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发展史

合集下载

第2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

第2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 第1节 中药鉴定知识的起源和本草
• 师承和口授 • 本草 • 诗经 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 • 神农本草经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 唐本草 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 证类本草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 • 本草原始 我国最早一部药材鉴定性质的本草著作 • 本草纲目 •
第2节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 • • • 19世纪中叶 生药学 1803年 化学鉴定法 1838年 显微鉴定法 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学家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如色 谱技术、光谱技术、电镜技术等,并出现了一些以中 药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著作。 • 鉴定方法不断创新,中药鉴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已经形成了中药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 化鉴定和生物鉴定5大方法学体系。 • 可以说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经历了师承口授的原始时代、 经验总结时代、形态学时代、化学时代、现在已经步 入了生命科学时代。

[医学]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医学]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很多药用植物)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2019/9/8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12
第二节 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⒈ 国内近、现代中药鉴定学发展概况 ⒉ 国外生药学科的发展概况
2019/9/8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13
第二节 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⒈ 国内近、现代中药鉴定学发展概况 ⒉ 国外生药学科的发展概况
2019/9/8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14
2019/9/8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8
第一节 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本草纲目
明代李時珍撰成於萬曆六 年(公元1578年) ,全書共52卷, 載藥1892種,新增藥374種,附 圖1109幅,附方11096條。全書 集中國本草學之大成,系統地 總結了明代以前的藥物學成就, 對中國藥物學的發展起重大作 用,並有多種外文譯本在國外 流傳。
2019/9/8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9
第一节 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本草纲目拾 遗
清代赵学敏编撰,为 拾遗补正《本草纲目》而 作,共10卷,载药921种, 其中本草纲目未记载的药 物有716种。新增药有西洋 参、冬虫夏草、鸦胆子…
2019/9/8
2019/9/8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1.古代医经阶段(约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20年)在这个阶段,中草药的应用和鉴别主要是基于中医理论,如《黄帝内经》、《难经》等。

而中医师主要依靠观察药物的形态、性味、毒性等特征来鉴别草药的真伪和质量。

2.中世纪至近代初期(公元220年-19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中草药鉴定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著名的中草药鉴定书籍开始出现,如《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

应用传统的药材鉴别方法,如观察形态、气味、性味、毒性等,并加入一些新的鉴别方法,如煅炼、煮汁、沉淀等。

3.近代药物分析学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这个时期中药鉴定方法主要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学、色谱法、质谱法等开始被应用于中药的研究中。

一些著名的药物分析学家开始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分离、鉴定和定量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此外,显微镜技术和显微成像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中草药的微观形态特征更加容易鉴别。

4.现代技术应用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在这个阶段,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中药鉴定方法更加准确和可靠。

先进的分离技术和检测仪器的引入,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极大地促进了中药有效成分的鉴定。

同时,DNA技术、生物学评价等方法也开始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的鉴定中,提高了中药的品质控制水平。

此外,传统的中草药鉴定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许多专家学者根据中医理论和药理学研究,提出了一些中草药的特定鉴别标准,如药材产地的地理标志、形态学特征、显微鉴定特征、化学成分等。

这些标准被广泛用于中草药的质控和鉴定中,保证了中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中草药鉴定方法学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人们对中草药有效成分和质量控制的不断追求和研究,也为中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中药鉴定学(研究范围及发展史)

中药鉴定学(研究范围及发展史)
中药鉴定学
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袁丹.中药鉴定学实验(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01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及范围
02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
01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及范围
01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及范围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任务的核心
A. 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 效提供科学依据
B. 为中药的生产提供质量标准 和鉴定方法
C. 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 术支撑
01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及范围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
A. 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B. 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 C. 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D. 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
中药鉴定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前
传统的性状鉴别为主
80-90年代
光谱、色谱及电子显微技术
近代
计算机技术用于中药鉴定学,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中药指纹图谱
80年代
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经 典,简便,快捷)
90年代
分子生物学技术
02 中药鉴定学 发展简史
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 准规范化研究
中药材经净制、切制、炮炙, 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 品。
中成药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采用 相应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 备成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01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及范围
研究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中药名称(中文名,拉丁名, 英文名)、药用历史、来源、 生物(或矿物)学特征、产地、 采收加工或制法、化学成分、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 别、生物鉴别、性味功能、用 法用量等。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鉴别、鉴定、质量控制等科学问题的学科。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伴随着人类使用植物治疗疾病的历史而逐渐形成。

下面将从古代医学文献记载、专业著作的出现以及现代中药研究的发展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自古以来,中药的鉴定和应用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最早的中药鉴定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和观察植物性质进行区分。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学文献都记载了大量的中药鉴别知识,为后世的中医学乃至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草药的大规模使用和交流,对于中草药鉴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古代医学中,许多中国古代医药著作也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中草药学的体系和理论。

例如,唐代的《本草拾遗》、宋代的《景岳全书》等大量专门论述中草药的著作出现,对于中草药的形态、性味、归经等方面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中草药质量控制的关注,中草药的鉴定方法也得到深入研究。

20世纪初期,瑞士人罗尔夫·马特乌奇开始研究中草药的形态、化学成分等研究内容,并将其纳入到现代药学体系中。

20世纪50年代,国内的一些专业著作开始出现,例如《中国民间草药》、《中国药材学》,为中草药研究和鉴定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中草药质量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中草药鉴定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涌现出更多的鉴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

例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草药材的基因鉴定方面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草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等。

此外,国内外还涌现出一大批中药鉴定学的专家学者,积极从事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中草药质量控制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文献的记载。

在古代中医学的影响下,中草药鉴定知识得以传播和发展。

随着中草药的使用和需求不断增加,专业著作的出现为中草药鉴定学的形成奠定基础。

到了现代,中药研究和鉴定得到了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中草药鉴定更加准确和高效。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本书分三篇:第一篇系统论述了 分子生药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应具 备的理论基础,包括其产生的背 景、概念、研究内容、与相关科 学的关系等。 第二篇,介绍了分子生药学所用 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着重讨论每 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 题。 第三篇,主要论述分子生药学的 研究领域和取得的进展,重点论 述分子生药学在药用植物资源、 生药鉴定、有效成分的基因调控 和生产等若干重要领域所取得的 成果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
中药的分类与拉丁名
一、中药的分类
❖ 1 、按中药名称首字笔画排列: 如《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
❖ 2 、按中药的功效分类: 按功效解表药、清热药、 泻下药、补虚药等分类.如《中药学》.
❖ 3 、按自然分类法排列: 采用分类学的门、纲、目、 科、属、种的分类方法,如《药用植物学》.
❖4 、按药物化学分类方法:按有效成分或主成分 生物碱、挥发油、有机酸等进行分类,如《药用植 物化学分类》.
第二章 中药鉴 定学的发展史
一、古代文献
1、《神农本草经》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秦汉 著者不祥 载药365种, 分 上品(君药: 补益药“主养命”)
中品 (臣药: “主养性”)
下品 (佐使药: “性猛峻烈之药”)
2、《本草经集注》 梁 陶弘景 载药 730种 首创药物按自然属性 分类(七类:玉石、 草本、虫兽、果、菜、 米食、有名无用) 记载火烧、对光照视 等鉴别方法。
❖ 2.20 世纪 50 ~ 70 年代末:是发展阶段,包括本 草考证、资源调查和基源鉴定、品质评价等.手 段是形态和组织的描述,少量的理化分析,极 少的定量分析.
❖ 3.八十年代开始: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手段的 综合利用.
❖ 近代所出教材及书籍: ❖ (1)教材: ❖ 1977年出版《中药鉴定学》 第一版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 1980年出版《中药鉴定学》 第二版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 1986年出版 《中药鉴定学》 第三版 任仁安主编 ❖ 1996年出版 《中药鉴定学》 重编 第一版 李家实主编 ❖ 2003年出版 《中药鉴定学》 重编 第一版 康廷国主编 ❖ 2012年出版 《中药鉴定学》 重编 第三版 康廷国主编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药物的鉴定主要依靠经验和传统知识,即通过感官观察和嗅觉辨别草药的特性和品质。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鉴定越来越需要科学化的方法。

下面是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的一个简单历程。

封建社会,中草药使用主要依靠巫术和迷信。

中药的鉴定主要是基于医药家先后积累的经验,通过感官观察、嗅觉辨别中草药的特性和品质。

比如,观察植物的颜色、形态、气味、口感等特征,以此来判断中草药的种类、品质和功效。

然而,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容易受主观因素和个人经验的影响,结果不够精确和可靠。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药鉴定开始向一种科学化、客观化的方向转变。

传统的感官观察鉴定不再满足现代医学和药物研究的需要,需借助现代仪器进行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

植物形态学是中药鉴定方法学中最早应用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观察和比较中草药的形态特征,如叶片形状、花朵结构、种子大小等,来判断中草药的种类和品质。

植物形态学主要依赖于显微镜的观察,可以提供一些直观的信息来鉴定植物的种类。

但是,它对于一些形态相似或存在亚种的植物鉴定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化学成分分析是中药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技术仪器,如光谱仪、质谱仪等,对中药材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常见的方法有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质联用等。

化学成分分析同时也为品质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通过鉴定中草药中特定的活性成分,可以判断其品质优劣和功效。

生物学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较新的中药鉴定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中草药的主要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并将其产物进行质谱分析,形成一种指纹图谱。

该图谱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标识来鉴定中药的种类和品质。

生物学指纹图谱技术不仅可以提供中药的种类信息,还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来判断中草药的品质和功效。

遗传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中药鉴定。

遗传学技术通过对中草药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来鉴定中草药的种类和品质。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古代中药鉴定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家或药家的著作中,例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这些经典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中药鉴别和鉴定方法。

但是,在古代时期,中药鉴定主要依靠经验和经典知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中药鉴定学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20世纪初,我国的中药鉴定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经验判断,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

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中药鉴定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方法。

20世纪中叶,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中药鉴定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中药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中药鉴定学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这一时期,我国的科研力量不断增强,一些研究机构开始专门从事中药鉴定的研究。

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对中药质量的监管,加强了对中药行业的管理和监督。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药鉴定学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中药鉴定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中药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也被引入到中药鉴定学中,例如光谱分析、生物技术等。

总之,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经历了古代经验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中药鉴定学将会继续向着更加科学、准确和可靠的方向发展。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第一节 中药知识的起源与本草沿革中药鉴别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了许多具有特殊作用的植物可以用来防治疾病,这些发现的内涵则是鉴定知识的起源。

相传在公元前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余毒”的说法。

也就是说,中药鉴定的知识是随着中药的发现而产生的,在没有文字的太古时代,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流传后世。

有了文字以后,中药鉴定的知识逐渐间接或直接地被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古代记载中药的著作称为“本草”(Herbals),从秦汉时期到清代,本草著作约有400种之多。

这些著作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鉴别中药的丰富知识的总结,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有治病的药物,该书叙述了葛、苓、芍药、蒿、芩等50多种药用植物的采集、性状、产地等知识,已有了初步的性状鉴别方法。

《淮南子》载有秦皮“以水浸之正青”的水试鉴别法。

《山海经》中有十巫采用百药的记载。

《周礼·天官》载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并有草、木、虫、石、谷“五药”的记载。

据专家推论,《五十二病方》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医学方书,其中收载了247种中药材、283首中药处方和饼、曲、酒、丸、散等中药剂型。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不详,载中药材365种,按医疗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品(three grades of drugs),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从所记载的药名推求,当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性状鉴别方法,如人参、丹参、木香、苦参等,均与经验鉴别的看法、嗅法、尝法有关。

南北朝时期刘宋时代,雷敩撰写了《雷公炮炙论》,该书对中药质量鉴别方面的内容记载颇多,出现了采用比重法评价中药材质量的实例。

中药鉴定学发展史

中药鉴定学发展史

(1)中医学院的成立
1956年:成立了四所中医学院 现 今:中医高等院校26所
整理课件
14
(2)中药鉴定学的诞生
1964年:开设“中药材鉴定学”课程
教材先后出版5次:
第一版:1977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第二版:1980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第三版:1986年南京任仁安主编;
第四版:1996年北京李家实主编;
974年重加详定为《开宝重定本草》
整理课件
7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6、《图经本草》
作者:苏颂等
年代: 宋( 1061年)
内容:21卷,对药物的产地、形态、用途等均有说明
为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
所载药图930种及文字存于《证类本草》之中。
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药图书
整理课件
8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7、《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作者:唐慎微 年代:宋( 1108年) 内容:共31卷,载药1746种,
整理课件
24
3、中药材GAP标准研究
(1)生态环境; (2)种质和繁殖材料; (3)栽培与饲养管理技术; (4)药材质量控制; (5)采收与加工; (6)包装、运输和贮藏; (7)组织培养技术。
整理课件
25
谢 谢!
整理课件
26
整理课件
19
2. 国外生药学科发展概况
生药——指未经加工炮制的植物药,动物药及合成药。
天然药——指天然未经加工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
药,矿物药。不包括合成药。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是应用多学科理论和现代科技研究生药的
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
成分、品质评价、细胞组织培养、医疗

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

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任务: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2.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3.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第二章中药鉴定学发展史《神农本草经》: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西汉时期成书,载药365味《本草经集注》: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梁代陶弘景,载药730(365+365)味《新修本草(唐本草)》:最早一部国家药典,含图文鉴定,唐代苏敬,载药850味《证类本草》: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宋代唐慎微,载药1746味《本草纲目》:对中药学贡献最大,按自然属性分类,世界性重要药学文献之一,明代李时珍,载药1892味《本草纲目拾遗》:拾遗补正《本草纲目》,清代赵学敏,载药921味第三章中药的产地、采收、加工与贮藏道地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药材质优效佳四大南药(广药):砂仁,槟榔,益智仁,巴戟天四大怀药(河南):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浙八味(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茎木类:秋冬季采收皮类:春末夏初采收叶类:光合作用旺盛期采收花:含苞待放是或在花初开时采收果实: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种子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全草类:在茎叶茂盛时采收“发汗”:指药材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晒干(利用阳光直接晒干)注意:1.含挥发油药材不宜采用(薄荷、金银花)2.有效成分不稳定,受日光照射后变色变质药材不宜采用(白芍、黄连、大黄、红花)3.有些药材在烈日下晒后易爆裂(郁金、白芍、厚朴)烘干温度:50℃~60℃为宜“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桃仁,苦杏仁,当归,肉桂),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太子参,麦冬、枸杞子)第四章中药的鉴定依据: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1.国家药品标准2.地方药品标准程序:1.取样原则: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100~1000件,按5%比例取样超过1000件,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贵重药材,全部取样2.鉴定方法:来源鉴定(应用植物动物分类学知识对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准确无误):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核对表本性状鉴定(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简便方法来鉴别外观性状):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显微鉴定(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组织构造与细胞形态鉴别、细胞内含物鉴定与细胞壁性质检查、显微测量理化鉴定(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物理常数测定,一般理化鉴别(微量升华等),常规检查、色谱法、光谱法等。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 作者 唐慎微 成书年代 宋,公元1082 成就 1、载药1746种;
2、附方3000余首; 3、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 4、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 5、现存内容完整的最早本草
《本草纲目》
作者 李时珍
成书年代 明,1587年
成就 1、载药1892种; 2、附方11000首; 3、序例部分对本朝史及药性理论进行了全
《新修本草》 唐代 苏敬等 850种
《经史证类备急 本草》
北宋
唐慎微
1746种
《本草纲目》 明代 李时珍 1892种
已知最早的药物学 专著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 级药典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 本草
对中药材的性状鉴 别记载较为完善
《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 作者 神农等 成书年代 东汉末年以前,公元2世纪以前 成就:
《中华本草》
特征 当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 成书年代 1999 成就:
1、载药8980味; 2、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传统药学成就; 3、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
二、我国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萌芽
性状记述

药图兴起
系统描述
中药鉴定学
总论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一、起源 ➢中药鉴定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 疗实践中产生和丰富起来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过程。 ➢相传在公元前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 而遇七十余毒”的说法。
著作
年代 作者 载药数
特点
《神农本草经》 东汉 不详 365种
面总结,各论按自然属性分为16部60类,当时 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4、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 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中药鉴定学-总

中药鉴定学-总

中药鉴定学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品种、产地、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第二章中药鉴定的发展史最早的本草—《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可能系东汉医家所著载药数:365种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1. 唐朝政府指派苏敬等增修《本草经集注》2. 唐显庆4年(公元659年)颁行,又称《唐本草》3. 载药844种,附药物图谱(图文对照)4.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早883年!古代药物巨著—《本草纲目》1. 作者: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2.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是宋代以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第三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一般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药-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初春发芽前。

叶类及全草类-植物生长旺盛时。

皮类-春夏之交。

花类-花开放时;花蕾入药的以花蕾期。

果实种子类-成熟时。

藻、菌、孢子类;动物类-按各自情况才收。

发汗-药材加热后堆积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外溢,变软,变色增加气味或减少刺激性利于干燥。

★干燥意义:杀酶保苷,保存药效;保证质量利于贮藏。

常用干燥的方法:(方法、优缺点、药材)阳干法(晒干法)不宜用晒干的药材有含挥发油的药材易变色变质的药材如花类、叶类、全草类。

日晒后易开裂的药材如郁金、厚朴、白芍等。

烘干法可控制温度,含脂肪及保酶的药材可用此法。

阴干法质地较轻的药材可用此法如叶、花、全草类。

低温冰冻干燥法(冻干法)贵重药材可用此法。

★中药变质现象虫蛀-霉变-变色-药材固有颜色发生变化走油-泛油:含油药材;含粘性多糖药材风化-矿物自燃-含油较多的药材药材贮藏的新技术应用:气调养护第四章中药的鉴定★中药鉴定的方法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原动(植)物鉴定定义:又称分类学鉴定、来源鉴定。

应用动(植)物分类学的指示,对生药的来源进行鉴定。

目的:确定中药材正确学名,保证应用中品种的真实性。

方法:观察形态核对文献核对标本性状鉴定定义:又称宏观分析法或直观分析法,主要是利用人类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尝以及水试、火试等方法,对中药材的性状(形态、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现象、气味等)作为依据,进行鉴定的方法。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研究中药鉴别和质量检验的学科,其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经验鉴定到科学化的过程。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共分为四个阶段来阐述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古代鉴定方法(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古代的中药鉴定主要依赖于经验和临床实践。

在中国古代的医药著作《黄帝内经》中,已经有了对中药材的鉴别和使用的记载。

例如,《本草纲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本草学著作,其中详细描述了各种中药的鉴别方法和特点。

第二阶段:鉴定方法的逐渐改进(公元500年至公元185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鉴定开始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如化学、生物学等。

唐代的李时中通过比较不同种类中药的形态、气味、味道等特征,对中药进行了分类和鉴别。

明代的李时中对药材进行了系统的鉴别和检验,并提出了“形如羊肾者,乃羌活也”的经典鉴别方法。

第三阶段:现代科学化鉴定方法的出现(公元1850年至1950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药鉴定学开始接受更多的科学方法。

在这一阶段,光学显微镜和化学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鉴定和质量检验。

20世纪初,爱尔兰的麦克马洪等人使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结构,为药材的鉴别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此外,色谱法和质谱法等化学分析方法的引入,也为中药鉴定提供了更准确的手段。

第四阶段:现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1950年至今)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药鉴定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中药鉴定学的研究逐渐转向分子水平。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可以对中药的成分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此外,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科学仪器设备的应用,也使中药鉴定学从传统观察方式向定量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学经历了从古代经验鉴定到现代科学化鉴定的演变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鉴定学不断突破传统,拓展了研究手段和方法。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鉴定学将在未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总论: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一、定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任务: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鉴定中药的真伪,确定中药质量;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三、医药学专著:1《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2 《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为后世依药物性质分类的导源。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559年,),唐代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图经本草》,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图书,成为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

5《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是今天研究宋代以前药物的最重要参考书。

6《本草纲目》(明1596年),本书按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每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为自然分类的先驱。

第三章中药鉴定四、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1取样 2 鉴定、3 结果五、中药鉴定的方法(4种):1 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2 性状鉴定(10种):☆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3显微鉴定:粉末——水合氯醛——加热透化2到3分钟——稀甘油水合氯醛透化目的:①溶解淀粉粒、蛋白质、叶绿体、树脂、挥发油等;②试已收缩的细胞膨胀;③是优良的透明。

稀甘油的作用:①避免析出晶体;②保新4 理化鉴定(8种):☆物理常数的测定☆常规检查☆一般理化坚定☆色谱法☆光谱法☆色谱—光谱连用分析法☆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各论: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六、基本构造:①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范围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射线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常有栓皮。

直根系,全根发达,侧根小。

②单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2中药鉴定学发展史 PPT课件

2中药鉴定学发展史 PPT课件

§3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 中药鉴定学要多学科交叉发展,使用最 新的科技成果,向更深、更细处发展 • 主要发展方向有 :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 标准规范化研究;中药鉴定新技术、新 方法研究;中药材GAP标准研究;中药 材资源开发研究
作业:
• 1.掌握中药发展史上几部重要的本草著作 • 2.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写一篇中药鉴定新 技术的综述文
2.汉代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 学专著 •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载药365 种,该书按上中下三品对药物进行分类, 开创了按性味用途分类的先河 • 《本经》上并无中药鉴定知识,只是从 药物的名称上反映了药物的一些特征
3.梁代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 陶弘景搜集了当时所有手抄本《神农本 草经》和其他名医用药治病的经验,整 理编写了《本草经集注》 • 《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它是在《本 经》的基础上增加了365种 • “朱书神农,墨书别录” • 《本草经集注》开创了按自然属性分类 的先河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
内容提要:1.古代中药鉴定知识2.近现代中 药鉴定工作概况3.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目的要求:掌握古代中药鉴定知识,了解 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熟悉中药鉴定学 发展方向 。
§1 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1.太古时代:公元前2700年
• 汉代《淮南子》一书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一 日遇七十二毒 • 医药真正的起源,应该是上古时代人们在日常 生活中寻找食物时,在无意识中发现的,进而 转化成有意识的尝试,长期积累中,就形成了 医药。 • 医药的产生,包含了这些要素:医生、病人、 药物、用药过程和用药效果,当这些要素都具 备时,医药从此产生,并逐渐发展了。
§2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追求,中药鉴定方法学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感官判断法,到后来的化学定性、定量分析法,再到现代的仪器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经历了一个长期而较为复杂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中药鉴定方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家对中药的宏观认识,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感官判断对药材进行鉴别。

这个阶段的中药鉴定方法主要是依靠中医经典和临床试验经验的总结,以及切割、颜色、气味、味道等感官特征的判断。

这种方法在古代中药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药用植物的分类和鉴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开始在中药鉴定中得到推广。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科学家开始运用纳氏试剂、显微镜、色谱法、光谱法等现代化学仪器设备和技术,对中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

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促进了中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发展。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种类的不断扩充和对中药市场质量的担忧,中药质量控制面临了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分析技术开始向更高级的仪器手段发展。

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广泛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领域。

HPLC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重现性等优点,使得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定性、定量分析更加精确、快速。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中药鉴定方法学中。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包括DNA指纹技术、PCR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对中药材中特定基因片段、蛋白质结构等的检测和分析,实现中药的快速鉴定和质量控制。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鉴定方法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从感官判断法到现代化学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再到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中药鉴定方法学历经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也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

中药鉴定方法学发展历程中药鉴定方法学是指对中药药材及其制剂进行鉴定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体系。

中药鉴定方法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化和发展。

下面将从古代的经验鉴定方法、现代化学分析方法的引入、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详细介绍中药鉴定方法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的中药鉴定方法主要是基于经验和感官观察。

古代医药典籍中记载了许多中药鉴定方法,如《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中药材的形态特征、气味、口感等方面的描述。

在这个阶段,中药鉴定主要依赖于人们对中药草本的长期接触和研究,对中药材的外形、色泽、气味等进行感官观察和比较,从而判断其质量和真伪。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化学方法被引入中药鉴定中。

20世纪初,化学分析方法开始应用于中药鉴定。

其中,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等成为中药鉴定中常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研究中药材在不同化学反应条件下的变化,分析其化学组分和特征,从而确定其鉴别和检查标准。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鉴定方法学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例如,质谱技术的引入使中药鉴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有了巨大提高,可以对中药材中的微量成分进行检测和鉴定。

此外,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等仪器也被应用于中药鉴定,进一步完善了中药鉴定方法学。

近年来,中药鉴定方法逐渐从单一的化学分析方法过渡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阶段。

生物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应用,为中药鉴定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技术。

例如,通过药理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可以对中药的活性成分和药效进行研究,从而为中药鉴定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依据。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方法学经历了从古代的经验鉴定到现代化学分析方法的引入,再到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历程。

这一发展过程不仅使中药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也为中药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共31卷,载药1746种,
新增药500余条 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是今天研究宋代以前本草发展的最完备的参考书。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8、《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年代:明( 1566年)
内容:共12卷,载药742种。
特点:注意地道药材, 对各药的制法记叙颇祥。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9、《本草纲目》
用途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2. 国外生药学科发展概况
生药学和中药鉴定学的区别
区别点 生药学 中药鉴定学
医学体系
分类方法 内容
西医药学理论
化学成分或自然分类法 植物、动物、合成原料
中医药学理论
药用部位分类法 植物、动物、矿物
三、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1、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2、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1933年: 丁福保著《中药浅说》 引进化学鉴定方法 1934年: 赵燏黄,徐伯鋆著我国第一部《生药学》上篇 1937年: 叶三多编著了《生药学》下篇。
(1)中医学院的成立
1956年:成立了四所中医学院 现 今:中医高等院校26所
(2)中药鉴定学的诞生
1964年:开设“中药材鉴定学”课程
教材先后出版5次: 第一版:1977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第二版:1980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第三版:1986年南京任仁安主编;
第四版:1996年北京李家实主编;
第五版:2003年我院康庭国主编。
(3)国家成立的中药机构

1954年:各省市成立了药材公司。 中医药管理机构。 1955年:成立中国中医研究院。


成立中药研究所。
1958年:成立中医中药研究和管理机构。 检验监督机构: 中央、地方都成立了药检所 并设有中药室。
2. 国外生药学科发展概况
生药——指未经加工炮制的植物药,动物药及合成药。
天然药——指天然未经加工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
药,矿物药。不包括合成药。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是应用多学科理论和现代科技研究生药的 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
成分、品质评价、细胞组织培养、医疗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二、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三、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1、《神农本草经》 作者:不详 年代:秦、汉时期 载药:365种 分类:上、中、下三品。 内容: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 特点:各药的记述以药性、功效为主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3、《新修本草》 (唐本草) 作者: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 年代:唐 ( 659年) 载药:850种,新增114种新的药物, 有外来药物,如龙涎、血竭等。 特点: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 附有图经7卷,药图25卷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药典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4、《本草拾遗》
作者:陈藏器
年代:唐 ( 741年)
《本草纲目》未载药物716种 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
二、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1、国内近、现代中药鉴定学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前:传统方法研究中药 1840年以后:国外药学传入中国
1811-1882年:李善兰编译的《植物学》
我国第一部现代植物学译本 1927年: 曹炳章著《增订伪药条辩》 鉴定中药真伪
3)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定量;
3、中药材GAP标准研究
(1)生态环境;
(2)种质和繁殖材料;
(3)栽培与饲养管理技术; (4)药材质量控制; (5)采收与加工; (6)包装、运输和贮藏;
(7)组织培养技术。
谢 谢!
分类:按药物性能分类
载药:共10卷,收载《唐本草》未收载药物692种。
特点:各药记有性味、功效、生长环境、形态、
产地和混淆品种考证等。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5、《开宝新祥定本草》(开宝本草)
作者:刘翰、马志等
年代:宋(973年) 内容:共21卷,载药983种,新增药133种 974年重加详定为《开宝重定本草》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2、《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年代: 南北朝 (502-536年) 载药:730种 分类: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
后世药物分类的导源。
内容:对药物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
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4)药典及配套书籍
《中国药典》:
(53、63、77、85、90、95、2000、2005、2010);
部颁《药品标准》:共20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粉末显微鉴别彩色图集》。
(5)中药鉴定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统的性状鉴别为主
80年代: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
80-90年代:光谱、色谱及电子显微技术 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近年:计算机技术用于中药鉴定学,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中药指纹图谱
(6)有关中药鉴定学的专著
《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1958) 《中药材鉴别手册》1-3册(1959) 《中药志》(1959-1961) 《药材学》(1960) 《全国中草药汇编》(1975-1977) 《中药大辞典》(1977) 《中药学》 《中药志》第二版 《新编中药志》 《新华本草纲要》
作者:李时珍
年代:明( 1596年)
分类:按药物自然属性,自立分类系
统,有纲、目、为自然分类的先驱。
内容:共52卷,载药1892种,新增
374种,附药图1109种,附方11096种。
17世纪初传到国外,译成多国文字。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10、《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年代: 清( 1831年)
内容:共10卷,载药921种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6、《图经本草》
作者:苏颂等 年代: 宋( 1061年)
内容:21卷,对药物的产地、形态、用途等均有说明
为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
所载药图930种及文字存于《证类本草》之中。
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药图书
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7、《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作者:唐慎微
年代:宋( 1108年)
3、中药材GAP标准研究
1、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中药材:两个层面
(1)质量控制标准:指标成分或有效成分 定性、定量分析
(2)质量评价标准:对有效成分进行量效关系刻划和评价。
中成药:两个层面 (1)组成药物的品质控制
(2)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2、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1)分子生物学技术 2)HPLC、MS、NMR、IR、UV、GC、CE等及其联用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