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前言课件147.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前言及体味文化31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前言及体 味文化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谢谢!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前言及体 味文化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结构PPT参考课件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 宣传教育的意义。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
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
2021/3/10
授课:XXX
3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
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
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
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A.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A
C. 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 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关键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 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③ 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2021/3/10
授课:XXX
5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 《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 的话题。 话题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如 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 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 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 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 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
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
2021/3/10
授课:XXX
3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
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
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
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A.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A
C. 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 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关键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 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③ 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2021/3/10
授课:XXX
5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 《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 的话题。 话题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如 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 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 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 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 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课件(共36张PPT)
二、文化是什么
1、内涵: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 其产品。
2、特征: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3) 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 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的是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是什么
1、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 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 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 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
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
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5、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
A 民素质的形成( )
A、离不开社会实践 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 重要
(1)小王到市场上买了二斤猪肉和一把芹菜。 (2)李教授发现了淡化海水新技术 (3)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4)黄果树瀑布景色十分壮观 (5)老王经营着一个杂货店 (6)黄山风景区有棵千年古松 (7)9月4日周五晚,全国快乐女声总冠军产生,江映蓉以绝 对优势当选。 (8)9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娱乐风景线》在新校举行大型文 艺演出,著名歌星费翔、董文华、杨臣刚等都登台献艺。 (9)刘主任将作为县人大代表出席了县人代会 。
思考:两幅图中谁更有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作为人的“文化素养”,也可 以说是从人的文明程度来理解的。有的人知识文 化水平很高,但是缺乏人文素养的积淀,因而尽 管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同样缺乏文化修养。 因此,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 对自己人文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必修三政治第一课文化生活课件
1、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人的类
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我们前面所学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就不属于文 化的范畴:如商品的买和卖;人大代表选举就不属于文 化。
〔2〕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纯粹 “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张家界自然风 光〔3〕文化是人类的精神产物,是人类大脑思维的 产物,所以,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 就不能称之为文化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地位作用
文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化 综合国力的
重要因素
什么是文化力
文化力:是软实力的重要 组成局部,指文化因素对 经济社会开展的影响和作 用。
她是特有的社会意识、道 德观念、文化气氛和价值 追求的综合表达。
软实力:由文化、 意识形态、制度 安排和外交事务 等方面表达出来 的实力。
〔7〕旁听一次“听证会〞 经济、政治与文化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根底上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 三个根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3〕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有些现象比较的难区分,为什么呢?如:
〔1〕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 这一票投给谁〞政治与文化
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运用好这个权利 〔3〕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经济与文化
如果是去书店买书,就是一个文化活动了 〔5〕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政治与文化
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提出好的建议啊!
•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我们前面所学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就不属于文 化的范畴:如商品的买和卖;人大代表选举就不属于文 化。
〔2〕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纯粹 “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张家界自然风 光〔3〕文化是人类的精神产物,是人类大脑思维的 产物,所以,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 就不能称之为文化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地位作用
文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化 综合国力的
重要因素
什么是文化力
文化力:是软实力的重要 组成局部,指文化因素对 经济社会开展的影响和作 用。
她是特有的社会意识、道 德观念、文化气氛和价值 追求的综合表达。
软实力:由文化、 意识形态、制度 安排和外交事务 等方面表达出来 的实力。
〔7〕旁听一次“听证会〞 经济、政治与文化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根底上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 三个根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3〕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有些现象比较的难区分,为什么呢?如:
〔1〕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 这一票投给谁〞政治与文化
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运用好这个权利 〔3〕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经济与文化
如果是去书店买书,就是一个文化活动了 〔5〕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政治与文化
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提出好的建议啊!
•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ppt精品课件(体味文化等34个全套)9
二、思想道德冲突的原因
三、解决道德冲突的途径
二、思想道德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 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到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多 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从而引发道德冲突。
三、解决道德冲突的途径是什么呢?
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 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 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怎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
(1)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 能力 (2)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 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 做起
一: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面
表现
思 想 道 德 冲 突
原因 解 决 途 径
人们的生活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反映到人的思想观念中,
形成了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
含义
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关系
如何提高
二、能力方面
讨论:请同学们谈谈今后你准备怎样加
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在家 家人
在学校
老师、同学
在社会
朋友、他人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