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经济生活——主观题必背
![经济生活——主观题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2966ce38ccbff121dd3683d9.png)
《经济生活》主观题一、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1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生活(消费)水平下降;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
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压缩生产规模,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3.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5分配制度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5.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2013e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d.png)
必修一经济生活一、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角度)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战略抉择)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核心、战略支撑)3.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主攻方向)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而“三农”又是重中之重)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区域差距。
6、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7、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
8、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9、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 加大财政投入, 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10、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2、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题, 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促进社会公平。
13、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实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促进就业。
注1: 如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拉动, 更多依靠三大产业协调拉动。
(三个更多依靠)3.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新型四化)4、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注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内涵: ①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②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2.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①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③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④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二、影响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因素(企业角度: 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归纳整理(1)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归纳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7448b94c08a1284ac950432f.png)
经济生活主观题归纳1.分析某商品价格变动(上涨或下降)的原因(重点)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成本上升是商品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中是哪一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价值量增大,生产成本提高而导致价格上涨】2)供求影响价格。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中具体是哪些因素(气候、节日、地域。
习俗等)导致供不应求】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引起价格变化4)价格上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商品价格下降的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中是哪一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导致价格下降】2)供求影响价格。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中具体是哪些因素(气候、节日、地域、习俗等)导致供过于求】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引起价格变化4)价格下降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求、消费、消费者):A、一般地,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需求。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C、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
某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者/企业):A、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
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D、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重视新产品开发。
E、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重点)1)根本因素——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生产决定消费。
高中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高中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9890a79ec3d5bbfd0a74fb.png)
角度
内容
例题
商品
货币
价格
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须生产消费者需要的质量上乘的剩余价值。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3.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①错误。②龙票能够满足人们收藏和欣赏等需要,属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商品价格的基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龙票供给有限、需求较大,导致供不应求,这是影响其价格的重要因素。
消费
1.消费的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热点带动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创造新的劳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排队购物现象反映商品供不应求,而商品供不应求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商品价格上涨将刺激供给,抑制需求,使商品供求趋向平衡,从而消除排队购物现象;价格上涨消除排队购物现象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重庆201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判断“大友邮票的收藏和欣赏等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这一观点正误,并说明现由。
①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的影响。③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④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生产
经营
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要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精选大全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精选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97b186e561252d380eb6e92.png)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精选大全1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为过分平均状态,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
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①如何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②提出解决材料一所反映问题的合理对策。
2、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奶企产量下降,所需原奶量也相应大幅减少,直接导致部分以卖奶为生的奶农无以为继,迫不得已,杀牛、倒奶成为他们的无奈选择。
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三鹿奶粉事件简要分析市场经济的局限性?(2)请结合三鹿奶粉事件分析说明公司经营成功应该采取的措施。
3、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2008全国调查出来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是9.6%,2009年全国就业形势严峻,2010年全国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就业的意义及其解决就业的办法。
4、材料一: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但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材料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却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
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经济生活常考主观题
![经济生活常考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84df59f01dc281e53af063.png)
经济生活常考大题1、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观题):(1)供求影响价格。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
(2)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观题):影响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1)居民收入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还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总体水平会影响消费。
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3)其他因素。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等。
从根本上说,消费水平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3、如何提高消费水平?(主观题)(1)根本途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
(3)其它途径: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扩大广告宣传等等。
4、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主观题)(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结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1)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2)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3、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有哪些?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集锦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9ef6be37cfc789eb162dc816.png)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集锦第一部分:知识归纳整理专题一: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问题)1、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答:一年来我国的CPI指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自2010年9月以来物价指数增长迅猛;说明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大。
2、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原因(为什么)答:价值决定价格,商品成本不断上升;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
3、我国关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原因(为什么)答: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带来影响。
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故政府要有效实施宏观调控。
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采取措施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⑤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反映供求关系。
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4、我国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的措施(怎样做)答: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②供求影响价格。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
另一方面要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③价值决定价格。
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⑤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国家行政及基本建设支出;调整关税,降低进口关税,扩大商品进口,平衡市场需求。
提高出口关税,抑制部分紧缺商品出口。
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物价稳定。
专题二:关于居民收入不公平类(分配、公平问题)1、目前我国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①“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总结(全)](https://img.taocdn.com/s3/m/d409103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1.png)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总结(全)第一单元1.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联系恩格尔系数、通货膨胀、社会主义本质等)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2.价格为什么是多变的/影响价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两者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包括成本),两者成正比。
(2)供求影响价格。
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联系消费心理对需求的影响)(3)市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4)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流通环节的多少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
例如国家对于粮食保护收购价,是为了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关系国计民生商品的最高限价,是为了保障、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
(5)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6)货币本身的价值影响商品价格(成反比)。
3.如何稳定物价?/如何制定价格?(1)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国家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企业应加强管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2)因为供求影响价格,所以A、供:国家应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减少对……的投入,提高\控制……供给;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经济生活主观题集锦word
![经济生活主观题集锦word](https://img.taocdn.com/s3/m/bdee926b83d049649a6658e8.png)
经济生活主观题集锦《经济生活》主观题重点集锦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影响价格的因素(适用设问范围:分析价格涨落的原因)①供求影响价格。
一般来说,供给减少,价格会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会下跌。
②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变动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变动影响较大。
③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
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导致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①调节产量。
【表现:价格涨(跌),会扩大(缩小)生产规模,会增加(减少)商品供给】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表现:寻找廉价生产要素替代】③促使企业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实现优胜劣汰。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设问类型:分析某地(如农村)消费水平低的原因,并提出有关建议等】①原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措施。
②原因: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措施: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原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措施:扩大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原因: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措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信心;⑤原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措施: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经济生活》主观题学习知识归纳及高中高考例题
![《经济生活》主观题学习知识归纳及高中高考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cafb60cc22bcd127ff0c0a.png)
高中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内容例题度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海南2013-26)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我们已经极少看见人们排队购物的情形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了。
有人将其归功于市场经济,认为:须生产花费者需要的质量“市场经济是经过价钱上升除去排队购上乘的节余价值。
物现象的。
”试运用经济学知识剖析这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一见解的合理性。
产商品的社会必需劳动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排队购物现象反间决定。
商品生产者增添映商品求过于供,而商品求过于供将导收入的主要门路是提高劳致商品价钱上升;商品价钱上升将刺激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供应,克制需求,使商品供求趋势平时间。
衡,进而除去排队购物现象;价钱上升商3.纸币的刊行量以流通除去排队购物现象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品中需要的钱币量为限度。
的一种详细表现形式。
货不然可能致使通货膨胀和(重庆2012)联合资料一,运用经济常币通货收缩,都不利于经济识,判断“大友邮票的珍藏和赏识等价价发展。
值是其价钱的基础”这一看法正误,并格4.影响价钱的因素:供说明现由。
求影响价钱,价值决订价①错误。
②龙票能够知足人们珍藏格。
价钱环绕价值上下波和赏识等需要,属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不是商品价钱的基础。
价值是凝固在商式。
品中的无差其余人类劳动,是价钱的基5.价钱改动的影响:①础;价钱是价值的钱币表现,受供求关对生活花费的影响:需求系影响,环绕价值上下颠簸。
龙票供应定律;需求弹性;互为替有限、需求较大,致使求过于供,这是代品与互补商品。
②价钱影响其价钱的重要因素。
的改动能够调理产量和生产因素的投入,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
1.花费的对生产拥有反(广东2013-37)目前,油价高涨、交通作用。
花费拉动经济增拥挤、环境污染、能源欠缺等问题凸长,促使生产发展。
①消显,汽车花费者日益理性,倡导环保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花费费和前瞻花费。
这类新的花费看法催生对生产拥有导向作用;③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髦新消花费是生产的动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主要主观题答题模板知识总结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主要主观题答题模板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a1ab3e84868762cbaed58a.png)
经济生活大题总结一、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水平?1.战略目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基本方式: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3.政策支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基本国策:新时代,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二、全面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1.双重影响(1)积极:“一推四促”---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2)消极影响:“三不”--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国经济的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危险。
2.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3.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存在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4. 评价及应对: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同时,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刀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
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贏的方向发展。
三、新发展理念(是什么、解决问题及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1.创新:解决的问题是发展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协调:解决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
坚持协调发展,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及问题。
3.绿色:解决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经济生活主观题背诵
![经济生活主观题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da4a551af78a6529647d53c7.png)
《经济生活》常见主观题原理姓名1、价格为什么变动: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因素)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等(间接因素)2、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消费的影响①需求法则: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需求弹性法则: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④在互补品中,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供给法则)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①决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大力发展经济)②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收入与消费水平正相关(增加居民收入);未来收入预期与消费水平正相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差距与消费水平负相关(完善分配政策,缩小差距)。
③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③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①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表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怎么办:①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③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运用好兼并与破产的手段(1)为什么:就业是民生之本。
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6439b25b0717fd5370cdc47.png)
2019届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附历年高考试题+新教材修改)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1.价格变化的原因【设问模式】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答题模板】价值+供求+纸币发行量+市场的缺陷+国家经济政策【答题要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下降。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2.稳定物价的措施【设问模式】谈谈政府如何稳定物价。
【答题模板】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答题要素】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二.有关“提高消费水平”的命题1.影响消费的因素【设问模式】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答题模板】收入(当前、未来和差距)+物价+其他因素【答题要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③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⑤广告和国家经济政策等。
2.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设问模式】请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考虑,我国应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答题模板】国家(发展经济、稳定物价、收入公平、社会保障)+企业+个人【答题要素】(1)作为国家:①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发展经济)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集锦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d229642bbe23482fb5da4c67.png)
20XX年高考《经济生活》热点主观题(知识整合与典型例题)集锦第一部分:知识归纳整理专题一: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费、物价问题)1、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答:一年来我国的CPI指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自20XX年9月以来物价指数增长迅猛;说明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大。
2、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原因(为什么)答:价值决定价格,商品成本不断上升;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
★3、我国关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稳定物价的原因(为什么)答:①价格变动会对人们生活带来影响。
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稳定粮食产品价格,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粮食安全。
②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反映供求关系。
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更好的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本题答案知识思路:由消费自身到消费与生产、消费与分配,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市场规律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拓展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再进一步联系经济全球化影响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的需要)★4、我国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怎样做)答: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②价值决定价格。
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生产成本;③供求影响价格。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
另一方面要抑制不合理的消费需求,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cd737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6.png)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高中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制环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政府创造条件,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对创新主体进行引导,推动技术创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打击创新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创新者的利益。
(北京2013)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
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场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局限。
水资源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利用。
政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山东2013)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高中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动力是消费、投资、出口。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根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②主要:居民收入;③物价。
(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发展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物价)3.正确的消费观:①适度消费;②理性消费;③绿色消费;④艰苦奋斗。
①促进生产的发展,抖动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供给,推动产业扩张。
(2分)②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分)③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的产业发展。
(2分)④创造新的劳动力。
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分)(天津2013-14)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①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的影响。
③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
④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生产经营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要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企业经营成功,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全国Ⅰ2013-38)H剧团是一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
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下,H剧团结合自身发展于2007年改制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六年的努力,该演艺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改制前后的对比如下表。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
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实施“走出去”战略。
3.企业兼并和破产,可以强化风险意识,迫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川2013)L公司是中国一着名空调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
该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达20亿元,其空调的变频控制器、DSP 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
其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体出口的30%,覆盖100多个国家;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宣示与全球顶尖品牌一起,服务全球消费者。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L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年轻人极力反对并建议为“失败产品”创办博物馆。
“这绝对不行,这不是自曝家丑吗?”企业总裁立即明确表示反对。
但这个年轻人据理力争并最终设法说服了总裁。
不久,陈列200多件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失败产品”的博物馆,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在此后的3个月里,年轻人全身心地“泡”在博物馆里,听取参观者对“失败产品”的见。
他收集的500多条意见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令企业总裁惊喜不已。
相关部门根据这些见改进产品设计式样,调整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很快打了一漂亮的翻身仗。
此后的12年间,公司年业绩从4200万美元飙升到10亿美元。
今天,“芭比娃娃”已不仅是一种玩具产品的商标,而且是流行时尚、成功品牌的代名词,那位“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年轻人也被誉为“芭比裕的体现。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的制度保证;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材料二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
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6所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利用图5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
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21倍、33倍。
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从985年的2.3倍扩大到2008年的5.6倍。
(2)根据材料二,从图6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配置资源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条件。
建立信用监督制度、失信惩戒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树立诚信观念。
3.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导致资(安徽2013-38)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
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制环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政府创造条件,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对创新主体进行引导,推动技术创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打击创新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创新者的利益。
(北京2013)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
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场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局限。
水资源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利用。
政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山东2013)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企业招不到工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无法结合,不能创造财富,必然影响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
小张的观点有道理。
企业提高工资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荒”,但企业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持续提高工人工资。
何况,企业要招到工人,还应为工人提供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
从根本上讲,解决“用工荒”的出路在于东部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小王观点不全面。
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①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5.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
观点二: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②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经济建设。
(全国Ⅱ2013)2004年,某县在R 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
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
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发展,但比重依然偏低;海洋经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明显,但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仍可进一步提升。
②加快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海洋二、三产业;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陆海发展,深化区域合作。
(天津201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①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②科研投入不足,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③环境压力较大,影响可持续发展。
④经济总量的大幅度提高,制约增长速度。
(广东2011)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
转变经营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