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内科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的风湿免疫内科学概念与实践
方案调整与优化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 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 佳治疗效果。
随访观察和效果评价
随访观察
在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定期随 访,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效果评价
根据随访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如效果不佳, 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鼓励患 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的依 从性和效果。
理效果。
生物标志物监测
通过定期检测生物标志物,如炎 症指标等,评估患者的病情控制
情况。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途径和方法分享
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
定期随访与沟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自我 管理计划,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 方面。
医生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 情和管理效果,及时调整管理计划。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 括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皮疹、发 热、乏力等。不同疾病有其特征性的 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
诊断风湿免疫性疾病需结合患者的临 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 自身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及病 理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预防措施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的风 湿免疫内科学概念与实践
目录
• 风湿免疫内科学概述 • 常见风湿免疫性疾病介绍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 并发症处理与康复期管理 •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01
风湿免疫内科学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风湿免疫内科学是研究风湿性疾 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类疾病 的临床医学分支。
患者互助小组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简介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简介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旨在向医学学生介绍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该课程通常包括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神经科学、皮肤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临床医学概要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一、临床诊断学临床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在临床诊断学中,学生将学习各种临床症候群的表现,如疼痛、发热、呕吐等,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如血液化验、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一些常见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二、内科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和病理生理过程。
在内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他们将学习心脏病学、消化系统病学、呼吸系统病学等。
通过学习内科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三、外科学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手术技术和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外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各种外科手术的原理和操作技巧,以及手术前后的护理和管理。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骨折、创伤、恶性肿瘤等。
通过学习外科学,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外科操作技能和手术管理知识,以便他们能够安全地进行手术并提供相关的术后护理。
四、儿科学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专门研究儿童疾病的学科。
在儿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儿童生长和发育的基本知识。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
通过学习儿科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的特殊生理和病理特点,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五、妇产科学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妇女生殖系统和妊娠的学科。
在妇产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宫颈癌、卵巢肿瘤等。
临床医学概论内科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导航--编自老师上课强调重点以及书本知识以下为学习指导以及考试题型分析(必看):(一)考什么1。
考试分成两部分:内科学和外科学。
各占50分。
2。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二)哪些为重1.据老师介绍,内科学简答题以四个系统为重:1.循环系统2. 消化系统3。
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2.复习时,不仅要复习本提纲中的每个知识(划横线部分多为填空易考题型),还要从整体把握每个系统都有什么疾病(主要是我们学习的疾病,没学到的不用记)。
比如,循环系统有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等。
3.简答题型举例:给出一个病人的症状,体检指标等,由此判断是什么病.这时,你需要写出病名,以及判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等。
4。
本提纲内加粗字体和划线内容为老师强调内容。
内科学目录(依据书本目录采编,故不连续)第一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 (5)第四节发绀 (5)第五节黄疸 (6)第六节咳嗽与咳痰 (6)第八节呼吸困难 (6)第十四节腹痛 (7)第十五节水肿 (7)第二章体格检查第二节一般检查 (8)第三节头部检查 (8)第四节颈部检查 (8)第五节胸部检查 (8)第六节腹部检查 (9)第五章实验室检查第一节临床一般检验 (10)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三节慢性支气管炎 (10)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病 (11)第五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第六节支气管哮喘 (11)第八节呼吸衰竭 (11)第十一节肺结核病 (12)第十二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2)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第一节心力衰竭 (12)第二节高血压病 (13)第四节冠心病 (13)第五节心脏瓣膜病 (13)第九章化消系统疾病一、胃、十二指肠疾病 (14)二、肝硬化 (14)三、胰腺疾病 (14)第十章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一、缺铁性贫血 (15)二、白血病 (15)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15)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6)第十一章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第一节肾小球肾炎 (16)第二节肾病综合征 (16)第四节尿路感染 (17)第七节肾功能衰竭 (17)第十二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7)二、糖尿病 (18)第十三章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性疾病 (18)第一章常见症状症状及体征的含义症状:病人主观感觉到的不舒服感或异常感。
专升本考试资料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科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发热、三凹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腹泻、上消化道大出血、无尿、少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缺铁性贫血、糖尿病二、简答题:呼吸衰竭的病因、心力衰竭的诱因、心功能分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的特点、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特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上尿路结石的诊断依据、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依据、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三、论述题: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应包括哪些、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原则、肾功能不全加重的诱因、FAB分型与标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另:选择题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均在第二版《临床医学概论》中。
诊断学部分《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以第二版为教材内科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发热: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将体温稳定于正常范围内,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或产热多于散热,以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三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
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伴有(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心力衰竭: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或心室负荷过重,引起心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
(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时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所以,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激动起源部位、激动的频率和节律、激动传导的速度与次序中任何一项的异常。
恶性高血压: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Hg,肾脏损害突出,急进型高血压眼底有出血、渗出,如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则为恶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主要是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医学概论内科要点
常见症状病人主观感觉到的不舒服感或异常感觉称为症状(symptom)医师或其他人能发现的异常表现称为体征(sign)发热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高热:39.1~41℃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体温,在体温单上标记每次的测量值,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的规律,称为热型(fever type)。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continous fever)、弛张热(remittent fever)、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波状热(undulant fever)、回归热(recurrent fever)、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绀发绀(cyanosis)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deoxyhemoglobin)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主要因心肺疾病所致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发绀可分为中心性、周围性和混合性三种发绀。
中心性发绀主要见于有心肺功能不全的疾病、右-左异常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咳嗽与咳痰为判断咳嗽与咳痰的临床意义,应注意下列各点:1、咳嗽的性质2、咳嗽的时间与节律3、咳嗽的声音特点 4、痰的性状和量呼吸困难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客观表现为呼吸费力,重者出现鼻翼扇动、张口耸肩、呼吸辅助肌参与活动,甚至出现发绀,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如呼吸快而浅、慢而深、间停呼吸等)。
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1、呼吸系统疾病 2、心血管系统疾病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5、血液病由于心肌收缩力减退或心室负荷(阻力负荷和用量负荷)增加,左心室功能减退,搏出量减少,致舒张末期压力升高(二尖瓣狭窄缺少这一过程)。
继而左心房、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升高,引起肺淤血,血浆成分漏出,导致间质性肺水肿、血管壁增厚,弥散功能障碍。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也与肺淤血有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各肋间隙明显凹陷,出现“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ngs)左心功能不全时,可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
临床医学概论-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篇内科常见疾病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
因其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
COPD主要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导致的气流不可逆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以上,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咳痰,可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弱,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及其组成部分的正常形态结构被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当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COPD。
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而无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COPD,而仅视为COPD的高危期。
一、病因COPD的病因不清,但与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的接触、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一抗蛋白酶失衡、机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气温的突变等因素有关。
上述因素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COPD。
其中吸烟为重要的因素。
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导致:①支气管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功能降低;②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③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④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阻力增加,气流受限;上述四方面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及气流受限。
而烟草及烟雾还可通过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
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
二、病理生理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仅闭合容积增大,反映肺组织弹性阻力及小气道阻力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而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检査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多为正常。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1、体温的程度分类,问发热病人时应了解哪些内容?分度:低:37.3~38℃中:38.1~39℃高:39.1~41℃超高:>41℃热型:稽留热特点:T>39~40℃,24h波动<1℃。
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的发热极期弛张热特点:T>39℃,24h波动>2℃>正常见于:各种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肝脓肿间歇热特点:T骤升骤降,间歇期可>1天,间歇期T正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胆道感染波状热特点:T渐升>39℃,数天渐至正常,数天渐升。
不规则热:特点: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问诊要点]①发热情况:起病时间,季节,缓急、程度、病程、频度、诱因②伴随症状:畏寒/寒战、大汗/盗汗、有无头痛、呕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腹泻、腹痛2、端坐呼吸常见于哪些病变,呼吸困难的分类端坐呼吸常见于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各种原因所致心力衰竭、心包压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等。
分类:吸气性呼气性混合性特点吸气三凹征呼气费力吸呼费力吸气T延长呼气T延长呼吸频率浅快伴有吸气干罗音伴哮鸣音伴呼吸音异常见于喉部、气管肺泡弹性↓呼吸面积大气道疾患小气道痉挛大量↓哮喘肺纤维化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各肋间隙凹陷异物阻塞(儿童尤为多见)出现吸气性困难,紫绀呼吸节律的改变:潮式呼吸间停呼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深大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性酸中毒呼吸过缓见于麻醉或镇静过深、颅内高压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亢、心衰3.呕血与咯血的特点呕血咯血病因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出血前症状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出血方式呕出,可为喷射状咯出血色棕黑、暗红、有时鲜红鲜红血中混有物食物残渣、胃液痰、泡沫反应酸性碱性黑便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除非咽下,否则没有出血后痰性状无痰常有血痰数日4.引起呕吐的常见原因1.反射性呕吐(1)咽部受到刺激:吸烟、剧咳、鼻咽部炎症等。
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概述
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概述临床医学是指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应用于医学实践,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学科。
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专注于研究、诊断和治疗成人疾病。
本文将概述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并介绍其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内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多个器官系统的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内科医生负责全面研究这些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内科医生通常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观察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
内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科医生是最常见的临床医生之一,他们负责处理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炎等。
内科医生不仅要对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深入了解,还需要掌握各种治疗方法和技术,以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和护理。
内科学的主要领域之一是心血管内科学。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
心血管内科医生专注于通过评估和管理患者心血管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监测病情进展来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消化内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癌、炎症性肠病等。
消化内科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内窥镜检查、超声波和其他相关检查来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
他们还可以提供营养咨询,并为患者定制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
呼吸内科学也是内科学的重要分支。
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呼吸内科医生通过进行肺功能测试、胸部X光检查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和治疗这些疾病。
他们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控制和管理呼吸症状的方法和建议。
内分泌内科学也是内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内分泌系统负责分泌激素,并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
内分泌内科医生专门研究和处理与激素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
临床医学概论
临床医学概论第一章,症状学一、发热:临床上常见的热型:1、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C左右,一天之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C,且持续时间长可延续多日不退,多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弛张热:一般为39°C以上高热,一日间的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C,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急骤上升达39°C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
经数小时或数日的间歇又再次升高,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浪热:体温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温度曲线是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病等。
5、回归热:高热持续一定时间后退热,高热又再次出现,如此反复数次,见于回归热、淋巴瘤、周期热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二、水肿的原因:1、钠和水的潴留;2、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5、淋巴循环受阻。
三、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呕血定义咯出从肺或气管支气管系统出来的血或带血的分泌物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出血部位多见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肺脓肿、心脏病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变、胆道出血、胃癌等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咯出血的颜色鲜红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酸碱反应碱性酸性黑便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可持续数日出血后痰的性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四、呼吸困难的类型:呼气型、吸气型、混合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PND):病人入睡后1-2h因阵性憋气或呼吸困难而惊醒。
第二部分、内科常见疾病:一、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的消化内科学概念与实践
排泄功能
消化系统还负责将食物残 渣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消化内科学发展历程
古代消化内科学发展
古代医学对消化系统疾病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治疗手段,如中医的“脾胃学说”和西医的“消化液学说 ”。
现代消化内科学发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现代消化内科学在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内窥镜技术、 影像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的应用,使得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更加精准和有效。同时,现代消化 内科学还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强调全方位的患者管理和健康促进。
02
消化系统疾病分类及诊断方法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类型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如胃炎、胃溃疡、 胃癌、十二指肠溃 疡等。
肝胆疾病
如肝炎、肝硬化、 肝癌、胆囊炎、胆 结石等。
食管疾病
包括食管炎、食管 癌、食管贲门失弛 缓症等。
小肠及大肠疾病
包括肠炎、肠结核 、肠梗阻、肠癌等 。
胰腺疾病
包括胰腺炎、胰腺 癌等。
消化道功能恢复评估指标
临床症状改善
实验室指标变化
观察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是否缓 解或消失。
监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 标,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变 化。
影像学检查评估
消化道功能试验
通过X线、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评 估消化道形态和结构恢复情况。
进行消化道功能试验,如胃排空试验、小肠 吸收功能试验等,以评估消化道功能恢复情 况。
均衡饮食
倡导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减少高 脂肪食物摄入,保持饮食均衡,
降低消化道疾病风险。
规律作息
提倡按时进餐、避免熬夜、保证 充足的睡眠时间,维护消化道健
康。
适量运动
临床医学概论(内科)练习题+答案
临床医学概论(内科)练习题+答案1、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是( )A、咳大量脓痰或反复咳血B、发热、咳嗽、肺部固定性细湿啰音C、咳嗽、午后低热、乏力、盗汗、消瘦D、发热伴刺激性干咳E、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答案:C2、肝硬化病人怀疑肝性脑病禁进食以下哪种食物( )A、鸡蛋B、豆腐C、黄豆D、绿豆E、四季豆答案:A3、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是( )A、冠状动脉栓塞,继发血栓形成B、冠状动脉炎,血栓形成C、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D、动脉粥样斑块逐渐进展直至完全阻塞冠状动脉管腔E、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答案:D4、下列哪种电解质对鉴别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最有意义( )A、血钾B、血氯C、血钠D、血钙E、血镁答案:D5、如何处理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反跳性高血糖(Somogyi)现象( )A、减少饮食中总热卡B、增加胰岛素剂量C、减少胰岛素剂量D、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E、加用双胍类药答案:C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早期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为敏感( )A、甲状腺摄 131I率测定B、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C、高敏促甲状腺激素D、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血清总甲状腺素E、基础代谢率答案:C7、男,69岁。
阵发性胸骨后闷痛1周,持续胸痛6小时。
高血压病史体:血压100/70mmHg,心率45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心电图示:I导联ST段抬高0.3mV,V 1~V6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0.2mV。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血常规B、血清肌钙蛋白C、血沉D、超声心动图E、胸部X线片答案:B8、甲亢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心房颤动B、室性心动过速C、房室传导阻滞D、室性早搏E、房性扑动答案:A9、女性、70岁。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0小时。
查体:端坐位,呼吸30次/分,BP110/60mmHg,心率120次/分,律齐,双肺满布中小湿啰音。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课程的思政改革初探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课程的思政改革初探①陈万灵(厦门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福建厦门361023)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1],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课程思政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植入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实现道德情操的升华,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等,成为德育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是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这门课程应融入什么思政内容以及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内容是专业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以期为内科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一、课程简介“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介绍内科学专业知识及部分诊断学基础知识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医学检验技术与医学交叉渗透的桥梁课程。
该课程系统阐述了内科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等基本知识,并适当介绍临床新进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临床医学学科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今后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的内涵为“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是指以除思政课以外的专业课程为载体,充分提炼蕴含在本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等[2-3]。
三、课程中的主要问题首先,专业课程教师普遍认为只要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技能即可,忽视育人和育德,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脱节的问题。
其次,学生尚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生命缺乏敬畏心,没有职业责任感等,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因此,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把思政内容融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各个课程的举措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内科学概念与实践
4 肺炎
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治疗主要是抗 感染治疗,同时辅助对症治疗。
心血管系统疾病
01
高血压
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治疗 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降 压药物等。
02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 血缺氧的心脏病,治疗包括药 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 治疗等。
泌尿系统
负责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体液平 衡,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 道等器官。
01
消化系统
负责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 排泄,包括口腔、食管、胃、小 肠、大肠等器官。
02
03
循环系统
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 排除代谢废物,包括心脏、血管 和血液等组成部分。
04
常见疾病分类及发病机制
感染性疾病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如肺炎、肠炎等。
06
总结与展望
内科学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内科学将更加注重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以及个体化治疗,精准医疗和智能医疗将 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挑战
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对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 性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压力不断增大。
内科学特点
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注重疾病的内在联系和全身表现;以系统性疾病为研究对 象,涉及多个器官和组织的病理生理过程;强调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内科学发展历程
古代内科学发展
古代医学家通过观察和实践经验 ,积累了一定的内科学知识,如 中医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
近代内科学发展
临床医学概论(自己总结的)
临床医学概论(内科)自己整理的重点仅供参考1、医师或其他人能发现的异常表现称为体征2、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舒服感或异常感觉称为症状3、产热超过散热,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称为发热。
4、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37度之间,一天波动不超过1度,健康人的肛温是36.5-37.5度5、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大致可分为两类: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以感染性发热多见。
感染性发热(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非感染性发热(中枢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坏死物质的吸收等)致热源内生性致热原: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外源性致热原:微生物病原体,抗原抗体复合物6、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度中等度热:38.1-39度高热:39.1-41度超高热:41度以上7、热型:稽留热:39-40度,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持续时间长。
弛张热:39度以上,波动范围大,超过2度,在正常体温上间歇热:体温急升到39度以后,数小时后下降为正常,如此反复波状热:波浪型,反复上升下降回归热:体温急升高持续数天后又回到正常,如此反复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8、头痛的病因:颅脑病:感染、脑血管病、颅脑外伤颅外病变:颅骨病变、颈椎病或其他颈部疾病、三叉神经痛、眼耳鼻和齿病全身性疾病:流感、高血压、心力衰竭、神经衰弱、贫血、低血糖等9、皮肤黏膜出血的基本病因包括:血管壁缺陷,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或活性降低,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临床表现:出血点可见于各个部位,通常不高于皮肤表面,紫癜为直径3-5cm皮下出血,瘀斑为直径5c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皮下水肿,鼻出血,牙龈出血。
10、发绀亦称为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的表现。
发绀在皮肤比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口唇,鼻尖,颊部和甲床等。
引起发绀的病因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大气中氧分压过低,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内科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概论课件
重要概念和原理
1 病理生理学
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的生理功能异常。
2 临床试验
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评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功效和安全性。
3 诊断学
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并制定诊断计划的学科。
临床应用举例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体液、细胞、组织等进行疾病诊断和 治疗监测。
影像学
利用X光、超声、CT等技术获取内部结构信息 进行诊断。
内科学基础知识-临床医 学概论课件
本课件介绍内科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概论,包括研究范围与内容,重要概 念与原理,临床应用举例,以及学习资源和参考文献。
医学科目简介
全面性
内科学是医学中涵盖最广泛的学科之一。
协同工作
内科医生常常与其他专科医生合作,确保患 者获得全面的医疗服务。
疾病诊断与治疗
临床医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患者诊断和治疗 各种疾病。
听诊与体检
通过听诊和体检找出身体异常以及疾病迹象。
病例讨论
医生与同事讨论病例,分享经验和探讨治疗方案。
学习资源和参考文献
教科书
《内科学教程》、《临床医学手册》等经典教材是学习的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研究成果。
学习平台
如Coursera、Medscape等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课程。
药物治疗
研究有效、安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学科。
患者管理
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病情监测、康复等。
医疗设备
了解和应用医疗设备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研究范围和内容
疾病识别与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识 别和诊断各类疾病。
治疗方法与药物应 用
研究和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和药物以提高疗效。
病情监测与康复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监测 和康复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导航--编自老师上课强调重点以及书本知识以下为学习指导以及考试题型分析(必看):(一)考什么1.考试分成两部分:科学和外科学。
各占50分。
2.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二)哪些为重1.据老师介绍,科学简答题以四个系统为重:1.循环系统2. 消化系统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2.复习时,不仅要复习本提纲中的每个知识(划横线部分多为填空易考题型),还要从整体把握每个系统都有什么疾病(主要是我们学习的疾病,没学到的不用记)。
比如,循环系统有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等。
3.简答题型举例:给出一个病人的症状,体检指标等,由此判断是什么病。
这时,你需要写出病名,以及判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等。
4.本提纲加粗字体和划线容为老师强调容。
科学目录(依据书本目录采编,故不连续)第一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 (5)第四节发绀 (5)第五节黄疸 (6)第六节咳嗽与咳痰 (6)第八节呼吸困难 (6)第十四节腹痛 (7)第十五节水肿 (7)第二章体格检查第二节一般检查 (8)第三节头部检查 (8)第四节颈部检查 (8)第五节胸部检查 (8)第六节腹部检查 (9)第五章实验室检查第一节临床一般检验 (10)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三节慢性支气管炎 (10)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病 (11)第五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第六节支气管哮喘 (11)第八节呼吸衰竭 (11)第十一节肺结核病 (12)第十二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2)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第一节心力衰竭 (12)第二节高血压病 (13)第四节冠心病 (13)第五节心脏瓣膜病 (13)第九章化消系统疾病一、胃、十二指肠疾病 (14)二、肝硬化 (14)三、胰腺疾病 (14)第十章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一、缺铁性贫血 (15)二、白血病 (15)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15)四、弥散性血管凝血 (16)第十一章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第一节肾小球肾炎 (16)第二节肾病综合征 (16)第四节尿路感染 (17)第七节肾功能衰竭 (17)第十二章分泌代性疾病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7)二、糖尿病 (18)第十三章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性疾病 (18)第一章常见症状症状及体征的含义症状:病人主观感觉到的不舒服感或异常感。
体征:医师或者其他人能发现的异常表现。
第一节发热(书P1-3)1.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37摄氏度2.发热分类:感染性发热(病原体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非感染性发热(分泌与代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如中暑等)3.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中等(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1℃)4.热型及其特征:热型含义: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体温,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成曲线,该曲线形状可有一定规律,称为热型。
(1)稽留热:体温恒定在39-40℃,一天波动围不超过1℃。
(2)驰热:39℃以上的高热,波动围大,超过2℃。
(3)间歇热:体温急骤高热,持续数小时。
又急骤下降至正常,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交替进行。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以上,又逐渐下降。
(5)回归热:急骤高热,持续数日,又急骤正常,持续数日,交替进行。
(6)不规则热:没有一定规律。
第四节发绀(P6)1.发绀的定义:亦称紫绀。
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的表现。
2.发生机制:(1)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主要因心肺疾病所致。
(2)心血管疾病(3)大气中氧分压过低。
3.临床表现:分为中心性、周围性、混合性。
(1)中心性:主要见于有心肺功能不全的病、右-左异常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除四肢和颜面外,全身性发绀。
( 2 )周围性:常见于肢体末梢和下垂部位。
(3)混合性:以上两型并存,见于心力衰竭和心肺疾病合并周围循环衰竭者。
第五节黄疸(P8)1.黄疸定义: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
2.隐形黄疸:胆红素在17.1-34.2ummol/L,临床不易觉察。
3.分类:(1)溶血性黄疸:由于大批红细胞被破坏,形成大量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
(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被广泛损害,血中UCB(非结合胆红素)增加。
但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UCB转换为CB(结合胆红素),CB将一部分径毛细血管从胆道排泄。
(3)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胆道阻塞,阻塞上方的压力升高,胆管扩,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返流入血。
胆汁淤积性黄疸临床表现: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土色。
第六节咳嗽与咳痰(P11)临床表现:应注意以下几点1.咳嗽的形质2.咳嗽的时间与规律3.咳嗽的声音特点4.痰的性状和量第八节呼吸困难(P13)1.呼吸困难定义: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客观表现为呼吸费力,重者出现鼻翼煽动、口耸肩、呼吸辅助肌参与活动,甚至出现发绀,并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异常。
2.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1)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阻塞、气管疾病、肺疾病等(2)心血管系统疾病:左心室功能减退,搏出量减少,舒末期压力升高,引起肺淤血。
(3)中毒性呼吸困难:3.临床表现1.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各肋间隙明显凹陷,出现“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听诊伴有干啰音,。
(3)混合性:见于广泛肺实质或肺间质病变以及严重胸廓等疾患。
2.心源性呼吸困难:(1)端坐呼吸:指平卧时感觉到的呼吸急促,被迫采取半坐位或坐位,呼吸困难可缓解。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病人入睡1-2小时后,突然感觉胸闷憋气和呼吸困难而惊醒,被迫坐起,坐起后30min可缓解。
左心功能不全时,可引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重者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有湿啰音、奔马律,又称为“心源性哮喘”。
3.中毒性呼吸困难:各种酸中毒导致的大呼吸(Kussmaul呼吸);呼出气体有尿味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出气体可以闻到烂苹果味。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颅脑疾患。
第十四节腹痛(P23)不常考大题。
1.急性腹痛常见原因:(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急性胃炎等(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肠梗阻(3)脏器扭转或破裂:肠扭转(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5)腹壁疾病:腹部挫伤,脓肿2.分为三种基本机制(1)脏痛:腹某一器官受到刺激(2)躯体痛:来自腹膜壁和腹壁的痛觉信号。
(3)牵涉痛:也称感应痛。
是腹部脏器引起的疼痛。
含义:脏痛牵涉到身体体表或深部组织发生疼痛。
第十五节水肿(P25)1.水肿定义: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2.水肿原因:(1)毛细血管血压升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4)淋巴回流受阻3.临床表现(1)心源性水肿:见于右心衰竭。
特点: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向上发展,伴有体循环淤血。
(2)肾源性水肿:特点:早期晨起眼睑和颜面水肿。
以后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原因:大量蛋白尿导致钠水储留。
(3)肝源性水肿:特点:表现为腹水。
首先出现在踝部,逐渐向上蔓延,但头面部和上肢常无水肿。
第二章体格检查第二节一般检查一、全身状态检查(一)生命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测体温:腋测(36-37℃),口测,肛测(2)脉搏:正常围:60-100次/min 平均:72次/min(3)血压:理想血压收缩压为<120mmHg,舒压<80mmHg;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压<85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压> 90mmHg.(4)呼吸:潮式呼吸含义:由浅慢变为深快,再由深快变为浅慢,继而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周而复始。
(二)意识状态:临床上常见的意识障碍有: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谵妄等。
(三)淋巴结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原因:(1)感染性淋巴结肿大(2)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第三节头部检查1.头颅:头颅的大小异常或畸形可成为一些疾病的典型体征。
2.眼:注意眉有无脱落,眼睑有无水肿、翻、闭合障碍、上睑下垂等。
结膜有无充血、出血。
角膜有无白斑、软化等。
3.咽部及扁桃体:检查扁桃体有无肿大、充血、有无分泌物覆盖。
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Ι度:未超过咽颚者П度:超过咽颚者Ш度:达到或者超过咽后壁中线者。
第四节颈部检查颈部检查:(1)若取30°-45°半卧位时,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
(2)甲状腺肿大分为三度:Ι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П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Ш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第五节胸部检查肺和胸膜:(一)视诊:应注意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变化。
1.潮式呼吸,见于中毒,又称Cheyne-Stokes呼吸;2.间停呼吸:呼吸中枢严重抑制,又称Biots呼吸。
(二)触诊: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引起共鸣的振动,可被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为触觉震颤(三)叩诊:肺上界即肺尖的宽度,正常为5-6cm。
(四)听诊:1.正常呼吸音:(1)肺泡呼吸音:为叹息样的或柔和吹风样的“fu-fu”声。
(2)支气管呼吸音:发出“ha”的音响。
2. 异常呼吸音:(1)异常肺泡呼吸音:出现于胸廓活动受限、呼吸肌疾病、支气管阻塞、压迫性肺膨胀不全。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又称为管样呼吸音。
见于肺组织实质、肺大空腔等。
3.啰音:湿啰音: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的稀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为水泡音。
4.胸膜摩擦音:由于炎症,纤维素渗出而变得粗糙时,则随着呼吸便可出现胸膜摩擦音。
心脏检查:(一)视诊: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在胸骨左缘第五肋间锁骨中线0.5-1.0cm处。
(二)触诊:1.若手指被强有力的心尖搏动抬起,这种较大围增强的外向运动,称为抬举性搏动。
2.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细小振动,又称猫喘。
(三)叩诊:1.心浊音界大小、形态、位置可由于心脏病变等而变。
2.心包积液:心界向两侧扩大,坐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形),即烧瓶心。
(四)听诊:1.听诊容包括心率、心音、心律、额外心音、杂音以及心包摩擦音。
2.心音有四个: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第四心音(S4)。
通常只能听到S1和S2.第六节腹部检查(一)视诊:1.腹壁静脉曲:常见于门静脉高压致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有侧支循环形成时,腹壁静脉显而易见或迂曲变粗。
2.腹壁静脉曲时血流方向:下腔静脉阻塞时,脐以下的腹壁浅静脉血流方向转向上;上腔静脉阻塞时,血流均转向下。
用指压法判别。
(二)触诊:1.反跳痛:当医师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在原处稍停片刻,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则为反跳痛。
2.巨脾: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