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急救方法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亚硫酸氢钠
标识
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81510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Sodiumacidsulfite
UN编号:2693
分子式:NaHSO3
分量:
CAS号:7631-90-5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熔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0℃)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20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不燃
燃烧分解物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俗名:酸式亚硫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 n sulfite sodium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亚硫酸氢钠>4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到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 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碱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81510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Sodium acid sulfite
UN编号:2693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CAS号:7631-90-5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熔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48(20℃)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20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急救方法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资料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度:工业级不低于99.5%CAS No:7631-90-5分子式:NaHSO3分子量:104.06第三部分:危害性概述危害性类别:危害性概述: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目标器官:呼吸系统、眼睛、皮肤健康危害:眼睛:可引起严重刺激,并有可能导致角膜损伤。
亦有引起短暂失明的报道皮肤:对皮肤有刺激性。
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
食入: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吸入:吸入可引起哮喘。
慢性毒性:无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眼睛: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皮肤: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易燃性:可燃烧自燃点:无资料概述:在任何形式的火情发生时,应戴防毒面具,以及全身消防服。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及储存贮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久存,以免变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清洁卫生:使用后及时彻底清洗,避免接触眼睛及皮肤,避免吸入含有该物质的尘土、蒸汽等。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燃烧分解物
氧化硫、氧化钠。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②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相对密度(水=1)
1.48(20℃)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20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亚硫酸氢钠
标识
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1510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Sodiumacidsulfite
亚硫酸氢钠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液体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id sodium bisulfite企业名称:山东国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地址:菏泽市西城康复路北侧(玉林小区1号楼)邮编:274000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产品代码:00产品推荐用途:照相显影,食品防腐,有机物漂白,染料、制药、造纸、制革,化学合成和镀铜的电镀液,还原剂,杀虫剂。
酿造饮料行业中用作杀菌剂,还可用于生产糖精,香料和盐酸羟胺等。
产品限制用途:避免接触酸碱类,做食品添加剂时对用量有严格规定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大量口服会引起消化道的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及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1、急性毒性—经口,危险类别4;2、皮肤腐蚀/刺激,危险类别1C;3、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危险类别1;4、呼吸或皮肤过敏,危险类别1;5、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水生毒性,危险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标识符):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有害;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引起严重眼睛损伤;吸入可能引起过敏或哮喘症状或呼吸困难,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1)预防措施:①本品吞咽有害,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②本品有腐蚀性,可引起皮肤灼伤,操作人员应穿戴橡胶耐酸碱防护服、橡胶耐酸碱手套。
③本品可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④本品吸入会引起过敏反应,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
⑤本品对水生生物有害,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2)事故响应:①泄露: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口罩,穿戴橡胶耐酸碱防护服、橡胶耐酸碱手套,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亚硫酸氢钠msds

亚硫酸氢钠安全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技术说明书编码:2909CAS No.:7631-90-5分子式:NaHSO3分子量:104.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亚硫酸氢钠≥99.5% 7631-9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 hydrogen sulfite sodium技术说明书编码: 2909CAS No.: 7631-90-5分子式: NaHSO3分子量: 104.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亚硫酸氢钠含量:≥99.5%CAS No.: 7631-9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危化品MSDS 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重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主要用途:用作漂白剂、媒染剂、蔬菜脱水和保存剂、照相还原剂、医药电镀、造纸等助漂净剂。
2.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亚硫酸氢钠7631-90-5;7681-57-4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7.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亚硫酸氢钠MSDS

亚硫酸氢钠物料安全资料(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技术说明书编码:2909CAS No.:7631-90-5分子式:NaHSO3分子量:104.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亚硫酸氢钠≥99.5% 7631-9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危化品MSDS亚硫酸氢钠

危化品M S D S亚硫酸氢钠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亚硫酸氢钠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重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主要用途:用作漂白剂、媒染剂、蔬菜脱水和保存剂、照相还原剂、医药电镀、造纸等助漂净剂。
2.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亚硫酸氢钠 7631-90-5;7681-57-4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亚硫酸氢钠说明

亚硫酸氢钠的危险性概述亚硫酸氢钠(化学式:NaHSO3,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可溶于水,微溶于醇。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硫酸盐。
侵入途径:呼吸、接触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应急处理: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久存,以免变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亚硫酸氢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亚硫酸氢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技术说明书编码:2909CAS No.:7631-90-5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81510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Sodium acid sulfite
UN编号:2693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CAS号:7631-90-5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氧化硫、氧化钠。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强酸、强碱。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②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急救方法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亚硫酸氢钠MSDS

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 变质。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九、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溶解性 主要用途 十、稳定性和反应性 禁忌物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十二、废弃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本公司废弃物控制程序。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废物贮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 。 十三、运输信息 包装方法 小开口铝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 外普通木箱。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 运输注意事项 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 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LD50:20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分解) 1.48(20℃)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用作漂白剂、化学试剂等。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橡胶耐酸碱服。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灭火方法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 应急处理 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 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二、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亚硫酸氢钠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第 8.1 类酸性腐蚀品。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 健康危害 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 中枢神经抑制。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 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含量 工业级≥99.5% 亚硫酸氢钠 sodium bisulfite NaHSO3 104.06
危化品MSDS-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bisulfite中文名称2:酸式亚硫酸钠;重亚硫酸钠英文名称2:hydrogen sulfite sodium主要用途:用作漂白剂、媒染剂、蔬菜脱水和保存剂、照相还原剂、医药电镀、造纸等助漂净剂。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2.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2.5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亚硫酸氢钠7631-90-5;7681-57-4 58.5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5.2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5.3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亚硫酸氢钠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亚硫酸氢钠; 酸式亚硫酸钠;重亚硫酸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 hydrogen sulfite sodium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亚硫酸氢钠7631-90-5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 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 ;hydrogen sulfite sodium分子式:NaHSO3相对分子量:104.06(2)成分/组成信息成分:纯品CAS No:7631-90-5(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
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集小片区2020-2021学年(下)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书写分:2分完卷时间: 60 分钟)一、我会填(18分)1.在除法中,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0除外),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 28÷7,要使商是三位数, 中最小填();要使商是两位数, 中最大填()。
4.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余数是()。
5.40的2倍是(),320是()的4倍。
6.估算29×42时,可以把29看作(),把42看作(),积大约是()。
7.乐乐中午放学回家,先向北走200米到科技街,再向东北走400米到家,下午上学时,乐乐应先向( )走()米到科技街,再向()走()米到学校。
8.3 6 1 使商的中间有0, 里可能填();要使商的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 里应填()。
二、我会选(18分)1.下面算式中,商的末尾是0的算式是()A.530÷5B.480÷4C.870÷52.地图上,福建省位于我国的()方向A.东B.南C.东南3.()÷9=48......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A.441B.440C.4424.积大约是4200的算式是()A.58×71B.58×62C.69×695.在如右图所示的竖式计算中,84中的8表示()A.8个一B. 8个十C. 8个百D.8个千6.花店运来127朵百合,下面第()种扎法剩下的枝数最多。
A.每4枝扎一束B.每5枝扎了一束C.每6枝扎了一束三、我会算(28分)1.直接写得数。
(8分)2000÷5= 38+53= 100-29= 60×700=29×3= 4800÷8= 362÷9≈401÷4≈2.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14分)78×60= 289×7= 38×47=605÷4= *724÷7= *552÷8=3.脱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分解物
氧化硫、氧化钠。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②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熔点(℃)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48(20℃)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20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急救方法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
危险货物编号:81510
英文名:Sodium bisulfite;Sodium acid sulfite
UN编号:2693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
CAS号:7631-90-5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