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
王维山水诗代表作

王维山水诗代表作王维的山水诗代表作品有《山居秋暝》、《鹿柴》、《使至塞上》、《鹿柴》、《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过香积寺》等。
1、《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释义: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弯曲的山路上原本没有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就要润湿了人的衣裳一样。
2、《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释义: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3、《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释义: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4、《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5、《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释义: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王维晚年多写山水诗-王维的山水诗

王维晚年多写山水诗|王维的山水诗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有哪些?苏轼曾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我们来看看王维的山水诗大全:1、《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释(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
此为地名。
(2)但:只。
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景”:日光之影,古时同“影”。
[1]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辋川册谷中购置了曾属宋之问的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在与辋川别墅与伴侣裴迪唱和,咏当地景物,并自辑其五绝二十首,题名为《辋川集》,自序云: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此诗是其中第五首,以不见人影而人语清楚可闻来反衬空山之幽静。
這就是人们经常称道王维诗的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段。
《王孟诗评》云:无言而有画意。
《诗法易简录》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
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
严沧浪所谓玲珑剔透者,应推此种。
王维的山水诗历来为评家看重。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曰:不用禅语,时得禅理。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其妙处透彻玲珑,不行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言有尽而意无穷。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主要是指他的山水诗和山水画。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之一这首诗是王维五言绝句组诗《辋(wǎng)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
鹿柴,是辋(wǎng)川的地名。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
王维特殊喜爱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净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安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王维的写春天山水诗

王维的写春天山水诗王维的写春天山水诗导语:王维是唐朝一位著名的诗人,关于王维的山水诗大家会背诵吗?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维的写春天山水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山中》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延伸:山水唯美句子1、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2、循级而上,半山处停驻,见索道横跨山峦,悬空承载人往复来去,好一个穿云越谷的云谷索道!想像着,半空凌驾,在千米高空眺望山岭,不曾登临,心已慌跳。
3、山路蜿蜒,不宽的路径,两边青草,野花,树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
那青葱的草儿,或齐膝,或只跟脚面高度一样。
草丛里,有蟋蟀和蛐蛐的奏乐,他们变换着节奏,时长时短。
不知在哪棵树上的蝉儿,不甘寂寞,嘹亮蝉鸣破空而来,似乎相遇蟋蟀和蛐蛐儿们一争高低。
随手摘几根狗尾巴草,把它们编成兔儿、狗儿,随手递给路边玩耍的小孩子们,则把他们逗得乐呵呵的,“姐姐”的叫声就不绝于耳了。
间或摘到几棵野葡萄,小心地摘几个放进嘴里,满口生津了。
幽径独行,乐趣无限。
4、再往上走,只能步行爬山,山势陡峭,一条长白瀑布劈面飞来,涛声阵阵,烟水悠悠。
瀑布边是一陡峭小路,没有栏杆,下面是万丈深渊,只能手浮峭壁徐徐通过,这是爬长白山最险的一段路。
过了这段路,走过瀑布口,远远望去,就是长白山天池了。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哪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哪些1、《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3、《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7、《山中》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8、《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9、《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人物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
”《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王维十首经典山水诗

王维十首经典山水诗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山水诗刻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崇敬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以下是王维十首经典山水诗。
一、《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刻画秋日山居的景色,表现出一种恬静清幽的山水境界。
在诗中,王维通过对“空山”和“明月”、“清泉”等景物的描述,抒发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享受,展现出了王维深厚的“山居诗人”之风貌。
二、《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是王维为元二使送行所作,描绘了在渭城滞留时的风雨及早晨的景象。
在表现自然景色的同时,王维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离别之情和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诗意深远。
三、《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短小精悍的诗,表达了王维对自然景色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诗中的“人闲”、“夜静”、“月出”、“鸟鸣”等词语,刻画出春山秀美与静谧,在静谧之中又不失生命的活力。
这种生命感和自然景致的结合,形成了王维诗歌的独特质感。
四、《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寻山游迹中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表现出他对人间景色的感性体察。
在描绘自然景致的同时,王维还运用了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使这首诗显得尤其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思念故乡和友人的佳作。
在自然景致的描绘中,王维将个人情感与生活经验交融,表现了对人间人事的关怀。
通过“茱萸”这一象征性的物件,表达了对乡友之间感情的思念和憧憬,具有深刻的情感含义。
六、《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表现了王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和想法。
王维山水诗总结了什么思想

王维山水诗总结了什么思想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山水诗融合了儒家的人文关怀、道家的自然观念以及佛家的禅意,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观念。
以下是王维山水诗思想的总结,写1000字。
首先,王维山水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关注和真挚热爱。
在他的山水诗中,洋溢着对山水景色的描摹和赞美,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和钦佩之情。
在《送别》一诗中,王维写道:“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但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其次,王维山水诗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抱负和追求。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而不是追逐外物的浮华和虚妄。
在《登鹳雀楼》一诗中,王维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雄壮的笔墨描绘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对追求卓越的渴望。
第三,王维山水诗展示了他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思考。
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而不是互相征服和剥削。
王维在《游子吟》一诗中写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恬淡,透露出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和满足。
第四,王维山水诗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短暂性的认识,并寻求超脱和解脱的道路。
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中,王维写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骤。
卢家少妇破绽多,梅蕊香闲独不开。
近来怜取眼前事,料得年年花相似。
”这首诗以动人的诗句勾勒出战乱中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尘世间种种纷扰的反思。
最后,王维山水诗反映了他对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的追求。
他通过细腻的笔墨和丰富的意象,创造了独特的山水诗风格,将艺术与自然相融合,使诗歌达到了一种境界和意蕴。
他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表现了自然之美,传达了对自然之道的赞美。
总的来说,王维山水诗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追求。
王维《青溪》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

王维《青溪》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王维《青溪》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 青溪 王维 ⾔⼊黄花川,每逐青溪⽔。
随⼭将万转,趣途⽆百⾥。
声喧乱⽯中,⾊静深松⾥。
漾漾泛菱,澄澄映葭苇。
我⼼素已闲,清川如此。
请留盘⽯上,垂钓将已矣。
【诗⽂解释】 我每次进⼊黄花川,都要沿着青溪溪⽔⽽⾏。
⽔随着⼭势千回万转,但⾛过的路不过千⾥。
流过乱⽯时⽔声喧腾,⽽流经松林时却没有声息与松林相映⾊调优美。
⽔波荡漾,浮着菱⾓和菜,清澈的溪⽔侧映着芦苇。
我的⼼⼀向闲静,就像这淡泊的溪⽔。
请让我留在溪边岩⽯上,垂着钓竿了此⼀⽣。
句解: ⾔⼊黄花川,每逐青溪⽔。
每当我来到这黄花川上,总得要经过青溪的流⽔。
随⼭将万转,趣途⽆百⾥。
那曲折的⼭路千回万转,其实这段路途不满百⾥。
声喧乱⽯中,⾊静深松⾥。
⽔流过乱⽯发出喧闹声,静谧地融化松林的翠影。
漾漾泛菱,澄澄映葭苇。
⽔波荡漾泛出碧绿⽔草,⽔⾯澄明倒映青葱芦苇。
我⼼素已闲,清川如此。
我的⼼境早已恬静安然,就像清澈溪⽔平静淡泊。
请留盘⽯上,垂钓将已矣。
请让我留在溪边岩⽯上,竟⽇悠闲垂钓了此终⽣。
【词语解释】 ⾔:发语词,⽆义。
黄花川:陕西省凤县⽔名。
逐:顺,循。
将:将近。
万转:形容⼭路千回万转。
趣途:趣,通"趋"。
前往的路程。
声:⽔声。
⾊:⼭⾊。
漾漾:⽔波荡漾。
泛:飘浮。
菱:泛指⽔草。
澄澄:清澈透明。
映:倒映。
葭苇:泛指芦苇。
素:向来。
闲:恬静悠闲。
:安静,泊。
请:愿。
盘⽯:⼤⽯。
将已矣:将留此终⾝。
声喧乱⽯中,⾊静深松⾥。
五⾔古诗《青溪》是⼀⾸状景⾔情的⼭⽔诗,⼤约是王维初隐蓝⽥南⼭时所作。
这两句写溪⽔在⼭间和平地上流淌时的不同画⾯——当它在⼭间乱⽯中穿过时,⽔势湍急,⼀⽚喧哗之声;⽽当它流⼊松林间的平地时,却变得娴静、安谧,没有⼀点声息。
溪⽔与松⾊相映,⼀动⼀静,声⾊相通,意境优美。
对这种天然景致的描写,与诗⼈恬淡的⼼境、闲逸的情趣和谐⼀致,反映了诗⼈仕途失意后决意归隐、⾃⽢淡泊的⼼情。
王维诗词《终南山》原文译文赏析

王维诗词《终南山》原文译文赏析《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巍巍的终南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延伸到海边。
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注释】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赏析】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
品其诗如赏中国画。
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
诗中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豪情万丈。
《终南山》就是这样一首王维山水诗的亮点之作。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首联是说,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
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中南虽高,去天甚远,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王维的山水诗有哪些

【王维的山水诗有哪些】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
但不论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
王维的山水诗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
王维的山水诗1、《茱萸沜》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2、《宫槐陌》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3、《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4、《南垞》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5、《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6、《柳浪》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7、《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8、《金屑泉》日饮金屑泉,少当千馀岁。
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
9、《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10、《北垞》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11、《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2、《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13、《椒园》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
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
14、《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5、《早朝》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
城马牌睨晓,宫并精轶声。
方朔金门侍。
班姬玉辇迎。
仍图造方土,东海访蓬流。
16、《黄花川》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17、《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秋色有佳兴。
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
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
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
王维《鸟鸣涧》赏析:静谧春夜的山水禅心

王维《鸟鸣涧》赏析:静谧春夜的山水禅心《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属于其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品原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及注释译文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注释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
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惊:惊动,扰乱。
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时:时而,偶尔。
创作背景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
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据《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于开元初进士及第后授太乐丞,因坐伶人舞黄狮事被贬为济州同仓参军,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张九龄执政才返京任右拾遗。
对于王维的这段履历,绍籍越文化研究者竺岳兵在其《王维在越中事迹考》中认为:“唐开元八年至开元二十一年将近十五年间的王维原来在吴越漫游。
……有充分的理由说他的《鸟鸣涧》《山居秋暝》《相思》等名篇作于越中。
”王维漫游若耶,触景生情,联想到前人描写若耶溪的名句,欲与古人争胜厘毫,“出蓝”而“胜蓝”,于是有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联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
从《鸟鸣涧》诗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分析,此诗应作于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为王维青年时代的作品。
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
王维山水诗代表

王维山水诗代表王维山水诗代表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山居秋暝》、《鹿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邢桂州》、《使至塞上》。
下面小编收集了王维山水诗代表,供大家欣赏。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
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王维有哪些山水诗?

王维有哪些山水诗?1.王维的山水诗篇一《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王维的山水诗篇二《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王维的山水诗篇三《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王维的山水诗篇四《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王维的山水诗篇五《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6.王维的山水诗篇六《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7.王维的山水诗篇七《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8.王维的山水诗篇八《山中》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9.王维的山水诗篇九《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甾。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0.王维的山水诗篇十《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1.王维的山水诗篇十一《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12.王维的山水诗篇十二《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青溪》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

王维《青溪》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青溪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文解释】我每次进入黄花川,都要沿着青溪溪水而行。
水随着山势千回万转,但走过的路不过千里。
流过乱石时水声喧腾,而流经松林时却没有声息与松林相映色调优美。
水波荡漾,浮着菱角和荇菜,清澈的溪水侧映着芦苇。
我的心一向闲静,就像这淡泊的溪水。
请让我留在溪边岩石上,垂着钓竿了此一生。
句解: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每当我来到这黄花川上,总得要经过青溪的流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那曲折的山路千回万转,其实这段路途不满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水流过乱石发出喧闹声,静谧地融化松林的翠影。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水波荡漾泛出碧绿水草,水面澄明倒映青葱芦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我的心境早已恬静安然,就像清澈溪水平静淡泊。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请让我留在溪边岩石上,竟日悠闲垂钓了此终生。
【词语解释】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陕西省凤县水名。
逐:顺,循。
将:将近。
万转:形容山路千回万转。
趣途:趣,通"趋"。
前往的路程。
声:水声。
色:山色。
漾漾:水波荡漾。
泛:飘浮。
菱荇:泛指水草。
澄澄:清澈透明。
映:倒映。
葭苇:泛指芦苇。
素:向来。
闲:恬静悠闲。
澹:安静,澹泊。
请:愿。
盘石:大石。
将已矣:将留此终身。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五言古诗《青溪》是一首状景言情的山水诗,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
这两句写溪水在山间和平地上流淌时的不同画面——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一片喧哗之声;而当它流入松林间的平地时,却变得娴静、安谧,没有一点声息。
溪水与松色相映,一动一静,声色相通,意境优美。
对这种天然景致的描写,与诗人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和谐一致,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后决意归隐、自甘淡泊的心情。
山水诗王维的古诗

山水诗王维的古诗《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人,一琴,在幽静的竹林深处相对而坐。
指间在弦上自由翻飞,琴声幽扬奏起,弹至忘情处,我的哨声不自觉地与之相和,多么地消遥自在。
没有人知道这么一个好地方,也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唯有晚风轻轻地吹过,从疏疏落落的竹叶间洒下如雪一般的月光。
《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山坞里,有一株叫辛夷的树,每一个枝条上都盛放着,如胭脂般宛如芙蓉的花朵。
山林寂静无声,看不到一个人的身影,也听不到车马的喧嚣,辛夷花独自寂静的绽放,又独自寂静的凋落,自在欢喜地完成一场和春天盛大的邂逅与离别。
《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荆溪的水越流越细,露出了原本深藏在水底的白色鹅卵石。
天气越来越冷,山上的红叶一天天得少了。
山间小路上并没有下雨,可是那山上的草木苍翠欲滴,似乎那浓郁的翠色会打湿路人的衣裳。
《栾家濑》【唐】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一场冷冷的秋雨洋洋洒洒地飘落在山涧,湍急的水流从石头上哗哗地漫过。
翻腾的浪花与坚硬的石头相击,水花四处飞溅,在水边悠闲喝水的白鹭,被惊的展翅飞起,转而又飞了下来。
《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昨夜新下了一场春雨,院子里那红色的桃花上还留着晶莹的雨珠,朦朦的水汽还未消散,那碧绿的柳丝似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轻烟。
红色的花瓣被风雨吹落一地,家中的小童还没有起来打扫,黄莺在自在地啼叫,投宿的山客们还在睡梦中酣眠。
《青溪》【唐】王维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每次进了黄花川,都会不自觉地沿着溪水前行,青溪在山间曲曲折折地蜿蜒,似乎绵延不绝,但其实这一程还不到百里。
当潺潺的溪流在跌宕的乱石间穿行,水声哗然,喧嚣一片,当碧绿的溪流经过郁郁葱葱的松林,水色与树色相映,氤氲成一片绿色,或深或浅。
王维最美的十首山水诗

王维最美的十首山水诗《游子吟》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山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高自卑意,落魄求致富。
《江南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空余下枝影,把酒问青天。
《山坡羊·登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无行云,心向征夫。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终南别业》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无边光景一时新,月来潮去江海寂。
《山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维的山水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王维的山水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王维的山水诗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其诗作文字优美,自然清新,意境恬淡,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多才多艺,诗书画都很有名,音乐也很精通,还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以下是王维的山水诗,欢送阅读。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看淡官场。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和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一时期,王维沉浸于隐居山林的宁静自在心境中,将其诗、画、乐、禅等方面造诣相融合,写下不少山水诗传世佳作。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寂静无人的山里,刚刚下过一场雨,初秋的黄昏,空气清新凉爽。
明月高挂天心,照进茂密的松林,洒落一地斑驳的树影。
清澈的泉水在光滑的岩石上叮咚流淌,水波映着月色,闪动着银亮的微光。
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歌声笑语,几个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
亭亭玉立的荷花纷纷摇动,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荷塘月色的宁静。
任凭春天的芳菲消逝吧,此时的秋色如此美妙,令人流连忘返。
这首诗很有画面感,将秋日黄昏雨后山中的美景鲜活生动地呈现出来,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远离世俗,亲近自然美景,安乐于山林生活的禅意思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句强调了诗人的心意,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全诗不事雕凿,天然入妙,高步瀛评曰:“随意挥写,得大自在。
〞〔《唐宋诗举要》〕《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月夜,独坐在幽静的竹林里,间或弹弹古琴,间或长声吼叫。
竹林僻静幽深,无人知晓,恰有一轮明月悬挂空中,洒下银白的月光,与诗人作伴。
山水诗: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水诗: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能够久留。
注释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
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因为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能够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以前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王维《终南山》全文及赏析

王维《终南山》全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牛牛范文为大伙儿带来的8篇王维《终南山》全文及赏析,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终南山》背景篇一开元二十九年(741),王维回到京城后,曾隐居终南山,该诗当作于这一时期。
由于终南山靠近帝都长安,达官显贵、风流雅士凡在长安待过一段时间者无不游览终南山,又无不诗兴大发,吟咏这瑰丽无比的风光。
据不完全统计,《全唐诗》中有关终南山者,在1500首以上。
但诗名直书“终南山”者,唯王维一人耳。
王维倾慕终南山美景,后来索性在蓝田辋峪内购置了别业,长时期地在那里住了下来。
他在辋峪写下了大量山水诗篇,表现那里千变万化的奇景。
王维“山水诗人”的美誉也由此而来。
后世公认,唐诗写终南山最多最好的是王维,而王维写终南山的诸多诗篇中尤以《终南山》一诗最具代表性。
点评篇二田园山水诗人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
品其诗如赏中国画,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
诗中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豪情万丈。
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亮点之作,全诗共八句,层次分明,诗意明朗。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陕县,东西绵延八百里,其势之大,其峰之高是令无数文人骚客所折服和吟咏的,这些王维都把握得相当好,传神之笔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联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一个终南山海拔高,延绵遥远的整体印象。
“太乙”为终南山主峰,其高何许,诗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或是大概数据,一个“近”字,还有“天都”,将终南山的“高峻”勾勒出来了。
“到海隅”有又令读者感到终南山延绵之广,视野之开阔,意境之宏大。
颔联王维通过“白云”作衬,虚实结合;“青霭入看无”一句带读者进入神秘的终南山的氤氲之中。
其观景视角又远及近,先白描出终南山的远景,尔后随着游踪的变化,景色也迥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摘要:盛唐伟大的诗人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外号“诗佛”。
他精通佛学,佛教。
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他一生留下的四百多首诗歌,有许多成为千古绝唱,经久流传。
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优美,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诗中有画,宫商迭奏;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幽寂静谧,禅意盎然。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诗的意境”又称为“诗境”,是诗人在反映生活时,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最能激起人们感情的要素,进行高度的集中和概括,所创造的极富感染力的具体境界,所以诗中选取的意象的特点,即诗中多个意象组合成的意境的特征要符合人的情感。
王国维曾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
据这一标准,我们来看王维的作品:唐朝诗人王维,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外,鲜有堪于比美的。
就其对自然山水美景的领悟和表现而言,王维的艺术个性更为独特,堪称古代山水诗艺术巨星。
王维的一生创作了400多首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他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在诗坛上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一、诗画之美——虽是诗,却有画的意境山水画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都是非常讲究意境的,画家要将他观察到的景物,用手中的色彩,去表达其事物的内涵意境和丰富的思想情感。
山水诗实际上就是意境的画,王维的山水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言可尽而意不可穷的境界。
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沧浪诗话。
诗辩》)告诉我们王维的山水意境深远,诗中有画,意境深远,其艺术构思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
清代画家方熏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
”(《山静居画论》)说的是描写虚的东西,来表现现实的东西。
例如:《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这四句写远景的诗句,就用“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些虚而飘渺的境界,向我们展示了水域宽阔,水流狭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其中的一个“浮”字,似乎把“群邑”描写成“海市蜃楼”,这样虚无缥缈,却能真切表现出“前浦”波澜壮阔景象。
诗人王维把国画中水墨山水的运笔之法,巧妙地用到了诗歌的字里行间。
他把眼中观察到的景物,经过字词的酝酿,巧妙地遣词造句,表达出了深远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创造了“一种言可尽而意不可穷的境界。
”他是一位集诗歌、绘画、音乐、书法等于一身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歌,能精确地、细致地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之处。
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的物态,动态或者静态人和事物,他都能通过细腻的笔法,加上语言上用辞设色,利用诗歌音调的和谐,向人们奉献出一幅幅绝无伦比的山水画!因此,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有“画的意境,有音乐的流畅,有书法的变化”。
苏轼曾经赞美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史鉴类编》则将王维的诗称为“有声画”。
说“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
王维的诗之所以这么有意境特点,以他隐居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生活很有关系。
当时的王维,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逐渐消减殆净。
《山居秋暝》这首诗就是最好的体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写深秋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
初看诗句,似乎信手拈来,随意挥写,但语出自然。
寓意深刻。
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凉爽,“松间明月”的幽光,“石上清泉”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在竹林里女孩子们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静态,都巧妙地完美地组合在一起。
这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真是一幅绝妙无比的山水画,也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
通过对“空山”、“明月”、“翠松”、“清泉”、“浣女”、“渔舟”这些具体景物的描写,让读者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感受到了诗人的那种希望远离尘俗、过桃源生活生活的心里话。
另外,诗中那些清新、自然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
还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诗我曾请当地知名书法人士书写、装裱,悬挂在正屋。
这首诗的意思是:寒秋时节,山色变得苍翠,溪水却日复一日潺潺流淌;日近黄昏,诗人拄杖立于柴门之外,聆听暮蝉的鸣叫;渡头上夕阳正要落入水中,村庄里一股炊烟徐徐升起;这时醉酒的朋友来了,在我面前狂歌。
溪水流淌和朋友狂歌的动态,寒山苍翠的静态,一动一静;落日、孤烟,一上一下;倚仗听蝉的自己、醉酒的友人,一个喜欢寂寞、一个喜欢放荡;还有山涧溪流的水声,暮蝉的鸣叫声,醉酒人的狂歌声……这不正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吗?再如《终南山》也是诗画合一代表作之一。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椎夫。
”诗中的太乙峰,是终南山主峰。
王维从主峰着笔,统观全山,把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用短短的四十个字,就刻画出来了。
前六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浑,最后两句却撇开山来写人。
通过写人,更加衬托出山势高大险峻,宛如画家用人的身体与参照物形成对比一样。
可以说这是一幅工笔画,把终南山的远景、近景、山体、行人描写的惟妙惟肖,画面十分丰富。
特别是诗的最后两句,为无声的画面增添了生命!二、诗情之美——虽是诗,却情感横溢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写山、写水、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饱含着浓浓的情感。
让人有一种情感的陶冶!同时,他的山水诗又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了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田园乐七首》其六曰:“桃红复言宿雨,柳绿更带青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作者在描写浓厚的田园气氛中,抒发着自己闲散雅致的心情,让我们感到不仅仅是在读诗歌,更是在欣赏着音乐,欣赏着美丽的画卷。
脑海中浮现出一种极美极妙的田园意境图。
《渭川田家》在借景抒情方面是代表:“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整首诗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从细微处入笔,抓住典型情节,景物特点,借景抒情刻画出田园美丽、繁忙的风光,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深情。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让读者深受感染!在王维这些写景的诗中,我们总能找到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恰到好处柔合的句子,感受到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淌。
他总是在描写具体景物的同时,流露出主观感情,使诗歌情景融合。
把读者带入诗的意境。
如《辋川集》中有一首《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就很好地表现出这一借景抒情的意境。
在诗中,王维讲究诗歌的抒情画意,讲究情意的珠联璧合,充分传达诗人的主观情趣。
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闲适寂寞的心情。
其间流露出的情感,又是那么自在、逍遥。
让读者回味无穷!在情景交融方面,王维的诗真是巧夺天工!他最具代表性诗歌是《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人写出了见到的终南景色,对景色的描写始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诗中的第六句“云起时”三个字,在前面的基础上,唤起读者的丰富想象,真可谓一字千金!“谈笑无还期”更显示出作者乐观向上的做人态度,还有诗中的“水穷”、“云起”之景表现的是那么自然、无牵无挂、宛如云飞水流一般自在。
这是一般山水田园诗所无法比拟的!三、诗禅之美——虽是诗,却有禅语的意境王维的母亲信奉佛教,他从小就受到禅宗思想影响,特别是他丧妻后,他即独身修身参禅。
还有,中年以后不得志,使他潜入空门。
晚年的他则干脆“万事不关心”了,专门参禅悟道。
因此,他的山水诗则中常常透出几分深远玄妙的禅意。
“静”、“澹”、“远”、“闲”等字词,在王维诗中出现频率很高,还有“禅”、“寂”、“空”、“无”等佛家用语,也经常使用。
他观察大自然时,能用静定、从容、闲适心情,然后把观察到的景物抒写于笔端,留下千古传颂佳句。
他深刻修行禅理。
所以,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欣赏世间万物,然后将禅理化于聪慧澄明的审美感觉,创作出的诗,其意境静美、澄旷、寂悦。
这是其他诗人所难以达到的。
在王维的诗中,禅味最浓的要数作于辋川的那些诗。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大意是: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
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竹林、明月与诗人情景相照,情趣高雅,意境悠美,达到了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的境界。
像《辛夷坞》:“木末茉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且开落。
”这首诗看起来只是写景,但所写景物中却蕴含着禅意,令人寻味。
王维信奉禅学,因此,经常带着作为他世界观组成部分的禅学意念观物,在这里,他不但看到了“木末茉蓉花”的美丽,更发现它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默默地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一切似乎都与人世毫不相干。
这种意境,不正是诗人的心境真实写照吗?还有《鹿柴》也是这样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的意思是: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断续续的人说话的声音,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清幽。
这不正是王维所追求的境界吗?,虽然身处这样孤独、寂寞的境界,却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清代王渔洋这样评价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
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境无穷,诗的字里行间向我们透露了出了禅的信息,反映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心理状态。
诚然,也反映出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到见解。
这也是他与其他山水诗人所不同的地方!王维描写观察到的景物,是通过人与物、物与物、景与情、景与禅的关系,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表达这种意境美。
踏入寂静清冷的山林,苍翠幽深的景致充满着作者的视线,大自然悄悄地滋长的生机,令作者兴奋,他虽没有看到人影,却从山中感受到了人语声,朦胧中仿佛看到了真景。
也正是“人语响”打破了山谷的幽静。
至于是些什么人,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我们可以不去设想。
但只要大自然有了人类的活动,这就充满了生机。
因为,没有了人类,即使景物再美好,也会表现的死气沉沉。
而且是在夕阳缓缓西下,柔和的阳光在林中漫铺开来,斜照在那幽静的青苔之上。
可想而知,色彩的叠加,使林中幽静灰暗的色调变得活泼起来,暖色的调子和冷色的调子互相交替,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恬静清雅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