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角公式公开课教案
二倍角公式公开课教案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S (α+β) C (α+β) T (α+β)推导出sin2α,cos2α,tan2α. 知道各公式 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整个公式体系的生成过程,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记住并能正确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通过综合运用 公式,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二倍角的公式的推导及灵活应用,倍角的相对性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和(差)角公式,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和角公式的内容: sin (α+β)=cos (α+β)=tan (α+β)=2、新科探究探究一、在上面的和角公式中,若令β=α,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sin2α=sin (α+α)= sin αcos α+cos αsin α= 2sin αcos αcos2α=cos (α+α)= cos αcos α-sin αsin α= cos 2α-sin 2αtan2α= tan (α+α)=tan α+ tan α1-tan αtan α =2tan α1-tan 2α 整理得:sin2α=2sin αcos αcos2α= cos 2α-sin 2αtan2α=2tan α1-tan 2α 注意:要使tan2α= 2tan α1-tan 2α 有意义,α须满足α∈﹛α∣α≠ k π+ π2,且α≠ k 2π+ π4﹜ 学以致用提问:对于cos2α的求解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探究二、cos2α的变形式利用公式sin 2α + cos 2α=1变形可得:cos2α = cos 2α-sin 2α=cos 2α-(1-cos 2α)=2cos 2α-1cos2α = cos 2α-sin 2α=(1-sin 2α )-sin 2α =1-2sin 2α因此:cos2α = cos 2α-sin 2α1例.2tan ,2cos ,2sin ),20(,54cos 的值求若αααπαα<<=1cos 2,0290.9ααα︒︒=<<已知,求cos =2cos 2α-1=1-2sin 2α3、公式深化1、这里的“倍角”专指“二倍角”,遇到“三倍角”等名词时,“三”字等不可省去。
《二倍角公式》 教学设计
《二倍角公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求值、化简和证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公式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二倍角公式的灵活运用,尤其是角的变换和函数名称的变换。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角相等,会得到怎样的公式呢?从而引出二倍角公式。
2、公式推导(1)引导学生从两角和的正弦公式\(\sin(\alpha +\beta) =\sin\alpha\cos\beta +\cos\alpha\sin\beta\)出发,当\(\alpha =\beta\)时,得到\(\sin 2\alpha = 2\sin\alpha\cos\alpha\)。
(2)同理,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os(\alpha +\beta) =\cos\alpha\cos\beta \sin\alpha\sin\beta\),当\(\alpha =\beta\)时,得到\(\cos 2\alpha =\cos^2\alpha \sin^2\alpha\),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2\alpha +\cos^2\alpha = 1\),进一步得到\(\cos 2\alpha = 2\cos^2\alpha 1\)和\(\cos 2\alpha = 12\sin^2\alpha\)。
(3)从两角和的正切公式\(\tan(\alpha +\beta) =\frac{\tan\alpha +\tan\beta}{1 \tan\alpha\tan\beta}\),当\(\alpha =\beta\)时,得到\(\tan 2\alpha =\frac{2\tan\alpha}{1 \tan^2\alpha}\)。
公开教学教案二倍角公式
公开教学教案课题:二倍角公式教学内容所属教材章节:ch4.2(1)教学班级:08电子(1)授课教师:陆广地教学目的:理解二倍角公式,并记住特征,学会运用二倍角公式教学重点:学习运用二倍角公式教学难点:变形、逆用二倍角公式教学方式:讲练结合,启发指导,做中学习教学准备:ppt,投影仪,教(学)案习题教学过程:一、 趣味复习导引:1. 让学生计算sin600,2sin300;sin900,2sin450看看sin600与2sin300;sin900与2sin450是否相等?2.引导学生思考在机电行业,数控技术,电子行业中三角函数的应用。
说明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
二、知识整理,帮助建构1.让学生默写、复习和角公式(加法定理)sin(α+β),cos(α+β),tan(α+β)让学生把公式中的β替换成α,从而推导二倍角公式sin2α=2sin αcos αcos2α=cos 2α-sin 2αtan2α=αα2tan 1tan 2- 2.利用平方关系sin 2α+ cos 2α=1让学生推导余弦二倍角公式的其它两种形式:cos2α=cos 2α-sin 2α=2 cos 2α-1=1-2sin 2α3.引导学生记住公式特征,特别是二倍与二次的关系。
3.小练习:做几个简单的计算题:sin1200;cos π/12,tan7π/12三、例题与练习(例题讲解,示范技能;做中学习,同化顺应)1. 例1.已知sin α=-4/5, α是第三象限角,求sin2α,cos2α,tan2α值。
解:由已知,所以cos α=-α2sin 1-=-2)54(1--=-53, 则sin2α=2sin αc os α=2(-54)(-53)=2524, cos2α= cos 2α-sin 2α=(-53)2-(-54)2=-257 tan2α=αα2cos 2sin =-724 Note :1)求tan2α所用的并非公式法,而是定义法,因此方法并不唯一,提示学生下课后用其他方法再算。
二倍角教案公开课
3.1.3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理解化归思想在推导中的作用。
2. 能正确运用(顺向、逆向、变形运用)二倍角公式求值、化简、证明,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4.结合三角函数值域求函数值域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己由和角公式而导出倍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体会公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综合运用公式,掌握有关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理解掌握三角函数各个公式的各种变形,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逆用思维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难点:二倍角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
五、学法与教学用具
六、教学过程。
最新二倍角公式公开课教案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有用”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能力目标:让学生体会“化归思想”的作用。
教学重点
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二倍角公式的推导、 的两种变形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二倍”的实质并会简单应用。
教学关键:让学生理解二倍角公式与两角和、差三角函数公式的内在联系。
教学
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教学
媒体
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备注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提问:若令 呢?
( )
( )
( )
二、讲授新课
1.二倍角公式
说明:(1)公式中 有限制条件吗?
(2)公式中是 与 的关系,也可以是 与 , 与 等,只要角是2:1的比例均可以用。
(3)公式的顺用和逆用。
三、尝试、探索、例题讲解
教师演示上节公式之间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源头 ,并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
学生运算,目的是巩固前面公式并推导新公式,理解二倍角公式是两角和与差公式的特例。
学生记忆公式
学生思考,老师板书详细过程
学生练习并抽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师生共同分析
学生练习
例1:已知 , ,求 的值
解: , ,
练习1:已知 , 在第三象限,求 的值。
例2: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求值。
(1) (2)
(3) (4)
(5)
练习2:化简、求值
(1) (2)
(3) (4)
四、小结:
本节课要理解并掌握二倍角公式及其推导,明白一般到特殊的思想,并能正确熟练的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解题。
作业:课本49页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二倍角公式公开课课件
二倍角公式的推广到多倍角公式
推广一
将二倍角公式中的角度值替换为多倍角度值 ,如将 $2A$ 替换为 $nA$,得到多倍角公 式 $sin nA = nsinfrac{A}{n}cos^{n1}frac{A}{n}$。
推广二
利用二倍角公式推导出的多倍角公式,如 $cos nA = cos^n A - S_nsin^n A$,其中 $S_n$ 是二项式系数。
应用举例
已知cos(x) = 1/3,求cos(2x)的值。利用二倍角公式cos(2x) = 2cos^2(x) - 1, 可以快速得出结果为-7/9。
在解三角函数方程中的应用
总结词
通过二倍角公式将三角函数方程转化为更易于求解的形式。
应用举例
求解sin(x) = 1/2的解。利用二倍角公式,将方程转化为2sin(x/2)cos(x/2) = 1/2,进 一步得到sin(x/2) = 1/2或cos(x/2) = 1/2,从而求得x的解。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
04
进阶习题2答案与解析:cos(π/3 - 2α) = 4√5/5。解 析:利用二倍角公式,将cos(π/6 + α)转化为sin,再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
感谢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二倍角公式的几何意义在于,它描述了一个角经过旋转其度数两倍后,新位置与原位置之间的正弦或余弦关系。 具体来说,当一个角绕着原点旋转到其两倍角度数的新位置时,该角所对应的正弦或余弦值可以通过二倍角公式 计算得到。
二倍角公式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二倍角公式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解三角形、求三角函数值、证明三角恒等 式等方面。
二倍角公式教案
二倍角公式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二倍角公式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2. 理解二倍角公式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3. 能够应用二倍角公式解决相关的几何和代数问题。
教学重点:1. 二倍角公式的数学表达。
2. 二倍角公式在几何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二倍角公式与其他三角函数公式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二倍角公式的笔记和示例。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回顾一下学生之前学过的三角函数公式,如正弦、余弦、正切的基本关系等。
二、讲解(20分钟)1. 教师引入二倍角公式的概念,即将角的角度倍增,得到的新角称为二倍角。
2. 教师给出二倍角公式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几何意义:将角A的角度倍增得到角B,角A与角B的关系是什么?代数意义:将三角函数的角度加倍得到新的三角函数,如sin2A、cos2A等。
3. 教师给出二倍角公式的具体形式和推导过程。
sin2A = 2sinAcosAcos2A = cos²A - sin²A = 2cos²A - 1 = 1 - 2sin²Atan2A = 2tanA / (1 - tan²A)4. 教师通过几个具体的示例,向学生展示二倍角公式的应用。
三、练习(15分钟)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巩固对二倍角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综合性问题,让学生结合二倍角公式进行解答,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二倍角公式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同时,鼓励学生拓展学习其他有关三角函数的公式和概念。
六、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二倍角公式的应用题,并思考与其他三角函数公式的联系与差异。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倍角公式的概念、形式和推导过程,并通过练习和示例加深了学生对二倍角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问题和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倍角公式的几何和代数意义。
《二倍角公式》示范公开课教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北师大】
第四章 三角恒等变换4.3.1二倍角公式1.理解二倍角公式与两角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能利用两角和公式探索二倍角公式及相关变形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2.让学生经历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及变形过程,获得解决与倍角相关的化简、求值、证明等问题的技能.3.在公式生成与应用过程中,体会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理解二倍角中“倍”的含义,了解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重点:以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难点:二倍角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一、新课导入相关著名历史人物:比鲁尼(973~1048)是波斯著名科学家、史学家、哲学家.青年时曾到朱尔占师从艾布·纳斯尔·曼苏尔等著名学者.他博览群书,广交学者,学识渊博,富有创造性,对史学、地理、天文、数学和医学均有很深的造诣.比鲁尼的著作《马苏德规律》在三角学方面有创造性的贡献,他给出一种测量地球半径的方法.比鲁尼还证明了正弦公式、和差化积公式、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二、新知探究问题1:将两角和(β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中的β换成α,会得到什么结果? 答案: 因为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为:sin (βα+)=sin αcos β+cos αsin β,将公式中的β换成α可得sin (αα+)=sin αcos α+cos αsin α,化简得sin 2α=2sin αcos α (S 2α).同理可得:cos 2α=cos 2α-sin 2α (C 2α);tan 2α=2tan α1-tan 2α(T 2α)(α、2α 均不等于π2+k π,k ∈Z .) 追问1: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 2α+cos 2α=1,你能否只用sin α或cos α表示cos 2α?答案:cos 2α=cos 2α-sin 2α=cos 2α-(1-cos 2α)=2cos 2α-1;◆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或cos 2α=cos 2α-sin 2α=(1-sin 2α)-sin 2α=1-2sin 2α. 追问2:tan 2α公式还可以怎么推导?追问3:倍角公式中的“倍角”仅是指α与2α吗?答案:倍角公式不仅可运用于2α是α的二倍的情况,还可运用于4α作为2α的二倍,α作为α2的二倍,3α作为3α2的二倍,α+β作为α+β2的二倍等情况.追问4:sin 3α用二倍角公式展开是什么?答案:sin 3α=2sin 3α2cos 3α2.问题2:余弦的二倍角公式还可以做哪些变形?答案:升幂公式:1+cos 2α=2cos 2α,1-cos 2α=2sin 2α.降幂公式:cos 2α=1+cos 2α2,sin 2α=1-cos 2α2.总结:以上这些问题,通过回顾所学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令β=α,经过三角恒等变换推导出二倍角公式及相关的变形公式.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及变形过程,了解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和二倍角公式的内在联系,还可以交流tan 2α的不同推导过程.让学生深刻领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公式巩固】1.sin π8cos π8的值为________.【解析】sin π8cos π8=12sin π4=24.【答案】24. 2.计算cos 215°-sin 215°结果等于( ) A .12B .22 C .33 D .32【解析】cos 215°-sin 215°=cos 30°=32. 【答案】D3.已知α为第三象限角,cos α=-35,则tan 2α=________.【解析】因为α为第三象限角,cos α=-35,所以sin α=-45,所以tan α=43,tan 2α=2tan α1-tan 2α=-247.【答案】-247.三、应用举例(一)二倍角公式的直接运用例1 已知角α是第二象限角,cos α=-53,sin 2α,cos 2α和tan 2α的值. 解: 因为角α是第二象限角,所以sin α>0,可得sin α=54cos 12=-α.由二倍角公式,有sin 2α=2sin αcos α=2524-,cos 2α=2cos 2α-1=2×253⎪⎭⎫⎝⎛--1=257-,tan 2α=2tan α1-tan 2α=2572524--=724.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对二倍角公式进行练习,掌握二倍角公式的运用,逐步灵活应用.方法总结: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对已知条件进行转化,直接运用二倍角公式直接求值.(二)二倍角公式的间接运用例2 已知sin ⎝⎛⎭⎫α+π4=13,则sin 2α的值为( ) A .-89 B .89 C .-79 D .79解: ∵2α=2⎝⎛⎭⎫α+π4-π2,∴sin 2α=sin ⎣⎡⎦⎤2⎝⎛⎭⎫α+π4-π2=-sin ⎣⎡⎦⎤π2-2⎝⎛⎭⎫α+π4=-cos 2⎝⎛⎭⎫α+π4 =-⎣⎡⎦⎤1-2sin 2⎝⎛⎭⎫α+π4=-⎝⎛⎭⎫1-2×19=-79.故答案选:C .设计意图:通过此例,观察寻找角之间关系,通过恒等变形,使其适合二倍角公式,达到解题目的.方法总结:(1)解决此类问题,注意寻找已知式与未知式之间的联系,有两个观察方向:①有方向地将已知式或未知式化简,使关系明朗化;②寻找角之间的关系,看是否适合相关公式的使用,注意常见角的变换和角之间的二倍关系.(2)注意几种公式的灵活应用,如:①sin 2x =cos ⎝⎛⎭⎫π2-2x =cos ⎣⎡⎦⎤2⎝⎛⎭⎫π4-x =2cos 2⎝⎛⎭⎫π4-x -1=1-2sin 2⎝⎛⎭⎫π4-x .②cos 2x =sin ⎝⎛⎭⎫π2-2x =sin ⎣⎡⎦⎤2⎝⎛⎭⎫π4-x =2sin ⎝⎛⎭⎫π4-x cos ⎝⎛⎭⎫π4-x .(三)二倍角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3 在ABC 中,已知AB =AC = 2BC ,求角A 的正弦值.解:如图,过点A 作BC 的垂线,垂足为D .设∠BAD =θ,则∠BAC =2θ. 因为BD =12BC =14AB ,所以sin θ=BDAB =14.因为0<2θ<π,所以 0<θ<π2,于是cos θ=√1−(14)2=√154.故sin∠BAC =sin2θ=2sin θcos θ=2×14×√154=√158.例4 如图,要把以点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半圆形木料截成矩形ABCD ,应怎么样截取,才能使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解:连接OB ,如图所示,设∠AOB =θ,则AB =R sin θ,OA =R cos θ,且θ∈⎝⎛⎭⎫0,π2.因为A ,D 关于点O 对称, 所以AD =2OA =2R cos θ.设矩形ABCD 的面积为S ,则 S =AD ·AB =2R cos θ·R sin θ=2R sin 2θ. 因为θ∈⎝⎛⎭⎫0,π2,所以2θ∈(0,π), 所以当sin 2θ=1,即θ=π4时,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其最大面积是2R .设计意图:三角函数与平面几何有着密切联系,几何中的角度、长度、面积等问题,常借助三角恒等变换来解决,此题反应三角公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方法总结:此类实际问题的意义常反映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上,故常用三角函数模型结合公式解决实际的优化问题.四、课堂练习1.下列各式中,值为32的是( ). A .2sin 15°cos 15° B .cos 215°-sin 215° C .2sin 215°D .sin 215°+cos 215°2.若sin α2=33,则cos α等于( ).A .-23B .-13C .13D .233.若sin 2α=-13,则cos 2⎝⎛⎭⎫α-π4的值为( ). A .-23 B .-13 C .23 D .134.设sin 2α=-sin α,α∈⎝⎛⎭⎫π2,π,则tan 2α的值是________. 5.1+cos 100°sin 20°cos 20°=________.参考答案: 1.答案 B解析 2sin 15°cos 15°=sin 30°=12;cos 215°-sin 215°=cos 30°=32;2sin 215°=1-cos 30°=1-32;sin 215°+cos 215°=1,故选 B .2.答案 C解析 因为sin α2=33,所以cos α=1-2sin 2 α2=1-2×⎝⎛⎭⎫332=13.3.答案 D解析 cos 2⎝⎛⎭⎫α-π4=1+cos 2⎝⎛⎭⎫α-π42=1+cos ⎝⎛⎭⎫2α-π22=1+sin 2α2=1-132=13.4.答案3解析 ∵sin 2α=-sin α,∴2sin αcos α=-sin α.由α∈⎝⎛⎭⎫π2,π知sin α≠0,∴cos α=-12,∴α=2π3,∴tan 2α=tan 4π3=tan π3=3.5.答案 22 解析 原式=1+2cos 250°-112sin 40°=2cos 50°12sin 40°=22.五、课堂小结1.牢记3组公式:(1)sin 2α=2sin αcos α;(2)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3)tan 2α=2tan α1-tan 2α,其中(1)、(2)中α为任意角;(3)中α、2α均不等于π2+k π,k ∈Z .2.注意公式的变形和转化思想的应用在二倍角公式中,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最为灵活多样,应用广泛,二倍角的常用形式: ①1+cos 2α=2cos 2α,②cos 2α=1+cos 2α2,③1-cos 2α=2sin 2α,④sin 2α=1-cos 2α2.六、布置作业教材第155页练习题.。
二倍角公式教案
二倍角公式教案教案标题:二倍角公式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二倍角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3. 能够解决与二倍角相关的几何和三角函数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包含二倍角概念和公式的数学教科书。
2. 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
3. 幻灯片或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形和公式。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引起学生对二倍角的兴趣,例如:一个角的度数是30°,那么它的二倍角是多少度?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引出二倍角的概念。
讲解(15分钟):1. 在白板上绘制一个角θ,并标记其顶点为O,边为OA。
2. 解释二倍角的定义:二倍角是指通过将角θ旋转一周得到的角,记作2θ。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通过旋转角θ一周后,边OA的位置和方向发生了什么变化?角度发生了什么变化?4. 讲解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利用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推导出cos2θ和sin2θ的表达式。
示范(10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强调每一步的理由和推理。
2. 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利用二倍角公式计算cos2θ和sin2θ的值。
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二倍角公式计算给定角度的cos2θ和sin2θ的值。
2.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3.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讨论解题方法和答案。
总结(5分钟):1. 总结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
2. 强调二倍角在几何和三角函数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二倍角的相关问题。
拓展练习(可作为课后作业):1. 给定一个角度θ,计算cos3θ和sin3θ的值。
2. 探究二倍角公式在解决三角方程和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在练习题中的答案和解题过程。
3.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和指导。
二倍角公式教案范文
二倍角公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二倍角公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学会应用二倍角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二倍角公式的定义和相关性质。
2.理解二倍角公式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难点1.学会应用二倍角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学生习题集、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与导入(10分钟)1.讲解引入:二倍角公式是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重要工具,能够将角度与三角函数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转换。
2.反问导入:在我们学习过的三角函数中,是否有与之相关的倍角公式呢?让学生回顾一下。
Step 2 二倍角公式的定义与证明(20分钟)1.当0°≤θ≤90°时,定义二倍角公式如下:sin2θ = 2sinθcosθcos2θ = cos^2θ - sin^2θtan2θ = (2tanθ)/(1 - tan^2θ)请学生反问和思考这些定义是如何得出的,然后进行讲解。
2. 证明:以sin2θ = 2sinθcosθ为例,通过画图,运用三角恒等变化式,可以推导出sin2θ = 2sinθcosθ的等式。
其它两个公式的证明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完成。
Step 3 二倍角公式的应用(30分钟)1. 在解决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二倍角公式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例如,可以用用cos2θ来计算cosθ的值。
2.请学生选做实例,进行实际的计算,解决具体问题。
Step 4 总结与归纳(10分钟)1.总结二倍角公式的定义和证明方法。
2.请学生进行总结和复述,以加深对二倍角公式的理解。
六、巩固与拓展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题目,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提出拓展问题:学生可以尝试推导三倍角、四倍角等多倍角的公式。
二倍角公式教案_
二倍角公式教案_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二倍角公式的概念及推导方法。
2.掌握二倍角公式在求解三角函数值、三角方程及三角恒等式中的应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包括二倍角公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
2.同步练习题:用来巩固学生对二倍角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计算器:用于快速验证计算结果。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二倍角公式的兴趣,了解学习该公式的重要性。
例如,两个人在玩激光游戏,他们相互瞄准对方,经过观察,你发现当一个人的激光光束成一定角度射中另一个人时,另一个人的光束也会射中他。
请问这两个角度之间有什么关系?Step 2: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二倍角公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推导思路。
sin(2θ) = 2sinθcosθcos(2θ) = cos²θ - sin²θtan(2θ) = (2tanθ) / (1 - tan²θ)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去推导。
例如,对于sin(2θ),根据和差公式,我们可以将它表示为:sin(2θ) = sin(θ + θ) = sinθcosθ + cosθsinθ =2sinθcosθ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导cos(2θ)和tan(2θ)的公式。
Step 3:示例运用教师通过示例问题,让学生将二倍角公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他们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示例一:已知sinθ = 3/5,求sin(2θ)的值。
解:根据二倍角公式sin(2θ) = 2sinθcosθ代入已知条件,得到sin(2θ) = 2(3/5)(4/5) = 24/25示例二:已知tanθ = 1/3,求tan(2θ)的值。
解:根据二倍角公式tan(2θ) = (2tanθ) / (1 - tan²θ)代入已知条件,得到tan(2θ) = (2(1/3)) / (1 - (1/3)²) = (2/3) / (8/9) = 3/4Step 4: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或回家时进行练习。
二倍角公式教案范文
二倍角公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二倍角公式的概念及推导方法2.能够运用二倍角公式解决相关题目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二倍角公式的概念及使用方法2.掌握二倍角公式的推导方法3.运用二倍角公式解决相关题目4.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三、教学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角的图片,并提问:你们知道如何求出这个角的两倍角吗?引出二倍角的概念。
2.介绍二倍角公式(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二倍角公式的定义和推导方法,并与学生一起思考如何推导出二倍角公式。
3.推导二倍角公式(20分钟)教师以一个特殊的角为例,引导学生熟悉推导二倍角公式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根据提示和引导,逐步推导出二倍角公式。
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解答。
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和集体合作,逐渐理解和掌握推导方法。
4.运用二倍角公式解决问题(25分钟)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二倍角问题,提供相关例题并进行解析。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独立解题,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鼓励学生提出解题思路和方法,并与整个班级合作整理解题方法。
5.进一步拓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和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应用二倍角公式。
学生可以分组合作解题,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解题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6.总结与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和小结。
学生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进行分享。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点评一些典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四、教学辅助材料1.角的图片2.二倍角公式的定义和推导步骤3.二倍角公式的例题4.拓展性题目和问题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题过程,观察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监控学生的合作过程和交流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基于学生的答案和解题思路,评价学生对二倍角公式的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六、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其他角的倍角公式2.引导学生探究角的三倍角公式及更大倍数的公式3.引导学生探究其他角的相关公式,如半角公式、求和差化积公式等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可以理解和应用二倍角公式,提高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倍角公式公开课
记忆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运算 和证明。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卷对应题目
2
三、例题 (公式正用)
4 例1 已知sin , , , 求 sin 2 ,cos 2 , tan 2的值. 5 2
4 解 因为sin = , , , 所以 5 2
cos 1 sin 1
2
4 3 24 sin 2 2sin cos 2 , 5 5 25 2
4 5
2
3 5
sin 2 24 tan 2 25 . 7 cos 2 7 25
4 cos 2 1 2sin 1 2 5 24
cos 2 1 2 sin 2
tan tan tan 1 tan tan
令 tan tan tan
1 tan tan
2 tan tan 2 2 1 tan
注意定义域:
2
7 25
四、例题教学(公式变形)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 ⑴ ⑵
sin 22.5 cos 22.5;
1 2sin 275;
tan 22.5 1 tan 2 22.5
⑶
详细解析
解1 sin 22.5 cos22.5
1 2sin 22.5 cos 22.5 2
sin 2 2 sin cos
cos cos cos sin sin 令
2
cos cos cos sin sin
二倍角公式教案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和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2. 使学生在探究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发现数学的美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学习重点: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及其推导和应用. 学习难点: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公式的应用.三.过程1.新课导入提出问题: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分别是什么?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思考1:你能利用以上公式推导出?2.自主探讨,小组讨论(1)已知,探究==s i n =s i n c o s +βαααααααβα+令,则上式() (提示:把上式中的换成)sin 2=2sin cos ααα∴(2)已知,探究==cos =cos cos -sin sin βαααααααβα+令,则上式()(提示:把上式中的换成)sin 2,αcos 2,αtan 2α的公式吗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sin 2,α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cos 2,α()2S α22cos2=cos sin ααα∴-(3)tan tan ==tan =1tan tan ααβαααααβα++-令,则上式()(提示:把上式中的换成)22tan tan 2=1tan ααα∴-思考2:在以上得到的二倍角的余弦公式中,如果要求表达式仅含 的正弦(余弦),那么:怎么得到其表达式? (提示: ) 结论:以上这些公式都叫做倍角公式,倍角公式给出了 的三角函数与 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自助餐:公式的变形:()2C α22cos 2cos sin ααα=-α22cos sin 1αα+=22cos 2cos sin ααα=-∴2cos 212sin αα=-2cos 22cos 1αα=-α2α()2C αtan tan tan()tan 21tan tan αβαβααβ++=-已知,探究()2T α2222221sin 2(sin cos )1sin 2(sin cos )1cos 22cos 1cos 22sin 1cos 2cos 21cos 2sin 2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升幂缩角公式降幂扩角公式3.例题 例1.已知sin2 =,求 , ,解:5422131213sin 2=cos =πππααπαα<<<<-=-得:,又,所以,∴sin4 α = 2sin2αcos2α =cos4α =tan4α =2444473.244117173-==⎛⎫-⨯- ⎪⎝⎭自助餐:解法二α51342ππα<<tan 4α的值。
《二倍角公式》 教学设计
《二倍角公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能正确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和证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二倍角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通过公式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二倍角公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二倍角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角的倍数关系与三角函数名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回顾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sin(α ± β) =sinαcosβ ± cosαsinβcos(α ± β) =cosαcosβ ∓ sinαsinβtan(α ± β) =(tanα ± tanβ) /(1 ∓ tanαtanβ)(2)提问:如果令β =α,会得到什么结果?2、公式推导(1)推导二倍角的正弦公式sin2α =sin(α +α) =sinαcosα +cosαsinα =2sinαcosα(2)推导二倍角的余弦公式cos2α =cos(α +α) =cosαcosα sinαsinα =cos²α sin²α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²α +cos²α = 1,得到:cos2α =2cos²α 1 或cos2α =1 2sin²α(3)推导二倍角的正切公式tan2α =tan(α +α) =(tanα +tanα) /(1 tanαtanα) =2tanα /(1 tan²α)3、公式理解(1)引导学生观察二倍角公式的特点,强调公式中的角的倍数关系和三角函数名的变化规律。
二倍角教案(公开课)
[分析]本题是涉及三角形的求值问题,可溯引学生熟练三角形中的三角问题,让数学回归生活、生产实际问题。难点在于突破角度的限制性,符号确定与公式的正确选择。
解答详略
4、课时练习:(详附课件)
5、课时小结:引导学生合作完成
6、作业:课件巩固练习提高1、2、3或课本第135页练习1、2、3题
在以上问题中主要突出的是倍角的相对性,以及公式左右两边的角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公式与更深入熟练地掌握公式变形,特意由浅入深设计三个梯度的课堂练习以达到相关目的。
☆梯度一:(熟练公式结构——公式的逆用)
(1)
(2)
(3)
(4)
(5)
☆梯度二:(倍角的相对性)
(1) ;(2)
(3) (公式的逆用伴有系数的变化)
教学
反思
武威第三中学教学设计续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1、公式的导出:(先与学生一起复习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达到温故而知新。)
☆ 复习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了和角公式,还掌握了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可以互相化归。那么,如何把和角公式化归为二倍角公式呢?现在研究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课题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授课班级
高一(3)、(9)
授课时间
2014.6.12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倍角公式与两角和公式的内在联系,并熟练倍角公式结构.
过程
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化归思想(指将一般化归为特殊)导出倍角公式,了解倍角公式与两角和公式的内在联系并熟练倍角公式结构。
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练习2:化简、求值
(1) (2)
(3) (4)
四、小结:
本节课要理解并掌握二倍角公式及其推导,明白一般到特殊的思想,并能正确熟练的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解题。
作业:课本49页1题2题剩下部分和52页2题
教师演示上节公式之间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源头 ,并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
学生运算,目的是巩固前面公式并推导新公式,理解二倍角公式是两角和与差公式的特例。
学生记忆公式
学生思考,老师板书详细过程
学生练习并抽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师生共同分析
学生练习
1.二倍角公式
说明:(1)公式中 有限制条件吗?
(2)公式中是 与 的关系,也可以是 与 , 与 等,只要角是2:1的比例均可以用。
(3)公式的顺用和逆用。
三、尝试、探索、例题讲解
例1:已知 , ,求 的值
解: , ,
练习1:已知 , 在第三象限,求 的值。
例2: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求值。
(1) (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课时
1
课型
新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1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得三角函数式求值、化简。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有用”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能力目标:让学生体会“化归思想”的作用。
教学重点
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二倍角公式的推导、 的两种变形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二倍”的实质并会简单应用。
教学关键:让学生理解二倍角公式与两角和、差三角函数公式的内在联系。
教学
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教学
媒体
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备注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提问:若令 呢?
( )
( )
( )
二、讲授新课