记录下停顿位置;
④ 有可能的话应清除地面的金属和非金属物,使得场地平整,在干扰影响 较大的地方尽量使用屏蔽天线,另外适当加大发射波的叠加次数,能增强有效信 号削弱干扰信号;
测线部位
天线频率 (MHz)
环境条件 测线位置
第页共页
《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
检测日期
备注
现场检测情况说明
检测人员:
记录人员:
复核人员
① 在已知厚度且材料与隧道衬砌相同的其它预制件上测量; ② 在洞口(明洞)或洞内避车洞处使用双天线直达波法测量; ③ 钻孔实测。 (6)选择合适的探地雷达参数,主要参数包括天线的中心频率,时间窗口 的长度,采样率,介电常数等: ① 天线的中心频率 电磁波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探测深度越小,而电磁波频率越低,分辨率 越低,探测深度越大,因此在满足分辨率和实际情况又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 使用中心频率较低的天线。 天线中心频率(单位:MHz)的计算公式为: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法检测操作规程1、地质雷达法合用范围地质雷达法可用于地层划分、岩溶和不均匀体的探测、工程质量的检测,如检测衬砌厚度、衬砌暗地里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布,地下管线探查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
2、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1)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2)信噪比不低于60dB;(3)采样间隔普通不大于0.5ns、A/D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4)计时误差小于1ns;(5)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连续测量时,扫描速率大于64次/秒;(6)具有可选的信号叠加、实时滤波、时窗、增益、点测与连续测量、手动与自动位置标记功能;(7)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实时检测与显示功能,具有多种可选方式和现场数据处理能力。
3、地质雷达应符合下列要求:(1)探测体的厚度大于天线有效波长的1/4,探测体的宽度或者相邻被探测体可以分辨的最小间距大于探测天线有效波第一聂菲儿带半径。
(2)测线经过的表面相对平缓、无障碍、易于天线挪移。
(3)避开高电导屏蔽层或者大范围的金属构件。
4、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为:(1)具有屏蔽功能;(2)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3)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5、现场检测(1)测线布置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的拱顶、摆布拱腰、摆布边墙和隧道底部各布置一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
普通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6点。
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者测点。
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摆布拱腰和摆布边墙各布一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
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和测点。
3、三线隧道应在隧道拱顶部位增加2条测线。
4、测线每5~10m应有一历程标记。
(2)介质参数的标定:检测前应对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者电磁波速做现场标定,且每座隧道不少于一处,每处实测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或者电磁波速。
地质雷达检测
地质雷达检测
地质雷达技术是一种高科技的地质勘探手段,它可以对地下深处的地质成分、地形特征和地下水进行详细的研究。
地质雷达技术利用电磁波将地球上深层的地质信息探测后传输回控制中心,用于地质结构的识别与勘探。
地质雷达技术的操作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设计等,工作流程如下:
1、对地层设施及设备进行分析和评估。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确定勘探地点地层设施及其参数,如岩性、岩溶类型、岩溶形态以及孔洞类型、大小和深度等等,以确定雷达探测的参数和施工条件。
2、地层勘探。
利用雷达装置进行地层探测,以掌握地层的现状,确定其地质结构及剖面,以便进行分析和预测。
3、深度探测。
根据地层勘探结果,把雷达装置放置在一定深度,进行深度探测,以确定地层结构特征。
4、探测资料处理。
将探测所得数据及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准确的地质结构及剖面,对其形态和结构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
地质雷达技术在采矿、勘探、地质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深入快速地精确检测出地层的结构、构造、岩性特征及地下水的位置和状况等,为开发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对建设设施、发掘旅游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地质雷达检测操作学生手册——2013年上学期
地质雷达探测操作手册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4月OKO-2地质雷达操作手册——沥青路面、隧道1、检测设备及组成采用俄罗斯GEOTECH公司的OKO-2单通道主机探地雷达。
(1)控制单元(见图1-1);(2)天线单元:AB2000R(2000MHz车载屏蔽天线)及AB700M(700MHz屏蔽天线)型号(见图1-2a及图1-2b);(3)电源供应单元(见图1-3);(4)笔记本支架:用来固定笔记本和控制单元(见图1-4);(5)肩带装置:用来替操作者平均分担所有装置(蓄电池、笔记本)的重量(见图1-5);(6)其他:充电器、固定杆件等。
图1-1 控制单元图1-2a 2000MHz车载屏蔽天线图1-2b 700MHz屏蔽天线图1-3 电源供应单元图1-4笔记本支架图1-5 肩带装置整个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及微机四部分组成,发射与接收信号均由光缆或通讯电缆传输给雷达主机,再通过以太网口传送到微机(笔记本电脑),由微机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
2、OKO-2地质雷达在路面及隧道衬砌结构检测项目(1)沥青混合料路面面层材料厚度检测;(2)衬砌结构(厚度、钢支撑及钢筋密度)、衬砌缺陷与病害(超挖回填密实情况、空洞、层间脱空、衬砌裂缝、渗漏水通道及积存水范围)、地质问题(围岩开挖扰动、裂隙、溶洞)检测。
3、OKO-2地质雷达操作流程(1)数据采集①连接主机及天线、电池等,点击运行雷达,快捷键为Ctrl+S,如无法连接天线,请检查主机与天线之间的数据电缆连接,或调整笔记本IP地址,详细方法为设置IP地址后,在主软件中打开选项中的端口选择,点击以太网右边的锤子图标,使主机IP地址与雷达IP地址前三位相同。
②参数调整:其他参数默认,只需点击移动,使首波处于采集界面最上方,晃动天线,或用手和其他物体在天线与检测物表面之间晃动,以确定被检测面波形位置。
(如新安装软件,则需重新设置,如下图:③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采集,首先使天线贴近被检测面,点击记录,设置文件名并做好现场记录,天线移动的同时按下空格做标记,之后每隔固定距离按下空格做标记,采集结束时按下空格做标记。
地质雷达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报告编号:R-04003检测对象:**铁路齐**隧道出口混凝土衬砌委托单位: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检测日期:****年11月27日检测目的:检测拱顶二衬混凝土是否有脱空检测二衬混凝土厚度及混凝土缺陷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测试中心****.11.30一、概述1、****年11月27日,中铁*局集团公司计量测试中心受中铁**局集团公司隧道公司委托,对**铁路***隧道出口段混凝土衬砌进行雷达检测,主要目的是检测隧道衬砌拱顶是否有脱空以便进行压浆处理、混凝土衬砌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衬砌混凝土是否存在较大的缺陷及缺陷位置,附带检测衬砌背后隧道围岩是否存在地质缺陷。
2、检测里程及测线布置:DK371+318.0~DK371+783.0(洞口),465米。
分左右拱脚、拱顶、左右边墙共测五道纵剖面。
由于场地条件限制,DK371+517.3~+783.0(洞口)的左右拱脚及拱顶未测。
二、检测技术与方法1、地质雷达工作原理与方法地质雷达由主机、天线和配套软件等几部分组成,根据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发射天线向被测介质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当其遇到不均匀体(界面)时会反射一部分电磁波,其反射系数主要取决于被测介质的介电常数,雷达主机通过对此部分的反射波进行适时接收和处理,达到探测识别目标物体的目的(见图一)。
图一地质雷达基本原理示意图电磁波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因此根据地质雷达记录的电磁波传播时间ΔT,即可据下式算出异常介质的埋藏深度H:H V T =•∆2 (1)式中,V 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其大小由下式表示:V C =ε (2)式中,C 是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 ;ε为相对介电常数,不同的介质其介电常数亦不同。
雷达波反射信号的振幅与反射系统成正比,在以位移电流为主的低损耗介质中,反射系数可表示为:2121εεεε+-=r (3) 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越大,反射信号越强。
地质雷达检测实例
管线探测一、金属管线探测实例使用400MHz 天线在杭州凯旋路的马路边缘处探测金属自来水管,探测方向垂直于马路。
图1-1为实测得到的雷达图,图中红色方框表示自来水管的位置,管线顶部的埋深为1.1米。
经过实际开挖验证,该结果和实际情况吻合。
图1-1 金属自来水管探测雷达图二、PVC管线探测实例使用200MHz天线在深圳福滨小区测量PVC自来水管道。
图2-1为实测得到的雷达图,图中红色框表示PVC自来水管的位置,管线顶部的埋深约为0.75米。
图2-1 PVC自来水管探测雷达图使用MF天线阵雷达系统在北京百万庄大街探测一处PVC材料煤气管线,图2-2为实测得到的雷达图,其中,左部的红色圆圈标记出的是一污水管,中部的红色圆圈标记出的是一自来水管,右部的红色圆圈为PVC材料的煤气管,抛物线波形的两叶较短,但由于PVC管内是气体,因此反射较强烈,抛物线波形的黑白相间比较明显。
图2-2 PVC煤气管探测雷达图三、水泥管线探测实例使用80MHz天线在首钢检测水泥管。
图3-1为实测得到的雷达图,图中红色方框表示水泥管的位置,水泥管管顶深度为3.4米,外径600mm,位置如雷达图所示。
图3-1 水泥管探测雷达图四、电缆探测实例使用200MHz天线在深圳福滨小区探测电缆。
图4-1为实测得到的雷达图,图中电缆及金属管的反映均很明显。
图4-1 电缆探测雷达图五、铸铁管线探测实例使用200MHz 天线在北京污水处理厂门外的人行道上进行探测,目的是找出一根铸铁自来水管。
图5-1为实测得到的雷达图,图中红色方框表示铸铁管的位置,铸铁管的反映非常明显,深度在1.5米。
图5-1 铸铁管探测雷达图六、深部管线探测实例使用40MHz半屏蔽天线在北京花园桥东侧马路边探测热力涵洞。
图6-1为实测得到的雷达图,红色方框表示热力涵洞的位置,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热力涵洞在120纳秒处的反映。
图6-1 热力涵洞探测雷达图七、地下复杂管线探测实例探测情况:以下是使用MF天线阵雷达系统在北京市委党校院内进行管线探测的例子,该区域内管线纵横交错,且管线之间相距很近,探测难度很大。
初支检测报告(地质雷达)
瓦窑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成果报告里程范围:K5+980~K5+960检测内容:喷层厚度、强度、钢支撑数量和间距喷层与围岩结合部空洞和密实性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检测方法:地质雷达法、回弹法、激光断面检测法监理单位: 云南省XX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云南省XX公司昆明XX水电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金六公路检测项目部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项目经理:校核:编制:检测人员:检测单位:昆明XX水电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邮政编码:XXXXX电话:0871XXXXXX传真:0871XXXXXXE-MAIL:1 概述受金六公路建设指挥部委托,昆明XX水电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金六公路检测项目部)于2009年3月7日~3月20日对金六公路瓦窑隧道K5+980~K5+960里程段的初期支护进行施工质量检测,检测剖面和测点布置见图1-1。
图1-1 初期支护混凝土质量检测剖面和测点布置图工作中采用地质雷达法检测喷层厚度、喷层与围岩结合部空洞和密实性、钢支撑位置和间距,检测剖面从顶拱中线起每2m布置1条测线,沿隧道轴线总共布置11条剖面(图中A~K剖面);采用回弹法检测喷层混凝土强度,每1延米布置1个测区,测区布置于右边墙或右边墙(图中F或K位置),且满足每个检测单元不少于10个测区;用激光断面检测法检测初期支护内轮廓断面,每10m布置1个断面,从拱脚起每5°检测1个点(点间距0.4m~0.6m),每个断面共检测37个点;对质量有疑问的洞段或剖面段,将检测剖面加密为0.5m,另外适当增加环向检测剖面。
2 执行规范及评定标准。
检测工作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10.7条、附录E关于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第10.12条关于钢支撑支护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检测项目的评定标准见表2-1。
表2-1 初期支护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3 检测成果3.1 厚度检测喷层厚度检测成果见附图1“喷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断面数据见附表1,统计成果见表3-1。
项目八隧道实体地质雷达检测
项目八隧道实体地质雷达检测知识目标:1.熟悉TerraSIRch SIR-3000地质雷达用户手册;2.掌握TerraSIRch SIR-3000地质雷达操作规程;3.掌握TerraSIRch SIR-3000地质雷达仪器调试和参数设置;4.掌握TerraSIRch SIR-3000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操作TerraSIRch SIR-3000对隧道厚度进行检测;2.能够进行TerraSIRch SIR-3000地质雷达仪器调试和参数设置;3.能够独立完成TerraSIRch SIR-3000地质雷达采集数据的处理。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工作原理图2-11 SIR3000主机图2-12400兆天线二、仪器工作原理检测采用美国生产的便携式地质探测仪(型号:TerraSIRch SIR-3000),以下简称“地质雷达”。
该仪器具有携带方便、采集速度快、水平和垂直位置精度高等优点。
地质雷达检测原理是利用高频电磁波(主频为数十至数百乃至数千兆赫)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由地面通过天线传入地下,经地下地层或目的物反射后返回地面,被天线接收(对于叠加的不同介质,脉冲原理类似),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合成在一起。
如图2-13所示。
图2-13 地质雷达工作原理以上过程在仪器显示界面上形成以横坐标为扫描或者距离(用时间模式测量显示的距离不正确,需要以扫描进行距离归一化),纵坐标为时间(这里显示的时间是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总时间)或者距离(以时间和介电常数对应的波速计算得来)的图像。
由于不同介质之间,不同属性(湿润程度等)的同种介质的介电常数的差异使得其反射波的相位和振幅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图像。
我们通过反射波的相位,振幅,波的同向轴形态特征,以及波的频谱特性,并结合目标结构中的各种已知结构来分析判断地质结构等,如图2-14所示。
图2-14 地质雷达扫描波形图雷达扫描图像的清晰度和测量范围与天线关系最为密切。
不同频率天线的测深能力不同,频率越低,探测深度越大,但分辨率越小。
地质雷达检测
地质雷达检测●地质雷达以其高分辨率和高工作效率而成为浅层地球物理检测的一种有力的工具,现己广泛应用到诸多工程领域。
雷达技术在路面检测中的试验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现在道路测厚中应用较为成功。
1991年前后,美国联邦公路局第一章绪论资助对GPR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994年W.M.KimRoddiS等人对美国KansaS州的H种不同种类的道路利用探地雷达进行了分层检测工作,73个钻孔取样的结果对比,偏差仅为士5%士10%。
1996年,J.Hugensehmidt用 0551sIRSYSTEM.roA型探地雷达仪及2.SGHz与900MHz天线在瑞士的Gotthard高速公路上进行了检测工作。
中国地质勘察技术院的牛一雄等人用探地雷达对西安一宝鸡高速公路进行了质量检测;1999年吕绍林用SIR.10H型地质雷达系统对益常高速公路结构层中高频电磁波的传播特征及雷达技术参数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大量的现场检测试验。
该方法有效的克服了现行钻孔法的缺陷,检测中不仅能准确地提供基层厚度变化的真实情况,为施工提供可靠参数,同时通过改变天线频率可以检测基层以下路基及原状地基土内存在的病害隐患,尽早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因而无论是路基、路面厚度质量检测,还是病害隐患检测,都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地质雷达方法地质雷达是根据地下介质的电性差异,利用电磁波检测路基密实度分层的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利用天线向地下发射电磁脉冲,并接收由地下不同介质界面的反射波。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以及波形随所通过介质的电磁性质(河、川及几何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引。
根据接收到的回波的时间、幅度、波形和频率等信息,可以判定地下介质的结构及界面的埋深。
常见的工程介质为非铁磁介质天线中心频率不同,其探测深度及分辨率也不同,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频率天线。
该方法可用于公路建设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具有快速、高效、准确、成本低、无破坏等优点。
高速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报告(全面)
宜张高速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报告宜张高速公路总监办中心试验室二○一四年十一月根据宜张高速公路总监办及合同要求,中心试验室于5日~7日对土建2标的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质量采用地质雷达仪进行了质量抽检.一、检测内容根据隧道结构受力的特点,本次隧道砼衬砌质量检测采用对两侧拱腰及拱顶三条线检测,检测内容为:砼衬砌(二衬)质量、厚度及初衬后缺陷情况.二、检测仪器设备本次工作使用仪器设备如下:雷达:瑞典产RA米AC/GPR地质雷达,选用500米Hz屏蔽天线.采集软件:RA米AC GroundVision V1.4.4版1、仪器介绍RA米AC/GPR地质雷达是一种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探测方法,它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电磁波的运动特点进行探测的.雷达组成及探测方法如下:地质雷达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雷达系统组成示意图①、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整个雷达系统的管理器,计算机(32位处理器)对如何测量给出详细的指令.系统由控制单元控制着发射机和接收机,同时跟踪当前的位置和时间.②、发射机:发射机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产生相应频率的电信号并由发射天线将一定频率的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向地下发射,其中电磁信号主要能量集中于被研究的介质方向传播.③、接收机:接收机把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以数字信息方式进行存贮.④、电源、光缆、通讯电缆、触发盒、测量轮等辅助元件.2、雷达检测基本原理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依据电磁波脉冲在地下传播的原理进行工作.发射天线将高频(106~109Hz或更高)的电磁波以宽带短脉冲形式送入检测层,被检测层介质(或埋藏物)反射,然后由接收天线接收(如下图). 探地雷达主要利用宽带高频时域电磁脉冲波的 反射探测目的 体.由公式v x z t 224+=雷达根据测得的 雷达波走时,自动求出反射物的深度 z 和范围.雷达的 测试原理及其探测方法根据电磁波理论,当雷达脉冲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电性介质交界面时,由于上下介质的 电磁特性不同而产生折射和反射.使用相应雷达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资料处理.对数据文件进行了 预处理、增益调整、滤波和成图等方法的 处理.最终得到各测线的 成果图,以此对隧道内部砼质量、厚度 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工作.三、检测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4、相关设计图纸、文件.四、检测情况1、检测部位由于隧道结构受力的特点,本次检测以对最不利位置进行检测为原则,选取检测部位为左拱腰(测线A)、拱顶(测线B)、右拱腰(测线C)三条线纵向连续检测.检测位置断面图如下:2、检测工作情况中心试验室于5日~7日,采用地质雷达仪圆满完成了对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质量抽检工作.具体检测工作完成情况如下:丁家坪隧道:ZK63+020-ZK63+320、ZK63+970-ZK64+170、YK62+900-YK63+200、YK64+030-YK64+230段灯盏窝隧道:ZK62+100-ZK64+400、YK62+150-YK62+450段长岭岗隧道:ZK74+230-ZK74+530、YK74+355-YK74+555段五、检测结果(一)、对厚度检测本次检测依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砼衬砌厚度按不小于设计值评判,每测线每10米检测一点,计算合格率,具体检测结果如下(单点检测记录附后):二衬厚度检测情况汇总表从检测结果来看,丁家坪隧道、灯盏窝隧道、长岭岗隧道砼衬砌(二衬)厚度合格率均不足90%.(二)、砼衬砌(二衬)、初衬及初衬后围岩质量的检测从本次对砼衬砌(二衬)、初期支护及初支后围岩质量的检测结果来看,各隧道砼衬砌及初支总体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但存在局部砼衬砌内部不密实、衬砌砼与初衬脱空等问题,具体检测发现的问题如下:1、丁家坪隧道ZK63+083-088拱顶二衬局部砼脱空2、丁家坪隧道ZK63+120-124拱顶二衬局部脱空不密实,且存在夹层3、丁家坪隧道YK62+919-923拱顶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砼不密实4、丁家坪隧道YK63+172-178左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存在脱空,局部砼不密实5、灯盏窝隧道YK62+425-417拱顶二衬局部脱空,砼不密实6、灯盏窝隧道ZK62+248-252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间局部脱空7、灯盏窝隧道ZK62+291-286拱顶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8、灯盏窝隧道ZK62+278-282、ZK62+286-292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9、灯盏窝隧道ZK62+360-363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10、长岭岗隧道YK74+371-377右侧拱腰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11、长岭岗隧道ZK74+279-281拱顶二衬局部空洞,ZK74+285-291砼不密实12、长岭岗隧道ZK74+485-488拱顶二衬局部空洞,ZK74+479-474二衬与初支间脱空13、长岭岗隧道ZK74+514-510拱顶二衬与初支局部脱空,砼不密实(三)、砼衬砌(二衬)局部厚度存在严重不足情况通过对砼衬砌(二衬)、初支及初支雷达检测断面图分析,个别隧道局部存在砼衬砌(二衬)厚度偏薄.具体部位如下:1、丁家坪隧道ZK63+062-071拱顶二衬砼厚度偏薄,平均厚度为:21厘米.2、丁家坪隧道ZK64+025-027右侧拱顶、拱腰二衬砼厚度偏薄,平均厚度为:25厘米.附件:各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丁家坪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表灯盏窝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表长岭岗隧道砼衬砌厚度检测记录表。
地质雷达(grp)检测技术应用
地质雷达(GRP)检测技术应用XX公司一、前言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陆续施工, 隧道工程以其改善线形、缩短里程和环境保护等无比的优越性和重要作用, 成为路客运专线建设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隧道施工中因现有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者的偷工减料以及检测控制、施工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引发的质量通病, 一直是工程管理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解决这一施工难题的有效手段。
地质雷达(GPR)是近十余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损伤高精度的物理探测技术, 在工程地质勘测、古遗址探测、地下埋设物探测和地下污染带划分等方面已得到较广泛应用。
在控制隧道施工时运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支护结构的质量检测, 在指导隧道工程施工中, 对加强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 提高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地质雷达(GPR)以其仪器较为轻便、检测快捷、操作方便、精度较高和检测结果能以图象方式实现实时显示等优点, 成为一种控制隧道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地质雷达(GPR)检测的原理地质雷达(GPR)是利用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电性界面会发生较强烈的散射原理, 通过向被测介质发生高频电磁宽带脉冲, 并接收由被测介质反射的回波信号, 通过对接收到的反射波进行分析即可推断被测体的情况。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 其路径、电磁强度与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性质及几何形态而变化。
仪器大体上可分为主机和天线两大部分组成。
主机由显示、控制和储存三部分构成;天线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构成。
发射部分由脉冲发生电路和发射天线构成, 产生并发射尖峰脉冲电磁波;接收部分由接收天线、高频放大电路和采样电路构成, 接收的高频信号经放大后, 由采样电路变换为低频信号, 然后送到处理电路;控制部分由基准同步信号发生器、采样控制器和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
接受到的信号在主机上可以显示、回放和储存, 以便作进一步数据处理和分析图1 地质雷达反射探测原理图发射天线发射的尖峰脉冲电磁波与其行进的速度有如下关系:V =c/√ε式中: v——电磁波在某一材料介质中传播的速度(m/ns);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等于光速(m/ns);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无量纲。
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方案隧道
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方案(隧道) 1检测目的:检测隧道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 筋等分布,评价隧道衬砌施工质量。
2检测仪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用美国SIR-4000型地质雷达系统(见下图), 其特点与路基挡墙检测雷达相同。
2.1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信噪比不低于60dB ;模/转换不低于16位;信号叠加次数可选择;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 5ns ;SIR-4000便携式高性能I S 地质透视仪I美国SIR-20型地质雷达系统实时滤波功能可选择;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具有手动或自动位置标记功能;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
2. 2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天线组合,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具有屏蔽功能;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o3检测方法及原理:地质雷达是采用无线电波检测地下介质分布和对不可见目标体或地下界面进行扫描,以确定其内部结构形态或位置的电磁技术。
其工作原理为:高频电磁波以宽频带脉冲形式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经目标体反射或透射,被接受天线所接收。
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电磁场强度和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性质及集合形态而变化,由此通过对时域波形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确定地下界面或目标体的空间位置或结构状态。
地质雷达具有高分辨率、无损性、高效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现场检测时地质雷达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密贴于待检表面,雷达波通过天线进入混凝土以及相应介质中,遇到钢筋、钢质拱架、材质有差别的混凝土、混凝土中间的不连续面、混凝土与空气分界面、混凝土与岩石分界面等产生反射,接收天线收到反射波,测出反射波的入射、反射双向走时,就可以算出反射波走过的路程长度,从而求出天线距反射面的距离D。
D= V ×∆t∕2式中:D——天线到反射面的距离;V一一雷达波的行走速度;∆t一一雷达波从发射至接收到反射波的走时,用ns计。
短脉冲地质雷达法检测路基路面厚度
短脉冲雷达检测路基路面厚度及识别结构层方法T0913-2008短脉冲雷达测定路面厚度试验方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采用短脉冲雷达无损检测路面面层厚度。
本方法的数据采集、传输、记录和数据处理分别由专用软件自动控制进行。
本方法适用于新建、改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和旧路加铺路面设计的厚度调查。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路面层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削弱、消散、层面反射。
雷达最大探测深度是由雷达系统的参数以及路面材料的电磁属性决定的。
对于材料过度潮湿或饱和以及有高含铁量矿渣集料的路面不适合用本方法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雷达测试系统由承载车、天线、雷达发射接收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测试系统技术要求和参数:(1)距离标定误差:≤0.1%。
(2)设备工作温度:0~40℃。
(3)最小分辨层厚:≤40mm。
(4)系统测量精度要求:系统测量精度技术要求(5)天线:带宽能适应所选择的发射脉冲频率。
通常,在检测路面厚度时宜选择使用2.0GHz的天线,在检测路基各结构层情况时宜选择使用900MHz的天线。
(6)收发器:脉冲宽度≤1.0ns,时间信号处理能力可以适应所需的测试深度。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1)距离标定:承载车行驶超过20000km,更换轮胎,或使用超过1年的情形下需要进行距离标定。
距离标定方法根据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
(2)安装需达天线:将雷达天线按照厂商提供的安装方法牢固安装好,并将天线与主机的连线连接好。
(3)检查连接线安装无误后开机预热,预热时间不得少于厂商规定的时间。
(4)将金属板放置在天线正下方,启动控制软件的标定程序,获取相应参数。
(5)打开控制软件的参数设置界面,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设置采样间隔、时间窗、增益等参数。
3.2测试步骤(1)将承载车停在起点,开启安全警示灯,启动软件测试程序,令驾驶员缓慢加速车辆到正常检测速度。
(2)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记录测试线路所遇到的桥梁、涵洞、隧道等构造物的起终点。
地质雷达野外现场测试记录表
应急预案:制定 应急预案,应对 测试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意外情况, 保障人员安全和
环境安全。
记录表内容:详 细记录测试过程 中的安全与环保 措施执行情况, 包括安全检查、 环保监测等方面
的信息。
测试目的:验证地质雷达设备的性能和效果 测试过程: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雷达探测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测试结果:得出地质雷达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探测效果和精度 测试结论: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地质雷达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为后续的地质分析提供可靠 的基础数据
确保地质雷达探测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帮助了解地下结构,预测地 质灾害风险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 的参考依据
现场踏勘:了解测试现场的地 形、地貌、地质等情况,为布 设测线提供依据。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目 的和要求,为测试做好准备。
设备准备:根据测试目标和现 场情况,准备相应的测试设备
采集要求: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完整 性,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数据采集:对野外现场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去噪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处理:采用地质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用信息 结果分析: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释和推断
地质雷达探测深度 与实际深度误差在 ±0.5m范围内
测试结果分析:对地质雷达的探测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探测深度、分辨率、准确性等方面的评估。
优势与不足:总结地质雷达在野外测试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适用范围与限制:明确地质雷达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为后续的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改进建议:针对地质雷达在野外测试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提高其探测效果和实用性。
和辅助工具。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在建隧道和已建隧道结构质量检测。
隧道超前预报和公路工程其他部位雷达检测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TB10223《铁路隧道衬砌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T C22《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3术语和符号3.1术语3.1.1地质雷达法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method地质雷达方法是向被测物发射高频电磁波,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波形、振幅强度和时间的变化等特征推断被测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的一种方法。
3.1.2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物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储存极化电荷的能力,是一个点上电位移与电场强度的比值。
3.1.3相对介电常数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介质的介电常数与真空中介电常数的比值。
该参数影响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1.4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中心频率是指天线通频带频率之间的算术平均值。
3.1.5道trace数据采集得到的一道波形,称之为道。
3.1.6道间距trig interval每两道波形之间的距离,采用时间采集时也可称之为时间间隔。
3.1.7采样率sampling rate采样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信号点数。
3.1.8双程走时two way travel time雷达数据所记录的纵向时间,代表探测深度的属性,发射天线向介质中发射电磁波信号遇到反射异常体反射回的信号被接收天线接收所经历的时间。
地质雷达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报告编号:R-04003检测对象:**铁路齐**隧道出口混凝土衬砌委托单位: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检测日期:****年11月27日检测目的:检测拱顶二衬混凝土是否有脱空检测二衬混凝土厚度及混凝土缺陷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测试中心****.11.30一、概述1、****年11月27日,中铁*局集团公司计量测试中心受中铁**局集团公司隧道公司委托,对**铁路***隧道出口段混凝土衬砌进行雷达检测,主要目的是检测隧道衬砌拱顶是否有脱空以便进行压浆处理、混凝土衬砌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衬砌混凝土是否存在较大的缺陷及缺陷位置,附带检测衬砌背后隧道围岩是否存在地质缺陷。
2、检测里程及测线布置:DK371+318.0~DK371+783.0(洞口),465米。
分左右拱脚、拱顶、左右边墙共测五道纵剖面。
由于场地条件限制,DK371+517.3~+783.0(洞口)的左右拱脚及拱顶未测。
二、检测技术与方法1、地质雷达工作原理与方法地质雷达由主机、天线和配套软件等几部分组成,根据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发射天线向被测介质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当其遇到不均匀体(界面)时会反射一部分电磁波,其反射系数主要取决于被测介质的介电常数,雷达主机通过对此部分的反射波进行适时接收和处理,达到探测识别目标物体的目的(见图一)。
图一地质雷达基本原理示意图电磁波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因此根据地质雷达记录的电磁波传播时间ΔT,即可据下式算出异常介质的埋藏深度H:H V T =•∆2 (1)式中,V 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其大小由下式表示:V C =ε (2)式中,C 是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 ;ε为相对介电常数,不同的介质其介电常数亦不同。
雷达波反射信号的振幅与反射系统成正比,在以位移电流为主的低损耗介质中,反射系数可表示为:2121εεεε+-=r (3) 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越大,反射信号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