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几点作用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音乐与舞蹈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音乐与舞蹈中国古代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
音乐和舞蹈作为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烘托气氛、展示角色性格和情感、增强戏剧效果等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戏曲中的音乐与舞蹈。
一、音乐在古代戏曲中的重要性古代戏曲中的音乐是由曲调、乐器和声音等组成的,它在戏曲表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音乐可以烘托气氛。
在戏曲表演中,音乐可以通过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变化等方式,表达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和冲突。
其次,音乐可以展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和节奏,观众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进一步理解剧情发展。
此外,音乐还可以增强戏剧效果。
在关键时刻,音乐可以通过高潮的节奏和音量的增大,使观众更加集中注意力,提升戏剧的紧张感和感染力。
二、古代戏曲中常见的音乐形式古代戏曲中常见的音乐形式包括唱腔、曲调和器乐。
唱腔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它以歌唱为主,带有一定的旋律和节奏。
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戏曲剧种有不同的唱腔形式,如京剧的唱腔、黄梅戏的唱腔等。
曲调是古代戏曲中的另一种音乐形式,主要指曲子的旋律和节奏。
不同的戏曲剧种有不同的曲调,有咏史调、情景调等。
而器乐则是通过乐器演奏来表达音乐的形式,如琵琶、二胡、笛子等。
三、舞蹈在古代戏曲中的作用舞蹈作为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姿的展示、身体的动作以及舞台布景和服装等元素,为戏曲表演增添了视觉艺术的魅力。
古代戏曲中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有刀马旦舞、凤阳花鼓舞、金陵弹词舞等。
舞蹈在古代戏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舞蹈可以展示角色的身份和身份转换。
通过舞蹈的形式,观众可以通过舞者的动作、姿态和表情来了解角色是什么身份,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如何。
其次,舞蹈可以传递情感。
不同的舞蹈形式和动作可以通过舞者的表演来传递角色的情感,如喜悦、愤怒、哀伤等。
此外,舞蹈还可以烘托气氛,在戏曲表演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舞蹈和表演技巧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舞蹈和表演技巧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唱、做、念、打等多种表演手段。
在戏曲表演中,舞蹈和表演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增强戏曲的观赏性,还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1.戏曲舞蹈的特点戏曲舞蹈具有明显的舞台表演性和节奏性,它以手势、眼神、步伐等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优美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2.戏曲舞蹈的分类根据表演形式和用途,戏曲舞蹈可以分为开场舞蹈、武打舞蹈、文场舞蹈、尾声舞蹈等。
3.戏曲舞蹈的动作戏曲舞蹈的动作丰富多样,包括基本的步伐、手势、身段等,如迈步、跳跃、旋转、挥手、提袖等。
4.戏曲舞蹈的伴奏戏曲舞蹈通常伴随着音乐和唱腔,演员在表演舞蹈时,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调整动作的快慢和幅度。
二、表演技巧唱腔是戏曲表演的核心,它包括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
演员在演唱时,需要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准确地表达歌词的意义和情感。
念白是指戏曲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用口语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念白要求演员的字正腔圆、语调丰富、情感真挚。
做功是指演员在表演中的表情、动作、身段等,它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员在做功时,需要注重内心的体验,将情感外化表现为具体的动作和表情。
打斗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特殊技巧,它包括拳术、兵器的使用和套路。
打斗要求演员具备一定的武术功底,同时要注意动作的优美和节奏感。
5.人物塑造演员在戏曲表演中,需要通过舞蹈、唱腔、念白、做功等手段,塑造出鲜活、立体的角色形象。
人物塑造要求演员深刻理解角色的性格、命运和情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舞蹈和表演技巧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需要通过勤学苦练,掌握各种表演手段,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中国传统戏曲舞蹈的特点。
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戏曲舞蹈的介绍,提取关键信息,总结出舞蹈的特点。
答案:中国传统戏曲舞蹈具有明显的舞台表演性和节奏性,以手势、眼神、步伐等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优美的动作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舞蹈表演与美学价值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舞蹈表演与美学价值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而受到世人的赞誉。
其中,舞蹈表演在戏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既是戏曲表演的一种形式,也是表达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段。
舞蹈表演丰富多样的形态以及其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使得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古代戏曲中的舞蹈表演通常采用书面歌舞表演形式,演员们借助舞蹈动作和婉转的唱腔来传达情感和表达故事情节。
舞蹈在戏曲艺术中不仅仅是为了弥补戏曲表演中缺少直接肢体表达的不足,更是通过舞蹈动作的设计和演绎,凸显角色的特点和情绪。
在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方面,舞蹈表演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一独特之处使得古代戏曲中的舞蹈表演成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带给观众无尽的美感。
古代戏曲中的舞蹈表演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舞蹈被认为是一种表现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的艺术形式。
舞蹈动态的流畅与静止之美、角色情感的溢出与内敛之美,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独特美学韵味。
在舞蹈表演中,演员通过舞蹈动作的设计和演绎,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引发观众对人性与情感的共鸣。
这种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念在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得到了极致的表达,使得舞蹈表演成为观众与演员之间心灵沟通的媒介。
除了艺术内涵和观赏价值外,古代戏曲中的舞蹈表演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通过特定动作和舞蹈形态,传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审美标准。
舞蹈动作中所展示的各种礼仪和仪式,不仅是古代社会生活的写照,更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通过舞蹈表演,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当代社会中,如何将古代戏曲中的舞蹈表演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激发对舞蹈表演的研究和创新,可以让古代戏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为当代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享受。
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探析
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探析概要:戏剧表演是一种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表演艺术,它表现了丰富的故事情节。
而舞蹈是戏曲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创作动态美的根本条件和依据,展示了戏中角色的内心活动。
戏曲舞蹈是戏剧表演推向高潮的动力,在戏曲表演中所起的作用相当重要。
武术杂技动作表演也逐渐成为戏曲舞蹈的组成部分,著名演员张德林的刀枪功夫,表演时如流星飞舞,充分地表达了角色的内心情感,用这种特殊的舞蹈语言营造了出迷人的艺术氛围。
然而戏曲舞蹈毕竟不是独立的舞蹈,它只是戏曲的表现工具,戏曲舞蹈的发展最终要依赖于戏曲主体意识的发展和强化。
一、戏曲舞蹈的艺术特征戏曲舞蹈讲究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力求故事的圆润丰满。
戏曲舞蹈动作讲究开合的对立统一,讲究故事的行云流水的流动变化之美,演员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要呈现出驰马千里的场景和走南闯北的阵势,必须要有可分可合的灵活性,逼真地呈现千姿百态的生活细节,流畅、活泼、和谐,带给观众曼妙丰富的审美体验。
戏曲舞蹈中需要动静结合,用表演中的身段的种种优美的静止造型姿态,以便更好的显示人物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貌,通过精心提炼的高度集中的戏曲表现形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戏曲表演的伴奏以打击乐为主,所以戏曲舞蹈的节奏感既强烈也鲜明,一招一式中都尽显干净利落和分明节奏。
比如人物上场时伴随着热闹的规律性锣鼓点,动作就很自然很流畅地带出了应有的美感。
在戏曲表演中舞蹈具有一定的夸张性,以虚拟的动作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具体说来,就是演员在台上的一切如骑马、坐轿,上楼、下楼等虚拟动作都是把生活中这些行为的特点高度提炼,并通过舞蹈手段夸张地展现给观众,使观众明白剧情的发展,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戏曲舞蹈的表演技巧戏曲的舞蹈是视觉艺术,它完美的将歌唱与伴奏结合在一起,有些戏剧看似舞蹈动作不多,但演员举止投足无不表现的优美传神。
戏曲舞蹈表演从头到脚需要身体每个部位的互相配合,协调舞动,淋漓尽致地表现戏曲内容。
浅谈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浅谈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作者:林芳冠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23期【摘要】戏曲表演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戏曲舞蹈这种舞蹈形式,并成为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戏曲蕴含的巨大魅力,构成了戏曲表演的体系和特征。
戏曲舞蹈结合了歌唱和舞蹈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体验派和表现派的特点,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戏剧体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关键词】戏曲舞蹈;戏曲表演;作用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29-01戏曲表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兼具了唱念做打和舞蹈形式。
戏曲表演中最初出现戏曲舞蹈是为了使戏曲表演取得更好的表现效果,采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突出人物特点和故事冲突。
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发展中逐渐被戏剧化,渗透在戏曲表演中,成为戏曲表演不可分割的部分。
戏曲舞蹈具有非常强的观赏性,演员使用夸张不失优雅的艺术动作增强了戏曲表演的感染力,使戏曲表演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本文将对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进行论述,让更多的人认识戏曲舞蹈的艺术魅力。
一、戏曲舞蹈具有表现生活的作用戏曲舞蹈既然是一种舞蹈形式,那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就会使用舞蹈化的动作和形态,这种舞蹈化的动作贯穿开场到谢幕的全过程,一举一动,甚至每一个表情都具有舞蹈的特征。
戏曲是一种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的升华,那么戏曲中的故事和情景基本都是生活的一种展现,舞蹈演员将生活中发生的动作、语言进行夸张改编,赋予戏曲舞蹈的特征。
在戏曲表演中,言语往往伴随着歌唱,动作使用的也是舞蹈化的动作,具有很强的生活表现力。
例如昆曲中最著名的《牡丹亭》,杜丽娘死后魂魄与柳梦梅相遇以后柳梦梅掘墓开棺,丽娘起死回生那一段,演员用肢体动作和表情将这一幕幕生动地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真实性,正是这种具有生活化的情景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而游园惊梦在昆曲中也成为不可超越的一曲名唱。
[1]戏曲舞蹈通过演绎和总结生活化的动作,从而具有戏曲表演的艺术表现力,用艺术化的动作处理唱念做打的做和打。
浅谈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舞蹈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Dance Art235浅谈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郝艳红(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江苏 苏州 215600)摘要:当戏曲表演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戏曲舞蹈的舞蹈形式就出现了,它已成为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显示了戏曲的魅力,并构成了表演的系统和特征。
戏曲舞蹈将舞蹈以及歌唱融合一起表现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它具有体验派与表现派的特征。
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戏剧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戏曲舞蹈;戏曲表演;作用前言舞蹈属于人类最初发起的艺术形式之一,人类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舞蹈见证人类社区发展的每一阶段。
中国戏曲的现代化,“人戏”的核心概念及其现代性基本一致,但又各自拥有自我的发展规律。
舞蹈艺术在近代发展十分迅速,清末民初纯舞蹈发展落寞单是戏曲发展很迅猛基于这种背景舞蹈与戏曲能够再次复兴。
中国戏曲艺术在唐朝兴起,宋元朝成熟,与舞蹈几乎同步;从客观因素上讲戏曲艺术的兴起能够抑制舞蹈的发展,但同时给新舞蹈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新戏曲是融合唱、独白、武打等综合因素很强的表演形式,成为新舞蹈这种艺术发展的基础,促进新舞蹈艺术从兴起到成熟、从无声无息到显山露水于民族艺术之林。
一、戏曲中蕴涵中国古代舞蹈艺术戏曲艺术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舞蹈艺术。
中国舞蹈与中国戏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绊。
所以来讲,一旦谈到舞蹈自然就会联系到戏曲艺术。
传统戏曲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舞蹈之美来展示舞台动作、提示戏剧发展的剧情脉络、渲染戏曲舞台的氛围;戏曲基本是利用舞蹈美在人们心中传播艺术与生活。
戏曲中的舞蹈之美是通过戏剧表演系统众所周知的“做”和“打”两种方法来实现。
戏曲舞台上角色的所有动作都是经过舞蹈的熏陶演变而来。
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可以说是舞蹈艺术的形象。
二、戏曲舞蹈的发展从清朝末年到1940—1950之间,戏曲舞蹈发展十分迅速。
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演奏方法和程序,以及完整的训练方法、继承系统;它已成为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舞蹈最先进的理论;是连接古代舞蹈向着现代舞蹈转型的桥梁,戏曲舞蹈是“生命化石”,包含了中国古代传统舞蹈的大部分元素。
浅析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应用
浅析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应用作者:王好文来源:《大观》2015年第04期摘要:曲舞蹈不仅融入了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素,更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戏曲表演风格,其在戏曲表演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运用原则和作用两个方面。
本研究主要从其需要一定的技巧特征和载歌载舞演绎故事两个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三个要素,分别为表现生活、抒发情感和体现艺术美,戏曲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戏曲和舞蹈动作的结合,将故事情节表现得更具艺术美。
关键词:戏曲舞蹈;戏曲表演;应用;艺术美戏曲是一种中国古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表演,经过数百年的文化艺术传承,中国戏曲逐渐融入更多创新元素,戏曲表演综合演唱、武术、杂技、舞蹈等多项表演项目在内,在戏曲表演中,曲始终是最主要的表演要素,即表演者的唱功,但随着戏曲表演的发展戏曲舞蹈亦成为是戏曲表演中的主导因素之一。
一、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一)表现生活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基本作用自然是能表现生活,因为戏曲舞蹈本身就是基于某一故事或剧本来表演,仿若一部电影,只是其通过戏曲舞蹈的表现形式来阐述。
戏曲舞蹈表现的是生活中的某一实例,可以是历史文化中某一典故,可以是国外名著中的某一爱情故事,也可以是当代社会某一社会现实的反映,无论其表现的内容如何,最终都是为了表现生活中的故事,利用戏曲舞蹈将生活真谛表现得淋漓尽致。
著名表演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欧阳予倩先生是一位闻名的艺术表演家和教育家,他的《一得余抄》中提到:“这些舞蹈天衣无缝地融化在表演动作里面,随着剧情和人物性格灵活地加以运用,从不为舞蹈而舞蹈(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显得及其自如,可以说中国戏曲里的舞蹈动作是生活化了的。
” 欧阳予倩先生这一说法更好地说明了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表现生活的这一作用,阐述了戏曲舞蹈和其它舞蹈的不同,其它舞蹈更多的是表现舞蹈动作,而戏曲舞蹈更多的是表现生活,将舞蹈动作生活化,形成戏曲表演中的独特舞蹈艺术。
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
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载歌载舞是中国戏曲的特点,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诸多戏曲作品中都保存着极为丰富的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元素。
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在戏曲表演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戏曲舞蹈表演载歌载舞是中国戏曲的特点,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诸多戏曲作品中都保存着极为丰富的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元素。
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在戏曲表演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一、戏曲舞蹈的艺术特征1、戏曲舞蹈圆润流畅,满足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对和谐圆融、审美意境的一种不断追求。
曾经担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的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老师,在分析戏曲舞蹈特点时非常精辟地指出:戏曲舞蹈可以说是“划圆圈的艺术”。
所谓圆,指的是圆润丰满。
戏曲舞蹈动作,讲究刚柔、虚实、开合的对立统一;左右手常分阴阳,而后归为一元;身体的前俯后仰亦为阴阳配合,脚步多为一实一虚。
常常表现为欲左先右,欲扬先抑,欲进先退,欲冲先避的运动规律,使动作看起来浑圆自然,将舞蹈的运动路线如行云流水般隐于它特有的“圆”美韵势中。
而在造型姿态上,双臂上举的造型虎抱拳、双托掌、下垂的提襟、按掌、左右平台的山膀等,也都有着一种如弓似钟的浑圆线条。
在场面调度和队形变化上,梨园艺术家巧妙地施圆于方,设计了圆圈、弧线、二龙吐珠、龙摆尾等极富流动变化之美的曲线,演员借助在绕圆中这种可分可合的灵活性,足不出舞台就可展现驰马千里,行船百里,时而走南闯北,时而发兵塞北,时而布阵江东,将广阔的生活场景,有滋有味,神情逼真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种种这些都符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体审美观点,它包含着流畅、运动、舒展、活泼、婉转、和谐和完美,给人带来曼妙丰富的审美体验。
2、曲舞蹈节奏鲜明,动静结合。
戏谚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戏曲舞蹈身段中“亮相”的种种造型姿态,就是一种静止的舞蹈,亮相一般是在主要角色上场(有时用于下场时)或一节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的停顿。
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摘要:戏曲舞蹈最初只是戏曲表演中艺术性的夸张动作,结合了唱念做打与戏曲音乐之后,戏曲舞蹈可以有效表现出戏剧冲突与高潮。
再加上戏曲舞蹈在长期以来的戏曲表演艺术中已经全部渗透了,所有的演员在舞蹈上的动作全部舞蹈化,优美的动作加上艺术化表达的舞蹈音乐,这些都强化了戏曲表演艺术的渲染力。
关键词:戏曲表演;戏曲舞蹈;艺术价值戏曲表演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戏曲舞蹈这种舞蹈形式,并成为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戏曲蕴含的巨大魅力,构成了戏曲表演的体系和特征。
戏曲舞蹈结合了歌唱和舞蹈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体验派和表现派的特点,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戏剧体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一、戏曲表演中舞蹈的重要作用1、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生活化作用戏曲演员在戏曲表演中的一切形态与动作都全盘舞蹈化。
这也就意味着,从上台起,戏曲舞蹈的出场,亮相,走台,下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部都是戏曲舞蹈的内容。
同时,戏曲艺术是对生活的艺术性展示,这也就决定了戏曲舞台上会有大量的生活场景。
所有的日常行为动作,活动言谈,都通过戏曲表演艺术成为了舞蹈动作。
可以说,戏曲舞台上,有言谈必有歌唱,有动作必有舞蹈。
比如说,戏曲是一个固定的舞台,但通过不同的行为动作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境。
如闺房独坐时穿针引线,开门后上楼织布,在外征杀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戏曲舞蹈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
由此可知,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有着强烈的生活表现力。
当然,要达成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表现力,就取决于戏曲舞蹈对生活化动作的总结与演绎。
唱念做打,不论是做还是打,戏曲舞蹈都是以艺术化的眼光进行处理的。
所以戏曲舞蹈中的动作相较于生活里的实际,永远都要更为夸张,更为饱满,更为强烈与集中。
这也体现了戏曲舞蹈取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性。
为了创建出比生活实际动作更为有张力的戏曲舞蹈表演动作,一切的外部动作也就升华为了舞蹈艺术,成为了戏曲视觉艺术的一部分。
当代戏曲舞台上舞蹈创作的渗入及所起到的作用
当代戏曲舞台上舞蹈创作的渗入及所起到的作用作者:邵洋来源:《人文天下》2019年第12期绪论中国戏曲艺术是一种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将“唱、念、做、打”集于一身,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的美融为一体,载歌载舞是其重要特点。
舞蹈是人类情感的产物,人类的情感伴随其中,因此在表现人们自身情感方面具有优势。
《诗·大序》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从古至今,舞蹈元素渗透在许多戏曲作品中,戏曲作品巧妙地运用舞蹈元素,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借鉴,吸收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实现二者的不断融合与提高。
舞蹈让戏曲的内涵变得丰富深刻,戏曲提高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
戏曲艺术中的舞蹈,往往不是作为单一的形式存在,它既包括成套的、连续的单独舞蹈动作,也包括那些贯穿于演员的举手投足等全部动作,用于表现人物喜怒哀乐等表情以及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特定舞蹈程式和舞蹈语言。
一、舞蹈与戏曲的融合中国戏曲艺术与舞蹈艺术一样,都是综合艺术,都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艺术追求,东方文化的人体运动观以及“形神兼备” 、“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民族性审美追求。
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集于一身,其中“做”和“打”是舞蹈融入戏曲的典型表现,这两种方式都是舞蹈或舞蹈化的生活动作。
(一)民族性是舞蹈与戏曲融合的基点民族性是中国古典舞蹈(以下皆简称为中国舞蹈)与戏曲融合的基础。
中国舞蹈向戏曲学习是分步骤分层次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舞蹈学习戏曲片段,这种学习基本为原样学习,如对《钟馗嫁妹》《游园惊梦》《三岔口》等的学习,对其中的“做”和“打”进行模仿。
①第二阶段是舞蹈的动作技巧从中国戏曲中的动作进行提炼,如舞蹈的手位、脚位、舞姿等就是通过这种体现而形成的。
第三阶段是舞蹈挖掘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从而使提取的戏曲中的动作更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以及美感。
论述戏曲编舞技巧和其艺术体现
论述戏曲编舞技巧和其艺术体现【摘要】戏曲编舞技巧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戏曲编舞技巧的基本要求、表现手法、对角色性格的展现、与故事情节的结合以及对舞台视觉效果的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
通过不断创新,戏曲编舞技巧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表演艺术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在现代舞台上,戏曲编舞技巧的发展历程也在不断更新,为戏曲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通过对戏曲编舞技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有助于推动表演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戏曲编舞技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舞台表演的完美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戏曲编舞技巧、艺术体现、基本要求、表现手法、角色性格、故事情节、舞台视觉效果、创新、传统文化传承、表演艺术、重要性。
1. 引言1.1 戏曲编舞技巧的重要性戏曲编舞技巧在整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戏曲编舞技巧通过独特的舞姿、动作和节奏,可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内心感情和性格特点,加深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和体验。
戏曲编舞技巧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整个表演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加强演员之间的默契和团队合作,使整个演出更加精彩动人。
戏曲编舞技巧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有助于提升戏曲作品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精心编排的舞蹈动作和舞台布景能够激发观众的视觉享受,使他们更加投入到戏曲的世界中。
戏曲编舞技巧的运用也能够为戏曲作品增色添彩,使其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戏曲编舞技巧在戏曲表演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升演出质量和传播戏曲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1.2 戏曲编舞技巧的发展历程戏曲编舞技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宫廷舞蹈。
在古代,舞蹈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在宫廷中演出,也在民间广泛流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舞蹈逐渐与戏曲相结合,成为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戏剧与影视Theatre,film&television147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何晓玲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一、戏曲生活表现作用戏曲表演是将相应的剧情发展状况充分表现出来,而戏曲舞蹈则是通过其自身表现的特殊性,能够良好地融入戏曲表演中,并将戏曲剧情中人物的性格展现出来,使观众能够通过戏曲舞蹈更加快速地了解人物性格及剧情发展。
在戏曲表演中,充分应用戏曲舞蹈,能够有效增强整体戏曲表演的灵活性及生动性。
在戏曲表演过程中,舞蹈的展现与整体戏曲剧情发展的方向有着重要的联系,戏曲舞蹈与整体戏曲剧情不可分割,相应地,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进行戏曲表演时,各方面都富含舞蹈化及艺术化的内容。
戏曲舞蹈贯穿于整个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通过舞蹈动作将戏曲中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将剧情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出来,因此戏曲舞蹈是戏曲生活的重要表现。
而戏曲舞蹈也是整个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戏曲舞蹈是将生活的丰富内涵进行提炼,并设计出更加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能够向观众更好地展示出来,使人们能够通过舞蹈动作去充分地了解当前剧情的发展。
在戏曲表演中,戏曲舞蹈演员通过舞蹈动作,将戏曲剧情中的生活场景进行再现,充分地将其中的精华内容展现出来,使每个动作都具有美感,这样观众在充分了解整体戏曲剧情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欣赏舞蹈动作而获得视觉上的感受。
戏曲舞蹈动作不仅能够对人物性格进行展现,还能够良好地表达当前人物富含的各种深刻的情感。
例如,在戏曲表演中关门、上马、登州、上楼都有固定的表现形式,而戏曲舞台上是不具有这部分具体的场景的,这也就需要相应的演员通过戏曲舞蹈动作去将所要展现的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如戏曲舞蹈动作中特有的开门动作,是对生活中相应的开门动作进行分析,并且提取其中精华,展现出开门的动作,然后再去对生活中的动作进行提炼和放大,使人们能更容易理解当前所展现动作的含义,从而增强戏曲表演的生动性。
二、抒发戏曲情感戏曲表演的重点内容是将剧情中人物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而戏曲舞蹈是将这种情感进行展现的重要表现方式。
舞蹈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
更加 有 机地 融 入 了舞蹈 , 甚 至使 舞蹈 成 为 了不可 缺少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杂剧艺 人 先都 要精 通音 律 , 善 于 舞蹈 才可 以进 而 学 习表 演 。 所 以, 元 杂剧 表演 中的身 段动 作和 表情 动作 称 为 “ 科” 。 这些 动作 都是 借用 了舞 蹈 的表
些舞 蹈 的表 现 , 既烘 托 了剧 情 , 也 增 强 了人特 的刻 画 , 更增 强 了演 出的观赏 性 。到 了 明清 , 传 奇戏 中的舞蹈 成
份更 浓 , 而且 发 展 到水 袖 、 花扇 、 手帕、 红绸 、 佛 帚 … … 的运 用 都 载歌 载 舞 。如传 奇 戏《 浣溪 沙 》 中西 施 歌舞 的 场面 , 一 群 对舞 的演员 环 绕着 西 施 而舞 。她 们 长 长 的衣袖 和飘带 , 在 舞 蹈 中一 圈 圈地 环绕 着 身体 , 舞 姿也 轻
翳
二、 l i i 蹈 是 戏 曲 艺术 的重 要 表 现 手 段
曾几 何 时 , 随着探 索剧 的兴起 , 在 我 国舞 台上 出现 了一 群 又一 群 “ 非 人 非物 ” 的演员 , 其 名称 各 异 。或舞 队、 或伴舞 、 或造 型群 体 、 或拟 人化 的歌 舞 , 有 的甚 至称 之 为“ 心 理外 化群 ” 等等 。有 些舞 队在 戏 曲中 的出现 , 既 可说是 角 色 , 也可说 是 景 片 , 又 可说 是道 具 , 还可 作 为一 种氛 围和让 舞 台更 流动 、 空灵 , 被导 演视 之 为一 种 “ 多 功能 的外 部表 现手段 。” 这, 就是在 传统 戏 曲表现 手段 上 的一种 继承 、 延伸 、 拓展 和创 新 。 中国戏 曲 , 早在 宋代 就有 了“ 队舞 ” , 如《 拓枝 舞》 、 《 剑器 舞》 等 。“ 队舞 ” 表 演不要 求很 高 的技 巧 , 重 在铺 排 场 面和烘 托 故事情 节 的体现 。宋代 的“ 队舞 ” 就分“ 小儿 队 ” 和“ 女弟 子 队” 。不 但拂袖 展 绸 , 漫 舞轻 歌 , 而且 还
戏曲表演中戏曲舞蹈的作用分析
2021年第08期112艺术纵横戏曲表演中戏曲舞蹈的作用分析刘玮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八一路柞水剧团,陕西 商洛711400引言:中国戏曲作为戏剧的一部分,与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齐名组成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奠定了世界戏剧文学的基础。
中国原始民间歌舞经过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和演变,由先秦时期萌芽,到元代正式成熟,最终发展成现代的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根据地域声腔、旋律和语言上的差异,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不同剧种,流传较为广泛的有北京的京剧、四川的川剧、河南的豫剧、广东的粤剧等等。
其中京剧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被称为中国的“国剧”。
一、戏曲舞蹈帮助戏曲表演演绎生活戏曲表演起源于原始歌舞表演,发展至今通过四种艺术手段进行表演,分别为“唱、念、做、打”。
其中“唱、念”由原始歌曲发展而来,“做、打”由原始舞蹈发展而来。
不论是古代舞蹈还是现代舞蹈,其动作都是对自然形态的模拟和人类肢体动作的组织、协调、美化,需要舞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练习,具有流畅、轻盈、灵活的特点。
中国戏曲在原始歌舞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大胆创新,融合了多个民族和地域的生活习惯和地域特色,最终形成了戏曲这种新的原创表演方式。
戏曲舞蹈将生活中琐碎繁杂的细节简单化,将动作的主要部分夸张化,用舞蹈动作演绎生活琐事却毫无违和感。
戏曲舞蹈是一个将日常行为动作精简、提炼、糅合的过程,是创作者智慧的体现,也是表演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
中国戏曲表演以演绎历史故事为主,生活中人物的动作经过夸张、抽象等艺术手法进行改编,在戏曲舞蹈中形成特定的舞蹈动作。
表演者会认真研习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再通过戏曲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
戏曲舞蹈融合于戏曲表演中,表演者的每一个神情和动作都触及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涉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而这些都被表演者通过流畅而纯熟的戏曲舞蹈动作演绎出来,可以说是表演艺术的最高形态。
因此,戏曲表演中戏曲舞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情节动作也是戏曲舞蹈的载体,二者相依相存,互相成就[1]。
戏曲表演中戏曲舞蹈的作用
戏曲表演中戏曲舞蹈的作用作者:姜雪松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戏曲表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将舞蹈的形式加入其中,成为了表演主要的艺术形式,赋予了戏曲表演极强的生命力。
本文针对戏曲表演中戏曲舞蹈的作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将生活进行表现的作用、抒情的作用、明朗唱词含义的作用、念白形象化的作用、人物心理活动外部化的作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戏曲舞蹈;戏曲表演;作用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104-01戏曲表演为一种非常特殊的表演形式,包括了唱念做打以及一些相关的舞蹈形式。
在表演中最开始有舞蹈出现是为了最终的表演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采用各种比较夸张的表情以及肢体动作,将故事情节演绎的更加精彩。
戏曲舞蹈在具体的表演中被逐步开始戏剧化,并在戏曲表演中进行渗透,成为表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戏曲中的舞蹈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通常演员会应用较为夸张的艺术动作对表演的渲染作用进行加强,使戏曲表演中的人物特征以及故事架构更加鲜明突出。
一、戏曲舞蹈具有表现生活的作用戏曲的舞蹈同样是舞蹈中的一种形式,演员在表演时,便会应用舞蹈中的形态及相关动作进行演绎,这样的动作要始终贯穿在戏曲表演的全程。
戏曲作为一种表现力非常强烈的艺术,最初来源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但又对普通的生活进行升华,所以说戏曲当中表演出来的故事皆是对现实生活的另一种展现形式,演员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故事情节、语言以及动作利用夸张的形式改编出来,给予舞蹈的一些特征。
在真实的表演中,语言以及歌声是相互结合的,应用的动作也是舞蹈形式当中的动作,将生活的表现力表现的非常强。
例如:《牡丹亭》这部作品中,将传说当中的故事和明代社会进行结合,使之成为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
其中杜丽娘的魂魄和刘梦梅相遇之后,杜丽娘重新回来时,演员便用动作以及深情将这一幕进行了传神的演绎,赋予了这段故事极强的生命力,也正是由于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观众在观看时,会产生一定的共鸣,使其成为昆曲的代表作品。
论述戏曲编舞技巧和其艺术体现
论述戏曲编舞技巧和其艺术体现戏曲编舞作为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舞蹈形式、编排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技巧和艺术体现。
它以舞蹈形式为载体,通过编排和表现手法来体现戏曲的情节、人物性格、氛围等内容,为整个戏曲表演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戏曲编舞的技巧和艺术体现两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深入探讨戏曲编舞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一、戏曲编舞的技巧戏曲编舞的技巧包括舞蹈形式、编排手法和表现技巧等内容。
1.舞蹈形式戏曲编舞中常用的舞蹈形式包括古典舞、民间舞和武术等。
古典舞以端庄优美、舒展大方为特点,能够表现出戏曲中的文雅气质和高贵形象;民间舞则以朴实活泼、明快大方为特点,能够表现出戏曲中的朴实和活泼的形象;而武术则以刚健有力、振奋人心为特点,能够表现出戏曲中的英勇和豪迈的形象。
戏曲编舞师需要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巧妙地运用这些舞蹈形式,使之与戏曲表演相得益彰,使整个舞台效果更加生动、传神。
2.编排手法戏曲编舞的编排手法非常重要,它涉及到舞蹈的组织结构、动作编排、舞蹈形象塑造等内容。
在编排舞蹈时,编舞师需要根据戏曲的剧情和氛围,灵活运用空间、时间和动作等元素,使舞蹈内容和戏曲的情节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编排手法还要求编舞师在动作的选取和组织上要注重节奏感和变化,使整个舞蹈既有高潮迭起的气势,又有起伏跌宕的情感,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戏曲表演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表现技巧戏曲编舞的表现技巧是编舞师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通过动作、舞步、表情等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在表现技巧上,编舞师要注重动作的形象、清晰和精确,要求舞者在跳舞的时候要有明确的动作要求和表达要求,从而使观众清晰地看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
编舞师还要注重舞蹈的表情演绎,要求舞者在跳舞的时候要有表情丰富、情感真挚的表演,能够将角色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通过舞蹈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使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浅谈民间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特征及教学
浅谈民间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特征及教学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
在戏剧表演中,民间舞蹈通常被用来表现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加强戏剧表演的审美效果。
同时,教学民间舞蹈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从特征和教学两个方面来浅谈民间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民间舞蹈是一种流传广泛、多元化的舞蹈形式,具有以下特征:1. 多样性。
中国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各异,有的热情奔放,有的沉静优美,有的轻盈灵动,有的婉约深沉,展现出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2. 地域性。
民间舞蹈与具体的地域联系密切,在舞蹈的编排、表现方式、音乐节奏和形态上都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特点。
3. 普及性。
民间舞蹈源于民间生活,具有普及性和广泛性,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4. 艺术性。
民间舞蹈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像《大型民间舞蹈剧民族》、《母系族长的故事》等多个作品是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
在戏剧表演中,民间舞蹈将这些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
通过民间舞蹈的表演,可以展现角色之间的关系、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强化戏剧表演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使观众感受到更加生动和丰富的艺术享受。
二、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性把民间舞蹈教学纳入戏剧表演,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拓宽青少年审美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
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民间舞蹈作为传统文化形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 扩大视野、提高审美。
民间舞蹈涉及多个方面的情境、地域、表情、手势等,通过民间舞蹈教学,可以拓宽青少年的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让他们具备更高的审美素养和欣赏能力。
3. 培育艺术人才。
通过民间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兴趣和热爱,为青少年艺术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戏曲舞蹈的特点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戏曲舞蹈的特点对戏曲表演的影响作者:冯此繁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5期【摘要】戏曲舞蹈多数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需要贴合戏曲中的内容。
戏曲舞蹈在不同的戏曲中,舞蹈动作、神情体态和表演方式都有所不同。
戏曲舞蹈对于戏曲表演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塑造了表演的艺术性。
而且舞蹈的表演方式,更具有渲染力和欣赏性。
戏曲舞蹈也更加的丰富了戏曲人物的形象,对戏曲表演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戏曲舞蹈;戏曲表演;影响中图分类号:J7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107-01一、戏曲舞蹈的特点(一)戏曲舞蹈具备精湛的舞台技艺。
戏曲舞蹈具有很强的渲染力和艺术性,只有通过精湛的技艺和高难度技巧,才能够表现出来。
表演者的舞蹈的功底要扎实,平时在舞台下的训练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炼。
表演者要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戏曲内容和人物内心的情感。
戏曲舞蹈考验的也是表演者的身体素质,高超精湛的舞蹈技巧必定经过一次次的训练。
戏曲舞蹈的很多动作都是贴合生活化,更多的是为了表达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
通过细心观察,可以了解很多的戏曲舞蹈都是模仿动物的姿态动作。
比如虎跳、卧鱼,双飞燕和金鸡独立等动作。
这些动作没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很难表演出预想中的效果。
(二)戏曲舞蹈动静结合、节奏鲜明。
舞蹈动作是贴合戏曲内容创作出来,舞蹈要结合戏曲音乐的节奏,跟随戏曲内容的进度。
戏曲舞蹈动静结合是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比如武打部分的停顿和人物出场的亮相等,能够更加的突出表演效果。
戏曲舞蹈的另一突出特点就是节奏鲜明,有明显的拍点和停顿等。
比如人物入场的节奏。
在未进场之前,拍打的节奏是比较紧促预示着有重要人物的出现,进场之后节奏就慢慢的平缓下来,人物亮相的时候还会有短时间的停歇为了突出人物。
这两者通常结合在一起运用。
戏曲舞蹈就是一个吸引观众的亮眼之处,干净利落,招式分明,技艺精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戏曲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几点作用
作者:向春燕
来源:《商情》2013年第28期
【摘要】戏曲表演是一种将多种艺术形式结合一起表现的综合表演艺术,可以表现出丰富的生活内容,从而展现曲折的故事情节。
而戏剧舞蹈是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曲创作动态美的根本条件与依据,可将戏曲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形体动态表现展示出来。
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总结了几点戏曲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以期达到创作总结的目的。
【关键词】戏曲舞蹈,戏剧表演,作用总结
1.前言
戏剧表演是一种综合型的表演艺术,它将多种艺术形式巧妙结合一起,表现出丰富的故事情节。
而戏曲舞蹈是戏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创作动态美的根本条件和依据,展示了戏中角色的喜怒哀乐。
可以说,戏曲舞蹈是戏剧表演推向高潮的动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人们新的审美心理以及欣赏层次的不断提高,在中国的戏剧表演中辅助戏曲舞蹈艺术的虚拟性与象征性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广泛的浸透到戏剧抒情的表演中,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审美追求,为戏剧表演艺术的展现灌注了生命力。
因此,总结戏曲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对戏剧表演艺术的创作归纳其中极其重要的特殊意义。
2.戏曲舞蹈的作用
2.1表现生活
著名表演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欧阳予倩先生在他的《一得余抄》中写道:“这些舞蹈天衣无缝地融化在表演动作里面,随着剧情和人物性格灵活地加以运用,从不为舞蹈而舞蹈(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显得及其自如,可以说中国戏曲里的舞蹈动作是生活化了的[1]。
”这段话道出了戏曲舞蹈的本质,这种舞蹈是与剧情密不可分地交融在一起的,因此可以说戏曲舞蹈实际上是一种戏剧化了的舞蹈;而演员在舞台上的一切表演,不管是表现何种生活形态,他的一切动作都是舞蹈化了的。
戏曲舞蹈贯穿于演员在舞台上的全部动作和表情之中,从出场、亮相到下场,举手投足,一动一静都是舞蹈,举凡衣、食、住、行,人类一切日常活动在戏曲舞台上,都舞蹈化了。
在戏曲舞台上,是有声必歌,无动不舞。
因此,我们可以说:把舞蹈和戏剧密切结合起来,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根本特征。
换句话说:戏曲舞蹈的一大作用,是用舞蹈动作演戏。
戏曲以舞蹈再现生活,是基于生活动作的舞蹈化。
在戏曲表演中,无论是“做”的艺术,还是“打”的艺术,都是通过戏曲审美观来认识生活,提炼生活,解释生活的创作结果。
它深深地
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之中,饱和着生活美的的汁液。
然而,它又并不是根,而是花,所以它总是比生活更美更集中,更强烈和更精萃。
生活里有的,即人在生活中的各种外部行动,这点在戏曲表演体系里被升华为舞蹈美,也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角色的外部动作(形体动作)。
它们在生活里全都是外在的、可视的,在戏曲表演中,则成为创造视觉艺术形象的基础,概括着人物的一切外部动作。
它们是真实的。
而生活中没有的,即人民在生活中不善表露,不可见的内心活动,这在戏曲表演体系里,也特别升华为舞蹈美,成为视觉艺术的形像,也就是斯氏所说的角色的内部动作(心理因素)。
在话剧里,这种心理因素只有通过生活里可能发生的可视动作才能传达出来,即它要受生活真实的严格制约。
而戏曲并不,它从一开始就以艺术的力量突破了这种制约。
他不但有时采取哑剧式的独舞,有时把独舞、背工和唱念结合起来,而且加以描绘、夸张,来形象地展现人物的潜台词和他的内心活动。
用舞蹈动作表现生活动作的前提,是要把剧情中的生活动作提炼为舞蹈动作,使之成为一种虚拟的程式舞蹈身段。
戏曲舞蹈的虚拟过程,采用精选和美化两个工序。
例如开门这个动作,首先简化了日常生活中开门的动作,删去了琐碎的细节,选用了“拔门”和“开门”这个关键动作。
这第一个工序“精选”是生活根据。
第二个工序:提炼美化。
对这两个动作进行装饰:放慢动作速度,加大动作幅度,增强动作节奏,明确动作目的,固定动作姿势—经美化、夸张、放大,成为一种虚拟的舞蹈动作。
可以说,提炼出来虚拟的程式舞蹈身段,在戏剧表演中作为用来表现生活动作方式。
2.2抒情
戏曲舞蹈不但长于叙事,而且善于抒情。
中国传统古典舞蹈多是抒情性的舞蹈,通过人的形体、动作、在运动的过程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戏曲舞蹈吸收了这一精华,在用于叙事的同时大量地运用了表意的舞蹈动作,以刻划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感情。
中国戏曲侧重于内在情感的尽情抒发,戏剧冲突多在内心动作中展开,并不过多地强调外在的面对面地进行,很多戏都在内心冲突最激烈的场合,情感抒发最浓烈的地方形成高潮。
这种戏剧性带有很强的抒情性,而歌与舞恰恰是最善一于抒发内心情感的,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了表现这种戏剧性的亲密伴侣。
戏曲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用演员优美的身段来说话,具有抒情状物的强大功能。
戏曲舞蹈有一套丰富的为人们所理解的舞蹈语汇——表演程式。
当我们看到甩发的舞动,就知道剧中人物异常激动的心理状态;当我们看到帽翅在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摆动,就知道剧中人物或在思考,或在兴奋,或在忧郁,或在得意,或在慌乱;翎子、水袖、扇子、绢帕,都能以不同的舞姿表现各种神情意态;演员身上的一切,无论是手、眼、身、发、步,都是人物心灵的窗户,情感的节奏,精神的形态。
它能言语言之不能言,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戏曲舞蹈的抒情性、造型性同人物性格融为一体,强烈的戏剧性同浓郁的抒情色彩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3美的艺术创造
戏曲舞蹈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在舞台上以戏曲舞蹈语汇来塑造美的艺术形象。
这正如阿甲先生所讲的:戏曲的表演艺术,“有理智的批判,有感情的共鸣,还有美的欣赏[2]。
”梅兰芳先生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的古典歌舞剧,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有其美学基础的。
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失去了艺术上的光彩。
在舞台上的一切动作,都要照顾到姿态上的美[3]。
”戏曲的歌舞表演,艺术手段多样,功能各异,各有长短,互为补充。
如文字不能显形,就用舞蹈动作来造型;舞蹈不足修传声,就用歌唱音乐来打情;在戏曲舞台上综合了唱念做打,以评价生活的善恶美丑,激起人们同情或反感的共鸣,使人们在趁行戏曲欣赏的时候,极尽视听之娱,品味形式之美。
戏曲舞蹈译汇,在凝练着生活美的同时,又吸收了杂技,武术的技巧因素,从而大大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上创造的美的形象,消足了观众美的享受。
《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剧情都非常简单,可是演出时,总能受到观众的欢迎,就是因为在这两个戏中梅兰芳先生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舞蹈动作。
《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宇宙峰》中,梅先生扮演赵艳容,似疯非疯。
加上舞蹈动作,使这位疯疯癫癫的女子也给人以美感,总之,他那轻歌曼舞的舞姿,给人一种轻柔,优雅的占典美的绝觉,配上那优美动听的唱腔,形成了梅派艺术特有的古典美。
对于生活中的丑,戏曲舞蹈语汇同样赋子它以“美”的表现形式。
《十五贯》中娄阿鼠精湛绝妙的鼠型动作,把做贼心虚的精神状态揭示得入骨三分;《艳阳楼》里骄横的高登,在他的舞蹈语言和整个形象里,也自有一种威猛风度和彪悍美。
戏曲表演中许多以净、丑应工的善良性格,如《女起解》里的崇公道和《屠夫状元》里的胡山,那舞蹈语言所描绘的形象不仅是美的,而且是可爱的。
就是残酷的流血战争和生死搏斗,经过武打艺术舞蹈语汇的处理,在被表现得那样紧张、惊险的同时也还是要给人以顺畅、和谐、美的享受。
戏曲舞蹈语汇塑造一切形象,但不局限对象;既有强烈的规定性,又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塑性;既在叙事中抒情,又在抒情中叙事;既塑造了独特的戏曲舞台形象,也塑造了具有独特美学个性的表演体系——戏曲舞蹈。
3.结束语。
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总结了几点戏曲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以期达到创作总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欧阳予倩.一得余抄[M].作家出版社,1959.
[2]詹慕陶,闻起. 戏曲美学论文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3]梅兰芳. 舞台生活四十年[M].团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