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流程重组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旗帜鲜明讲政治,干好本职勇担当——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亲历和见证了税务改革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历程的普通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大潮中,讲政治、秉公心、促融合、勇担当,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一名税务干部,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政治定力,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

在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中,我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局的各项决定,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

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

但不管怎样,我都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要求自己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有效凝聚改革合力,快速促进队伍融合,可以激发税务团队的整体活力,激励税务干部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

在认真学习王军局长在山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盐湖区税务局组建后郭局长系列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自身工作,广泛与同事们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触及思想灵魂,既肯定成绩,又相互指出问题和不足,有话讲在当面,力求谈开谈透,确保批评意见既提得准、又能被对方接受,从而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工作开展。

在历史的长河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改革的浪潮,我觉得唯有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按照改革要求,认真做好本人及分管部门的相应工作,才是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开展最大的贡献。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再造业务流程构建现代税收征管制度新体系分析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再造业务流程构建现代税收征管制度新体系分析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再造业务流程构建现代税收征管制度新体系近年来,xx市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再造业务流程,科学分类税源、优化组织结构,实现了税收征管各环节的有机融合,提高了税源管理的质效,构建起具有xx国税特色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一、深入剖析现行税收征管流程的现状2012总局年提出了新的征管模式:“以纳税人自主申报为前提,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依拓专业化、信息化管理方式,优化服务,加强评估,集约稽查,依法征收。

”风险管理正式融入到税收业务的各个方面,对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征管模式的变革并没有相应的税收征管流程与之相适应,国税系统的税收业务流程依然受34字征管模式、传统思维模式、业务处理模式、组织发展模式等惯性因素影响,税务流程仍处于“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服务,重点稽查,强化管理”模式下的流程,风险管理导向作用未能真正发挥,税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运作呈现出局部、分散和相对孤立的特点,风险管理流程与税收业务流程未能高度融合,难以实现“纳税服务、风险监控、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闭环式运行。

二、明确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一)以风险为导向的原则。

国税机关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具体工作中承担税收监管职责,具有提供纳税服务、执法与服务的双重属性。

既要代表国家经济利益、严密监管、维护税收秩序,又要服务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我国市场经济在高速的发展中不断有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发生。

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再造要以风险为导向,才能使国税机关更好地把握国税工作的平衡点,提高整个社会对税务工作的满意度。

流程再造以风险为导向可以使税务系统按风险的大小来分类监管,对于风险小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对于风险大的企业则可以加大监管力度;使征管工作能够更好集中管理资源,更加突出监管重点;使税务部门减轻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业务重压,提高工作效率,即严密监管又能高效服务;使守法企业享受更多的便利措施,减少征管成本,从而获得社会对国税工作较高的满意度。

构建现代化征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现代化征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现代化征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税源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征管效能低下,税款流失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较高的问题愈发突出。

总局王军局长将加快推动征管改革作为今年税务系统的重点工作之一,省局刘局长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打造征管模式升级版为目标,积极探索、有序推进税收征管改革”。

邹平县国税局结合征管工作实际和人力资源现状,大力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对构建基层税源管理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推动了征管质效的稳步提升。

一、当前征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层职能设置不合理,能力与职责严重失衡。

制度顶层设计未考虑基层人员现状,将所有政策执行任务全部推向基层,赋予了基层无法承担的工作职责,导致基层无法对税源实施有效管理,既管不了又管不好,征管质效无从谈起。

(二)工作部署缺乏统筹,任务派发无序。

不同层级的机关分工细化程度不同,越往上分工越细越专业,对下推送任务的指令越多越具体,对下派发任务时缺乏相应的统筹机制,相似工作重复部署,协调不畅,指挥无序,同一时间段内多头部署,最终都落到基层分局,大大超出了承办能力。

(三)管理员个体差异大,税收公平无法保障。

绑定管户模式下,税源管理质量高低过多的依赖于税收管理员个人能力发挥,缺少团队协作,税收执法随意,税收公平原则无法保障。

(四)权力过于集中,难以有效监督。

简单的划片管户,权力集中于税收管理员个人手中,权力寻租方便,对权力运行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形成了内控难以介入、外部腐蚀便利的强烈反差,廉政风险较高。

二、邹平县局征管改革实践与探索针对上述种种矛盾和问题,邹平县国税局根据省局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相关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征管工作实际,探索构建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专事专管,分类分级,重点评估,协同联动”的税源管理新模式。

(一)合理调整管理职能,优化岗责配置。

基层分局管户多、管事杂,决定了其应以完成最基本、最具体的事项为主。

优化征管流程改革建议

优化征管流程改革建议

优化征管流程改革建议优化征管流程改革建议:一、提高信息化水平1. 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征管流程的全程电子化管理,包括在线申报、自动化审核、电子税务发票等,提高征管效率。

2. 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征管流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精准的风险预警和税收指导,优化税收征管。

二、简化征收程序3. 简化税务登记手续,推行一窗受理,减少纳税人的办税负担。

4. 简化税收申报和缴纳程序,实施电子税务发票,推行预缴制度,减少企业的办税成本和时间。

5. 加强税收执法协调,避免重复查账、重复征收等问题,提高办税效率。

三、加强风险管理6.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排查机制,对高风险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减少税收漏税和逃税行为。

7. 推行风险分级管理,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税收记录,对其征管方式进行差异化处理,提高征管效果。

四、加强税收宣传与服务8. 加强税收宣传工作,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和合规意识,减少纳税人对税收征管的不了解和抵触。

9. 增加税收服务窗口,提供多样化的办税服务,包括咨询、培训、指导等,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五、加强合作与协调10. 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提高征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对征管流程改革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信息化、简化程序、风险管理、税收宣传与服务以及合作与协调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可以提高征管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减少纳税人的负担,促进税收的公平与合规。

同时,也需要注重征管改革的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评估,确保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税收征管工作流程标准化与规范化

税收征管工作流程标准化与规范化

税收征管工作流程标准化与规范化摘要:税收征管工作对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讨论税收征管工作中流程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作用,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实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税收征管工作流程标准化与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风险,促进税收的稳定增长。

1. 引言税收征管工作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和规范程度对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将税收征管工作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当前税收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2. 税收征管工作流程标准化的意义(1)提高工作效率:流程标准化可以规范工作程序,减少环节和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建立统一的纳税申报流程和标准化的征收程序可以简化操作流程,减少纳税人和税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2)减少错误和风险: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能够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标准,降低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通过规范的工作流程,可以减少漏税和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降低税收风险。

(3)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流程标准化可以提供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使纳税人了解和掌握税收征管的流程和要求,减少对税收政策的误解和投诉。

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有助于维护税收征管的正常运行和建立良好的税务关系。

(4)加强监管能力:通过流程标准化,税务部门能够更好地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管能力。

规范化的流程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和管理漏洞,提升监管效果,防范金融风险。

3. 税收征管工作流程标准化的成效(1)提高征收质量:税收征管工作流程标准化可以明确征收环节和责任主体,减少征收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灰色地带,提高征收质量和公平性。

(2)优化资源配置:流程标准化有助于合理分配税务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标准化的税收征管流程,能够更好地评估征管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能提升。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思考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思考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思考2019-10-29【摘要】国家税务总局描绘的税收现代化蓝图中,科学严密的现代化征管体系建设在整个税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举⾜轻重。

本⽂从现代征管体系相关理论研究出发,深⼊研究总结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进⾏前瞻性研究,探讨发展⽅向和⽅法路径。

【关键词】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对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理解和认识税收征管体系是指国家及税务机关为了实现税收征管⽬标,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税收征管组织机构、征管⼈员、征管流程、征管⽅法等要素进⾏有机组合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现代化通常是指通过努⼒使某事物的发展达到当今时代的先进⽔平。

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既要适应当今信息⽹络化、资本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时展要求,⼜要遵循现代管理的价值取向、理念、⽅法和技术,充分体现现代税收征管的基本特征。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究认为,现代税收征管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税收法律制度的公开透明、准确实施,税收管理流程的持续改进,组织机构设置的科学合理,多元服务,促进纳税遵从,信息技术的有效应⽤和培养⾼素质⼈才队伍等⽅⾯。

⼆、当前征管改⾰存在的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直进⾏变⾰,⼤致经历了四次重⼤改⾰:⼀是80年代中期之前是“⼀员进⼚、各税统管、征管查合⼀”的专管员模式;⼆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各地探索实⾏“征管、检查两分离”或“征收、管理、稽查三分离”;三是1997年税务总局确⽴“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30字征管模式以及在前述模式的基础上2004年加⼊了“强化管理”;四是2008年总局成⽴纳税服务司和⼤企业管理司,纳税服务作为核⼼业务被独⽴出来,⼤企业管理试点运⾏,2010年确⽴⼋个省市开展新⼀轮的征管改⾰试点。

通过⼀系列的改⾰,充分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法,利⽤信息技术⼿段,以提⾼纳税遵从为⽬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流程再造为路径,逐步对原有的征管模式进⾏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24年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

2024年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

2024年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税收征管改革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税收环境的变化,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我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优化税收政策和制度。

税收政策和制度是税收征管改革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税收征管的效果和效率。

我建议在制定税收政策和制度时,应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特点,注重税收的公平性和激励性,并充分考虑到国际税收的要求。

同时,要完善税收政策的法律规范,增强税收政策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

其次,加强税收征管能力建设。

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是税收征管改革的关键。

我认为应加大对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税法水平和专业素质;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对纳税人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加强税收征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效果。

再次,加强税收征管的监督和评估。

税收征管的监督和评估是确保税收征管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应加强对税收征管的监督,建立健全税收征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加强对税收征管改革效果的评估和公开,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最后,加强税收征管的国际合作。

在国际税收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税收征管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事务,而是一个全球性的事务。

我认为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征管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跨国税收的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税收利益。

总之,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智慧的集结。

只有不断加强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优化,加强税收征管能力建设,加强税收征管的监督和评估,加强税收征管的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际税收环境的变化,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现代化。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税收征管改革必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税务管理流程再造建议

税务管理流程再造建议

税务管理流程再造建议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税务合规挑战和优化税务成本的压力。

税务管理流程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然而,许多企业的现行税务管理流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不畅通、流程繁琐、风险控制不足等,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对税务管理流程进行再造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行税务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1、信息分散与不对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税务信息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人员手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共享机制。

这导致税务部门在进行税务申报、筹划等工作时,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遗漏。

2、流程繁琐复杂税务管理流程中存在着过多的审批环节和重复劳动,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例如,发票管理流程中,从发票申请、开具、审核到归档,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和人员的签字确认,流程冗长。

3、风险控制薄弱许多企业在税务管理中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税务风险。

一旦出现税务问题,企业可能面临巨额罚款、声誉受损等严重后果。

4、缺乏与业务的融合税务管理往往被视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与企业的业务部门缺乏紧密的沟通和协作。

这导致税务筹划无法充分考虑业务实际情况,难以实现税务优化与业务发展的有机结合。

5、技术应用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在税务管理中仍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纸质文件,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自动化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税务管理流程再造的目标1、提高效率通过简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重复劳动,提高税务管理的工作效率,缩短税务处理周期,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

2、增强合规性建立健全的税务风险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的税务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降低税务风险。

3、实现税务优化通过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降低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提升信息质量实现税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实时共享,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税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浅析税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doc

浅析税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doc

浅析税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近年来,各级税务部门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建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型税收征管模式的要求,文秘部落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收到了明显成效:巩固完善了新税制,促进了依法治税;强化了税收征管,促进了征管质量、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强化了税收聚财功能,保证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但是,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矛盾日益显现,相当多的实际问题羁拌着改革的进程。

在此,笔者就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这些问题作一点粗浅探讨。

一、新的征管模式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对照国家税务总局“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税收征管模式要求,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现行征管运行机制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纳税申报管理上的问题建立纳税人“自核自缴”的申报制度是新的征管运行机制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深化征管改革的核心内容。

目前纳税申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纳税申报质量不高。

由于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以及业务技能方面有一定差异,出现了纳税申报不真实的问题,突出反映在零申报、负申报现象增多等;二是内部纳税申报制度不尽完善,手续繁杂,环节较多,对纳税人监控不力。

(二)税务稽查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新的征管模式赋予税务稽查十分重要的职能,并强调了其“重中之重”的地位,但在实际运做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稽查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一是稽查力量相对不足,财力投入较少,稽查手段和装备有待改善。

二是实际工作中“重征收、轻稽查”的观念仍然存在,税务稽查的职能不够明确。

只重视了税务稽查对纳税行为的监督检查职能,而忽视了其对执法行为监督制约和对行政行为监督检查的职能。

三是税务稽查操作规范还不尽完善,稽查工作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

目前按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实施税务稽查,在实际操作中还不够规范,某些环节(如稽查选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亟待提高,各环节的有序衔接制度要进一步健全,选案的随意性,检查的不规范性,审理依据的不确切性,执行的不彻底性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影响了稽查整体效能的发挥。

税收征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

税收征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

税收征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税收征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税收征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征收程序繁琐等,这些问题限制了税收征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本文将探讨税收征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税收征收流程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对称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征税机关通常掌握着大量涉税数据和纳税人的财务信息,而纳税人了解有关税收政策的信息相对有限。

这导致纳税人难以判断自己的纳税义务,容易出现误解甚至争议。

2. 征收程序繁琐税收征收程序通常繁琐复杂,包括层层审核、多次核对,导致了征收效率低下。

纳税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各种征收程序,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开展。

3. 征收标准不统一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税收征收标准存在差异,给征收工作带来了困难。

这不仅增加了征收机关的审核工作,也给纳税人营造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解决方案探讨1. 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征税机关应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收政策宣传,提供更加透明、全面的税收信息。

可以通过建立权威的官方网站、开展培训和讲座等方式,提高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了解,减少信息误解和争议的发生。

2. 简化征收程序为提高征收效率,征税机关应对税收征收流程进行简化。

可以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引入自动化系统、优化审核流程等措施,减少繁琐的手续,提高征收速度。

同时,也可以加强征收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3. 统一征收标准为解决征收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可以加强各地征收标准的协调和统一。

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税收征收标准、加强不同地区征收标准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等方式,使征收工作更加公平、透明。

4. 引入风险评估机制为提高税收征收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以引入风险评估机制。

征税机关可以通过分析纳税人的历史数据及潜在风险因素,对纳税人进行风险评估,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征收方案。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建设现代财政体制的紧迫任务。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引导和推进,以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增强税收征管能力,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在数据共享、案例分析、风险预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必须重视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税收政策法规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也是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前提。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应当以税收现状和运行情况为基础,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使税收政策法规能够顺畅地落地。

第二,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共享。

现代化税收征管体制的核心在于信息共享和数据处理,数据共享对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非常重要。

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有助于税收征管工作的高效开展,也可以避免税收管理工作中的冲突和漏洞问题。

第三,必须重视纳税人服务和便利化。

税收征管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纳税人服务。

要确保纳税人能够保护自己的权益,及时解决问题,并简化税收报告和审核流程,减少纳税人的负担。

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和互动方式也要有所提高。

第四,必须重视监督管理和风险预警。

税收征管工作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风险预警和监督管理。

税务部门需要建立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税收管理制度,以识别那些可能逃税或违法的纳税人。

通过大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信息共享,实现风险预警,并将纳税人管理重心由“治后"向“治前”转移,以减少欺诈、逃税和违法行为,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和多方面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法规的完善、信息共享的推广、纳税人服务的加强和风险预警的实现都是重点。

只有在充分认识到这些关键领域的重要性,并且同时加以重视和推进,我们才能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除了前文所提到的四个关键领域,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还需要注意其它几个方面。

首先,改革要注重加强税收执法力度。

税务实习总结税务业务流程优化建议

税务实习总结税务业务流程优化建议

税务实习总结税务业务流程优化建议税务实习总结及税务业务流程优化建议一、学习与实践经验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税务部门的实习工作,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我对税务业务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从税务实习中总结出的几点经验与体会。

首先,熟悉税法法规的重要性。

税务部门的工作涉及到大量的税法法规知识,因此深入学习和理解税法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学习税法,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税务业务流程,并能够正确地给予纳税人正确的指导。

其次,了解税务系统的应用。

税务系统在税务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系统延时、界面不友好等。

因此,熟悉和了解税务系统的具体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再次,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税务工作需要与各个相关部门和纳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在实习中,我与其他部门的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通过与他们的密切合作,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工作调整。

最后,高效的时间管理。

税务工作常常有很多任务需要同时完成,合理安排和管理时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例如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等,使得自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税务业务流程优化建议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一些税务业务流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进行优化。

首先,推行在线申报和缴税。

目前,纳税人需要通过纸质表格来进行申报和缴税,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因此,建议税务部门推行在线申报和缴税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和税务系统来进行申报和缴税,从而提高效率和便捷性。

其次,加强税务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税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延时、界面不友好等,这给工作效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建议税务部门加强对税务系统功能的优化和稳定性的提升,以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再次,优化税务审查流程。

会计干货之【特别关注】加强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会计干货之【特别关注】加强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会计实务-【特别关注】加强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是指对跨境个人实施的国际税收管理,主要是个人所得税管理。

跨境个人,包括拥有外国国籍且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走进来个人(含外籍个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以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拥有中国国籍且从境外取得所得的走出去个人。

本文主要是根据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特点,结合近年来青岛地税局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实践,深入分析当前税收管理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水平。

一、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的主要特点自然人国际税收管理是近年来税收征管中出现的较新工作业态,既有国际税收的基本特点,同时也呈现出一些自然人所独有的特征,并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主要体现在:(一)税源体量小,但人均税收贡献度较高。

跨境个人类似于其他跨境税源,体量虽小,但大部分是属于高净值个人,人均税收贡献度较高,税收管理的效应比较突出。

以青岛地税局的走进来个人为例,2016年走进来个人为11000人,占全部申报人数的0.12%,缴纳个人所得税共4.96亿元,占全年个人所得税收入的5.5%,人均缴纳税收4.51万元,比其他人群多3.5万元。

(二)涉及的应税人群和所得比较广泛,对涉税信息的获取要求比较高。

从应税人群看,走进来个人(或称外籍个人),既包括外籍税收居民个人(即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外籍个人),也包括税收非居民个人(即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走出去个人,包括参股境外企业个人股东、外派员工、在境外独立从事个人劳务人员以及有其他境外所得人员,等等。

而且跨境个人流动比较频繁,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

从应税所得看,主要是境内、境外的多处所得和不同事项的多项所得,既包括独立劳务所得和任职、受雇、履约所得等积极所得,又包括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以及财产转让等消极所得,所得所具有的多样性和跨境性以及极强的偶发性,税务机关同样难以准确掌握。

借鉴流程再造理论优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借鉴流程再造理论优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的改革 ,其基本思想是 从顾客需求 出发 ,对组织业务流
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 ,通过要素的重 新整理 ,实
现流程的 “ 改头换 面” ,最终获得组织效率的极大提高 ,
满足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根本性 、 彻底性 、显 著改 善和流程是 B R关注 的四个核心特征 :( )“ P 1 根本性的
熊 勇 立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 厦 门 3 10) 6 0 5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兴管理理念的传播,税务系 统税收征管改革越来越深入,
规 范和优 化纳税服 务成 为改革 的重要 内容之一 。本文从 业务流程再造 的视 角,探讨提 出了税 务机 关优化 纳税服
确流程是面 向客户或 市场 ,以期提高满意的价值 流程 ,
所有 流程 中的活动均 是增值 的活动 。 只有改进 为顾 客创 造价值的流程 ,组织的变革 才有意义 。 因此 ,对工作 过
程、 管理过程 的重 新认识 、 设计都是 以更有效 满足 顾 再 客的需求为 出发 点 。
纳税人 沟通 , 在最短时 间内识 别纳税人需求 , 最大程 在
定义为 :重新 思考 、 重新设计 、创造和传递价值 的业务 结构 流程 工 作方 式和 管理 系统 以及外部 关 系 ; ng Te ( 9 )认为 B R 1 4 9 P 是对现存 流程 的关键性 分析和根本性 的重新设计 ,以实现在操作方法上的突破性改进 。 在国 内 ,蔡莉 (9 8 1 9 )认为它是在信 息技术渗透 的条件下 , 以系统整合思想为指导 ,重新思考和设 计企业的 业务流 程及其支撑要素 ,以使企业整体效益达到最佳化 ;而葛
度上延伸服 务领 域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 率 。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税收征管适配转型迭代的路径思考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税收征管适配转型迭代的路径思考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税收征管适配转型迭代的路径思考目录一、内容概括 (2)二、数字经济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3)三、我国税收征管现状分析 (4)四、数字经济时代税收征管适配转型的必要性 (5)五、税收征管适配转型迭代的路径思考 (6)1. 转型策略与原则 (8)2. 数字化转型的路径规划 (9)3. 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践 (10)六、具体实施措施与建议 (12)1. 完善税收法律制度体系 (13)2. 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 (14)3. 优化税收征管流程与模式 (15)4. 强化部门协同与社会共治 (16)七、案例分析与应用实践探索 (17)八、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 (19)1. 数字化转型风险识别与分析 (20)2. 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设计 (21)九、总结与展望 (23)1. 转型成果总结与经验分享 (24)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应对策略 (25)一、内容概括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税收征管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数字经济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交易方式,对传统税收征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对我国税收征管体系进行适配转型与迭代,以适应新的经济形态,并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平性。

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税收征管的影响,包括税源分散化、征税对象隐蔽化、计税依据数字化以及税收征管难度增加等方面。

这些变化对现有的税收征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通过适应性转型来加以应对。

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适配转型的路径思考,其中包括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税收征管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优化税收征管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强化国际税收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和实施,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文章还强调了人才队伍建设在税收征管适配转型中的重要性,提出应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新经济形态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素养,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税收征管·改革意见的研讨报告

税收征管·改革意见的研讨报告

税收征管·改革意见的研讨报告标题:税收征管改革意见研讨报告摘要:税收征管是国家财政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稳定与增长。

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高税收征管效能,我们组织了一次研讨会,就税收征管改革的相关意见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以下意见报告。

一、现行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信息不对称: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导致了税收的漏税和逃税现象。

办税环节繁琐: 征管流程复杂,办税环节繁琐,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也容易引发纳税人不配合的情况。

执法效率不高: 税收执法存在一定滞后性,对于新兴产业和创新业务的监管难度较大。

税收大数据利用不充分: 目前税收大数据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对于实时监测、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利用有待提高。

二、税收征管改革意见:加强信息共享: 建立税收征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税务机关、银行、企业等多方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简化办税流程: 精简税收征管流程,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办税环节,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办税成本,提高征管效能。

强化税收执法力度: 提高税务执法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建立适应新经济形态的执法模式,提高对新兴产业的监管水平。

深化税收大数据应用: 加强税收大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应用,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税收征管。

推动电子发票普及: 推动电子发票的普及使用,减少纸质发票的使用,实现票据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三、推动改革的实施路径:法律法规配套: 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税收征管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技术支持保障: 加强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技术水平,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

人才培训: 组织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能力。

舆论宣传: 加强对税收征管改革意见的宣传,形成社会广泛共识,促使改革的顺利推行。

结论:税收征管改革是推动国家财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我们的研讨,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改革意见,期望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智能化,为国家财政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共五则)

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共五则)

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共五则)第一篇: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税务机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主题,切实增强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完全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和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社会好评,提升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整体形象。

但是,与广大纳税人的期望相比,目前纳税服务工作还有一定差距。

根据纳税人平时反映的问题,归集起来主要是:个别企业急于开业,急于用票,而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领购审批手续却迟迟不能到位,有的还要多头跑、多次跑;有的企业并无主观偷逃税的意图,但往往会无意中触犯税法,有的甚至无辜地被卷入一些税收大案,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如善意取得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个别税务人员工作不耐心,业务不熟悉,态度不热情,服务不细心,用语不规范;为企业税收政策筹划服务不够到位,如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参与度仍不够。

纳税人反映的上述问题,固然有企业自身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

对照纳税人需求层次划分,可以归结为:(1)程序性服务不够及时。

主要原因是征管流程节网点设置不够合理,运行不够顺畅;基层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性事务工作较多,程序性服务精力投入不足。

(2)规避风险服务不够全面。

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能力等多种因素制约,基层税收管理员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各企业正在面临的各项涉税风险,很难及时、主动地帮助企业化解税收风险。

(3)文明办税服务不够深入。

主要原因是个别税务人员纳税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单位纳税服务考核不够严格,文明办税服务的各项要求落实不够到位。

(4)税收政策筹划服务不够细致。

主要原因是满足于面上共性的税收政策宣传解读,对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不够重视;满足于政策的事后落实,缺乏事前的宣传筹划,特别是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事前政策筹划服务不够到位。

税收征管流程优化

税收征管流程优化

税收征管流程优化在现代社会,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税收征管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则直接关系到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税收征管流程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优化税收征管流程已成为当前税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税收征管流程的现状及问题当前,我国的税收征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环节繁琐、信息不畅、效率低下等问题。

首先,在税务登记环节,企业和个人需要向多个部门提交大量的资料和表格,手续较为复杂,耗费了纳税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充分,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重复登记等情况。

其次,在纳税申报环节,纳税人需要按照不同的税种和期限分别进行申报,申报表格的设计也较为复杂,对于一些财务知识较为薄弱的纳税人来说,存在较大的困难。

同时,由于申报方式的多样化,如纸质申报、电子申报等,容易导致申报数据的不准确和不及时。

再者,在税款征收环节,税务部门需要对纳税人的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和比对,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下。

而且,由于税收征管系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接不够顺畅,税款的入库时间较长,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最后,在税务稽查环节,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筛选和分析手段,税务部门往往难以准确地确定稽查对象,导致稽查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同时,稽查过程中的执法程序不够规范,容易引发征纳双方的矛盾和纠纷。

二、税收征管流程优化的目标和原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优化税收征管流程需要明确目标和遵循一定的原则。

优化税收征管流程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增强税收征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促进税收遵从。

在优化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纳税人为中心的原则。

税收征管流程的优化应以方便纳税人办理税收事务为出发点,减少纳税人的办税负担,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

二是信息化原则。

税收征管流程优化

税收征管流程优化

税收征管流程优化税收征管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税收进行征收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税收征管流程的优化对于提高税收效率、保障税收公平、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传统的税收征管流程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多样化,税收征管对象的数量不断增加,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财务核算方式也在不断创新,这使得税收征管的难度加大。

同时,纳税人对于税收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期望税务机关能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透明的服务。

此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税收征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优化税收征管流程势在必行。

首先,应当简化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流程。

对于新设立的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一站式税务登记,减少企业往返税务机关的次数。

在纳税申报方面,进一步推广电子申报方式,优化申报表格的设计,使其更加简洁明了,易于填写。

同时,加强对纳税人的申报辅导,提供详细的申报指南和在线咨询服务,帮助纳税人准确无误地完成申报。

其次,要加强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统一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整合税务机关内部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税收风险,提高税收征管的精准度。

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的税务审核和风险评估,减轻税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再者,优化税收征管的风险管理流程。

建立科学的税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纳税人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纳税信用等因素,对其进行风险分类。

对于低风险纳税人,采取简化的征管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税务检查;对于高风险纳税人,则加强监管和稽查力度,确保税收的足额征收。

同时,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向纳税人推送风险提示信息,引导纳税人自我纠正涉税问题,降低税收违法风险。

另外,加强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也是优化税收征管流程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征管流程重组的实践与思考孙云峰重组税收征管流程是在当前信息化条件下改进税务管理质量、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和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主要措施。

它是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从纳税人需求出发,以业务流程为再造对象,按照团队式管理的原则,通过CTAIS上线,对征管流程进行了归并、整合、分解,建立“以流程为导向,以工作流为载体,以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为重点”的流程化管理格局。

但是,软件上线以后,征管流程粗放、管理职能交叉、基础管理弱化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征管流程重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税收征管流程重组的现实分析(一)税收征管流程重组后取得的成效1、岗位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

业务重组后,对岗位和职责进行了调整,根据全市统一的征管岗、职、责体系,我局明确了业务科(室)、办税大厅、税务分局(所)的日常管理职能,使各个部门各施其职,每名税务干部都知道该“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实现市局提出的“四个统一”目标,即统一表证单书、统一征管业务流程、统一基层征管机构设臵、统一征管信息采集手段。

2、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纳税服务。

一是通过减少办税审批环节、简化办税审批资料、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纳税人不需申请的事项不申请、重复性资料不报送、税务机关不需下户调查的事项不调查、不需审批的环节不审批的服务要求。

二是通过归并窗口职能,提供“一窗式”服务,将所有面向纳税人受理的事项,全部集中在办税服务厅内统一办理,提升了纳税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3、有效的克服了征、管、查之间的业务衔接问题。

流程重组借助网络手段,实现了税收业务和信息的跨时空结合,既改变了原来全职能税务所诸事统管的状况,又克服了机构间业务衔接的矛盾,使分工更合理,职责更明确,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

4、有利于解决税收执法环节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权制约。

一是建立税收管理事务的流水作业,改变了以往计算机模拟手工流程的低效做法,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专业化。

二是将执法权力通过信息化进行分解运行,可以准确掌握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权利运用和义务履行情况,明确界定双方责任,减少人为因素,从而真正体现“依法治税、从严治队”。

5、有利于实现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臵。

一是结合每个干部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及其岗位要求,按能定岗,并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使每个人的工作从狭窄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劳动转变为多方面的劳动,实现横向发展、知识拓展,以便能胜任业务流程中更多的内容。

二是增强了税务干部责任意识与自主决策能力,从消极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做”,在给他们授权的同时,训练了他们思考分析、相互交往、独立判断、自主决定的能力。

(二)税收征管流程重组后出现的新问题1、部门间的工作不够协调。

由于各部门间的职责和分工不同,出现了一些工作反而更不方便的问题。

如税种的鉴定、税率的核定等,需要日常管理部门事后检查核实后再到办税大厅修改,流程重组后却造成实际核定者不操作,实际操作者不核定的现象。

由于信息的传递不够及时,使办税服务厅对于办理这些涉税事项的信息不了解,给纳税人在办理这些事项时带来不方便,造成了办事效率的低下。

2、CTAIS软件与业务重组及流程简化有所冲突。

CTAIS2.0上线后,发现该软件比较注重涉税事项的业务流程管理,大多数事项都要按系统即定的流程进行办理,而系统即定的流程又没有进行简化,与实际操作中简化后的流程有冲突,造成工作上的重复和效率的低下。

3、各种软件过多,内容和操作重复。

目前在使用中的涉税软件有不下五种之多,其中有一些软件的内容重复,造成一个事项要重复几次操作,降低了办事效率,也加大了出现错误的概率。

比如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与CTAIS中都有一般纳税人认定、防伪税控企业认定、最高限额申请审批、增值税专用发票发售等模块,其中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可采取导入的方式,而其他几项却必须在两套系统中分别操作。

4、信息资源有待进一步共享。

现在每个部门都有台帐需要登记,而各种台帐都是由不同的人共同登记的,因此采取的都是手工登记的方式,这样的结果是台帐帐面比较乱,而且在数据统计和查询上比较困难。

5、重形式、轻实质、有布臵、无考核。

日常管理要求多,进行量化考核少。

CTAIS软件只记录结果,不反映过程,各个岗位人员的税收执法责任难以进行检查考核,工作成绩、工作量、工作的难易程度不能进行检查分析,易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6、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岗位设臵的人员纯属虚设,有的人员无法从事所设岗位职责。

二、提高税收征管流程重组水平的几点建议(一)明确征管流程重组的目标与内容1、目标。

一是作业规范。

通过系统对各类业务实现方式的规范,促进税收执法行为的规范。

二是流程顺畅。

通过系统对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应作为事项、时间、程序的明确,促进税收业务在不同机构、部门、人员间的协同工作和畅通运转。

三是监控严密。

通过系统将控制指标内嵌于流程并强化提示功能,立足事前防范和过程控制,化解或减少执法风险。

四是责任明确。

通过系统对流程处理中的执法过错的记录,明确责任与过错级次,实现执法责任的自动追究。

五是评价科学。

最大限度地应用系统数据实行日常化、自动化考核评价。

2、基本内容。

对税收征管业务进行解剖、分类,可以将税收征管流程重组分为划分业务类型、明确业务标准、衡量业务绩效三个主要内容。

(1)划分业务类型。

依据操作流程将税收业务归类,将具体事项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如咨询、受理、调查、核批、评估、检查、执行等。

在每一大类下面再设臵相应的岗位,使每一环节依据流程节点进行合理分解,并且相互衔接和制约。

(2)明确业务标准。

主要是对每项业务分别确定具体内容、流向、方法、权限和实践要求,并使之逐步转化为基于工作流驱动的规范化、系统化标准体系。

(3)衡量业务绩效。

主要是通过建立包括每一单元、每道环节、每位对象的工作效果测定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使其为系统整体上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采用流程作业信息考核等多种控制手段,对工作绩效进行全面评估、衡量。

(二)科学分析和梳理业务流程目前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税收业务,有很多具体环节。

我们可以把税收业务分为外部业务和内部业务两大类。

外部业务即征收管理,包括所有直接与纳税人发生关系的环节,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等;内部业务又可分为战略决策、内部管理服务和稽查监督三个层次。

按照流程再造理论,对现有各个部门职能行使过程和各个单项事务的处理过程进行归纳,并忽略内部的、个别的、不常发生的管理活动后,我们可以把税收事务清晰地抽象为咨询、受理、调查、核批、评估、检查、执行7个基本活动单元,组成咨询—受理—调查—核批—评估—检查—执行的主流程。

从税收信息的运转阶段看,咨询、受理体现信息的收集,调查、核批体现对信息的核实分析,评估、检查体现信息的增值利用,这就构成收集——核实分析——增值利用的信息流。

从征纳双方的联接方向看,咨询、受理、核批体现纳税人找税务机关;调查、执行体现税务机关找纳税人;评估、检查体现国税机关与纳税人的交互联系,形成了受理服务——调查核实——评估检查的工作流。

(三)规范和优化业务流程1、通过数据集中建立纳税人电子资料库,实行“一户式”管理,强化信息利用,解决纳税人资料重复报送和流程运转效率低下等问题。

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可以借助数据库技术对纳税人报送的电子资料(如是纸质资料,则可以录入为电子资料,不再随流程在内部运转,而是在接收、生成环节就地整理、归档)进行归并、整合,统一以电子信息流转,辅之以基于少量数据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增值利用,以提高流程的运转效率,减少纸质资料管理成本,提升数据信息价值。

2、淡化分工意识,强调集中受理核批事务,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纳税人与税务局单点接触乃至零点接触的需要。

可以从不同性质的税收业务中选取程序上和服务对象上具有共性的内容,在不影响分权制约的前提下,将面向纳税人的咨询、受理、核批等事务整合为尽可能少的业务流程。

如可以将原来不同部门、不同人员进行的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供票资格认定、申报方式核定等业务整合、归并,使之可以顺利实现向网络处理方向的转移,使纳税人一次登陆就可以完成所有这些审批事项。

3、运用运筹学,合理安排流程环节的先后顺序,合并近似业务,减少流程种类,简化流程环节。

如纳税人在税务登记后,要马上进行税种登记和票种核定,这三者本来是有先后顺序的,但是信息化模式下则可以合并这三项业务,在进行网上税务登记的同时采集税种登记和票种核定的资料,逐项进行处理,这样纳税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纳税申报和发票领购了。

4、清除非增值管理环节,重点解决核批过程繁多的问题国。

在信息化模式下,借助必要的事后控制措施,有些非法定的中间环节是可以取消的。

依托技术手段,可以就纳税人的某些具体申请事项与大量有关纳税人的电子化的纳税记录、信息记录、关联业务等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和判断,从而可以在受理环节就直接做出处理决定。

要充分发挥大集中处理和扁平化管理的优势,对于属于市局以上的审批权限,可以考虑减少审批层次,由受理环节接收后直接上报市局有关职能部门调查审批,以缩短审批时间。

(四)科学界定和选择流程启动方式以行政主体能否主动实施行政行为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据此,可将税收事务处理子流程分为依申请启动的流程和依职权启动的流程两种形式。

依申请启动的流程是由纳税人申请启动,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受理即办,在纳税人手续完备的前提下,由受理岗直接核批办结的事项(如开业、停业、变更税务登记、发票领购、代开、一般纳税人预认定等);第二类是受理转调查,指受理后将一般性调查事项转调查机构,或将审计性调查事项转评估机构进行调查核实,再回复给受理岗核批的事项(如供票资格、定期定额、所得税征收方式核定,税种认定,延期申报、按帐征收户税务登记注销等);第三类是受理转调查转核批,指受理后将一般性调查事项转调查机构,或将审计性调查事项转评估机构进行调查核实,再上报地市局(含)以上国税机关核批,由地市局直接回复受理岗的事项(如自印普通发票、开票限额百万元以上(含)防伪税控企业资格认定、超税负返还,税收优惠审批等)。

依职权启动的流程主要由税务机关针对未按规定办理涉税事宜的纳税人强制启动。

一般分为三类,即由调查执行环节直接启动,或由调查执行环节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启动,或由评估环节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启动。

(五)构建完善的系统控制体系一是分析控制。

通过建立监控指标体系,在筛选、比对、分析纳税人涉税数据信息的同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监控纳税人经营、核算、纳税情况,实现征管信息系统、金税工程系统和网上申报系统数据的有效比对。

二是标准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