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动态变化及未来趋势预测--李馨桐

合集下载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PPT演示模版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PPT演示模版
秋日的街头,风舞轻扬,红花绿叶已 开始凋 零。从 夏天到 秋天, 我开始 爱上紫 薇花。 原来万 花收敛 时,唯 独它, 明媚盛 开,不 喧闹, 不争宠 ,朴素 端庄。 紫薇花 ,不占 那热闹 的场所 盛开, 偏挑那 偏僻的 角落悄 然吐露 芬芳秋。日的街头,风舞轻扬,红花绿叶已 开始凋 零。从 夏天到 秋天, 我开始 爱上紫 薇花。 原来万 花收敛 时,唯 独它, 明媚盛 开,不 喧闹, 不争宠 ,朴素 端庄。 紫薇花 ,不占 那热闹 的场所 盛开, 偏挑那 偏僻的 角落悄 然吐露 芬芳。 秋日的街头,风舞轻扬,红花绿叶已 开始凋 零。从 夏天到 秋天, 我开始 爱上紫 薇花。 原来万 花收敛 时,唯 独它, 明媚盛 开,不 喧闹, 不争宠 ,朴素 端庄。 紫薇花 ,不占 那热闹 的场所 盛开, 偏挑那 偏僻的 角落悄 然吐露 芬芳。
秋日的街头,风舞轻扬,红花绿叶已 开始凋 零。从 夏天到 秋天, 我开始 爱上紫 薇花。 原来万 花收敛 时,唯 独它, 明媚盛 开,不 喧闹, 不争宠 ,朴素 端庄。 紫薇花 ,不占 那热闹 的场所 盛开, 偏挑那 偏僻的 角落悄 然吐露 芬芳。 秋日的街头,风舞轻扬,红花绿叶已 开始凋 零。从 夏天到 秋天, 我开始 爱上紫 薇花。 原来万 花收敛 时,唯 独它, 明媚盛 开,不 喧闹, 不争宠 ,朴素 端庄。 紫薇花 ,不占 那热闹 的场所 盛开, 偏挑那 偏僻的 角落悄 然吐露 芬芳秋。日的街头,风舞轻扬,红花绿叶已 开始凋 零。从 夏天到 秋天, 我开始 爱上紫 薇花。 原来万 花收敛 时,唯 独它, 明媚盛 开,不 喧闹, 不争宠 ,朴素 端庄。 紫薇花 ,不占 那热闹 的场所 盛开, 偏挑那 偏僻的 角落悄 然吐露 芬芳。
第七次人口普查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

【2022上海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第1单元-人口

【2022上海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第1单元-人口

这张地球夜间灯光遥感图像由多张卫星影像合成,呈现了地球上夜间城市灯光明暗的分布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地球夜间灯光遥感图像中,哪些地方较亮?哪些地方较暗? 夜间灯光的明暗可以反映人口分布的哪些特点?主题1 人口分布地球上是北半球的人口多,还是南半球的人口多? 影响南北半球人口分布差异的因素有哪些?问题导引人口密度 胡焕庸线学习目标根据图文资料,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某地人口分布的因素。

核心术语探究从地球夜间灯光遥感图像看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有些地区人口稠密,有些地区人口稀少,甚至无人居住。

2017年世界人口密度(南极洲除外)约为每平方千米60人。

人口分布是某一时段内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通常以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量)作为衡量人口疏密的重要指标。

各大洲之间人口密度差异悬殊,如表1-1所示,亚洲人口密度最大,南极洲目前无定居居民。

各大洲内部人口密度也不均匀,如亚洲的东部、南部人口稠密,北部、西部人口相对稀疏。

图1-1 世界人口分布(2017年)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其陆地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冰盖地区除外)的1/7,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3。

2017年,四大人口稠密区的人口密度均超过每平方千米100人。

东亚人口稠密区:包括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拥有世界1/4的人口。

南亚人口稠密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

西欧人口稠密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

这里集中了欧洲4/5以上的人口,人口多聚集在工商业发达的城市,是世界最早发展工业的地区。

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集中了北美洲2/3的人口,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也是北美洲最早开发的地区,人口大多居住在城市,其中以纽约附近和五大湖周围人口密度最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19.该国可能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C.③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低
D.③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
20.与图中③阶段增长模式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拉丁美洲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自然环境特征。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 (4)结合阿塔卡马沙漠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断其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答案
1.D 2.B 3. C 4. A 5. D
B.城市生活成本高
C.城市住房过度紧张
D.城市人口数量过多
7.我国沿海地区半城市化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区城市户籍人口比重大
B.中西部地区无城乡差别
C.沿海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发达
D.中西部地区城市户籍人口比重小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a、b 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 ( )
C.②③
D.②④
28.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
二、综合题 29.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推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甲国 A、D 两城市,分别在一月和七月出现降水差异的原因。 30.某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率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2021-2022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人口增长率地图

2021-2022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人口增长率地图

第七次人口普查
各省人口增长率地图
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人口增长率地图
(省份版)
说明:
本文档所说的增长率,是指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相对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的增长率。

区划数据来源:民政部区划查询平台,对于近十年发生行政区划变更的情况,会尽量考虑,并作出相应的注明。

0.全国图
1. 广西壮族自治区
2. 海南省
3. 重庆市(双桥区计入大足区、万盛区记入綦江区)
4. 浙江省
5. 河南省(省直管县计入相应地级市)
6. 云南省
7. 广东省(深汕合作区人口计入深圳市)
8. 江苏省
9. 上海市(闸北区计入静安区、卢湾区计入黄浦区)
10. 安徽省(寿县计入淮南市、庐江县居巢区计入合肥市、和县含山县计入马鞍山市、无为市和县沈港镇计入芜湖市、枞阳县计入铜陵市)
10.5. 长三角三省一市
11. 北京市
12. 河北省(京津冀,雄安新区、定州计入保定,辛集计入石家庄)
15. 内蒙古区
16.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计入福州市)
17. 陕西省(杨凌区计入咸阳,西咸新区计入西安市)
18. 山东省(莱芜市计入济南市)
21. 吉林省(梅河口计入通化、长管委计入白山、公主岭计入长春)
25. 四川省(简阳市计入成都市)
28.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包括加格达奇区等区)
29. 辽宁(沈抚新区计入抚顺市,六普包含沈阳市两个街道约4万人)
30. 新疆
31. 青海。

2022-2023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1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4张)

2022-2023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1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4张)

一、人口分布
1、概念: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状况 2、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思考 人口密度相同的两地,人口分布状况是否相同?
3、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活动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
①分布不均衡
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集中在 东亚、东南亚、南亚、北美 东部、欧洲西部。 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气候 恶劣的地区以及地势险峻的 高原和山区
口稀少,甚至无人定居。
3 水资源
稳定的淡水源是人类生活
和生产基本的物质条件,对人

口分布影响很大。江河湖泊等

天然水体能够为人类提供水源、

便利的水运等,沿岸地区往往

人口较为稠密。在干旱地区,
人们往往逐水而居,人口集聚
区多依水源地呈点状、线装或
片状分布。
4 土壤
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
自 然
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由
人口分布 影响因素
概念
衡量指标 世界人口 分布特点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
因素 其它因素
不均衡 具有趋向性
北半球中低纬 度沿河、临海 温暖湿润的平
原地区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 被、矿产资源
经济发展状况、交通、生产生 活方式
文化传统、宗教、民族、政治
课堂练习
读图及表中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上面两图中和表中材料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 要因素分别是____水_源_____、______地__形_______和 _______气_候__________。 (2)由表中材料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_亚__热__带_和__温__带_____________。
料分析导致该分布特征的自然原因?

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与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与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与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人口普查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和特征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的重要工作。

在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是于2020年底进行的,其结果分析以及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对于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4.96亿人,相较于2010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的13.86亿人,总人口增加了1100多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为7.67亿人,女性人口为7.29亿人,男女比例为105.2:100。

这意味着中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性别失衡问题。

另外,第三次人口普查还显示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继续增长,占总人口的18.7%,而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口比例为17.95%。

这表明中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未成年人口相对稳定。

另一方面,参加工作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至63.35%,这可能会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在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当前的数据和现实情况。

首先,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预计未来中国的总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

另外,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将进一步延长,而且老年人口的比例也会持续上升,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逐渐加剧。

在性别失衡问题上,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解决,如加强对胎儿性别确定性检查和人工终止妊娠的监管,以及推进婚姻法和婚育政策改革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望逐步缓解性别失衡问题,但需要长期努力。

此外,劳动力市场也将受到人口变化的影响。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劳动力供应可能会受到压力。

为应对这一挑战,政府应加强对职业培训和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适应性,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将继续向城市迁徙。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数量变化优质ppt讲课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数量变化优质ppt讲课文档
2.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 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 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人口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第六页,共28页。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形势: 不断增长
第七页,共28页。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的时间在不断缩短
第十七页,共28页。
3、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第十八页,共28页。
原始社会时期
农业社会、产业 革命时期 现代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 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 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 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 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 大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 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 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 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第1个10亿 第2个10亿 第3个10亿 第4个10亿
第5个10亿
第6个10亿
用了近100万年
1830年~1930年 100余年 1930年~1960年 30年 1960年~1975年 15年 1975年~1987年 12年
1987年~1999年 12年
第八页,共28页。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大洋
洲最少(南极洲除外)。
第十二页,共28页。
亚 洲最多,
世界人口增长具有 不均衡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快,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其中增长最快的是
洲,最非慢的是
洲; 欧
第十三页,共28页。
活动: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及原因
人口增长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生产力水平 在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二册第1单元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二册第1单元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据表可知()1.(2)影响2010-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 东北地区人口大量迁入B. 中部地区人口总量最少C. 西部地区人口增长最多D. 东部地区人口分布最多【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2.(1)下列观念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①“多子多福”②男性偏好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④重视子女质量⑤注重自我发展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2)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⑥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D. ①②⑤⑥【答案】A【解析】(1)可用排除法我国传统文化下注重自我发展和重视子女质量的说法错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男孩偏好” 并形成传统故选A【答案】A【解析】(2)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故符合题意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故不符合题意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故不符合题意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3.(1)我国东部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东部地区比西北地区()3.(2)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A. 土地面积广阔B. 矿产资源丰富C. 人均消费水平更高D.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1)我国东部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东部地区比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2)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可利用的资源的种类与数量是有限的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利用的资源的种类、数量与领域是会增加的环境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是会增大的故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发展科技来实现故选B4.(1)下列关于各潜力区的说法正确的是()4.(2)造成北温带和热带地区可承载人口数量较少的共同原因是()A. 中温带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年生物量大B. 北亚热带经济最发达可承载人口数量最多C. 青藏区面积小、热量不足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小D. 干旱、半干旱区热量充足经济发达可承载人口数量多【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5.(1)江苏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不是()5.(2)影响西藏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 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 工业、商业贸易繁荣C. 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答案】D【解析】【答案】A【解析】6.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明显小于东部地区其首要原因是()A. 开放程度低B. 水资源匮乏C. 人均消费水平低D. 科技水平低【答案】B【解析】由题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明显小于东部地区是因为西部地区地处内陆降水较少水资源匮乏故选B7.人口容量的特点是()①不确定性②确定性③相对确定性④相对不确定性.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人口容量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8.(1)与河南相比目前广东省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的主要原因是()8.(2)乙地区水资源严重影响其人口分布该省区人口主要分布在()A. 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 地处经济发达地区C. 地处沿海面积更大D.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答案】B【解析】【答案】B【解析】9.(1)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的特点有()9.(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9.(3)导致图中特区流动人口比例下降而特区外如东莞、佛山流动人口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A. 分布比较均匀B. 西部多于东部C. 北部多于南部D. 集中在核心区【答案】D【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的特点有集中在核心区【答案】B【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主要是该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来此工作【答案】A【解析】特区经济发达东莞、佛山经济落后由于特区的产业升级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出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因此流动人口比例下降东莞和佛山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入需要大量劳动力流动人口比例上升10.(1)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考虑①②③④城市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率最高的是( )10.(2)②城市可能位于我国的()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据图说出1949-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原因11.(2)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学历“通货膨胀”现象的原因11.(3)说出学历“通货膨胀”现象带来的影响【答案】(1)特点毛入学率整体上持续提升 1990年以前提升较慢 1990年以后提升较快原因新中国建立国家稳定安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增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鼓励力度加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 90年以前工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 90年以后经济逐步转型、升级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计划生育的实施18-22岁人口数量增长放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较快【解析】(1)变化特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整体上持续提升 1990年以前提升速度较慢1990年以后不断加速原因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国家稳定安全经济不断持续发展对人才需求加大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促进高校入学人数的增加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家庭和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增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鼓励力度加大不断扶持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入学率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1990年以前工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1990年以后经济逐步转型、升级为技术、资金密集型需要技术工人和科技人才计划生育的实施 18-22岁人口数量增长放缓高校扩招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较快【答案】(2)经济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如高校扩招)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水平的人口数量大增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造成就业人口和岗位的冲突部分高校教育质量较差学历证书含金量低不能满足岗位需求【解析】(2)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建设和完善高校设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水平的人口数量大增人口众多就业人口和岗位的冲突各行业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造成高学历配置低岗位现象部分高校扩招步伐太快入学门槛降低教育质量较差学历证书含金量低有学历没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答案】(3)利社会服务专业化更强、质量更高利于产业创新和升级不利教育资源浪费家庭教育投资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困难影响社会安定等【解析】(3)有利各个岗位提高学历要求社会服务专业化更强、专业质量更高提高学历要求配置较高学历人才队伍有利于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不利客观上高学历配置低岗位现象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教育年限增加教育时长拉长家庭教育投资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困难出现工资不如农民工现象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等12.(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12.(2)结合我国囯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 ________12.(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试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如图所示信息进行阐述 ________【答案】人口的生活, 文化消费水平【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答案】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解析】中国公民移民到国外及其他地区共分为七种①亲属移民②专业技术移民③投资移民④劳务移民⑤国籍归属移民⑥政治性移民移民法的制度说明我国目前严重的环境、人口问题应从环境承载力方面减轻环境压力等分析【答案】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数量正相关而与消费水平负相关美国人口基数较大这种人口基数大的特点若再与人口快速增长相结合必然会出现庞大的人口增长总量若再与高消费结合会给美国和全球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解析】美国消费水平高人口的快速增长会进一步加大对世界能源、粮食、工业产品的消耗从而向全球转嫁其人口压力13.(1)图甲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该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 13.(2)根据图乙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分析此种人口迁移带来的有利影响13.(3)根据图丙简述我国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的地区差异并分析原因【答案】(1)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升高)影响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致使社会人口性别构成失衡不利于社会稳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解析】(1)图甲反映出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调男性比例不断升高会造成部分男性结婚困难致使社会人口性别构成失街不利于社会稳定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答案】(2)主要方向从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有利影响满足了东部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人口流出地区的人均收入改善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发展条件【解析】(2)据图可知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下降东部地区比重上升所以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人口迁移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从迁入区和迁出区两个方面分析【答案】(3)地区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早中、四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晚原因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解析】(3)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较早中、西部地区较晚原囚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方面分析14.(1)根据材料一说出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14.(2)指出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可能给广东带来的影响14.(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问题【答案】(1)我国人口墓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我国人口墓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答案】(2)原因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加重交通、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问题【解析】(2)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2000年第三位变为2010年第一位这是由于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大量人口迁入广东给广东带来的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影响主要是为广东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是由于人口增多加重了交通、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带来社会治安问题【答案】(3)方向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问题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给迁入地带来人地矛盾(环境、资源问题)加重、就业困难(失业率高)、社会治安差等问题【解析】(3)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大量人口流动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给迁入地带来人地矛盾加重、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问题。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1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5.292%。

材料二:2011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2011年初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图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将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问题及措施。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材料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调查发现三亚市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的规律性,试分析三亚市人口迁入最多的季节是____。

主要原因为____。

(4)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美国人口数量达3.267亿,为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国家。

美国人口数量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夏季干旱,冬季多雨。

加州经济总量高,境内有洛杉矶、旧金山等大都市,硅谷的电子工业发达,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

下图分别为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美国本土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华盛顿和旧金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据图中信息,描述美国人口的分布特征。

(2)近年来大量人口从东北部迁入加利福尼亚州,简述其原因。

(3)说明美国人口增长对本国的影响。

4、阅读驻马店市某县建国以来部分年份的户籍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970年该县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为型,请说出判断依据。

(2)简析1970年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的原因。

课件19:1.2人口

课件19:1.2人口

4代人
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几代人? 一代人
阅读图1.12,认识少生的作用。
(1)估算在不实行计划生育 的条件下,2010年我国的人口 数量。与实际人口数量相比, 我国少生了多少人。
少生了4.1亿人。
-14-
17.5 13.4
(2)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465亿千克,教育经费总投入 为19562亿元。算一算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教育经费。填入表1.3, 并谈谈感想。
对 ……
症 下 药
上下五千年
-12-
关于人口的思考 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对我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交通拥堵
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13-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想一想: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有什么影响?
20岁结婚生 孩子,100 年有几代人?
25岁结婚生 孩子,100 年有几代人?
5代人
-26-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3.90%
3.90阿曼年净ຫໍສະໝຸດ 人口(单位:万人口)1200
1180
1000
800 2.90
600
448 0.88
400
200 0 中国
叙利亚
78.7 阿曼
同样的人口增长率,人口基数越大,增长的人口越多。
我国人口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11-
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屈原投江无觅处
-9中国人口增长曲线
你能说出影响我国人口变化趋势的几个因素吗? 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10-
对比两图,你能够发现什么问题?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二册第1单元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二册第1单元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华地图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该地环境人口容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1.(2)能提高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有()①扩大耕地面积②扩大林牧业比重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④迁入人口A. 环境承载力上升B. 生态环境恶化C. 社会财富大幅度上升D. 生活消费总量增加【答案】B【解析】(1)表中数据显示该地环境人口容量大幅度降低河流含沙量大幅度上升这说明该地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环境人口容量大幅度降低故选B【答案】B【解析】(2)“扩大林牧业比重”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环境,从而提高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人类的生存条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而“拓展交通”可以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增加资源来源也可提高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拓展交通属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措施扩大耕地面积和迁入人口(加剧人地矛盾)会进一步破坏植被、使当地环境恶化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故选B2.(1)资料显示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2.(2)资料中的国家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答案】A【解析】(1)目前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故具体表现为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发达国家主要在北半球东西半球都分布有发达国家内陆或沿海国都有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故A正确 BCD错误故选A【答案】D正确 ABC错误故选D3.(1)“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的人口远少于东南半壁的主要原因是()3.(2)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南半壁人口迁往西北半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3.(3)当前为增加西北半壁的人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土地面积较小B. 生态环境脆弱C. 生育政策严格D. 矿产资源缺乏【答案】B【解析】(1)“胡焕庸线”西侧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崎岖气候较干旱生态脆弱自然条件差东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自然条件好 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C【解析】(2)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南半壁人口迁往西北半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策故选C【答案】D【解析】(3)“胡焕庸线”西侧气候较为干旱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要增加该地区人口应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大该地区的人口承载量故选D4.(1)影响人口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集聚的主要因素是()4.(2)根据材料推测未来几年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表现为()A. 经济因素B. 自然因素C. 社会因素D. 个人因素【答案】A【解析】(1)“十三五”期间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还会由于人口的迁入继续增长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城镇之间人口流动将日趋活跃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沿江、沿海、铁路地区经济发达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水平 A正确故选A【答案】D【解析】(2)由材料“越来越多流动家庭开始携带老人流动”可推测劳动人口迁移比重减少老年人口迁移比重增加 D正确故选D5.(1)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5.(2)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预估的主要意义在于()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C. 科技发展水平D. 蕴藏的资源数量【解析】(1)根据汪士铎惊呼的内容可以判断出清朝时期资源的开发已近极限而如今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多人人们的消费水平还远高于清朝时期推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故选C【答案】C【解析】(2)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预估的主要意义是制定人口政策故选C6.(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6.(2)图中①点所代表的国家最可能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答案】A【解析】7.(1)促使人口向新疆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7.(2)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来源地最有可能是()7.(3)新疆环境人口容量极其有限影响其最主要的短板是()A. 工作调动B. 婚姻迁入C. 拆迁搬家D. 务工经商【答案】D【解析】(1)读表可知促使人口向新疆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务工经商故选D【答案】B【解析】(2)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海南省距新疆遥远不会成为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来源地四川省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四川省距离新疆省更近因此四川省最有可能为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来源地故选B【答案】B【解析】(3)新疆地处内陆沙漠广布水资源贫乏因此影响新疆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淡水资源故选B8.(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8.(2)图中四地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8.(3)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 北半球中低纬B. 北半球中高纬C. 南半球中低纬D. 南半球中高纬【解析】(1)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故选A【答案】B【解析】(2)①位于美国东南沿海地区海拔较低人口较多故A错②位于亚马孙平原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人口稀少故B对③位于印度半岛北部经济落后故C错④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人口稀少故D错故选B【答案】C【解析】(3)由图可知南纬40°~50°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因此在南纬40°~50°之间人口分布稀少故选C9.(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9.(2)下列可以提高新疆人口容量的措施为()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矿产【答案】C【解析】(1)图中显示新疆人口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山麓地带且大都集中于河流附近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山麓地带有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人口较为密集所以影响图中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故选C【答案】B【解析】(2)新疆地处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远降水量小环境承载力小可承载的人口容量小 ACD都会加重环境负担只有节约利用水资源才能提高环境承载力才能提高新疆人口容量故选B10.(1)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10.(2)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10.(3)乙、丙两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矿产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消费水平④经济发展水平A. 植被B. 水源C. 地形D. 矿产【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故C项正确故选C【答案】A【解析】(2)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故选A【答案】B【解析】(3)读图可知乙为山西省丙为广东省根据人口密度可知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于山西省广东省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山西省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故选B11.下表为2015年某岛国供养人口数信息表其中表示该国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分别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②和①D. ①和③【答案】D【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2.(1)简述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特点12.(2)分析澳大利亚中部内陆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12.(3)有人认为澳大利亚人口数量远小于该国人口合理容量试说明理由【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及西南部沿海地区其他地区人口稀疏【解析】(1)读左图可知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沿海地区及西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其他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答案】(2)中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解析】(2)读右图可知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答案】(3)国土面积广大矿产、草地等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水平高【解析】(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领土面积达769.2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广大矿产、草地等自然资源丰富澳大利亚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水平都较高但澳大利亚人口较少因此其人口数量远小于人口合理容量13.(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主要原因是________ 但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填写序号)13.(2)2003年以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填写序号)13.(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填写13.(4)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 (填写序号)13.(5)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量城市知识青年迁往农村主要因素是________ (填写序号)【答案】③, ④【解析】【答案】⑤【解析】【答案】①【解析】【答案】③【解析】【答案】④【解析】14.(1)读图说出人口抚养比与就业比的相关关系14.(2)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14.(3)根据我国的国情试简析提高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呈负相关即抚养比越高就业比越低抚养比越低就业比越高【解析】(1)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有三种正相关、负相关、无相关性人口抚养比与就业比的相关关系获取图中信息进行简要表述即可【答案】(2)特点劳动人口的比重大而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有利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社会保障支出少财富积累速度快不利影响可能带来就业压力【解析】(2)据材料即可得出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应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劳动人口的比重大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当劳动力供应量大于劳动力需求量时会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较小抚养比较低社会负担相对较轻社会保障支出少有利于财富积累【答案】(3)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口增长状况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倡导理性消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解析】(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因此可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倡导理性消费、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来提高我国人口合理容量15.(1)据图分析南疆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15.(2)说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该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15.(3)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迁入说明原因15.(4)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大量迁入人口这种想法合理吗?试说明理由【答案】(1)主要沿河流和山麓绿洲分布原因水源充足、地形平坦、物产丰富【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人口主要沿河流分布而这些地带又主要是绿洲地带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能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要求【答案】(2)生态环境改善会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解析】(2)水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与该地区的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将降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答案】(3)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并且随着沿边地区改革开放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员迁入【解析】(3)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地区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并且随着国家在沿边地区实行改革开放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员迁入在边境地区从事对外贸易等【答案】(4)不合理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如果大量迁入人口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土地荒漠化【解析】(4)新疆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地广人稀但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文化科技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不适合大量迁入人口假如大量迁入人口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态退化诱发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

1.2 中国的人口(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1.2 中国的人口(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中国的春运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 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 济生活的新亮点。
2023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共计出游2.74亿人次.
黄金周的长城
2021年我国九大滨海旅游城市共完成国内旅游收入14912.83亿元,占 全国旅游行业总收入的51.07%。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二节•人口
运用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通过我国人口的流动及分布理解我国的经济 发展。
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 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每年农历腊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廿五。起因是区 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平 原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带密 度超过400人/千米²
图1.13 中国人口的分布
人口东多西少
读图: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对照图例,找出人口密度 ≤99人/平方千米的地区, 分析其分布的特点。
◒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大 片地方1人km/千米²
图1.13 中国人口的分布
人口东多西少
分析:哪里多哪里少?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人口负增长是经济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 还是供大于求,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因此人口总 量减少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理解我国的人口新政策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 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2021年又实行开放三胎政策。

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初中地理知识

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初中地理知识

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知识点的认识】
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多西少.
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命题的方向】
例: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 A、B 两地连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其中 A 是黑河,B 是腾冲,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43%,人口占全国94%.
(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 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6%.
故答案为:(1)黑河;腾冲;94;(2)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题思路点拔】
理解熟记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其中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1/ 1。

1.1 人口分布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1 人口分布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据联合国报告显示,2022年印度人口推算 为14亿1200万,印度人口或已超过我国
• 除了和中国人口在总量上打个平手,印度 人口也有其他一些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条: 稠密、年轻、不均衡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 | Beijing Jianhua Experimental E-Town School
【思考】 •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分别反映哪些国家什么 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 • 不同增长模式背后的原 因有哪些?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 | Beijing Jianhua Experimental E-Town School
1 人口增长与我国人口现状(初中地理)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 | Beijing Jianhua Experimental E-Town School
【思考】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 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水源是制约塔里木盆地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因素,而水源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高山冰雪融 水,水源最丰富的地区集中在盆地的边缘,故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 | Beijing Jianhua Experimental E-Town School
3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正向思考)
【思考】四大文明古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共性特征?
气候、地形、水源
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地势较地平的平原地带;靠近大江大河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 | Beijing Jianhua Experimental E-Town School
3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正向思考)
3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文因素(正向思考)

人口分析报告

人口分析报告

一、实验目的为了对我国人口状况的理解,对我国其它经济、政治状况有所深刻的理解,对的人口作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能够预测我国将来与现在的人口变动状况,也能够指导着我国政府提前对政策作出决定,以管理我国一切事物。

二、数据收集通过从中国统计局网站获得及以前的部分人口数据,能够就这一数据能够对中国人口作简朴分析,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三、人口分析(一)人口构造分析1、从 1980--全国人口男女比例来看,能够运用 Excel 能够作出男女比例变动的曲线图以下:从图中能够看出中国近 30 年来男性比例都不不大于女性比例,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所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性别比例有向着均衡的趋势发展。

2、年纪构造分析全国人口的年纪调查,对其数据的构成画出了柱状图以下:从图中能够看出中国现在的年纪构造,成熟型的人口构造,并且能够通过这个图形对将来的人口构造作出预测,可能中国在过,人口老龄化将更加严重,因此,我国政府应提前做好避免将来因人口老龄化而带来的社会问题。

3、家庭规模分析通过对我国家庭人口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折线图以下:文化教育程度分布图高 中 14%大专及以上7%未上过学 7%小 学 30%初 中 42%从图中能够看出中国现在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规模状况,大多数是以三人户为主,尚有二人户和四人户居多,因此能够判断中国现在家庭以独生儿女居多,两个儿女另首先,两个老人和未育儿女夫妇的也居多,这间接地反映了我国前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现在明显凸现了。

(二)受教育程度分析从的人口数据来看,对我国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能够作出饼图以下:从图中看来,我国现在居民以高中文化水平居多,占了四成左右,另家庭规模构成图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规模家庭户数户数首先是小学文化程度的居民,也占了三成,高中及以上文凭的居民只有两成左右,其它的就是没上过学的,从这点能够看出,我国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地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动态变化及未来趋势预测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李馨桐学号:1251410047 日期2012.1.22摘要:本文通过近百年人口分布地图及数据,详细研究了我国人口分布规律,即东南人口密聚、西北人口稀疏;不同的行政区域,人口密度相差悬殊,但都形成了各自的人口中心;人口重心经度向东、纬度先升后降,总体偏东南。

大致预测了本世纪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即人口分布现有的不均衡却相对于发展相适宜的人口分布状况将持续很长时间。

但晋陕甘宁及东北地区随着技术的提高与国家政策的配合,移民将增加。

黄河、长江及东南沿海仍为人口分布最密集区。

川黔滇区由于长年的人地饱和,地质灾害频繁,人口将减少。

蒙新、青藏伴随着西部开发的号召人口将稳步增加。

关键词:人口分布因素特征动态变化趋势一、地图分析人口分布动态变化1.人口分布概念1980年有人提出,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定居在一定地区的人口数量”。

后来又有人概括为“人口在地面上某一区域内所占的空间位置”。

以后的研究证明这种定义是初步的、不完全的。

只注意了空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范畴—时间。

因此,有人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趋于全面的定义,即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某一时间的集聚状况,时间方面表现为静态分布和动态分布,空间方面表现为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还有人认为人口分布是“人口数量、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变动(自然增减和机械增减)、人口质量以及人口构成的组合所形成的地域结构。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差异性。

”这两种定义虽然说法不同, 但在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内认识人口分布问题是共同的。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指出“人口的地域分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他认为,研究这种过程在时间上的演变和空间上的差异是人口地理学的中心内容。

这一定义是比较简明的、全面的。

胡先生也认为人口地域分布是涉及到人口再生产、人口结构、城镇化、迁移、人种和民族分布等许多方面的广泛概念。

但在狭义上理解的情况下,则把人口分布只看做是人口数量地域差异的状况。

2. 人口分布的现状及变化对中国人口分布的现状目前论述的较多。

从各个不同侧面分析了以下几点:(1)从全国来看,东南人口密聚、西北人口稀疏。

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的“缓浑——腾冲线”是体现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差异的一东南部分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6%,人口数占总人口的96% 。

线西北部分占总面积的64%,人口却只有4%。

半个世纪以来这种偏重式的人口分布状况并无显著改变。

有的学者又提出了“漠河—腾冲线”“理浑—瑞丽线”。

主要意图仍然是反映我国东南沿海与西北内陆人口分布的显著差异。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用这次普查资料对上述分界线两侧的面积和人口重新做过详细的计算。

并将“爱辉—腾冲线”向南延伸约110公里,经过瑞丽止于中缅边界。

按这条线来划分,东南一侧面积占全国总面积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1%。

西北一侧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9%(李成瑞著《中国人口普查和结果析》)很多人指出:第一,这种分布趋势是同人口分布的总趋势相一致的,即由沿海向内地,由平原向山地、高原。

人口逐渐稀疏的分布趋势。

第二,这种分布趋势也是与经济发展的布局相适应的。

东南部分虽然面积所占比例不大,却是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

全国农业产值的90%出自东南部。

铁路线的82%、公路线的85%、通航河运的99%都分布在东南部。

全国3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兰州、包头处在线的西北部,其余都在东南部。

(2)从不同的行政区域来看,人口密度相差悬殊,但都形成了各自的人口中心。

胡焕庸先生按人口总数多少把全国分为八个大区,即长江中、下游区(沪、苏、皖、赣、湘、鄂)、黄河下游区(京、津、冀、鲁、豫)、东南沿海区(浙、闽、台、粤、桂)、云贵川区、辽吉黑区、晋陕甘宁区、蒙新区、青藏区。

其中前三个大区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最后两个区人口密度较小。

也有人提出,可以按原来的六大行政区来分析人口密度差异: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人口密度最高。

除去三个直辖市后,六个大区相比较,华东区人口密度最高;华北、中南区较高;西南、西北地区较低;东北区三省人口密度相差较大,辽宁省属于稠密区,吉林、黑龙江省相对稀疏,大约相当于西南的人口密度。

每个大区内又相对地出现了人口聚集地,形成了自己的分布中心,如沈阳、郑州、成都、西安等。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自治区差异更大些。

如新疆,自然条件较好,开发较早的县人口密度要比落后的县大上千倍。

新疆的学者采用胡焕庸先生的方法,提出了反映新疆人口分布特点的“木垒—皮山线”。

将新疆分为西北和东南两大地域。

线西北面积占全新疆面积的48%东南占52%。

线东南人口占全疆人口的20%左右,而线西北人口则占80%。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稠密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仍在上升,稀疏地区的人口比重在下降。

( 3 ) 人口重心的移动。

1912至1978 年的我国人口重心移动轨迹(见图3)。

由图可知, 七十年间, 我国的人口重心位置大体上在今湖北省北部的应山、随县和河南省南部的泌阳、确山之间的地区移动。

如果人口重心较长期地、大致上总是向着某个方向移动, 就表明这个方向上的某一个(或若干个) 地区的人口一直比其它地区增长得快。

这种情况通常表明, 这些地区的经济正在稳定而持续地发展,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口。

1912年以来我国人口重心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a.轨迹曲折, 方向多变。

重心经向摆动幅度不大, 纬度持续提高。

从1912 一1978年的全部轨迹来看, 七十年间, 我国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曲折迁回、方向多变是个显著特点。

尽管如此, 仍可看出我国人口重心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 在经度变化方面, 各年的人口重心经向移动多半是东西往复摆动, 但总的来说,摆幅不大。

应当指出, 重心向西的摆幅趋向逐渐减小, 而向东的摆幅则趋向逐渐加大。

如果取东经113°30 ’为中线, 则在所计测的七个年份的人口重心中, 有5个位于此线东侧, 只有2个位于西侧。

这一特点表明, 我国人口重心位置自1928 年以后略呈向东移动的趋势, 东、西部之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又有所加剧。

1953年以后, 人口重心移动方向折向北,1965、1972、1978 这三年的人口重心均位于1953年重心的东北方, 且这三年重心移动速度放慢, 这表明东、西部之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比起建国初略有加剧的趋势。

其次, 从重心的纬度变化方面可以看到,1921 一1965年间我国人口重心的纬度持续高,从1912年到1965年的53年重心纬度提高了1°03’。

1965年开始,重心纬度则连续下降。

这一特点表明,1912 一1965年间, 我国南方和北方之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逐渐减缓; 1965年以后, 随着重心停止北移, 人口分布又开始有向南方伸展的趋势,1965 一1978年间, 南北方之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略有加剧, 但速度相当缓慢。

b. 重心位置均偏于东南, 移动范围很小。

1912 一1978年间, 我国人口重心的经向摆动没有越出东经113°20’至113°40’的范围, 而纬度最高为32°49’最低为31°46’。

从全国地图上明白显示出, 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地点位于东南偏东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这一特点表明, 七十年来, 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变化不大,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没有根本改观。

二、地图分析人口分布变化趋势1.从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探究人口分布的平衡与不平衡(1)自然环境a. 地势条件:崎岖多山,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式下降b. 气候条件:气候地域差异显著, 是我国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国气候的地域差异首先表现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气候区和青藏高寒气候区东部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干冷、夏湿热, 季节变化明显, 雨量集中在夏半年, 雨热同期极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西北干旱气候的特点:夏季气温很高, 但降水稀少, 对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无霜期短,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综合上述地形、气候两个主要的地理环境要素可以看出,尽管西北半壁而积大而人口少, 可谓“地广人稀”, 东南半壁则反之, 可谓“地狭人稠”, 人口分布的不平衡非常突出。

但从自然条件看, 西北半壁的生存空间就显得不大了。

在地形上, 绝大多数处于第一、二阶梯, 举目投足之处, 多是崇山峻岭、戈壁草滩. 在气候上, 多处于高纬或低纬的高寒地区, 或干旱, 或严寒, 总而言之, 这里的自然环境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尽管西北半壁畜牧业占优势, 但正如美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斯特拉勒所言“如果人靠肉类来生存, 则他是生活在第三级, 如果人是素食的, 则他可以在第二级上生活,因此, 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多可利用的能, 并且如果人口继续增加, 则越来越多的人可能必须靠素食”即以肉类为主食的地区, 所能负担的人口数目, 比以粮食为主食的地区所能负担的人口数量更少, 更何况西北地区在干旱和高寒气候的条件下饲草有限,就天然草场而言, 现在已超载, 已经和正在造成土地的沙漠化, 其所产肉食, 尚不能满足西北地区的消费。

在目前靠天养畜的情况下, 再大量增加牲畜量只能进一步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 我国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与自然条件和自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即这种分布的不平衡性与自然生态环境是相平衡的, 因而是合理的和正常的。

(2)社会经济条件a.农业生产与人口分布通过前面对我国东西半壁自然条件的对比分析可知, 东南部地区, 粮食产量很高,能负载大量的人。

因此, 形成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区,而丰富的人力资源又为改进生产方式、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从而形成一种农业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促进型平衡。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维持现有人口已经很困难。

西北地区尽管地广人稀, 但巳经出现了一种农业生产与人口再生产及劳动力再生产的抑制型平衡。

同时, 西北半壁地处祖国腹地, 除陕西外, 交通很不发达, 同内地的联系主要靠陇海线以及兰西公路, 水运等于零。

铁路营业正线占全国的11.6%基本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 物资交流十分困难, 而西北的地形又给发展交通运输以较大的限制, 从内地大里调粮是不可的,也是不合算的, 因此, 西北粮食应自给。

基于这一条件, 可以说西北的人口不是少了, 而是多了, 即人口已超出了环境的负载量。

b.工业生产与人口分布工业的发展不仅同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而且同农业生产也有密切的联系,这是由于工业的发展要靠农业为其提供充足的商品粮。

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粮食产量低,单位面积所供养的人口数远低于季风气候区。

再加西北半壁由于位置、地形的限制,交通运输业很不发达,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西北半壁的人均粮食消费量,粮食的商品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