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与被字句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精品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4f338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4.png)
《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语文教材第八章中《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把字句与被字句概念,掌握它们之间转换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与被字句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把字句与被字句之间转换方法。
3. 培养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把字句与被字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把字句与被字句在转换过程中结构变化。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把字句与被字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把字句与被字句概念。
a. 情景描述:小明书被小华借走。
b. 提问:这句话中,哪个字表示被动关系?c. 学生回答:被。
2. 讲解:详细讲解把字句与被字句概念、转换方法。
a. 讲解把字句概念及结构。
b. 讲解被字句概念及结构。
c. 演示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
a. 例题1:将“小明书被小华借走”转换为把字句。
b. 解题步骤:1) 确定主语:小明、小华、书。
2) 确定谓语:借走。
3) 改写为把字句:小华把小明书借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a. 练习1:将“我手机被朋友弄丢”转换为把字句。
b. 练习2:将“老师把试卷发给我们”转换为被字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2. 板书内容:a. 把字句概念及结构b. 被字句概念及结构c. 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将下列句子转换为把字句:1) 小红书被小刚借走。
2) 妈妈围巾被爸爸弄丢。
b. 将下列句子转换为被字句:1) 老师把试卷发给我们。
2) 哥哥把玩具送给妹妹。
2. 答案:a. 把字句:1) 小刚把小红书借走。
2) 爸爸把妈妈围巾弄丢。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736a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e.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汉语语言学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用法。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句式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基本结构。
2. 学会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1.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 句子转换时主语、宾语的调整。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及转换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举例、练习,熟练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把字句和被字句转换的规律。
三、教学内容1.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用法。
2.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基本结构。
3.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及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用法及基本结构。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句子,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过程。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理解。
2. 练习:让学生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教师进行点评。
3. 拓展: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练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质量,评估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把字句和被字句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3. 情境创设: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f62e2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c.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科目:汉语语言学2. 年级:八年级3. 课时:2课时4.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基本结构和用法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汉语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难点:灵活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结构和用法示例法:展示典型例句,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过程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典型例句、转换方法等练习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增强课堂互动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关注两种句式的差异2. 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结构和用法讲解“把字句”的定义和结构:把字句是指将宾语提前,用“把”字引导的句子。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讲解“被字句”的定义和结构:被字句是指将宾语提前,用“被”字引导的句子。
例如:“书被我放在桌子上了。
”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分别表示主动和被动的意义3. 示例分析展示典型例句,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过程让学生跟读、模仿,体会两种句式的差异4.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转换练习教师点评、指导,纠正错误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课堂小结强调正确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的重要性2. 作业布置设计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提高表达能力五、课后反思与评价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2. 学生评价学生对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根据学生评价,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比“把字句”和“被字句”与其他相关句式(如“让字句”、“用字句”等)的差异分析各种句式的用法和表达效果2. 语篇应用设计一段情景对话,要求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七、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课堂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掌握程度2. 练习批改教师批改课后练习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强调“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九、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1. 作业内容设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编写有趣的故事或对话2. 作业布置向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和截止时间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十、课程资源与推荐1. 课程资源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料,如书籍、网络资源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学习推荐推荐学生参加相关的语言培训课程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方法与手段补充说明:示例法:通过展示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把字句与被字句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把字句与被字句教学设计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9103a7fd5360cbb1adb01.png)
把字句与被字句教学设计“‘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以图片故事为贴入点,学生易于接受,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背景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小学语文句子教学的一项内容。
学生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能把一般句式改写为把字句、被字句这两种特殊的句式,并能做到这两种句式的互换,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
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
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句子转换技巧使文章增色。
因此,结合学生特点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转换把字句与被字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把”字句与“被”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组成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把”字句与“被”字句并学会两者的转换。
五、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运用“把”字句与“被”字句并学会两者的转换。
六、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句子王国里有两位大将军,他们都是文武双全特别厉害,但是这两位将军却是势不两立,平时只要一个出现,另一个肯定不会出现,那么这两个将军是谁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
你猜猜图片上红太郎在干什么啊?嗯一猜你们就已经看出来啦,红太郎在打灰太狼。
(图片下面出示字幕)。
(二)相机提问:这个句子我们还可以怎么说?提示:红太郎把灰太狼打了。
我们还可以说成:什么被谁递给了谁?灰太狼被红太郎打了。
(下面字幕出示)(三)分析句子成分:1.红太郎把灰太狼打了。
这是一个把字句,那么我们可以说成谁把什么怎么了?2.分析句子成分:红太郎(主动者)、灰太狼(被动者)、打(动作部分)。
把字句被字句教案
![把字句被字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ca815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6.png)
把字句被字句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中学语文》第八章第一节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把字句和被字句。
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用法和翻译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构成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仿写和翻译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和理解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规则和用法。
重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翻译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例子,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桌子被我放了书。
”2. 讲解把字句:介绍把字句的定义、构成和用法,如:“把字句的结构为: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成分。
把字句表示动作的对象是明确的,强调对宾语的处理。
”3. 讲解被字句:介绍被字句的定义、构成和用法,如:“被字句的结构为:被 + 施动者 + 谓语 + 其他成分。
被字句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是明确的,强调对施动者的影响。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句,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桌子被我放了书。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仿写,如:“我把手机放在口袋里。
”、“口袋被我放了手机。
”6. 翻译技巧讲解: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翻译技巧,如:“把字句的翻译要注意保持动作的对象和宾语的一致性,被字句的翻译要注意保持动作的承受者和宾语的一致性。
”7. 翻译练习:让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翻译练习,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翻译为英文:“I put the book on the desk.”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规则和用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把字句:结构: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成分用法:表示动作的对象是明确的,强调对宾语的处理被字句:结构:被 + 施动者 + 谓语 + 其他成分用法: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是明确的,强调对施动者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仿写。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20287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c.png)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句式的认识和运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把字句的概念及用法。
2. 被字句的概念及用法。
3.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4. 练习题及解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及转换方法。
2. 教学难点: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及转换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及转换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收获和困惑。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及转换方法。
7. 作业布置: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设计一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题,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 类似句式转换:介绍其他类似的句式转换,如“把字句与使字句”的转换,“被字句与受字句”的转换等。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用法。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71cf7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7.png)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式转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清晰、逻辑思维强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把字句的定义、结构及用法。
2. 被字句的定义、结构及用法。
3.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及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定义、结构及用法,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2. 教学难点: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技巧,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2.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技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规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谜语引出把字句与被字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把字句:讲解把字句的定义、结构及用法,举例说明。
3. 讲解被字句:讲解被字句的定义、结构及用法,举例说明。
4.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讲解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并进行示范。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6.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引导学生总结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技巧。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用法及转换方法。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把字句与被字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把字句与被字句在不同语境下的转换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把字句与被字句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微教案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4a857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9.png)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语文》教材第八章“句式转换”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学会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并能举例说明。
2. 学会运用转换方法,正确将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转换。
3. 能够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本质区别,正确进行转换。
教学重点: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并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教材内容,例句,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把字句和被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小明把书包背在了背上。
(把字句)书包被小明背在了背上。
(被字句)2. 新课内容讲解:(1)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展示几个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2. 内容:(1)把字句概念及结构(2)被字句概念及结构(3)转换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明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b. 妈妈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a. 书被小明放在了桌子上。
b. 衣服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
2. 答案:(1)a. 书被小明放在了桌子上。
b. 衣服被妈妈洗得干干净净。
(2)a. 小明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b. 妈妈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中注意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运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指导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微教案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6cb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3.png)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语文教材中关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和技巧,并学会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认识到它们在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之间的转换方法,提高句式变换能力。
3. 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及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重点: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例句。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情景中的事件。
(2)引导学生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描述,体会它们在表达中的差异。
2. 例题讲解(1)教师给出几个典型例句,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结构特点。
(2)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之间的转换方法,让学生模仿练习。
3. 随堂练习(1)教师给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并进行讲解。
4. 小组讨论(2)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学生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2. 板书内容:(1)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2)转换方法(3)实践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明把书包背在身上。
b. 书包被小明背在身上。
(2)请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描述一个你熟悉的实践情景。
2. 答案:(1)a. 小明把书包背在身上。
b. 书包被小明背在身上。
(2)示例:妈妈把饭菜做好后,放在餐桌上。
(被字句:饭菜被妈妈做好后,放在餐桌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以及如何提高句式转换能力。
把字句和被字句教案(
![把字句和被字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13848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8.png)
把字句和被字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教材第七单元“句子专项训练”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构造方法和运用场景,学会如何转换把字句和被字句,以及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两种句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构造方法和应用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句式转换练习,培养学生的句子构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句式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句子运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学会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两种句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感受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生活中的运用。
a. 情景描述:小明的书被小华借走了。
b. 提问:这句话中包含了哪种句式?如何改为把字句?2. 知识讲解:a. 介绍把字句的概念和构造方法。
b. 介绍被字句的概念和构造方法。
c. 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3. 例题讲解:a. 给出几个例句,让学生判断是把字句还是被字句。
b. 讲解如何将这些句子进行转换。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语境中,进行句式转换练习。
b.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把字句和被字句2. 内容:a. 把字句概念、构造方法b. 被字句概念、构造方法c. 句式转换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小红把书借给了小明。
2. 这本书被我找到了。
b. 请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描述一下你的周末生活。
2. 答案:a.1. 书被小红借给了小明。
2. 我找到了这本书。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掌握程度,以及句式转换的准确性。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ac73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6.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清晰、逻辑严密的语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把字句的概念和用法。
2. 被字句的概念和用法。
3.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相互转换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2.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含义和用法。
2.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气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含义和用法,举例说明。
3. 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将给定的句子转换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4. 讲解: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5. 练习:让学生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和转换方法。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评估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转换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是否能熟练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练习情况,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改进。
3. 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掌握程度,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e5a06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难点:理解和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通过例句演示、学生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五、教学内容1. 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通过例句展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3. 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
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转换方法和解题技巧。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关注。
2. 讲解把字句:解释把字句的定义、结构和用法,举例说明。
3. 讲解被字句:解释被字句的定义、结构和用法,举例说明。
4.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转换方法和解题技巧。
7.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
8.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课后复习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和用法。
2. 布置一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看是否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看是否掌握了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804d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c.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用法。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式转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清晰、逻辑思维强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及结构。
2. 学会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相互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1.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把字句:介绍把字句的定义、结构和用法,举例说明把字句在表达中的作用。
3. 讲解被字句:介绍被字句的定义、结构和用法,举例说明被字句在表达中的作用。
4. 练习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辅导,学生互评。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和转换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式转换。
3. 练习与展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把字句和被字句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把字句和被字句转换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阅读练习,检验学生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能力。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75fd4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f.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学科:汉语语言学年级:七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用法。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句式的认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把字句的概念、用法及转换方法。
2. 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及转换方法。
3.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练习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用法及转换方法。
3. 演示: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种句式的区别。
4. 练习:让学生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教师及时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及转换方法。
6. 作业:布置一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2. 运用练习法,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例子,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2. 练习题: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他们课后自主学习。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用法及转换方法。
3. 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种句式的区别。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0f37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d.png)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式转换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准确、流畅的语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把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2. 被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3.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用法及转换方法。
2. 教学难点:把字句与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5.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设计一些练习题,对学生的把字句和被字句转换能力进行测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知识,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理解程度如何?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九、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作家或者语文老师来课堂分享他们对于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写作中的应用经验。
2. 组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编写一个小故事,展示他们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能力。
3. 推荐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和转换技巧。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86d19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a.png)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的认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把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2. 被字句的概念及其用法。
3.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4. 把字句与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及转换方法。
2. 教学难点: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及转换方法。
2. 运用举例法,通过具体例句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运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提高理解与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及转换方法。
3. 举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运用。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
5.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练习作品,评估其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实际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 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学习的兴趣。
八、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表达。
2. 作业要求:句子表达要准确、流畅,体现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3.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提交作业,互相交流、点评。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820c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e.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2. 课程类型:语法课3. 课时:45分钟4. 年级:八年级5.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和转换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这两种句式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1. 把字句的概念和用法2. 被字句的概念和用法3.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4.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5. 练习题和活动设计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兴趣2. 讲解: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和转换方法3. 示例: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5. 活动:设计一个小游戏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7.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和转换方法2. 示例法:给出例子,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句子转换4. 游戏法: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5.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2. 练习题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用法和转换方法。
2.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改写题,让学生巩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知识。
3. 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小道具或图片,用于游戏和小组讨论环节。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86a13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f.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和用法。
2.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技巧。
教学难点:1.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PPT课件。
2.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例句和练习题。
3. 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句式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把字句和被字句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把字句的定义和用法。
2. 讲解被字句的定义和用法。
3. 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给予反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把字句和被字句的重要性和用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个例子来说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吗?二、深入学习(20分钟)1. 讲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技巧。
2. 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给予反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和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知识,写一段话。
2. 教师批改作业,给予反馈。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掌握程度。
把字句被字句教案
![把字句被字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a2c72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f.png)
把字句被字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句子专项训练”,主要围绕“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学会转换把字句和被字句,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涉及的章节为:第七单元第1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提高句子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句分析、实践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情景,引导他们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表达。
2. 新课内容讲解:(1)讲解把字句的概念和用法,举例说明。
(2)讲解被字句的概念和用法,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指导。
(1)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如何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七、板书设计1. 板书《把字句与被字句》2. 主要内容:(1)把字句的定义与用法(2)被字句的定义与用法(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例如:老师把书给了学生。
改为:书被老师给了学生。
(2)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描述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 答案:(1)把字句:老师把书给了学生。
被字句:书被老师给了学生。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运用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描述,提高句子表达能力。
把字句和被字句教案
![把字句和被字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e63b3848d7c1c708a145e5.png)
把字句和被字句教案精品文档把字句和被字句教案导入语:您好~今天我与您一起学习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一、把字句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
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光把天空渲染得格外美丽。
二、被字句现代汉语的另一种句式。
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怎么样。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小张被大家推举为劳动模范。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首先找出句子中人和物的关系,再用把字句或被字句来重新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例1:大水淹没了庄稼。
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大水和庄稼的关系;那谁把谁怎么样了: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那是谁被谁怎么样了:庄稼被大水淹没了。
再说长一点的句子,长一点的句子会碰到很多修饰语。
1 / 9精品文档例2:孙中山流利地背出了昨天所学的功课。
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孙中山和功课的关系;那是谁把谁怎么样了:孙中山把功课背出了。
孙中山怎样把功课背出:孙中山流利地把功课背出了。
那又是怎么样的功课:昨天学过的功课。
所以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孙中山流利地把昨天学过的功课背出了。
” 那是谁被谁怎么样了:功课被孙中山背出了。
怎么样的功课:昨天学过的功课。
被孙中山怎么样的背出:流利地背出。
完整表述:“昨天学过的功课被孙中山流利地背出了。
”再说一种更复杂的情况:一个句子中涉及到多个人和物的关系。
例3:姐姐送给我一件有意义的礼物。
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姐姐,我,礼物。
表示动作的词是:送给。
那是谁把谁送给谁:姐姐把礼物送给我。
什么样的礼物:一件有意义的礼物。
完整表述:“姐姐把一件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我。
”那是谁被谁送给谁:礼物被姐姐送给我。
什么样的礼物:一件有意义的礼物。
完整表述:“一件有意义的礼物被姐姐送给我。
”四、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2 / 9精品文档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字句与被字句教学
设计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以图片故事为贴入点,学生易于接受,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背景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小学语文句子教学的一项内容。
学生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能把一般句式改写为把字句、被字句这两种特殊的句式,并能做到这两种句式的互换,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
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就相应有所提高。
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句子转换技巧使文章增色。
因此,结合学生特点设计本课,让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转换把字句与被字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把”字句与“被”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组成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把”字句与“被”字句并学会两者的转换。
五、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运用“把”字句与“被”字句并学会两者的转换。
六、教学方法
谈话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句子王国里有两位大将军,他们都是文武双全特别厉害,但是这两位将军却是势不两立,平时只要一个出现,另一个肯定不会出现,那么这两个将军是谁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明白。
你猜猜图片上红太郎在干什么啊?嗯一猜你们就已经看出来啦,红太郎在打灰太狼。
(图片下面出示字幕)。
(二)相机提问:
这个句子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提示:红太郎把灰太狼打了。
我们还可以说成:什么被谁递给了谁?
灰太狼被红太郎打了。
(下面字幕出示)
(三)分析句子成分:
1.红太郎把灰太狼打了。
这是一个把字句,那么我们可以说成谁把什么怎么了?
2.分析句子成分:红太郎(主动者)、灰太狼(被动者)、打(动作部分)。
3.灰太狼被红太郎打了。
这是一个把字句,我们可以把它说成什么被谁怎么了?
4.分析句子成分:
(四)引导学生通过句子对比初步找规律:
1.咱们的语言文字可真奇妙啊!你看两个句子前后变了一个字,又重新调整几个词语的顺序,却还是能表达相同的意思。
这就是“把”字句变“被”字句产生的奇妙的效果。
“把”字句变“被”字句你学会了吗?
2.我们一起来看看把字句变被字句的规律:
将把字句中的主动者与被动者调换位置,把字变被子就将把字句变成被字句。
(五)扩展练习:
1.看图片乐乐吃香蕉:乐乐把香蕉吃完了。
改成被字句:香蕉被乐乐吃完了。
2.出示苗苗读书的照片:苗苗把书看完了。
改成被字句:书被苗苗看完了。
(六)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把和被两位将军,希望大家可以多认识几位这样的将军,那我们就可以在句子王国里尽情遨游了!
八、教学亮点
本次微课我的设计亮点主要有:在该微课设计中我从儿童心理角度出发,创设适合中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境。
先用一张简单漂亮的图片引起大家的注意,再用连环提问,解答的方式,一步一步将大家引导到句型转换上,看似问题较多,但是却不会给大家造成思考方面的学习负担。
既让大家在模拟的情境中自觉的跟我互动,又让人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九、教学总结
“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这节微课内容新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更易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