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1、课程标准的性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所谓课程综合化是指开发并设置综合课程和实现分科课程自身体系的统整。
其中,开发并设置综合课程是实现课程综合化的主要途径。
在新的国家课程体系中,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
在这些综合课程中,品德与生活有着其独特的内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首先,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
分科课程是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原本为一体的知识内容进行分割,使这些内容条理化、结构化,以便于专门研究和学习。
但是,分科课程却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它将有机统一的知识和观念人为地割裂开来,从而使学生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变得片面、狭隘、不完整。
为了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同时也为了使学生的素养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均衡,人们提出了实现学校课程综合化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主要目的是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
这种课程通过对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整合,能够使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全面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因而这种课程具有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
其次,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有诸多具体的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其中,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的课程被称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课程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底年级(1—2年级)学生的一门新的课程,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是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需要出发,其内容含概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提倡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
作为一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型的低年级课程,“品德与生活”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背景(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99年1月份正式开始的,在酝酿过程中,对思品及相关的教育问题考虑、从总的发展、目标、思路、任务考虑、用新的教育观念、理念,确定了价值目标。
认为,价值目标的核心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这次改革的灵魂。
为什么说是灵魂呢?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一种模式,被称为:“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所谓“精英主义”,就是在所有的学生中对部分学生进行培养,然后,从所有的学生中选拔优秀的、最优秀的学生。
那么,对其他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教育的次品,或被淘汰的、被忽视了的群体。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实践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只能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
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精英来支撑,加速国家的发展建设的时候,就采用这种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但是当一个国家平稳发展的时候,不在是完成特殊任务的时期了。
就要考虑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我国从历史到今天,一直遵循“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同现代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的基本理念产生了冲突。
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关注了一部分人的发展,而忽视或剥夺了大多数人的权利,忽视了一般性的教育,它是一种淘汰式的教育模式,在现代这种教育思潮中显得特别尴尬。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是对小学生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生活教育的要求和规范。
小学生是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的品德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其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
品德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
小学生正处在品德养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品德修养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备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勤俭节约、尊敬师长等良好品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其次,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处在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生活习惯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安全习惯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再次,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引导和培养。
学校和教师是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品德养成和生活习惯的形成。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的引导和培养,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合作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
最后,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
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环境和支持力量,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
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学生品德与生活教育,通过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其基本理念分别是:《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品德与社会》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
3.要诊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与有效性是本课程的追求。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要努力体现以上的课程特点和基本理念。
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课程理念、实施要求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有关课堂教学建议,提出以下实施细则。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
教学准备要求做到以下6条:第1条学习课标。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钻研教材。
通读《品德与生活(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
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与目标。
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保护童心,有效地开展教学。
第4条制定计划。
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
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与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协调后,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开始备课。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二、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三、品德与生活设计思路(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二)课程结构框架“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本课程的总目标。
道法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变化概述(道法老师必备)
道法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变化概述(道法老师必备)一、新课标修订原则•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
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
•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
二、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优化了课程设置。
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
三、2022版新课标与2011版课标的变化对比表(一)“课程性质”的变化另:2022版中“思想品德课程”全部改为“道德与法治课程”。
(二)“课程理念”的变化(三)“课程目标”(单列)(四)“课程内容”(单列)二、法治教育(五)“学业质量”(新增)(六)“课程实施”的变化(七)“附录”的变化四、小结《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优化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两个关键概念的提出。
1.优化课程设置。
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
2.明确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表述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3.明确了课程内容的五大主题。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分学段按主题对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建构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第四学段(7~9年级)分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
具体来说,它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重新整合、归类,且重点更加突出。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介绍本文档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最新修订版标准。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目标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2.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3. 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技能和创新能力;4.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共责任感;5.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个人发展能力。
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学生应该了解并接受以下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关心和帮助他人;- 诚实正直,遵守诚信原则;- 公平公正,尊重他人的差异;- 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2. 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 解决冲突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实际生活技能和创新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实际生活技能和创新能力:-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照顾个人卫生、安全意识等;-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 发展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 公民意识和公共责任感学生应该培养以下公民意识和公共责任感:- 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 积极参与社区和公共事务;- 尊重法律和社会规范;- 爱护公共财物和环境。
5. 自我管理和个人发展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自我管理和个人发展能力:- 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自我规划能力;- 提高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学会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 学会克服困难和适应变化;- 发展个人潜能和追求个人成长。
结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最新修订版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
通过教育,我们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二、课程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
社会坏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 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 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 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 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 标。 (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 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 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 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 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 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 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 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 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 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 公民打下基础。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 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 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 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 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新课程标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新课
程标准】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新课程标准】的详细介绍。
该教材是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进行编写,旨在培养学
生的品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内容概述
本册教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品德与生活
本单元重点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生活实践。
通过生动有趣的
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探讨各种品德问题,培养其正确认识、正确
判断和正确行动。
2. 健康与幸福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倡导积极向上的心态。
通过研究和实践相关知识,学生将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培
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社会实践
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将有机会参观社会机构、进行社区服务,从中研究到如何积极参与社会,关心他人并为社会做贡献。
4. 文明礼仪
本单元着重教授学生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基本规范。
通过研究礼仪知识和参与礼仪活动,学生将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社交技巧,并提升他们的社会形象和人际关系。
5. 个人成长
本单元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
通过研究目标规划、时间管理和自我评价等技巧,学生将能够建立积极的研究态度,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
结语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新课程标准】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
动,学生将在品德修养、生活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这样的设计利于不断加深学习难度;利于引导学生不断加深自主活动实践的 深度和广度;利于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
参考内容
一、课程性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 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 的过程。因此,课程的设计思路也是前后衔接、螺旋上升,呈综合性的,以使课 程适应并促进儿童的发展。
2、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
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需要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和倾心的关爱,获得充分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8、倡导民主互动的师生合作关 系
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 之间通过民主交往真正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要求 教师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架子,面向学生坦诚开放;改变居高临下的单向传递 为双向互动的平
等交流;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角色为“平等中的首席”。同时倡导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 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教学空 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 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 条件让学生积极
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 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 准
最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四)让教与学檀根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爱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三、课程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挚爱生命,热爱自然.·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l.按时作息,生括有规律.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 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向上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6.在成人帮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誊.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4.能根据需要曲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街品等来开展活动.敢于思考、学习探究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缩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们割裂开来. 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一、教学建议(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志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人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五)以活动为数与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图1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环节示意图(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1.教学准备(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爱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2.教学内容选择(1)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活动组织(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宣、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建续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探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开放地组织活动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4.活动指导(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爱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2)重视活动的过程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问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3)提高活动的质量·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愚,不断改进教学.二、评价建议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 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台起来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二)评价方法的选择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三)评价的注意点1.关注过程.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2.追求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儿童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尺度多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渠道多元,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
2020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 年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四)让教与学檀根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爱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三、课程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挚爱生命,热爱自然.·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l.按时作息,生括有规律.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愉快、积极地生活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向上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6.在成人帮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誊.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4.能根据需要曲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街品等来开展活动.敢于思考、学习探究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缩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一、教学建议(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志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人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五)以活动为数与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1.教学准备(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爱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2.教学内容选择(1)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活动组织(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宣、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建续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探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开放地组织活动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4.活动指导(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爱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2)重视活动的过程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问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3)提高活动的质置·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愚,不断改进教学.二、评价建议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 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台起来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 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二)评价方法的选择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三)评价的注意点1.关注过程.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2.追求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儿童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尺度多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渠道多元,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四)让教与学檀根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爱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三、课程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挚爱生命,热爱自然.·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l.按时作息,生括有规律.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愉快、积极地生活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向上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6.在成人帮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誊.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4.能根据需要曲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街品等来开展活动.敢于思考、学习探究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缩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一、教学建议(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志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人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五)以活动为数与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1.教学准备(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爱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2.教学内容选择(1)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活动组织(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宣、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建续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探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开放地组织活动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4.活动指导(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爱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2)重视活动的过程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问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3)提高活动的质置·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愚,不断改进教学.二、评价建议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 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台起来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 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二)评价方法的选择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三)评价的注意点1.关注过程.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2.追求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儿童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尺度多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渠道多元,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新课程标准小学各科的周课时安排
WORD格式--可编辑
新课程标准小学各科的周课时安排
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每周课时总量为30 节。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 2 节)
语文( 9 节)
数学( 5 节)
体育( 4 节)
艺术【包括音乐、美术】( 4 节)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 节)
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3 节)
小学三、四、五、六年级
品德与社会( 2 节)
语文【包括作文】(8 节)
数学( 4 节)
英语( 2 节)
科学( 2 节)
体育( 3 节)
艺术【包括音乐、美术】( 4 节)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2 节)
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3 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二、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品德与生活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二)课程结构框架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本课程的总目标。
这个总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由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总目标作为一个结构体,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了规定:
(1)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2)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3)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时代要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内容标准:(目的要求)
1、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4、愉快、开朗积极向上
5、诚实友爱
6、遵守社会规范
7、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8、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9、动手、动脑
10、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11、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
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教学方法)
1.讨论
2.资料调查
3.现场调查
4.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5.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6.教学游戏
7.参观访问
8.欣赏
9.练习 10.讲故事
教学方法
不同类型的品德与社会课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爱、珍爱生命、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品社课,可以采用故事喻理法、情境渲染法、讨论研究法、活动法,角色体验法,参观访问法、社会调查,讨论法,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社会实践法,榜样力量法,等教学方法。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
·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本课程的资源
·学校中常用的如教科书、教师指导书、音像材料、互联网;其他学科、班级或学校活动;儿童的经验、兴趣;老师和同伴等;
·儿童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等。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
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现实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
上课的基本步骤
我国学者依据国内外众多研究和主张,将上课分为启动、导入、展开、调整和结束五个环节。
主题二课的结构和类型
话题一课的类型
课堂教学有很多类型,如新授课、联系课、复习课、讲评课、欣赏课、综合课、试验课、实践课、活动课等。
话题二课的结构
的结构的一般组成部分是:组织上课,检查,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综合课的结构。
:①组织上课。
②检查复习。
③讲授新教材。
合④巩固新教材。
⑤布置独立作业
传授新知识的课,它的一般结构是:①组织上课;②检查复习,为传授新知识作准备;③提出上课的目的、内容、要求;④讲授新教材;⑤概括内容要点,检查、巩固所学的知识;⑥布置课外作业。
巩固知识的课的一般结构是:①组织上课;②提出复习的目的和要求;③进行复习与综合练习;④总结;⑤布置课外作业。
培养技能的课,它的一般结构是:①组织上课;②提出训练的目的与要求;③复习与培养技能有关的知识,教师做示范;④学生进行练习或操作;⑤总结;⑥布置作业。
检查知识的课的一般结构是:①组织上课,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
②提出测验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③说明测验问题;④测验;⑤当堂或专门用一节课作测验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