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教案

合集下载

中外建筑与园林史教案

中外建筑与园林史教案

中外建筑与园林史教案以下是一份中外建筑与园林史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外建筑与园林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掌握中外建筑与园林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分析中外建筑与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中外建筑史(1)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发展阶段、代表性建筑等;(2)中国近现代建筑:特点、发展阶段、代表性建筑等;(3)外国古代建筑:特点、发展阶段、代表性建筑等;(4)外国近现代建筑:特点、发展阶段、代表性建筑等。

中外园林史(1)中国古典园林:特点、发展阶段、代表性园林等;(2)中国现代园林:特点、发展阶段、代表性园林等;(3)外国古典园林:特点、发展阶段、代表性园林等;(4)外国现代园林:特点、发展阶段、代表性园林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历史背景等理论知识;演示法: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中外建筑与园林的实例;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中外建筑与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价值;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与园林实例,进行深入剖析。

四、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中外建筑与园林的特点及发展历史;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逐一讲解中外建筑与园林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巩固练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与园林实例,让学生进行鉴赏和分析;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外建筑与园林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五、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行中外建筑与园林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考查学生对中外建筑与园林发展历史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中外园林史教学设计

中外园林史教学设计

中外园林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园林史的发展历程与特点,认识园林史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园林的美学和人文情感的感受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教材1. 课程内容课程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中外园林发展概述•第二章:中国古代园林•第三章:中国现代园林•第四章:日本园林•第五章:英国园林•第六章:法国园林•第七章:美国园林2. 教材教材主要有两本:•《园林史》(罗伯特·塔特罗斯著,丁佑民、蔡维雯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园林艺术史》(戴维·韦尔柯特著,针对性强,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教材作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向学生介绍中外园林发展的历史、构成要素、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精美的图片、视频,解释整个园林历史演变的过程。

此外,本课程还将组织学生到实际现场进行考察和实践操作。

教师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园林设计的案例,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学习和实践的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园林设计,以提高学生对园林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建立一个互动性强的课堂氛围,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外园林发展脉络。

2.作业评价:在课程中安排几次园林设计作业,掌握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检查学生对园林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3.实地考察:通过在实际的园林中考察,检查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个人能力和特长,开展园林创新开发。

五、教学成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外园林史的演变和园林艺术的内涵,了解其精神和美学特征,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激发他们对园林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加熟练和熟知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的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园林规划和设计工作中做出更为出色的贡献。

第一章.中外园林史

第一章.中外园林史

3混合式园林
(2)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分 1皇家园林
2寺观园林
3私家(贵族)园林
4陵寝(寝庙)园林
5公园
(3)按园林功能分 1综合性园林
2专门性园林
3专题园林
4纪念性园林
5自然保护区园林
(5)园林基本要素 1建筑 2山石 3水体 4植物 5动物
二、世界园林体系
1.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依据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
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都是美的天使。中国园林讲 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自然美的高度 凝炼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达 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西方园林(英国园林)认为,大自然的造化美
无与伦比,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达到真美境界。 刻意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 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4)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3.中国园林历史阶段划分: (1)萌芽期(夏—春秋战国) (2)生成期(秦---两汉) (3)发展期(魏晋---隋) (4)全盛期(唐---两宋) (5)成熟期(元----清末)
四、以史为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园林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 存在问题: 1.造园思想混乱,没有正确解决以人为本与保护自 然遗产、人文遗产的关系。 2.生搬硬套,不顾本地人文历史环境条件。 3.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或沽名钓誉,盲目蛮干。
2.园林的功能 园林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回顾古今 中外的园林类型,其功能主要有:
(1)狩猎(或称围猎) (2)游玩(或称游戏)“游山玩水” (3)观赏 (4)休憩 (5)祭祀 (6)集会、演说 (7)文体娱乐 (8)饮食
4.园林类型 (1)按构园方式分为 1.规则式园林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外园林史课程编码:总学时/总学分:40学时;2.5学分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0/0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适用专业:园林开课单位:农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学习园林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林行业今后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园林发展的不同模式,为今后从事园林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园林体系,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点、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异同和交流,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代中外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创作手法。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章园林的生成期(2学时)第二章园林的转折期(2学时)第三章园林的全盛期(2学时)第四章园林的成熟期(4学时)第五章园林的成熟后期(4学时)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史结束语(2学时)第七章日本园林发展简史(4学时)第八章西方古代园林发展简史(2学时)第九章中世纪欧洲园林(2学时)第十章文艺复兴时期园林(2学时)第十一章十七、十八世纪法国园林(2学时)第十二章十八世纪英国风景园(2学时)第十三章近代美国园林(2学时)第十四章十九世纪城市公园(2学时)第十五章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2学时)第十八章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2学时)三参考教材主要教材:《中国古典园林史》、《西方造园变迁史》参考书目:《中外园林史》四学习要求1.熟悉世界各国园林的特点及其发展史。

2.熟悉我国园林的特点、分类。

3.了解中外经典园林。

五成绩评定方式1、考试方式以考试为主,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

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 ,考试成绩70%。

大纲制定者:园林教研室大纲审定者:大纲批准者:指定时间:2010.6。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方法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方法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方法探析摘要:《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琐碎,综合性强,与历史学、建筑学、植物学等有关学科联系多等特点,在教学中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切身体会,对《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中外园林史;教学方法;初探《中外园林史》是研究中外园林渊源替嬗、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介绍具有代表性一些国家独特的园林形式以及为现代园林发展与建设提供重要历史借鉴的一门学科,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对于学生学习了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园林特征元素和设计手法,加强学生学习园林文化的综合知识,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尤为重要。

当前许多园林专业的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分配少、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方法不得当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中外园林史》课程特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已期为《中外园林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课程主要特点1.1 内容涵盖多这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史、欧洲园林史、西亚园林史和日本园林史。

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史内容繁多,时间跨度长,从殷、周、秦、汉时期的园林产生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转折期,隋、唐全盛期,两宋、元、明、清初成熟时期和清中叶、清末成熟后期。

每一历史时期的园林形成均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且各个时期的园林风格类型不尽相同。

欧洲园林史内容更是如此,包括了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代表的古代时期园林、中古时期的欧洲园林、勒诺特式时期的欧洲园林、自热风景式园林和西方近代园林。

西亚园林史和日本园林史与前两者相比,内容相对少一些。

1.2 学科综合性强它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的主要基本理论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之有联系的学科也较多,如历史学、美学、建筑学、园艺学、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适用于园林专业)课程总学时:64周学时数:4课程类型(必修/选修):必修开课(系)院:建筑工程学院一、说明1、性质及任务:中外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外园林发生、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为今后园林建设提供重要历史借鉴。

2、同其他课程的关系:它是高等农业院校园林专业的主要基本理论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之有联系的学科也很多,如历史学、美术学、建筑学、园艺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

3、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世界之大园林体系,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园林的特点、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同异和交流,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代中外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创作手法二、教学时数分配表三、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园林、园林史的概念,掌握园林类型区分、园林构成的要素、世界园林体系。

并了解园林形成的背景、园林的性质和功能。

[重点和难点]园林、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离宫御苑、行宫御苑、大风御苑的概念、园林构成的要素、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园林的分类、中国园林的特点[内容提要]第一节园林1、园林的概念2、园林形成的背景3、园林的性质与功能4、园林类型5、园林基本要素第二节世界园林体系1、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依据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第三节园林史1、园林史定义2、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3、中国园林历史阶段划划分[自学指导方案]园林的基本要素包括那些各种园林体系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欧洲园林[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欧洲园林产生的渊源、近代欧洲园林的特点,掌握勒诺特式园林与风景式园林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圣林、美帝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巴洛克式园林、法国古典园林、美国国家公园运动、英国风景式园林。

[内容提要]第一节欧洲园林的渊源1、古埃及园林2、古稀腊园林3、古罗马园林第二节中世纪西欧园林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1、中世纪西欧园林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3、意大利台地对换法、英园林的影响第三节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与英国风景式园林1、法国勒诺特式园林2、英国风景式园林第四节近代欧洲园林体系1、欧洲新型园林2、近代美国园林[自学指导方案]欧洲园林体系代表性园林的特点第三章伊斯兰园林[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伊斯兰园林的渊源及各种代表性园林的风格特征。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Chinese and occient Gardens课程编码:082820087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适用对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先修课程:园林概论、园林艺术原理等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中外园林史》是风景园林和园林必须了解的基础理论课程,它包含中国园林史和西方园林史两个部分。

课程目的和任务: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开阔设计思路,提高对风景园林艺术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中国园林历史的必要知识,同时了解西方园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与作品、造园原理与要素、美学思想和设计方法等,为学习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等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起到有机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分为中国园林史和西方园林史两个部分,其中中国园林史24学时,西方园林史8个学时: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了解中国园林史的发展概要1-2 了解中国园林历史对于现代中国园林创作的意义和作用1-3 理解中国园林史的学习方法重点: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难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现代中国园林创作的意义第2章:殷周囿、秦汉建筑宫苑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 了解园林起源——囿,周代是中国最早产生园林的朝代2-2 掌握秦汉皇家宫苑,该历史阶段突出的特点是秦汉建筑宫苑2-3 了解先秦两汉的私家园林重点:秦汉园林的发展演变史,历史背景,重要园林作品及其对后代产生的影响。

难点:汉代建筑宫苑第3章: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到唐宋写意山水园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 了解魏晋南北朝社会与文化背景3-2 理解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林3-3 掌握隋唐自然山水园3-4 掌握唐宋写意山水园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宋写意山水园林的发展演变史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写意山水园林对后代产生的影响第4章:元、明、清自然写意山水园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1 中都在金王朝形成为北京后来的历史皇家园林打下基础4-2 元、明、清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4-3 园林艺术论著——《园冶》及其它重点:元、明、清园林的发展演变史,重要园林作品及其对后代产生的影响。

魅力永恒的建筑教案

魅力永恒的建筑教案

魅力永恒的建筑教案【篇一:中外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其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造园艺术的奇观。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

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西方园林艺术显现出“人工化”的痕迹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效法自然的艺术特征迥然不同。

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力求体现出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因此,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要取得进步和发展,既不能片面照搬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内容和手法,又不能忽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深入研究,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和设计理念。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

园林效法自然,凿池开山,栽种花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有移步换景之妙,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风光。

1. 园林的空间布局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旨是表现自然美,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课件.doc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课件.doc

课程编号:094148课程名称:中外园林史《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2015-2016适用专业风景园林开课学期年第 2 学学分 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期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中外园林史》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风景园林”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

学习园林史,要怀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把所学园林史知识运用到造园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建筑史。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借鉴我国园林历史上的优秀理论、成功经验以及典型教训,在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掌握园林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同学们的园林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建议教材《世界园林史》汤姆﹒特纳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1主要参考书[1] 《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3 版) 》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2] 《中国古代园林史》(上、下卷)汪菊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性质:《中外园林史》是园林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中外园林史是研究中外园林起源、发展变迁一般规律的科学,涉及有关园林的基本概念,类型划分,代表性园林和人物,风格特点,代表思想流派,园林成就和史鉴意义等。

课程设置目的和任务: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借鉴中外园林历史上的优秀理论、成功经验以及典型教训,在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掌握园林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同学们的园林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学时分配序号章节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合计1 绪论2 学时2 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总说 2 学时3 第二章园林的幼年时期----商、周、秦、汉第三章园林的定向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2 学时4 第四章园林的全盛发展时期----隋、唐时期的园林 2 学时5 第五章园林的成熟前期----宋朝时期的园林 2 学时6 第六章园林的成熟中期----元、明、清初时期的园林 2 学时7 第七章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时期的园林 2 学时8 第八章中国古典园林综述 2 学时9 第九章中国近现代的园林建设 2 学时10 第十章日本的古代园林 2 学时11 第十一章古埃及的文化与园林第十二章古代两河流域、波斯及古印度的园林2 学时12 第十三章欧洲的古代园林第十四章欧洲中世纪的园林2 学时13 第十五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 2 学时14 第十六章君主集权时期的法国园林 2 学时15 第十七章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风景式园林第十八章欧美国家的近现代园林 2 学时16 第十九章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2 学时合计32 学时32 学时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绪论1.学习目的通过对本章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中外园林的起源、含义及诸要素有所了解。

中外园林简史教学设计

中外园林简史教学设计

中外园林简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中外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2.熟悉中外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术;3.掌握基本的园林规划与设计方法;4.了解园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中外园林的发展历史1.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点;2.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点;3.比较中西园林的差异与共同点。

2. 中外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术1.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技术;2.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技术;3.中西园林设计理念与技术的比较。

3. 基本的园林规划与设计方法1.园林规划和设计的基本要求;2.园林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流程;3.园林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4. 园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1.园林文化的定义与历史演变;2.园林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影响;3.园林文化在当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1.知识讲解和授课;2.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3.学生分组进行园林设计和规划;4.学生个人阅读和研究。

四、教学评估和考核方法本课程的评估和考核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课堂出勤情况占10%;2.学生个人作业占30%;3.学生团队作业和报告占30%;4.期末考试占30%。

五、教学资源和参考文献1. 教学资源1.电子白板;2.投影仪;3.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

2. 参考文献1.《中国园林史》;2.《西方园林史》;3.《中华园林》;4.《西方园林艺术》;5.《园林规划设计基础》。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1.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点;2.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第二周1.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技术;2.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技术。

第三周1.中西园林设计理念与技术的比较;2.园林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流程。

第四周1.园林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2.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

第五周1.学生团队进行园林设计和规划;2.园林文化的定义与历史演变。

第六周1.园林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影响;2.园林文化在当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国园林史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Garden一、教学目的及任务通过中外园林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史,形成的原因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以及意大利、法国、英国和日本传统园林为代表的外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和特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影响。

学习园林史的意义1、认知中西传统园林的特点、异同2、提高设计创作的理念、思想3、熏陶自我的文化美学修养提高设计创作的理念和思想1、意在先,匠在后2、强化对各类设计的空间认识3、类型认知可以避克设计的不到位4、避克设计当中的矫揉造作5、提高本领和修养6、诗情画意的意境体会7、融会贯通主要内容简介中外国园林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中国园林史、西方园林史和日本园林史。

中西传统园林类型:伊斯兰园林、欧洲古典园林、东方古典园林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郦芷若朱建宁著《西方园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2月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刘庭风著《日本园林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参考书童雋著《江南园林志》中国建工出版社计成著《园冶注释》中国建工出版社陈从周著《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彭一刚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工出版社王向荣林菁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陈志华著《外国造园艺术》河南科技出版社世界园林艺术博览丛书园林的起源1、基督教--《圣经》—伊甸园2、伊斯兰--《古兰经》—天园3、佛教--《阿弥陀佛铭》—极乐世界4、道教—仙境(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岛)理解园林是造在地上的天堂,是一处最理想的生活场所的模型中西园林比较审美理念的不同决定不同的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不同的园林形式自然美与人工美诗情画意与理性的追求:写意的中国画/写实的油画中西园林交流: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英国园林中的仿中国水榭、仿中国塔二、西方园林史提问1、你所了解的西方园林?2、你希望通过学习学到哪些内容?绪论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绪论的讲解使学生能了解什么是园林,园林产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西方园林的特征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园林史的意义。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案

“中外园林史”课程教案

“中外国园林史”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外国园林史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Garden 适用专业、年级:城市规划专业四年级任课教师:刘骏编写时间:2005、9修改时间:2005、10“中外国园林史”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外国园林史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Garden适用专业、年级:城市规划专业四年级任课教师:刘骏编写时间:2005年8月修改时间:2005年10月西方园林史部分绪论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绪论的讲解使学生能了解什么是园林,园林产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西方园林的特征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园林史的意义。

学时分配:0.5学时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特点,介绍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介绍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对传统园林设计思想和手法借鉴的实例。

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是整个课程的开场白,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实例部分和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部分,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具体讲授方式及问题设置开始正式讲课之前提出问题: 1、你所了解的西方园林?2、你希望通过学习学到哪些内容?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介绍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课程时间安排等。

之后开始讲解绪论的内容。

授课要点:关于园林——园林是介于人类对自然的情感与对艺术的感受之间的人工环境,园林中包含了自然,并以自然要素结合人工要素结构成其艺术要素;园林是理想世界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与依托,是人们躲避现实、要求变革与追求自由的思想产物。

关于园林形成、发展的相关因素——自然气候条件、社会文化背景、与之相适应的哲学思想(尤其是美学观点)关于西方园林——从古埃及的宅园到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规则式的园林形式统治了整个西方园林;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是西方园林艺术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关于园林艺术与城市规划与设计——丢勒里花园(Le Jardin du Chateau desTuileries)与巴黎城市格局的关系;皮特.沃克(Peter Walker)的极简主义园林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之间的关系;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的麦辛提尔庭院(Mcintyre Garden)与伊斯兰教园林之间的关系。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教案第一节2学时引入:一、课程安排第一篇:中国园林史第二篇:外国园林史第三篇:现代城市公园运动二、绪论学科的概念与认识(园林----、园林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中国园林的历史阶段划分)园林艺术基本原理(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三、学科的概念与认识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2、名称:囿、猎苑、苑或宫苑、园、园池、宅园、别业、西晋以后出现“园林”的称谓。

3、园林的功能意义四、学科的形成与发展1、园林的分类:地域分类:东方园林(中国、日本)、欧洲园林(古希腊、罗马、法国、英国)、西亚园林(波斯、阿拉伯)开发方式分类:自然园林。

(辋川别业;张家界、避暑山庄,);自然风景区(九寨沟黄山、武夷山等);风景名胜区(泰山、武当山、蓬莱阁等);人工园林(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

布局方式: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2、现代园林的专业称谓中国:园(菜园、果园)、圃(养殖园),囿(灵囿)、苑(上林苑)、园亭(兰亭)、庭院、园池(十笏池)、山池(艮岳)、池馆(清风池馆)、别业(辋川别业)、山庄(避暑山庄)等,其涵盖的内容更包括寺庙、陵园、风景园等多种用地。

现代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园林绿化、造园、土地规划设计等等,大多是从国外译名转化而来的。

日本:“造园”,韩国则用“造景”俄国:绿化。

美国:Landscape Architecture,由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创始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所采用,从此普及全世界.五、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园林中的意境园林中的意境是指园林中通过外在的建筑、山水、植物的组合与道路的合理组织,呈现给游赏者的除了外在的声乐、色彩、形式等美的愉悦以外的更加深层的思想提示,也是造园者或设计师着意要呈现给游人的精神产品。

《中外园林史》教案

《中外园林史》教案

绪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含义、发展史、类型、特点、地位;教学重点:园林释义、典型、特点及世界造园系统;教学难点:世界造园系统引言:中国造园的生法要求的目的规定性,主要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可望、可游。

“西方人传统的情形是关切围绕在结构或形象周围的,相反地东方人却更关切所围成客间的特质,及这些客间对去经验它的所产生的智慧及感情方面的影响”。

张家骥认为“园林和园林艺术是同一概念,和建筑不同,凡造园都是一种艺术,园林艺术就是指中国的园林。

园林艺术有高低雅俗之分,却没有不是艺术的园林”。

新课讲授:一、园林的含义园林名词的历史沿革“园林”一词,最早见诸文字者,是在西晋的符文中,(始自公元265年)如:△张翰《杂诗》中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此时园林是以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供人游赏的户外境域。

△唐代诗人亦多用“园林”,但泛称私家建造的宅园,一直到明清还不是专有名词。

仅指称城市中私家建筑的宅园名词就很多,如宅园、园宅、园池、园圃、池亭、林亭、园亭等。

“园林”一词成为专有名词(主要用来指称私家宅园)则是明末造园家计成第一部造园学名青《园冶》。

《兴造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说》:“凡结林园,无分村部,地偏为胜。

”……《园冶》创作原则:“虽由之作,宛自天开”二、园林的定义1.建筑学家童寯(1900—1983)《江南园林志》园之布局,虽度幻无尽,而其最简单的需要,完全含于園之内。

園:图解:“口”—围墙;“土”—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池;“衣”—在形似石似树。

2、造园学家陈植(1899—1989)《长物志校注》园林在建筑周围,布置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

亦称“园亭”、“园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庭园”。

3.陈从周《说园》近手园林定义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园林
汪菊渊院士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 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提出园林学包含 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地 景物规划3个层次。这与国际上LA学科的 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也正是全国自然科 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考虑到“园林学”的 概念已不断扩大, 园林学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当,故仍采用“园林”的 原因。
游乐性园林出现在新王国时代(约前 1567~前1085)之后;
古埃及园林大致可分为宅园(Domestic Garden )、圣苑(Temple Garden )、 墓园(Tomb)三种;
具有强烈的人工气息,布局整形对称, 树木行列栽植,水池亦为几何形。
Temple Garden -2000 Domestic Garden 1800
3. a flower or vegetable garden (xystus)
阿多尼斯花园
阿多尼斯(Adonis)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美少年, 被爱和美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即罗马神 话中的维纳斯)所爱。阿多尼斯在狩猎中被野猪 咬死,由于阿佛洛狄忒的爱感动了冥王哈得斯 (Hades),哈得斯允许阿多尼斯一年中有6个月 可以回到光明的大地与爱人相聚。每年春季,雅 典的妇女都集会庆祝阿多尼斯节,届时在屋顶上 竖起阿多尼斯的雕像,周围环以土钵,钵中种的 是发了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
古希腊园林(2)
公元前十世纪左右,盲人作家荷马 (Homeros)的《荷马史诗》中有大量的关 于树木、花卉、圣林和花园的描述。
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人追求生活上的享 受,兴建园林之风渐起,并开始有实用 型园林向装饰性和游乐性的花园过渡。
古希腊的园林类型
早期的宫廷庭园 宅园—柱廊园★ 阿多尼斯园—屋顶花园 公共园林 1.圣林Sacred Grove -400 2.竞技场 3.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

中外园林史讲义

中外园林史讲义

《中外园林史》讲义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中外园林史文字教案

中外园林史文字教案

中外园林史文字教案第一章:中国园林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了解中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1.2 教学内容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园林的主要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风景名胜区等)中国园林的特点(山水景观、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诗情画意等)中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如颐和园、苏州园林等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1.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园林史》图片资料:中国园林图片及相关建筑、景观图片视频资料:中国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1.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园林图片,引发学生对园林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如颐和园、苏州园林等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第二章: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中国园林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及设计原则了解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寓意2.2 教学内容中国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山石、水体、建筑、植物、铺装等)中国园林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及设计原则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寓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作用及设计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解析其构成要素及设计理念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中植物的种类及其寓意2.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园林史》图片资料:中国园林中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等图片视频资料:中国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2.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林的构成要素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作用及设计原则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解析其构成要素及设计理念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中植物的种类及其寓意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园林构成要素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性第三章: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掌握中国园林的设计方法与技巧了解中国园林中的诗情画意及寓意3.2 教学内容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天人合一、借景抒情等)中国园林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山水布局、建筑与自然的融合等)中国园林中的诗情画意及寓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解析其设计理念与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中的诗情画意及寓意3.4 教学资源教材:《中国园林史》图片资料:中国园林中的山水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等图片视频资料:中国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3.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园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方法与技巧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案例,解析其设计理念与方法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园林中的诗情画意及寓意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园林设计理念与方法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性第四章:外国园林史概述4.1 教学目标了解外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外国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了解外国园林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园林的影响4.2 教学内容外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外国园林的主要第六章:欧洲园林艺术6.1 教学目标了解欧洲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欧洲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了解欧洲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6.2 教学内容欧洲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欧洲园林的主要类型(法式园林、英式园林、意大利园林等)欧洲园林的特点(几何图案、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欧洲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欧洲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园林案例,如凡尔赛宫花园、伦敦皇家植物园等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欧洲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6.4 教学资源教材:《中外园林史》图片资料:欧洲园林的图片及相关建筑、景观图片视频资料:欧洲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6.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欧洲园林图片,引发学生对欧洲园林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欧洲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园林案例,如凡尔赛宫花园、伦敦皇家植物园等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欧洲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欧洲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第七章:日本园林艺术7.1 教学目标了解日本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日本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了解日本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7.2 教学内容日本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日本园林的主要类型(枯山水、池泉园、茶庭等)日本园林的特点(禅意、自然美学、精巧布局等)日本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日本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园林案例,如金阁寺、龙安寺等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日本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7.4 教学资源教材:《中外园林史》图片资料:日本园林的图片及相关建筑、景观图片视频资料:日本园林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7.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日本园林图片,引发学生对日本园林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日本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园林案例,如金阁寺、龙安寺等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日本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日本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第八章:现代园林设计8.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园林设计的背景与趋势掌握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风格与理念了解现代园林设计对世界园林的影响8.2 教学内容现代园林设计的背景与趋势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风格(极简主义、生态主义、后现代等)现代园林设计对世界园林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园林设计的背景、趋势、主要风格与理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园林设计案例,如彼得·拉文的作品等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现代园林设计对世界园林的影响8.4 教学资源教材:《中外园林史》图片资料:现代园林设计的图片及相关建筑、景观图片视频资料:现代园林设计宣传片或相关纪录片8.5 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现代园林设计图片,引发学生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兴趣讲解:详细讲解现代园林设计的背景、趋势、主要风格与理念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园林设计案例,如彼得·拉文的作品等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现代园林设计对世界园林的影响总结:总结本章重点内容,强调现代园林设计在世界园林史上的地位第九章:园林保护与传承9.1 教学目标了解园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掌握园林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方法与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三章的重点环节是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类型、特点及设计理念与方法。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外园林史》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各历史阶段的园林风格和特点,吸收世界各国园林艺术之精华,了解外国园林艺术风格和特点,认识园林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艺术传统手法。

继承发扬我国造园的优秀传统艺术,发展现代的园林建设。

在总结过去园林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本着“古为中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使学生在进行各类园林绿地规划和设计中推陈出新,提高规划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总学时54学时,以课堂讲授理论课为主,穿插课堂讨论,实例分析以及历史名园恢复设计作业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造园风格及其特点,理解国内外传统和现代造园的手法;此外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以期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园林历史理论,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目的。

第一篇中国造园史绪论(1学时)掌握第一节园林的定义及园林的分类第二节中国古代造园史的内容第三节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几个时期第一章我国园林之形成(2学时)第一节园林的起源与最初形式第二节商周时期的造园第二章秦汉时期的园林(3学时)了解第一节概况第二节秦汉时期的主要园林第三节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3学时)第一节概况第二节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园林第三节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特点第四章隋唐宋时期的园林(3学时)第一节了解隋朝的宫苑第二节了解唐朝时期的主要宫苑及园林第三节理解两宋时期的园林第四节理解唐宋时期的园林特点第五章元明清时期的园林(6学时)第一节概况第二节重点掌握明清时期典型的皇家园林第三节重点掌握明清时期典型的私家园林第四节重点掌握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风格特点的比较第六章我国园林艺术论著及著名匠师(3学时)第一节了解掌握计成与《园冶》第二节重点掌握明清各造园匠师特点、著述,延展至中国历代造园著述、作者、思想。

第二篇外国造园史第七章古代的造园(3学时)理解古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古罗马的造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含义、发展史、类型、特点、地位;教学重点:园林释义、典型、特点及世界造园系统;教学难点:世界造园系统引言:中国造园的生法要求的目的规定性,主要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可望、可游。

“西方人传统的情形是关切围绕在结构或形象周围的,相反地东方人却更关切所围成客间的特质,及这些客间对去经验它的所产生的智慧及感情方面的影响”。

张家骥认为“园林和园林艺术是同一概念,和建筑不同,凡造园都是一种艺术,园林艺术就是指中国的园林。

园林艺术有高低雅俗之分,却没有不是艺术的园林”。

新课讲授:一、园林的含义园林名词的历史沿革“园林”一词,最早见诸文字者,是在西晋的符文中,(始自公元265年)如:△张翰《杂诗》中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此时园林是以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供人游赏的户外境域。

△唐代诗人亦多用“园林”,但泛称私家建造的宅园,一直到明清还不是专有名词。

仅指称城市中私家建筑的宅园名词就很多,如宅园、园宅、园池、园圃、池亭、林亭、园亭等。

“园林”一词成为专有名词(主要用来指称私家宅园)则是明末造园家计成第一部造园学名青《园冶》。

《兴造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说》:“凡结林园,无分村部,地偏为胜。

”……《园冶》创作原则:“虽由之作,宛自天开”二、园林的定义1.建筑学家童寯(1900—1983)《江南园林志》园之布局,虽度幻无尽,而其最简单的需要,完全含于園之内。

園:图解:“口”—围墙;“土”—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口”—字居中为池;“衣”—在形似石似树。

2、造园学家陈植(1899—1989)《长物志校注》园林在建筑周围,布置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

亦称“园亭”、“园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庭园”。

3.陈从周《说园》近手园林定义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之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4.孙符祥《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园林是由地形地貌与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一统体。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从“园”与“庭”或“院”区别如下所说:园“以人工的方法或种植花木,或堆山叠石,或引水开他,或综合引用以上各种手段的组景造景,从而具有观赏方面的意义,简言之就是赋予景观价值。

而庭或院间或也点缀一点花木、山石,但究竟还不是以构成为独立的景观。

由此看来,凡园都必须有景可观,而没有景观意义的空间院落,规模更大,也不能当作园来看待。

”6、美学词典:“一切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生或者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与建筑物,审美要求组成的综合艺术。

7、《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规)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林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8、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物为物质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西方的情况:美国西蒙德《景园建筑学》Landscape Archtecture《国际通用》1860年“园景建筑”一词1899年成立全国性:“美国园学·建筑家协会”American Sowety of Landsafe Architecture(A.S.L.A )1948 国际景园建筑家联合会成立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cyze architectureLandsccyze 指陆上:风景Architecture是建筑学、组合成LA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接隶属关系分(主流园林)1)皇家园林:皇室、苑、宫苑、苑囿、御苑等2)私家园林:园亭、园地、池宫、山池、别业、山庄等3)寺观园林:佛寺、道观2、非主流园林1)衙署园林2)公馆园林3)书园园林4)茶楼酒肆5)祠堂园林3、接地方风格1)江南园林2)北方园林3)岭南园林4)西域园林5)巴蜀园林4.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5、接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自然风景代称)以自然山水为创作主题思想的园林,始于魏晋,盛行唐宋,成熟于明代至清代达高峰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叠石(叠山:园林内使用天然石块堆筑为石山的这种特殊技艺,江南地区称“掇山”)理水园林中“一勺则江湖万里”园林植物“拟人化”少量树木的艺术概括表现植被气象万千。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①法国的规整式园林、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接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分离状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以建筑控制一切,退避三舍。

特点:以单体取胜,材料以石材为主。

②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能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其他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特点:以群体取胜,以散点透视而造,建筑木构为主如《园冶》:“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回时之烂漫。

”利用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通透、流动的可能性,把建筑物的小空间和自然界的大空间沟通起来。

3、诗画的情趣文学与绘画→时空的综合艺术→园林↓↓静志动态借鉴文学的章法,绘画的创作来进行园林设计创作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形象表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钱泳的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方称佳构。

”画意:“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

苏州园林日本园林:枯山水源于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扬州文人茅元仪看到关阮勋“影园”觉得自己藏画虽多,但不及园之人画者,因而在《影园记》中写道:“园者,画之风诸行事也…”“苏州园村为例”4、意境的涵蕴“意境”(spatial imagery)是中国美学思想所独具的一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境”和“境界”,自魏晋至唐是佛经中普遍词汇如:“实相之理为妙智游履之所故为‘境’”。

——《俱舍颂疏》“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界’”。

——《俱舍颂疏》佛教中“境界”和“境界”就是唯心佛性论把一切都归结于自心的理境界。

禅是中国的产物,之所以在中国流行,“最根本原因便是,它否定了印度佛教以此生为苦海,完全否定感性现实生命活动存在价值的基本教义,”是“在生命中求超越,在有限中求无限,是禅宗的根本特征”。

禅宗不仅对中国艺术和‘意境’的诞生有着极深刻的影响,对日本建筑和庭园艺术的影响也很大。

意:主观的理念、感情→综合→意境境:客观的生活、景物王国维《人间词语》“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意境的表达方式:1、藉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是山水风景缩够摹拟于咫尺之间。

“一拳则太华干寻,一勺则江湖万重”→移情联想2、预先设定一个主题,然后借助广泛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

主题往往是古人的文学艺术创作神话传说(黄山)遗闻轶事历史典故风景名胜摹拟3、在园林建成之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拟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联、刻石(飞来石,天都峰)等如《红楼梦》第十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①运用文字信号表达如“范成大”②匾题和对联③感观方面:佛家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所以能够认识色、声、音、味、触五境之外,还有法境→“悟”就是领会或想象,前面讲的诗情,后讲画意。

听觉,《园冶》“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

留园闻木樨香。

四、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园林对世界上别国产生强烈影响1、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称“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英国丘园、建宝塔(10层80条龙)英国建筑师Sirwiuiom Chambers评价中国园林是大自然中最赏心悦目的境界是英国长期以来所求而迈不动的境界2、《东方园林概记》不仅是植物种植家,而且也是画家和想象。

3、德国18世纪茶亭4、(明)《园冶》→日本《夺天工》1665年朱舜水(浙江余姚)→将江南园林→日本后乐园设计以江西房山、杭州西湖为范本。

无心画:园林景色为了使室内外互相渗透用漏窗透为景。

这种手法是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内墙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之类,使是入画。

这样便是真景入画,较之画幅生动百倍,他称无心画,以尺幅窗透取无心画是从暗处明处,窗花有剪影的效果,加以景的特殊为背景,从早到晚窗景图时而变。

思考题:1、秦时皇家园林有哪些?2、两汉时皇家园林有哪些?3、秦及两汉时私家园林有哪些?4、秦上林苑的功能及内容有哪些?是如何布局的?5、简述秦汉园林概况第一部分中国古典园林第一章萌芽期园林(园林的起源和最初形式)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含义、发展史、类型、特点、地位。

教学重点:最初形式--殷商时期的特点→社会园景三个思想教学难点:对社会园景的三个思想理解新课教授:一、园林起源1、原始社会:洞穴生活、生吃不可能开始造园2、而进展到游牧的部落时代:人们游移不定,逐水而居生活,也不能造园3、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私有财产,从而开始了贫富分化,有了脱离劳动生产的特殊阶层。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化艺术)开始发达的阶段才兴建园林——奴隶社会。

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奴隶主为了享乐强迫奴隶建造宫室和供游乐的境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商、西周、春秋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发现最早甲骨文农业发达求雨祈年等农业卦记载很多,→手工业→土木工程技术→建筑技术有相当高→宫室、门庭等。

奴隶主为了享乐,强迫奴隶建造宫室和供游乐的境域。

甲骨文,园、圃、囿的象形字来看商殷开始有园林兴建。

最初形式:——囿(园林的雏形上古朴素的囿)→台→观天象、通神明、台、灵沼、灵囿二、周代造园的特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台榭宫室建筑春秋时瓦的普遍使用下有台基,顶为四宇伸张,梁柱墙甓砖瓦等印有精美装饰。

如:楚灵五的章华台、赵王勾践的斋台等。

“高台榭,美宫室”在春秋很流行台榭: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几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造殿堂屋宇功能:观景、天文台、炼火台2、自然山水为主的造园风格的出现战国时,天子诸侯出游,吴王阖阊曾利用苏州郊区一带的大自然山水辟建别馆,起造姑苏台,他死后,夫差扩建姑苏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