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一、实习背景和目的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现象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探索,加强对地球地貌、水文地理、气候与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选择了中国某省自然景观和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习时间为两周。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地形地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了解形成背景和演化过程。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地貌剖面测量,进一步了解地形地貌的复杂性。
2. 水文地理调查选择一条河流进行水文地理调查,测量河流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指标,了解河流的特征和水文循环。
调查河流附近的湖泊、水库等地形,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气候与环境观测在实习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气象观测,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等指标,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同时,观测当地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等,分析气候和环境的关系。
四、实习成果和心得体会1.实习成果完成地貌测量和记录,得到了多个地貌剖面图和记录表;进行了水文地理调查并测量了河流流量;完成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气象观测,并记录了当地的环境状况;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和总结了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环境状况。
2.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体验,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框架。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展望未来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为我提供了实践探索的机会,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实习总结: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整体性总结和概括。
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是如何克服的。
总结自己获得的阅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盼望能够帮到你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1】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学问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力量,提高了地理综合素养,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讨论打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习的主要目的详细为: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学问,培育并提高同学对自然现象观看和独立讨论的力量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觉问题,培育并激发爱好点,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育同学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一)实习任务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熟悉;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育野外观看和分析的力量;培育团队精神和独立思索等科学素养;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1.实习前要熟识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状况,做好相关学问预备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留意平安3.实习时要仔细听讲,勤于观看分析,作好实习笔记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学问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时间:8月29日—9月3日路线地点:幕府山——燕子矶汤泉湖——阳山碑材火石峰——棒槌山黄山六合方山南采场四.实习内容南京地质地貌概况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二、实习地点翠华山三、实习目的1、复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2、观察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3、认识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原因;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掌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实习仪器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五、实习内容1、实习区域概况本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
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
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
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
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
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
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
湫池周围。
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
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
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
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2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精选2篇(一)报告主题:综合自然地理实践一、实践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频繁,自然环境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空气污染等。
为了增强同学们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活动被组织起来。
二、实践目的1.掌握自然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知识;2.了解和体验自然地理的实践活动,增强对自然地理的实践能力;3.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关心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4.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践内容1.地理调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实地进行地理调查,记录观察地点的自然特征,包括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
2.地图制作:根据地理调查的结果,我们将制作地图,展示出自然地理特征的空间分布和关系。
3.实地考察:参观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等地,亲身体验自然地理的奇妙与魅力,加深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和认识。
4.小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分为小组开展各项任务,通过共同努力和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并将实践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实践结果通过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践,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地考察、地理调查和地图制作等实际操作,加深了对自然地理的认识和理解。
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本次实践活动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反思与改进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地理调查的方法和技巧需要进一步提高,地图制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更加细致和准确。
对此,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改进和完善,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技巧。
六、结语通过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践,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不仅增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也提高了同学们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
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使学生全面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演变规律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实习目的1. 培养学生野外考察、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2. 提高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4. 激发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兴趣。
三、实习内容1. 地质地貌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观察地质构造、地貌形态、沉积岩、侵入岩、喷出岩等,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貌特征。
(3)实习成果:绘制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撰写实习报告。
2. 土壤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调查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剖面结构,分析土壤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3)实习成果:绘制土壤剖面图,撰写实习报告。
3. 植被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调查植被类型、分布规律、群落结构,分析植被与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关系。
(3)实习成果:绘制植被分布图,撰写实习报告。
4. 水文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调查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要素,分析水文过程及影响因素。
(3)实习成果:绘制水文图,撰写实习报告。
5. 环境实习(1)实习地点:XX地区(2)实习内容:调查环境污染现状、污染源,分析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3)实习成果:撰写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准备阶段:了解实习地点的地理背景、实习内容,准备实习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等。
2. 实习实施阶段:按照实习计划,分组进行野外考察、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3. 实习总结阶段:整理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进行实习成果展示。
五、实习成果1. 完成实习报告,包括实习地点的地理背景、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成果等。
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地理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
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
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为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如下: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南京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形地貌的形成、水文气象的变化规律、植被的分布特点以及土壤的类型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本次实习选择了具有典型地理特征的XX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实习内容包括地形地貌观察、气候数据收集、水文状况调查、生物多样性观测和土壤样本分析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地图解读、卫星遥感、现场测量、样本采集等多种方法,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选在了XX省XX县的XX山脉,这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进行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实习时间定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为期两周的时间,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四、实习成果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几项主要成果:1. 地形地貌分析:通过对XX山脉的地形图进行解读和现场勘查,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其中山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们还观察到了多种地质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等。
2. 气候特征研究:通过收集当地的气象数据,我们分析了XX山脉的气候特征,发现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3. 水文状况调查:我们对XX山脉的主要河流进行了水质和流量的测定,发现水质总体良好,但部分地区存在轻度污染。
4. 生物多样性观测:在实习期间,我们记录了多种植物和动物物种,其中包括一些珍稀濒危物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数据。
5. 土壤样本分析:我们对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多样,肥力水平不一。
在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了如何在野外环境中生存和自我保护。
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自然地理学生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野外实践。
实习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叙述。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
实习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我们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陕西省西安市。
按实习的先后顺序,实习的地点依次为:口镇、冶峪河;乾县大北沟、水土保持所;张家山、泾惠渠;咸阳博物馆;南五台;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
罗盘,卷尺,gps,地质锤,植物标本夹等。
四、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自然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规律,提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我们一行来到了具有丰富自然地理资源的某地区进行为期一周的自然地理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深入理解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第一站:地质公园在地质公园,我们参观了各种地质地貌景观,了解了地质演变史。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入理解了断层、岩层、褶皱等地质现象,并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进行地质测量。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不同类型的岩石标本,以便后续的实验室分析。
2. 实习第二站:河流流域在河流流域,我们考察了河流的上下游地貌、水文特征以及河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我们了解了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并探讨了河流治理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 实习第三站:土壤与植被观测点在土壤与植被观测点,我们通过土壤剖面观察、样品采集和植被调查,深入了解了土壤和植被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貌、气候等环境的适应性。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土壤和植被参数的测定。
4. 实习第四站:气象站在气象站,我们了解了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参观了气象观测场,并学习了如何进行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通过气象数据的分析,我们初步掌握了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地质罗盘、土壤和植被采样工具等设备,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坚定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念。
四、实习总结本次自然地理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自然地理理论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积累经验,为保护我国自然地理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
2024年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一、引言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是地理学科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地考察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与演变规律。
本次实践报告将介绍我参与的2024年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实践目的、实践地点与线路、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等内容。
二、实践目的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对目标地区的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深入了解其形成与演变规律,为地理学科研究提供实地数据支持。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对地理理论的应用能力。
三、实践地点与线路本次实践活动选取了中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为实践地点,主要考察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具体的线路如下:1. 第一天:从贵阳出发,前往凯里市,途中考察了贵阳市的地貌特征,了解了贵阳的盆地地形和喀斯特地貌特点。
2. 第二天:从凯里市出发,前往镇远古镇,途中考察了东北喀斯特地貌,包括石林、溶洞等自然景观。
3. 第三天:从镇远古镇出发,前往黄果树瀑布,途中考察了黄果树瀑布所在的喀斯特地貌,了解了喀斯特地貌与水文特征的关系。
4. 第四天:从黄果树瀑布出发,前往安顺市,途中考察了龙宫、青岩古镇等地质地貌景观。
5. 第五天:从安顺市出发,返回贵阳市,途中考察了桥头乡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
四、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
每到一处实践点,我们首先进行环境调查和实地观察。
对于地貌特征,我们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和记录,比如高程仪、测距仪等。
对于气候特征,我们设置了气象观测点,测量和记录了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
对于水文特征,我们使用水文仪器进行取样和分析,测量了河流的流速、流量、水质等水文数据。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与当地的地理专家和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对地理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对地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彩5篇-最新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彩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内容1.实习时间:2x14年10月26日--2x14年10月31日2.实习地点:桂林旅游风景区(包括桂林市旅游区、漓江旅游区和阳朔旅游区)3.指导老师:魏新玲、张杰云、刘晓莉4.实习目的:①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②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
5.实习安排:10月26日中午十二点从学校出发至信阳火车站,乘坐k457次火车前往桂林该车次是从郑州开往湛江,我们会跨越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孝感、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永州等地方到达我们的实习地点--桂林。
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们不时的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外面,观看沿途的风景,有的同学还在打牌,睡觉等。
10月27日游览漓江,南溪山公园,义江缘风景区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桂林,在饭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游观光大巴车来到码头。
之后我们乘坐轮船游玩漓江,观看到桂林的城徽山--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
在游船上,我们观看着漓江两边桂林这座城市,一座富含文化底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城市。
下船后,我们徒步参观南溪山公园,在那里我们品尝多种茶叶,点心。
听那里面的服务人员讲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小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普及茶文化,让我们再次对中国茶艺加深了解。
之后我们去乘车去饭店吃饭,到达旅店安顿休息。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一)杭徽公路实习1.实习目的: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岩,并学会区分它们。
2. 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地处扬子地背斜,不同时代地质构造线的方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延伸的杭徽公路正好切穿了临安市境内不同时代的地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等,还有大型的花岗岩侵入体,为实习观测不同特征的地层露头提供了条件。
3. 主要内容:(1)硅质岩我们首先来到了青山湖大桥往板桥转弯处的硅质岩观测点,看到山体表面大部分为黑色,小部分裸露的微微泛黄。
硅质岩,即沉积岩中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也称燧石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
硅质岩分为____类:①生物硅质岩,②化学硅质岩,③凝灰硅质岩。
我们看到的硅质岩呈黑色主要是因为其中混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属于化学沉积岩。
(2)花岗斑岩接着我们来到了牧家桥,那里燕山期的花岗斑岩是酸性火成侵入岩,主要颜色为肉红色,还有一些是灰白色,是由于岩石分化的原因。
花岗斑岩是指具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岩,其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同。
花岗斑岩上的斑晶含量一般为____%,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有时也有黑云母和角闪石。
钾长石为正长石或透长石。
黑云母和角闪石有时可见暗化边。
斑晶通常被基质熔蚀,基质呈微花岗结构。
(3)凝灰岩我们的下一站是徐家坞,那里是凝灰岩的观测点。
这儿的凝灰岩以灰白色为主,属于火山沉积岩,大约是在侏罗和白垩时期大约____亿年前形成的,在水中沉积而成。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引,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____%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
由于它的组成成分,凝灰岩的解理性和层理性较差。
(4)板岩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藻溪镇,这里是板岩的观测点。
藻溪镇的板岩是变质结构板状构造的变质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7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7篇)地理野外篇1一.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习,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习地区自然概况简介地点:浙江省杭州地区时间:20xx年8月27日 20xx年9月2日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
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
无霜期230-260天。
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
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
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响之叠加。
由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上述各内在因素(20xx医药公司出库员实习报告)(包括岩石、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文化等)及其彼此间的共同作用,铸就了杭州地域综合体系统(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综合体系统)三.实习时间、地点和任务实习时间20xx82820xx82920xx91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篇2前言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20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标题: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摘要:本次野外实习是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
实习地点选择在某山区,通过观察山地地貌、水文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引言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地球表层及其自然地貌、天气气候、动植物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本次野外实习选择了某山区作为实习地点。
二、实习过程1. 山地地貌观察:我们对山地地貌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包括山峰、山谷、地势起伏等特征。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山地地貌的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水文地貌实验:我们选取了一条山间小溪进行水文地貌实验。
通过测量河流流速、水位、水质等参数,并采集河水样本进行化验,我们了解了水文地貌对环境的影响。
3.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对山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植被、动物分布等。
通过观察和采集样本,我们了解了山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演替规律。
三、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我们掌握了山地地貌、水文地貌和生态环境的观察和调查技巧,并能够分析和解释相关现象。
同时,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野外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并掌握了实践技能。
但是,仅凭这次实习还远远无法涵盖自然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继续深化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并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由于实习内容的具体性质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报告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二)在本周的自然教学户外实习中,我参与了一次有关生态保护的活动。
这次活动是由学校的生态保护俱乐部组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提供实际行动来保护生态系统。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集锦(8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集锦(8篇)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难吧?日常工作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到报告。
报告可以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等,在这篇文章中编辑收集了大量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的相关资讯,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1一、引言20xx年6月24日—20xx年6月28日,我们班同学对青岛市部分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认识实习和纪录片观看的教学生活。
在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有意义的实习生活。
通过这几天的实习生活,使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有了一个全新的、直接的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1)了解自然地理学概况,掌握地质、地貌形成原理,学习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的利用等有关知识;(2)认识青岛著名景点中的显著地貌,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和地貌现状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参与科研活动,学会自然地理学仪器如GPS、罗盘的使用,培养学习兴趣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三、实习记录及分析1、青岛及崂山的地质基础: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作为地盾的基础是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经吕梁运动变质而成),主要为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麻岩、白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蛇纹大理岩、石英岩等。
这些最古老的基底层在崂山湾沿海一带(下宫至王哥庄)由陆续出现。
吕梁运动后,本区地壳基础即成为地台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地壳基本稳定,但仍以上升运动为主,所以在本区缺少古生代的岩层。
到中生代,构造运动强烈,岩层发生深大断裂,产生断块。
本区凹陷,部分上隆,有些地方发育中生代砂页岩系(莱阳层,在下宫东南之小山上有出露),证明在中生代,地壳曾有下降,部分地区接受沉积。
在中生代,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本区广泛分布的崂山花岗岩就是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岩浆多次侵入的产物。
崂山花岗岩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分为四个阶段:①粗粒斑状花岗岩②钾质白岗岩④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5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5篇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00字一一、实习概况为了配合自然地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知识有更加感性直观的认识,我们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10级的同学们在高老师、郭老师和卫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部进行了为期13天的自然地理实习。
本次暑假实习从8月7日开始,从山西师范大学出发,途径杨凌镇、西安市、兰州市、青海省、中卫市、银川市、包头市,经过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地貌单元。
到8月20日结束,返回临汾市。
主要认识了崩塌地貌、堰塞湖、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背斜、向斜、断层、草原、沙漠等,不仅使我们见识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和壮观,也使我们对已学过的地貌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翠华山崩塌地貌、冰洞与风洞、堰塞湖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
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
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
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
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
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
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
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
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
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
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
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一个面积为0.14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堰塞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目的及意义二:实习安排三:实习内容四:秦岭山脉对生物、气候、土壤等要素的影响五:实习总结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通过课程实习,进一步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理解,根据在野外所看到的实际情况,运用课本知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并学习新的知识。
解决实际情况,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认识。
2:通过课程实习,学会自主的分析和解决在真正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学会可以多方面分析,使得到的结论是全面的,准确的答案。
3:准确的了解和分析水文、气候、土壤、生物等要素对地貌产生的主要影响,建立自然要素的整体性思维。
4:在课程实习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使同学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本专业该学到的知识,而且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深刻道理。
5:通过课程设计中的野外实习部分让大家理解到,自然条件下情况的复杂性,学会全面考虑问题,从不同方面分析,进而得到最正确的答案。
二:实习安排2014年6月23日教室观看录像:造山运动与重力地貌2014年6月24日坐车去实践:黄土沟谷与剖面2014年6月25日教室观看录像:黄土地貌与岩溶地貌2014年6月26日坐车去实践:翠华山地质公园2014年6月27日在教室分组讨论实习的感悟与建议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共用时一周,具体情况分为两天在教室观看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纪录片,两天外出进行野外的学习,最后一天大家进行讨论和对四天学习内容的总结。
第一天观看的纪录片有1,《黄土谜题-山河大地》2,《翠华山-终南奇景》3,《地震启示录》,三个纪录片涉及内容各不相同,第一个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
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黄土有明显的颜色层次交替,完整的保存了古环境的变化,记录了地球上自然历史、气候、生物变迁,紧密细致的红棕色土,主要由木本植物的孢粉构成,说明当时气候湿润温暖,相反,疏松的灰黄土,主要有草本植物的孢子构成,说明了当时气候的寒冷干燥。
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
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各种沟谷则是强烈侵蚀的结果。
黄土地貌的特征:①沟谷众多、地面破碎。
②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
③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
第二个纪录片讲述的是翠华山,翠华山翠华山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
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
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
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
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
由于翠华山基本由花岗岩堆积形成,岩石具有隔热效果,因而洞内空气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
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
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
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
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
风洞下的玄关,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缝宽仅数米,可能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
而翠华山半山腰上的天池是由于大量山峰岩石的崩塌,在倒三角地区大量堆积,使湖水聚积,形成壮观的堰塞湖。
第三个纪录片描述的是地震对人们生活,对大自然的危害。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的主要原因。
1994年1月17日凌晨4时31分,洛杉矶地区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中位于市中心西北200多公里的圣费尔南多谷的北岭地区。
发生地震时大多数人还处于沉睡之中,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灾难就降临了。
在持续30秒的震撼中,大约有11000多间房屋倒塌,震中30公里范围内高速公路、高层建筑或毁坏或倒塌,煤气、自来水管爆裂,电讯中断,火灾四起,直接和间接死亡58人,受伤600多人,财产损失300多亿美元。
地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仅仅是经济,生活方面的影响,对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更加沉痛的打击,失去亲人的伤痛,身体残缺的悲伤,美好家园的毁灭。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他们为了减少地震对人们生活的伤害,研究了各种办法增强房屋的抗震能力,减小伤害,可是效果不佳。
我们应该从自己的生活总去多加小心,警惕灾难的来临。
第二天我们全班一起去白鹿原观看黄土地貌,具体体会到了黄土的特点:1.黄土以粉砂为主,质地均匀。
2.黄土中富含碳酸钙,多有结核。
3.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而无明显层理。
4.黄土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强,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5.黄土中有古土壤层,红色条带,代表了暖湿的气候特点。
流水作用、重力作用、人为作用、潜蚀和风化均为黄土地貌的外动力,流水作用居于首位。
它们作用于黄土地面的方式有面状侵蚀、沟蚀、潜蚀(或称地下侵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运移土体等。
其中潜蚀作用造成的陷穴、盲沟、天然桥、土柱、碟形洼地等,称为“假喀斯特”。
强烈的沟谷侵蚀或地下水浸泡软化土体,使上方土体随水向下坡蠕移形成的泥流,只有在黄土区才易见到。
黄土的抗蚀力极低,因而黄土地貌的侵蚀过程十分迅速。
黄土侵蚀地貌形成了特色的梁、塬、峁。
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
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峁为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黄土所形成的特殊地貌不仅有黄土侵蚀地貌还有特色的黄土沟谷。
浅沟深不及一米,横剖面呈“V”字形,在浅沟汇聚的地方,下切侵蚀减小,两侧侵蚀加剧,因而形成了较为平缓的“U”字谷。
流水侵蚀带下来的黄土,在平缓地区堆积,形成的黄土塬依旧具有黄土的所有特性。
第三天我们在宿舍观看视频有1,《石林传奇》2,《白水台下》3,《黄龙洞》4,《火山奇观》。
第一个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
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
石林的年龄分为景观年龄和底层年龄。
我国云南石林的底层年龄已经有两亿年之久,可是景观年龄并非两亿年,石林的形成需要地质、水文条件、气候等条件。
云南石林在初期经历过火山喷发,形成了玄武岩保护层,阻碍了石林的侵蚀,在此之后,石林又经历了古湖的覆盖,湖水对其保护,而后由于古湖的中心南移,石林重新露出地面,形成了现在这样壮观的景象。
第二个短片讲述的是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麓,距香格里拉县城103公里,海拔2380米的白地村,它是我国最大的华泉台地。
白水台海拔约有2380米,其造型酷似一层层梯田。
在该片中记者带领我们探究白水台形成的原因,说以追溯到白水台上的两条小溪流,一条溪流呈现出白色,而另外一条则为黑色。
经过调查,白水台的形成是黑河的作用,黑色河水是由于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之中二形成的自然景观,含碳酸氢钙的泉水慢慢流下,碳酸盐沉积,长年累月就形成了台幔。
而白水在由于流至白水台时路程很远,在流到白水台的途中就沉积了下来。
因此白水台的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经太阳光照射,水分蒸发后形成碳酸钙白色沉积物,之后又不断覆盖地表而形成的泉华地。
第三个纪录片讲述的是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洞体共分四层,整个洞内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石笋、石柱、石钟乳各种洞穴奇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遍布其中,无所不奇,无奇不有,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宫”。
黄龙洞内有许多暗河,为珍稀动物娃娃鱼创造了生存环境。
黄龙洞中还有成片的“梯田”,它是流水形成的,流石坝的凸出方向即为当时的水流方向。
第四个短片讲述的是火山景象。
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上活动力旺盛的活火山,至今仍经常喷发。
山顶有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直径4027米,深130余米,其中包含许多火山。
这里曾长期存在着一个世上最大的岩浆湖,面积广达10万平方米,通红织热的岩浆一般有十几米深,在湖中翻滚嘶鸣,仿佛一炉沸腾的钢水。
在湖的边缘部分,经常产生暗红色的桔皮,它们堆积起来就像一捆捆绳子,桔皮有时破裂后再倾倒沉入白热的岩浆中去这种种惊心动魄的景象,称得上是大自然中的奇观。
基拉韦厄火山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它对夏威夷岛上的任何东西可产生难以想象的破坏,如树木、野生动物、建筑物。
火山熔岩所经过的任何事物都将被彻底毁灭,这不仅是由于熔岩的吞噬,最主要的还在于熔岩的温度很高,而且温度在流动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很慢,当滚滚岩浆从基拉韦厄火山喷涌而出,流入大海,水火交融,形成壮观的景象,令人叹服。
美国黄石公园大部分位于美国怀俄明州境内,于1872年3月1日美国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签署国会通过的法案后建立,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黄石火山是北美最大且仍处于活跃状态的超级火山,在过去两百万年中它曾数次以巨大的力量爆发。
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也覆盖了公园内的绝大部分地区。
得益于其持续的活跃状态,世界上的地热资源有半数位于黄石公园地区。
黄石公园也是大黄石生态系统的核心所在,这是北温带地区现存最大且仍然近乎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黄石公园作为全美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黄石公园居住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黄石公园见到最多的是成群的美洲野牛,时常还能看到麋鹿和羚羊。
您甚至有机会看到驯鹿用那坚实的大角争斗,小黑熊在草原上嬉戏,时不时能看见老鹰从天空中展翅飞过。
园内森林茂密,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有时在公园的深处或道路上会发现灰熊或黑熊的踪迹。
园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还有数以千计的温泉,这些温泉碧波荡漾,水雾缭绕,上百个间歇泉喷射着沸腾的水柱。
黄石公园大棱镜泉,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表面”。
在火山活动地区,熔岩使地层水化为水汽,水汽沿裂缝上升,当温度下降到汽化点以下时凝结成为温度很高的水,每间隔一段时间喷发一次,形成间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