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系结构(新)09[1].4.27(129)
计算机网络架构解析
计算机网络架构解析计算机网络架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组织和交互方式,它对于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关系、网络协议以及常见的网络架构模式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架构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一、网络体系结构与层次关系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体系结构有两种: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和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体系结构。
这两种体系结构都通过层次化的方式将网络通信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功能。
1.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共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这种分层方式使得网络通信的每个步骤都处于特定层次的控制之下,层与层之间通过协议进行交互。
比如,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划分为帧并传送,网络层负责进行寻址和路由等操作。
2. TCP/IP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较为简化,总共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其中,网络接口层负责处理底层的硬件接口,网络层负责IP寻址和路由,传输层负责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层负责支持各种具体的应用程序。
二、网络协议的作用网络架构中的协议扮演着连接不同层次的重要角色,确保信息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和正常交互。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FTP等。
1. TCP(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处于传输层,它提供了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通过TCP协议,数据可以被分割成小块(称为数据段)进行传输,并在接收端进行重新组装。
TCP协议还具备错误检测和重传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2. IP(互联网协议)IP协议属于网络层,它负责为数据提供路由和寻址功能。
IP协议通过IP地址标识不同的主机和网络,实现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
3.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协议属于应用层,它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在每个层级中定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这种分层结构有助于网络的设计、维护和扩展。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常用的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下面是TCP/IP参考模型的五层结构:1. 物理层:该层负责物理传输介质的传输,例如光纤、电缆等。
它定义了连接计算机所需的硬件细节,以及数据的电压、信号速率等特性。
在此层上,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传输。
2. 数据链路层:该层负责将原始的比特流转换为有意义的数据帧,并提供传输信道的错误检测和纠正。
它通常有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3. 网络层:该层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网络设备,并为数据包选择合适的路径。
在此层上,数据被划分为小块,并加上源和目的地的网络地址信息。
4. 传输层:该层负责在源和目的地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使用TCP和UDP协议来实现数据的分段和重新组装,以及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在此层上,数据被划分为报文段,每个报文段都有序号和检验和。
5. 应用层:该层提供应用程序访问网络的接口,并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服务。
它包括HTTP、FTP、SMTP等协议,用于实现Web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常见的应用功能。
这种分层结构的优点在于,每个层级的功能和协议都相对独立,可以由不同的厂商和团队进行独立开发和测试。
同时,各层之间的接口规范也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互相兼容和交互操作。
此外,通过将网络分解为多个层级,可以更好地进行网络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总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为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服务提供,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设计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通过将网络的各个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可以使得不同的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可以按照规定的协议进行交互,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第2章 网络的体系结构-精品文档
物理层
●V.10/X.26:新型非平衡式电气性能。与之相兼容的 标准有EIA RS-423A等。
●V.11/X.26:新型平衡式电气特性。与之相兼容的标 准有EIA RS-422A等。
●V.28:非平衡式电气特性。与之相兼容的标准有EIA RS-232C。
如图2-2所示。
功能特性
考虑每一条线路的作用和操作要求。接口信号线按
引言
TCP/IP参考模型
引言
说明
●OSI首先提出了分层、接口和服务分离的思想,是 网络系统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具有通用性
●TCP/IP是事实上的标准,但TCP/IP模型没有区分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而这两层是完全不同的。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时往往采取折衷的办法,
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有五层,如下图所示。
引言
2种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层次
7.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 3.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主要功能
提供各种用户服务和应用 转换数据格式、数据加密和解密 会话组织和同步,数据传送控制和管理 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如差错、流量控制
路由选择 错误检测和校正,组帧 网络的物理、电气、逻辑接口
信号线与控制线
DTE 数据终端
M
设备
用户环境
DCE 数据电路 端接设备
用户设施
串行比特传输
通信环境 通信设施
信号线与控制线
DCE 数据电路
M
DTE 数据终端
端接设备
设备
用户环境
用户设施
图2-1 DTE通过DCE与通信传输线路相连
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详细说明了物理接口连接器的尺寸、插针 数目、排列方式、插头尺寸、插座尺寸以及电缆长度和 电缆所含导线的数目等。
职称计算机Internet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品练习一、基础知识题。
1、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_____(体裁),选自___ ___。
作者鲁迅,原名_____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他写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4.“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5.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二、阅读第1自然段做下面的题目。
1、这段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介绍了百草园的,百草园的,百草园的,最重要一点概括出百草园是。
2、解词: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三、阅读第2自然段做下面的题目。
1.这段文字共有七句话,找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A.①||②③||④⑤⑥⑦B. ①||②③④⑤⑥⑦C. 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2.这段文字的段意是什么?答:3.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是按来安排的。
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互联网的体系结构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包括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
具体地讲,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等;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
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TCP-IP四层体系结构及每层作用
应该说是Internet四层体系结构1.数据链路层2.网络层3.传输层4.应用层,其中IP是在第二层网络层中,TCP是在第3层传输层中,Internet体系结构最重要的是TCP/IP协议,是实现互联网络连接性和互操作性的关键,它把许多台的Internet上的各种网络连接起来。
Internet的其他网络协议都要用到TCP/IP协议提供的功能,因而称我们习惯称整Internet协议族为TCP/IP协议族,简称TCP/IP协议也可称为TCP/IP四层体系结构,1.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物理传输通道,可使用多种传输介质传输,可建立在任何物理传输网上。
比如光纤、双绞线等2.网络层:其主要功能是要完成网络中主机间“分组”(Packet)的传输。
含有4个协议:(1)网际协议IP负责分组数据的传输,各个IP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2)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IP层内特殊的报文机制,起控制作用,能发送报告差错或提供有关意外情况的信息。
因为ICMP的数据报通过IP送出因此功能上属于网络的第3层。
3)地址转换协议ARP为了让差错或意外情况的信息能在物理网上传送到目的地,必须知道彼此的物理地址,这样就存在把互联网地址(是32位的IP地址来标识,是一种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要求,这就需要在网络层上有一组服务(协议)能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的网络地址,这组协议就是APP.(可以把互联网地址看成是外识别地址和物理地址看成是内识别地址)(4)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RARP用于特殊情况,当只有自己的物理地址没有IP地址时,可通过RARP获得IP 地址,如果遇到断电或重启状态下,开机后还必需再使用RARP重新获取IP地址。
广泛用于获取无盘工作站的IP地址。
3.传输层:其主要任务是向上一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确保“报文”无差错、有序、不丢失、无重复地传输。
它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一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课件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
作用
TCP/IP模型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使得不同的网络系统能够相互通 信和共享资源。
比较OSI与TCP/IP模型
相似之处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都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将复杂的网络协议分解为多个较小的、 易于管理的部分。
不同之处
OSI参考模型将协议分为七个层次,而TCP/IP模型只有四个层次。此外,OSI参考模型更 强调开放性和互操作性,而TCP/IP模型更注重实际的应用和实现。
七个层次
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 层和物理层。
03
作用
通过将网络协议分解为多个层次,有助于简化网络设计和故障排除,同
时使得不同系统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增强。
TCP/IP模型
概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 型是一个四层的协议模型,它描述了网络协议的组件和层次。
通过特定的协议和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06
网络安全与防护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 泄露、破坏、修改等行为,确保网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 性和可用性。
网络安全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问题日 益突出,保护网络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定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交换技术
1 2 3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一种直接的交换方式,它可以在通信 过程中保持通信链路状态,直到通信结束。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先将接 收到的数据存储在交换设备中,然后根据数据的 地址信息将其转发到目的地。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定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必不可少的,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需要有一套复杂的协议集合,组织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最好方式就是层次模型。
而将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结点之间要不断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结点就必须遵守一整套合理而严谨的结构化管理体系.计算机网络就是按照高度结构化设计方法采用功能分层原理来实现的,即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网络体系(Network Architecture):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之间的接口及服务.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用分层研究方法定义的网络各层的功能,各层协议和接口的集合.网络体系结构最早是由IBM公司在1974年提出的,名为SNA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结构化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容易处理的子问题,然后加以解决.层次结构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分成层次分明的一组组容易处理的子问题,各层执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结构化层次模型的优点: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即不需要知道低层的结构,只要知道是通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灵活性好,是指只要接口不变就不会因层的变化(甚至是取消该层)而变化各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实现而不影响其他层有利于促进标准化,是因为每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都已经有了精确的说明网络协议协议(Protocol)网络中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存在各种差异,为了保证相互通信及双方能够正确地接收信息,必须事先形成一种约定,即网络协议.协议:是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交换规则(或称时序/定时关系)注:通信协议的特点是:层次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实体(Entity)实体:是通信时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软硬件设施接口(Interface)接口:是指网络分层结构中各相邻层之间的通信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OSI/RM参考模型基本概述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就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否则异种计算机就无法连接成网络,这种共同遵循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就是国际标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OSI/RM.ISO 发布的最著名的ISO标准是ISO/IEC 7498,又称为X.200建议,将OSI/RM依据网络的整个功能划分成7个层次,以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interconnection), 互操作性(interoperation)和应用的可移植性(portability).分层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分层原则如下: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第七层应用层第六层表示层第五层会话层第四层传输层第三层网络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一层物理层各层原理和作用OSI/RM的配置管理主要目标就是网络适应系统的要求.低三层可看作是传输控制层,负责有关通信子网的工作,解决网络中的通信问题;高三层为应用控制层,负责有关资源子网的工作,解决应用进程的通信问题;传输层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起到连接传输和应用的作用.ISO/RM的最高层为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应用的服务;最低层为物理层,连接通信媒体实现数据传输.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各层之间的接口来进行的,上层通过接口向下层提供服务请求,而下层通过接口向上层提供服务.两个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时,除了物理层之外(说明了只有物理层才有直接连接),其余各对等层之间均不存在直接的通信关系,而是通过各对等层的协议来进行通信,如两个对等的网络层使用网络层协议通信.只有两个物理层之间才通过媒体进行真正的数据通信.当通信实体通过一个通信子网进行通信时,必然会经过一些中间节点,通信子网中的节点只涉及到低三层的结构.OSI/RM中系统间的通信信息流动过程在OSI/RM中系统间的通信信息流动过程如下:发送端的各层从上到下逐步加上各层的控制信息构成的比特流传递到物理信道,然后再传输到接收端的物理层,经过从下到上逐层去掉相应层的控制住信息得到的数据流最终传送到应用层的进程.由于通信信道的双向性,因此数据的流向也是双向的.比特流的构成:数据DATA应用层(DATA+报文头AH,用L7表示)表示层(L7+控制信息PH)会话层(L6+控制信息SH)传输层(L5+控制信息TH)网络层(L4+控制信息NH)数据链路层(差错检测控制信息DT+L3+控制信息DH)物理层(比特流)OSI/RM各层概述物理层(Physical Layer)直接与物理信道直接相连,起到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媒体之间的逻辑接口作用. 功能:提供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的方法,实现在物理信道上进行比特流的传输.传送的基本单位:比特(bit)物理层的内容:1)通信接口与传输媒体的物理特性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了计算机或终端DTE与通信设备DCE之间的接口标准,包括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2)物理层的数据交换单元为二进制比特:对数据链路层的数据进行调制或编码,成为传输信号(模拟,数字或光信号)3)比特的同步:时钟的同步,如异步/同步传输4)线路的连接:点—点(专用链路),多点(共享一条链路)5)物理拓扑结构:星型,环型,网状6)传输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典型的物理层协议有RS-232系列,RS449,V.24,V.28,X.20,X.21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通过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服务,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链路,对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进行检错和纠错,向网络层提供无差错的透明传输.主要负责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并在两个相邻机电队线路上,将网络层送下来的信息(包)组成帧传送,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为了保证数据帧的可靠传输应具有差错控制功能.功能:是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传送的基本单位:帧(Frame)数据链路层内容:1)成帧:是因要将网络层的数据分为管理和控制的数据单元2)物理地址寻址:标识发送和接收数据帧的节点位置,因此常在数据头部加上控制信息DH(源,目的节点的地址),尾部加上差错控制信息DT3)流量控制:即对发送数据帧的速率进行控制,保证传输正确.4)差错控制:在数据帧的尾部所加上的尾部控制信息DT5)接入控制:当多个节点共享通信链路时,确定在某一时间内由哪个节点发送数据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两类:一是面向字符型传输控制规程BSC;一是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HDLC流量控制技术(1)停-等流量控制:发送节点在发送一帧数据后必须等待对方回送确认应答信息到来后再发下一帧.接收节点检查帧的校验序列,无错则发确认帧,否则发送否认帧,要求重发.存在问题:双方无休止等待(数据帧或确认帧丢失),解决办法发送后使用超时定时器;重帧现象(收到同样的两帧),解决办法是对帧进行编号适用:半双工通信(2)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是指对于任意时刻,都允许发送端/接收端一次发送/接收多个帧,帧的序号个数称为发送/接收窗口大小适用:全双工工作原理:以帧控制段长为8位,则发送帧序号用3bit表示,发送窗口大小为WT=5,接收窗口大小为WR=2为例来说明发送窗口0123412345重发13456756701接收窗口01(0对1错)12(1等2对)12(正确)34(正确)……滑动窗口的大小与协议的关系:WT >1,WR=1,协议为退回N步的ARQ(自动反馈请求)WT >1,WR>1,协议为选择重传的ARQWT =1,WR=1,协议为停-等式的ARQ网络层(Network Layer)又称为通信子网层,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子网的最高层(由于通信子网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在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资源子网提供服务.网络层将从高层传送下来的数据打包,再进行必要的路由选择,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及顺序检测等处理,使发送站传输层所传下来的数据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传输层.功能:实现分别位于不同网络的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数据包传输(数据链路层只是负责同一个网络中的相邻两节点之间链路管理及帧的传输),即完成对通信子网正常运行的控制.关键技术:路由选择传送信息的基本单位:包(Packer)网络层采用的协议是X.25分组级协议网络层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指数据传输过程为连接的建立,数传的维持与拆除连接三个阶段.如电路交换面向无连接服务:指传输数据前后没有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组依据目的地址选择路由.如存储转发网络层的内容:逻辑地址寻址:是指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逻辑地址NH(数据链路层中的物理地址是指在同一网络中)路由功能:路由选择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算法在传输通路中选出一条通向目的节点的最佳路由.有非适应型(有随机式,扩散式,固定式路选法)和自适应型(有孤立的,分布的,集中的路选法)两种选择算法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是指在通信子网中由于出现过量的数据包而引起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接口和桥梁,完成资源子网中两节点间的直接逻辑通信.传输层下面的三层属于通信子网,完成有关的通信处理,向传输层提供网络服务;传输层上面的三层完成面向数据处理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与网络之间的接口.由此可见,传输层在OSI/RM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的关键. 功能:实现通信子网端到端的可靠传输(保证通信的质量)信息传送的基本单位:报文传输层采用的协议是ISO8072/3会话层(Session Layer)又称为会晤层,是利用传输层提供的端到端的服务向表示层或会话层用户提供会话服务.功能:提供一个面向用户的连接服务,并为会话活动提供有效的组织和同步所必须的手段,为数据传送提供控制和管理.信息传送的基本单位:报文会话层采用的协议是ISO8326/7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处理的是OSI系统之间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通过抽象的方法来定义一种数据类型或数据结构,并通过使用这种抽象的数据结构在各端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类型和编码的转换.功能:数据编码,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工作信息传送的基本单位:报文表示层采用的协议是ISO8822/3/4/5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与最终用户间的接口,是利用网络资源唯一向应用程序直接提供服务的层.功能:包括系统管理员管理网络服务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和基本功能.信息传送的基本单位:用户数据报文应用层采用的协议有:用于文件传送,存取和管理FTAM的ISO8571/1~4;用于虚终端VP的ISO9040/1;用于作业传送与操作协议JTM的ISO8831/2;用于公共应用服务元素CASE的ISO8649/50Internet的体系结构Internet是由无数不同类型的服务器,用户终端以及路由器,网关,通信线路等连接组成,不同网络之间,不同类型设备之间要完成信息的交换,资源的共享需要有功能强大的网络软件的支持,TCP/IP就是能够完成互联网这些功能的协议集.图书信息书名: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作者:刘永华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ISBN: 9787305057861开本: 16开定价: 32元内容简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以网络体系结构为主线,重点介绍了网络体系结构及各层协议的原理与技术,从网络的不同层次上讲解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各层次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和相关技术。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析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互相连接、共享资源、传输数据而形成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即为网络中不同层级的大致组织和互相之间的联系方式,在整个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OSI七层模型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个标准模型,其包含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七个层级,每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层次结构如下:1.物理层:负责数据在传输媒介中的物理传送。
2.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拆成数据帧的形式,检测和改正出错的数据帧。
3.网络层:将分组发送到目标地址,协调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
4.传输层:负责进行端到端的传输,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5.会话层: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并维护会话连接。
6.表示层:将数据进行编码、解码、加密、解密和压缩等操作。
7.应用层:提供各种应用程序。
这种分层结构使得不同层级具备不同的功能和独立的子协议,简化了协议设计和维护,大大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二、TCP/IP四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是实际应用中更为广泛的网络体系结构,不同于OSI模型的七层结构,TCP/IP模型只包含四层,其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下面是其层次结构:1.网络接口层:负责接口卡与底层设备的通信。
2.网络层:负责网络寻址、路由选择和数据分组转发。
3.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通过TCP或UDP协议来实现。
4.应用层:应用程序所在的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和传送。
三、比较与分析OSI模型和TCP/IP模型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二者结合可以更好地解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1.层数OSI模型的七层结构设计更为严密,适用于大型的网络体系结构,但其过于复杂,使用时会存在一些浪费。
TCP/IP模型的四层结构更简洁,适用于简单的网络,更易于应用。
2.应用范围OSI模型是一种通用的模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需要在不同的网络层之间转换。
第4章 网络通信协议要点
– 语法 – 语义 – 定时
2020年9月27日星期日
HiNEC
3 of 80
互联网体系结构 4.2 ISO/OSI参考模型
规范计算机网络的开发、应用和互连 ISO/OSI RM 分层
2020年9月27日星期日
HiNEC
4 of 80
互联网体系结构 4.2.1 七层协议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TCP/IP只定义了网络接口规范 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 SLIP – PPP
2020年9月27日星期日
HiNEC
23 of 80
互联网体系结构 补充知识—MAC地址
24 位
厂家代码
24 位
序列号
00.00.0c.12. 34.56
ROM RAM
ipconfig/all
2020年9月27日星期日
L7数据 H6
6
L6数据 H5
5
L5数据 H4
4
L4数据 H3
3
T2
L3数据
H2 2
01010101011111100101010 1
7
L7数据
6
L7数据 H6
5
L6数据 H5
4
L5数据 H4
3
L4数据
H3
2 T2
L3数据
H2
1 01010101011111100101010
2020年9月27日星期日
互联网体系结构
网络通信
协议
互联网体系结构 本章目标
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 熟悉ISO/OSI参考模型及每层的功能 掌握TCP/IP模型各层的功能 熟练掌握IP地址、子网规划等内容
第十讲 Internet体系结构
36
TCP 连接管理
三次握手:
Step 1: TCP SYN 报文段到服务器 Step
Host A
1
Host B
设定初始序列号并反馈 SYNACK 报文段
设定初始序列号 #
Step 3
无数据 Step 3: 客户端反馈 SYNACK,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1.5 Mbs
C
queue of packets waiting for output 链路层
D
E
Internet体系结构
15
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人同时使用!
1 M 链路 用户特点: 使用链路时,需要100 kbps 使用时间约占10% 电路交换: 10 用户
分组交换: 消息分组
现在把消息L分成5000个分组
每个分组 1,500 bits 一段链路传递分组时间为
1 msec 链路并行工作 时延从15减至 5.002 sec
Internet体系结构
18
协议层模型
网络非常复杂! 很多实体参与 主机 路由器 各种通信介质 繁芜的应用 协议 软件、硬件
Internet体系结构 21
邮政送信服务的组织: 服务
老板:传递语意的载体 秘书:邮箱到邮箱的递送 邮递员(递送网路): 递送路径规划(经过的栈点)
邮路:栈点间的连接
邮车:实现递送任务
Internet体系结构
22
层次功能划分
邮件发送方 邮件接收方
23
老板 (信的内容 ) 秘书(监控正确送达) 邮递员(整个邮政服务)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OSI模型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也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种理论上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
它基于开放系统互联的概念,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执行特定的任务和功能。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定义传输媒体的物理连接和传输技术。
它的主要任务是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传输。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将原始的物理连接转换为稳定可靠的数据链路,通过帧来管理数据的传输。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包的选址和转发,完成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为数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确保数据在发送和接收方之间正确传输。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同步。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压缩、加密和转换,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一致。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远程登录等。
二、TCP/IP模型TCP/IP模型(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实际应用中广泛使用的网络体系结构。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与OSI模型的一些层次有重叠。
1. 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与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负责实际的物理连接和数据帧的传输。
2. 网际层(Internet Layer):与OSI模型的网络层相对应,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其中著名的协议有IPv4和IPv63.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与OSI模型的传输层相对应,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其中著名的协议有TCP和UDP。
网络体系结构
规程特性
信号时序和操作过程的规则等。
OSI数据链路层 OSI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 (逻辑通道),检测传输错误,发送和接收速 度的匹配。
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 —— 帧(frame)
OSI网络层 OSI网络层
网络层的功能
确定分组如何从源主机路由到目的主机,解决 寻径问题和拥塞控制问题。 网络协议数据单元 —— 分组(packet)
电气特性
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及 有关的电路的特性,一般包括:接收器 和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表示信号状 态的电压/电流电平的识别、最大传输速 率的说明、以及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 等。
功能特性
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其它 信号之间的关系 接口信号线按功能一般可分为:
数据信号线 控制信号线 定时信号线 接地信号线
ISO/OSI的 ISO/OSI的7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application layer) (presentation layer) (session layer) (transport layer) (network layer) (data link layer) (physical layer)
直接通信与虚通信
两种不同形式的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 (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无连接服务 (Connectionless Service)
面向连接服务
E 虚电路 A
无连接服务
EAຫໍສະໝຸດ 协议数据单元(PDU, unit)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完整PPT课件
三要素。
考核要求
领会: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和计算机网络体系 结构,协议的概念,通信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 时序关系。
.
2.1.1协议的要素(领会)
网络协议(Protocol):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 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
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理解计算机网络分层的目的 理解协议的要素、服务、协议与服务的区别、
协议数据单元 理解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概念 理解ISO基本参考模型与各层的功能 理解TCP/IP参考模型与各层的功能 了解两个参考模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2.1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课程内容与考核知识点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介质
ISO-OSI模型各层所涉及的问题
应用层: 处理应用进程之间所发送 和接收的数据中包含的信 息内容。 表示层: 会在话两层个:应用层之间的传 负输责过建程立中(负或责清数除据)的在表示 两语个法通信的表示层之间的
传通信输通层道:,包括交O互S管I理环、境
为同会步话,层 异提 常供 报与 告下 。面网络 无关的可靠消息传送机制
网络层:
路数由据、链C转路C发层P,:A 拥塞控制
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
物制控网理,制层物络:理寻层址,媒体访问
缆线,信号的编码,网络
接数插据件链的路电、层机械接口
CCP B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主机B
应用进程B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为应用层提供信息表示方式的服务,如数据格式 的变换、文本压缩、加密技术等。
第7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各种服务,如文件传 输、电子邮件(E-mail)、分布式数据库、网络管 理等。
OSI/RM的信息流动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100BASE-T快速以太网,是标准以太网的100Mbps版本。
100BASE-T的标准为802.3u,作为802.3的补充;
100BASE-T MAC的速度相当于10倍的BASE-T的MAC;
第3讲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OSI模型中各层的功能介绍;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TCP/IP协议的层次功能介绍; OSI模型与TCP/IP协议模型的比较;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为了减少计算机网络的复杂程度,按照结构化设计方法, 计算机网络将其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较高层次建立在 较低层次的基础上,并为其更高层次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 网络中的每一层都起到隔离作用,使得低层功能具体实现 方法的变更不会影响到高一层所执行的功能。
第4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 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 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 的具体细节。
OSI各层的功能概述(三)
第5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
为表示层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 并提供会话管理服务。
在“共享介质”的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 域网中,必须解决多个节点访问总线的 介质访问控制问题。
02 Internet分层体系结构
2.1 网络体系结构 – 基本构成 通信子网
局域网的通信子网由传输介质与网络接口 板组成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在以上基础上包括转发 部件, 部件,通常具有交换功能 路由器、网关、协议转换器均属于这类转 路由器、网关、 发部件
Zhang Dongyan
TCP/IP Protocols
6
2.1 网络体系结构 – 基本构成
访与资源共享
终端(Terminal) 终端(Terminal) 个网络上的设备。 网关:网关是连到多于 个网络上的设备 网关:网关是连到多于1个网络上的设备。它有 选择性的将信息从一个网络发到另一个网络。 选择性的将信息从一个网络发到另一个网络。 –直接面对用户,是人机交互环境
–只完成输入输出及通信工作 –可以是简单的输入输出设备
Zhang Dongyan
TCP/IP Protocols
2
2.1 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合系统,由于在型号、线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合系统,由于在型号、 路类型、连接方式、同步方法、通信方式不同, 路类型、连接方式、同步方法、通信方式不同, 尤其就异种机来说其通信极为复杂, 尤其就异种机来说其通信极为复杂,因此需要采 用分而治之的方式, 用分而治之的方式, 将非常复杂的网络通 信问题化为若干个彼 此功能相关的模块来 处理, 处理,各模块之间呈 现明显的层次结构, 现明显的层次结构, 这就是分层结构。 这就是分层结构。
应用层 应用层 应用层 数据 应用层 头信息 数据 应用层 头信息 数据 应用层 头信息 数据 应用层 头信息 数据 应用层 头信息 数据 应用层 头信息 数据 应用层 头信息 数据 应用层 头信息 数据 表示层 头信息 应用层 数据 表示层 头信息 应用层 数据 表示层 头信息 应用层 数据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会话层 头信息 头信息 表示层 应用层 数据 会话层 头信息 头信息 表示层 应用层 数据 会话层 头信息 头信息 表示层 应用层 数据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数据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数据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数据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会话层 应用层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表示层 应用层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传输层 应用层 数据 会话层 头信息 头信息 会话层 头信息 应用层 会话层应用层头信息 头信息 会话层表示层 数据 传输层 会话层会话层表示层 应用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会话层 表示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表示层 表示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传输层头信息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头信息 数据 数据 数据 会话层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头信息 数据 数据 表示层头信息头信息 数据 应用层 数据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头信息 头信息头信息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数据 数据 传输层 头信息头信息 头信息数据 头信息 数据 数据 会话层 头信息头信息 数据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应用层 头信息 会话层 表示层头信息 数据 传输层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数据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传输层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头信息 网络层输层输层输层输层输层输层输层话层示层用层表示层应用层 数据 数据 网络层 会话层话层话层示层示层示层用层网络层 表示层头信息 输层 表示层 话层话层话层示层用层 表示层应用层 应用层 数据 会话层应用层 用层用层 话层会话层表示层头信息 表示层示层用层 头信息 会话层 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应用层 传输层头信息 头信息 应用层 传输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示层 话层 传输层 头信息 头信息 输层 网络层输层 示层用层信息信息信息信息信息信息头信息头信息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会话层 信息 数据头信息 会话层 信息 数据头信息数据 数据数据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头信息 数据 信息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信息头信息 头信息数据 信息头信息 信息 头信息 数据 数据 头信息信息 信息会话层应用层 头信息头信息头信息头信息 数据 头信息头信息 数据 网络层输层表示层 数据 数据信息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头信息头信息 头信息 数据 头信息 信息头信息 应用层 网络层输层 会话层 头信息头信息 表示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IEEE 802.3协议是( ) 。 20 IEEE 802参考模型只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 )。 21 基本的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是( )。 22 共享介质的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 23
单选
单选 网络层 单选 环状 单选 并发连接
数据在通信信道传输的过程中,对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 单选 传输速率 ( ) 。 单选 同步频分 单选 bps 单选 调制速度 单选 固定 单选 虚电路拆除 单选 电话机连接 单选 频带传输61 下面的地源自中,属于单播地址的是:单选
172.31.128. 255/18
62
HTTPS是一种安全的HTTP协议,它使用SSL来产保证信息安全,使用( ) 单选 TCP的443端口 来发送和接收报文.
Inte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狭义Intenet是指网络中采用IP协议的 采用应用网关互 63 网络互联而成,广义Intenet是指狭义Intenet加上所有( )的 单选 联 网络。 64 在TCP/IP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 65 在TCP/IP体系结构中,BGP协议是一种: 66 路由器的S0端口连接: 67 下列哪些IP地址是B类IP地址 68 通常发送E-mail的协议是。 69 Internet上所有计算机是通过( )来相互辨认的。 70 城域网是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一种大范围的高速网络,采用IEEE的 哪种标准: 71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哪一层? 72 IP协议的核心问题: 73 160.128.1.1属于哪类地址: 单选 1~255 单选 网络应用 单选 广域网 单选 192.168.0.1 单选 POP3 单选 域名(DNS) 单选 IEEE802.6 单选 物理层 单选 传输 单选 A 单选 双绞线 单选 网络层 单选 FDDI 单选 IP→数据报服务 单选 网卡 单选 划分冲突域
类型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判断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对
题目: 题目:
类型
A
1
以下关帧中继网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帧中继在虚电路 多选 上可以提供不同 的服务质量
2
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L)的作用是:
单选 网桥 单选 网桥 单选 网关 单选 中继器 单选 局域网-局域网 单选 存储转发方式
14 交换式局域网增加带宽的方法是在交换机的多个端口之间建立( )。 单选 数据连接 15 虚拟局域网与传统局域网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方面。 单选 组网方法 16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 )。 单选 路由器 快速以太网的传输速率比普通以太网快10倍,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17 单选 10Mbps )。 18 ( )是真正在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上统一的星型拓扑结构。 单选 以太网 载波侦听多路访 问控制标准
如果要在一个建筑物中的几个办公室进行连网,一般应采用( ) 的技术 单选 广域网 方案。 单选 树型拓扑 单选 环型拓扑
47 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 ) 。 48 在( )构型中,结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
49 在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中,( )负责完成网络数据的传输、转发等任务。 单选 资源子网 50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51 下面信息中( )包含在TCP头中而不包含在UDP头中。 52 帧中继的地址格式中,表示虚电路标识符的是: 53 不属于TCP/IP模型的层次是: 单选 OCTOPUS 单选 目标端口号 单选 CIDR 单选 网络层 基于客产机服务 单选 器结构,具有单 向依赖性 单选 TCP 单选 可视电话
37 TCP/IP模型的互联层采用的IP协议是一种( )服务协议。 38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 ) 。 39 在应用层协议中,( )既依赖TCP协议,又依赖UDP协议。 40 在TCP/IP协议中,SMTP协议是一种( )的协议。 在TCP/IP参考模型中,( )负责将报文分组从源主机传送到目的主 41 机。 42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 _)。 43 在OSI参考模型中,( )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44 在OSI参考模型中,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 )来进行通信。 45 OSI参考模型是由( ) 提出与制定的。 46
24 ATM采用的是( )复用的工作方式。 25 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 )。 26 ( )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出错的概率。 27 ATM网中,信元头的长度是( )的。 28 利用虚电路方式传输数据时,首先进行的是 ( )。 29 外置调制解调器的 ( )端口用来连接计算机的异步通信端口。 30 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 )。 31
基群速率接口 中,B信道的带 N-ISDN有两种接口:基本速率接口(2B+D)和基群速率接口(30B+D), 59 单选 宽为16Kb/s, 两种接口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用于发送用户信 息
60
以下协议中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路由汇聚功能 (RouteSummarization)的是:
单选 IGRP
54 Intenet 体系结构具有良好扩充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它( )。
55 属于第三层VPN协议的是: 56 在以下网络应用中,要求带宽最高的应用是: 57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回的逻辑接口叫做服 单选 MAC地址 务访问点(SAP)。在Intenet中,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 58 单选 数据链路层 层是: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 单选 光缆 是( ) 。 单选 双绞线 单选 1000 单选 单工通信 单选 Baudot码
32 ( )由内导体、外屏蔽层、绝缘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 33 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双绞线与集线器之间的距离最大为( )m。
74 10BASE-T使用下列哪种线缆: 75 OSI体系结构第四层是哪一层: 76 以太网中常采用的是以下哪种技术: 77 下列选项中,哪个协议与其提供的服务不相对应: 78 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数据链路层: 79 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交换机所具备的功能: 80
一般的局域网中,有一个负责网络文件使用权限供网上资源共享的服务器 单选 Web服务器 称为:
34 是指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 35 目前在数据通信中应用最广的数据编码形式是( ) 。
36 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 ) 。
网络层次结构模 单选 型与各层协议的 集合 单选 网络 单选 路由器 单选 HTTP 单选 主机-网络层 单选 传输层 单选 比特序列 单选 网络层 单选 协议 单选 CCITT
多选
ACL可以监控交 换的字节数
3
能够实现上网方案的是:
多选
接入可以上网的 局域网
4 5 6 7 8 9
在172.16.1.1/23 网络内的可用主机有: 属于广域网协议的是: WAN连接类型有: 局域网中需要的协议有: 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有: ADSL接入互联网的两种方式是:
多选 172.16.0.1 多选 HDLC 多选 专线 多选 CSMA/CD 多选 BGP 多选 固定接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题目: 题目: 通常所说的TCP/IP是指TCP协议和IP协议。 OSI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能互译不同的数据格式,诸如ASCII码和EBCDIC之 间的转换。 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应用层。 快速以太网和吉比特以太网均采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机制。 半双工与全双工都有两个传输通道。 异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双绞线不仅可以传输模拟信号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于分组交换。 LAN与WAN最根本的区别是通信距离与传达输速度。 HUB只能起到对信号再生和放大的作用,不能隔离冲突域或广播域。 在“本地连接”图标上显示一个黄色的“!”号,则表示网线没有与网卡 连接好。 红外线的传输速度一般都会比蓝牙要快。 超五类双绞线的有效传输距离可达200米。 IPV6地址的长度是64位。 在环型号络中,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基本不影响其他的节点。 ADSL上传和下载的速率必须是相等的。 ISDN的全称为“综合业务数字网”。
21 下列有关私有IP地址的范围,正确的选项是:( )
多选
22 下列选项中,哪种传输属于无线传输:( ) 23 下列选项中,对路由器描述正确的有:( ) 24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哪几种拓扑结构:( ) 25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包括:( ) 26 互联网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给用户带来( )服务。 27 下列哪个设备属于计算机网络硬件的组成部分:( )
多选 红外线 多选 工作在OSI模型 中的数据链路层
多选 总线型 多选 数据通信 多选 WWW 多选 网络服务器
1 2 3 4 5 6 7
题目: 题目: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英文缩写是( )。 ( )是我国Internet主干网的管理机构。 在Internet的管理机构中,( )负责技术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 TCP/IP协议是Internet中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必须共同遵循的一种 ( )。 ( )是Internet中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载体。 ( )是一种网络存储转发设备,它能够接收、过滤与转发不同网络进入 的数据链路层的帧 。 在路由器互联的局域网中,每个局域网只要求( )及以上高层的协议 相同。
多选 网络层 多选 采样 多选 192.0.0.1/24 多选 星形网络 多选 传输层 多选 语法 多选 电路交换 通信线路与通信 设备
18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要素是:( ) 19 VLAN可以基于( )来进行划分。 20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