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5
第三章自然灾祸与环境( 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题 3 分,共 60分)下表是 1971 ~ 1995 年全世界自然灾祸的年均遭难人数( 单位:万人 ) 。
读表达成1~2 题。
损失情况地震洪水干旱火山死亡 1.91 1.277.360.10受伤 2.63 2.0700.03受影响168.83 6 004.13 6 069.269.43无家可归23.76324.14 2.27 1.51共计197.13 6 331.6111.911.071. 上表所列的自然灾祸中,对人类生命组成威迫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分别是()A.干旱、地震B.洪水、火山C.干旱、洪水D.地震、火山2.火山对人类威迫相对较小的主要原由有()①影响范围较小②能实时预告③多发生在人口稀罕的山区④连续时间短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分析:第 1 题,从表中能够很显然地看出干旱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地震的突发性最强,不易监测。
第 2 题,火山影响的范围小,且多发生在人口稀罕的山区。
答案: 1.A 2.D2015 年 7 月,台风“灿鸿”和“莲花”在我国广东、福建登岸,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富损失。
据此回答3~4 题。
3.对于热带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直接经济损失,没有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往常大于直接经济损失C.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直接经济损失D.台风灾祸的经济损失远小于地震灾祸4.假如相同级其他强热带风暴发生在非洲沿海,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A.更大B.更小C.相同大D.没法比较分析:第 3 题,灾祸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拥有波及面广、隐蔽性强的特色,往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热带风暴灾祸也不例外。
商贸金融的损失属于经济领域的间接经济损失;热带风暴灾祸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地震灾祸对比,若没有正确的数字统计就没有可比性。
第4题,非洲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防抗灾祸的能力低,灾祸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更大些。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五检测:第三章检测
第三章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时间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损失随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减少B.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在增加,相对损失在减少C.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地减少D.自然灾害造成的相对损失越来越大,人员伤亡越来越多【解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自然灾害造成的绝对损失越来越大,但相对损失越来越小,人员伤亡越来越少。
【答案】 B2.20世纪后期,非洲是因自然灾害而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强度大B.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多C.经济发展水平低,抗灾减灾能力弱D.城市化水平高【解析】非洲由于经济落后,经济总量小,抗灾减灾的能力弱,因而当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
【答案】 C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B.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C.雨带的南北两侧都盛行偏南风D.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4.关于锋面雨带的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雨带位于a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B.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C.雨带位于d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D.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3~4.【解析】第3题,我国东部地区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偏南风)在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偏北风)的阻挡下被迫抬升并形成锋面雨带,锋面雨带的位置取决于夏季风的势力。
第4题,雨带位于a时,我国华北正值春旱时期;雨带位于d时,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华北雨季尚未来临;雨带位于f时为7、8月份,我国北方多雨,东南沿海多台风;雨带位于g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又进入雨季。
【答案】 3.D 4.A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
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A.灾害种类多样但灾次较少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6.下列自然灾害种类对我国危害严重的是( )①地震②干旱③洪涝④台风⑤风暴潮⑥火山⑦寒潮⑧泥石流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⑧ D.②③④⑦⑧5~6.【解析】第5题,我国自然灾害特点是: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2016-2017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5检测:本章高效整合3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二条经线之间间隔为5°。
据此回答1~2题。
1.该天气现象应是()A.台风B.寒潮C.梅雨D.沙尘暴答案: C2.图中城市P是下列城市中的()A.洛杉矶B.旧金山C.杭州D.上海答案: C读1998年6~9月长江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变化趋势图(甲图)、水位变化趋势图(乙图),分析回答3~4题。
3.1998年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小于历史最大流量,但洪水水位却超过了最高水位,下列分析观点不正确的是()A.强降水引发滑坡,泥沙、石块等阻塞河道B.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小C.植被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减弱D.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抬高了河床4.根据图示信息分析,1998年洞庭湖一带洪水的基本特征有()①洪水流量大②洪水水位高③洪水持续时间长④水位上涨幅度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4题,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属于暴雨洪水,它的发生与人为毁林开荒有关,与围湖造田有关,但并非是滑坡造成的。
第5题,读图知,甲图纵坐标反映流量大,乙图纵坐标反映水位高,上涨幅度大,甲、乙两图的横坐标反映洪水持续时间长。
答案: 3.A 4.D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7月14日中午在福建省霞浦沿海登陆后,15日下午在江西西部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
16日~19日,江南南部和西部、华南、云贵高原等地的部分地区自东向西形成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
据此回答5~7题。
5.7月14日10时左右,台风中心位于台湾海峡的甲地,此时福州和台北的风向分别是()A.东南风、东南风B.东南风、西北风C.西北风、东南风D.偏北风、偏西风6.台风登陆后可能()A.风速减小,强度增大B.强度减弱,暴雨不减C.风力增大,产生风暴潮D.受摩擦力影响,中心气流下沉7.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报台风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高中地理 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
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2.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灾害是(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结合图中的持续时间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答案。
第2题,干旱气候有利于蝗虫产卵,洪涝灾害有利于幼虫的生长。
自2016年5月以来,中国南方多省市遭遇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袭击,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等灾害。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南北支流汇集,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答案 3.A 4.B解析第3题,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第4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
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读下面“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5~6题。
5.图中a、b、c、d四处,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是( )A.aB.bC.cD.d6.若在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有一游客,则发生灾害时该游客逃生的方向是( )A.向北方向B.向南方向C.向东北方向D.向东南方向答案 5.A 6.C解析a、d处是汇水区,b、c处是山坡,所以a、d处容易发生自然灾害,且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所以a处容易发生洪灾或泥石流灾害。
发生泥石流等灾害时,逃离的方向应是与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呈大体垂直的斜上方。
再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游客逃生的方向是东北或西北方向。
2021-202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单元检测: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B)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自然灾难与环境(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确定自然灾难损失程度指标的是() A.受灾人口B.受灾面积C.经济损失D.海拔高度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灾难多发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上游B.黄土高原全部位于干旱地区C.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极少有暴雨发生D.黄土高原的自然灾难以水土流失和干旱为主3.下列关于川滇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山高谷深,全部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B.该区主要的自然灾难是地质灾难C.该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D.该区的泥石流简洁引发地震等灾难读“地区主要灾难种类亚洲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欧洲酸雨、雪灾非洲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北美洲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南美洲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大洋洲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难4.A.台风、洪水、沙漠化B.干旱、洪水、飓风(台风)、龙卷风和酸雨C.干旱、洪水、蝗灾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5.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缘由是()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1月均温低于0℃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缘由多样,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逼。
据此完成6~7题。
6.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东部是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7.关于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区暴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供应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进展起打算作用不同区域受自然灾难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难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最新-2018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本章高效整合 单元检测同步导学 湘教版选修5 精品
自然灾害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二条经线之间间隔为5°。
据此回答1~2题。
1.该天气现象应是( )A.台风B.寒潮C.梅雨D.沙尘暴【答案】 C2.图中城市P是下列城市中的( )A.洛杉矶B.旧金山C.杭州D.上海【答案】 C读1998年6~9月长江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变化趋势图(甲图)、水位变化趋势图(乙图),分析回答3~4题。
3.1998年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小于历史最大流量,但洪水水位却超过了最高水位,下列分析观点不正确的是( )A.强降水引发滑坡,泥沙、石块等阻塞河道B.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小C.植被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减弱D.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抬高了河床4.根据图示信息分析,1998年洞庭湖一带洪水的基本特征有( )①洪水流量大②洪水水位高③洪水持续时间长④水位上涨幅度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第4题,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属于暴雨洪水,它的发生与人为毁林开荒有关,与围湖造田有关,但并非是滑坡造成的。
第5题,读图知,甲图纵坐标反映流量大,乙图纵坐标反映水位高,上涨幅度大,甲、乙两图的横坐标反映洪水持续时间长。
【答案】 3.A 4.D2018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7月14日中午在福建省霞浦沿海登陆后,15日下午在江西西部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
16日~19日,江南南部和西部、华南、云贵高原等地的部分地区自东向西形成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
据此回答5~7题。
5.7月14日10时左右,台风中心位于台湾海峡的甲地,此时福州和台北的风向分别是( )A.东南风、东南风B.东南风、西北风C.西北风、东南风D.偏北风、偏西风6.台风登陆后可能( )A.风速减小,强度增大B.强度减弱,暴雨不减C.风力增大,产生风暴潮D.受摩擦力影响,中心气流下沉7.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实时监测是预报台风和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word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
第三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表是1971~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遭灾人数(单位:万人)。
读表,完成第1~3题。
1.表中所列的自然灾害中,突发性最强的是( )A.地震B.洪水C.干旱D.火山2.火山对人类威胁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影响范围较小②能及时预报③多发生在人口稀少山区④持续时间短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3.下列国家中,受地震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土耳其B.墨西哥C.巴西D.意大利解析:第1题,地震的突发性最强,不易监测。
第2题,火山影响的范围小,且山区人口密度小。
第3题,A、B、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为地震多发区。
答案:1.A 2.D 3.C世界地震分布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规律,据此完成第4~5题。
4.从世界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A.大陆的内部地区B.大陆的边缘地区C.环大西洋、地中海和东非地区D.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5.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 )A.中国、日本、伊拉克B.日本、美国、巴西C.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D.墨西哥、智利、印度解析:第4题,世界地震、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
第5题,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三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上,所以经常受到地震、火山的威胁。
答案:4.D 5.C读下表,完成第6~9题。
全球自然灾害灾情的区域分布(1985~1999年)6.从世界各大洲看,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为严重的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非洲7.从灾害种类看,造成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地震B.风暴C.洪水D.泥石流8.给南美洲造成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风暴C.洪水D.台风9.北美洲和南美洲因灾害死亡的人数差不多,而经济损失北美洲是南美洲的31倍多,这是因为( )A.南美洲的防灾能力强B.南美洲政府的高度重视C.经济密集度北美洲远远高于南美洲D.地貌特点悬殊解析:第6题,由表中灾情分布可知:各大洲经济损失最多的是4 097.9亿美元,为亚洲;死亡人数最多的是429 090人,还是亚洲,因此选A。
高中地理 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单元测试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单元测试湘教版选修5单元测试1.从世界范围看,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两个大洲是A.亚洲、非洲B.亚洲、欧洲 C.大洋洲、南美洲D.亚洲、北美洲2.下列大洲中,热浪、风暴、热带气旋等灾害袭来时,极易席卷全洲的是A.欧洲B.亚洲 C.北美洲D.非洲3.遭受干旱、流行病威胁最为严重的大洲是A.北美洲B.亚洲 C.南美洲D.非洲4.有关自然灾害损失在时间上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南亚旱灾严重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涝灾B.通常情况下,南亚旱灾与我国华北的旱灾在时间上较为吻合C.开普敦暴雨多发,新疆一定多雪灾D.我国寒潮危害一般在冬季最为明显读“1954年与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损失对比表”回答5—7题。
5.1998年洪水淹没面积和死亡人数都比1954年少,其主要原因是A.1998年洪水水位没有1954年的高B.新建设的许多防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C.1998年的降水时间比1954年的短D.1954年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1998年要大得多6.1998年的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1954年损失的十几倍,其原因是A.1954年洪水到来前,政府组织军民对财产进行了及时转移B.1954年洪水发生的时间比1998年稍晚,农田的农作物已经基本收割C.1998年长江流域与1954年相比经济迅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D.1998年洪水主要淹没的是市,而1954年主要淹没的农村7.关于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的人为原因说法正确的是①天气预报严重失误,没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②近年来长江上游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③大量的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洪水调控能力减弱④堤岸设计标准过低及工程质量不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8.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A.凌汛B.地上河决口C.水土流失D.洪灾读图,完成9—11题。
9.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是我国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B.②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等C.①、②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D.①、②两地区均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10.关于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正确的是()a.①区土层薄,②区土地盐碱化严重b.①区水资源不足,②区春旱严重c.①区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是施加适量的熟石灰d.②区应加强水利建设,综合治理旱涝灾害A.ac B.bd C.ad D.bc11.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或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②区水土流失严重C.①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D.②区在纬度较低的区域应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读下面某地区气象资料表。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 湘教版选修5
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图”,分析完成1~2题。
1.A.台风、洪水、沙漠化B.干旱、洪水、飓风(台风)、龙卷风和酸雨C.干旱、洪水、蝗灾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答案 D解析从表中可以可直接读出。
2.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1月均温低于0℃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答案 B解析欧洲雪灾多是因为欧洲深受西风带的影响,从海洋带来了湿热的水汽且受北大西洋的影响,气旋活动明显。
3.关于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自然灾害,所以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绝不相同B.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C.洪涝、干旱、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是平原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D.灾害损失的大小也受人文环境的影响答案 D解析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自然灾害,但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也可能相同,A项错。
B项中地面沉降是平原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
C项中水土流失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4.珠江三角洲近年来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 )A.寒潮频频南下B.台风登陆次数增多C.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答案 C解析在发生相同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人口越多,经济活动越集中,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这是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作用。
5.读下表,表中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的变化说明( )A.B.自然灾害的强度越来越小C.人类已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发展D.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小答案 A解析由表中灾情变化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越来越少。
6.我国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A.大陆面积最广,地质条件复杂B.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较大C.大陆内部断裂构造多,岩浆活动频繁D.地处两大地震带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答案 D解析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东部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五配套同步课件第三章章末小结与测评
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活动活跃。植被环境:植被破坏严重。其中 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东部旱灾多发区,__________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点此进入
Image
第十六页,共16页。
自然灾害 位置或 灾害 多发区 范围 类型
环境特点
地形环境:平原地势低平,有较
燕山以
多的洼地
南 淮 河 水 旱 气候环境:降水集中,年际变化
黄 淮 海 平 以 北 太 灾 害 大,多暴雨
原
行 山 向 和 地 水文环境:河流的含沙量大,容
东 至 海 震 易淤积河道,排水不畅
滨
地质环境:位于地震带上,地壳
第十二页,共16页。
(3)
自然灾害种类 集中多发区
集中多发的原因
旱灾
黄 淮 海 平 原 、 东 春季气温回升快, 蒸发量
北平原
大,夏季风还未到达
洪涝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地势
黄淮海平原
低平
地震
台湾省以及华北、 处于板块构造边缘地带
西北、西南地区
第十三页,共16页。
(3)
环境特点
地质环境: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黄
植被环境:植被稀少,黄土多
处于黄 干旱、
土
裸露
河中游 水土
高
气候环境:夏季多暴雨
地区 流失
原
水文环境:严重的水土流失导
致水的缺失
第七页,共16页。
自然灾害 位置或 灾害类型
多发区 范围
环境特点
地形环境:山高谷深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5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读醉林示意图推测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A. 崩塌B. 滑坡C. 水土流失D. 地震【答案】B【解析】2.(1)黄淮海地区干热风多出现在()2.(2)河北中南部成为干热风多发区主导因素是()2.(3)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主要措施有()①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作物②大水漫灌农作物抵消干热风的危害③给农作物盖上透明塑料薄膜④加强干热风的监测和预报A. 春末夏初B. 盛夏时节C. 深秋时节D. 暖冬时节【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3.下列地区不受寒潮侵袭的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四川盆地D. 雅鲁藏布江谷地【答案】D【解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处青藏高原的南段受青藏高原的阻挡来自北方的寒潮不会影响到这里故选D4.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A. 春旱、寒潮、沙尘暴B. 寒潮、台风、沙尘暴C. 干热风、暴雪、沙尘暴D. 干热风、寒潮、冻害【答案】A【解析】甲是因降水少春季灌溉用水多等造成的可判断为春旱乙是冬季风强盛会出现大风、降温现象等寒潮灾害可判断为寒潮丙是因春旱干燥大风多且接近沙源地所以可判断为沙尘暴 A正确故选A.5.(1)澳大利亚的火灾分为两类以发生地的地形命名为山地火和平原火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5.(2)桉树在林区中比重越来越高这对澳大利亚带来的影响是()5.(3)飘至智利上空的浓烟会造成()①大气逆辐射减弱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③该国洪灾频发④低纬度较高纬度降温更明显A. ①地为平原火 7月多发B. ②地为平原火 7月多发C. ③地为山地火救援难度低D. ④地为山地火火灾危害较小【答案】B【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平原火属于地中海气候 7月降水较多火灾较少 A错误②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为平原火 7月受东南信风影响气候干燥火灾多发 B正确③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为山地火地势起伏较大交通不便救援难度高 C错误④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山地火本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火灾危害较大 D错误【答案】D【解析】桉树的需水量大桉树在林区中比重越来越高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紧张 A错误据材料信息“同时由于其遮挡阳光会导致矮小的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可知桉树在林区中比重越来越高会导致林区植被覆盖变差保持水土能力下降 B错误据材料信息“桉树它根系深生长迅速由此逐渐取代其它树种而成为优势树种”可知桉树在林区中比重越来越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C错误桉树在林区中比重越来越高会导致林区植被覆盖变差则林区总体腐殖质含量减少土壤变得更贫瘠 D正确【答案】B【解析】飘至智利上空的浓烟浓烟相当于空气中的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故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同时导致低纬度较高纬度降温更明显6.2016年2月6日03时57分在台湾的高雄市(22.94°N 120.54°E)发生了6.7级地震共造成117人死亡 551人受伤台湾附近多有地震发生原因是其位于()A.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 环太平洋地震带C. 大西洋地震带D. 东非裂谷地震带【答案】B【解析】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选B7.(1)与其他城市相比,1998年武汉洪涝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是()7.(2)6、7月份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带来降水最多的天气系统是()A. 降水特别多B. 地形特别平坦C. 河道特别弯曲D. 植被破坏最严重【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8.(1)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是()8.(2)该流域M村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A. 春汛型洪涝B. 夏雨型滑坡C. 岩溶型坍塌D. 融水型泥石流【答案】B【解析】略【答案】C【解析】略9.我国自然灾害中以暴风雪、地震、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的地区是()A. 青藏高原B. 东南沿海C. 西北内陆D. 东北地区【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靠近南亚地区位于板块边界地带暴风雪、地震、雪崩等自然灾害显著 A正确东南沿海纬度低、地势平坦西北内陆降水稀少不易发生暴风雪和雪崩 BC错误东北地区地势较低起伏较小不易发生雪崩 D错误10.(1)图中受干旱影响的省区(简称)有()10.(2)形成该气象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10.(3)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10.(4)缓解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①减少用水量②发展节水农业③跨流域调水④大力开发地下水⑤迁移人口⑥培养耐旱农作物品种A. 冀豫晋陕B. 桂秦甘鲁C. 皖湘陇赣D. 闽滇晋川【答案】A【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长三角地区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 “五大都市圈”区域发展的的共同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等11.(2)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处在________阶段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________”格局11.(3)从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意义11.(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资源跨地区调配工程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1)【解析】(1)【答案】(2)【解析】(2)【答案】(3)【解析】(3)【答案】(4)【解析】(4)12.(1)据图文信息说明甲区域发展蔬菜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请列举两条12.(2)据图文信息说明甲区域蔬菜能够快速供应京津市场的原因请列举三条12.(3)摧毁甲区域农业设施蔬菜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请列举三种12.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的参观浏览活动京津冀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4)用实例评价京津冀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2.(5)读天津市各月降水量、蒸发量可知天津市水资源总量不足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天津解决用水不足问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请列举三条1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通州区要做综合服务中心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6)分析北京市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对中心区的有利影响请列举三条【答案】(1)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浅层地下水资源丰富【解析】(1)由图中所给资料可知甲区域位于北京和天津交界处属于华北平原北部发展蔬菜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答案】(2)距离天津和北京市区近地理位置优越省道、高速公路相连交通更加便捷通过“绿色通道” 流通中间环节少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国家政策支持【解析】(2)甲区域蔬菜能够快速供应京津市场从位置上看它接近北京天津市场区域交通便捷国家政策也大力支持【答案】(3)寒潮旱涝(暴雨洪涝、旱灾)沙尘暴冰雹【解析】(3)甲区域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寒潮、旱涝(暴雨洪涝、旱灾)、沙尘暴、冰雹【答案】(4)例如天安门广场是开国大典的革命纪念地旅游资源质量高京津冀汇集了英雄纪念碑、西柏坡、平津战役纪念馆等众多各具特色的革命纪念地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解析】(4)京津冀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有天安门广场、西柏坡、平津战役纪念馆等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旅游资源质量高【答案】(5)(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节水、生产和使用中水、建设水利工程存蓄雨洪水等措施【解析】(5)天津解决用水不足问题的具体措施主要从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来回答【答案】(6)分解中心区的行政职能分流中心区人口缓解中心区交通拥堵缓解中心区住房紧张缓解中心区大气污染等【解析】(6)北京市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对中心区的有利影响可以缓解中心交通拥堵、缓解市中心环境污染、缓解住房紧张、分散行政职能等方面13.(1)分析金奈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3.(2)说明湿地对金奈城市的作用13.(3)列举金奈在减轻洪灾害方面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海拔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受海水顶托作用排水不畅【解析】(1)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来分析金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金奈位于印度平岛东南部沿海”可知位于沿海地区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易受海水顶托作用排水不畅”金奈平均海拔160米”可知海拔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答案】(2)为城市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吸烟滞尘净化水源和空气调节气温增加大气湿度调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娱乐休闲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2)由所学知识可知湿地的主要功能为为城市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娱乐休闲场所调节气候温差减小增加大气湿度调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3)运用气象卫星加强对暴雨等异常天气的监测预报修建水利基础设施加大城市的排涝能力增加人工湿地和植被面积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城市建设中增加雨水下渗通道减少地表径流合理规划城市控制城市开发规模【解析】(3)由所学知识可知运用气象卫星加强对暴雨等异常天气的监测预报修建地下排水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的排涝能力增加人工湿地和绿地面积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铺设透水砖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合理规划城市控制城市开发规模减轻洪灾14.(1)京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相对不足为此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甲________和乙________14.(2)据图推断黄河干流从郑州到济南段流量逐渐________(增加或减少)这与该河段的河道为________有关14.(3)图中C处为________地貌 A处为________地质构造形成主要内力作用为________14.(4)说出B处与其东侧平原相比不易发生涝灾的主要原因【答案】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解析】京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多导致资源相对不足为了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甲是西电东送工程即将陕西省、山西省和内蒙古的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输送到京津唐地区乙是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即利用京杭大运河将长江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答案】减小, 地上河【解析】读图可知黄河从小浪底水库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流经郑州到开封后形成地上河河床高处地面十数米导致地表水不能注入黄河导致黄河的径流量减少【答案】三角洲(流水沉积), 地堑, 岩层断裂下陷【解析】读图可知图中C处为黄河注入渤海随着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而形成的河口三角洲 A处为汾河谷地是由于岩层的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地貌然后汾河流经泥沙淤积形成谷地【答案】B处位于太行山麓冲积扇地势较高便于排水地表物质颗粒粗有利于下渗不易积水【解析】读图可知图中B处位于河流流出太行山口由于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而形成的冲积扇冲积扇从山口向外地势逐渐减低由于泥沙沉积具有分选性大的重的先沉积轻的小的后沉积所以该地地势较高且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地表物质颗粒粗有利于下渗不易积水所以B处与其东侧平原相比不易发生涝灾。
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 湘教版选修5
章末检测三一、选择题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
据此完成第1~2题。
1.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解析灾情是由致灾因子的强度,受灾体的特性共同决定的。
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
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减灾防灾的投入越大,抗灾能力越强,从而降低灾害程度。
答案 1.D 2.B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
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
读表回答3~4题。
3.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可靠的是 ( )。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C.X、Y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X、Y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4.Y地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Y地人口密度较大 B.Y地距震中较近C.Y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 D.Y地地质脆弱解析第3题,根据震级大小,两地地震都属于破坏性地震;震级大,放出能量大;两地距震中都有一定距离,因此都不位于震中。
第4题,A、B、C三项都是因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用排除法可知正确选项为D。
答案 3.A 4.D读中国局部水系图,完成5~6题。
5.②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⑤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 338亿立方米,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高低的差异B.锋面影响时间长短的差异C.流域面积大小的差异D.地形地势的差异6.图示流域中,在夏秋季节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小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10分)1960~199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时段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8年1989~1998年灾害事件(次数) 16 29 70 53经济损失(亿美元)504 969 1538 4793保险理赔(亿美元)67 113 310 1 069(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解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
答案:(1)呈波状变动,逐渐上升①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自身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
②人类不合理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灾害有上升的趋势。
(2)逐渐上升(或越来越重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从甲图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
(3)从乙图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有(双选)()A.大量降低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降低旱涝灾情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农业灾情及相关措施。
第(1)、(2)题,可以从图A直接看出。
由于抗洪工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洪水灾害的影响减弱。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而成灾面积波动上升,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从长时间段看,我国灾害发生频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能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农业灾害的灾情。
第(4)题,我国人口众多,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是不行的,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宜在中上游地区。
答案:(1)旱灾霜冻灾(2)水灾我国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三峡大坝的建成可以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3)不断扩大在曲折中上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灾害的灾情(4)BD3.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
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分)(1)比较甲、乙、丙三地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差异,并说明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率的主要因素。
(2)简述防御自然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主要措施。
解析:由图示等值线可以判断出,甲地损失率最小,乙地损失率最大,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从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抗灾能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乙地损失率最大,甲地损失率最小。
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2)做好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自然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利用遥感卫星等3S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提高灾害防范能力;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根据图中可以看出冻融区处于青藏高原。
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在黄土高原;由于土质、降水、植被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1)地形区:青藏高原。
水文特征:径流量小;含沙量小;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等。
(2)河段:中游。
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
5.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1: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2: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
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3: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2,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3,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解析:第(1)题,地形的名称及特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描述。
第(2)题,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的原因有气象气候因素、地形、植被、农业种植结构等。
第(3)题,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要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
(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
6.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分)(1)Ⅰ区域突出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和________,此外,该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是________,生物灾害主要是________。
(2)Ⅱ是世界上________(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其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主要灾害为________。
(3)受海洋影响最强烈的是________区域(填代号),同时,本区是全国受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4)若说Ⅰ、Ⅱ、Ⅲ三区域共同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气象灾害,则Ⅳ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________,具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区域主要的灾害类型、成因。
分析如下:答案:(1)干旱洪涝地震蝗灾(2)水土流失①地表坡度大;②土质疏松,抵抗流水侵蚀能力弱;③夏季暴雨集中;④人类大量破坏植被,造成大面积的地表裸露,缺乏保护干旱(3)Ⅲ台风风暴潮(4)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材料1: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地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1可看出,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是西南地区。
第(2)题,从气候、土质、地势及植被状况考虑。
第(3)题,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寻求对策。
答案:(1)西南地区。
(2)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盖率较低。
(3)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加强法制管理。
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9分)材料1:2012年2月21日,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节。
可新疆一场立春以来最大的暴雪突然降临,北疆大部、天山山区和伊犁河谷普降中到大雪,乌鲁木齐新增降雪厚度超过8厘米,乌鲁木齐机场5次关闭42个航班延误。
材料2: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疆西部降水的原因以及影响。
新疆西部降水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当气温低时,以雪的形式落到地面。
大量雪水易诱发滑坡、泥石流,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1)主要分布在山区。
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
(2)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
9.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1:自2010年9月底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已超过130天无有效降水,为1951年以来,同期降水最少年份。
目前河南省各麦受旱面积已达3350万亩,重旱245万亩,山丘区15万人因旱出现饮水困难。
材料2:中部六省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河南发生干旱灾害,可能对哪种农作物影响最大?为什么?(2)分析河南此旱情产生的主要原因。
(3)据图归纳中部六省土地利用类型特点。
该区域在土地利用上应注意哪些问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部地区有关知识。
河南位于中原,是小麦生产大省,由于降水异常少,形成干旱天气,需要加强抗旱工作。
答案:(1)冬小麦;此时冬小麦正值返青,生长旺盛,需水量大。
(2)原因:长时间不降水,降水异常少;天气晴朗,气温较高,蒸发增强。
(3)耕地、林地为主,草地少;南部、北部山地以林地、草地为主,中部平原以耕地为主。
注意:保护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