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4-5”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探究
“三、四、五”优质高效课堂的创建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所谓“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课内、课后三个步骤。
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
五课型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
如新知探索课、习题训练课、检测点评课、知识梳理课、实验探究课等等。
一、“345优质高效课堂”创建的背景(一)新课程改革呼唤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课堂。
要求构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主,轻负担重实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促进了课改的步伐随着我市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查找,我们发现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1、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
2、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
3、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
4、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
6、课堂讲授多,课下延伸少。
7、粗放讲授多,课型研究少。
8、继续传统多,自主创新少。
二、“345优质高效课堂”的整体建构(一)“345优质高效课堂”的总体构架“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1.三步: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三、四、五”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三、四、五”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实施方案杨木田一、课题的由来。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市场迅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飞速更新,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原有的一些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素质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已重重阻碍,这就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
数学课堂的实效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项的观念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
这充分说明了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我校确立的“三、四、五”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必将有其深远的研究意义。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依据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陶行知的实践教学法,即“教、学、做”三者合一。
在教学方式上主张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改变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的状况。
3、弗赖登塔尔(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的数学教育理论。
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构建数学学科教学模式。
(1)创情导入,学情调查。
检查预习→情景模拟→导入板题(2)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出示例题→提出要求→学生试做(3)展示交流,解决问题。
产生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共识(4)矫正反馈,延伸问题。
问题开放→汇报交流→课后实践(5)启发预习,指导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1)从合作交流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2)根据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模型”。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一)准备阶段(2010年9月1日~2010年9月5日)1、建立、健全组织。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4-3-5”范式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4-3-5”范式幼儿园科学活动的“4-3-5”范式,是指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该范式将“四个环节”、“三个要素”和“五个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范式的具体内容。
一、四个环节1.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科学活动的开始,也是引导幼儿进入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故事、图片、实物等,引导幼儿产生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欲望。
2. 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科学活动的核心部分。
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将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动手操作,幼儿可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总结环节总结环节是科学活动的收尾部分。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整个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让幼儿对科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二、三个要素1. 主题要素主题要素是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目的。
在选择主题时,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引起幼儿的浓厚兴趣。
2. 活动要素活动要素是科学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在设计活动时,要根据主题要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和媒体材料,使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际情况。
3. 教学要素教学要素是科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和过程。
在进行科学活动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让幼儿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五个方法1. 观察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和基础,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对事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实验法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验,幼儿可以从实际操作中获得科学启迪,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讨论法讨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通过讨论,幼儿可以积极思考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思考法思考是科学探究的深入,通过思考,幼儿可以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精神。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2009年潍坊暑期教师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精品课堂”,创建“品牌学科”,建设“名师团队”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的研究为核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打造、完善“三步四环节五课型”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345优质高效课堂”内涵概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人们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抓手。
潍坊市在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将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作为重要突破口,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先生认知规律,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先生的学习方式,大胆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同时,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所谓“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
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
五课型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基本课型。
高中语文学科为文本新授课、复习训练课、检测讲评课、作文修改课、话题探究课。
二、“345优质高效课堂”提出的背景(一)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促进了课改的步伐。
随着我市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查找,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1、平淡无奇多,创设情境少。
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境,济ゥ直接,很少关注先生的兴趣、需要和新旧知识衔接与铺垫,不能很好的激发先生学习的欲望。
2、教师讲得多,先生活动少。
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老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很少关注先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忽视了先生思考的过程、说的过程和写的过程,多是依靠课后的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加以巩固,加重了先生的学习负担。
三四五教学模式的初探与反思

三四五教学模式的初探与反思我仔细阅读了《345优质高效课堂》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新课程要求:在整个的课程活动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老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新的课程观旨在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改革,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是关键和核心。
加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及“三段四环节五课型”课堂教学模式,把高效课堂教学行动作为研究课活动的重点。
现在我们通过学习“345优质高效课堂”,知道了课堂应分为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课内探究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基本环节来完成。
课堂上全改以往的教师“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到组织、示范、引导作用,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致力于“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推广,收到了显著成效。
但是,研究无止境,探索无穷期,寻求学科教学内在规律并与之靠拢,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高效课堂,用最简单的方法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是学校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认真总结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大力开展“345 模式”课堂教学实验,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一)我校以集体备课为平台,以导学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有效训练为途径,以反馈矫正为途径,以合作探究为手段,以达标提高为目的,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同步训练、当堂达标检测、课后拓展延伸,逐步建构“四环节”模式。
1、“学”。
讲究学段的辩证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让课前学习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盘活课堂;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的活动中心,延伸课外;让课后学习成为学生的拓展空间,后续提升。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上我们一直探索、追寻一种模式来规范体育教学。
“345”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论证,它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已经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
如何打造一节高效课堂?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能不能在“345”课堂模式里找到答案?或者通过我们一起探讨、深层挖掘“345”课堂模式的精髓能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下面我们有必要再一次把“345”模式进行详细地解读。
1 “3” 即三步:课前、课中、课后(1)课前,备教案、备学生、备场地、器材,指导学生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检查,为课堂上学生的高效学习、老师的精讲点拨作准备。
(2)课中,就是“四环节”的展开。
如果课前是一个演员的后台化妆,那么课中就是登台演出了,是呈现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3)课后,是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教学成果,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得失。
2 “4” 即四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1)“自主学习”是让学生针对课前预习了解的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能小组合作解决的就在小组内部解决,同时把解决不了的形成问题,等待教师在讲解、示范时找到答案。
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
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这也正适应了“345高效课堂”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要求。
那么如何让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在我看来,这是区别贬义的“放羊式”教学最主要的方面。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运用引导、启发、提问的方式影响学生,在课前备学生上多下功夫,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素质、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程度,才可以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三五四”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三五四”参与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榆中县小康营中学金芳琼【内容提要】【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三五四体验式课堂教学《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建构情感的思想品德课堂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吸引学生的乐园,在学校“三三五”自主导引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我的课堂初步形成了初中思想品德“三五四”参与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
“三”指教学提纲设计三模块。
即预习检测、活动体验、达标测评。
“五”指课堂学习五环节,即预习检测——合作生成——展示提升——达标测试——小结总评;“四”指课堂四活动。
即“学、探、议、练”,学——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合作探究,初步生成;议——展示交流,达成共识;练——练习提升,形成能力;现将自己在该模式实践中的点滴经验总结如下:一、运用多媒体,创设视听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在教学《友谊》一课时,我制作了一段有关友谊的电影剪辑,配音:“友谊是你孤独寂寞时,搭在你肩上的一双温暖的手;友谊是你垂泪时,借你依靠的坚实肩膀;友谊是你成功时,默默为你祝福的心灵;友谊是你失败时,鼓励你的只言片语……”然后请同学们续写诗句,陈楠续写“友谊是一条无形的系于心灵的飘带”;宋丽萍说:“友谊是幽幽紫藤蔓延心灵的窗棂”……同学们的情感一下子被钩住了。
二、运用音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
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把美育与德、智、体三者并列的主张。
在《危险的诱惑》一课中,我采用那英的《雾里看花》;《一步之遥》一课我用迟志强的《铁窗泪》导入新课;《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中我为孩子们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等,这些歌曲洋溢着真挚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
三、小品、情境剧表演,升华学生情感。
在教学《礼貌显魅力》的“感知礼貌的重要”一板块时,我安排学生进行小品表演。
构建“3-4-5”新模式 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构建“3-4-5”新模式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摘要:广西大学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
从2009年开始,学校决定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了“3–4–5”新模式。
“3”即三项原则;“4”即课改的四个方面;“5”即实施课改的五大措施。
通过新模式的构建与推行,广西大学走出一条被广泛认可的地方重点高校课改之路。
关键词:课程;改革;模式广西大学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西大学就开始有计划地、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专业结构优化的改革实践,使人才培养主动地适应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本科专业的科类结构比较均衡合理,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得到提高。
2009年6月,经广泛调研和讨论,学校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提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开展以教学过程优化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在25个学院试点,随后在全校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了“3–4–5”新模式。
“3”即三项原则;“4”即课改的四个方面;“5”即实施课改的五大措施。
通过新模式的构建与推行,广西大学走出一条被广泛认可的地方重点高校课改之路。
一、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广西大学明确提出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第一,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评价,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
教学过程的评价涉及作业、上课发言、指定阅读、广泛阅读、读书报告、设计报告、研究报告、期中考试、小组讨论、个人陈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讨论、教师点评、期末考试等10余个环节。
教师主动地在这些环节进行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这些环节。
第二,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多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灌输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或探索的认知工具[1]。
科学“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科学“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城关街道北关小学科学教研组科学“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高效课堂实施的目的: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高效课堂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高效课堂实施的具体目标:(一)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浅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在科学实验课中的运用.

浅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在“科学”实验课中的运用摘要:在“科学”实验课上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培养小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培养小学生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可以培养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可以培养小学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浅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在“科学”实验课中的运用,“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有力推手。
关键词:“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科学实验课、科学素质。
小学科学课程承载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任务,而科学实验课是小学生比较喜欢上的课。
在科学实验课上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培养小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培养小学生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可以培养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可以培养小学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浅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在科学实验课中的运用,“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有力推手。
一.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索精神持久化。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科学与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科学使人们永无休止地求索和认识世界,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技术则使世界在人的手中得到重新安排,人们生活的世界日益人工化。
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
人类社会对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索精神持久化附合科学的永恒探索精神。
初中数学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实验稿

数学初中数学“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实验稿)新授课•基本流程•流程解读一、自主探究1、情境设计目的: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
操作要求: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体现现实性、层次性、趣味性,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间。
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已有的数学知识,必须包含本节课中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形式上可以是一系列的问题、活动、实验等。
2、自主学习目的:针对情境设计提供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历、体验并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个别引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情境设计中的问题。
学生要反思总结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
3、组内交流目的:针对自主学习中所发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问进行交流合作,达到知识和能力生成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勤思、敢问、能讲、善辩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操作要求: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组织学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相互释疑,组内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明确完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若有共性问题,适当点评,规范要求。
二、尝试应用1. 自我尝试目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初步运用己生成的知识和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反思习惯。
操作要求:题目精选,题量适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问题完全放给学生自主解决,并让学生自我反思。
2、组内交流 目的:让学生根据自我尝试,交流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技巧、创新思路和未能解决 的问题,为成果展示奠定基础。
操作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成果展示1. 展示交流目的:通过成果的展示,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 信心。
操作要求:以一组为主,其他组补充完善,内容是运用的知识、方法、规律,同时也 可以展示典型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 最好是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 。
“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8页word文档

“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标志着化学课改向纵深推进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为化学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
借此东风,笔者所在化学组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研讨、论证后,认为课堂必须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保证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才能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才能低耗高效,其有效措施便是推行“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最终破茧成蝶。
一、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总方向和总要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
推进高效课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达到课堂教学从低效到有效,从有效到高效的转变。
二、理论支撑皮亚杰及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主动地探索、发现、总结、实践的反复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得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结论,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策略是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利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更多表现在倾听、引导、启发、帮助、支持、鼓励,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理念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突出三维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家布鲁诺认为,教学不应是奉送真理,而应是教人发现真理。
课堂操作上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的情境,“精心导入”,“精讲示范”,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四、五教学模式

“三、四、五”教学模式基本建构
一、教学过程的“三”大板块
1.学——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2.导——突出教师精讲善导;
3.练——突出知识当堂训练。
二、教学方式的“四”个转变
1.变“讲堂”为“学堂”(课堂环境);
2.变“教案”为“导学案”(课前准备);
3.变“先教”为“先学”(教学结构);
4.变“现成”为“生成”(知识获取)。
三、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1.目标导学:激趣引入,板书课题,出示目标;2.自主学习:学案引导,读书圈点,提出问题;3.探究交流:检测学情,合作探究,更正讨论;4.归纳点拨:归纳知识,点拨难点,生成方法;5.当堂训练:布置作业,巡视批改,纠错点评。
山东 初中数学“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 素材

数学初中数学“三五四”课堂教学策略(实验稿)新授课●基本流程●流程解读一、自主探究1、情境设计目的: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
操作要求: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体现现实性、层次性、趣味性,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间。
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已有的数学知识,必须包含本节课中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形式上可以是一系列的问题、活动、实验等。
2、自主学习目的:针对情境设计提供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历、体验并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个别引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情境设计中的问题。
学生要反思总结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
3、组内交流目的:针对自主学习中所发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问进行交流合作,达到知识和能力生成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勤思、敢问、能讲、善辩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操作要求: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组织学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相互释疑,组内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明确完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若有共性问题,适当点评,规范要求。
二、尝试应用1.自我尝试目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初步运用己生成的知识和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反思习惯。
操作要求:题目精选,题量适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问题完全放给学生自主解决,并让学生自我反思。
2、组内交流目的:让学生根据自我尝试,交流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技巧、创新思路和未能解决的问题,为成果展示奠定基础。
操作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成果展示1.展示交流目的:通过成果的展示,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操作要求:以一组为主,其他组补充完善,内容是运用的知识、方法、规律,同时也可以展示典型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最好是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利用“三五四”教学策略培养创新能力》

山东省中学数学优秀论文评选推荐论文初中组编号如何利用“三五四”教学策略培养创新能力单位:姓名:如何利用“三五四”教学策略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因此,如何利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输送创新人才,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奋斗的目标。
本人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我市正在推行的初中数学“三五四”教学策略,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一、创新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三五四教学策略”的第一步——自主探究,其中包括:创设情景、自主学习、组内交流三个基本过程。
创设情景时,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体现现实性、层次性、趣味性,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间。
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已有的数学知识,必须包含本节课中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形式上可以是一系列的问题、活动、实验等。
如果教师能够精心创设情景,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兴趣会更高。
下面是本人创设情景的几种方法和心得:(1)把游戏带入课堂。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于自己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让学生整齐划一地“静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步调一致地听或者练习;忽视了他们爱说,爱笑,爱动,爱玩的特点,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根本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思想受到压抑,哪里谈得上智慧的碰撞,奇妙的火花?实践证明:要想让课堂热闹起来,就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2)把竞争带入课堂。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三五四”教学模式的建构

内容摘要
2、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内容摘要
3、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 维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内容摘要
4、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提 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内容摘要
经过实验教学,发现实施上述建议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均得到了 显著提高。此外,教师在实施建议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新的教学体验和收获。
内容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和 措施,这些建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例如样本选择的范围不够广泛,实验时间较短等。在未来的研究中,
谢谢观看
四、总结与展望
教学模式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具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尽如 人意。
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3、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讲解、讨论、探 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4、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辅、网络等,丰富教 学内容和形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1、优化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 作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4-3-5”范式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4-3-5”范式幼儿园科学活动的“4-3-5”范式是一种基于实验性探究的科学教育方式,旨在帮助幼儿探索并理解自然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这一范式的详细说明。
1、4步骤:(1)提出问题: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探究问题,让幼儿产生好奇心。
例如: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哪些生活中的物品是可溶解的?(2)实验探究:让幼儿亲身参与实验探究,让他们感受科学实验的过程,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老师拿出一些物品,如糖、盐、纸、沙子等,让幼儿一个一个试验,看看它们是否可以溶解在水中。
(3)归纳总结:在实验后,通过讨论、总结,让幼儿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归纳探究出物品的特性。
例如:溶解于水的物品是糖和盐,没能溶解的则是纸和沙子。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糖和盐是可溶解的物品,而纸和沙子不可溶解。
(4)拓展应用:让幼儿结合实验理解所学知识,进行更广泛的应用和探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要是我们要制作果汁,糖是可以溶在水中的,盐是不能溶在水中的,那我们该怎么办?2、3原则:(1)参与原则: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应该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并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幼儿在实验探究中应该得到一种身体上的体验,感受到科学实验的刺激和探究的乐趣。
实验探究应该在营造合适的情境下进行,以便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其更主动地去探究和学习。
3、5技巧:提问应该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调查技巧:可以通过调查、比较、观察等方式帮助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幼儿需要逐渐掌握实验的基本技巧,如量杯、烧杯、滴管等器具的使用,以及实验前的安全知识。
在实验探究后,需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并拓展应用。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游戏等形式进行拓展应用,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3-4-5”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2-06-11T11:04:11.4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7月总第59期供稿作者:刘萍单连龙[导读] 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习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刘萍单连龙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第一初中26270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动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当“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已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时,我不得不由衷地感触到: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起始阶段的质疑与困惑,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了我们一种优质高效的课堂与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作为化学这门学科,实验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决定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成功与否,现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共享,希望各位专家老师不吝赐教,以期更大的提高。
一、以实验的趣味性为导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积极地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简化复杂的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观性,或设计一些教材所没有的又易于完成的课堂实验,通过不可预测的实验现象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新奇中产生兴趣,积极探索。
二、借助实验的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究意识的培养,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还要增强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设计实验方案,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试验完成后,教师进一步深入引导:那么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呢?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
三、创设实验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地转变,课堂上不再大量灌输权威性的结论,而是作为一个咨询者、服务者和提问者,引导、组织学生去“猜想”、去“发现”、去“创造”,通过亲历实验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化学知识。
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营造一种兴趣盎然、大胆猜想、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积极合作、相互启发的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磨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把演示型实验变为学生设计操作型实验,强化学生的探究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认真地设计实验方案。
即使学生提出了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实验方案,教师也要表扬鼓励,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性行为,允许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五、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习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选择好的探究性实验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实验方面的探究性学习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习题只需要利用大脑的思维,避开实验条件,利用已有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探究步骤,比较分析各种可能情况的利与弊,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c。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内涵,将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探究有机地统一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主动实验、仔细观察、不断探索的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