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f8bb8f6137ee06eef91845.png)
深圳市水官高速公路连接线(清平高速公路)项目第8A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深圳水官高速公路连接线(清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工程第8A标段项目部二〇一二年十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的编制是以深圳市水官高速公路(清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工程第8A标段招标文件、《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95—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相关文件为依据。
二、适用范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半刚性路面结构。
一般位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或水泥混凝土面板下。
三、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深圳市水官高速公路(清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工程第8A标段。
本项目是清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立项名称为《深圳水官高速公路连接线(清平高速公路)工程》,路线全长12.749公里,起于一期工程已建成的龙景立交北侧(桩号为K7+680.517),向北跨越布吉吉华路、秀峰山塘、平南铁路、坂李大道(规划路),下穿机荷高速公路(东段),继续向北与平湖街道的富安西路相交后,在平湖嘉湖路上平行高架,上跨十号路、西宝路,惠华路及平大路,再沿观澜街道的环观南路和烟桥路继续平行高架,跨越高尔夫大道,至设计终点(桩号为K20+430),与规划中的外环高速公路塘背立交衔接。
全线设吉华大桥、甘坑大桥、平南铁路大桥、石壁大桥、富安立交主线Ⅰ、Ⅱ号桥、平湖高架桥、金龙立交主线Ⅰ、Ⅱ号桥和观澜高架桥;设置互通式立交4座。
全线在富安互通式立交设置匝道收费站3座,在金龙互通式立交设置匝道收费站4座。
本项目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标准路基宽度32.0m,其断面构成为:2.0(中央分隔带)m+2×3×3.75(行车道宽)m+2×0.5(左侧路缘带)m+2×2.50硬路肩m(含右侧路缘带0.5m)+2×0.75(土路肩)m=32.0m。
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9a1b25901020207409cce.png)
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作者:————————————————————————————————日期:深圳市大浪南路改造工程基层水泥稳定层方案施工单位: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大浪南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大浪和龙华街道,北接规划观天路,南与现状龙观路相连。
本项目为现状路改造工程,道路沿线均为建成,为既有道路改扩建工程,,全长约3474.349m,采用城市Ⅱ级道路标准,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标准断面路幅宽40米,主道双向六车道。
道路改造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箱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燃气、电力电信及照明工程、交通设施及监控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
本路基结构分别为4%水泥稳定石粉渣基层及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由于两种稳定层在施工工艺上并无太大区别,下面仅以稳定级配碎石为例进行工艺描述。
二、施工方法1、施工流程石屑水泥碎石↓监理工程师验收土路基料斗↓合格↓加水施工放样拌和↓运输出料摊铺混合料↓检平↓碾压↓找补整型↓碾压↓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养护2、主要施工方法(1)材料的准备①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时,检查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及厂家的化验报告,严禁使用没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化验报告的水泥。
水泥使用前,对其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②石屑:石屑坚硬、耐久、干净无杂物,含泥量不大于3%,最大粒径不超过1cm。
③拌和采用自来水,不含有害杂质。
(2)机械的准备检查拌和机及压路机是否运行正常,计量设备是否准确。
(3)试验路段工程开工前,将拟用的材料样品委托实验室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并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在未开始铺筑水泥稳定石屑基层至少28天前,先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试铺一段800m2的试验路段。
试验路段试验方案包括采用不同设备类型及技术,用不同的压实方法,以检验所采用的设备能满足备料、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效率以及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可靠性。
2017年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
![2017年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2f24479700abb68a882fb73.png)
编制说明石粉渣是碎石场的筛余料,利用石粉渣修建道路基层,不但可就地取材,并能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价值,在我市已使用多年。
现已全面推广使用,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定,影响施工质量。
为保证工程质量。
由深圳市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总站黎文芳收集研究分析了本市有关单位历年来的试验研究和施工经验总结资料。
并调查了广东省有关单位的试验研究和使用情况,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规范。
编制出《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市政府基建办公室组织专业会议审查定稿。
第一章总则1、水泥稳定石粉渣是采用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掺入适当的水泥和水的混合料,经过拌和、压实、养生后,达到规定强度的路面基层材料。
2、水泥稳定石粉渣具有早期强度高(七天抗压强度可达到使用强度的70%左右),水稳性好,具有良好的板体性,但耐磨性差,不能作为道路的面层。
3、水泥稳定石粉渣的强度可以调整。
适用于修筑各级道路基层,尤其适合于多雨地区,以及重交通量道路和高速公路面基层。
第二章材料1、石粉渣集料要求颗粒坚硬,不含土块等杂质。
一般松干容重1500~1600kg/m³,细度模量~。
2、石粉渣材料应粗细掺配,一般其粒径组成应控制为:毫米以上的粗颗粒和毫米以下的细粒料各占一半为宜,粒径不大于40毫米;小于毫米的粉料不超过10%。
3、水泥应选用终凝时间长的品种,而且以较低标号为宜,如325号。
4、拌和混合料和养生的用水,一般采用清洁的饮用水为宜。
第三章混合料1、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配比,一般采用重量比,水泥剂量以石粉渣干重的百分数表示。
2、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应通过试验决定,根据我市实践经验,作为重交通量干线路面基层的水泥剂量采用石粉渣干重的6%。
3、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压实含水量,一般应通过试验决定。
如受试验条件限制时,也可参考我市实践经验使用,一般最佳压实含水量可控制在7 ~ 9 % 的使用范围。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细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ab87ae4c1c708a1294a4414.png)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细则
场拌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除应按二灰稳定碎石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泥:用带标号水泥,最好采用325#水泥,这样在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水泥用量较大,水泥碎石混合料稳定性较好,水泥的终凝时间要超过6小时。
2、场拌水泥碎石从加水拌合到碾压成型不得超过3小时。
3、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禁用平地机摊铺水泥碎石,必须用摊铺机铺装。
4、横向接缝的处理。
(1)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驶离摊铺混合料末端。
(2)人工将摊铺末端混合料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
(3)将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米长,其
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以防碾压时方木纵向推移。
(4)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5)再重新摊铺混合料前,将砂砾、碎石、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5、纵向接缝的处理
原则上不允许出现纵缝,如果必须出现时,按《公路工程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5.14方法办理。
6、养护
可用塑料薄膜、湿砂、湿草帘或沥青乳液覆盖养生,不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保证在整个养生期内路面基层表面湿润。
如果设有下封层,基层碾压完毕检查合格后立即做下封层养生。
养生期间禁止任何车辆通行(洒水车除外)。
7、养生结束后,要钻芯检查基层成型情况,对不成形或成型不好的段落要查明原因,返工处理。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56036787c24028905fc334.png)
深圳市水官高速公路连接线(清平高速公路)项目第8A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深圳水官高速公路连接线(清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工程第8A标段项目部二〇一二年九月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的编制是以深圳市水官高速公路(清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工程第8A标段招标文件、《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95—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相关文件为依据。
二、适用范围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半刚性路面结构。
三、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深圳市水官高速公路(清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工程第8A标段。
本项目是清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立项名称为《深圳水官高速公路连接线(清平高速公路)工程》,路线全长12.749公里,起于一期工程已建成的龙景立交北侧(桩号为K7+680.517),向北跨越布吉吉华路、秀峰山塘、平南铁路、坂李大道(规划路),下穿机荷高速公路(东段),继续向北与平湖街道的富安西路相交后,在平湖嘉湖路上平行高架,上跨十号路、西宝路,惠华路及平大路,再沿观澜街道的环观南路和烟桥路继续平行高架,跨越高尔夫大道,至设计终点(桩号为K20+430),与规划中的外环高速公路塘背立交衔接。
全线设吉华大桥、甘坑大桥、平南铁路大桥、石壁大桥、富安立交主线Ⅰ、Ⅱ号桥、平湖高架桥、金龙立交主线Ⅰ、Ⅱ号桥和观澜高架桥;设置互通式立交4座。
全线在富安互通式立交设置匝道收费站3座,在金龙互通式立交设置匝道收费站4座。
本项目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标准路基宽度32.0m,其断面构成为:2.0(中央分隔带)m+2×3×3.75(行车道宽)m+2×0.5(左侧路缘带)m+2×2.50硬路肩m(含右侧路缘带0.5m)+2×0.75(土路肩)m=32.0m。
道路水泥稳定石粉渣基层方案
![道路水泥稳定石粉渣基层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2e43b90722192e4536f6dd.png)
道路水泥稳定石粉渣基层方案本合同段路面基层为6%及4%水泥稳定石粉渣,采用集中厂拌、汽车运输及摊铺机机械摊铺,然后采用压路机压实,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基层施工。
配备平地机2台、压路机8台、摊铺机2台、洒水车3台、稳定土拌合机1台、15T自卸汽车20台,保证按时完成本工程的路面基层的施工。
(1)施工准备1、导线、水准点复测路面开工前,再次组织测量人员对全线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恢复施工过程中毁坏、丢失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并将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2、测量放样: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碎石施工采用导线法控制高程、厚度和平整度,在两侧每5米钉一导线桩,上挂导线,并用拉力器测其拉力,两端要固定紧,不能松弛。
3、材料的供应和储存拌合场的进出场道路和堆料场地要清理、整平、压实,对其表面进行水泥砼固化处理并完善排水系统,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使用,各种集料进场前要经过检验。
不同粒级砂石料要分隔堆放,并做好标识。
雨季施工时,料堆要覆盖防雨。
材料应分规格堆放并有一定的储量。
4、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开工前,做好各种粒径石料、砂、水泥等原材料试验,并做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试验,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强度确定最佳配合比及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形成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5、准备下承层底基层施工前,需将路基顶面进行复测、整形,对因车辆行驶及自然因素造成的坑凹不平处,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填补压实。
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检验及清理,并洒水润湿,合格后再进行上层的施工。
6、试验路段在工程开工前一个月,将拟用于本工程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路面底基层、基层开工前14天,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备齐并投入本项工程的全部路面工程设备及各种材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向监理申报试验段施工方案。
用《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各铺筑一段单幅长度200m的试验路段,以证实混合料的最佳级配和拌和、摊铺、压实机具的效率。
确定最佳机械组合、碾压方法、松铺系数及摊铺厚度,并验证配合比。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28d29c0fab069dc51220118.png)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技术规范1.1 一般规定1.1.1按照土中单个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三种。
1.1.2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土颗粒(即砾石、砂粒、粉粒和粘粒)和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土质量。
1.1.3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1.1.4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在只能使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时或水泥稳定集料的强度要求明显大于规定时,水泥℃剂量不受此限制。
1.1.5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
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并应在第1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1.1.6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结构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应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路拌法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
1.1.7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2)配料应准确。
(3)路拌法施工时水泥应摊铺均匀。
(4)洒水、拌和均匀。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6)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气候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大1%~2%)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最低要求)。
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98%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水泥稳定细粒土93% 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水泥稳定细粒土95%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5%水泥稳定细粒土93% 由于当前有多种大能量压路机,宜提高压实度1%~2%。
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c0122d5bbfd0a78567309.png)
2、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本工程路面结构层:机动车道采用20cm厚4%水泥稳定石粉渣、20厚6%水泥稳定石粉渣结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采用15cm厚水泥稳定石粉渣。
在路床达到设计要求的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要求值以上后方可进行路面工程的施工。
施工顺序根据管、井施工进度及路基成型情况,采用平行交叉作业。
路面水泥稳定石屑结构层的施工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施工,施工规范为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JTJ034-85,结合《深圳地区稳定石粉渣基层施工暂行规定》要求。
施工要点如下:(1)准备工作①备料: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
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配制成混和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1.0%。
②准备下承层:对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现“弹簧”现象,则采用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刮除搓板和辙槽,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和规定的路拱。
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③施工放样:在土基层或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边缘的设计高程。
(2)施工要点石屑料径和级配必须满足规范要求,集料配料必须准确。
雨季施工时,采取措施保护集料免受雨淋。
采用325#或425#水泥且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严格控制水泥剂量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必要时,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严格掌握基层厚度,其路拱横坡与面层一致。
用压路机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g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
![g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98c75513169a4517623a348.png)
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1.1、水泥稳定石粉渣是采用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掺入适当的水泥和水的混合料,经过拌和、压实、养生后,达到规定强度的路面基层材料。
1.2、水泥稳定石粉渣具有早期强度高(七天抗压强度可达到使用强度的70%左右),水稳性好,具有良好的板体性。
但耐磨性差,不能作为道路的面层。
1.3、水泥稳定石粉渣的强度可以调整,适用于修筑各级道路的基层,尤其适合于多雨地区,以及重交通量道路和高速公路基层。
第二章材料2.1、石粉渣集料要求颗粒坚硬,不含土块等杂质。
一般松干容重为1500~1600kg/m2,细度模量3.3~3.5。
2.2、石粉渣材料应粗细掺配,一般其粒径组成应控制为:粒径2.5毫米以上的粗颗粒及粒径2.5毫米以下的细颗粒各占一半为宜;粒径大于40毫米的粗粒及粒径小于0.7毫米的粉料不超过10%。
2.3、水泥应选用终凝时间长的品种,而且以较底标号为宜,(如325号)。
2.4、拌和混合料和养生的用水,一般采用清洁的饮用水为宜。
第三章混合料3.1、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配比,一般采用重量比。
水泥剂量以石粉渣干重的百分数表示。
3.2、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应通过试验决定。
根据我市实践经验,作为重交通量干线路面基层的水泥剂量采用石粉渣干重的6%。
3.3、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压实含水量,一般应通过试验确定。
如受试验条件限制时,也可参照我市实践经验使用,一般最佳压实含水量可控制在7~9%的使用范围内。
现场外观检查,一般以能手握成团、但不冒浆粘手、落地能散开为宜。
3.4、混合料施工时的含水量控制:当天气干热时,可采用最佳含水量范围的上限(8~9%);当天气潮湿时,可采用最佳含水量范围的下限(7~8%)。
施工时每立方松混合料的加水量可用下式计算:Wg=1.06Yo’(W-Wa)式中:Wg-----每立方米松混合料的加水量(kg/m3)W-----最佳含水量的取值(7~9%)Wa-----石粉渣混合料的含水量(%)Yo’-----石粉渣的松容重3.5、混合料的最大压实干容重应通过试验确定。
水泥石粉渣回填方案
![水泥石粉渣回填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6935ee19e8b8f67c1cb9f0.png)
XXX中学(XXX学校)基坑底标高低于基础基础梁底板底标高采用6%水泥石粉渣回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X工程由XXX局投资兴建,本工程地处XXX和XXX之间,总用地面积19509.52㎡,总建筑面积41495.76 m2,地下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共二栋。
其中,XX5层,XX学校12层。
该工程主要使用功能为教学、办公及附属用房。
贝丽中学为多层建筑,地面以上用于安排教学、办公及后勤服务,地下为篮球训练场及附属设备用房;XX学校12层,为一类高层建筑,地上用于安排教学、办公、学生宿舍、餐厅等,地下为车库及附属设备用房。
地下室车库部分平时停车。
二、原基坑设计及施工概况:基坑土方设计为大开挖方式,设计基坑底标高为承台底标高。
原基坑设计单位为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基坑施工单位为深圳市特皓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基坑大开挖结束时间为2011年7月10日,我司于2011年11月10日中标上部建筑施工。
基坑底部有松土层(我司进场前已形成)已施工完成的基坑,对坑底松土厚度作实测,XXX松土厚度为20cm,XXX为15cm。
根据XXX基坑支护平面图,XXX基坑大开挖完成后基坑底标高分三个高度(松土表面标高),由北至南坑底完成后标高分别为第一台阶11.6m、第二台阶9.9m、第三台阶8.9 m(有地下室部分);XXX学校基坑大开挖后坑底标高为9.3m(松土表面标高)。
由X施工图,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9.4m;XXX学校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9.7m。
按现场实测后XXX基坑底标高低于底板底标高500(松土层表面),松土层厚度为200,松土层底标高为8.7m(绝对标高,相当于XXX-6.2m);XXX学校基坑底标高低于底板底标高400(松土层表面)松土层厚度150松土层底标高为9.15m(绝对标高,相当于珠宝学校-6.25m);X三、回填步骤:为保证回填压实质量,原基坑底标高至底板底标高之间用满填碾压,后开挖承台及基础梁的基坑及基槽。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细则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b0d7faf700abb68a982fb66.png)
4 试验路段应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行。如果试验路段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验收,可作为永久工程的一部分,并按合 同规定进行计量支付。否则,应移出重做试验路段,费用由 承包人自负。
5 承包人应根据试验路段所取得的资料与数据,编写试 验路总结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并作为正式开工的依 据。试验路段确认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 系数、碾压遍数和压实厚度、最佳含水量等均作为今后施工 现场控制的依据。
3.2.3.2 各种材料必须在使用前 56 天选定。承包人应将具 有代表性的样品在监理工程师确认的试验室进行材料的标 准试验及混合料组成设计。
3.2.3.3 水泥稳定碎石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 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行。
3.2.3.4 水泥稳定碎石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设计图纸所规 定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集料,确定必 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4 压实后表面做到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不得产生“大 波浪”现象。碾压后对边线进行人工拍打,使边坡整齐、密 实,坡面平整、不松散。
5 压路机停车要错开,而且离开 3m 远,最好停在已碾压 好的路段上,以免破坏碾压成型的基层结构。
6 碾压宜在水泥终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 碾压完成后应及时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3.2.4 铺筑试验路段
3.2.4.1 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正式开工之前,承 包人应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铺筑长度为 200 米的试验路 段。
3.2.4.2 在试验路段开始至少 14 天这前,承包人应提出铺 筑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方案内容 包括:试验人员、机械设备、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等详细说 明。
2 如采用散装水泥,在夏季高温作业时水泥进场入罐时 的入罐温度不能高于 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 应采用降温措施。
道路水泥石粉渣施工
![道路水泥石粉渣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5c73ddbaccbff121dc368376.png)
道路水泥石粉渣施工(一)水泥摊铺1.根据水泥石粉渣层的厚度和预测的干容重及水泥剂量,计算每一平方米水泥石粉渣所需的水泥重量,并换算出每包水泥(50Kg)的摊铺面积和水泥纵横摆放的间距,然后用石灰在石粉渣上撤出每袋水泥摆放的标线。
2.水泥摊铺时,须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基本相等。
水泥摊铺后,认真检查表面有无空白或过分集中的地方,如有,及时予以平衡处理。
3.水泥摊铺后,必须立即进行拌和、压实施工,不得延误。
(二)拌和深度和时间的控制1.混合料的拌和按4遍进行掌握,开始两端不应翻拌到底,以防水泥落到层底,后面两遍,须翻拌到底。
2.水泥加水后,水化反应立即开始,拌和及碾压施工必须紧跟进行,水泥石粉渣层的施工,从拌和到碾压成活的时间宜控制在3小时之内,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
(三)碾压成型1.整平后,混合料的含水率以不大于配合比最佳含水率的2%为宜,如表面水分不足,应适当均匀洒水,并用14吨压路机进行碾压,从路缘开始,沿纵向逐渐移至路中,每次轮迹重叠二分之一,速度1.5—1.7公里/小时,碾压遍数可掌握在6—8遍,以外观没有明显轮迹,并无浮料、脱皮、松散和软弹现象而告成活。
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此间严禁一切机动车辆行驶。
2.基层表面不平整的修整很困难,故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好板面高程和平整度。
3.与构筑物连接的地方,如地下管线的地面井口、挡墙边缘等,往往不能充分地压实,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打夯机进行补夯。
4.因砼板内发生的应力,一般在边缘部位较大,若这部分的基层承载力不足,则容易造成砼板的损坏,故必须特别留意有砼板的两侧加宽部分的基层施工质量。
四、基层(水泥石粉渣稳定层)的质量检查验收1.道路面层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XX地区《道路水泥石粉渣稳定层质量检验评定暂行标准》”的各项要求,对道路基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具体的检查验收工作由我施工单位先行验收合格后,申请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合格后,请其在有关检查验收记录上,予以签证认定,对于该工程道路基层的质量验收,外观检查主要检查基层表面是否平整密实,有无坑洞、松散,有无明显起伏和粗细集中等现象,以及12T以上重型碾压机机械轮迹是否大于5毫米等情况:实测实量应把重点放在压实度、厚度、板结厚度、高程和平整度等项目上,对于经检查认定为质量不合格的路段、部位,如果是压实度、厚度、板结厚度或高程不符号要求的,不管面积多大,必须全部返工重做:对于其它检查项目,允许进行整修,但必须经质量监理单位组织质量复检合格,办理检查验收签证后,方可进行水泥路面工程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优选)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96f0721e856a561253d36fca.png)
深圳市水官高速公路连结线(清平高速公路)项目第8A 标段水泥稳固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中铁七局企业第三工程有限企业深圳水官高速公路连结线(清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工程第8A 标段项目部二〇一二年十月水泥稳固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照本施工方案的编制是以深圳市水官高速公路(清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工程第8A 标段招标文件、《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 、《公路工程质量查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 — 2005 )、《公路工程无机联合料稳固资料试验规程》( JTJ057— 94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95— 9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 — 95 )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有关文件为依照。
二、合用范围水泥稳固碎石基层合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半刚性路面构造。
一般位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或水泥混凝土面板下。
三、工程概略本合同段为深圳市水官高速公路(清平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基层及底基层工程第 8A 标段。
本项目是清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立项名称为《深圳水官高速公路连结线(清平高速公路)工程》,路线全长 12.749 公里,起于一期工程已建成的龙景立交北侧(桩号为 K7+680.517 ),向北超越布吉吉华路、秀峰山塘、平南铁路、坂沿观澜街道的环观南路和烟桥路持续平行高架,超越高尔夫大道,至设计终点(桩号为 K20+430 ),与规划中的外环高速公路塘背立交连接。
2 / 26word.全线设吉华大桥、甘坑大桥、平南铁路大桥、石壁大桥、富安立交主线Ⅰ、Ⅱ号桥、平湖高架桥、金龙立交主线Ⅰ、Ⅱ号桥和观澜高架桥;设置互通式立交4 座。
全线在富安互通式立交设置匝道收费站 3 座,在金龙互通式立交设置匝道收费站 4 座。
本项目为双向 6 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 ,标准路基宽度 32.0m ,其断面组成为: 2.0 (中央分开带) m+2 ×3 ×3.75 (行车道宽) m+2 ×0.5 (左侧路缘带) m+2 ×2.50 硬路肩 m (含右边路缘带0.5m ) +2 ×0.75 (土路肩)m=32.0m 。
(完整版)水泥石粉渣回填方案
![(完整版)水泥石粉渣回填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bd59f8011ca300a7c3901a.png)
XXX中学(XXX学校)基坑底标高低于基础基础梁底板底标高采用6%水泥石粉渣回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X工程由XXX局投资兴建,本工程地处XXX和XXX之间,总用地面积19509.52㎡,总建筑面积41495.76 m2,地下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共二栋。
其中,XX5层,XX学校12层。
该工程主要使用功能为教学、办公及附属用房。
贝丽中学为多层建筑,地面以上用于安排教学、办公及后勤服务,地下为篮球训练场及附属设备用房;XX学校12层,为一类高层建筑,地上用于安排教学、办公、学生宿舍、餐厅等,地下为车库及附属设备用房。
地下室车库部分平时停车。
二、原基坑设计及施工概况:基坑土方设计为大开挖方式,设计基坑底标高为承台底标高。
原基坑设计单位为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基坑施工单位为深圳市特皓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基坑大开挖结束时间为2011年7月10日,我司于2011年11月10日中标上部建筑施工。
基坑底部有松土层(我司进场前已形成)已施工完成的基坑,对坑底松土厚度作实测,XXX松土厚度为20cm,XXX为15cm。
根据XXX基坑支护平面图,XXX基坑大开挖完成后基坑底标高分三个高度(松土表面标高),由北至南坑底完成后标高分别为第一台阶11.6m、第二台阶9.9m、第三台阶8.9 m(有地下室部分);XXX学校基坑大开挖后坑底标高为9.3m(松土表面标高)。
由X施工图,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9.4m;XXX学校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9.7m。
按现场实测后XXX基坑底标高低于底板底标高500(松土层表面),松土层厚度为200,松土层底标高为8.7m(绝对标高,相当于XXX-6.2m);XXX学校基坑底标高低于底板底标高400(松土层表面)松土层厚度150松土层底标高为9.15m(绝对标高,相当于珠宝学校-6.25m);X三、回填步骤:为保证回填压实质量,原基坑底标高至底板底标高之间用满填碾压,后开挖承台及基础梁的基坑及基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说明
石粉渣是碎石场的筛余料,利用石粉渣修建道路基层,
不但可就地取材,并能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价值,在我市已使用多年。
现已全面推广使用,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定,影响施工质量。
为保证工程质量由深圳市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总站黎文芳收集研究分析了本市有关单位历年来的试验研究和施工经验总结资料。
并调查了广东省有关单位的试验研究和使用情况,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和规范。
编制出《深圳地区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施工暂行技术规定》,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市政府基建办
公室组织专业会议审查定稿。
第一章总则
1、水泥稳定石粉渣是采用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掺入适当的水泥和
水的混合料,经过拌和、压实、养生后,达到规定强度的路面
基层材料。
2、水泥稳定石粉渣具有早期强度高(七天抗压强度可达到使用强
度的70%左右),水稳性好,具有良好的板体性,但耐磨性
差,不能作为道路的面层。
3、水泥稳定石粉渣的强度可以调整。
适用于修筑各级道路基层,
尤其适合于多雨地区,以及重交通量道路和高速公路面基层。
第二章材料
1、石粉渣集料要求颗粒坚硬,不含土块等杂质。
一般松干容重
1500~1600kg/m 3, 细度模量3.3~3.5 。
2、石粉渣材料应粗细掺配, 一般其粒径组成应控制为:2.5 毫米
以上的粗颗粒和2.5 毫米以下的细粒料各占一半为宜,粒径不大于40 毫米;小于0.074 毫米的粉料不超过10%。
3、水泥应选用终凝时间长的品种,而且以较低标号为宜,如325
号。
4、拌和混合料和养生的用水,一般采用清洁的饮用水为宜。
第三章混合料
1、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配比,一般采用重量比,水泥剂量
以石粉渣干重的百分数表示。
2、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应通过试验决定,根据我
市实践经验,作为重交通量干线路面基层的水泥剂量采用石粉渣干重的6%。
3、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压实含水量,一般应通过试验决
定。
如受试验条件限制时,也可参考我市实践经验使用,一
般最佳压实含水量可控制在7 ~ 9 % 的使用范围。
现场外观检查,一般以能用手握成团,但不帽浆粘手,落地能散开为宜。
4、混合料施工时的含水量控制,当天气干热时,可采用最佳含
水量范围的上限(8 ~ 9 % ),当气候潮湿时,可采用下限
(7 ~ 8 % ),施工时每立方米松混合料的加水量可用下式计算。
W g = 1.06 丫’。
( w - ws )
式中:wg -------- 每立方米松混合料加水量(k g /m 3)w ------ 最佳含水量取值(7〜9 % )
ws ------- 石粉渣混合料的拌水量(% )
———石粉渣松容重
5、混合料的最大压实干容重应通过实验确定。
如受试验条件限
制,也可参考我市经验数据使用,一般最大压实干容重为
2100~2200 kg / m 3。
6、6%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
七天的试件抗压强度大于
30 kg /cm 2 (相当弹性模量6000 kg /cm 2左右),而不
大于40 kg /cm 2(相当弹性模量7000kg /cm 2左右)。
第四章施工
1、路槽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暂行标准道路
工程》C J J 1 —8 1 的有关标准。
2、路基弹性模量小于1000kg/cm 2时,宜设垫层,垫层厚度一
般不宜小于15 厘米。
3、配料方法可采用重量方法、体积法和层铺法。
4、拌和方法可采用机械路拌法、机械厂拌法、人工路拌法。
一
般宜采用机械拌和法;如采用人工拌和时,应严格控制拌和
的均匀性,可参照附录的施工方法进行。
5、辗压前必须检查控制最佳压实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匀性。
每次压
实厚度最小为10 厘米,最大为20 厘米,超过20 厘米。
可分层压实,下层压实后,表面洒水润湿, 即可施工上层。
(使用
18 吨重型振动压路机辗压时,每次压实厚度最大可到25 厘
米)。
6、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乘以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宜接试铺决定。
用人工拌和人工摊铺的压实系数一般可参考使用第一章第3
条。
为防止辗压推移,应先用轻型压路机或履带拖拉机进行稳压,自两侧压向路中,两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 / 3 宽,三轮
压路机每次重叠后轮宽1 / 2 。
用机械拌和机械摊铺的混合
料,可直接用12—15 吨三
轮压路机压实。
最后应辗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度应大于最佳密实度的98 %,标高等其他指标均需符合质量验收标准。
7、辗压过程中要注意找平,在轻型压路机稳压后,要及时铲高
补低,填补处要翻松加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不得出现填补的
薄层现象。
8、分段施工的衔接处要注意处理。
可留出一定长度不压。
预留衔
接处要适当加水泥和水重新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
衔接处也可先压实,待下段施工时再挖松,并适当加水泥和水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
9、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从加水泥拌和到完成压实的延迟时间
(包括干拌时间在内),不应超过3 小时。
10、压成型后,必须及时洒水养护,禁止用水管冲洒,一般养护期
不小于七天,养护结束应即施工面层。
每天洒水次数,以保持表面润湿为宜。
11、雨季施工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情况,采取分段施
工。
保证雨前压实。
如未压实,被雨水冲刷,雨后凉至最佳含水量后,再加水泥拌和压实。
第五章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
1、水泥稳定石粉渣路面基层的施工,必须按照下表项目进行
检验。
每道工序结束,均需经检验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凡不合格项目均需作处理。
2、水泥稳定石粉渣路面基层质量验收标准及允许误差,应
符合下表规定。
水泥稳定石粉渣路面基层质量
验收标准与允许误差表
附注:〔、△为重点项目,优良工程必须100%合格。
2 、试验方法见《公路路面基层材料试验规程》JTJ
J T J 057 —85
附录:
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
人工拌和施工方法
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可米用机械路拌法、机械厂拌法、人工路拌法。
就拌和均匀性而言,机械拌和优于人工拌和。
所以在具备机械条件的地方应优先选用机械拌和法。
如不具备机械拌和条件,或者路段较短(小于500 米),工程量零星分散,则采用人工拌和较为简便。
人工拌和方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拌和铺法,另一种是先铺后拌法,先铺后拌法由于在整个路面都铺满集料,没有空地作移位翻拌,往往翻拌不到底,尤其是松铺厚度较厚时,超过人工使用锄的铁口长度时,更不易翻拌到底,底部往往遗留一层漏拌材料,水泥剂量沿深度竖向分布不均匀,上部水泥多,中部向下水泥逐渐减少,底部空白没有水泥。
先拌后铺法则较先铺后拌法均匀。
此法先经量方,所以
配料也较准确。
而且按计算距离把料分堆卸在路中,路两侧不堆料,因此翻拌时有空地可移位,可消除底部漏拌现象,能保证翻拌到底和均匀性。
所以如采用人工拌和时,应使用先拌后铺法,此法的主要程序和技术要点如下。
一、摊铺石粉渣集料
根据道路设计的宽度和基层厚度,计算每米路长所需的石粉渣松方量。
1 Tor。
g—每米路长所需石粉渣的松方量
b ----- 设计路宽
h――基层设计厚度
r。
一一混合料压实干容重
r。
‘ 一一石粉渣松方干容重
单位均以米、立方米、公斤计算。
并在运料车的装料斗上直接量度每车实际装载的松方量,把每车实际装载量除以每米所需的松方量。
即得每车料在路槽的堆放距离,按距离把料卸在中点,然后进行摊铺,摊铺时力求周边方正,厚度均匀,表面平整,路的两侧留有空地。
以便翻拌移位、堆与堆间也要留有适当空隔(见图一)。
同时随摊铺
石粉渣卸料摊铺示意图
随捡除超尺寸的大块料和土块等其他杂物。
二、洒水闷料
石粉渣集料摊平后,如含水量不足应在集料上洒水闷料。
洒水量应使石粉渣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70%左右,洒水要均匀,防止局部水分过多或过少现象,洒水后宜经一夜充分闷料。
三、摊铺水泥
摊铺平整的石渣集料应成为顶面小底面大的梯形体,量度其实际松铺厚度,然后计算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
0 011
h――石粉渣松铺厚度。
r。
石粉渣松方干容重
单位均以米、立方米、公斤计算。
算得每包水泥摊铺的面积后,在摊铺平整的石粉渣顶面上划 出每袋水泥摊铺面积格线。
按划好的格线,每格摆放一包水 泥(见图)并用刮板将水泥摊铺平整。
底边线
顶边线
每包水泥
摊铺格线
顶边线
摊铺水泥划分格线平面图
摊铺水泥剖面图
到面线//
四、拌和
为了控制从加水泥拌和到压实成型的延迟时间不超过3
小时,保证水泥稳定石粉渣混合料的压实和强度,拌和前必须做好劳动。
由摊铺料堆向路两侧空地翻抛示意图
由路两侧向路中翻抛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