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创新素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fc688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6.png)
大学生创新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随着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众化的话题,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创新创业领域中。
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呢?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一、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创新创业者,创新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创新思维能力意味着能够敏锐地观察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中的机会和潜力,有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独特想法和方案。
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创业者多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拓展自己的视野,多阅读有关创新思维的书籍、文章和学术论文。
此外,创业者还可以参加课程、研讨会、工作坊和思维训练营等活动,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独立自主和自我管理能力独立自主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创业者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和责任心,能够独立思考和决策,不依赖他人。
此外,创业者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合理规划时间和资源,有能力面对任务的同时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
三、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创新和创业需要团队协作。
创业者需要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处理冲突并推动项目的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和谈判技能,并具有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管理团队成员。
四、市场敏感度和商业素养市场敏感度和商业素养是成功创业的关键因素。
创业者需要能够敏锐地感知市场需求和趋势,并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此外,创业者需要具备商业素养,理解市场定位、用户需求和竞争环境,并能够设计对应的商业模式。
五、勇于创新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创业过程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需要创业者具有勇气和坚强的心理素质。
创业者需要敢于创新,勇于挑战和突破传统,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
同时,创业者需要有快速适应和调整策略的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新兴机遇。
六、技术背景和行业知识在部分创新项目中,技术背景和行业知识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创业者需要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趋势,这将有利于创业者更好地做出决策,并帮助企业寻找市场机遇。
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63f29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1.png)
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形势下,大学生需要具备以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
一、综合素质1.科学素质:大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素养,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这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人文素质: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了解人类文明、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3.创新素质: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尝试。
这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4.实践能力:大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这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5.团队合作能力:大学生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协作、沟通、配合完成工作任务。
这包括团队建设、沟通技巧、领导力等方面的能力。
二、专业素质1.专业知识:大学生需要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学科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
这包括基础理论、专业课程、文献检索等方面的知识。
2.专业技能:大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包括实验技能、操作技能、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3.学科交叉: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交叉能力,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结合点。
这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的能力。
4.行业认知:大学生需要了解所学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和发展趋势,掌握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这有助于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三、心理素质1.心理素质:大学生需要具备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挫折、压力和不确定性。
这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能力。
2.自信心: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竞争力。
3.学习方法:大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浅谈大学生应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2024)
![浅谈大学生应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134b03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d.png)
引言概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浅谈大学生应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
正文内容:一、学术素养1.学习方法与技能: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如查找资料、阅读、写作等。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求学阶段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
2.学术诚信:大学生应坚守学术道德,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诚信精神,不抄袭、不作弊,树立良好的学风。
二、社会责任感1.公民意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一员,应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民生问题。
2.社会公正与公平观念:大学生应具备公正和公平的观念,不以性别、种族、地域等因素歧视他人。
三、创新思维1.科研能力:大学生应具备科研能力,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通过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2.创业精神:大学生应具备创业精神,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商机和解决问题。
四、人际交往能力1.沟通能力: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口头、书面和非语言沟通,以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2.团队合作: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了解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并能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
五、综合素质1.健康生活方式:大学生应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和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2.文化素养:大学生应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学修养,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
总结:大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包括学术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等。
这些素质的培养,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求。
因此,在大学期间,学生需要注重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基本素质,以走向成功的职业道路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ecb919c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5.png)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创新意识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意识。
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它直接决定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
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处于人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我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非常快捷,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只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
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大学生对创新已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在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
谈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谈大学生的创新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664f1f6bd97f192279e976.png)
谈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因此容易受制于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刻不容缓。
一、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以及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创新能力则是指具有把上述理想、精神、愿望转化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品质1、独立性思维品质。
我国现行的培养模式从思维的培养方面,只要求按教师和书本的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也缺少相应的训练,因此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思维心理。
基于此,培养独立思维的心理对一个人来说是当务之急。
培养独立性思维品质,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强化学生的大胆而合理地怀疑意识、增加其不盲从于大多数的抗压心理意识及培养不断否定自己的健康心理意识。
2、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
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循序渐进着力于流畅性、变通性和新颖性三个层次的培养。
3、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是创造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必经过程,培养人的想象力是完善其创造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想象力对于创造的作用,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
想象力的培养应落实在保持和发展好奇心、拓宽知识面两个方面。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为主要元素(一)大学生本身虽然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的,但大学生自身必须善于利用这些外部条件,积极主动的锻炼及增强自己的创新素质。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20b1a7a01f69e314332941d.png)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临的一贡重大战略任务。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就要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而担负我国各级各类高级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就应当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前言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因此,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历史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什么是人的创新素质呢?所谓创新素质就是在人的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去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能力素质,包括基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等基本素质。
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应是: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个具有良好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切忌好高骛远,勿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或是学习上怕吃苦,不愿刻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所学知识的广度,掌握本专业知识和相近专业知识的联系。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b7e620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6.png)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这个变化迅速的社会,大学生应具备一系列的基本素质。
本文将从个人素质、学术素质、社会素质和创新素质四个方面论述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个人素质个人素质是一个人在个人品质和自我修养方面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应注重培养和提升个人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首先,大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等方面,这些品质是一个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其次,大学生应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取得成功。
此外,大学生还应注重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自律和责任感是一个人追求梦想和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学术素质作为大学生,学术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
首先,大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学术背景。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学术素质。
其次,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提高学术素质非常重要。
此外,大学生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创新和科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其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社会素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素质。
首先,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是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种任务和工作。
其次,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是提升社会素质的重要途径。
此外,大学生还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创新素质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
首先,大学生应有开放的思维和求知欲望。
谈谈对创新的认识以及大学生如何做的作文
![谈谈对创新的认识以及大学生如何做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e37f7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b.png)
谈谈对创新的认识以及大学生如何做的作文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当今时代,创新已经成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从多个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并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
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新事物,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和勇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大学生应当培养开放、包容、求异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传统观念,勇于提出新见解新想法。
创新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没有对本专业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就无法产生创新性的想法。
因此,大学生要勤奋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日后的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再者,创新需要实践的锻炼。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大学期间,同学们可以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项目、社会实践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中获得创新的体验和灵感。
创新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运用。
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学科交叉融合。
大学生应当努力拓宽视野,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为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创新还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大多数创新性的成果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晶。
大学生应当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团队意识,学会互相尊重、包容差异、发挥所长,共同为创新目标而努力奋斗。
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实践锻炼、跨学科视野和团队协作等多个层面共同作用。
只有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创新的本领,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7ce1d7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e.png)
引言概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栋梁,他们的素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学术素质、实践素质、创新素质和团队合作素质。
正文内容:1. 道德素质1.1.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
大学生应该具备公正、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1.2. 大学生应该具备自律的品质,能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并自我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1.3. 道德素质还包括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应该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2. 学术素质2.1. 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术素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追求学术进步。
2.2. 大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应当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和观点。
2.3. 大学生应具备学术诚信意识,严禁抄袭和作弊行为,并能够正确引用他人的成果和观点。
3. 实践素质3.1. 大学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践活动,他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大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3. 实践素质还包括团队合作能力。
大学生需要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团队任务,并能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4. 创新素质4.1. 大学生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他们应该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的理论和方法。
4.2. 大学生应具备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能够提出具有独特见解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案。
4.3. 创新素质还包括勇于创新和接受挑战的勇气。
大学生应当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创新和突破。
5. 团队合作素质5.1. 大学生应具备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并积极参与团队活动。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746915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5.png)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
这些基本素质不仅是大学生在学术成就上的需求,更是他们成为未来社会中有价值、有担当的人才的基础。
一、学术素质学术素质是指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学术能力和学术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作为大学生,他们必须具备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学术能力,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文献查找与资料整理的能力等。
此外,大学生还应培养批判性思维,具备对知识进行反思和判断的能力,以保持对学术问题的敏锐性和独立性。
二、创新创业素质当代社会发展迅速,创新与创业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要素。
大学生应具备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不同领域寻找机会并应对变化。
同时,他们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材,他们应当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包括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热爱,对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
大学生应当关心社会民生问题,参与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改善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四、跨文化沟通能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国际交流中,大学生应懂得尊重他国文化,理解他国习俗,借助外语交流,积极拓宽视野,扩大国际视野。
同时,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国际合作意识,能够与国际友人合作,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五、终身学习意识大学生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大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利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和平台,不断更新知识,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
通过终身学习,大学生可以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2b44113a8114431b90dd8c7.png)
的 过 程 ,这 也就 要 求 创 新 者具 有一 定的 独 立 工 作 能 力 ,要 能够 独 立 的 分 析 问题 ,独 立 的 解 决 问题 ,还 要 能 忍 受 得 住 寂寞 当 然 ,这 并不 排 斥 创 新 过 程 的 团 队活 动 和 团 队 协 作 ,但 在 团队 活 动 中 ,就 自己分 工 的 某 一 方 面 的研 究 ,仍 需 要 自己 的独 立思 考 和 独 立 工作 。 因此 ,努 力 培 养 大学 生 独 立 思 考和 独 立 工作 的 能 力 ,也 是 培养 大 学 生 创 新 素 质和 创 新 能 力 的 一 个重 要 方 面 二 、培 养 大 学 生创 新 素 质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主 要 途 径 努 力培 养 大 学 生 创新 素 质和 创 新 能 力 是 高等 教 育的 一 项 极 其 重要 的 任 务 ,应 贯 穿 于学 校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的 始终 ,并 落 实 到 学 校 教 育教 学 工 作 的 各 个方 面 ,必 须 进 一 步推 进 高 等 教 育 的 教 学 改革 ,加 强 大 学 生 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垡
文0 文晶娅 ( 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湖北武汉) 华
摘 要 :建 设 创新 型 国 家是 我 国 面 临 的
一
匿幽
关 孑 大学 生 创 新 素质 和创 新能 力 的 培荠
贡 重 大战 略 任 务 。要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 首 先就 要培 养 出大批 创新 型人 才 , 而担 负
能 力 ,一 个 只 会 死 记 硬 背 、生 搬 硬 套 的 书 呆 子 ,是 不 会 产 生 创 新 智 慧 的 。 2、强 烈 的创 新 意识 和 创新 思 维 能 力 。
的 创 新 之 路 , 往 往 成 功 就 在 最 后 的 坚 持 中 ,所 谓 “ 失败 是 成 功 之 母 ” 说 的就 是 这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686ee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6.png)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以适应时代变革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标志之一。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具备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能够在工作中提出新的想法、解决问题,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和变革。
同时,创新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自主思考、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
创业需要具备市场洞察力、风险意识、决策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拥有这些能力的大学生可以不依赖于传统就业渠道,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此外,创业能力也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1. 强化创新教育大学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课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提供实践机会大学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
如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业实践等,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增加实际经验。
3. 培养综合素质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这些素质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组织课外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业素养。
4. 增强实践能力大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社会环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如何做好一名当代大学生
![如何做好一名当代大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35f2fa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5.png)
如何做好一名当代大学生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那么,如何做好一名当代大学生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积极主动,勇于创新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具备积极主动的精神品质。
积极主动意味着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尝试。
首先,要主动学习,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要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
其次,要主动思考,对待问题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最后,要勇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展多元兴趣,培养综合素质一名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在专业上有所突破,还应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多元兴趣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可以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提前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三、注重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身心健康对于一名当代大学生尤为重要。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科学饮食、适量运动等。
学生时期的休息和恢复对于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
此外,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放松自己,调节情绪,避免过度压力。
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要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追随他人。
要珍惜大学时光,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并努力把握机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贡献。
五、多与优秀的人交流,不断提高自己和优秀的人接触和交流可以激发自己的成长潜力。
可以结交一些学霸同学,向他们请教学习方法和经验,共同进步。
此外,也可以主动寻找一些社会成功人士,从他们身上学习成功经验和处事之道,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规划能力。
六、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哪些素质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哪些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84bd4c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5.png)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哪些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在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时,需要具备一系列高度发展的素质。
这些素质涵盖了知识、能力和品德等多个方面。
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大学生应当努力培养和提升这些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学术素质作为大学生,学术素质是其最基本的素养。
大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
在学术上,他们需具备不断学习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态度。
大学生应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拓宽视野,了解前沿科技和学术动态,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知识和领域的新进展。
同时,大学生还应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跨学科能力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和创新。
因此,大学生应当具备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能够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融合和交叉应用。
跨学科能力既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问题,又能够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应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并积极参与涉及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和实践活动。
三、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是大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
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改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强团队合作的效果。
大学生应培养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善于与不同背景和价值观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团队项目中,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达成共识。
四、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当代社会发展快速,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来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生应当培养乐于探索、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品质。
同时,大学生还应具备创业精神,积极主动地发现社会需求和机遇,并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创新创业精神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472013691ed9ad51f01df220.png)
浅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摘要]文章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为主题,论述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并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把发展创造能力视为国策,提出了“创造性科技立国”的口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日本通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
由此可见,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大学专业设置太细、知识面窄、技能方面训练不够、不注重思维方法训练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素质较低,在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
因此,高校应通过各项改革,切实对大学生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迎接教育国际化和时代发展的挑战。
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精益求精的意识,是一种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而具有的强烈的尝试冲动,它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大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哪些
![大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d062b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7.png)
大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哪些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他们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任务。
本文将从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分别介绍大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综合素质1.道德素养:大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学习能力:大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能够主动学习、不断进修、积累知识和技能,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需求。
3.创新能力:大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勇于思考、勇于实践,在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突破。
4.沟通能力: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5.团队合作能力:大学生应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具备适应不同团队环境的能力。
6.领导能力: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包括组织、协调、决策和激励等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
7.责任意识:大学生应具备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负责任。
8.心理素质: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抗压能力、适应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专业能力1.专业知识:大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创业能力: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包括市场调查、商业计划、人际沟通和风险管理等能力,能够创新创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科研能力:大学生应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能够提出科学问题、开展科学实验和分析研究结果,具备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4.职业素养: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能够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
5.信息素养:大学生应具备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的能力,包括信息搜索、数据分析和信息安全等能力,能够在信息化社会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8631d5dfaf45b307e971975d.png)
浅谈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藻生机的源泉。
”事实上,创新不仅关乎民族、国家、政党的命运也关乎一个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当前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创新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创新素质是人在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逐步产生的,对创新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的基本素质要素,是对一般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当代大学生需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才能在未来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创新素质呢?具体如下所述。
1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知识经济基础的“知识”,是各种知识的整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整合性,这是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人才被强调的是知识分类,重视某一领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即通常意义上说的专才,这是由工业经济的技术性基础决定的。
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人才不仅被强调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且强调对各类知识的整合。
作为创新素质人才,必须具有对各种知识的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即所谓通才,这是由知识经济的知识性基础决定的。
创新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
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
这里的“知识”,不仅指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践的经验,这就要求大学生将理论知识深入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理论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2 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外在的有机联系,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往往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通俗地讲,它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实现创新的前提。
各种创造力都以创新思维为前提,没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创新是不可能的。
它包括:敢于怀疑一切的求异思维,能使人发现“先哲”们的错误与缺漏;逆向思维,能使人超越常规、打破习惯,从对立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有多少”的角度对事物进行量的定量思维,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切合实际的方案;从时间、空间结构进行的立体思维,能使问题在“夹缝”中找到答案,变“两难”为“不难”,从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较强的模仿力,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也是一种创新。
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演讲稿
![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7ed9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5.png)
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演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主题是青年人的创新能力。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而创新能力,正是青年人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指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更是指在任何领域都能够不断地提出新的想法,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能力、勇于尝试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的态度。
那么,青年人为什么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呢?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变革日新月异,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需求。
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创新能力也是青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的价值。
那么,如何培养青年人的创新能力呢?首先,我们要注重培养
青年人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力是创新的源泉,只有敏锐的观
察力才能发现问题,思维能力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们要鼓励青年人勇于尝试。
创新需要勇气,需要不断尝试和摸索。
只有敢于尝试,才能够不断
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创新能力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不仅能够
让青年人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更能够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为
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一起努力,培养青年人的创新能力,
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2f1d653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d.png)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希望,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信息时代,大学生需要拥有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来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需求。
下面我将从道德素质、学术素质、创新素质、实践素质和团队合作素质五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道德素质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作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
他们应该具备诚实守信、正直勇敢、宽容谦逊、友善乐观等品质,同时还要具备自律和自控的能力,以遵循社会规范并成为道德榜样。
二、学术素质大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学术素质。
他们应该掌握专业知识,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学术上要有求知欲,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同时,大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便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创新素质大学生应该具备创新素质。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学生是创新的主力军。
他们应该具备探索精神、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应该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冒险,勇于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四、实践素质大学生应该具备实践素质。
书本知识只是理论,实践才能检验真理。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团队合作素质大学生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素质。
现代社会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而不再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与各类团队活动,学会沟通与协作,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素质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扎实的学术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核心素养: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e537296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5.png)
核心素养: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2023年了,时代在不断变化,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具备一些适应时代的核心素养。
那么,什么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呢?一、创新思维随着创新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创新思维成为了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人公,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寻求新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这一核心素养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关键,比如在学习中,需要创新方法和途径,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在就业市场中,创新思维也能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保持竞争力。
二、团队合作个人能力的提升固然重要,但是团队合作才是解决复杂问题、完成复杂任务的重要手段。
团队合作要求大学生具备高效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明确分工、任务分配,灵活应对困难和挑战。
在校内外项目、比赛、创业等活动中,都需要团队合作,大学生应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全球视野如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各种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因此,全球视野也就成为了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全球视野包括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了解,多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对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洞察力。
这些都是在学校,特别是在国际化的课程、交流项目中可以锻炼到的。
四、领导才华领导才华是指领导能力,是指大学生具备了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可能能让大学生在日后进入组织或创业的过程中,更有成功的机会。
在社交和公共领域,领导才华可以一定程度上使个人发挥影响力,从而得到更多成果。
五、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的是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加工能力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全面提升。
大学生需要做的不仅是对于某一领域的学习深入和精化,同时也需要学习更多相关的领域知识,才能应对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才能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
总之,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
礼貌、责任、创新、全球性、领导才华、学习能力等是现代社会和经济趋势中流行的关键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如何能够在社会中健康成长并在未来有立足之地,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坚持创新,所以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243-02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藻生机的源泉。
”事实上,创新不仅关乎民族、国家、政党的命运也关乎一个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当前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创新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创新素质是人在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逐步产生的,对创新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的基本素质要素,是对一般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当代大学生需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才能在未来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创新素质呢?具体如下所述。
1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作为知识经济基础的“知识”,是各种知识的整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整合性,这是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人才被强调的是知识分类,重视某一领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即通常意义上说的专才,这是由
工业经济的技术性基础决定的。
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人才不仅被强调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且强调对各类知识的整合。
作为创新素质人才,必须具有对各种知识的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即所谓通才,这是由知识经济的知识性基础决定的。
创新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
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
这里的“知识”,不仅指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践的经验,这就要求大学生将理论知识深入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理论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2 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外在的有机联系,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往往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通俗地讲,它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实现创新的前提。
各种创造力都以创新思维为前提,没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创新是不可能的。
它包括:敢于怀疑一切的求异思维,能使人发现“先哲”们的错误与缺漏;逆向思维,能使人超越常规、打破习惯,从对立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有多少”的角度对事物进行量的定量思维,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切合实际的方案;从时间、空间结构进行的立体思维,能使问题在“夹缝”中找到答案,变“两难”为“不难”,从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较强的模仿力,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也是一种创新。
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模仿动物、
植物等自然现象中得来的;敏锐的观察力是发现问题进而创新的一把锋利的锥子;丰富的想象力,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幻想开始的。
3 必须具有健全的创新品格
创新的关键在于“创”。
要敢于想,敢于闯,敢于干,有创新勇气,才能开辟新领域,创出新天地。
如果畏首畏尾,裹足不前,是不可能实现创新的。
但是创新的勇气来源于创新的动力,而这一动力又来源于献身科学、献身人类这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定具有高度敬业乐群的精神,对工作的意愿是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并愿意花费较多时间在工作上,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恒心。
一般而言,人与人的智慧相差无几,其差别取决于对事情的负责态度和勇于将事情做好的精神,尤其是遭到挫折时能不屈不挠继续奋斗,不到成功绝不罢休的决心。
良好的创新素养和健全的创新品格还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富有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具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勇于向权威挑战,只有具备独立人格意识的人,才不会迷信权威而人云亦云,才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也只有具备独立人格意识的人,才不会屈从于权势的压力而歪曲真理,才敢于大胆探索并坚持真理。
迷信权威是创新的大敌;积极的民主参与热情,具有积极民主参与热情的人,会更加关心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产生为人类,为国家、为民族而创新的崇高志向,也只有具备积极民主参与热情的人,才
会心胸开阔,自觉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思想,从而不断获得创新的活力与动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符合社会和人类根本利益的奋斗目标,才会更容易获得社会的支持,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也只有符合社会和人类根本利益的创新,才会得到社会的公认,被称作创新。
以上这些都已为无数古今中外在科学领域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证实。
4 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主要在于不断地创新,科技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更是瞬息万变,满足现状就是不进则退。
一切事物的推动必以人为主体,人的新观念才是克敌致胜之道,而只有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潮才能促成进一步的发展。
创新意识就是创造的愿望与激情,没有愿望、没有激情,即使有创新的机会,也会失之交臂。
所以应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应该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还包括具有较强的“专利”意识和“发表”意识。
“专利”意识和“发表”意识较强的人,会自觉地时常留心身边的“偶然”,从而会抓住更多的创新机会。
假如没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就不能争朝夕,捷足先登,不能抓住良机,开拓进取,更不可能实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
5 掌握创新技能和创新方法
创新技能包括觉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发现问题能力、开发选题能力、抓住机遇能力、操作能力、工程能力、智能技
术运用能力、破译黑箱能力、系统分析和系统决策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等。
创新技能综合反映创新者的智力技能、感情技巧和动作技能的综合水平。
创新方法就是建筑在创造心理、创新思维方法和认识规律基础上的技巧和手段,且以逻辑思维为主,非逻辑思维为辅,具体包括智力激励法,类比创造法,列举法,逆向构思法,联想法等。
创新技法的掌握、运用,连同认知风格以及人的个性品质,造就了人们的创造力。
6 具备现代协调能力
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又必定是协调型人才,如果不具备这种协调能力,纵然有再多的知识,再新的创意,也不会完成实践过程,更不会带来效益。
协调型人才要善于协调,搞好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蓄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关系之间不断地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戮力同心地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这里的团队精神就是说,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决不能一意孤行,更不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而必须经过不断地协调、沟通、商议、集合众志成城的力量,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做出为大众所接受并认可的决定。
7 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看起来是小事,但它却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做事认真仔细,生活习惯正常而有规律的人,才
是一个有原则、有抱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相反一个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粗心马虎的人往往会把这种生活的坏习性带入工作,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所以不要小觑生活习惯,从一个人生活习惯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观察到他未来的发展。
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只有认真坚持才能获得。
8 勤奋踏实,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科学没有半点的虚假,成功永远属于勤奋踏实、积极进取的人。
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或成果,然后加以改进,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和能力。
进入21世纪,一切知识、事物、技术、技能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化和发展,多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学习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只有用勤奋的精神致力于学习,才那持续地提高创造者的能力。
企业的成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力求突破,了解更新、更现代化的知识,而不能自满,墨守成规,不再作进一步开展,因而阻碍企业成长的脚步。
9 强烈的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吉尔福特研究认为:“有强烈的好奇性,对事物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是创造者的普遍心理特征。
好奇是心理上的动力,它促使人们对神秘事物的内在规律展开研究。
好奇心强的人,探索未知世界的内在驱动力会更大,也往往更容易获得创造发明的机遇。
同时没有浓厚的兴趣,不能达到入迷的程度,很难有灵感的出现,兴趣越广泛,获得创造发明以及创新灵感的可能性就越大。
总之,除了上面介绍的九个方面外,大学生还应根据社会的新需
求不断提升和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勇.现代人才管理要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 刘澍心.创新素质结构分析及其在现代人才结构中的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3):107-110.
[3] 贾义保.论创新之本在于人的创新素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报,2003(2):8-9.
[4] 陈秀梅.合格员工的标准[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