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主要不同点

合集下载

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的异同

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的异同

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的异同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都是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但它们的观点和假设有所不同。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由自然选择和基因变异驱动的。

自然选择是指生物种群中那些拥有更适应环境的性状和特征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传递下去。

而基因变异则是指生物基因中的随机突变和重组导致了新的性状和特征的出现。

因此,达尔文进化论认为进化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需要经过数百万年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相比之下,拉马克进化论则强调生物的进化是由环境的影响和生物自身的努力驱动的。

他认为生物通过不断地努力和适应环境来改变自己的体质和性状,从而使后代更好地适应环境。

例如,他认为长颈鹿是因为不断伸长自己的脖子来够到更高的树叶而进化出长颈,这个理论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

而且,拉马克进化论没有考虑到基因变异的重要性,因此他的理论在现代生物学中已经被淘汰了。

总的来说,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对进化的驱动力的理解。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进化是由自然选择和基因变异驱动的,而拉马克进化论则认为是通过环境和生物自身的努力。

在现代生物学中,达尔文进化论被广泛接受,而拉马克进化论则被视为过时的理论。

- 1 -。

系统与进化生物学

系统与进化生物学

填空题1、系统与进化生物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分类、系统发育重建、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2、拉马克提出的法则除获得性状遗传外还有用进废退。

3、在生物学领域里再没有比进化的见解更为有意义的了。

4、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包括:生物演变和共同起源,生物斗争和自然选择,适应是自然的产物。

从微观进化角度来看,无性繁殖的生物进化的单位是无性繁殖系,有性繁殖的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

6、按照拉马克的进化论,长颈鹿形成的原因是:环境改变→变异→遗传→进化7、基因突变学说和常见的地理隔绝导致迅速成种的现象成为间断平衡论的主要依据。

8、10、分类的过程:划分类群 (grouping): 选择、描述、测定性状;赋予等级 (ranking):性状变异不连续(间断)性;命名 (nomenclature):模式方法。

11、进化论对分类学的影响:出现共同祖先和群体概念。

共同祖先:物种(species)不是造物主创造的不变体(creations),而是在生命长期历史中进化来的,构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着的连续统一体。

群体概念:物种并不是由模式(type),而是由可变(variable)的群体(居群)来体现。

12、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进化的原材料。

13、性状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两大类。

表现型变异来源于基因变异、环境变异和基因与环境互作导致的变异。

性状的遗传变异--环境饰变(表型可塑性) 表型可塑性包括发育可塑性和环境可塑性。

根据生物性状变异的特点,可分为:数量性状变异(连续性变异)和质量性状变异(非连续变异);根据变异发生的范围,又可分出居群内变异(个体变异)和居群间变异。

14、遗传变异的来源: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减分同源染色体联会);基因突变(复制错误、诱变);基因重复;插入或者缺失突变;基因水平转移;表观遗传变异。

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单倍体,多倍体,单体,二体,三体)2.染色体大小的变异()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重复、易位、倒位)15、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包括表达型标记(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基因型标记(分子标记)。

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理论比较

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理论比较

LOGO 3.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或自然选择)的内在因素。生物的变 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选择材料,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 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 (2)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 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也加剧了生存斗争。 (3)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因此生存斗争对自然 选择起推动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 进化的方向。
三L、OG达O尔文学说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比较
1.区别
变异方面
达尔文认为变异是 达 不定向的,环境和 尔 生物本身都无法决 文 定变异方向。符合
唯物主义世界观
拉马克认为变异是 拉 定向的,环境和动 马 物意愿都可决定变 克 异方向。符合唯心
主义世界观
适应环境方面
达尔文:有利的变异→适 者生存,不利的变异→不 适者被淘汰 公式:变异+选择=适应
LOGO
LOGO 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理论比较
一、拉马克进化论: 1.主要观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LOGO 2.拉马克理论的进步性与不足之处比较
进步性
不足之处
这一理论否定了生命中某 种神秘力量的存在,使人 们认识到物种是可变的, 而且是由低等向高等不断 进化的。这对于进化论的 发展乃至整个生物科学的 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LOGO
(3)遗传变异 ①变异是不定向的,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②遗传的作用:可使微小有利变异得以积累和加强,从而形成生 物新类型。 (4)适者生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表现为与环境相适应,在生存 斗争中取胜而保留下来(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 存斗争中被淘汰(不适者被淘汰)。
LOGO 2.自然选择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图解

各种进化论的辨析

各种进化论的辨析

各种进化论的辨析各种进化论的辨析拉马克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生物进化论都承认生物是进化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很多的区别,具体的说:1 拉马克的进化论基本观点:(1)物种是可变的。

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的种都是由其他物种演变而来,而不是神创造的。

只是物种变化的缓慢的人的寿命是短暂的。

(2)生物是从低等向高等转化的。

如果将生物按照相互关系排列起来,就能得到从低等向高等的连续系列。

(3).环境变化可以引起物种变化。

环境变化直接导致变异的发生以适应新的环境。

(4)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拉马克论述进化原因的两条著名法则。

用进废退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不使用就退化。

获得性遗传是环境引起或由于废退化引起的变化是可遗传的。

评价:拉马克是第一个提出进化理论的科学家,否定了神创造论。

他认识到生物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的渐进性过程等,有其合理性。

但是其学说中关于获得性遗传一直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认可。

关于有机体趋向完善的能力、低等生物起源于自然发生及变异与适用无差别等的论述,又都与事实不符。

2达尔文进化论基本观点有:(1)过度繁殖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过度繁殖使后代的数目剧增,而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空间等)是有一定限度的。

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

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有害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也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评价: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划时代的里程碑,是现代进化论的源泉。

2019-2020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学案:第七章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学案:第七章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学案:第七章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含答案)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主要观点2.意义(1)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2)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的基础。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生物进化学说的是拉马克(√)(2)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3)达尔文认为,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A.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祖先进化来的B.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的C.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生物新类型的形成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结果解析:选D“生物新类型的形成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结果”是达尔文的观点。

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新的物种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解析:选D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

该学说正确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该学说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4.以下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能合理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B.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已深入到基因水平C.可以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D.可以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解析:选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在个体水平上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不能够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对物种大爆发做不出合理的解释。

《进化生物学》作业答案

《进化生物学》作业答案

《进化生物学》作业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进化:广义进化指的是事物的变化发展。

它包含了宇宙的演化即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

生物进化: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适应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张昀)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界的系统发展,当然也包括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的发展。

其重点是研究生物如何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的发展过程。

进化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不仅包括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是回答为什么的科学,是追究事物或过程的因果关系的科学。

进化生物学是在生物进化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由推论走向验证,由定性走向定量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科学。

二、比较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两人都认为生物是可变的,并支持进化论;遗传法则上,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由于历史的局限,达尔文也认为,生物性状符合“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的规律。

不同点:起源上不同:拉马克主张,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生物进化是多元的;达尔文主张物种具有共同起源(一元论)对于进化的机制两人见解不同,拉马克主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强调了环境变化在生物变异方面所起的“诱导”,但却主张变异是以生物本性即内因(一种趋于完善的需求)为主因。

但达尔文认为变异和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环境发生作用前变异就产生了,环境只是对变异其选择的作用,生物(以物种为单位)通过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性状得到保留,比适应的性状被淘汰(适者生存)。

三、简述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杜布赞斯基,主要著作:《遗传学和物种起源》(1937)主要内容:第一,认为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理论比较

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理论比较

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历史年代逐渐形成。如加拉帕戈斯 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2)骤变式:自然界中多倍体植物的形成。 骤变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方 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 变)。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
拉马克:环境决定的变异 或动物本身意愿决定的变 异都适应环境 公式:变异=适应
进化方向
自然选 择决定
生物自 身决定
2. 联系 达尔文、拉马克都承认生物非神所造,而是由更古老的生 物祖先进化而来,即由简单→复杂,由低等→高等方向进 化而来,且都是“渐变”的结果。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 观点的有(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 类型 D.环境改变后,会使生物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变异
进化的。这对于进化论的 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
发展乃至整个生物科学的 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
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可遗传的变异
二、达尔文进化论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均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大量后代, 相对于环境承受能力(资源有限),该能力表现为“过度”。 (2)生存斗争 起因:因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而引发。 斗争方式: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及生物与无机环境(如干旱、寒 冷等)之间的斗争。 斗争结果:生物个体大量死亡,少量生存。
(3)遗传变异 ①变异是不定向的,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②遗传的作用:可使微小有利变异得以积累和加强,从而形成生 物新类型。 (4)适者生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表现为与环境相适应,在生存 斗争中取胜而保留下来(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 存斗争中被淘汰(不适者被淘汰)。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生物的进化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2节 自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生物的进化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2节 自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基于化石的直接证据,认同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2.运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间接证据,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3.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适应的形成,说明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生命观念——结合实例理解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科学思维——比较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文尔的自然选择学说,深刻理解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社会责任——认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当今的各种生物来自共同祖先。

知识点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2.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3.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知识点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1.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作化石。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3)不同种真核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有差异,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

(√)(4)同源器官和痕迹器官属于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5)达尔文完全否定了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强调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6)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基因突变在细菌抗药性产生中的作用。

(×)教材P102“图6-3”拓展1.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与人的上肢骨骼相比,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而且排列顺序也基本一致,这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2)这四种前(上)肢内部结构模式非常一致,但功能迥异,在形态上差别也很大,这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材P106“思考·讨论”拓展2.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提示极地狐狸耳朵短而圆,有利于减少散热,非洲沙狐耳朵长而大,有利于增加散热。

达尔文学说与拉马克学说的联系及区别

达尔文学说与拉马克学说的联系及区别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达尔文学说与拉马克学说的联系及区别陈月强拉马克学说与达尔文学说都是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对现代生物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拉马克认为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主张生物是进化的,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环境起了变化,生物也随着发生变化,有的器官由于使用而发达,不用则退化,这样变化了的性状(获得性)能够遗传下去。

他提出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理论。

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从分类学、形态学、胚胎学、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列举许多事实,证明不同生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之间有着共同的祖先。

在达尔文学说的体系中,最主要的是自然选择学说,其内容主要是:“变异”、“过度繁殖”、“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理论。

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科学家,他肯定了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主张其变异和进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激变所造成。

同时,生物的进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非生物到生物。

生物与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动物和植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环境对于高等动物的影响是通过其习性的改变而实现的。

这些无疑对达尔文的进化思想发生了重大影响,达尔文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拉马克关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论点,但是他对变异和遗传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过了拉马克。

他搜集了有关变异和遗传的大量材料,并且尽力做了分析,他所描述的变异是有根据的,不过他对变异的解释大部分是不完善的,有的是不正确的。

但是,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能够回答拉马克所不能解释的许多问题。

拉马克认为自然界存在着“最高造物主”,生物最终是由造物主所创造,生物的特性是由造物主所赋予,由这种神秘的伟大力量给自然安排了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只有最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能生存下去,并且能够产生后代,而那些与环境不相适应的类型就被淘汰,这样,解释长颈鹿长颈的形成过程就与拉马克的论点不同:不是有意愿地一直向前发展,而是由于逐代通过自然选择的积累而成的。

拉马克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比较

拉马克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比较

拉马克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比较作者:董智颖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3期[摘要]拉马克与达尔文是生物进化研究历史上的两位巨人,其思想内容存在诸多的联系与较为明显的区别。

本文从二者思想的来源与形成,生物进化的模式与速度,生物进化的动力,方向,遗传与变异的机制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进一步梳理和厘清生物进化研究的历程。

[关键词]拉马克达尔文生物进化中图分类号:O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120-011.引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作为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成就之一,在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关于生物演化的系统研究,在这一著作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生物演化的理论——进化论。

除了在自然科学领域,《物种起源》对宗教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家严复先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也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分不开的。

拉马克在达尔文之前就提出过进化理论,他的研究提出了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两个法则,并认为这既是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又是适应环境的过程。

作为两个打开生物演化研究大门巨人,其二人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2.二者思想的比较(1)生物进化思想的来源与形成拉马克是一位研究十分广泛的博物学家,其关于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研究,是在18世纪90年代末期接管了巴黎博物馆的软体动物部分的收藏后开始的,他在整理化石和近代软体动物的收藏品时,发现许多贻贝与一些海洋软体动物的现存种和化石种很相似,在许多情况下确实可以将早期的化石和较近的第三纪地层的化石按历史年代自现代种开始排成序列。

这也为拉马克后续提出进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著作《动物学哲学》中,系统地将脊椎动物分成了爬虫类,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四个纲,并将此阶梯看作是生物由低到高进化的次序。

达尔文也是一位著名的博物学家,五年的航行经历让他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并在此过程中他逐渐摒弃神创论观点。

主要的进化学说有:

主要的进化学说有:

主要的进化学说有: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其主要思想是:1、生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变化、传衍而来;2、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并把动物进化的原因总结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3、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

拉马克认为,环境变化使得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有的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有的器官则由于不用而退化,这就是“用进废退”。

这种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下去,这就是“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中主观推测较多,相对的争议也较多,但他的学说较系统和完整,内容更丰富,为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达尔文学说,即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

由于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以及对捕食者的作用,可影响某一种群的组成,结果那些对周围发生有利变异的生物存活下来,不利变异的则被消灭。

达尔文把这种生存斗争中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有充分的科学事实作根据,在学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并且达尔文思想在科学领域以外产生的革命性影响,远远超过了对生物学和博物学的意义。

但达尔文学说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缺少过渡型的化石、不知道地球的年龄(45亿年)、合理的遗传机制来解释自然选择等。

三、新拉马克主义生物体活动而出现的结构变化能够传给后代,导致后代出现适应环境的进化。

核心是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

四、新达尔文主义。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1883年在《论遗传》中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唯一机制,不仅反对跃变论、直生论,也否认用进废退以及一切后天获得性的遗传。

此点与达尔文不同。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生物进化机制,“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也起了辅助的作用。

达尔文和拉马克的进化观比较

达尔文和拉马克的进化观比较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拉马克的进化观之比较:1、达尔文是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而拉马克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先驱者。

达尔文进化论与拉马克的进化观的基本相同点在于:(1)他们都认为地球有很长的历史地球包括生物在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进化之中;(2)他们都是渐变论者,认为生物的变化是逐渐的;(3)他们都承认在生物进化中,环境起了主导作用;(4)他们都承认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拉马克进化观的主要区别在于:(1)达尔文广泛地研究了变异,把变异分为一定变异(定向变异)和不定变异,认为微小的不定变异是进化的主要材料;拉马克认为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定向变异、器官用进废退为进化提供了材料。

(2)达尔文认为环境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起主导作用的即不同生物具有的不定变异,通过生存斗争,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并传留后代,有害的变异则被淘汰。

如此逐代汰劣留良,微小的变异会逐渐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形成新的物种;拉马克认为,生物在适宜变化的环境中产生的性状(即获得性)会遗传给后代,生物是通过获得性的遗传而逐渐改变了旧类型,转变成新类型,即形成新的物种。

(3)达尔文认为所有的生物有共同的起源;拉马克认为不同系统的生物有不同的起源,而且认为物种可以自然发生。

总之,拉马克学说主要是从定向变异和获得性遗传出发提出的理论在实践中未得到证明;达尔文进化论则主要从不定变异出发,通过生存斗争而进行自然选择,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取得了胜利。

•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2)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

(3)理论基础: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细胞学说的确立:(1)发现: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时发现了细胞;(2)发展与完善:①1838年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细胞学说;②1839年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把这一学说从植物学扩展到动物学,并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细胞学说。

生物竞赛 进化生物学 知识总结

生物竞赛  进化生物学 知识总结

题型:①名称解释5个(5×3)②填空题30个(30×1)③选择题15个(15×1)④判断题15个(15×1)⑤简答题2个(2×6)⑥论述题1个(13×1)【第六章遗传平衡定律的计算题】1.什么是广义进化?广义进化是指事物的变化发展。

它包含了宇宙的演化(即天体的消长)、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

2.什么是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3.拉马克学说两法则两内容一进化两法则:①用进废退: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使用的就退化;②获得性状遗传:指由器官的用与不用而导致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两内容:①环境条件的转变能够引起生物的变异;②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一进化:“等级进化”,即生物具有按等级向上发展的趋向。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5.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差别①相同点:(1)都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里,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变异,并且从一种生物类型变为另一种生物类型。

(2)都主张生物的进化史渐进的。

②不同点:(1)起源不同:拉马克学说:认为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各系统或群体生物并不起源于共同祖先,是典型的生物进化多元论的观点;达尔文学说:生存的物种都溯源于共同的祖先,共同起源是生物进化一元论的观点。

(2)对适应起源看法不同:拉马克学说:用进废退或获得性遗传是一步适应,即变异是定向的,“变异=适应”;达尔文学说:适应是两步适应,第一步是变异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生存斗争的选择,即变异是不定项的,“变异≠适应”。

(3)创立的背景不同:拉马克学说:在同灾变论的斗争中创立的;达尔文学说:在同神创论的斗争中创立的。

6.分子进化中性论按照这一学说,生物进化的动力在于中性突变和突变的漂移固定。

厦门大学进化生物学简答题归纳

厦门大学进化生物学简答题归纳

注:标有*号的均为课件上出现的思考题第一章1.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进化的原因,机制,速率和方向。

也就是说进化生物学是回答:“为什么”的科学,是追究实物或过程的因果关系的科学。

它不仅要从生物组织不同层次解释进化的原因,也要从时间上追溯进化的过程。

2.比较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1)二者均认为物种是可变的,是在自然界里,在环境的影响下,从一种生物类型变为另一种生物类型。

2)二者均主张生物的进化是渐进的。

不同点:1)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主张物种演变和共同起源,认为地球上现今生存的物种都是曾经生存的物种的后代,源于共同的祖先,共同起源是生物进化一元论的观点。

而拉马克则认为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各系统或群体生物并不源于共同祖先,是典型的生物进化多元论的观点。

2)二者对适应起源看法不同。

按照拉马克看法,用进废退或获得性遗传是一步适应,也称直接适应,即变异是定向的。

而按照达尔文的看法,适应是两步适应,也称间接适应,第一步是变异的产生,第二步是通过生存斗争的选择,即变异是不定向的。

3)拉马克学说是在同灾变论的斗争中创立的,达尔文学说是在同神创论的斗争中创立的。

3.简述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遗传与变异这对矛盾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

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3)认为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你认为中性突变进化学说是对达尔文学说的否定吗?为什么?中性突变进化学说主要内容:1)中性突变的漂移固定是生物进化的动力2)每一种生物大分子都有一定的进化速率3)对生物生存制约性大的分子或分子部分进化速率慢4)新基因的产生是通过旧有基因的重复实现的。

达尔文注意到了变异的有害性和有利性,而中性突变进化学说注意到的是既无利也无害的所谓中性突变,应该说是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看问题的结果,是达尔文学说得到了补充和发展。

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的异同

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的异同

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的异同
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是两种不同的进化理论,它们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异同点:
一、关于进化的基础
1.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所有生物都是源自共同祖先的,而生物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性变化的过程不断发展的;
2. 拉马克进化论则认为进化是在个体的生命期中直接发生的,即生物能够通过后天的习得形成新的特征,并将其遗传给后代。

二、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
1.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它促使适应性更高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并将其有利的特征遗传给子代;
2. 拉马克进化论则强调环境因素和习得行为对进化的作用,认为后天习得是通过使用和不使用器官来导致进化的。

三、关于物种形成的机制
1. 达尔文进化论强调物种形成是由基因变异和隔离引起的;
2. 拉马克进化论则认为环境和习得行为也可以导致物种形成。

四、关于进化速度和方向
1.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进化是慢而稳定的,会根据环境的需求而发生;
2. 拉马克进化论则认为进化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可以被个体习
得到的新特征驱动。

综上所述,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虽然有相同之处,但在基础、自然选择、物种形成和进化速度等方面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现代生
物学家更加倾向于接受达尔文进化论,但拉马克进化论仍然为我们提
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路线和研究思路。

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主要不同点

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主要不同点

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主要不同点2008-04-03 08:02一、拉马克学说要点拉马克(Jean Baptiste de Lemarck 1744—1829),法国博物学家。

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他还是一个分类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1707~1778)的继承人。

主要著作有《法国全境植物志》、《无脊椎动物的系统》、《动物学哲学》等。

[4]他在《动物的哲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被后人称为“拉马克学说”),提出了两个法则:一个是用进废退;一个是获得性状遗传。

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

他提出“物种是可以变化的,种的稳定性只有相对意义”。

[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条件对生物机体的直接影响”。

认为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

认为物种经过这样不断地加强和完善适应性状,便能逐渐变成新种,而且这些“获得的后天性状可以传给后代”,使生物逐渐演变。

并认为适应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

他第一次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方面探讨了生物进化的动力,为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是拉马克在说明进化原因时,由于当时的知识局限,而把环境对于生物体的直接作用以及获得性状遗传给后代的过程简单化,比较草率地得到结论,认为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趋向,以及“动物的意志和欲望”(意译,也可以翻译为“需求”)也能够在进化中发生作用。

在他看来,生物界是一个从最简单、最原始的微生物按次序上升到最复杂、最高等的人类的阶梯,而所谓生物进化,就是从非生物自然产生微生物,微生物进化成低等生物,低等生物进化成高等生物,直到进化成人的过程。

他认为,这个进化过程是不断在重复,至今仍在进行着的。

也就是说在今天,聪明的猩猩仍在尽力进化成人。

拉马克也是试图解释进化现象的第一人,他给出了第一个解释进化动力和原因的理论。

学习完拉马克与达尔文后的感

学习完拉马克与达尔文后的感

学习完拉马克与达尔文后的感
这些发现表明我们一直坚持的老观点“遗传决定论”与现实出现了差距。

所以,是时候该把这些理论的“裂缝”暴露在阳光底下,仔细审视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1962年,托马斯·库恩就已经告诉我们,若现有的思维定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现象,那么这就说明新的科学到了应运而生的时机——这往往就是科技改革的诞生之源。

统一化的进化论应当结合新拉马克主义和新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扩展我们对于环境影响演化机制的理解。

拉马克在200多年前对演化论做出的贡献不应因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而被废弃,相反,我们应该将他的观点整合,产生一种更具影响力、更有远见的理论。

同样,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也不应争个你死我活,而应彼此取长补短,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在微观层面的分子机制,从而阐释调控生命的真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马克学说和达尔文学说的主要不同点2008-04-03 08:02一、拉马克学说要点拉马克(Jean Baptiste de Lemarck 1744—1829),法国博物学家。

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他还是一个分类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1707~1778)的继承人。

主要著作有《法国全境植物志》、《无脊椎动物的系统》、《动物学哲学》等。

[4]他在《动物的哲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被后人称为“拉马克学说”),提出了两个法则:一个是用进废退;一个是获得性状遗传。

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

他提出“物种是可以变化的,种的稳定性只有相对意义”。

[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条件对生物机体的直接影响”。

认为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

认为物种经过这样不断地加强和完善适应性状,便能逐渐变成新种,而且这些“获得的后天性状可以传给后代”,使生物逐渐演变。

并认为适应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

他第一次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方面探讨了生物进化的动力,为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是拉马克在说明进化原因时,由于当时的知识局限,而把环境对于生物体的直接作用以及获得性状遗传给后代的过程简单化,比较草率地得到结论,认为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趋向,以及“动物的意志和欲望”(意译,也可以翻译为“需求”)也能够在进化中发生作用。

在他看来,生物界是一个从最简单、最原始的微生物按次序上升到最复杂、最高等的人类的阶梯,而所谓生物进化,就是从非生物自然产生微生物,微生物进化成低等生物,低等生物进化成高等生物,直到进化成人的过程。

他认为,这个进化过程是不断在重复,至今仍在进行着的。

也就是说在今天,聪明的猩猩仍在尽力进化成人。

拉马克也是试图解释进化现象的第一人,他给出了第一个解释进化动力和原因的理论。

这个理论主要有两点:第一,生物体本身有着越变越复杂、向更高级形态进化的内在“欲望”(需求);第二,生活环境能够改变生物体的形态结构,而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简言之“用进废退”。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并不能有力的说服与之同时代的科学家,虽然拉马克第一个明确提出进化理论,在当时造成了很大影响,但却往往被当作反面教材来嘲笑和批驳。

直到1900年前后,自然选择学说突然衰退。

那些对自然选择学说不满意而寻找其他机制的生物学家,才重新发现了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机制,为了与拉马克提出的其他显然已经不合时宜的进化理论有所区别,它被称为新拉马克主义。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拉马克主义非常流行,甚至当时著名的达尔文主义者斯宾塞、海格尔都认为只有把自然选择学说和新拉马克主义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释进化。

新拉马克主义的核心是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也就是说,由于生物体的活动而出现的结构变化能够传给下一代,导致后代出现适应环境的进化。

但是新拉马克主义者缺乏能够用来支持自己的实验,这个空缺到近年在朊病毒的研究中才有所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某些新拉马克主义者对拉马克主义的认同仅是出于“拉马克主义要比达尔文主义直观得多,更容易被外行人理解”,这是对现代生物学的无知的表现。

与其相关的一种思潮是:“如果‘用进废退’能够成立,那么它表明生物并不是被动而缓慢地接受自然选择,而是可以主动而快速地适应并改变世界”。

这种思潮显得积极、温暖,它给了人们美好的希望。

但是美好的希望并不等于就是真理。

[2]二、达尔文学说要点达尔文(Charles.R.Darwin 1809—1882),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

22岁从剑桥人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Beagle)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和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

于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1]。

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已经形成的概念和观念发生根本的改变。

随后又发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恩格斯高度评价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山这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之一。

虽然自然选择学说从出现至今不乏持有异议者,但达尔文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共同祖先学说(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从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已获得了生物学界的公认。

“达尔文在环球航行时,有三组事实使得达尔文无法接受神创论的说教:第一,生物种类的连续性。

他在南美洲挖到了一些已灭绝的犰狳的化石,与当地仍存活的犰狳的骨架几乎一样,但是要大得多。

在他看来,这可以认为现今的犰狳就是由这种已灭绝的大犰狳进化来的。

第二,地方特有物种的存在。

当他穿越南美大草原时,他注意到某种鸵鸟逐渐被另一种不同的、然而很相似的鸵鸟所取代。

每个地区有着既不同又相似的特有物种,与其说这是上帝分别创造的结果,不如说是相同的祖先在处于地理隔绝状态分别进化的结果。

第三,是来自海洋岛屿的证据。

他比较了非洲佛得角群岛和南美加拉帕格斯群岛上的生物类群。

这两个群岛的地理环境相似,如果生物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在相似的地理环境下应该创造出相似的生物类群才是合理的,但是这两个群岛的生物类群却差别很大。

”[3]进化的思想已经深入他的观念。

在航行结束一年后,达尔文开始秘密地研究进化论,首先研究的是家养和自然环境下动植物的变异,认识到家养条件下动植物的变异可以由人工选择,并且变异具有普遍性和随机性。

但在自然条件下,情况就变得很复杂“几乎无法入手”。

后来受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影响,接受了“过度繁殖”的想法,并认识到“对生活资料的争夺是自然条件下生物得以存活的关键”,由此逐渐形成了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任何物种的个体都不尽相同,都存在着变异,这些变异可能是中性的,也可能会影响个体的生存能力,导致个体的生存能力有强有弱。

在生存竞争中,生存能力较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较多的后代,种族得以繁衍,其遗传性状在数量上逐渐取得了优势,而生存能力弱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即所谓‘适者生存’,其结果,是使生物物种因适应环境而逐渐发生了变化”。

[1]三、两种学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于进化这一命题,基本的问题只有两个:“变与不变”、“假如变,那么如何变”。

在前一个问题上,拉马克和达尔文的回答是一致的,但对于后一个问题却出现了分歧,也就是说两人对改变的机制所做出的解释不相同。

下面从细节上分析相同点与不同点。

两位学者的结论都来自于对事实材料的分析和综合,从而我们可以断言,他们的结论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1799年,拉马克在他的“无脊椎动物”课程学年开场白中仍然表明物种不变,这种思想观点是从植物学家de Jussieu和林奈学派沿袭而来的。

但随后拉马克于1800年5月11日的讲演中展示了他的进化学说,其中已经包含了他的著作《动物哲学》(1809)的基本要点。

有不少研究拉马克的历史学者往往掩卷自问是什么新的发现促使拉马克在1800年接受了这种新观点。

据Burk Hardt(1977)研究:拉马克在18兰?0年代末期,他的好友Bruguiere 去世后接管了巴黎博物馆的软体动物部分的收藏。

当他开始研究这些既包括化石又有近代软体动物的收藏品时,发现不少贻贝和其它海洋软体动物的现存种和化石种很相似。

在许多情况下确实可以将早期的化石和较近的第三纪地层的化石按历史年代自现代种开始排成序列。

在资料相当完整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排成几乎不间断的种系谱。

[5]正是这方面的研究,坚定了他的进化思想。

在环球航行时,达尔文在生物和地质方面的研究留下了内容丰富的旅行日记。

达尔文在1837年环球航行结束时,其进化思想就已经初步形成,但他出于对科学的认真态度而不轻率的下结论,坚持继续占有大量的事实资料,研究了家养条件和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种系发生与绝灭、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以及自然选择学说的难点等等(从《物种起源》中可以看见极其丰富的事例)。

直到1859年,他收到生物学家华莱士与他的想法一致的论文时,才同意出版了《物种起源》。

早在16世纪,文艺复兴后人们出于对于自然科学的渴求,就已经开始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形态学和分类学、古生物化石和地质学方面,积累了相当程度的事实材料。

到达尔文时代,在大量的事实材料面前,物种可变的命题已经无可辩驳了。

但对于变异的机制和进化的动力,两人分歧明显。

在这个问题上,两人唯一的一点相同之处仅在于,达尔文对“获得性状遗传”持中立态度:他在《家养条件下的变异》中明确提到“习性和器官使用和不使用的效果”[1]。

拉马克认识到了变异的普遍性,但否认了变异的随机性:“拉马克认为引起进化演变的首要原因是谋求更加复杂化(完善)的天赋。

‘在相继产生各种各样的动物时,自然从最不完善或最简单的开始,以最完善的结束,这样就使得动物的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复杂。

’这种趋向于更加复杂化的倾向来自于‘上帝所赋予的权力’。

”[5]可以看到拉马克把变异认为是定向的、出于某种需要而发生的。

达尔文则在《家养条件下的变异》中写到:“相似的变异发生在不相似的条件下,而不相似的变异发生在相同条件下……不定向变异比起定向变异,是在改变了条件下的更普通的结果”。

他还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中写到:“个体差异是指同一父母的后代中出现的许多微小差异……个体差异十分重要,而其常常是能够遗传的……经验最丰富的博物学者也会惊奇地感到变异的事例如此的多……”。

[1]可以看到,达尔文除了认识到变异的普遍性之外,已经在变异的随机性(不定向)方面有了很深的认识,相比之下拉马克的认识就要显得局限了。

达尔文和拉马克都看到了环境对于生物进化的作用,但对于进化过程中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的细节上,以及生物本身的作用,达尔文与拉马克的观点却不相同。

“拉马克认为引起进化演变的第二个原因是生物对环境的特殊条件做出反应的能力。

拉马克说过,如果趋向于完善的内在冲动是进化的唯一原因,那么就只会有一条笔直的序列引向完善。

然而在自然界中我们遇到的却是在种与属中各式各样的特殊适应,并不是笔直的序列。

拉马克认为这是由于动物必须永远与其环境取得全面协调的缘故,当这种协调遭到破坏时,动物就通过它的行为来重新建立协调关系。

”[5]可以看到拉马克认为环境变化是进化的起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生物自身的需求:一种趋于完善的需求。

让我们来看看达尔文的说法,在《家养条件下的变异》中:“生活条件以两种方式发生作用变异,作用于整个机制或作用于某个部分……外界条件的性质和生物本身性质相比,在决定每一变异的特殊类型上,其重要性居于次……不可遗传的变异无关紧要,但是能够遗传的结构上的差异……重要性不可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