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A、B、A二、填空题1、环境、可持续发展;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三. 简答题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

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

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

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C、B、A、A、C、A、A、D、B、B、D、B、B、A、C、A、D、A、B、B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D ;3、 B、C、D;4、B、C、D三、名词解释题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

2、限制因子: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2007-2008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1)

2007-2008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1)

安徽大学2007 —2008学年第 2 学期《 普通生态学 》考试试卷(A 卷)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生态学是研究 生命 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2. 有效积温法则中的NT=K ,或N (T-C )=K 中,T 为 总积温 ,K 为 常数 ,C 为 发育起点温度 。

3. 种群的大小通常用 密度 来描述,它是由 出生率 、 死亡率 、 迁入 和 迁出率 等初级种群参数直接决定的,并且受 性比 、 年龄结构 、 内分布型 和种群增长率等次级种群参数间接影响。

4. 在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方程中,K 的含义为 环境容纳量 ,在捕食者-猎物模型dN/dt=r 1N-εPN ,dP/dt=-r 2P+θNP 中,ε所代表的含义为 猎物的压力常数 ,θ所代表的含义为 捕食效率常数 。

5. 根所种间相互作用的特征,共生又可以分为 互利共生 和 偏利共生 两种类型。

6. 地理物种形成的三个步骤是 地理隔离 、 独立进化 和 生殖隔离 。

7. 就动物的食性特征来说,特化种是指: 食谱范围窄,食物种类单一 。

8. 植被的“三向性”是指: 经度地带性 、 纬度地带性 和 垂直高度地带性 。

9. 在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公式H’=-ΣP i log e P i 中,Pi 的含义包括 种类 和 个体数量 两方面。

10. 生物多样性包括 基因或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 生态系统多样性 和景观多样性。

11. 个体论学派解释生物群落演替的机制有 促进 、 耐受 和 抑制 模型。

12. 生态系统的生态锥体分 生物量 、 能量 和 个体数量锥体 三种类型。

13.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群是 生产者 、 消费者 和 分解者 。

14. “3S ”技术是指 GIS/ 地理信息系统 、 GPS/地球定位系统 和 RS/遥感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得分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答 题 勿 超 装 订 线------------------------------装---------------------------------------------订----------------------------------------线----------------------------------------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生态价(生态幅)生物对环境因子/生态因子作用的耐受范围,即生态因子作用的最低和最高限度之间的范围。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生物群落:指在特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食物链: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群落演替:生物群落常随环境因素或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一个群落自身所经历的发育,即群落由发育初期、成熟期到衰老期的变化。

同时,在一定地段上,群落有一个类型转变成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被称为群落演替。

选择题1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B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A )。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3.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 C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4.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5.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A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6.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 A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7.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A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李比希定律 D.谢尔福德定律8.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 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富营养化:由于直接向湖泊排污或农用化肥随地表径流输入湖中,使很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转变成以蓝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这个过程叫富营养化。

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的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合成与呼吸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双方获利且达到了彼此离开后不能独立生存程度的一种共生现象。

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规定条件下用氧化剂处理时,其溶解性或悬浮性物质消耗该氧化剂的量。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与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荷尔蒙:扩散于环境中、能使人和动物的生殖机能产生混乱并形成生殖障碍的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

它是被人类广泛使用并积累于环境中的合成化学物质。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环境因子: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

环境质量评价:( ),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活性污泥:有机废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以好氧菌为主体的茶褐色絮凝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这种污泥絮体就是活性污泥。

集群: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多或少都都会在一定的时期内生活在一起,从而保证种群的生存和正常繁殖。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中获取营养而生存的现象。

林德曼定律:即百分之十定律,能量沿营养级升高而逐渐减少,最高能利用10%。

内禀增长能力:各种生物具有的为遗传特征所决定的潜在最大增长能力。

内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学面试题

生态学面试题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1..填空1.1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由---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风化壳)组成。

1.2种的性状可分为—基因型--型和—表---型。

1.3种群的空间格局类型可分为—均匀----型、----型和----型。

1.4根据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的着生位置,可将陆生植物划分为5种生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1.5群落演替按其起始条件可划分为:-------演替和-------演替。

原始演替次生演替1.6土壤及时地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1.7在生理上,盐土植物具有一系列的抗盐特性,根据它们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不同,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泌盐性----植物。

1.8 ---种群-----是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最基本单位。

1.9生物体各部分器官的不均匀和不成比例的生长称为------。

1.10在种群生活史的研究中,称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为---选择。

1.11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优势的-------和------结构。

1.12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和-------。

1.13消费者按其营养方式上的不同可分为:-------、-------和-------或--------。

1.14环境中的某些有害物质的浓度随食物链增大的现象称为------------。

1.1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1.16 写出表达式:同化效率 = -----------------------------------(植物)= ----------------------------------(动物)1.17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保持生物圈的稳定和平衡,必须在讲究经济效益的同时特别注意---------。

环境生态学习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习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合计43题)一、填空题1.人类对自然的适应环境污染5.《寂静的春天》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7.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8.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产生9.《增长的极限》10. Haeckel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前苏联学派12.生物圈生命支持系统13. 大气圈微观二、选择题1. A2. B3. D4. D5.A B C D6. A7. A B8. B9. A 10. C三、判断题1. (√)2. (×)3.(√)4.(×)5.(×)6.(√)四、名词解释——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的反馈效应。

或指由于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引起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应用生态学的原理,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和指导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中,正确协调人与环境相互关系,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是由众多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总称。

——是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

五、简答题1.生态圈运行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答:特点:生态圈的物质是封闭循环的;生态圈是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的自持系统;生态圈具有优化演进的能力。

启示以自己的理解围绕要怎么善待生态圈来作答。

2.简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答:研究内容包括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学科任务: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措施。

(完整版)生态学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生态学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生态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Population: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群落和生态系统。

3.Niche: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4.Ecological factor:生态因子,是在环境因子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的环境因子。

5.Gene flow:迁移压力的增强可以使某些基因从一个群体有效地散布到另一个群体中,称为基因流。

6.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7.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8.协同进化:种间关系中,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即协同进化。

(或是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的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9.热带雨林:一般认为热带雨林是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10.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存活数动态监察的资料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物种形成的过程是什么?答:多数学者接受地理物种形成学说,将物种形成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0.5分):(1)地理隔离(1分)通常由于地理屏障将两个种群分隔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使种群间基因流受阻(0.5分)。

(2)独立进化(1分)两个彼此隔离的种群适应于各自的特定环境而分别独立进化(0.5分)。

(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1分)两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机制,即使两种群内个体有机会再次相遇,彼此也不再发生基因流,因而形成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0.5分)。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题记:本文通过对环境生态学相关问题的详细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学科知识,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基础。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对于流域耕地,哪种选择是最佳实践?A. 农机化B. 细致耕种C. 灌溉D. 供水答案:B2. 地表积水是指什么?A. 雨水B. 污水C. 水库水D. 河流水答案:A3.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什么?A. 加速植物生长B. 降低植物生长C. 促进植物繁殖D. 破坏植物居住答案:B4. 水流的特性有哪些?A. 容积性B. 分散性C. 吸水性D. 细致性答案:A、B、C二、解答题1. 生态学的内涵是什么?答:生态学是一门学科,要求探究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以及这些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科学研究。

它涉及研究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研究生物专场结构和过程、地表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群落维持、演化和保护等多个学科领域。

2. 氮循环的过程有哪些?答:氮循环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它包括固定、交换、回收和化学变化4个步骤。

固定是指植物的根系和菌根,及其相关的微生物发挥其催化作用,将大气中的氮素固定到植物体中。

其中,氨化还原reaction是氮循环过程最重要的一步。

交换指同一个生物系统中有不同的生物互相传递氮物质,比如食物链中被食物捕食的一方就会将固定氮分解到环境中。

回收是指植物体内氮物质被分解回收,向环境中释放氮物质。

化学变化是氮向环境中的氮气的气候环流演变,这一步可以提供生物系统氮物质的重新利用。

(完整版)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怎样划分的?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对象?定义: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3.环境生态学产生与发展过程。

4.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有机物的污染5.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积化;政治化。

6.名词及术语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生态学,环境危机,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空洞,酸雨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反馈。

生态破坏: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环境危机:由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地区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功能的衰退或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地球温暖化:臭气层空洞: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酸雨:PH值小于5.65的降水。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什么是生物的协同进化?举例说明。

生物的协同进化主要是由于生物个体的进化过程是在其环境的选择压力下进行的,而环境不公包括非生物因素,也包括其他生物。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总38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一、填空题利用和______的共同利用是种群利用空间的主要方式。

食物链、______食物链和______食物链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三种主要类型。

3.《寂静的春天》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描写的是使用___________所产生的种种危害。

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5. 3S技术已广泛用于生态学的研究,3S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 Gaia假说即____________学说,该假说认为地球自我调节过程中,_________是起主导作用的。

7. r对策者具有高_______力,K对策者具有高_______力。

8.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环境。

9. 按环境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环境三类。

10.按环境的主体分,目前有两种体系,一类是以________为主体,另一类是以________为主体。

11. 按年龄锥体的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2.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______生态系统、______生态系统和______生态系统。

13. 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________因子、_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

14. 按生殖年龄可把种群中的个体区分为三个生态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5.不同群落的交界区域或者两类环境的相接触部分称为______。

16. 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环境生态学基础考试试题

环境生态学基础考试试题

环境生态学基础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A 草原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荒漠生态系统2、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被称为()A 生境B 生态位C 生态幅D 限制因子3、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模型中,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A 0B 最大C 不确定D 正值4、以下哪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A 狼和羊B 大豆和根瘤菌C 水稻和稗草D 蛔虫和人体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A 食物链和食物网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以下特点,除了()A 单向流动B 逐级递减C 循环流动D 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 10% 20% 之间7、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物质?()A 水B 氧气C 碳D 氮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包括()A 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D 电磁波信息9、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C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D 人工农田生态系统10、以下哪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严重?()A 适度放牧B 合理砍伐森林C 工业废水排放D 修建梯田11、生物多样性包括以下哪些层次?()A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1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包括()A 气候调节B 土壤形成与保护C 娱乐文化D 工业产品生产13、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B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C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D 人工农田生态系统14、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常用方法?()A 指示物种法B 生态足迹法C 能值分析法D 成本效益分析法15、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指()A 景观的组成要素B 景观的结构特征C 景观的功能特征D 景观的动态变化16、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包括()A 物种分布范围改变B 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C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D 物种灭绝速度减慢17、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最大?()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18、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A 细菌和真菌B 动物C 植物D 病毒19、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顶级消费者20、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A 相对稳定状态B 动态变化状态C 快速发展状态D 退化状态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环境生态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填空题1.______ 利用和 ______的共同利用是种群利用空间的主要方式。

2.______ 食品链、 ______食品链和 ______食品链是生态系统食品链的三种主要种类。

3.《沉寂的春季》一书作者是 ___________,描绘的是使用 ___________所产生的各种危害。

4.1935 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 Tansley )初次提出 ____________ 这一重要看法。

5.3S 技术已宽泛用于生态学的研究, 3S 技术是指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

6. Gaia 假说即 ____________学说,该假说以为地球自我调理过程中,_________是起主导作用的。

7.r 对策者拥有高 _______力, K 对策者拥有高 _______力。

8.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 _________环境、 _________环境、 _________环境、 _________环境和 _________ 环境。

9.按环境的性质,可分为 _________环境、 _________环境和 _________ 环境三类。

10.按环境的主体分,目前有两种系统,一类是以________为主体,另一类是以 ________为主体。

11.按年纪锥体的形状,年纪锥体可区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三种。

12.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______生态系统、 ______生态系统和 ______生态系统。

13.按生态因子的性质,往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 ________因子、_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 因子。

14.按生殖年纪可把种群中的个体区分为三个生态期间,分别是______、 ______和 ______。

15.不同群落的交界地区或许两类环境的相接触部分称为______。

《环境生态学》A卷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环境生态学》A卷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卷答案A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1. 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2. 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3. 液相气相固相4.无限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有限条件下的种群增长5.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6.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7. 单顶级多顶级顶级格局说8.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9. 内因演替外因演替10.市场价格和替代花费环境偏好显示法条件价值绿色国民帐户11.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12.反馈机制抵抗力恢复力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 - - - + - - + +三、名词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提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的产品和环境效应。

2.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它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发育和调节达到某种稳定状况,包括结构稳定、功能稳定和输入输出稳定。

4.生态监测:凡是利用生命系统为主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生态监测。

5.退化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二者共同干扰下,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

6.生态对策:是一个物种在生存斗争中对环境条件采取适应的行为;在长期稳定的环境中生活的种群尽可能均匀地利用环境;在迅速出现随后又消失的环境中,生物能及时地寻找有利的继续生存的地点。

7.超富集植物(超积累植物):可以在高浓度金属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并在体内累积大量的重金属,其浓度为普通植物的100倍以上,最高的可达到1%的植物体干重。

四、简答题(本大题五小题共35分)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环境生态学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环境生态学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生态学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回答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由哪些成分所组成,试举例加以说明。

生态系统一般系统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一定相互关系的各个部分的集合。

(1分)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由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统一体。

(1分)生物和非生物两大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光、热、水、土、大气、岩石及非生命的有机物质等。

(1分)农业生态系统或森林生态系(1分)2、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生态金字塔是如何表述的?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构成食物链。

(1分)由多条相关食物链组成食物网。

(1 分)营养级是生物在捕食与被捕食中所处的位置。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的是顺序由低到高排列起来,绘成结构图,就会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生态金字塔。

(2分)3、什么雨是酸雨?酸雨有哪些特点?大气降雨中pH小于7的降雨,称为酸雨。

(2分)酸雨是大气遭到污染的结果,对植物、动物和金属物品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2分)4、什么叫环境容量?如何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土壤存在一个可承纳一定污染物而不致污染作物的量,这个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称为土壤环境容量。

(1分)在不使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的条件下,土壤中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一个特定环境对污染物的容量是一定的。

其容量大小和环境空间的大小、各环境要素的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

环境空间越大,环境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就越大,环境容量也就越大;对某些污染物而言,它的理化性质越不稳定,环境的容量也越大。

(3分)5、什么是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有何作用?生态工程可以是人工设计的一个生物群落、一个生态系统或一个更为宏观的地域性的生态空间,其中以生物种群落为主要结构成分,人为参与调控,并实现一定功能的工程系统。

(1分)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多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填空题1.______利用和______的共同利用是种群利用空间的主要方式。

2。

______食物链、______食物链和______食物链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三种主要类型。

3。

《寂静的春天》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描写的是使用___________所产生的种种危害。

4。

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5。

3S技术已广泛用于生态学的研究,3S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6。

Gaia假说即____________学说,该假说认为地球自我调节过程中,_________是起主导作用的。

7. r对策者具有高_______力,K对策者具有高_______力。

8.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环境。

9。

按环境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环境三类。

10。

按环境的主体分,目前有两种体系,一类是以________为主体,另一类是以________为主体.11. 按年龄锥体的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12。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______生态系统、______生态系统和______生态系统。

13。

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________因子、_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14. 按生殖年龄可把种群中的个体区分为三个生态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15。

不同群落的交界区域或者两类环境的相接触部分称为______。

16。

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

环境生态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链的,营养级常错综复杂,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

食物链间交错纵横,彼此交叉相连,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5、初级生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所以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的生产。

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太阳能,把无机物质合成、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

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

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5分)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2、简述高等植物的五个生活型。

(每点2分)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地面25cm以上,多为乔木、灌木等。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cm以下,芽受土表或残留物保护。

多为灌木、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在不利季节、其地上部分死亡,但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

生态与环境学试题库+答案

生态与环境学试题库+答案

生态与环境学试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A. 相互独立的过程B. 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C. 能量流动主导物质循环D. 物质循环主导能量流动答案:B2.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D3. 在食物链中,狼与兔子的关系是()A. 捕食关系B. 竞争关系C. 共生关系D. 寄生关系答案:A4.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A. 鹰B. 鼠C. 草D. 豹答案:B5.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A. 全球性B. 区域性C. 线性D. 非线性答案:A6. 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食物链D. 食物网答案:D7. 下列哪种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A. 沙漠B. 草原C. 森林D. 盐湖答案:C8.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A. 生物种类B. 生物数量C. 生物种类组成D. 生物的空间分布答案:B9. 下列哪种生态过程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合成作用答案:C10. 下列哪个概念描述了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A. 生态系统B. 生态位C. 生态平衡D. 生态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 人类答案:ABCD12. 下列哪些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 鹰和蛇B. 兔子和草C. 狼和兔子D. 豹和狮子答案:AC1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A. 单向性B. 逐渐减少的特点C. 可传递性D. 循环性答案:ABC14. 下列哪些生态系统属于陆地生态系统?()A. 森林B. 草原C. 沙漠D. 盐湖答案:ABC15.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 生物种类B. 生物数量C. 生物种类组成D. 生物的空间分布E. 生态过程答案:A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逆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生态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链的,营养级常错综复杂,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

食物链间交错纵横,彼此交叉相连,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5、初级生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所以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的生产。

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太阳能,把无机物质合成、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

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

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5分)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2、简述高等植物的五个生活型。

(每点2分)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地面25cm以上,多为乔木、灌木等。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cm以下,芽受土表或残留物保护。

多为灌木、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在不利季节、其地上部分死亡,但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

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又称地下芽植物。

更新芽位于土表以下或水中。

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⑤一年生植物:植物只能在适宜的季节生长,以种子的形式渡过不良季节。

3、简述食物链的三种基本类型。

根据食物链能量流动的起点和生物成员取食方式的差异,食物链可分成三种:(1)捕食食物链或牧食食物链。

从活体绿色植物→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

如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草→蝗虫→蛇→鹰;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甲壳类→小鱼→大鱼。

(4分)(2)腐食食物链或碎食食物链。

从死的动植物残体开始,食物链上的生物以微生物和小型动物为主。

如:动植物残体→蚯蚓→线虫→节肢动物。

(3分)(3)寄生食物链。

以活的生物有机体为营养源,取食者以寄生方式而生存的食物链。

一般开始于较大的生物,如:哺乳动物→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

(3分)4、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三种基本类型。

(1)水循环: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的推动下完成的。

可以说,没有水循环就没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也就没有生命。

(3分)(2)气体型循环:大气和海洋是气体型物质循环的主要贮存库。

所以,气体型循环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关。

循环具有明显的全球性。

属于这一循环物质主要有C、N、O等。

气体型循环与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密切相关。

(4分)(3)沉积型循环:沉积型物质循环的主要贮存库是岩石、沉积物和土壤。

其物质一般要通过岩石风化作用和沉积物的溶解作用才能转变成可供生态系统利用的营养物质。

循环过程慢,循环是非全球性的。

沉积型循环的物质主要是矿物质如:P、S、Na、Ca5、图解磷循环的过程并说明其特点。

磷循环的特点:(3分)磷主要有两种存在形态:岩石态和溶盐态。

P循环的起点始于岩石的风化,终于水中的沉积,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磷循环的过程:(7分)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性。

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①水生植物(8分)水生植物就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的总称。

包括: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挺水植物。

沉水植物如苦草、黑藻;浮水植物如浮萍(漂浮植物)、荷花(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如了芦苇、香蒲等。

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有很大区别。

水生环境的主要特点为:弱光、缺氧、密度大、粘性高、温度变化平缓以及能溶解各种无机盐类。

因此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在植株形态及组织结构上有本质区别。

由于弱光,水生植物水下的叶片多分裂为带状、线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阳光的面积。

由于水下缺氧,水生植物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有利于空气从水上部器官和CO2进入水下器官,以保证各器官及组织对氧气的需要。

如水稻、荷花。

另外,水生植物的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②陆生植物(7分)陆生植物指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

包括湿生、中生和旱生三种类型。

陆生植物主要表现为对水分不足的适应性。

湿生植物适宜生长在潮湿环境中,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

中生植物指生长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环境中的植物。

具有一整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和功能。

如有较发达的根系和水分输导组织。

旱生植物生长在干旱环境中,能耐受较长时间的干旱环境。

这类植物多分布在干热草原及荒漠区,该类植物一般有很发达的根系,增加对水分的吸收,同时地上部叶面积很小,叶片特化为针状、鳞片状等,且气孔下陷,叶片表面有很厚的角质层或白色绒毛,在干旱条件下叶片可以收缩、卷曲,减少水分散失。

有的旱生植物有发达的贮水组织,美洲沙漠中的仙人掌贮水可达2t,西非的猴面包树贮水可达4t。

2、试述温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1)温度的生态作用(5分)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生理活动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后,生理活动的速度会下降。

由于酶的活性存在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相应就形成了生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

法国学者Reaumur就从变温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结出了温度与生物发育关系的普遍规律,即有效积温法则。

这个法则表明,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后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植物类别其各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2)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5分)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下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和进化,在形态、生理及行为方面形成了很多对低温的适应性。

在形态方面,对生长在极地及高山上的植物,芽、叶片及植物表面有油腊类物质、鳞片、蜡粉、密毛的保护,植物矮小并呈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有利于保温。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头较大,身体突出部分少,有利于保温及减少散热,还通过增加羽毛的厚度、密度及皮下脂肪的厚度,提高身体的隔热性能。

植物常以不易受冻的种子、根、块茎等越冬。

木本植物则以落叶相适应。

在生理方面,低温环境中的植物常通过减少组织中的水分及增加细胞中物质的浓度来降低植物组织的结冰点,增加抗寒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使一些植物的冰点降低到-30℃甚至更低。

在生理方面,动物可以靠增加体内产热量来保持体温。

(3)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5分)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及行为这三个方面。

在形态上,植物的绒毛和鳞片能阻挡太阳光,有些植物体表呈白色、银白色、革质发亮,可以反射阳光。

在生理上,植物对高温的适应性是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类的浓度,减缓植物代谢速度及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能力。

植物还靠旺盛的蒸腾作用来散热。

动物对高温的适应主要靠行为:如躲到阴凉处、昼伏夜出、夏眠等。

B 卷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2、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要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也是有阶段性的。

3、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其适宜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4、生态系统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自然整体。

5、食物链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间传递,各种生物按食物关系排列成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顺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光质的生态作用。

不同波长的光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植物叶片对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的程度直接与波长有关。

所以不同的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及形态建成等的作用不一样。

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是可见光区(380~760nm)。

叶绿素吸收的主要是红、橙光,红、橙光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这部分光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产生生理效应,因而称为生理有效辐射。

而绿光很少被植物吸收利用,称为生理无效辐射。

(5分)实验表明,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蓝紫光和青光对植物的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较大影响,能抑制植物的伸长而使植物形成矮壮的形态,也是支配细胞分化的重要光线,还影响植物的向光性。

(3分)在不可见光区,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对动植物有害。

但适量的紫外线光照射对昆虫等动物新陈代谢所必需的。

这与唯生素D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2分)2、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法国学者Reaumur就从变温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结出了温度与生物发育关系的普遍规律,即有效积温法则。

这个法则表明,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后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植物类别其各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5分)其公式可表示为:K=N(t-t0),t为生物学零度。

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学零度是不同的。

(2分)这个法则在今天的植物生态学和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的种植制度和茬口安排、害虫防治预报上很有意义。

(3分)3、简述他感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分)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①他感作用与歇地现象。

植物的他感作用在农业及林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上,有些作物不宜连作,必须与其他作物轮作,因为连作对作物的长势有很大影响,降低产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歇地现象。

如早稻不宜连作,因为它的根系能分泌一种物质,对下一茬早稻有抑制作用。

西瓜也不宜连作。

(3分)②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

植物群落都由一定种类的植物组成,他感作用是造成植物群落中一定种类植物的形成,而另一些种类植物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