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缺陷形成的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8 卷 第 10 期(下) 2012 年 10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8 No. 10 Oct. 2012
《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缺陷形成的心理分析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对《三国演义》中 曹操的人物性格有着非常丰富和生动的描述,尽管众说纷 纭,但大家还是比较公认的把曹操的性格归纳为“奸”和 “雄”.曹操之“雄”自不必说,因为曹操确实是一个很有本事 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他豁达大度、胸怀大志,在“诛宦讨 卓”的宫廷斗争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董卓专权之时, 曹操“献刀图贼”,其胆识可比荆轲,计划失败后又巧计逃 脱,其机智乃荆轲所不及;逃回兖州之后,矫诏讨卓,招贤纳 士,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在实力不断壮大之后,最终经官渡 之战大败袁绍,统一了我国北方地区.曹操之“奸”在其凶残 狡诈、滥杀无辜,最典型的表现在他屠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可 以说曹操的“雄”,成就了曹操,而曹操之“奸”注定使其成为 中国历史上最富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关键词:曹 操 ;双 重 人 格 ;心 理 分 析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2)10- 0147- 02
《三国演义》凝结了作者罗贯中对人生的真知灼见,作 品以生活为基础,通过人物的个性经历和问题行为来表现 人生的百相,它形象生动、有血有肉,饱含了作者对生活真 谛和人性的洞察,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心理咨询师,可 以从文学名著中窥视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并获得很多启 迪.[1]在《三国演义》中众多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中,曹操是其中性格最复杂、最丰富的人物之一.学者们对曹 操的人物性格进行了多种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拟从精神 分析理论的视角对曹操这一人物性格进行剖析,探究曹操 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1 曹操的性格诊断
一世奸雄曹操固然有其雄才大略,但由于自身的多疑 性格,使他失去了很多优秀人才,民心相离,最后只能占天 时而无法得人和,以致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国家统一,而且 因为多疑个性错失治愈风疾良机、英雄殒命. 2 双重性格形成的心理机制
性格特征不是生来就有的,曹操表现出来的各种怪异 行为特征也不是随意出现的,正如每个人的性格形成一样, 也是在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在某种社会文化背景的 影响下,通过不断的社会内化过程逐渐形成的,是遗传和社
人格是个人特有的情感、思想及言行的总和,它包括气 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等.当这些成分彼此失调的时 候,人就会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突出特征 有:一个人具有两种或多种人格模式,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里 出现;在某个特定的情境或时间段内,个人会有一种突出的 人格模式,称为主体人格,此时个人所有的情感、思想及言 行都按其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会出现另一身份的痕迹; 个人在某种情绪或精神刺激的作用下,会改变为另一种人
格模式,其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新的人格模式行事. 一般说来,人格多样化是自我完善的表现,但是人格极端化 则是人格缺陷的表现.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和人格障碍 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一种不良倾 向,或者说是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 冷漠、依赖、多疑、自负、偏执、冲动、暴躁等,这些都是不健 康的心理因素,它们不仅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也妨碍其正 常的人际关系,进而对其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2]
曹操的性格发展不健全,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其主要表 现为双重人格和多疑.曹操的性格很复杂,它由正、负两个极 端系列中那些看似水火难容的多种元素组合而成,如忠君 与欺君、诚实与诡谲、仁慈与残暴、义气与不义、爱才与忌 才、多智与愚蠢、勇敢与胆怯、大公与利己、功德与罪过等, 这正是曹操双重人格的鲜活体现.[3,4]此外,曹操的上述负向 性格特征几乎都与他多疑的性格特征相关,并且其多疑的 性格特征严重超出了常人的限度,多疑是他负向人格的主 特征.可以说,曹操之“雄”源于曹操的正向人格,曹操之“奸” 盖源于曹操之多疑,曹操生平所做的荒唐之事或者令人费 解之事,可以说都与他多疑的性格特征有关.例如在赤壁之 战中,曹操因为多疑,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将深谙水军的蔡 瑁、张允二将杀害,诸葛亮也正是抓住了曹操多疑的性格, 才冒险草船借箭,这些最终导致了曹操军事生涯中最大的 失利,使得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胡 仟,赵富才 (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聊城 252059)
摘 要: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征被贯之以“奸”和“雄”.本文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曹 操的性格特征及形成机制,认为曹操具有双重人格和多疑的人格缺陷,并以人格的心理和社会层面为基础,从曹操自卑的童 年经历、叛逆的文化情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三个方面阐述了其人格缺陷产生的原因.
基 金 项 目 :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教育资助项目(SDYY1007wk.baidu.com)
- 147 -
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我们把探索的目光放在心理 和社会层面,追溯曹操的童年经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发掘曹操的双重性格特征与缺陷产生的原因,解读一代“奸 雄”的内心世界. 2.1 自卑的童年经历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 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希望 加以改进的— ——没有人能够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 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5]根据这一 观点,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从而获 得补偿.只不过人们所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 的生活风格和人格.人们克服自卑感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 种:一种是补偿不当,或缺乏补偿,即不敢正视现实,极力掩 饰,并放弃自我改善处境的想法,或过度补偿,即为了摆脱 卑微,极力寻求另外的满足,以掩饰其某方面的自卑感,甚 至不顾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陶醉于自我虚幻的优越 感中,甚至表现出某些变态的行为举动;另一种是适度补 偿,就是通过努力将自卑感转化为推动个体追求卓越的动 力,从而获得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6]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8 No. 10 Oct. 2012
《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缺陷形成的心理分析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对《三国演义》中 曹操的人物性格有着非常丰富和生动的描述,尽管众说纷 纭,但大家还是比较公认的把曹操的性格归纳为“奸”和 “雄”.曹操之“雄”自不必说,因为曹操确实是一个很有本事 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他豁达大度、胸怀大志,在“诛宦讨 卓”的宫廷斗争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董卓专权之时, 曹操“献刀图贼”,其胆识可比荆轲,计划失败后又巧计逃 脱,其机智乃荆轲所不及;逃回兖州之后,矫诏讨卓,招贤纳 士,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在实力不断壮大之后,最终经官渡 之战大败袁绍,统一了我国北方地区.曹操之“奸”在其凶残 狡诈、滥杀无辜,最典型的表现在他屠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可 以说曹操的“雄”,成就了曹操,而曹操之“奸”注定使其成为 中国历史上最富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关键词:曹 操 ;双 重 人 格 ;心 理 分 析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2)10- 0147- 02
《三国演义》凝结了作者罗贯中对人生的真知灼见,作 品以生活为基础,通过人物的个性经历和问题行为来表现 人生的百相,它形象生动、有血有肉,饱含了作者对生活真 谛和人性的洞察,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心理咨询师,可 以从文学名著中窥视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并获得很多启 迪.[1]在《三国演义》中众多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中,曹操是其中性格最复杂、最丰富的人物之一.学者们对曹 操的人物性格进行了多种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拟从精神 分析理论的视角对曹操这一人物性格进行剖析,探究曹操 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1 曹操的性格诊断
一世奸雄曹操固然有其雄才大略,但由于自身的多疑 性格,使他失去了很多优秀人才,民心相离,最后只能占天 时而无法得人和,以致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国家统一,而且 因为多疑个性错失治愈风疾良机、英雄殒命. 2 双重性格形成的心理机制
性格特征不是生来就有的,曹操表现出来的各种怪异 行为特征也不是随意出现的,正如每个人的性格形成一样, 也是在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在某种社会文化背景的 影响下,通过不断的社会内化过程逐渐形成的,是遗传和社
人格是个人特有的情感、思想及言行的总和,它包括气 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等.当这些成分彼此失调的时 候,人就会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突出特征 有:一个人具有两种或多种人格模式,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里 出现;在某个特定的情境或时间段内,个人会有一种突出的 人格模式,称为主体人格,此时个人所有的情感、思想及言 行都按其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会出现另一身份的痕迹; 个人在某种情绪或精神刺激的作用下,会改变为另一种人
格模式,其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新的人格模式行事. 一般说来,人格多样化是自我完善的表现,但是人格极端化 则是人格缺陷的表现.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和人格障碍 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一种不良倾 向,或者说是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 冷漠、依赖、多疑、自负、偏执、冲动、暴躁等,这些都是不健 康的心理因素,它们不仅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也妨碍其正 常的人际关系,进而对其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2]
曹操的性格发展不健全,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其主要表 现为双重人格和多疑.曹操的性格很复杂,它由正、负两个极 端系列中那些看似水火难容的多种元素组合而成,如忠君 与欺君、诚实与诡谲、仁慈与残暴、义气与不义、爱才与忌 才、多智与愚蠢、勇敢与胆怯、大公与利己、功德与罪过等, 这正是曹操双重人格的鲜活体现.[3,4]此外,曹操的上述负向 性格特征几乎都与他多疑的性格特征相关,并且其多疑的 性格特征严重超出了常人的限度,多疑是他负向人格的主 特征.可以说,曹操之“雄”源于曹操的正向人格,曹操之“奸” 盖源于曹操之多疑,曹操生平所做的荒唐之事或者令人费 解之事,可以说都与他多疑的性格特征有关.例如在赤壁之 战中,曹操因为多疑,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将深谙水军的蔡 瑁、张允二将杀害,诸葛亮也正是抓住了曹操多疑的性格, 才冒险草船借箭,这些最终导致了曹操军事生涯中最大的 失利,使得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胡 仟,赵富才 (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聊城 252059)
摘 要: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征被贯之以“奸”和“雄”.本文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曹 操的性格特征及形成机制,认为曹操具有双重人格和多疑的人格缺陷,并以人格的心理和社会层面为基础,从曹操自卑的童 年经历、叛逆的文化情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三个方面阐述了其人格缺陷产生的原因.
基 金 项 目 :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教育资助项目(SDYY1007wk.baidu.com)
- 147 -
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我们把探索的目光放在心理 和社会层面,追溯曹操的童年经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发掘曹操的双重性格特征与缺陷产生的原因,解读一代“奸 雄”的内心世界. 2.1 自卑的童年经历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 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希望 加以改进的— ——没有人能够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 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5]根据这一 观点,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从而获 得补偿.只不过人们所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 的生活风格和人格.人们克服自卑感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 种:一种是补偿不当,或缺乏补偿,即不敢正视现实,极力掩 饰,并放弃自我改善处境的想法,或过度补偿,即为了摆脱 卑微,极力寻求另外的满足,以掩饰其某方面的自卑感,甚 至不顾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陶醉于自我虚幻的优越 感中,甚至表现出某些变态的行为举动;另一种是适度补 偿,就是通过努力将自卑感转化为推动个体追求卓越的动 力,从而获得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