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目录)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讲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及其革命战略: (1)

理想诉求和阶级立场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1)

革命战略的两重线索和三次变奏 (1)

二、列宁的建党理论与革命战略: (2)

集中制的建党原则: (2)

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策略: (2)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2)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2)

四、苏联模式的五种前途 (2)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

第一讲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及其革命战略

二、列宁的建党理论与革命战略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四、苏联模式的五种前途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及其革命战略:

①理想诉求和阶级立场

1.理想诉求: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894年恩格斯致朱·卡内帕

2. 阶级立场:公开宣布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原因:社会在物质利益面前总是分裂为不同集团。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

②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六无”社会:无私有制,无市场,无商品,无货币,无阶级,无政治国家。

③革命战略的两重线索和三次变奏

两重线索:客观的物质条件和主观的历史能动性

三次变奏:青年时期,中年时期,晚年时期

1.青年时期:强调主观条件而非现实的政治、经济关系

试问:德国能不能实现一个原则高度的实践,即实现一个不但能把德国提高到现代各国的现有水平,而且提高到这些国家即将达到的人的高度的革命呢?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中年时期: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认为必须先资本主义化,然后才能走向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谈中国: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谈印度: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

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力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3.晚年时期:在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中突出历史能动性

假如俄国革命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

二、列宁的建党理论与革命战略:

①集中制的建党原则:

1.抛弃专制条件下无法实行的民主制,将秘密职能集中到一批以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职业革命家那里。

我们运动中的活动家所应当遵守的唯一严肃的组织原则是:严守秘密,极严格地选择成员,培养职业革命家。只要具备这些品质,就能保证有一种比“民主制”更重要的东西,即革命者之间的充分的同志信任。---列宁《怎么办》

2. 通过党联系觉悟工人,通过觉悟工人掌握群众,从而成为一个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党。

一个由最可靠、最有经验、经过最多锻炼的工人组成的人数不多的紧密团结的核心,它在各主要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并且按照严格的秘密工作的一切规则同革命家组织发生联系,这样的核心在群众最广泛的支持下,不必有任何固定的形式也能充分执行工会组织所应当执行的一切职能,并且执行得正像社会民主党所希望的那样。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才能使社会民主主义的工会运动不顾一切宪兵的破坏而得到巩固和发展。------列宁《怎么办》

②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策略:

1.两种类型的民主革命:上升型和下降型

2. 上升型民主革命为什么能够走向社会主义?

3.不同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同于发达道路,也不同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道路。

③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1. 战时共产主义的功过

2.试图向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过渡的失败

3.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①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六无社会,消灭了剥削②斯大林:无私有制、无阶级,却有商品、有货币、有市场、有国家,消灭了剥削③国际上:两个平等市场④剥削真的消灭了吗?

四、苏联模式的五种前途

①继续革命模式:十年浩劫,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②朝鲜模式:反对引入哪怕局部的商品生产机制,在经济体制上基本继承了苏联模式;最高权力的世袭继承;意识形态上批判马克思主义。

③中国模式:抛弃了继续革命模式;不同于朝鲜模式,不同于俄罗斯模式,不同于匈牙利模式。

④俄罗斯模式:原来的党政干部集团转变为资本家

⑤匈牙利模式:知识分子支配了转型过程;党政干部集团边缘化;知识分子逐渐被资本家所替代。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邓小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

2.时代主题论

邓小平的时代主题论:和平与发展,列宁的时代主题论:战争与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