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7年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B)[答案
2017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卷B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锦帽貂裘,。
(《江城子·密州出猎》)4.,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5.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词中“少年”指的是(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阙写了少年涉世不深就知“愁”。
B.下阙写了而今历经沧桑深知“愁”。
C.上阙是文人形象,下阙为闲适之人。
D.抒发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哀与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本文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3分)全石以.为底10.下列不是表现潭水清澈的一项是(4分)A.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B.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C.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①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②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③,非碌碌因人成事。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附答案).docx
上海市初三文量(B)(分 150 分考100 分)考生注意:1.本卷共27 。
2.将所有答案都做在答的指定位置上,做在卷上一律不分。
一、文言文((一)默写(42 分)18 分)1.气蒸云梦,。
(望洞庭湖丞相》)2.柴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才下眉,却上心。
(《一剪梅》)4.,小流水人家⋯⋯(《天沙·秋思》)5.行拂乱其所,,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患,死于安》)6.峰回路,,。
(《醉翁亭》)(二)古,完成7-8 ( 4 分)登高杜甫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回。
无落木下,不尽江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苦恨繁霜,潦倒新停酒杯。
7.中“繁霜”的意思是。
( 2 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是(2分)A.“ 急”两句描写深秋的景色,形象描摹了秋高气爽的美景。
B.“无”两句借用落木、江水表达了作者光易逝的感慨。
C.“万里”两句表作者不年老体弱登台作客以寄思之苦。
D.“ ”两句集中写情,表了国,借酒消愁的情景。
(三)下文,完成9-11 ( 8 分)庄子于濮水庄子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曰:“吾楚有神,死已三千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堂之上。
此者,宁其死留骨而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9.庄子是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10.用代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含和用法。
(3分)愿以境内累矣!11.下列中正确的一是(3分)A.庄子以神来,意在表自己的高气。
B.庄子以神来,意在表自己的淡泊名利。
C.庄子以神来,意在表自己的逍遥自在。
D.庄子以神来,意在表自己的汪洋恣肆。
(四)下文,完成12-15 ( 12 分)摸盗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盗者。
述古①②曰:“某寺有一,至灵,能辨盗。
”使人迎置。
乃阴③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
” 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
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
上海市虹口区2017届九年级4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虹口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7.4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2.,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4.,盖以诱敌。
(《狼》)5.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
(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随意”的意思是(2分)7.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2分)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表现了秋雨初晴薄暮时分的空气清新怡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声有色的突出了山居村民生活淳朴欢快。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地描绘了山间月夜景色幽静雅致。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托诗人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君子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选文出自课文《》,作者。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若为佣耕,何富贵也?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介绍陈涉的身世,表现了他胸怀大志,不甘平庸。
B.“苟富贵,无相忘”表现出对陈涉重感情、讲义气。
C.陈涉的“太息”,表达了他对佣者的同情和怜悯。
D.本段文字为下文陈涉谋划和领导起义埋下了伏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末兵乱,时曾伯祖①年方十一,被掠至临清,遇旧客作②李守敬,以独轮车送归.。
崎岖戎马之间,濒危者数,终不舍去也。
2017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1.默写(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浮云游子意,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李淸照《如梦令》)(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答案:(1)明灭可见(2)千骑卷平冈(重点字:冈)(3)浮云游子意(4)却道海棠依旧(5)种豆南山下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关汉卿。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D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了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的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远望,依依不舍之情,情人已走,但送别人却心情难以平复,迟迟不归,再望远方,只有小溪,小路,远山,而情人已远走,再也看不见,想来令人肝肠寸断.艺术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入木三分的写出了一位女子送别情人时的情态,心绪,给人以言尽而意无尽的艺术感受.此曲前三句写离别相思之情,用直抒胸臆的方.后四句,则是以景托情,而景中含情,言尽而意不尽,并不是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故选:D.答案:(1)关汉卿(2)D.译文:自从那天送别你后,我心里依然是难舍难分,相思之情萦绕在胸何时才能断绝?记得送别你时,我斜倚栏杆目送你远行,不时用衣袖佛去眼前如雪的扬花,怕它们阻挡了我的视线,我看到一弯溪水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挡住了伸向远方的小路,这时我才想到,你真的离我而去了.3.阅读下文,宪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在中考语文考试到来之前做好试题的复习,对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
一份好的语文试题卷将能够有效的去检测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上海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当朋友失意时,你送上几句真诚的安w鑙( );当同学无助时,你伸手帮他一把;在家里,你给疲劳的妈妈梳梳头,给劳累的父亲泡上一杯香m韓g”( );节假日里,或开心的去郊游,或悠闲地去垂钓。
有了这些,生活便多了一份温馨( ),多了一份甜蜜,多了一份qi ( )意。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2分)A、为了熟悉老师讲的这种解题方法,我又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B、今年以来,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涨势凶猛,对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电子信息企业造成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家电行业。
C、胡锦涛同志说“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这句话已在老师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了。
D、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日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越来越成为全民的共识。
C、在阅读名着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东山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非常受欢迎。
4.默写、填空。
(6分)(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2)王维《使至塞山》中描绘沙漠雄奇壮美景色的诗句是(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5)蒹葭苍苍,,所谓伊人,。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和答案WPS高清版
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13.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 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
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 GPS 定位 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 APP 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
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输、侦察、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 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远程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
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 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
二、现代文(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8 题。(20 分)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参考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一、文言文(40分)(一)(16分。
第1-4小题各3分,第5小题4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蓬动下渔舟2.芳草萋萋鹦鹉洲3.折戟沉沙铁未销4.亭亭净植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二)(12分)6.(2分)战国(1分)儒家(1分)7.(3分)不能用划定的边疆界线来限制人民8.(4分)C9.(3分)民本、仁政(1分)民心(1分)未对人民负责(不实行仁政)(1分)(三)(12分)10.(4分)(1)喜好(善于、擅长)(2分)(2)满(2分)11.(3分)B(选C得1分)12.(5分)示例:有天资(1分)有兴趣(1分)下工夫(1分)兴趣是学而有成的重要因素(2分)二、现代文(38分)(一)(18分)13.(2分)来(1分)睐(1分)14.(3分)B 15.(4分)锥子放在布袋里,尖儿会露出来(2分)天蟾舞台的特色和优势全部呈现出来(2分)16.(4分)D 17.(5分)同意(1分)。
因为从全文内容看,文章不只说明海派京剧的特点,还说明了天蟾舞台对海派京剧形成的贡献(2分);文章的开头、结尾都突出了天蟾舞台在海派京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文中的许多例子,也是重在介绍天蟾舞台(2分)(二)(20分)18.(4分)(1)夏天的如火一样的生养万物的风(2分)(2)风吹拂枣树类植物的嫩芽渐渐长大(2分)19.(4分)这样的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内心难以消去的失去母亲的痛,看似啰嗦的表达,突出了悲痛时间的绵长20.(4分)可换成”其实”(1分)。
“就”表示时间之短(1分),但第⑤段写到多活半年之后,毫无预兆地走了,表示半年内根本不知道母亲会突然离去,事实与预期是不同的,所以用“其实”更确切(2分)21.(4分)A 22.(4分)标题用喻,”凯风”不仅含有温暖之意,也表现了母亲的劳累和母爱永存,全文内容除表达出失去母亲的痛之外,主要还是赞颂母爱的无私伟大,而这样的爱滋润着儿女的生活,就如结尾句所说的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永远的暖三、综合运用(12分)23.(4分)B(1分)、C(1分)、E(1分)、F(1分)24.(4分)要点:孔子强调学与思的结合。
上海市嘉定区2017届九年级4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嘉定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7.4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岱宗夫如何?。
(杜甫《望岳》)2. ,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 ,闻郎岸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5.黄发垂髫, 。
(陶渊明《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本诗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分)7.下列诗、词的最后一句与本诗的“篇末言志”相同的一项是(2分)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9.本文首尾呼应的句子是与(3分)10.朗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停顿准确的句子是(3分)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吕蒙正不为物累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①,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④。
【精品】2017届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全网首发】
2017届黄浦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2017年4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2.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晴》)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皆叹惋。
(《桃花源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此书相传是(朝代)左丘明所作。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0.节选部分,鲁庄公的浅陋无知表现在战时和战后两方面。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卷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2.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尘暗旧貂裘。
(《诉衷情》)4.人面不知何处去,。
(《题都城南庄》)5.,故克之。
(《曹刿论战》)(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万籁”是指。
(2分)7.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表现禅院幽美纯静、自由平和、自然高远的禅趣。
B. 全诗以静显静,构成了幽深奇静别有韵味的意境。
C. 尾联妙笔传神,以动衬静,映衬出僧人充实的生活。
D.诗人寄情山水,忘却世俗,流露出浓厚的禅隐倾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8.本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方仲永幼时聪明过人而后来泯然众人的原因是父亲“不使学”。
B.揭示了当时社会大多贫困家庭因为无从受教而造成的悲剧。
C.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D.本文题旨鲜明,叙事内容集中,层次分明,前后贯通,详略有度。
2017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上质量检测试卷(ABCD四份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上质量检测试卷(ABCD四份含答案)上海市中考质量测试A卷•初三语文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 1.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3.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
4.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的“孙郎”表面是在写_____________,其实是在借指______________。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狂”是“老夫”身上展现的“少年”精神面貌。
B.“千骑卷平冈”展现了出猎时壮阔的场面和气势。
C.下阙连用两个问句强调了词人内心郁闷不平之情。
D.这首词主要表达作者为国效力,抗敌立功的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完成下列文学积累题(3分)(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姓名)(1分)(2)下列成语与选文无关的一项是()(2分) A.豁然开朗B.落英缤纷 C.怡然自乐 D.无人问津 9.用现代带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上海市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1 月[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一狼洞其中,。
(《狼》)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17年初三语文质量检测试卷(B)[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2.________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3.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歌一曲”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分)7.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描绘了一幅大自然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景象。
B.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可奈何。
C.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
D.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的共勉。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2)入.则无法家拂士入:()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一段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人生轨迹发展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他们的事例中获得的感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君子济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①榆中,东行代地。
洛阳大贾②,赍金③货随帝后行。
夜迷失道.,往投津长④,曰:子封送之。
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
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⑤,资囊一无所损。
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
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
即名.其津为君子济。
(《水经注·河水》)【注释】①幸:帝王驾临。
②大贾:大商人。
③赍金:带着钱币。
④津长:长官渡口的官。
下文“子封”是他的名字。
⑤发冢举尸:挖掘坟墓,移开尸体。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夜迷失道.()(2)即名.其津为君子济()12.下列对文章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那个君子把钱币全部赠给津长,津长不接受。
B.那个子封把所有钱币赠给津长,津长不接受。
C.商人的儿子把钱币都赠给津长,津长不接受。
D.商人的儿子用金币来感谢津长,津长不接受。
13.津长被称为君子,是因为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奇妙的对称世界①许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
②整个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
以一匹马为例,通过鼻子到两腿中间可以作一条中轴线,在其两侧有完全对称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孔、腿……动物为什么会演变出这种对称性呢?大家知道,任何动物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左和右两面的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它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需要在两面都能同样的看、听、嗅、触摸,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对称性。
③艺术家则利用对称创造出美。
铜器、漆器、雕刻、壁画、织锦、刺绣……其中的图案,一概少不了对称。
在被称为“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艺术中,也留下了对称的足迹。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是其中的典范。
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
三大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传达着王权的威严。
④为什么对称就美呢?万花筒里杂乱无序的碎玻璃片并不美,奥妙就在于三片反光镜构成了三重反射对称,使得杂乱无序的彩色碎玻璃片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对称的美丽图案。
可见,对称的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引入秩序。
⑤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我们知道原子内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
电子质量很微小,带有负电;原子核内还有质子,质子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得多,却带正电。
这种情况是不大相称的。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2年,人们果然发现了带正电荷的电子--反电子。
后来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
总之,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已经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
⑥那么,会不会存在反氧、反氢、反水,以至于反行星、反宇宙呢?科学家正是运用对称原理,在进一步提出和探索这些问题呢。
14.从文中看,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5.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奇妙的对称世界”?(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段画线处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7.请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第⑤段横线上填入符合文意的问句。
(3分)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对称可以创造美;同样,不对称也可以创造美。
对照课文《苏州园林》语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种美的差异。
(4分)资料: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病人①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
那是一本很厚的书。
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
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
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非常耐心。
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时候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
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
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
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
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
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
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
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
”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
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
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
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
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
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
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
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
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
“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
”另一个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9.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的“她”做的四件事,并说说其共同点。
(9分)(1)电梯超载,她主动从中间挤下电梯等下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说结尾写道:“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是大家真的“恍然大悟”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对本文主旨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4分)A.批判社会上一些人的自私固执,呼唤无私豁达的健康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