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10分)
1960~199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
时段1960~
1969年
1970~
1979年
1980~
1988年
1989~
1998年
灾害事件(次数) 16 29 70 53
经济损失(亿美
元)
504 969 1538 4793
保险理赔(亿美
元)
67 113 310 1 069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解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
答案:(1)呈波状变动,逐渐上升①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自身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②人类不合理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灾害有上升的趋势。
(2)逐渐上升(或越来越重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从甲图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
______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
(3)从乙图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有(双选)()
A.大量降低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降低旱涝灾情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农业灾情及相关措施。第(1)、(2)题,可以从图A直接看出。由于抗洪工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洪水灾害的影响减弱。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而成灾面积波动上升,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从长时间段看,我国灾害发生频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能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农业灾害的灾情。第(4)题,我国人口众多,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是不行的,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宜在中上游地区。
答案:(1)旱灾霜冻灾
(2)水灾我国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三峡大坝的建成可以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3)不断扩大在曲折中上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灾害的灾情
(4)BD
3.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比较甲、乙、丙三地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差异,并说明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率的主要因素。
(2)简述防御自然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主要措施。
解析:由图示等值线可以判断出,甲地损失率最小,乙地损失率最大,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从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抗灾能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乙地损失率最大,甲地损失率最小。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2)做好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自然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利用遥感卫星等3S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提高灾害防范能力;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根据图中可以看出冻融区处于青藏高原。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在黄土高原;由于土质、降水、植被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1)地形区:青藏高原。水文特征:径流量小;含沙量小;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等。
(2)河段:中游。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
5.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2: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3: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2,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3,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解析:第(1)题,地形的名称及特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第(2)题,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的原因有气象气候因素、地形、植被、农业种植结构等。第(3)题,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要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
(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
6.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11分)
(1)Ⅰ区域突出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和________,此外,该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________,生物灾害主要是________。
(2)Ⅱ是世界上________(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其成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主要灾害为________。
(3)受海洋影响最强烈的是________区域(填代号),同时,本区是全国受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最强烈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